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多颅神经炎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报道
1
作者 文新平 王侃侃 +3 位作者 吴吉胜 崔云霞 闫晓红 高金祥 《实用老年医学》 2025年第3期317-318,321,共3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免疫学指标众多,病程和预后多变[1-2]。多种因素可导致疾病的异质性,其中年龄是影响SLE病人临床表现和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晚发性系统性红斑狼疮(LSLE)指病人临床症状首...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免疫学指标众多,病程和预后多变[1-2]。多种因素可导致疾病的异质性,其中年龄是影响SLE病人临床表现和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晚发性系统性红斑狼疮(LSLE)指病人临床症状首次发生于50岁以后,发生率为3%~18%。发病年龄为65岁及以上的老年SLE病人,非常罕见。该文报道1例以多颅神经炎为首发表现的老年SLE病人,旨在为临床诊疗老年SLE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人临床症状 多颅神经炎 发病年龄 自身免疫性疾病 首发表现 免疫学指标 晚发性 S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方案与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比较
2
作者 王侃侃 杨阳 +3 位作者 文新平 刘会 闫晓红 高金祥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10期1-4,共4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应用“3+1”方案与预混胰岛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收治的8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参照组给予预混胰岛素治疗...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应用“3+1”方案与预混胰岛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收治的8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参照组给予预混胰岛素治疗,观察组给予“3(早、中、晚餐前门冬胰岛素30皮下注射)+1(睡前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方案治疗,对比两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as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2 hP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Alc)]水平、血糖波动情况[血糖水平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blood glucose level,SDBG)、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ostprandial glu-cose fluctuation amplitude,PPGE)、四分位血糖波动范围(interquartile range of glucose fluctuation,IQR)、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糖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SDBG、PPGE、IQR均降低,CV增大,且与参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SDBG、PPGE、IQR更低,CV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胰岛素用量少于参照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1”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优于预混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水平,加快降低血糖水平,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3+1”方案 预混胰岛素 血糖 低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青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时的遵医嘱服药概率以及影响因素
3
作者 徐文文 于飞 +3 位作者 王侃侃 杨阳 闫晓红 高金祥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研究和分析青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时的遵医嘱服药概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12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并接受降血压药物治疗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服药时是否遵医嘱的调查结果分为研究组(遵医嘱服药,81例... 目的研究和分析青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时的遵医嘱服药概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12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并接受降血压药物治疗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服药时是否遵医嘱的调查结果分为研究组(遵医嘱服药,81例)和对照组(未遵医嘱服药,19例),对于两组之间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明确导致青年高血压患者在药物治疗中未遵医嘱服药的危险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的文化程度、疾病认知度、药物不良反应、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多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OR=2.457,95%CI=1.193~3.107)、疾病认知度(OR=2.369,95%CI=1.207~3.114)、药物不良反应(OR=2.561,95%CI=1.489~3.082)、焦虑评分(OR=2.468,95%CI=1.347~3.119)、抑郁评分(OR=2.406,95%CI=1.352~3.069)是导致青年高血压患者在应用降血压药物治疗期间未遵医嘱服药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青年高血压患者在应用降血压药物治疗时,存在不遵医嘱服药情况,患者是否遵医嘱服药主要与文化程度、疾病认知度、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高血压 药物治疗 遵医行为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胎球蛋白在糖脂代谢方面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智颍 宋玉玲 +1 位作者 王侃侃 刘长梅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1期38-41,78,共5页
