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及与多发性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沈岩松 高聪 +1 位作者 杨宁 陈盛强 《广州医药》 2005年第4期10-12,共3页
目的对广东地区汉族MS患者作肿瘤坏死因子基因(tumornecrosisfactor,TNFβ)分型,探讨TNFβ基因与广东人群中MS遗传易感性的可能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30名无亲缘关系的MS的病人和103名无血缘关系的广... 目的对广东地区汉族MS患者作肿瘤坏死因子基因(tumornecrosisfactor,TNFβ)分型,探讨TNFβ基因与广东人群中MS遗传易感性的可能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30名无亲缘关系的MS的病人和103名无血缘关系的广东籍健康汉族人作TNFβ分型。结果TNFβ各等位基因型频率在MS组和正常人组间无显著差异(P均>0.5)。结论从目前调查的例数,广东人群中MS与TNFβ基因不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性研究 多发性硬化 基因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肿瘤坏死因子基因 聚合酶链式反应 factor 广东人群 13基因 遗传易感性 健康汉族人 无血缘关系 基因型频率 广东地区 亲缘关系 TNF MS 广东籍 正常人 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喷煤新技术——两段式喷吹工艺 被引量:2
2
作者 沈岩松 朱蒙 沈峰满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24-127,共4页
通过二维冷态模型模拟了各种高炉操作条件对炉内积粉分布和料柱压差变化的影响 .为了有效降低料柱压差 ,提高喷煤量 ,提出两段式喷吹煤粉新工艺 ,针对该工艺从理论上加以论证 ,并且通过冷态模拟试验进行验证 .结果表明 ,两段式的喷吹方... 通过二维冷态模型模拟了各种高炉操作条件对炉内积粉分布和料柱压差变化的影响 .为了有效降低料柱压差 ,提高喷煤量 ,提出两段式喷吹煤粉新工艺 ,针对该工艺从理论上加以论证 ,并且通过冷态模拟试验进行验证 .结果表明 ,两段式的喷吹方法有利于煤粉均匀分布 ,减缓了由于喷煤造成的空隙度下降 ,减轻了局部过量积粉 ,降低了高炉全压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喷煤 两段式喷吹 炼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原处理相关蛋白基因多态性及与多发性硬化的相关性
3
作者 沈岩松 高聪 +1 位作者 杨宁 陈盛强 《解剖学研究》 CAS 2004年第4期274-276,共3页
目的对广东地区汉族MS患者作抗原处理相关蛋白基因(TAP)分型,探讨这些基因与广东人群中MS遗传易感性的可能关系。方法采用PCR扩增阻碍突变系统(PCR-ARMS)法对30名无亲缘关系的MS的病人和95名无血缘关系的广东籍健康汉族人作TAP分型。结... 目的对广东地区汉族MS患者作抗原处理相关蛋白基因(TAP)分型,探讨这些基因与广东人群中MS遗传易感性的可能关系。方法采用PCR扩增阻碍突变系统(PCR-ARMS)法对30名无亲缘关系的MS的病人和95名无血缘关系的广东籍健康汉族人作TAP分型。结果TAPl-333、637位等位基因基因型在广东汉族MS组及NC组中均以I和D为主,TAP2-379、565、665等位基因基因型分别为:V-A-T;TAP1和TAP2各等位基因基因型频率在MS组和正常人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从目前调查的例数,广东人群中MS与TAP基因不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 TAP1 相关蛋白 抗原 等位基因 多发性硬化 人群 广东人 PCR扩增 汉族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量多肽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硬化的相关性
4
作者 沈岩松 高聪 +1 位作者 杨宁 陈盛强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5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对广东地区汉族多发性硬化症(MS)患者作低分子量多肽(LMP)基因分型,探讨LMP基因与广东人群中MS遗传易感性的可能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30例无亲缘关系的MS患者和95例无血缘关系的广东籍健康... 目的对广东地区汉族多发性硬化症(MS)患者作低分子量多肽(LMP)基因分型,探讨LMP基因与广东人群中MS遗传易感性的可能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30例无亲缘关系的MS患者和95例无血缘关系的广东籍健康汉族人作LMP基因分型.结果LMP7和LMP2各等位基因基因型频率在MS组和正常人组间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从目前调查的例数,广东人群中MS与LMP基因不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症 低分子量多肽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酸钙的形态对烧结矿抗断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应自伟 许力贤 +1 位作者 姜茂发 沈岩松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5-58,共4页
采用维氏压痕试验法,研究了含有不同形态铁酸钙的烧结矿中裂纹的萌生与扩展,考察了铁酸钙的形态对烧结矿抗断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铁酸钙尺寸较大时,烧结矿的抗断裂性能由铁酸钙本体的断裂韧性决定,它的尺寸较小时由其形态决定;铁酸... 采用维氏压痕试验法,研究了含有不同形态铁酸钙的烧结矿中裂纹的萌生与扩展,考察了铁酸钙的形态对烧结矿抗断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铁酸钙尺寸较大时,烧结矿的抗断裂性能由铁酸钙本体的断裂韧性决定,它的尺寸较小时由其形态决定;铁酸钙的晶粒越细,致使裂纹萌生的临界载荷越大,烧结矿的抗断裂性能越好。烧结生产中生成细晶粒铁酸钙有利于提高烧结矿的抗断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酸钙 裂纹 断裂韧性 临界载荷 烧结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改变的初步讨探 被引量:16
