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帕金森病患者血清CysC SAA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损伤的关联性分析
1
作者 林宝平 朱作权 +3 位作者 桂心 肖强 齐闯 汪世高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316-1319,共4页
目的:分析帕金森(PD)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3年8月本院接受治疗及健康体检的人群为研究对象,其中:150例PD患者为病例组,90例体检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帕金森(PD)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3年8月本院接受治疗及健康体检的人群为研究对象,其中:150例PD患者为病例组,90例体检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对比两组人员一般资料、血CysC、SAA水平和MoCA评分。对比不同Hoehn和Yahr(H-Y)分期患者CysC、SAA水平,对比认知障碍与认知正常组CysC、SAA水平,CysC、SAA水平与H-Y分期及MoCA评分的相关性用Pearson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CysC、SA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病例组MoC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ysC、SAA水平<早期PD组<中晚期PD组,对照组MoCA评分>早期PD组>中晚期PD组,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ysC、SAA水平<认知正常组<认知障碍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D患者血清CysC、SAA水平与H-Y分期均呈正相关(r=0.610、0.565,P<0.05),与MoCA评分均呈负相关(r=-0.352、-0.533,P<0.05)。结论:PD患者血清中CysC、SAA水平均升高,随着H-Y分期增加CysC、SAA水平升高,MoCA评分降低,且PD患者血清CysC、SAA水平与H-Y分期均呈正相关,与MoCA评分均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 胱抑素C 淀粉样蛋白A 认知功能损伤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控输注依托咪酯或异丙酚在老年患者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汪世高 李荆钟 +3 位作者 万行荣 肖志强 周锟 张艳琴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1-163,共3页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依托咪酯或异丙酚麻醉在老年患者胃镜检查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优越性。方法患者静脉注射芬太尼0.05μg/kg,1min后随机分为两组(n=30):E组静脉靶控输注依托咪酯,设定效应室浓度为0.3μg/mL(Arden模型);P组静脉靶控输注...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依托咪酯或异丙酚麻醉在老年患者胃镜检查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优越性。方法患者静脉注射芬太尼0.05μg/kg,1min后随机分为两组(n=30):E组静脉靶控输注依托咪酯,设定效应室浓度为0.3μg/mL(Arden模型);P组静脉靶控输注异丙酚,设定效应室浓度为3μg/mL(Marsh模型)。于给药前(T0),插镜时(T1),过食道入口时(T2)、贲门(T3)、十二指肠球部(T4)各时点分别记录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SPO2变化、镇静及镇痛评分、不良反应及满意度。结果两组的胃镜检查时间、麻醉恢复时间、镇静镇痛评分、不良反应及满意度差异都无显著性(P>0.05)。E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无显著性变化(P>0.05);P组患者术中MAP持续下降,T1、T2、T3及T4时刻分别较给药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胃镜检查麻醉中,靶控输注依托咪酯或异丙酚同样安全有效。但靶控输注依托咪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更轻微,优于异丙酚,在老年患者中有一定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异丙酚 靶控输注 胃镜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控输注依托咪酯与异丙酚在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汪世高 万行荣 +3 位作者 张艳琴 李荆钟 肖志强 周锟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5-498,共4页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依托咪酯或异丙酚在肠镜检查中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寻找一种更适合肠镜检查的麻醉方式。方法患者随机分为3组(n=30):E组患者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1min后静脉靶控输注依托咪酯,设定效应室浓度为...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依托咪酯或异丙酚在肠镜检查中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寻找一种更适合肠镜检查的麻醉方式。方法患者随机分为3组(n=30):E组患者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1min后静脉靶控输注依托咪酯,设定效应室浓度为0.3μg/mL(Arden模型);P组患者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1min后静脉靶控输注异丙酚,设定效应室浓度为3μg/mL(Marsh模型);C组为对照组(未进行麻醉)。观察并记录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SPO2变化、镇静及镇痛评分、不良反应及满意度评估。结果与C组相比,E组和P组的内镜操作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E组和P组的内镜操作时间、恢复时间、镇静评分、不良反应及满意度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E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无显著变化(P>0.05);P组患者术中MAP持续下降,T3、T4时刻分别较给药前显著下降(P<0.05);C组患者术中T3、T4时刻MAP和HR较给药前显著升高(P<0.05)。E、P组患者术后满意度显著高于C组(P<0.05)。结论靶控输注依托咪酯或异丙酚均可安全应用于肠镜检查麻醉,且靶控输注依托咪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更轻微,更适于肠镜检查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异丙酚 靶控输注 肠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与七氟烷对重度烧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汪世高 肖志强 +1 位作者 周锟 张艳琴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2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与七氟烷两种麻醉药物对重度烧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住院择期重度烧伤手术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ev组和Pro组,每组20例。Sev组持续吸入2%~3%七氟烷(以呼气末七氟烷... 目的:探讨丙泊酚与七氟烷两种麻醉药物对重度烧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住院择期重度烧伤手术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ev组和Pro组,每组20例。Sev组持续吸入2%~3%七氟烷(以呼气末七氟烷浓度为准);Pro组持续静脉靶控输注丙泊酚,设定效应室浓度3~4μ g/mL(Marsh模型)。观察并记录患者手术和麻醉时间、手术开始后24 h内输液及输血量、体温、镇痛效果等一般情况,于患者手术开始前(T_0)、手术开始后3 h(T_1)、6 h(T_2)、12 h(T_3)、24 h(T_4)各个时点分别记录心电图(ECG)、心率(HR)、呼吸(RR)、麻醉全程监测血氧饱和度(SpO_2)、中心静脉压(CVP)、有创平均动脉测压(IMBP)、各参数值,同时采集静脉血标本,测血浆TNF-α、IL-6及NF-κ B含量。结果:与T_0时点比较,两组TNF-α、IL-6及NF-κ B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Pro组患者T_1、T_2、T_3和T_4的TNF-α、IL-6及NF-κ B含量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ro组比较,Sev组在T_0时TNF-α、IL-6及NF-κ B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_1、T_2、T_3和T_4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对手术患者血清TNF-a、IL-6及NF-κ B的抑制作用强于丙泊酚,可能更有利于控制围手术期间的应激反应,降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七氟烷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对重度烧伤患者围术期心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汪世高 肖志强 +1 位作者 周锟 张艳琴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6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重度烧伤患者围术期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重度烧伤择期手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参麦组,各30例。