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类型贴布对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行走时踝关节运动学的影响
1
作者 柳青 马刚 +3 位作者 曹建玲 张宇 熊优 何瑞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989-2994,共6页
背景: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行走时倾向于过度足内翻,这将增加步行周期支撑相踝关节扭伤的风险。临床医生常使用肌内效贴布或运动贴布进行踝关节贴扎。由于肌内效贴布具有弹性,而运动贴布无法拉伸,因此两者技术应用和生理机制存在差异,进... 背景: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行走时倾向于过度足内翻,这将增加步行周期支撑相踝关节扭伤的风险。临床医生常使用肌内效贴布或运动贴布进行踝关节贴扎。由于肌内效贴布具有弹性,而运动贴布无法拉伸,因此两者技术应用和生理机制存在差异,进而可能产生不同的康复疗效。目的:对比肌内效贴布和运动贴布干预对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步行支撑相足额状面和胫骨水平面运动的影响。方法:40名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随机分为肌内效贴布组和运动贴布组,肌内效贴布组从后足内侧向外侧粘贴2条贴布,以产生外翻拉力;运动贴布组采用踝关节闭锁式编篮贴扎。分别于贴扎前后在电动跑台上进行行走测试,利用三维运动分析系统获取受试者足部和胫骨运动学参数。结果与结论:肌内效贴布组贴扎后于支撑相早期足外翻角度增加(P<0.05),但对支撑相晚期足的位置无影响(P>0.05);运动贴布组贴扎后于支撑相晚期胫骨内旋增加(P<0.05),而支撑相早期胫骨位置无明显改变(P>0.05)。结果表明:与运动贴布相比,肌内效贴布能够提供灵活的拉力,有利于步态周期中支撑相早期足外翻,同时不限制支撑相晚期的正常足内翻。因此,肌内效贴布可能是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的实用康复疗法,在纠正踝关节异常运动的同时不限制其自然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内效贴布 运动贴布 慢性踝关节不稳 踝关节运动学 步态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药辅合一”的传统与现代应用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熊优 王雅琪 +4 位作者 胡彦君 伍振峰 岳鹏飞 郑琴 杨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10期1765-1770,共6页
近年来,随着中药制剂的快速发展,传统与现代中药制剂领域中"药辅合一"的研究越来越受到药学工作者的广泛重视。"药辅合一"作为传统中药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大量中药典籍和传统中药处方中屡见不鲜,处方中部分中药不仅... 近年来,随着中药制剂的快速发展,传统与现代中药制剂领域中"药辅合一"的研究越来越受到药学工作者的广泛重视。"药辅合一"作为传统中药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大量中药典籍和传统中药处方中屡见不鲜,处方中部分中药不仅发挥药效,而且担任辅料的角色,既作辅料,也做辅药。目前,对中药制剂"药辅合一"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尚需在理论上加以总结提高,缺乏相关典籍的挖掘和梳理,系统性不强。本文以传统中医药古籍为工具,从传统与现代两方面对古籍中常用"药辅合一"的种类、性质及其作用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探讨"药辅合一"在中药制剂领域的应用开发前景,以期为现代中药制剂"药辅合一"的深入开发及传统中医药宝库的古籍挖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辅料 药辅合一 中医药古籍 中药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黄芩片、酒黄芩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熊优 王雅琪 +3 位作者 曹丽娟 杨园珍 胡恋琪 杨明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127-2133,共7页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黄芩片、酒黄芩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为不同产地黄芩饮片的质量分析与标准化控制奠定基础。方法:运用HPLC法建立黄芩片和酒黄芩的指纹图谱,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测定结果进行相...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黄芩片、酒黄芩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为不同产地黄芩饮片的质量分析与标准化控制奠定基础。方法:运用HPLC法建立黄芩片和酒黄芩的指纹图谱,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测定结果进行相关特征分析。结果:建立了16个厂家19批黄芩片的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19个共有峰,得到5个主成分峰,聚成3类;并建立了8个厂家10批酒黄芩的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19个共有峰,得到3个主成分峰,聚成3类。结论: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建立的黄芩片、酒黄芩HPLC指纹图谱稳定可靠,可为黄芩片、酒黄芩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片 酒黄芩 HPLC指纹图谱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支持、退役准备与运动员退役应对积极性 被引量:17