6
作者 姚声涛 陈佳琳 +4 位作者 田斌 杨友 黄雨兰 沈岩松 杨宁 《贵州医药》 CAS 2003年第5期396-398,共3页
目的观察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改变 ,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的方法 ,将 85例急性脑梗塞患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 (降纤酶组 )和对照组 (安慰剂组 ... 目的观察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改变 ,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的方法 ,将 85例急性脑梗塞患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 (降纤酶组 )和对照组 (安慰剂组 ) ,于用药前后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并且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 ,凝血酶原时间 (PT) ,血小板计数 (PLT) ,出血时间 (BT) ,凝血时间 (CT)。结果研究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改善 ,治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 ) ;研究组血浆纤维蛋白原降低 ,在治疗后第 4、6、8、1 0天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 ,用药前后PT、PLT、BT、CT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 ,且有良好的安全性 ;控制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是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降纤酶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原时间 血小板计数 出血时间 凝血时间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桂枝汤挥发油对Fmr1基因敲除小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及一氧化氮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高飞 黄庆晖 +6 位作者 黄越玲 孙卫文 戴丽军 沈岩松 李敏雄 陈盛强 刘忠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0-323,共4页
目的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CO2)萃取法获取柴胡桂枝汤挥发油,并在Fmr1基因敲除小鼠(脆性基因敲除小鼠)模型上观察柴胡桂枝汤挥发油的抗癫痫作用,及其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的关系。方法将30只30日龄的Fmr1基... 目的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CO2)萃取法获取柴胡桂枝汤挥发油,并在Fmr1基因敲除小鼠(脆性基因敲除小鼠)模型上观察柴胡桂枝汤挥发油的抗癫痫作用,及其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的关系。方法将30只30日龄的Fmr1基因敲除小鼠(KO)和30只30日龄的野生型小鼠(WT)分别分成两组(KO空白组和KO用药组,WT空白组和WT用药组),按1.7ml/kg的剂量腹腔注射柴胡桂枝汤挥发油,观察柴胡桂枝汤挥发油对小鼠旷场行为的影响,并取不同部位的小鼠脑组织制成1∶10(重量体积比)的组织匀浆,测定SOD活性及MDA、NO的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用药组小鼠在旷场实验中运动的平均速度、总路程、穿过各区的次数减少;脑组织中SOD活性增高,而MDA、NO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桂枝汤挥发油对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探索性、兴奋性、运动性均有抑制作用;其抗癫痫作用与清除自由基、阻止过氧化物生成,减少NO的神经毒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桂枝汤挥发油 FMR1基因敲除小鼠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经食管实时三维和二维超声心动图评价二尖瓣反流功能解剖的准确性 被引量:5
8
作者 王瑶 高长青 +2 位作者 沈岩松 姜胜利 任崇雷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82-1884,共3页