参麦组分别于术前24 h、麻醉诱导前30 min及术后24 h静脉滴注参麦...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重度烧伤患者围术期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重度烧伤择期手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参麦组,各30例。参麦组分别于术前24 h、麻醉诱导前30 min及术后24 h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对照组相同时刻分别静脉滴注氯化钠注射液。比较术前输注参麦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前即刻(T0)、麻醉诱导后即刻(T1)、麻醉后12 h(T2)、24 h(T3)、48 h(T4)的呼吸指数(RI)、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_(A-a)O_2)]、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丙二醛(MDA)、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T2、T3时,两组P_(A-a)DO_2、RI、TNF-α、MDA、IL-6、IL-8均较T0时升高,但参麦组上升幅度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度烧伤手术患者中,围术期静滴参麦注射液能够发挥一定的心肺保护作用,改善肺换气功能,对于改善重度烧伤患者的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 心肺功能 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汪世高 王菊 +2 位作者 肖志强 周锟 张艳琴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8期58-60,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荆门市中医医院行髋部骨折手术老年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穴位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照组未采取...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荆门市中医医院行髋部骨折手术老年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穴位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照组未采取此措施。记录患者气管导管拔除时间、麻醉药品用量、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测定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S100β水平。结果:治疗组瑞芬太尼用量和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术后第3天及第7天MMSE评分均显著增高;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降低;与术前1天相比,对照组术后第3天及第7天MMSE评分均显著降低;与T_(0)时比较,两组术后T_(1)、T_(2)、T_(3)时的IL-6、IL-1β、NSE、S100β水平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T_(1)、T_(2)、T_(3)时的IL-6、IL-1β、NSE、S100β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中,经皮穴位电刺激可有效预防和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髋部骨折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温暖护理”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马蔚蔚 李春娥 +2 位作者 汪世高 杨希英 张俊秀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22期31-32,35,共3页
目的探讨围术期"温暖护理"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影响。方法将40例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腹部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美国卒中学会(Americon Stroke Association,ASA)分级Ⅱ级,>... 目的探讨围术期"温暖护理"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影响。方法将40例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腹部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美国卒中学会(Americon Stroke Association,ASA)分级Ⅱ级,>65岁]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温暖护理",即手术当天巡回护士到病房接患者时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术中控制室温在24~26℃,麻醉开始前30min患者覆盖保温毯,术中所输液体均加温至39~40℃,冲洗液加温至37~38℃。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于术前及术后第1、3、7天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认知功能评分。结果术后第1、3天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都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天,研究组患者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发生认知障碍的人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的心理护理和综合保温措施能改善老年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围术期 认知功能 保温 心理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保温对老年患者术后血清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李荆钟 汪世高 +1 位作者 马蔚蔚 肖志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0期80-81,84,共3页
目的观察系统性保温措施对老年患者术后血清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方法将择期全麻下行腹部外科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25例,对照组除手术室环境加温(23℃~28℃)外未采取其他保温措施;试验组采用系统性保温... 目的观察系统性保温措施对老年患者术后血清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方法将择期全麻下行腹部外科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25例,对照组除手术室环境加温(23℃~28℃)外未采取其他保温措施;试验组采用系统性保温措施(手术室空调加温、静脉输液及冲洗液加温、保温毯及暖风机的应用)。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术后3、6、24 h的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血清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术后3、6、24 h各时间点的血清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较麻醉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明显高于试验组水平(P〈0.05)。试验组术后3、6、24 h各时间点的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较麻醉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系统性保温措施能改善老年患者术后术后血清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表达水平,减轻中枢神经细胞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温调节 老年患者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血清S-100Β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在临床开胸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张艳琴 汪世高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12期68-69,共2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在临床开胸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0月进行开胸手术的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7例。观察组采取全麻复合椎旁神经阻滞方式,对照组...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在临床开胸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0月进行开胸手术的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7例。