目前,随着不良生活方式(如营养过剩、饮食不均衡、运动量减少等)的增加,代谢性疾病(如2型糖尿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全球性的关键健康问题。多项研究提示,胎球蛋白与该... 目前,随着不良生活方式(如营养过剩、饮食不均衡、运动量减少等)的增加,代谢性疾病(如2型糖尿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全球性的关键健康问题。多项研究提示,胎球蛋白与该类疾病具有相关性,本文主要总结归纳胎球蛋白-A和胎球蛋白-B在糖脂代谢方面的研究进展及比较两者间的区别,并探讨目前相关研究存在的局限性,以期为未来明确胎球蛋白在代谢性疾病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相关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球蛋白-A 胎球蛋白-B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OPCUA与DPWS的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侃侃 张华良 《自动化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8,17,共5页
作为当前工业自动化部署的两大面向服务架构(SOA)技术,DPWS和OPC UA已广泛应用于设备层。但是由于嵌入式设备的内存空间有限,操作系统简单,低功耗要求,尤其是对于一些低成本的芯片,给SOA技术在嵌入式领域的发展带来了很大挑战。因此文章... 作为当前工业自动化部署的两大面向服务架构(SOA)技术,DPWS和OPC UA已广泛应用于设备层。但是由于嵌入式设备的内存空间有限,操作系统简单,低功耗要求,尤其是对于一些低成本的芯片,给SOA技术在嵌入式领域的发展带来了很大挑战。因此文章从DPWS和OPC UA的架构体系以及它们在嵌入式设备中运行的内部机制和占用内存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明确了二者在嵌入式领域中的协同工作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A技术 DPWS OPC UA 嵌入式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侃侃 刘长梅 赵艳敏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36-38,53,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46例,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者32名作为对照组。用Vivid7心脏彩超仪超声测量受试者的...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46例,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者32名作为对照组。用Vivid7心脏彩超仪超声测量受试者的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同时收集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资料。结果原发性甲减组患者的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TG、TC、LDL-C、Lp(a)、CRP、CK、TPOAb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与病程、TSH、BMI、TC、TG、LDL-C、Lp-(a)、CRP、CK、TPOAb呈正相关(r=0.905,0.989,0.970,0.933,0.817,0.830,0.933,0.991,0.919,0.945,P<0.01),与FT4、FT3呈负相关(r=-0.993,0.969,P<0.01),与HDL-C无相关性(P>0.05);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随着TSH、TPOAb水平的增加而增加,随着FT3、FT4水平的升高而减少。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较健康者显著增加;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随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原发性 心外膜脂肪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四十四讲 基于OPC UA技术的智能楼宇控制系统
7
作者 王侃侃 张华良 曾鹏 《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 2014年第2期21-23,共3页
针对当前智能楼宇控制系统中各子系统难以实现开放、无缝连接,本文介绍了基于OPC UA技术的智能楼宇控制系统,该系统集成了OPC UA服务适配器,可方便的实现设备更新和系统扩展,提高了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和运行效率,同时也是未来楼宇控制... 针对当前智能楼宇控制系统中各子系统难以实现开放、无缝连接,本文介绍了基于OPC UA技术的智能楼宇控制系统,该系统集成了OPC UA服务适配器,可方便的实现设备更新和系统扩展,提高了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和运行效率,同时也是未来楼宇控制系统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C UA技术智能楼宇控制系统互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似日和神经网络的光伏发电预测 被引量:32
8
作者 李鹏梅 臧传治 王侃侃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9,共5页
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受到季节、太阳辐射强度、温度和湿度等气象条件影响,呈现出时变性、间歇性和随机性。文章提出了基于相似日原理和改进的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利用光伏电站的历史气象信息建立气象特征向量,基于曼哈顿距离寻找相似... 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受到季节、太阳辐射强度、温度和湿度等气象条件影响,呈现出时变性、间歇性和随机性。文章提出了基于相似日原理和改进的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利用光伏电站的历史气象信息建立气象特征向量,基于曼哈顿距离寻找相似日,根据给定的不同预测日选取3个相似日的输出功率作为预测模型输入,直接预测发电站的输出功率。以某光伏电站为例进行建模预测,并通过预测误差分析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相似日原理 BP神经网络 功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17
