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创超声心输出量监测仪联合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在儿童重症流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贾小慧 刘丽 +7 位作者 温晓滨 沈晓佳 刘艳 向丽佳 张海洋 周谦 简鼎 王林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4期99-103,共5页
目的:基于logistics回归,应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及无创超声心输出量监测仪血流动力学参数建立预测重症流感儿童发生危重症的诊断预测模型,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3月于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目的:基于logistics回归,应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及无创超声心输出量监测仪血流动力学参数建立预测重症流感儿童发生危重症的诊断预测模型,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3月于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成都市青白江医院确诊为重症和(或)危重症流感的284例29 d至4.9岁的患儿临床资料,按照《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9年版)》病情分度标准将其分为重症组和危重症组,完成受试者入院后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血气乳酸以及无创超声心输出量监测仪各模块参数值,行相关性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重症组、危重症组两组间PEWS、血气乳酸、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SVR)及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测量值有明显差异,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9.581、12.462、9.595、6.000、2.872、120.664、9.967,P<0.05);重症和危重症流感患儿PEWS评分与SVR值呈正相关,与SV、CO值呈负相关关系(r=0.330、-0.217、-0.192,P<0.05);重症和危重症流感患儿血气乳酸水平与SVR呈正相关,与无创心功能SV、CO值呈负相关(r=0.406、-0.318、-0.324,P<0.05);应用无创超声心输出量检测仪监测参数和血气乳酸建立的诊断模型诊断危重症流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4(95%CI:0.823~0.886),对此模型进行似然比检验赤池信息准则(AIC)为43.13,拟合效果较好、预测危重症流感肺炎效果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8,P<0.05)。结论:PEWS评分结合血气乳酸水平、无创超声心输出量监测技术,可有效评估重症和(或)危重症流感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指导临床制定和优化重症和(或)危重症流感肺炎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流感病毒 肺炎 儿童早期预警评分 无创超声心输出量监测 血气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段性肺炎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2
作者 温晓滨 刘丽 +1 位作者 陶蜀杭 向玲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胸片改变为节段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时的年龄、发热时间、外周血WBC、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G)滴度变化情况。方法:我院收治的219例MPP患儿根据胸片改变情况分为节段性肺炎组和...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胸片改变为节段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时的年龄、发热时间、外周血WBC、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G)滴度变化情况。方法:我院收治的219例MPP患儿根据胸片改变情况分为节段性肺炎组和支气管肺炎组,检测两组患儿外周血WBC、CRP及MP-IgG滴度指标。结果:219例MPP患儿中,节段性肺炎组65例(29.6%),平均年龄(93.98±14.57)月,支气管肺炎组154例(70.4%),平均年龄(54.73±16.43)月(P<0.05);入组时平均发热时间节段性肺炎组(3.52±1.48) d,支气管肺炎组(2.51±0.99) d(P<0.05);节段性肺炎组血清MP-IgG≥1∶640的例数多于支气管肺炎组(P<0.05);节段性肺炎组血清CRP高于支气管肺炎组(P<0.05)。结论:MP感染后肺部炎症表现为节段性肺炎的患儿年龄偏大、发热时间较长、血CRP水平和MP-IgG滴度更高,提示患儿全身炎症反应强烈,年长儿童MP感染后易发生严重肺部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抗体 节段性肺炎 C反应蛋白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支原体抗体IgG滴度、年龄、CRP、乳酸、ALT、CKMB、胸片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3
作者 温晓滨 李焰 向玲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9年第4期667-670,共4页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血清肺炎支原体IgG抗体滴度与患儿年龄、血清C反应蛋白、血乳酸、谷丙转氨酶、CKMB、胸片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MPP患儿219例根据血MP IgG抗体滴度分为高滴度组(MP IgG≥1:640)和低滴度组(MP IgG <16:40)...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血清肺炎支原体IgG抗体滴度与患儿年龄、血清C反应蛋白、血乳酸、谷丙转氨酶、CKMB、胸片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MPP患儿219例根据血MP IgG抗体滴度分为高滴度组(MP IgG≥1:640)和低滴度组(MP IgG <16:40),入院初检测CRP、血乳酸、ALT、CKMB、胸片等指标。结果 219例MPP中高滴度组有98例、低滴度组121例;高滴度组平均年龄(70.2±12.1月)较低滴度组(55.1±9.0月)大(P<0. 05);高滴度组血清CRP、血乳酸、ALT、CKMB值均较低滴度组高(P <0.05);高滴度组胸片改变为节段性肺炎的例数多于低滴度组(P <0. 