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2004年肺结核流行特征及空间聚集性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沈卓之 冯子建 +3 位作者 马家奇 叶敏 李晓松 朱彩蓉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12-1413,共2页
[目的]描述和分析2004年四川省肺结核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索肺结核发病的空间聚集性。[方法]分析对象来源于"全国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系统"中的2004年四川省肺结核报告病例,通过比较发病率或构成比描述2004年四川省肺结... [目的]描述和分析2004年四川省肺结核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索肺结核发病的空间聚集性。[方法]分析对象来源于"全国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系统"中的2004年四川省肺结核报告病例,通过比较发病率或构成比描述2004年四川省肺结核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通过诊断时间、报告时间、审核时间之间的间隔评价疫情报告系统的及时性,通过聚类分析探索发病的空间聚集性。[结果]2004年四川省肺结核发病率为102.22/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在70岁以前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率在春夏季趋于平缓,秋季开始下降。2004年四川省肺结核发病率最高为广元市(174.31/10万),其次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139.86/10万)。用系统聚类分析,针对影响肺结核发病的社会经济因素对四川省进行聚类,结果共分为6类,与发病率空间分布尚存在不一致。[结论]四川省肺结核疫情十分严峻,肺结核发病的空间聚集性的研究亟待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流行特征 系统聚类 网络直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等效性研究中的统计学问题 被引量:7
2
作者 沈卓之 杨珉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16-720,共5页
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BE)评价是药代动力学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近年来统计学应用的热点领域[1-5]。尽管一般药物BE评价的统计方法已基本趋于成熟,但现有的统计方法尚有值得商榷之处,且仍有文献报道中存在试验设计和统计处理的... 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BE)评价是药代动力学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近年来统计学应用的热点领域[1-5]。尽管一般药物BE评价的统计方法已基本趋于成熟,但现有的统计方法尚有值得商榷之处,且仍有文献报道中存在试验设计和统计处理的缺陷。本文拟对生物等效性研究中存在的几个统计学问题进行文献复习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学问题 生物等效性 统计方法 文献复习 药代动力学 一般药物 统计处理 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重庆市常住居民全人群死亡原因及期望寿命分析 被引量:29
3
作者 毛德强 丁贤彬 +3 位作者 焦艳 沈卓之 张春华 漆莉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2949-2952,共4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常住居民死亡水平、期望寿命和死亡原因(以下简称死因)结构特点,为制订疾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提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数据,分析计算死亡率、期望寿命、死因构成比、死因顺位等指标。... 目的了解重庆市常住居民死亡水平、期望寿命和死亡原因(以下简称死因)结构特点,为制订疾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提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数据,分析计算死亡率、期望寿命、死因构成比、死因顺位等指标。结果重庆市常住居民老龄系数达11.78%,人群死亡率671.08/10万,居民人均期望寿命77.61岁;居民死因顺位前5位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和消化系统疾病;居民前10位具体死因均为脑血管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和肺癌等10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结论人口老龄化是重庆市常住居民死亡率、期望寿命高的主要原因,也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近年来迅速成为威胁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率 死亡原因 期望寿命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自我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1
4
作者 刘亚兰 丁贤彬 +7 位作者 蒋祎 张春华 毛德强 沈卓之 漆莉 吕晓燕 卢俊伽 王婷婷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86-890,共5页
目的:评价健康自我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效果。方法:对符合条件、自愿参与健康自我管理的18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连续6周的知识和技能指导。干预前后用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量表(diabetes self-efficacy scale,DSES)进行问卷调查,... 目的:评价健康自我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效果。方法:对符合条件、自愿参与健康自我管理的18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连续6周的知识和技能指导。干预前后用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量表(diabetes self-efficacy scale,DSES)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两配对样本Mc Nemar检验比较患者在干预前后自我效能的改变。结果:干预后,患者总饮食控制、药物治疗、血糖监测、足部护理和并发症应对效能得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健康自我管理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改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自我管理 自我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部分农村居民高血压与糖尿病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丁贤彬 冯连贵 +3 位作者 王豫林 沈卓之 漆莉 毛德强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6期5112-5115,共4页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等主要慢性病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农村地区慢性病防控工作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8岁以上的农村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与身体测量,采集血样检测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采用χ^...