9
作者 杨阳 吕冰洁 +4 位作者 闫晓红 于飞 徐文文 王侃侃 高金祥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9期182-185,共4页
对全科住院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通过构建整合课程体系、形成普适性培养模式、采用教学组织方式、明确临床思维能力评价标准开展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新模式,可使全科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专业技能与岗位... 对全科住院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通过构建整合课程体系、形成普适性培养模式、采用教学组织方式、明确临床思维能力评价标准开展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新模式,可使全科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专业技能与岗位胜任能力,继而减轻其职业压力。以培训临床思维能力为基本,对全科住院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还能将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理念渗入到培训中,有助于提高全科住院医师的临床技能,使其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师,对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临床思维能力 培养模式 岗位胜任能力 职业技能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retinide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肖大凯 杜艳芝 +4 位作者 范惠咏 陈玉龙 陈竺 张济 王侃侃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975-978,共4页
Fenretinide(4HPR)是人工合成的全反式维甲酸衍生物,能够通过诱导凋亡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生长和增殖,但是其机理尚不很清楚。本研究考察4HPR对几种白血病细胞的影响,并用U937为对象研究其作用机制。在研究中进行了细胞生长和增殖实验,以... Fenretinide(4HPR)是人工合成的全反式维甲酸衍生物,能够通过诱导凋亡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生长和增殖,但是其机理尚不很清楚。本研究考察4HPR对几种白血病细胞的影响,并用U937为对象研究其作用机制。在研究中进行了细胞生长和增殖实验,以膜联蛋白检测细胞凋亡,测定活性氧(ROS)和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及用Westernblot检测蛋白表达。研究结果表明,4-HPR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多种白血病细胞株的增殖,进一步发现4HPR能够诱导U937细胞发生凋亡,并且此凋亡可以被维生素C所抑制.此凋亡过程伴有活性氧的升高,线粒体跨膜电位的下降,以及酶原型胱冬酶8(caspase8),3的蛋白水平表达下降。结论:4HPR可能通过升高细胞内ROS的水平,造成线粒体膜损伤,引发由caspase家族成员介导的凋亡,提示4HPR可能是一种线粒体靶向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RETINIDE 白血病 细胞凋亡 活性氧 胱冬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蜀葵花提取物对兔口腔黏膜溃疡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杰 于人江 +1 位作者 林霞 王侃侃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年第6期497-498,共2页
目的:观察黄蜀葵花提取物对口腔黏膜溃疡修复的影响。方法:选用醋酸致伤和细菌感染两种方法,分别建立兔口腔黏膜溃疡模型,观察黄蜀葵花提取物的药效作用。结果:该提取物大剂量给药对两种模型均可迅速产生药效,说明药效持续有利于溃疡的... 目的:观察黄蜀葵花提取物对口腔黏膜溃疡修复的影响。方法:选用醋酸致伤和细菌感染两种方法,分别建立兔口腔黏膜溃疡模型,观察黄蜀葵花提取物的药效作用。结果:该提取物大剂量给药对两种模型均可迅速产生药效,说明药效持续有利于溃疡的修复。细菌感染模型大、中剂量组均可产生显著的药效作用,醋酸致伤模型仅大剂量组产生明显药效作用,这可能与化学致伤对组织损伤较重、修复较慢有关。结论:黄蜀葵花提取物对上述两种模型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蜀葵花提取物 口腔黏膜溃疡 药效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NA芯片研发及其在肥胖患者脂肪基因差异表达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萸 骆天红 +8 位作者 王侃侃 张济 郑培烝 赵春军 刘优萍 郑升 顾燕云 李果 罗敏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67-1078,共12页
为了加快基因功能的研究 ,利用已有的来源于不同组织的cDNA克隆 ,并通过交换和购买补充了低丰度和染色体覆盖不完全的部分cDNA ,研制开发出具有相当代表性、覆盖较完全的高密度cDNA表达型基因芯片 ,每张芯片上含有 384个质控DNA和 12 6... 为了加快基因功能的研究 ,利用已有的来源于不同组织的cDNA克隆 ,并通过交换和购买补充了低丰度和染色体覆盖不完全的部分cDNA ,研制开发出具有相当代表性、覆盖较完全的高密度cDNA表达型基因芯片 ,每张芯片上含有 384个质控DNA和 12 6 30个cDNA探针 ,其中包括 12 5 0 8个Unigene和 12 2个表达序列标签 (EST) .利用这些芯片 ,对肥胖患者及正常人内脏脂肪组织基因表达谱进行了初步研究 ,并发现在肥胖患者内脏脂肪组织差异表达的基因 ,其中上调的有与凋亡相关的基因、与免疫有关的基因以及与能量代谢有关的基因等 ,而下调的主要是与脂肪酸及胆固醇合成有关的基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芯片 肥胖 脂肪组织 差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遗传与胚胎发育整合课程法语双语教学的实践 被引量:1
13
作者 倪萦音 童建华 +3 位作者 家敏 武婷婷 王侃侃 顾鸣敏 《基础医学教育》 2019年第8期644-646,共3页