目的比较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Live-3D-TEE)和经食管二维超声心动图(2D-TEE)评价二尖瓣(mitralvalve,MV)反流功能解剖的准确性。方法选取因重度MV反流拟行外科治疗的38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从以下3方面评价MV反流... 目的比较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Live-3D-TEE)和经食管二维超声心动图(2D-TEE)评价二尖瓣(mitralvalve,MV)反流功能解剖的准确性。方法选取因重度MV反流拟行外科治疗的38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从以下3方面评价MV反流功能解剖:(1)病因;(2)瓣叶病变;(3)病变部位。以外科医生术中所见作为"金标准",确定Live-3D-TEE和2D-TEE评价MV反流功能解剖的准确性。结果 (1)Live-3D-TEE和2D-TEE评价MV反流病因总的准确性分别为94.7%和89.5%,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9)。(2)Live-3D-TEE评价MV瓣叶病变总的准确性(93.2%)明显高于2D-TEE(88.6%),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3)Live-3D-TEE评价病变部位总的准确性(93.3%)明显高于2D-TEE(86.7%),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结论 Live-3D-TEE和2D-TEE均可准确评价MV反流病因;但在评价瓣叶病变及病变部位方面,Live-3D-TEE较2D-TEE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经食管二维超声心动图 二尖瓣反流 功能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Ⅱ型糖尿病患者中黑白头发mtDNA异质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谭凤明 程喜平 +3 位作者 陈盛强 陈智超 王延平 沈岩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5-88,共4页
研究T2DM患者头发中mtDNA异质性的规律。 方法 选择T2DM高突变位点的mtDNA编码区和控制区2片段进行PCR扩增,以 DHPLC技术分析黑、白头发mtDNA目标片段在T2DM组和对照组异质性差异。结果 在20~45岁对照组、20~ 45岁T2DM组、45~70岁对照... 研究T2DM患者头发中mtDNA异质性的规律。 方法 选择T2DM高突变位点的mtDNA编码区和控制区2片段进行PCR扩增,以 DHPLC技术分析黑、白头发mtDNA目标片段在T2DM组和对照组异质性差异。结果 在20~45岁对照组、20~ 45岁T2DM组、45~70岁对照组和45~70岁T2DM组4个研究对象群,黑头发的mtDNA异质性分别为:3%,10%,9%,17%,白头发的mtDNA异质性分别为:9%,20%,21%,40%。其中同年龄T2DM组和对照组比较:20~45岁、45~70岁2个年龄组T2DM患者黑头发mtDNA异质性均高于同年龄对照组,45~70岁T2DM组白头发mtDNA异质性也高于同年龄对照组患者;不同年龄的 T2DM组以及不同年龄对照组之间比较:45~70岁对照组白头发mtDNA异质性高于20~45岁对照组、45~70岁T2DM组黑头发 mtDNA 异质性明显高于 20~45 岁 T2DM 患者(P〈0.05) ;组内比较:白头发 mtDNA 异质性在 45~70 岁对照者和 2 个年龄组的 T2DM患者组内内明显高于黑头发(P〈0.05)。 结论 T2DM患者mtDNA异质性增高,年龄越大程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发 2型糖尿病 MTDNA 异质性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十日龄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水迷宫实验观察 被引量:14
10
作者 孙卫文 黄越玲 +5 位作者 张维雯 刘国彬 沈岩松 李敏雄 戴丽军 陈盛强 《解剖学研究》 CAS 2011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实验对30日龄的Fmr1基因敲除(KO)小鼠的经典Morris水迷宫实验进行观察。方法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1月龄KO小鼠与WT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水迷宫实验共训练4 d,记录每天的潜伏期与游泳轨迹,第5天去除平台,记录小鼠停留各象限的... 目的实验对30日龄的Fmr1基因敲除(KO)小鼠的经典Morris水迷宫实验进行观察。方法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1月龄KO小鼠与WT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水迷宫实验共训练4 d,记录每天的潜伏期与游泳轨迹,第5天去除平台,记录小鼠停留各象限的时间百分比。根据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处理。结果①空间航行实验第1天至第3天实验中KO鼠与WT鼠的潜伏期和穿越平台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4天实验中KO鼠的潜伏期和穿越平台次数比WT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空间搜索实验4周龄WT鼠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比其它象限停留时间长;4周龄KO鼠在第二象限停留时间长。结论 30日龄KO小鼠存在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X综合症 水迷宫实验 FMR1基因敲除 认知 行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K3抑制剂氯化锂对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自主活动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曹开谊 陈希 +5 位作者 杨泉 孙卫文 黄越玲 沈岩松 戴丽军 陈盛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19-1422,共4页