05);高滴度组患儿WBC、PCT、ALT和血乳酸异常率显著高于低滴度组(P <0. 05);两组患儿CRP和CKMB异常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的升高,患儿的病情也逐渐加重,因此,检测MP抗体滴度、CRP、乳酸、ALT、CKMB、胸片改变并综合分析可以早期判断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调整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抗体 血乳酸 C反应蛋白 胸片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肌酸钠对小儿EB病毒感染后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温晓滨 袁程远 +2 位作者 何亚薇 李磊 冯斌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33-35,共3页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对小儿EB病毒感染后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EB病毒感染后心肌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T(c Tn T)异常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对小儿EB病毒感染后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EB病毒感染后心肌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T(c Tn T)异常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心肌CK-MB、c Tn T及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前治疗组CK-MB为(50.48±16.43)μg/L、c Tn T为(0.070±0.026)ng/m L,对照组CK-MB为(49.96±17.09)μg/L、c Tn T为(0.068±0.031)ng/m L,治疗后治疗组CK-MB为(20.79±7.14)μg/L、c Tn T为(0.008±0.001)ng/m L,对照组CK-MB为(38.48±11.61)μg/L、c Tn T为(0.012±0.002)ng/m L,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及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治疗组心电图异常21例,对照组心电图异常19例,治疗后治疗组心电图异常5例,对照组异常12例,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0.01)及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可使小儿EB病毒感染后血清CK-MB、c Tn T及心电图更好的得到恢复,使心肌细胞得到更好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肌酸钠 EB病毒 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 肌钙蛋白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6例哮喘患儿尿B_2-M、a_1-M、Alb及IgG的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温晓滨 姜恺 《海南医学》 CAS 2002年第3期12-13,共2页
目的 探讨哮喘发作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测量 76例哮喘患儿急性期及缓解期的尿B2 -M、a1 -M、ALB及Ig -G。结果 哮喘重型组急性期四项指标均明显高于轻型组急性期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而在缓解期三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 目的 探讨哮喘发作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测量 76例哮喘患儿急性期及缓解期的尿B2 -M、a1 -M、ALB及Ig -G。结果 哮喘重型组急性期四项指标均明显高于轻型组急性期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而在缓解期三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哮喘急性期患儿的肾功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 ,在治疗哮喘的同时应避免使用有肾毒性的药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尿蛋白 小儿 肾功能 B2-M ALB IG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按摩促进缺氧缺血性脑病康复临床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刘丽 傅师亭 +4 位作者 张宁芳 廖志 温晓滨 周谦 何亚薇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77-378,共2页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的主要疾病,也是日后脑瘫、精神发育迟滞、癫癎等后遗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为进一步改善HIE患儿的预后,本研究对80例HIE患儿进行医学按摩的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医学按摩 缺氧缺血性脑病 康复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早期干预治疗 被引量:9
7
作者 刘丽 傅师亭 +4 位作者 廖志 温晓滨 欧阳颖 周谦 何亚薇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4-115,共2页
目的 为了更有效治疗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HIBD) ,减少永久性伤残。方法 将 60例中重度HIBD的新生儿分成早期干预组和对照组 ,经新生儿期治疗后 ,对干预组治疗加用运动、认知、语言和社会交往能力的训练 ,时间为 2年。用发育商 (DQ)和... 目的 为了更有效治疗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HIBD) ,减少永久性伤残。方法 将 60例中重度HIBD的新生儿分成早期干预组和对照组 ,经新生儿期治疗后 ,对干预组治疗加用运动、认知、语言和社会交往能力的训练 ,时间为 2年。用发育商 (DQ)和临床资料对治疗效果作评估。结果 比较两组生后 3、6、12、18、2 4个月龄时的发育商 (DQ) ,干预组DQ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干预组总的预后不良率为 5 % ,预后不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婴儿期脑的代偿和可塑能力最强。早期干预可促进脑的迅速发育 ,使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通路广泛而完善 ,代偿已受损的神经细胞的功能。早期干预是治疗HIBD行之有效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早期 干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训导规范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患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周谦 刘丽 +4 位作者 何亚薇 傅师亭 欧阳颖 廖志 温晓滨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1655-1656,共2页