医学课程整合是医学教学改革的方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将医学遗传与胚胎发育整合课程推广到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法文班中,双语教学实施4年,对2014级至2017级法文班共11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并召开学生座谈会。调查问卷显示,评... 医学课程整合是医学教学改革的方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将医学遗传与胚胎发育整合课程推广到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法文班中,双语教学实施4年,对2014级至2017级法文班共11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并召开学生座谈会。调查问卷显示,评价指标的满意度基本在70%-90%之间。根据座谈会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总结教学实践中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改进了教学安排和教学方法,以期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将学生培养成为基础扎实、具有国际视野和有灵魂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遗传与胚胎发育 整合课程 双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油对人肝癌细胞L_(7721)作用——电镜观察
14
作者 杨静莹 马积庆 王侃侃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47-48,共2页
大蒜油对人肝癌细胞L7721作用——电镜观察杨静莹马积庆王侃侃关键词人肝癌细胞L7721大蒜油超微结构凋亡作者单位:上海市肿瘤研究所(上海200032)目前,化学药物在肿瘤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治疗中,药物在作用... 大蒜油对人肝癌细胞L7721作用——电镜观察杨静莹马积庆王侃侃关键词人肝癌细胞L7721大蒜油超微结构凋亡作者单位:上海市肿瘤研究所(上海200032)目前,化学药物在肿瘤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治疗中,药物在作用于肿瘤细胞同时损伤机体,抑制免疫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肝癌细胞L7721 大蒜油 超微结构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商务技术发展综述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侃侃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6年第4期168-169,171,共3页
本文首先阐述了电子商务的定义,并且重点介绍电子商务技术发展的三大阶段:传统电子商务,电子数据交换和Web电子商务三大阶段,并向智能电子商务技术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电子商务 Web电子商务 移动AG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生物学——白血病研究的新策略
16
作者 张济 钱茂祥 王侃侃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08年第2期92-95,共4页
自20世纪50年代发现DNA双螺旋结构以来,现代生命科学在分子生物学时代经历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顺利实施更将分子生物学推向了新的高峰.同时也预示了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近年.随着结构基因组学研究的不断完善、功... 自20世纪50年代发现DNA双螺旋结构以来,现代生命科学在分子生物学时代经历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顺利实施更将分子生物学推向了新的高峰.同时也预示了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近年.随着结构基因组学研究的不断完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逐步深入.生命科学的研究方式、研究理念也正经历着重大变革.由个别基因或蛋白的研究开始转向多分子/信号分子的网络研究:由关注结构功能的生命构成研究转向关注信息流动的生命过程研究,在此背景下系统生物学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生命科学新的前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系统生物学 基因调控 分子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荧光动态监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PML-RARα融合蛋白变化 被引量:4
17
作者 仇飞 张辉 +3 位作者 赵旭杰 朱雪花 王侃侃 张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0期1875-1878,共4页
背景:实时定量RT-PCR只能间接地反映融合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并不能在细胞原位直观反映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细胞内PML-RARα融合蛋白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前后的相对表达量。目的:探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融合蛋白PML-RARα表达的动态变... 背景:实时定量RT-PCR只能间接地反映融合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并不能在细胞原位直观反映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细胞内PML-RARα融合蛋白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前后的相对表达量。目的:探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融合蛋白PML-RARα表达的动态变化在判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全反式维甲酸早期治疗的效果。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全反式维甲酸干预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经典细胞株NB4细胞或来源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NB4细胞PML-RARα蛋白的表达,以实时定量RT-PCR检测细胞PML-RARα mRNA的表达作为对照,以评价免疫荧光技术的可靠性。结果与结论:免疫荧光染色显示,无论是体外培养的NB4细胞,还是患者骨髓内的NB4细胞,在全反式维甲酸干预前细胞内均可见大量红色的融合蛋白PML-RARα,大小不均一、形状不规则,全反式维甲酸干预后,NB4细胞内红色的融合蛋白PML-RARα形状逐渐规则,弥散状态变为散在分布,且随着全反式维甲酸干预时间的延长,原有的弥散状态逐渐消失。实时定量RT-PCR测得的PML-RARα mRNA的变化趋势与免疫荧光相一致。