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等主要慢性病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农村地区慢性病防控工作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8岁以上的农村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与身体测量,采集血样检测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采用χ^2检验判别高血压与糖尿病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鉴别高血压与糖尿病患病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计调查农村居民2 406名,自我报告平均每天每人盐与油摄入量为6.7g与44.4g,21.0%的农村居民有吸烟史,22.4%的农村居民过去12个月有饮酒史,32.6%的农村居民平时进行锻炼,超重与肥胖的比例分别为25.4%与6.2%,高血压患病率22.0%,糖尿病患病率9.4%。年龄(OR=1.83,95%CI:1.68-1.98)、文化程度(OR=0.67,95%CI:0.55-0.82)、体质量(OR=1.68,95%CI:1.44-1.96)、血糖(OR=0.60,95%CI:0.51-0.70)是高血压患病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OR=1.33,95%CI:1.20-1.48)、性别(OR=1.48,95%CI:1.11-1.98)、文化程度(OR=0.77,95%CI:0.60-0.98)、体质量(OR=1.40,95%CI:1.16-1.70)、血压(OR=0.77,95%CI:0.64-0.93)是糖尿病患病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农村居民高血压与糖尿病患病率高,并呈上升的趋势,膳食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吸烟、有害饮酒、超重与肥胖等影响因素普遍存在,农村地区慢性病防控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糖尿病 患病率 影响因素 农村居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自我管理对糖尿病患者知识、行为与自我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28
6
作者 丁贤彬 张春华 +5 位作者 毛德强 沈卓之 漆莉 吕晓燕 汤成 李兰馨 《中国健康教育》 2014年第10期884-888,共5页
目的评估健康自我管理对糖尿病患者知识、行为与自我效能的影响,为在社区推广应用健康自我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招募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在参加健康自我管理活动前后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干预前后知识与行为的改变采用χ2检验,比较干预前后自... 目的评估健康自我管理对糖尿病患者知识、行为与自我效能的影响,为在社区推广应用健康自我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招募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在参加健康自我管理活动前后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干预前后知识与行为的改变采用χ2检验,比较干预前后自我效能的变化采用两配对样本Mc Nemar检验。结果 214名患者参加了自我管理,干预后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并发症(42.5%vs 76.7%)、防治措施(72.1%vs 95.7%)、合理膳食(3.2%vs 32.7%)、推荐运动量(7.2%vs 39.3%)、推荐每人每日盐(48.0%vs 83.6%)与食用油摄入量(22.2%vs 70.1%)的知晓率均较干预前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糖尿病患者与医生沟通交流的比例(52.9%vs 81.8%)、血糖监测(31.7%vs 47.2%)、自我足部检查(14.9%vs 56.1%)、达到推荐运动量的比例(38.9%vs 47.2%)均较干预前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自我效能较干预前明显上升(89.6±19.7 vs 102.9±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自我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认知水平、自我管理的能力与自我效能,该干预措施是有效的、可推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自我管理 糖尿病 自我效能 知识与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心衰患者中医证型与中心静脉压和血浆N末端原脑利钠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杜磊 徐健众 +2 位作者 邓扬嘉 沈卓之 李蔚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85-788,共4页
目的:研究入住重症监护室(ICU)心衰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与中心静脉压(CVP)和血浆N末端原脑利钠肽(NTpro BNP)的关系,探讨CVP监测对ICU心衰患者中医证型和病情的提示价值。方法:将ICU心衰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测量并记录其CVP和血浆NT-pr... 目的:研究入住重症监护室(ICU)心衰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与中心静脉压(CVP)和血浆N末端原脑利钠肽(NTpro BNP)的关系,探讨CVP监测对ICU心衰患者中医证型和病情的提示价值。方法:将ICU心衰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测量并记录其CVP和血浆NT-pro BNP,同一患者可进行多次测量和辨证,对主要证型组的检测指标进行分析。结果:ICU心衰患者以心肺气虚、痰饮阻肺、阴竭阳脱3种证型为主,各证型的CVP值和NT-pro BNP总体有显著性差异,心衰证型与CVP和NT-pro BNP呈正相关,CVP值随心肺气虚、痰饮阻肺、阴竭阳脱的顺序依次升高。结论:在心肺气虚、痰饮阻肺和阴竭阳脱3种证型的ICU心衰患者中,CVP对3种证型有提示作用,结合NT-pro BNP分析CVP对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亦有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中心静脉压 辨证分型 利钠肽 重症监护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地区开展健康指导员干预对居民健康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丁贤彬 张春华 +1 位作者 沈卓之 焦艳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38-643,共6页