目的评价早期运用小儿康复训导规范干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40例HIBD患儿,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按自行设计的HIBD 0-2岁康复训导手册的训练方法,进行康复训练治疗2年。用生长发育指标、临床表现、CT形态学和发育... 目的评价早期运用小儿康复训导规范干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40例HIBD患儿,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按自行设计的HIBD 0-2岁康复训导手册的训练方法,进行康复训练治疗2年。用生长发育指标、临床表现、CT形态学和发育商(DQ)、智力指数(MI),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生后2年生长发育指标、临床表现、CT形态学、DQ、MI值,康复组生长指数、DQ、M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康复组94.3%患儿临床表现恢复正常,67.1%患儿CT表现恢复正常,康复组的预后不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康复能有效地防止和减轻HIBD患儿的后遗症和减少伤残,从而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 康复 规范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快速检测122例报告 被引量:3
9
作者 张静 张家伟 +2 位作者 孟帅 温晓滨 冯斌 《四川医学》 CAS 1998年第3期258-259,共2页
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快速检测122例报告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610017)张静张家伟孟帅温晓滨冯斌急性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儿童常见病,其中绝大部分为病毒感染。现已证实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有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 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快速检测122例报告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610017)张静张家伟孟帅温晓滨冯斌急性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儿童常见病,其中绝大部分为病毒感染。现已证实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有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1]。作者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病毒感染 儿童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小儿慢性腹痛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雷加萍 袁程远 +5 位作者 何亚薇 冯斌 温晓滨 李磊 孟帅 刘群 《四川医学》 CAS 2010年第12期1798-1799,共2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小儿慢性腹痛的相关性,旨在评价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在小儿慢性腹痛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确诊为慢性腹痛的患儿共162例,均采用指尖血快速尿素酶试验查找幽门螺旋杆菌尿素酶抗体,结果为阳性者提示有幽门螺旋杆菌感...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小儿慢性腹痛的相关性,旨在评价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在小儿慢性腹痛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确诊为慢性腹痛的患儿共162例,均采用指尖血快速尿素酶试验查找幽门螺旋杆菌尿素酶抗体,结果为阳性者提示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结果 162例慢性腹痛患儿中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共65例,阳性率40.12%,其中,3~6岁15例,阳性率29.41%;>6~12岁21例,阳性率40.38%;>12~18岁29例,阳性率49.15%。结论慢性腹痛患儿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较高,且各年龄段感染率呈增高趋势,提示幽门螺旋杆菌与小儿慢性腹痛密切相关,可能是小儿慢性腹痛的主要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HP) 小儿慢性腹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亚薇 冯斌 +1 位作者 吴玫 温晓滨 《中外医疗》 2014年第33期10-11,共2页