4
作者 黄谦 熊优 +2 位作者 崔书琴 郑倩 岳文飞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29,39,共12页
研究以社会支持理论和退役过程理论为基础,从社会支持的3个维度分析其对我国专业运动员退役应对积极性的影响,并从不同等级运动员群体的异质性和退役准备的调节作用两个角度深入探讨社会支持对运动员退役应对积极性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 研究以社会支持理论和退役过程理论为基础,从社会支持的3个维度分析其对我国专业运动员退役应对积极性的影响,并从不同等级运动员群体的异质性和退役准备的调节作用两个角度深入探讨社会支持对运动员退役应对积极性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家庭支持、同伴支持与运动队支持是社会支持的3个主要支持维度,共同促进运动员退役后的应对积极性;在不同运动等级运动员中,运动队支持及家庭和同伴支持对其退役应对积极性的影响是不同的;退役准备在家庭支持与同伴支持影响运动员退役应对积极性的过程中具有调节效应。实证结果支持以下结论:家庭支持、同伴支持以及运动队支持是运动员退役过程中增强运动员职业转换的自信心的必要条件;增强对运动员能力的培养、加强运动队对中等水平运动员的关注与心理情感建立,是提升运动员的劳动力价值的必要措施;退役准备在退役期间作用明显,其积极主动地迎合职业发展需求的退役意识显著增强了运动员与社会的链接,可实现运动员退役期的平稳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支持 退役准备 退役应对积极性 专业运动员 职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体育竞赛表演业的价值、困境与策略 被引量:16
5
作者 熊优 黄谦 +3 位作者 荀阳 侯宇洋 江礼磊 崔书琴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3-79,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分析数字化赋能体育竞赛表演业的价值、困境,并提出策略。数字化赋能体育竞赛表演业具有提高产业效率、提升供给质量、创新商业模式的价值。困境:市场监管难度增加,数字技术应用不足,转型升级进程缓慢,赛...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分析数字化赋能体育竞赛表演业的价值、困境,并提出策略。数字化赋能体育竞赛表演业具有提高产业效率、提升供给质量、创新商业模式的价值。困境:市场监管难度增加,数字技术应用不足,转型升级进程缓慢,赛事服务水平欠佳,多元需求无法满足。策略:加强政府引导与监督作用,拓宽数字技术应用范围,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丰富企业数字化赛事供给,对接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经济 体育竞赛表演业 数字化 体育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科技赋能体育强国建设的逻辑理路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11
6
作者 黄谦 熊优 +3 位作者 江礼磊 侯宇洋 王新博 姚振宁 《体育科研》 2023年第4期1-7,16,共8页
在迈进中国式体育现代化进程中,数字科技逐渐成为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驱动力量。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探讨数字科技赋能体育强国建设的理论内涵、逻辑理路、制约因素与推进路径。数字科技赋能体育强国建设的逻辑理路... 在迈进中国式体育现代化进程中,数字科技逐渐成为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驱动力量。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探讨数字科技赋能体育强国建设的理论内涵、逻辑理路、制约因素与推进路径。数字科技赋能体育强国建设的逻辑理路包括推进体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变革、推动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驱动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群众体育高质量发展效率和促进体教融合。数字科技赋能体育强国建设的制约因素体现在体育科技人才缺乏、体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体育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健全、体育科技经费有限、体育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及推广能力弱。最后提出数字科技赋能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路径:建构产学研相结合的体育科技创新体系,创新体育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体育科技经费投入体系,创新体育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科技 体育强国建设 逻辑理路 推进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蓝根制剂制备过程中成分变化及其药效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胡彦君 王雅琪 +4 位作者 李冰涛 兰继平 伍振峰 熊优 杨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15-1519,共5页
