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视眼LASIK术后AC/A比率的变化 被引量:12
1
作者 熊世红 刘萍 +1 位作者 王艳玲 高立新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研究近视眼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tiu keratomileusis,LASIK)后调节性集合(accom-modative convergence,AC)与调节(accommodation,A)比率的变化。方法将230眼按近视屈光度等效球镜值-1.50~-3.00D、-3.25~-6.00D... 目的研究近视眼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tiu keratomileusis,LASIK)后调节性集合(accom-modative convergence,AC)与调节(accommodation,A)比率的变化。方法将230眼按近视屈光度等效球镜值-1.50~-3.00D、-3.25~-6.00D和-6.25~-11.00D分为A、B、C3个组行LASIK手术。采用同视机测定患者术前戴镜、术后1个月、3个月裸眼AC/A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C3组术前戴镜AC/A值分别为3.02±0.79、3.03±0.69和2.71±0.47;术后1个月裸眼AC/A值分别为2.77±0.33、2.40±0.33和2.49±0.40;术后3个月裸眼AC/A值分别为3.04±0.74、2.79±0.58和2.74±0.60。术后1个月裸眼AC/A值明显低于术前戴镜和术后3个月,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3个月裸眼AC/A值与术前戴镜AC/A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近视程度间各组AC/A值比较术前戴镜、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长期戴镜患者,近视程度对术前戴镜、术后裸眼AC/A值均无影响;不同近视程度患者LASIK术后裸眼AC/A值的变化趋势相同,即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至术后3个月时基本恢复到术前戴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调节性集合与调节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肩战“疫”的医护夫妻——黄埔三代熊世红、龚娜的抗疫故事
2
作者 熊世红 龚娜 《黄埔》 2021年第5期6-8,共3页
熊世红,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主任兼医保办主任。妻子龚娜,湖北省中西结合医院江北分院老年病科二病区护士长。庚子年春节,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他们温馨小家庭的宁静,来不及享受春节的合家团聚,夫妻俩安顿好... 熊世红,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主任兼医保办主任。妻子龚娜,湖北省中西结合医院江北分院老年病科二病区护士长。庚子年春节,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他们温馨小家庭的宁静,来不及享受春节的合家团聚,夫妻俩安顿好老人和孩子的生活,豪不犹豫地向单位请战奔赴一线,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肩负起重要的职责使命。肾内科主任熊世红2020年1月25日,熊世红所在医院接到上级指挥部指令,医院被用作第三批发热病人定点收治医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区护士长 发热病人 医院肾内科 老年病科 血液净化中心 武汉科技大学 工作岗位 医保办
原文传递
不同程度近视眼角膜前后表面形态学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熊世红 王薇 +2 位作者 张帆 陆平 苏红英 《中国医刊》 CAS 2014年第8期59-61,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近视眼角膜前后表面形态学的变化。方法收集170例(320只眼)近视眼患者,按近视等效球镜分为三组:低度组86只眼,-1.5D^-3.00D,平均-(2.38±0.53)D;中度组100只眼,-3.38D^-6.00D,平均-(4.77±0.80)D;高度组134只眼...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近视眼角膜前后表面形态学的变化。方法收集170例(320只眼)近视眼患者,按近视等效球镜分为三组:低度组86只眼,-1.5D^-3.00D,平均-(2.38±0.53)D;中度组100只眼,-3.38D^-6.00D,平均-(4.77±0.80)D;高度组134只眼,-6.25D^-14.38D,平均-(7.95±1.64)D。使用Pentacam(德国,0CULUS公司)检测,获取角膜前、后表面屈光力。A超测量角膜中央厚度和眼轴长度。所得数据应用SPSS 16.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低度、中度和高度组角膜前表面屈光度分别为(43.33±1.25)D,(43.90±1.58)D,(44.23±1.43)D;三组角膜后表面屈光度分别为-(6.32±0.21)D,-(6.37±0.23)D,-(6.37±0.23)D。三组之间角膜前后表面屈光度差异无显著性,角膜前表面屈光度与等效球镜有较弱负相关性,而角膜后表面屈光度没有相关性。三组平均角膜厚度分别为(551.6±23.3)μm,(537.0±34.5)μm,(541.2±28.4)μm,差异无显著性。角膜前表面屈光度与眼轴长度有较弱的负相关性,角膜后表面屈光度与眼轴长度有较弱正相关性。结论近视程度对角膜前后表面屈光力没有明显的影响,说明角膜屈光力的改变不是近视发生发展过程中一个主要因素。角膜厚度对角膜前、后表面形态没有影响。随着眼轴的增长角膜前表面相对变平,后表面有前凸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眼 屈光度 角膜前表面 角膜后表面 角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按摩加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熊世红 张祖隆 +5 位作者 刘建设 龚娜 李莉 平叶红 王景 方梦晖 《中国血液净化》 2012年第4期231-231,共1页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为常用的永久性血管通路,由于各种原因均可导致血栓形成,进而引起内瘘堵塞,是造成内瘘失效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上尚无良好的解决方法。我科自2009年以来,采用手法按摩法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处理动静脉内...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为常用的永久性血管通路,由于各种原因均可导致血栓形成,进而引起内瘘堵塞,是造成内瘘失效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上尚无良好的解决方法。我科自2009年以来,采用手法按摩法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处理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血栓 内瘘堵塞 双联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药物治疗 内瘘栓塞 血栓形成 经皮导管溶栓术 按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紫红质基因突变检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熊世红 王艳玲 +4 位作者 高立新 黄映湘 刘暄 洪慧 朱萍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8期595-597,共3页