目的观察并对比两种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方案治疗川崎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该院2005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84例患小儿川崎病儿童。分成单剂给药组和连续给药组,单剂给药组直接静脉滴注蓉生静丙2 g/d,同时连续给药组静脉... 目的观察并对比两种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方案治疗川崎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该院2005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84例患小儿川崎病儿童。分成单剂给药组和连续给药组,单剂给药组直接静脉滴注蓉生静丙2 g/d,同时连续给药组静脉滴注蓉生静丙1 g,连续给药2 d,观察两组患儿急性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和各项实验室指标前后变化及冠状动脉内径恢复情况,对比二者疗效。结果单剂给药组患儿发热消退时间较短于连续给药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黏膜充血、手足肿胀和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相差不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剂给药组患儿治疗后冠状动脉扩张均有好转迹象,单剂给药组患儿恢复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21,P=0.0365)。两组患儿治疗前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儿之间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治疗川崎病单次给药剂量2 g/d的效果要好于1 g连续给药2 d的给药方式。单次给药2 g/d治疗川崎病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广泛使用于临床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剂量 丙种球蛋白 川崎病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营养不良的生化改变及免疫学研究
12
作者 朱世萍 周谦 +11 位作者 冯斌 何亚薇 孟帅 余华 田泽芳 温晓滨 张家伟 张静 刘丽 林洁 文天全 刘群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婴幼儿 营养不良 生理生化 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儿素佐治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
13
作者 刘群 林洁 +1 位作者 温晓滨 朱世萍 《四川医学》 CAS 2000年第3期265-265,共1页
关键词 轮状病毒肠炎 药物疗法 爱儿素 疗效 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苓止泻口服液治疗婴幼儿腹泻30例疗效观察
14
作者 何亚薇 周谦 +2 位作者 冯斌 付师亭 温晓滨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125-125,共1页
双苓止泻口服液治疗婴幼儿腹泻30例疗效观察何亚薇周谦冯斌付师亭温晓滨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610017)腹泻是婴幼儿的常见病、多发病。祖国医学称之为湿热泄泻。为探讨治疗本病有效的药物资源,总结前人经验,根据中医理论... 双苓止泻口服液治疗婴幼儿腹泻30例疗效观察何亚薇周谦冯斌付师亭温晓滨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610017)腹泻是婴幼儿的常见病、多发病。祖国医学称之为湿热泄泻。为探讨治疗本病有效的药物资源,总结前人经验,根据中医理论和实践,选用双苓止泻口服液(古方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苓止泻口服液 中医药疗法 婴幼儿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心肌炎血清酶学的变化与肌钙蛋白I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温晓滨 何亚薇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582-583,共2页
目的比较心肌肌钙蛋白 I(c Tn I)与常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VMC)诊断标致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 3例 VMC患儿和 2 0例正常体检儿的同一份血清样本 ,同时检测 c Tn I、CK、CK-MB、L DH、AST和α-羟丁酸脱氢酶 (α-HBDH)等 6项指标 ,然... 目的比较心肌肌钙蛋白 I(c Tn I)与常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VMC)诊断标致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 3例 VMC患儿和 2 0例正常体检儿的同一份血清样本 ,同时检测 c Tn I、CK、CK-MB、L DH、AST和α-羟丁酸脱氢酶 (α-HBDH)等 6项指标 ,然后进行比较。并分别对 VMC组和正常组各指标间的差异作对比分析。结果 c Tn I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特异性高于 CK、CK-MB、AST、LDH。α-HBDH(正常组阴性率分别为 10 0 %、86 .7%、86 .7%、73.3%、73.3%和 83.3% ) ,P<0 .0 1;c Tn I灵敏度与 CK、CK-MB、AST、α-HBDH相当 (阳性率分别为 88.4%、79.7%、79.17%、85 .6 %和 79.17% ) ,P>0 .0 5。结论 c Tn I对于 VMC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是一种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肌钙蛋白 心肌酶谱 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何亚薇 冯斌 +1 位作者 吴玫 温晓滨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5年第6期405-408,共4页
目的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式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 目的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式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总有效率69.7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CD3+水平、CD4+水平、CD4+/CD8+比值和INF水平都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CD8+水平和IgE水平都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喘憋缓解的时间(2.47±1.26)d、呼吸率和心率恢复正常的时间(2.43±1.17)d、哮鸣音消失的时间(3.64 ±0.83)d、肺部体征消失的时间(5.46±1.62)d、咳嗽消失的时间(5.56±1.41)d都短于对照组患者喘憋缓解的时间(3.67 ±1.31)d、呼吸率和心率恢复正常的时间(3.58±1.23)d、哮鸣音消失的时间(4.52 ±0.67)d、肺部体征消失的时间(8.54±2.27)d、咳嗽消失的时间(8.90±1.3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防止病毒感染扩散,促进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缩短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雾化吸入疗法