目的探讨板蓝根制剂制备过程中主要指标性成分(告依春、尿苷、鸟苷、腺苷、靛玉红)质量分数变化与其药效的相关性,以阐明板蓝根制剂制备过程中的关键影响环节,为后续制备工艺优化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模拟板蓝根制剂制备过程(提取-浓缩-醇... 目的探讨板蓝根制剂制备过程中主要指标性成分(告依春、尿苷、鸟苷、腺苷、靛玉红)质量分数变化与其药效的相关性,以阐明板蓝根制剂制备过程中的关键影响环节,为后续制备工艺优化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模拟板蓝根制剂制备过程(提取-浓缩-醇沉-干燥-制粒),采用HPLC法测定各阶段化学成分的质量分数变化;以体外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为模型,测定各阶段中间体溶液的抗氧化活性;利用聚类分析法、偏最小二乘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对色谱-药效活性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提取-浓缩-醇沉-干燥-制粒等过程中板蓝根制剂化学成分的质量分数与其抗氧化活性整体呈降低的趋势,其中热处理环节(浓缩、干燥)损失较大;分别采用2种计量学方法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靛玉红、鸟苷、腺苷质量分数与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呈正相关。结论板蓝根制剂制备过程中的各阶段操作水平对其指标组分的质量分数及药效影响显著,其中浓缩干燥环节为影响其制剂质量的关键环节;靛玉红、鸟苷、腺苷可能是其发挥抗氧化活性的关键药效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制备过程 化学成分 药效活性 相关性 告依春 尿苷 鸟苷 腺苷 靛玉红
原文传递
基于中医药理论与优势的中药保健产品设计思路 被引量:24
8
作者 杨明 胡彦君 +4 位作者 王雅琪 熊优 杨园珍 郑琴 黄小英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19-423,共5页
中国悠久的保健历史,独特的食养理论,丰富的药材资源,使中药保健产品在国内外保健产品的领域中占有重要一席。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医药理论,合理发展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保健产品,概述了近年来中药保健产品的发展现状,探讨了目前中药保... 中国悠久的保健历史,独特的食养理论,丰富的药材资源,使中药保健产品在国内外保健产品的领域中占有重要一席。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医药理论,合理发展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保健产品,概述了近年来中药保健产品的发展现状,探讨了目前中药保健产品研发存在的共性问题,重点提出了基于中医药理论与优势的中药保健产品设计思路,即按八纲辨证、五行学说、体质学说、扶正祛邪等理论,更科学、更合理地设计中药保健产品的研发模式。努力创制具有中药特色和优势的保健产品,以尽快适应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使中药保健产品为人类健康和产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保健产品 中医药理论 中医药特色 共性问题 研发思路
原文传递
中药药效组分群筛选、配伍思路及质控模式探讨 被引量:12
9
作者 胡彦君 王雅琪 +3 位作者 王勇平 王学成 熊优 杨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965-2971,共7页
中药质量控制一直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难点和重点,而药效组分群的辨识则是支撑中药质量控制的前提和基石,是中药的创新与发展探索的重要方向。药效组分群的研究方法虽众多,但仍处于探索阶段尚需在理论上加以提高,加强其系统性。从中药药... 中药质量控制一直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难点和重点,而药效组分群的辨识则是支撑中药质量控制的前提和基石,是中药的创新与发展探索的重要方向。药效组分群的研究方法虽众多,但仍处于探索阶段尚需在理论上加以提高,加强其系统性。从中药药效组分群发展历程出发,系统总结和分析现行药效组分群的筛选思路、组分配伍、质控模式等内容,探讨从复杂成分群中寻找"药效组分群"的方法,并构建配伍关系的研究思路,以期又快又准地锁定中药药效关键组分,实现中药质量标准"关联药效,量而又准,可控可评"的愿景,为后续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效组分群 发展历程 组分辨识 配伍思路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黄芩制剂制备过程成分含量变化及其药效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雅琪 焦姣姣 +3 位作者 熊优 胡彦君 伍振峰 杨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5-119,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芩制剂制备过程中主要指标性成分含量变化与其药效活性间的相关性,阐明黄芩制剂制备过程的关键影响环节,质量源于设计角度整体评价制剂质量疗效短板。