目的:探讨GSK3抑制剂氯化锂对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自主活动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对90只30日龄FMR1基因敲除小鼠连续腹腔注射不同剂量氯化锂5d,行自主活动行为学实验,观察能否改善KO鼠的过度活动的表型;同时利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KO... 目的:探讨GSK3抑制剂氯化锂对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自主活动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对90只30日龄FMR1基因敲除小鼠连续腹腔注射不同剂量氯化锂5d,行自主活动行为学实验,观察能否改善KO鼠的过度活动的表型;同时利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KO及WT鼠的海马和皮层的GSK3β和P-GSK3β的变化。结果:在自主活动行为学实验中,KO鼠的活动次数比WT鼠的活动次数增多而站立次数比WT鼠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氯化锂后,KO鼠的活动次数明显减少及站立次数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印迹实验结果:KO鼠P-GSK3β表达比WT鼠少,用氯化锂后,KO鼠P-GSK3β的表达增多。KO鼠和WT鼠使用氯化锂后,总的GSK3β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GSK3β的抑制剂氯化锂能改善KO鼠的活动过度的表型,可能与氯化锂导致的P-GSK3β的表达增加有关,对FMR1基因敲除小鼠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X综合征 自主活动 磷酸化GSK3β 氯化锂 FMR1基因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加音乐可编程电针仪治疗基底节性失语29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丘红燕 高聪 +2 位作者 刘月婵 方立新 沈岩松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48-49,共2页
目的:观察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应用针刺加音乐可编程电针仪治疗基底节性失语的疗效。方法:将54例基底节性失语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9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加音乐可编程电针仪治疗,对照组25例单纯西医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自发... 目的:观察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应用针刺加音乐可编程电针仪治疗基底节性失语的疗效。方法:将54例基底节性失语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9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加音乐可编程电针仪治疗,对照组25例单纯西医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自发谈话、言语理解、复述、命名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01);总体疗效治疗组愈显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5) 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针刺加音乐可编程电针仪治疗基底节性失语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语 脑血管基底神经节疾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 针灸疗法 音乐可编程电针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肌强直一家系CLCN1基因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孔令恩 吴倩仪 +2 位作者 沈岩松 何小诗 易咏红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07-409,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肌强直一家系CLCN1基因的突变方式。方法采用PCR方法对1个先天性肌强直家系中的先证者、其祖母、父母、弟弟以及100名无血缘关系健康对照者的CLCN1基因全部外显子进行DNA测序。结果先证者CLCN1基因第8及11号外显子各发现... 目的探讨先天性肌强直一家系CLCN1基因的突变方式。方法采用PCR方法对1个先天性肌强直家系中的先证者、其祖母、父母、弟弟以及100名无血缘关系健康对照者的CLCN1基因全部外显子进行DNA测序。结果先证者CLCN1基因第8及11号外显子各发现1个错义突变,分别是c.950G→A和c.1205C→T。其父亲有c.950G→A突变,其母亲有c.1205C→T突变。其弟及100名健康对照者未见上述突变。结论 CLCN1基因c.950G→A和c.1205C→T错义突变是该家系CLCN1基因的致病性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肌强直 CLCN1基因 错义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全机器人心房粘液瘤切除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瑶 高长青 +2 位作者 王刚 王加利 沈岩松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76-679,699,共5页