目的评估农村地区开展健康指导员干预对居民健康行为的影响,为推广健康指导员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招募培训健康指导员,由健康指导员对所在辖区的居民进行干预,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干预效果,数据经双录入后采用SPSS 19.0软... 目的评估农村地区开展健康指导员干预对居民健康行为的影响,为推广健康指导员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招募培训健康指导员,由健康指导员对所在辖区的居民进行干预,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干预效果,数据经双录入后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干预前后干预对象寻求健康服务、吸烟、饮酒、身体活动、膳食等健康行为的变化采用χ2检验。结果干预前后分别调查了900名接受过干预服务的居民,平均年龄分别是(59.03±14.08)岁与(58.85±14.12)岁,干预前至少患一种慢性病(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的比例(49.44%)低于干预后(5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P<0.05)。居民主动咨询医务人员慢性病防控知识干预后比干预前提高了2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82,P<0.05)。曾经检查过血压、血糖、6个月内检查过血压、血糖的比例均是干预后(74.75%、55.95%、84.08%、86.08%)高于干预前(62.89%、44.33%、67.67%、6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1.15、74.67、46.12、58.13,P均<0.05)。干预前后现在吸烟率、每天吸烟率、被动吸烟率、打算戒烟的比例、每天饮酒率、平均每周体育锻炼达标率、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超过6 g的比例、每人每天食用油摄入量超过25 g的比例干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的居民干预后盐摄入超过6 g的比例由干预前的56.18%下降至4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5,P<0.05)。结论在农村地区开展健康指导员干预可以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但对居民健康行为的影响有限,健康指导员干预是有效、可推广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地区 健康指导员 干预 健康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企业的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战略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楠楠 朱昌蕙 +1 位作者 沈卓之 许奕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期129-131,共3页
目前,我国将自主创新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揭示我国中药企业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实施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战略的必要性,通过分析药企业在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中药企业应及时采取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战略,以达... 目前,我国将自主创新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揭示我国中药企业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实施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战略的必要性,通过分析药企业在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中药企业应及时采取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战略,以达到发挥我国中药资源优势、提升中药企业国际竞争力、保持中药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企业 自主创新战略 知识产权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18~59岁居民糖尿病患病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丁贤彬 毛德强 +1 位作者 沈卓之 吕晓燕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31-1134,1167,共5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18~59岁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开展糖尿病的早期干预提供建议。方法采取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原则在9个区县抽样调查18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采取问卷调查、身体测量、采集血样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脂。... 目的了解重庆市18~59岁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开展糖尿病的早期干预提供建议。方法采取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原则在9个区县抽样调查18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采取问卷调查、身体测量、采集血样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脂。数据统一录入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经统一清洗后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糖尿病影响因素采用χ2检验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鉴别。结果共调查18~59岁2768人,平均年龄(47.58±8.97)岁,吸烟率为24.93%,有害饮酒率为24.04%,红肉摄入超标的比例为36.91%,新鲜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的比例为52.86%,盐与食用油摄入超标的比例分别为87.57%与84.97%,有休闲性身体活动的比例为16.76%。肥胖率为13.65%,血脂异常率为19.31%,高血压粗患病率为29.8%。糖尿病粗患病率为11.78%,标化患病率为8.83%,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现在吸烟(OR=2.09,95%CI:1.36~3.22)、血脂异常(OR=2.08,95%CI:1.31~3.28)、肥胖(OR=3.73,95%CI:2.10~6.62)、高血压(OR=2.53,95%CI:1.39~4.62)是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重庆市18~59岁居民糖尿病患病率高,应早期针对危险因素开展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患病率 危险因素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重庆儿童夭折的死因构成及潜在减寿情况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焦艳 陈立书 +6 位作者 丁贤斌 毛德强 张春华 漆莉 吕晓燕 李洪 沈卓之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184-2186,共3页