方法模拟黄芩制剂制备过程(提取-浓缩-干燥-制粒),HPLC法测定各阶段化学成... 目的探讨黄芩制剂制备过程中主要指标性成分含量变化与其药效活性间的相关性,阐明黄芩制剂制备过程的关键影响环节,质量源于设计角度整体评价制剂质量疗效短板。方法模拟黄芩制剂制备过程(提取-浓缩-干燥-制粒),HPLC法测定各阶段化学成分的含量变化;以脂多糖(LPS)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为炎症模型,测定各阶段中间体溶液的抗炎活性;聚类分析法和线性回归法对指标性成分-药效活性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提取-浓缩-干燥-制粒等过程中黄芩化学成分含量与其抗炎活性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长时间热处理(浓缩、干燥)损失较大。结论黄芩制剂制备过程中的各阶段操作水平对其指标成分含量及药效活性影响显著,其中浓缩、干燥环节为影响其制剂质量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制备过程 药效活性 相关性 黄芩苷
原文传递
黄芩酒炙过程中化学成分含量变化及其与药效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熊优 王雅琪 +3 位作者 焦姣姣 曹丽娟 姜恒丽 杨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6,共6页
目的:分析黄芩酒炙过程中主要指标性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含量变化与其药效活性间的相关性,优选黄芩酒炙的最佳炒制时间。方法:采用HPLC测定黄芩酒炙过程中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4种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变化,流动... 目的:分析黄芩酒炙过程中主要指标性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含量变化与其药效活性间的相关性,优选黄芩酒炙的最佳炒制时间。方法:采用HPLC测定黄芩酒炙过程中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4种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变化,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8 nm;以脂多糖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为炎症模型,检测黄芩酒炙过程中抗炎活性的变化情况,结合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含水率等指标,采用聚类分析和线性回归对指标成分含量-药效活性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黄芩苷为黄芩中主要指标性成分,在酒炙过程中,黄芩苷质量分数、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及其抗炎活性均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在炒制18 min时,黄芩苷质量分数达到峰值14.33%,醇溶性浸出物质量分数达到最高点63.00%,此时抗炎活性达到最高值92.96%。结论:在黄芩酒炙过程中,炒制时间对其黄芩苷含量及药效活性均产生了显著性影响,黄酒闷润后最佳炒制时间为18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相关性分析 酒炙 黄芩苷 药效活性 抗炎
原文传递
穿心莲制剂指纹图谱及其制备过程药效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兰继平 胡彦君 +3 位作者 王雅琪 王学成 熊优 杨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802-2808,共7页
工艺设计赋予产品质量内涵,探讨穿心莲制剂制备过程中化学指纹图谱变化及其与药效活性间的相关性,构建关键工艺环节与质量属性的桥梁。参照穿心莲制剂制备过程(提取-浓缩-干燥-制粒),HPLC指纹图谱测试各中间体微观组分物质基础差异,聚... 工艺设计赋予产品质量内涵,探讨穿心莲制剂制备过程中化学指纹图谱变化及其与药效活性间的相关性,构建关键工艺环节与质量属性的桥梁。参照穿心莲制剂制备过程(提取-浓缩-干燥-制粒),HPLC指纹图谱测试各中间体微观组分物质基础差异,聚类分析结果提示提取环节对穿心莲制剂质量内涵变异影响较大;DPPH抗氧化、脂多糖(LPS)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抗炎活性建模测定各中间体药效活性,均不断下降,分别绘制关键工艺参数与药效活性间曲线方程,结果均表明传统高温处理过程,不利于其临床疗效的发挥。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对色谱-药效活性数据构建谱效模型方程,经验证,该方程能准确预测指纹信息与药效活性关系,便于后续质量属性评价及为进一步全过程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 制备过程 指纹图谱 药效活性 相关性
原文传递
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含挥发油类中药的分类及其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焦姣姣 王雅琪 +4 位作者 熊优 杨园珍 伍振峰 熊耀坤 杨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97-206,共10页