目的研究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视紫红质基因突变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直接测序技术,对33例视网膜色素变性先证者进行了视紫红质基因整个编码区及内含子外显子拼接区的突变筛选,其中常染色体显性遗传5例、常染色... 目的研究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视紫红质基因突变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直接测序技术,对33例视网膜色素变性先证者进行了视紫红质基因整个编码区及内含子外显子拼接区的突变筛选,其中常染色体显性遗传5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8例,散发患者20例;同时应用裂隙灯、眼底镜、动静态视野计和视网膜电流图对患者进行临床检测。随机收集5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检测。结果发现1例散发患者有视紫红质基因P347L突变,呈杂合子,密码子347由CCG变成CTG。该患者13岁出现夜盲,46岁时视力和视野损害较重,视网膜电图检查杆体和锥体无反应。眼底显示视盘萎缩,血管变性,视网膜可见大量骨细胞样色素沉着。结论视紫红质基因P347L基因突变患者有较为严重的临床改变;而且P347L突变被认为是该患者的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变性 视紫红质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扭动模式超声乳化技术在治疗小瞳孔白内障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熊世红 王艳玲 高立新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66-767,共2页
目的探讨扭动模式超声乳化治疗小瞳孔白内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9例(31眼)小瞳孔白内障患者采取扭动模式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1个月,观察视力、瞳孔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28眼视力明显提高,其中裸眼... 目的探讨扭动模式超声乳化治疗小瞳孔白内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9例(31眼)小瞳孔白内障患者采取扭动模式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1个月,观察视力、瞳孔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28眼视力明显提高,其中裸眼视力≥1.0者7眼,0.5~0.9者14眼,0.1~0.4者7眼,<0.1者3眼。0.1以下者因眼底病变视力与术前变化不大。所有瞳孔为圆形或类圆形,术后随访1个月无粘连发生。1眼术中后囊破裂,2眼术后局部虹膜色素轻度脱失,3眼前房纤维素样渗出,2眼角膜轻度水肿,经治疗后好转。结论扭动模式超声乳化术治疗小瞳孔白内障安全、有效,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动模式 超声乳化 小瞳孔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角膜切口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熊世红 袁佳琴 +2 位作者 张红 孙慧敏 林松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2-23,共2页
目的 评价 3 2mm阶梯状透明角膜切口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上方 3 2mm阶梯状透明角膜切口 ,对 48例 5 0眼老年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摘出 ,植入丙烯酸可折叠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第 1天裸眼视力≥1 0者为 5 4... 目的 评价 3 2mm阶梯状透明角膜切口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上方 3 2mm阶梯状透明角膜切口 ,对 48例 5 0眼老年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摘出 ,植入丙烯酸可折叠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第 1天裸眼视力≥1 0者为 5 4%。角膜散光于 1月恢复至术前状态。术后于 3月角膜内皮丢失率为 10 40± 3 12 %。角膜厚度于术后 1周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 该手术视力恢复早 ,散光稳定快 ,对角膜内皮未产生过多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透明角膜 可折叠式 人工晶体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软性人工晶体植入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9
8
作者 熊世红 袁佳琴 张红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1998年第1期5-11,共7页
本文综述了软性人工晶体的特点和小切口的优越性以及小切口软性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临床效果。资料表明软性人工晶体材料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小切口软性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具有散光小、视力恢复快、炎症反应轻等优点。
关键词 人工晶体植入术 软性材料 小切口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色素变性分子遗传学研究现状 被引量:2
9
作者 熊世红 赵堪兴 王立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2000年第2期87-91,共5页
视网膜色素变性是由于视网膜感光细胞和色素上皮细胞变性导致夜盲和进行性视野缺损的最常见的遗传性眼底病 ,具有大的临床和遗传异质性。其遗传方式可为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性、X染色体连锁遗传和散发型。目前已发现RP相关基因 1 4... 视网膜色素变性是由于视网膜感光细胞和色素上皮细胞变性导致夜盲和进行性视野缺损的最常见的遗传性眼底病 ,具有大的临床和遗传异质性。其遗传方式可为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性、X染色体连锁遗传和散发型。目前已发现RP相关基因 1 4种 ,其中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4种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8种 (包括视紫质 ) ,X染色体连锁遗传 2种。本文着重阐述了已知RP相关基因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变性 分子遗传学 RP XL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切口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角膜地形图对比分析