目的探讨造成重庆市儿童夭折的主要死因及其对寿命的损失。方法利用重庆市2012年儿童死亡调查资料,分析不同死因的死亡率和潜在寿命损失。结果 2012年重庆市儿童死亡率为61.77/10万,主要死因排名前三的依次是伤害(39.48%)、起源于围生... 目的探讨造成重庆市儿童夭折的主要死因及其对寿命的损失。方法利用重庆市2012年儿童死亡调查资料,分析不同死因的死亡率和潜在寿命损失。结果 2012年重庆市儿童死亡率为61.77/10万,主要死因排名前三的依次是伤害(39.48%)、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15.85%)和先天性畸形及染色体异常(13.11%);重庆市儿童的潜在减寿率为106.93‰,该指标由高到低依次是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先天性畸形和染色体异常、呼吸系统疾病。结论重庆市儿童夭折的主要死因是伤害,其中以意外溺水为主;男童的死亡率高于女童;而造成儿童寿命损失的最主要死因则是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死因构成 潜在减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管理对重庆市老年人生活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乐琴 丁贤彬 +3 位作者 沈卓之 周玲玉 毛德强 练雪梅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4期22-26,共5页
目的评估健康管理对老年人吸烟、饮酒、体育锻炼等慢性病相关生活方式的影响,为完善老年人健康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重庆市24个区县抽取13 801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健康档案和体检表,数据经EpiData 3.1双录... 目的评估健康管理对老年人吸烟、饮酒、体育锻炼等慢性病相关生活方式的影响,为完善老年人健康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重庆市24个区县抽取13 801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健康档案和体检表,数据经EpiData 3.1双录入后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实施健康管理后老年人的吸烟、饮酒及体育锻炼达标情况。结果 2011-2013年,饮食荤素均衡的老年人比例逐年上升,分别为89.2%,90.4%,9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1,P<0.01);饮食以荤食为主的老年人比例逐年下降,分别为4.9%,4.3%,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26,P<0.01);饮食以素食为主的老年人比例逐年下降,分别为5.9%,5.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88,P<0.01);嗜盐老年人比例逐年下降,分别为8.0%,6.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7,P<0.01);嗜油老年人比例逐年下降,分别为4.5%,3.6%,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85,P<0.01)。2011-2013年,老年人的体育锻炼达标率也逐年上升,分别为15.6%,18.5%,1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50,P<0.01);2011-2013年,老年人的现在吸烟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分别为20.1%,18.3%,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26,P<0.01);男性老年人3年的现在吸烟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 604.35,2 526.42,2 507.03,P<0.01)。2011-2013年,老年人的饮酒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分别为20.1%,18.1%,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1,P<0.01);男性老年人3年的饮酒率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 096.82,1 969.58,1 714.52,P<0.01);不同年龄段老年人3年的饮酒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35,28.58,33.70,P<0.01)。结论健康管理对老年人慢性病相关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善效果明显,但需要持续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健康管理 生活方式 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永川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谷伟 袁跃龙 +4 位作者 丁贤彬 沈卓之 张春华 陈克江 张红军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72-375,共4页
目的:了解永川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开展糖尿病综合防治工作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个镇与1个街道的18岁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与抽血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采用SPSS17.0统... 目的:了解永川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开展糖尿病综合防治工作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个镇与1个街道的18岁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与抽血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糖尿病患病率,χ2检验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影响因素。结果共计调查1202人,调查发现居民对糖尿病防治知识认知水平低于30%,21.46%的居民每天吸烟,31.78%的居民平时进行体育锻炼,超重的比例为24.63%,肥胖率为6.07%,糖尿病患病率10.4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41,95%CI1.24~1.6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盐摄入量知晓率(OR=2.12,95%CI=1.13~3.96)、吸烟(OR=1.44,95%CI=1.10~1.89)、体质量(OR=1.06,95%CI=1.00~1.12)、血压(OR=0.76,95%CI=0.59~0.98)是糖尿病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永川区糖尿病患病率高,居民糖尿病防治知识匮乏,膳食不合理、吸烟、身体活动不足等危险因素普遍存在,糖尿病综合防控工作应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患病率 影响因素 知识与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永川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谷伟 袁跃龙 +4 位作者 丁贤彬 沈卓之 张春华 陈克江 张红军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090-2092,2095,共4页