说明免疫荧光技术检测PML-RARα能够更为直观地判断全反式维甲酸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荧光 实时定量RT-PCR PML-RARΑ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NB4细胞 U937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生乙肝防治知识强化教育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丹戈 李曦 +4 位作者 陈翀 王侃侃 方卫 继伟 余金明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43-946,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乙肝防治知识强化教育方法对医学生的干预效果,探索适合医学生的乙肝防治知识强化教育方法。方法招募上海某高校医学院2007~2010级的医学生共175人,分为阅读组、视频组和阅读+视频组,进行乙肝防治知识强化教育。通过干预前... 目的比较不同乙肝防治知识强化教育方法对医学生的干预效果,探索适合医学生的乙肝防治知识强化教育方法。方法招募上海某高校医学院2007~2010级的医学生共175人,分为阅读组、视频组和阅读+视频组,进行乙肝防治知识强化教育。通过干预前后知识问卷自填,以乙肝防治知识得分为主要评价指标进行干预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前平均得分为(38.21±6.07)分,干预后平均得分为(41.22±5.11)分,干预后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t=6.844,P<0.001);阅读组、视频组、视频+阅读组干预后总得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分别为(41.43±5.21)分vs(37.66±7.06)分、(41.13±4.59)分vs(39.26±4.27)分、(40.47±6.63)分vs(36.76±6.56)分;3种干预方式问卷总得分增加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医学生中开展多种形式的乙肝强化教育,均可以有效地提高医学生乙肝防治知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 医学生 强化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L蛋白翻译后修饰参与PML核体功能调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雪菲 谭云 +2 位作者 李淑芬 金雯 王侃侃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96-1700,共5页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基因(promyelocytic leukemia,PML)编码的PML蛋白,作为抑癌因子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以及多种癌症的发生及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PML蛋白在细胞中可发生多种形式的翻译后修饰,如SUMO化(SUMOylation)、泛素化(ubiqu...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基因(promyelocytic leukemia,PML)编码的PML蛋白,作为抑癌因子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以及多种癌症的发生及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PML蛋白在细胞中可发生多种形式的翻译后修饰,如SUMO化(SUMOylation)、泛素化(ubiquitination)、磷酸化(phosphorylation)和乙酰化(acetylation)修饰等。PML蛋白的这些修饰可直接影响PML核体(PML nuclear bodies,PML-NBs)的形成、DNA损伤修复、细胞凋亡等功能。异常修饰不仅可以引起血液系统肿瘤的发生,同时与肿瘤耐药有着密切关系。因此解析PML蛋白的翻译后修饰对PML核体形成及功能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以及相关血液系统肿瘤的预防和治疗均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PML蛋白的翻译后修饰过程与PML核体功能间的关系作一综述,以期为相关肿瘤的药物治疗提供潜在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 翻译后修饰 PML核体功能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L1、AML1-ETO对nucb2基因转录调控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邹蓓 金雯 +3 位作者 李晶 石建涛 张济 王侃侃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1482-1486,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造血特异转录因子AML1及M2b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2b)累及的异常融合蛋白AML1-ETO对凋亡相关基因nucb2(nucleobindin-2)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探索AML1-ETO对AML-M2b型白血病的分子致病机制。利用实时RT-PCR方法在AML1-... 本研究旨在探讨造血特异转录因子AML1及M2b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2b)累及的异常融合蛋白AML1-ETO对凋亡相关基因nucb2(nucleobindin-2)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探索AML1-ETO对AML-M2b型白血病的分子致病机制。利用实时RT-PCR方法在AML1-ETO诱导型白血病细胞株中研究AML1-ETO在转录水平对于nucb2的调控情况;利用ChIP-qPCR方法在AML1-ETO阳性白血病细胞株中研究AML1、AML1-ETO与nucb2基因启动子之间直接的体内相互作用情况;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方法,研究AML1、AML1-ETO对nucb2启动子转录活性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AML1-ETO的表达与nucb2的表达呈负相关;nucb2可能是AML1、AML1-ETO的靶基因;AML1、AML1-ETO皆对nucb2启动子具有转录抑制作用,且AML1-ETO对nucb2抑制更强。结论:nucb2是AML1、AML1-ETO的直接靶基因,AML1、AML1-ETO通过抑制nucb2启动子的活性对其进行转录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L1 AML1-ETO nucb2 转录调控 M2b型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