10
作者 熊世红 张红 +2 位作者 袁佳琴 孙惠敏 林松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6期539-541,共3页
目的 研究两种不同切口人工晶状体植入后角膜形态和散光的变化。方法 通过 3 2mm透明角膜切口植入折叠人工晶状体 5 0眼和 6 0mm巩膜隧道切口植入PMMA人工晶状体 48眼 ,术后应用计算机辅助角膜地形图仪对这些病人的角膜形态进行检查... 目的 研究两种不同切口人工晶状体植入后角膜形态和散光的变化。方法 通过 3 2mm透明角膜切口植入折叠人工晶状体 5 0眼和 6 0mm巩膜隧道切口植入PMMA人工晶状体 48眼 ,术后应用计算机辅助角膜地形图仪对这些病人的角膜形态进行检查。结果 角膜组术后早期角膜地形图垂直于切口径线的角膜轻度变平 ,于术后 1个月即可稳定。巩膜组角膜垂直轴上出现蝴蝶结样改变 ,而后蝴蝶结逐渐变小 ,或向水平方向转变而减小 ,至 3个月时基本稳定。两组在术后 1天至 1个月的角膜散光和手术性角膜散光巩膜组大于角膜组 (P <0 0 5 )。结论  3 2mm透明角膜切口组术后角膜形态改变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 人工晶体植入术 角膜地形图 角膜散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肝素法体外膜肺氧合联合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抢救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23
11
作者 龚娜 王静 +2 位作者 杨琼 熊世红 周昕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10期915-916,共2页
目的总结使用无肝素法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抢救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6月实施体ECMO联合CRRT的6例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资料,归纳出其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以及给予的... 目的总结使用无肝素法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抢救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6月实施体ECMO联合CRRT的6例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资料,归纳出其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以及给予的护理干预。结果血栓形成和感染是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实施ECMO联合CRRT最严重的并发症,精心细致护理能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并加以干预,对减少无肝素抗凝对ECMO联合CRRT治疗滤器管路凝血。结论正确的护理干预以及有效的预防措施是联合CRRT抢救MODS患者成功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 脏器功能衰竭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对成人心脏术后早期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2
作者 周兵 赵湛元 +1 位作者 毛凯红 熊世红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9期1306-1309,共4页
目的探讨血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对成人心脏术后早期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成人患者117例为观察组,其中术后感染患者39例为A组,术后未感染患者78例为B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17... 目的探讨血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对成人心脏术后早期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成人患者117例为观察组,其中术后感染患者39例为A组,术后未感染患者78例为B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17例为对照组,均行血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检测以及白细胞计数,比较各组人员不同时间点检测指标的改变情况,分析观察组手术相关指征。结果观察组术后3 d血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均高于对照组。B组术毕时血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均显著升高,术后1 d升至最高点,术后2 d显著下降。A组术毕时血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均显著升高,术后3 d升至最高点,在术毕、术后1 d、2 d、3 d时高于B组。中度感染患者血降钙素原高于轻度感染患者。重度感染患者血降钙素原高于轻度感染患者和中度感染患者。A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阻断时间长于B组(P<0.05)。术后感染与血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有明显的正相关性(P<0.05)。结论血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可作为成人心脏术后早期感染的有效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降钙素原 白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 成人 心脏手术 早期感染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静脉途径高压球囊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护理 被引量:7
13
作者 龚娜 王静 +1 位作者 杨琼 熊世红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16期1493-1494,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经静脉途径高压球囊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经静脉途径高压球囊行球囊扩张术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瘘狭窄病例,同时在治疗前后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9例手术病例中,8例获得成功,成功率88....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经静脉途径高压球囊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经静脉途径高压球囊行球囊扩张术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瘘狭窄病例,同时在治疗前后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9例手术病例中,8例获得成功,成功率88.9%;成功病例3个月通畅率达87.5%。手术后均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手术成功后恰当的护理及良好的穿刺技术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途径 高压球囊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甘露醇联合利多卡因治疗颅内高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昊 孙俊启 +2 位作者 熊世红 吴君仓 徐文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年第11期1367-1368,共2页