目的了解永川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开展高血压防治工作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个镇与1个街道的18岁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与抽血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高... 目的了解永川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开展高血压防治工作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个镇与1个街道的18岁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与抽血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高血压患病率,采用卡方检验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计调查1202人,调查发现居民对高血压防治知识认知水平低于30.00%,21.46%的居民每天吸烟,31.78%的居民平时进行体育锻炼,超质量与肥胖的比例分别为24.63%与6.07%,高血压患病率为23.8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OR=1.95,95%CI:1.74-2.17)、高血压危险因素认知水平(OR=2.11,95%CI:1.18-3.79)、平均每天每人油摄入量(OR=0.80,95%CI:0.64-0.99)、体质量(OR=1.97,95%CI:1.58-2.46)与血糖(OR=0.63,95%CI:0.50-0.78)是高血压患病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永川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居民高血压防治知识匮乏,吸烟、饮酒、膳食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等高危因素普遍存在,应切实加强高血压的综合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患病率 危险因素 永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地区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干预效果评估 被引量:7
15
作者 郭田 丁贤彬 +1 位作者 张春华 沈卓之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5-378,共4页
目的评估健康指导员在农村地区实施干预后的效果,为推广健康指导员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招募培训健康指导员,由健康指导员对所在辖区的居民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干预对象知识知晓率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后900名居民接受了问卷调... 目的评估健康指导员在农村地区实施干预后的效果,为推广健康指导员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招募培训健康指导员,由健康指导员对所在辖区的居民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干预对象知识知晓率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后900名居民接受了问卷调查,男女分别是412人与488人,平均年龄(58.9±14.1)岁,文化程度以小学及以下为主。干预后居民对高血压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影响因素、高危人群、预防措施、并发症的知晓率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居民对的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 g的知晓率比干预前提高了5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80.04,P<0.05);对每人每天食用油摄入量为25~30 g的知晓率,干预后比干预前提高了4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61.04,P<0.05)。干预后居民高血压病(73.0%)、糖尿病知晓率(65.2%)以及体重(91.9%)、腰围(87.7%)、血压(73.0%)、血糖(66.5%)的知晓率均较干预前(58.7%、30.3%、62.9%、54.8%、65.8%、59.9%)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22、35.25、216.28、237.49、7.89、36.00,P<0.05)。结论健康指导员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居民慢性病防治知识认知水平,健康指导员干预模式是有效的与可推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指导员 农村 干预 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干预对重庆市武隆县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生活方式的改善效果评价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章璐 沈卓之 +1 位作者 易静 丁贤彬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2期39-43,共5页
目的评估心血管疾病分级干预对农村地区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为推广心血管疾病分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重庆市武隆县农村地区2个镇,将筛查出的该地区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基线调查,开... 目的评估心血管疾病分级干预对农村地区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为推广心血管疾病分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重庆市武隆县农村地区2个镇,将筛查出的该地区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基线调查,开展为期6个月的心血管疾病分级干预。采用配对资料的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干预前后研究对象的生活方式改善情况从而评价分级干预的效果。结果分级干预前后,研究对象是否采取减盐措施、是否每天吸烟、每次运动量是否达6 000步、每天运动时间、运动频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研究对象中采取减盐措施的人数有所增加,每天吸烟及每次运动量达6 000步的人数有所减少,运动频率为"每周5次以上"及每天运动时间>40min的人数有所增加。饮食习惯上,分级干预前后研究对象平均每日植物油、盐、红肉及新鲜水果摄入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干预后研究对象每日新鲜水果、红肉的摄入量增多,盐摄入量减少。结论心血管疾病分级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重庆市武隆县农村地区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高危人群 分级干预 行为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2014年成年人吸烟、戒烟行为及认知现状调查 被引量:51
17
作者 沈卓之 丁贤彬 +4 位作者 毛德强 张春华 吕晓燕 焦艳 漆莉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36-1243,共8页