原文传递
2017-2022年成都市儿童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及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对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丽 贾小慧 +11 位作者 刘艳 沈晓佳 周谦 张海洋 向丽佳 温晓滨 周元琳 许婉婷 杨磊 李磊 王林 唐义蓉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23年第2期235-241,共7页
目的探讨2017一2022年,成都市儿童流行性感冒(简称为流感)流行特征及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对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2年9月,于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医院及成都市锦... 目的探讨2017一2022年,成都市儿童流行性感冒(简称为流感)流行特征及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对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2年9月,于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医院及成都市锦江区莲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家医疗机构确诊的6785例流感患儿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法,按照病情轻重将其分别纳人轻症组(n=6141,普通患儿),重症组(n=448,重症患儿)及危重症组(n=196,危重患儿)。采用χ^(2)检验,对甲型与乙型流感患儿的重症+危重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学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及Bonferroni法,对3组患儿PEWS进行总体及两两比较;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EWS预测患儿发生流感重症及危重症的最佳临界值。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经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202212)。所有患儿监护人知情同意。结果①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疫情的非药物干预(NPIs)措施实施前(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儿童冬、春季感染甲型流感病毒为主,多发生于婴儿期、幼儿期及学龄前期儿童,共计占比为75.7%(4280/5654),重症十危重症患儿占比为10.1%;NPIs实施后(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儿童以感染乙型流感病毒为主,甲型、乙型流感病毒交替感染小流行,以学龄期十青春期儿童感染为主,共计占比为66.1%(748/1131),重症十危重症患儿占比为6.3%。②本研究轻症组、重症组及危重症组患儿PEWS分别为(0.27±0.57)分、(2.44±0.64)分及(5.16±1.17)分,重症组及危重症组患儿PEWS分别高于轻症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6、35.92,P<0.001、0.001)。③甲型流感患儿的重症十危重症发生率为9.9%(472/4757),高于乙型流感患儿的8.5%(172/2028),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88,P<0.001)。重症十危重症患儿中,甲型流感患儿的PEWS高于乙型流感患儿[(4.33±0.55)分Us(3.58±0.25)分,t=4.74、P<0.001];④PEWS预测流感患儿发生重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16±0.041,最佳临界值为2.50分;PEWS预测流感重症患儿发生危重症的ROC-AUC为0.959±0.017,最佳临界值为5.21分。结论NPIs实施后,成都市儿童流感呈现低水平流行,甲、乙型流感病毒感染交替流行。PEWS可预测儿童流感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流感病毒A型 流感病毒B型 流行病学研究 传染病 早期预警评分 ROC曲线 儿童
原文传递
围生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患儿医学按摩的康复效果分析
18
作者 周谦 刘丽 +3 位作者 何亚薇 傅师亭 张宁芳 温晓滨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06年第4期195-197,共3页
目的探讨围生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braindamage,HIBD)患儿医学按摩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998年至2005年140例HIBD患儿,分成医学按摩组和对照组。待患儿病情稳定后,按摩组采用全身皮肤按摩和8个保健穴位按摩的方法治疗... 目的探讨围生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braindamage,HIBD)患儿医学按摩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998年至2005年140例HIBD患儿,分成医学按摩组和对照组。待患儿病情稳定后,按摩组采用全身皮肤按摩和8个保健穴位按摩的方法治疗1年。用生长发育指标和发育商(DQ)、智力指数(MI)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儿生后1年的生长发育指标、DQ值及MI值,按摩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按摩组的预后不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医学按摩能促进HIBD患儿康复,对改善预后具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康复 医学按摩
原文传递
Gianotti-Crosti样发疹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例
19
作者 陈浩 温晓滨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4-305,共2页
患儿女,3岁,鼻塞、流涕、咽痛3 d,发热1 d入院治疗。入院第2天出现面部、臀部丘疹,逐渐累及四肢。实验室检查EB病毒IgM阳性;腹部彩超:脾脏增大。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皮疹表现为Gianotti-Crosti样发疹。
关键词 儿童丘疹性肢端皮炎 Gianotti-Crosti综合征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B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