目的评价复方甘露醇注射液联合利多卡因治疗颅内高压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颅内高压症患者,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分为3组,每组40例。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天、3天、5天、7天连续4次颅内压(ICP)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做CT... 目的评价复方甘露醇注射液联合利多卡因治疗颅内高压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颅内高压症患者,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分为3组,每组40例。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天、3天、5天、7天连续4次颅内压(ICP)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做CT检查。结果A组予复方甘露醇联合利多卡因,B组予复方甘露醇注射液,C组予甘露醇注射液治疗。3组平均颅内压下降率分别为(47.97±6.12)%、(37.84±5.34)%、(36.87±8.75)%,各组用药前后颅内压下降率比较均有统计意义,其中A组和B组、A组和C组两组间颅内压下降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B组和C组两组间颅内压下降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甘露醇注射液联合利多卡因治疗颅内高压症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甘露醇 利多卡因 颅内高压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角膜屈光手术后远期视觉生活质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瑄 王艳玲 +1 位作者 姜潮 熊世红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8年第9期1582-1584,共3页
【目的】比较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与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术后患者远期疗效和视觉生活质量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101眼)RK术后患者平均随访12.1年,49例(98眼)LASIK术后患者平均随访7.4年。对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 【目的】比较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与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术后患者远期疗效和视觉生活质量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101眼)RK术后患者平均随访12.1年,49例(98眼)LASIK术后患者平均随访7.4年。对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屈光度,眼压,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实验及视觉生活质量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术后裸眼视力≥0.5和≥1.0的比例中,LASIK组均显著高于RK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两组屈光度:术前为-3.00D^-6.00D者,RK组为(-0.22±1.28)D,LASIK组为(-0.70±0.52)D;术前≥-6.25D者,RK组为(-1.02±1.25)D,LASIK组为(-1.06±0.13)D。眼压RK组为(11.87±2.52)mmHg;LASIK组为(11.31±2.20)mmHg。泪膜破裂时间,RK组为(5.3±4.7)s,LASIK组为(8.0±3.6)s;泪液分泌实验,RK组为(14.5±9.0)mm,LASIK组为(15.2±4.3)mm。LASIK手术组患者术后视觉生活质量高于RK手术组。【结论】LASIK治疗近视比RK具有更加良好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术后患者视觉生活质量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外科学 近视/外科学 屈光 手术后期间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SDKP抗肾间质纤维化作用及对TGF-β 1、Smad7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祖隆 熊世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2236-2242,共7页
目的观察N-乙酰基-丝氨酰-天门冬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对大鼠单侧输尿管结扎(UUO)梗阻致肾间质纤维化(RIF)模型中肾组织病理变化、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Smad7表达的动态变化的影响。评价AcSDKP对RIF的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的... 目的观察N-乙酰基-丝氨酰-天门冬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对大鼠单侧输尿管结扎(UUO)梗阻致肾间质纤维化(RIF)模型中肾组织病理变化、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Smad7表达的动态变化的影响。评价AcSDKP对RIF的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成年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对照组(C组)、UUO模型组(M组)和AcSDKP治疗组(T组),每组各18只。每组于术后第3、7和14天分批处死又分为N3、N7和N14 3组,每组各6只。T组术后立即于皮下置入含AcSDKP的微量释放泵,持续皮下给药按800μg/(kg.d)执行。C组、M组则分别予等量生理盐水持续皮下给药。术后第3、7和14天处死各组大鼠,分别取出左肾的1/2制作切片,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学动态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肾间质组织内TGF-β1和Smad7蛋白的表达。