目的:探讨全机器人心房粘液瘤切除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在体外循环转机之前、手术中及术后即刻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因左房或右房粘液瘤行全机器人心房粘液瘤切除术患者的超声影像资料... 目的:探讨全机器人心房粘液瘤切除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在体外循环转机之前、手术中及术后即刻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因左房或右房粘液瘤行全机器人心房粘液瘤切除术患者的超声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术中TEE检查。在术中于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转机前,应用TEE明确心房粘液瘤位置及瘤蒂附着部位,评价有无伴随的其它心脏病变;外科医师根据TEE所见初步拟定手术方案。建立外周CPB时,应用TEE引导下、上腔静脉插管及升主动脉内心脏停搏液灌注针的置放。心脏复跳后,应用TEE即刻评价手术效果及有无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以外科所见为标准,TEE诊断心房粘液瘤位置及瘤蒂附着部位的准确性均为100%;所有患者下、上腔静脉插管及升主动脉内灌注针均放置于适当位置,TEE引导置管成功率为100%;TEE证实所有患者粘液瘤均完整切除,均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手术均获成功。结论:术中TEE在全机器人心房粘液瘤切除中是有价值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经食管 心脏肿瘤 外科学 黏液瘤 外科学 微创心脏外科 机器人 心房肿瘤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日龄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跳台实验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月玲 沈岩松 +4 位作者 张维雯 孙卫文 李敏雄 陈盛强 戴丽军 《实验动物科学》 2011年第5期3-6,共4页
目的对30日龄的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跳台实验进行观察。方法采用30日龄的KO鼠和WT鼠分别连续进行2 d的跳台实验,根据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处理。结果同周龄KO鼠的潜伏期比WT鼠明显少(P<0.05);而KO鼠的错误次数比WT鼠明显多(... 目的对30日龄的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跳台实验进行观察。方法采用30日龄的KO鼠和WT鼠分别连续进行2 d的跳台实验,根据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处理。结果同周龄KO鼠的潜伏期比WT鼠明显少(P<0.05);而KO鼠的错误次数比WT鼠明显多(P<0.05);不同周龄KO鼠或WT鼠的潜伏期、错误次数无差异(P>0.05);第1天KO鼠的潜伏期和错误次数与第2天相比无差异(P>0.05);第1天WT鼠的潜伏期和错误次数与第2天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30日龄Fmr1基因敲除小鼠存在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台实验 FMR1 基因敲除 小鼠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血管病变部位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12
16
作者 冯瑞儿 刘文卿 +3 位作者 杨延灵 汤金兰 陈佩贞 沈岩松 《新医学》 1994年第10期530-531,共2页
急性脑血管病变部位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电图室冯瑞儿,刘文卿,杨延灵,汤金兰,陈佩贞,沈岩松本文报道我院1986~1993年门诊和住院经颅脑CT扫描定性和定位,并作心电图(EcG)检查的600例急... 急性脑血管病变部位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电图室冯瑞儿,刘文卿,杨延灵,汤金兰,陈佩贞,沈岩松本文报道我院1986~1993年门诊和住院经颅脑CT扫描定性和定位,并作心电图(EcG)检查的600例急性脑血管病变患者的心电活动改变,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脑血管病变 心电图 脑纳素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两段式喷吹煤粉新工艺 被引量:3
17
作者 沈峰满 朱蒙 沈岩松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5-7,22,共4页
实验结果分析表明 :在散料体填充床中粉体均匀分布对气流阻力的影响要优于集中分布。据此提出了高炉炼铁两段式 (含多段式 )喷吹煤粉新工艺 :在高炉软熔带上部、炉腰或炉身下部的区间设置第二段煤粉喷枪孔 ,以惰性气体作载气 ,将煤粉喷... 实验结果分析表明 :在散料体填充床中粉体均匀分布对气流阻力的影响要优于集中分布。据此提出了高炉炼铁两段式 (含多段式 )喷吹煤粉新工艺 :在高炉软熔带上部、炉腰或炉身下部的区间设置第二段煤粉喷枪孔 ,以惰性气体作载气 ,将煤粉喷入高炉。该工艺可实现 :大喷吹条件下高炉稳定顺行 ,可增加喷煤量约5 0 kg/ t;保护炉内焦炭强度 ,缓解增加喷煤量后对焦炭质量提出的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炼铁 喷煤 两段式喷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全机器人二尖瓣置换术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瑶 高长青 +4 位作者 肖苍 杨明 王刚 王加利 沈岩松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46-1249,共4页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全机器人二尖瓣(MV)置换术中的作用。方法:对21例因风湿性心脏病重度MV狭窄行全机器人MV置换患者的超声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体外循环(CPB)转机前,应用TEE明确MV狭窄发生机制(瓣叶增厚及钙化、...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全机器人二尖瓣(MV)置换术中的作用。方法:对21例因风湿性心脏病重度MV狭窄行全机器人MV置换患者的超声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体外循环(CPB)转机前,应用TEE明确MV狭窄发生机制(瓣叶增厚及钙化、交界融合或腱索融合等),评价有无其他心脏病变。根据TEE所见初步拟定手术方案(MV置换或交界分离术)。建立外周CPB时,应用TEE引导放置下、上腔静脉插管及升主动脉内心脏停搏液灌注针。