挥发油广泛分布于中药材中,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促透皮吸收、镇痛等多种药理活性。近年来,有关含挥发油类中药的研究日益增加,现今在临床医疗、保健、日用产品的开发等方面均已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挥发油广泛分布于中药材中,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促透皮吸收、镇痛等多种药理活性。近年来,有关含挥发油类中药的研究日益增加,现今在临床医疗、保健、日用产品的开发等方面均已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中药挥发油溶解性差、易挥发,性质不稳定。品种、采收季节、提取方法、炮制工艺、贮存条件等因素均会影响挥发油的成分与含量,进而直接影响其疗效、安全性和质量稳定性,因此控制挥发油含量显得尤为必要。现行2015年版《中国药典》在含挥发油类中药的质量控制方面做了许多规定,但却普遍未对挥发油的含量进行限度要求。鉴于中药挥发油良好的生物活性及质量标准尚不完善,本研究以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为数据来源,通过文献研究与药典描述确定含挥发油类中药的种类;结合中药学知识,对196种含挥发油类中药的功能与主治、来源进行分类统计,辨析易混淆品种;综合分析挥发油的质量影响因素,总结其含量测定方法,为开发利用含挥发油类中药提供参考,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含挥发油类中药的质量标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挥发油类中药 《中国药典》 分类 质量影响因素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基于“成分-靶点-代谢”预测分析黄芩酒炙前后质量标志物 被引量:12
14
作者 胡恋琪 孙豪杰 +3 位作者 熊优 邱婷 王雅琪 杨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618-2626,共9页
目的基于"成分-靶点-代谢"关系筛选黄芩酒炙前后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依据黄芩酒炙前后差异性化学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与代谢组学,构建"差异成分-作用靶点-代谢组学"网络关系;将黄芩中黄酮苷类成分与苷元成... 目的基于"成分-靶点-代谢"关系筛选黄芩酒炙前后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依据黄芩酒炙前后差异性化学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与代谢组学,构建"差异成分-作用靶点-代谢组学"网络关系;将黄芩中黄酮苷类成分与苷元成分、差异成分与内源性代谢物进行相关性分析。挖掘生黄芩和酒黄芩Q-marker。结果整合网络药理学与代谢组学结果,预测分析得到黄芩苷、千层纸素A-7-O-葡萄糖醛酸苷为生黄芩潜在Q-marker;黄芩素、汉黄芩素为酒黄芩潜在Q-marker。结论酒炙促进黄芩中苷元类活性成分的溶解和吸收是其炮制的重要机制。中药饮片炮制前后的差异鉴定、网络药理学及代谢组学的结合为发现和确认中药质量标志物提供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酒炙 质量标志物 网络药理学 黄芩苷 千层纸素A-7-O-葡萄糖醛酸苷 黄芩素 汉黄芩素
原文传递
黄芩饮片加工工艺标准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胡恋琪 熊优 +4 位作者 王雅琪 曹丽娟 杨园珍 焦姣姣 杨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3281-3286,共6页
饮片作为中药制剂生产的重要原料,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中药的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中药生产加工工艺研究是实现中药饮片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基础。目前黄芩饮片生产加工标准匮乏、数据基础薄弱。该研究以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 饮片作为中药制剂生产的重要原料,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中药的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中药生产加工工艺研究是实现中药饮片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基础。目前黄芩饮片生产加工标准匮乏、数据基础薄弱。该研究以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的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优选黄芩软化、干燥和切制工艺,为黄芩饮片生产加工的标准化提供参考。采用相对差距和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综合分析不同软化方法、干燥温度和切制厚度对黄芩4种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软化方法和干燥温度对黄芩4种成分含量和化学成分综合指标均有显著影响,其中沸煮法的汉黄芩素含量显著高于冷煮,70℃干燥条件下苷类成分含量高于其他组;不同切制厚度对黄芩苷含量产生影响,而化学成分综合指标无显著影响。最终优化的黄芩饮片加工工艺为:黄芩药材放入沸水中煮20 min;切成薄片(1~2 mm);在70℃条件下,黄芩片平铺于烘箱中鼓风干燥烘干。工艺优选贴合实际生产、切实可行,对黄芩饮片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软化 切制 干燥 加工工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