结果 HE染色及Masson染色显示:M组术后随时间延长肾小管间质病变加重,程度同期最重,高于同期T组及C组;T组病变程度介于同期M组及C组之间;C组基本正常,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TGF-β1蛋白表达随时间延长逐渐上调,程度同期最高,高于同期T组及C组;T组蛋白表达程度介于M组及C组之间;C组表达最低,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肾间质Smad7的表达随时间延长逐渐下调,程度同期最低,低于同期T组及C组;同期T组肾间质Smad7表达明显上调,低于同期C组,但高于M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与T组各组内肾小管间质损害指数与TGF-β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Smad7蛋白表达与上述各指标呈负相关,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DKP对大鼠RIF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增加大鼠UUO模型中Smad7蛋白的表达抑制TGF-β1信号转导,发挥抗大鼠RIF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基-丝氨酰-天门冬酰-赖氨酰-脯氨酸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7 肾间质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眼症的药物疗效比较 被引量:23
17
作者 洪慧 付智勇 熊世红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6年第1期38-39,共2页
【目的】观察泪然和爱丽滴眼液对干眼症的疗效。【方法】64例病人分为两组,分别用泪然和爱丽点眼,每日4次,1周后复查,检测泪液分泌试验I(SCHIRMER I)和泪膜破裂时间(BUT),对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病人用药后与用药前相比,SCHER... 【目的】观察泪然和爱丽滴眼液对干眼症的疗效。【方法】64例病人分为两组,分别用泪然和爱丽点眼,每日4次,1周后复查,检测泪液分泌试验I(SCHIRMER I)和泪膜破裂时间(BUT),对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病人用药后与用药前相比,SCHERMER I和BUT差异均有显著性。在检测BUT方面,爱丽与泪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爱丽优于泪然,在SCHERMER I方面,两者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两者在治疗干眼症方面均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病/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多丽-P在近视儿童散瞳验光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洪慧 解芊 +1 位作者 付智勇 熊世红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7年第8期1283-1283,1287,共2页
【目的】探讨美多丽—P在近视儿童散瞳验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4例年龄5-12岁近视儿童患者,先用美多丽-P散瞳,然后用TOPCON MR-8800电脑验光检屈光度,第二天改测,再用1%阿托品滴眼液滴眼每日3次,连用3 d后再用同一电脑验光仪检测... 【目的】探讨美多丽—P在近视儿童散瞳验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4例年龄5-12岁近视儿童患者,先用美多丽-P散瞳,然后用TOPCON MR-8800电脑验光检屈光度,第二天改测,再用1%阿托品滴眼液滴眼每日3次,连用3 d后再用同一电脑验光仪检测,对比分析屈光度变化。【结果】美多丽-P散瞳后球镜均值与阿托品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柱镜均值与轴向均值与阿托品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12岁以下儿童屈光不正检测散瞳中美多丽-P仍不能取代阿托品,但对儿童散光检测,弱视、眼底病检查及12岁以上儿童验光配镜提供了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视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灌流对尿毒症患者血清IL-1β、CRP和TNF-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平叶红 李莉 +1 位作者 王景 熊世红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2年第11期504-506,共3页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血清中IL-1β、CRP和TNF-α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收集93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和血液透析,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血清中IL-1β、CRP和TNF-α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收集93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和血液透析,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治疗,观察二组治疗前、治疗后血清中IL-1β、CRP和TNF-α的改变。结果尿毒症患者血清中IL-1β、CRP和TNF-α的表达增高,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中IL-1β、CRP和TNF-α的表达均下降,但是观察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尿毒症患者应用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进行治疗,能明显降低血清中IL-1β、CRP和TNF-α的表达,改善炎性微循环,临床中可以积极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IL-1β、CRP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平叶红 李莉 +1 位作者 王景 熊世红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1年第6期264-266,共3页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6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和血液透析,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6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和血液透析,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治疗。结果治疗组控制血压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内皮素和同型半胱氨酸的表达均下降,但是治疗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能较好的纠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难治性高血压,其治疗作用可能与血液灌流清除血浆中内皮素和同型半胱氨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流 肾透析 高血压 内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