目的 了解2014年重庆市成年人吸烟、戒烟状况的流行水平及对烟草知识的认知水平,为制定有效的控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2014)调查数据,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重庆市9个监测点5 400名≥18岁... 目的 了解2014年重庆市成年人吸烟、戒烟状况的流行水平及对烟草知识的认知水平,为制定有效的控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2014)调查数据,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重庆市9个监测点5 400名≥18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现在吸烟率、被动吸烟率、戒烟率、成功戒烟率等指标,根据2010年第六次普查人口进行加权,使用复杂抽样设计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重庆市≥18岁居民的现在吸烟率为27.4%,其中男性为53.5%,女性为11%,40 ~ 50岁组男性最高(58.4%);农村高于城市,渝东南翼高于其他地区;现在每日吸烟率分别为27.5%,被动吸烟率为52.4%.现在吸烟者的人均每日吸烟量为17.5支,男女性分别为17.6和13.5支.男性以40~50岁组和初中文化组每日吸烟量最多,分别为20.1、18.9支.现在吸烟者人均每日吸烟量≥20支(重度吸烟)的比例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男性重度吸烟比例为59.3%,其中以40 ~50岁组和初中文化组的男性最高,分别为66.8%和65.2%.每日吸烟者中,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为(20.8&#177;7.2)岁,女性晚于男性,农村晚于城市.开始吸烟的年龄<25岁的占80.2%,15 ~ 25岁占70.3%.吸烟者的戒烟率为20.1%,成功戒烟率为13.7%,打算戒烟率为25.1%.戒烟率和成功戒烟率均呈随吸烟者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男性18 ~ 40岁组的成功戒烟率最低(4.8%).人群对吸烟、被动吸烟引起其他疾病的认知普遍偏低,对主动吸烟引起3种疾病的知晓率为19.6%,对被动吸烟引起3种疾病的知晓率为21.9%.结论 重庆市≥18岁居民吸烟和被动吸烟状态仍处于高水平,吸烟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对烟草知识的认知不足,烟草控制面临巨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被动吸烟 烟草控制 戒烟
原文传递
重庆市2015年常住人口心肌梗死发病与死亡情况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沈卓之 丁贤彬 +2 位作者 毛德强 唐文革 杜磊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6年第9期1331-1336,共6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2015年居民心肌梗死发病及死亡情况,为重庆市心肌梗死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5年重庆市心脑血管事件登记报告系统的数据,按2010年全国第六次普查标准人口构成,采用报告发病/死亡率、标化发病/死亡率等指... 目的了解重庆市2015年居民心肌梗死发病及死亡情况,为重庆市心肌梗死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5年重庆市心脑血管事件登记报告系统的数据,按2010年全国第六次普查标准人口构成,采用报告发病/死亡率、标化发病/死亡率等指标,采用Poisson回归模型检验不同人群间率的差异以及随年龄的变化趋势对心肌梗死的发生和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年重庆市常住人口心肌梗死报告发病率为44.07/10万,其中男49.15/10万,女38.86/10万;标化发病率为34.04/10万,其中男36.69/10万,女31.05/10万。报告死亡率为28.02/10万,其中男29.32/10万,女26.69/10万;标化死亡率为21.84/10万,其中男21.85/10万,女21.76/10万。男性发病率、死亡率均高于女性,但病死率女性高于男性。发病率、死亡率在55岁前较低,55岁后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各型心肌梗死以前壁急性透壁心肌梗死最多,占总发病例数的50.09%,发病率、病死率亦为最高。结论应加强心脑血管疾病的监测和管理,重点做好老年人(>60岁),尤其是男性老年人的心肌梗死预防控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发病率 死亡率
原文传递
2015年重庆市常住人口脑卒中发病与死亡情况 被引量:29
19
作者 沈卓之 丁贤彬 +1 位作者 毛德强 唐文革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6年第5期48-51,共4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2015年居民脑卒中发病及死亡情况,为重庆市脑卒中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5年重庆市心脑血管事件登记报告系统的数据,按2010年全国第六次普查标准人口构成,采用报告发病/死亡率、标化发病/死亡率等指标,... 目的了解重庆市2015年居民脑卒中发病及死亡情况,为重庆市脑卒中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5年重庆市心脑血管事件登记报告系统的数据,按2010年全国第六次普查标准人口构成,采用报告发病/死亡率、标化发病/死亡率等指标,采用Poisson回归模型检验不同人群间率的差异,以及率随年龄的变化趋势对脑卒中的发生和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年重庆市常住人口脑卒中报告发病率为278.82/10万,其中男性308.27/10万,女性248.65/10万;标化发病率为219.27/10万,其中男性232.41/10万,女性203.68/10万。2015年重庆市常住人口脑卒中报告死亡率为81.31/10万,其中男性93.02/10万,女性69.31/10万;标化死亡率为63.28/10万,其中男性68.98/10万,女性56.45/10万。男性发病率、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发病率、死亡率在55岁前较低,55岁后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各型脑卒中以脑梗死最多,占总发病例数的59.54%,发病率亦为最高。结论应加强心脑血管疾病的监测和管理,重点做好60岁以上老年人群,尤其是男性老年人群的脑卒中预防控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发病率 死亡率
原文传递
以微博和微信为载体开展疾控思政教育的SWOT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3
20
作者 沈卓之 刘强 +2 位作者 唐文革 张红 丁贤彬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6年第7期902-904,共3页
Web2.0网络信息时代给疾控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机遇新挑战,如何积极研究和挖掘网络信息的积极特性,规避其不良属性,掌握疾控系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如何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帮助疾控青年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Web2.0网络信息时代给疾控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机遇新挑战,如何积极研究和挖掘网络信息的积极特性,规避其不良属性,掌握疾控系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如何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帮助疾控青年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疾控事业健康、科学、持续发展作贡献?这些问题已然成为疾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思考的新课题。文章借用战略管理SWOT分析法,对运用新媒体开展疾控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缺点进行剖析,并针对问题给出相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思想政治教育 SWOT分析 疾控工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