心脏复跳后,应用TEE即刻评价人工瓣功能及有无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以外科所见为标准,TEE诊断MV狭窄发生机制的准确性为100%;所有患者MV手术均按照初步拟定方案进行。所有患者下、上腔静脉插管及升主动脉内灌注针均放置于适当位置,TEE引导置管成功率为100%。TEE证实所有患者(100%)人工瓣功能正常,无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术中TEE在全机器人MV置换术中是有价值的诊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食管超声心动描记术 微创心脏外科 二尖瓣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K3抑制剂氯化锂对脆性X综合征模型小鼠避暗行为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盛强 罗学港 +9 位作者 杨泉 曹开谊 孙卫文 陈希 张维雯 黄越玲 刘国彬 沈岩松 戴丽军 易咏红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86-489,共4页
目的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GSK3)抑制剂氯化锂对脆性X综合症小鼠模型的避暗行为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对30日龄脆性X综合症小鼠连续腹腔注射不同剂量氯化锂5 d,用药第4天和第5天进行避暗实验;同时用免疫... 目的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GSK3)抑制剂氯化锂对脆性X综合症小鼠模型的避暗行为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对30日龄脆性X综合症小鼠连续腹腔注射不同剂量氯化锂5 d,用药第4天和第5天进行避暗实验;同时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Fmr1 knockout(KO)及wild type(WT)小鼠的海马和皮层总GSK 3β和磷酸化GSK 3β(P-GSK3β)的变化。结果在避暗实验中,KO鼠与WT鼠,两者潜伏期及错误次数分别为(56±32)s,(83±24)s;(7±3)次,(3±2)次;免疫印迹实验结果:KO鼠皮层及海马P-GSK3β表达平均灰度值分别为69,63;WT鼠皮层和海马均为100。注射氯化锂后,KO鼠和WT鼠总GSK3β无明显改变,而KO鼠60 mg/kg,120 mg/kg,200 mg/kg组皮层P-GSK3β表达平均灰度值分别为:147,151,234;海马P-GSK3β分别为108,111,146,较空白组增多;P<0.05。WT鼠用氯化锂后,潜伏期和错误次数以及P-GSK3β表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氯化锂能改善KO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氯化锂导致的P-GSK3β的表达增加有关,对脆性X综合征基因敲除小鼠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X综合症FMR1基因敲除 避暗实验GSK3β 磷酸化GSK3β 氯化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锂对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高架十字迷宫行为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盛强 罗学港 +5 位作者 杨泉 曹开谊 孙卫文 黄越玲 沈岩松 戴丽军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8-334,共7页
目的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抑制剂氯化锂对FMR1基因敲除(KO)小鼠的高架十字迷宫行为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给90只30日龄FMR1基因敲除小鼠连续5d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氯化锂,用药第6天进行高架十字迷宫行为学实验,通过录像机录像,然后... 目的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抑制剂氯化锂对FMR1基因敲除(KO)小鼠的高架十字迷宫行为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给90只30日龄FMR1基因敲除小鼠连续5d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氯化锂,用药第6天进行高架十字迷宫行为学实验,通过录像机录像,然后用Smart软件分析录像,观察能否改善KO鼠的高架十字迷宫的表型;同时通过免疫印迹技术检测KO及野生型(WT)鼠的海马和皮层中GSK3β和磷酸化GSK3β(p-GSK3β)的变化。结果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与WT组小鼠比较,KO组小鼠的运动性、兴奋性、探索性明显增强,且KO组小鼠在开放区域的活动时间、次数以及路程均明显高于WT组。KO鼠用氯化锂后,在开放区域的活动时间、次数以及路程均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印迹实验结果显示,KO鼠p-GSK3β表达比WT鼠少;用氯化锂后,KO鼠p-GSK3β表达增加。WT鼠用氯化锂后,开放区域活动时间、次数以及路程有较少改善,p-GSK3β表达也有增加。未使用氯化锂的KO鼠与WT鼠相比,总GSK3β表达无明显差异,KO鼠和WT鼠使用氯化锂后,总GSK3β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GSK3β的抑制剂氯化锂能改善KO鼠的高架十字迷宫表型,对KO鼠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氯化锂导致的p-GSK3β表达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X综合征 糖原合成酶激酶3 氯化锂 高架十字迷宫 免疫印迹法 FMR1基因敲除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