观察组采取全麻复合椎旁神经阻滞方式,对照组只采取全身麻醉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芬太尼用量、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以及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芬太尼的使用量以及术后镇痛泵的按压次数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镇痛满意率为88.24%,高于对照组的镇痛满意率的52.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在开胸手术中镇痛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胸手术 超声引导 椎旁神经阻滞麻醉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罩联合右美托咪定在神经介入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锟 杨薇 汪世高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1期50-51,共2页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喉罩为神经介入手术治疗患者进行麻醉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6月我科室收治的80例神经介入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接受全身麻醉的患者纳入研究,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A组术中采取七氟醚和0.5μg/kg的...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喉罩为神经介入手术治疗患者进行麻醉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6月我科室收治的80例神经介入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接受全身麻醉的患者纳入研究,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A组术中采取七氟醚和0.5μg/kg的右美托咪定维持麻醉,B组术中采取七氟醚和1μg/kg的右美托咪定为患者维持麻醉。均置入喉罩,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中各种症状的发生情况,比较麻醉时间和睁眼时间。结果手术中,A组发生心动过缓的几率低于B组(P<0.05),术后各项症状两组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时间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睁眼时间早于B组(P<0.05)。结论七氟醚和0.5μg/kg的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在神经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 右美托咪定 神经介入手术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凭静脉麻醉中瑞芬太尼应用的剂量调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艳琴 汪世高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22期160-162,共3页
目的:研究全凭静脉麻醉中瑞芬太尼应用的剂量调控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0例行全凭静脉麻醉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三组维持麻醉采用80μg/(kg·min)丙泊酚和相应组... 目的:研究全凭静脉麻醉中瑞芬太尼应用的剂量调控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0例行全凭静脉麻醉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三组维持麻醉采用80μg/(kg·min)丙泊酚和相应组靶浓度的瑞芬太尼。三组使用瑞芬太尼靶浓度分别为A组0.1μg/(kg·min)、B组0.25μg/(kg·min)、C组0.4μg/(kg·min)。比较三组各时段心率(HR)、平均脉动压(MAP)变化,术后拔管、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插管后、切皮、术中等各时段HR、MAP等指标均较插管前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各时段HR、MAP等指标与插管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各时段HR、MAP等指标较插管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拔管、苏醒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患者恶心、呕吐、心动过缓、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7%(2/30)、3.33%(1/30)、6.67%(2/30),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中应用0.25μg/(kg·min)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最为显著,即患者手术期间心率、平均脉动压等指标较为稳定,因此是患者麻醉的理想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凭静脉麻醉 瑞芬太尼 剂量调控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心血管疾病老年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麻醉处理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锟 汪世高 肖志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3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合并心血管疾病老年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麻醉的有效方法 ,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110例合并心血管疾病老年肿瘤患者,按照围手术期麻醉处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5例)及对照组(45例)。观察组患者制定针对性的麻醉处理方案... 目的探讨合并心血管疾病老年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麻醉的有效方法 ,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110例合并心血管疾病老年肿瘤患者,按照围手术期麻醉处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5例)及对照组(45例)。观察组患者制定针对性的麻醉处理方案,结合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合并情况为其使用对症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麻醉处理。对比两组围手术期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中和手术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08%)低于对照组(1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48,P<0.05)。结论合并心血管疾病老年肿瘤患者病情复杂,手术存在较大的风险。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在常规麻醉的基础上为患者针对性的使用药物并提供护理服务能够更好的保证手术麻醉的安全性,降低并发症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并心血管疾病 围手术期麻醉 老年 处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保温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蔚蔚 李春娥 +1 位作者 汪世高 冷建菊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19期3150-3151,共2页
目的观察术中保温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择期全麻下行腹部外科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n=30),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术中除手术室环境加温外未采取任何保温措施);试验组采用综合保温措施,包括液体加温(静脉输注液和术... 目的观察术中保温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择期全麻下行腹部外科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n=30),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术中除手术室环境加温外未采取任何保温措施);试验组采用综合保温措施,包括液体加温(静脉输注液和术中冲洗液)、手术室环境加温和术中应用保温毯和暖风机。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术后3h、6h、1d、3d的Bp、HR、SpO2及应用MMSE评分测试认知功能。结果两组所有老年患者术前MMSE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h、6h、1d点MMSE评分较麻醉前均明显降低(P<0.05)。但对照组术后3h、6h、1d点MMSE评分较试验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老年患者术后易出现POCD,术中保温措施能改善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降低POC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保温 老年患者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2
14
作者 于梦琪 周锟 汪世高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28期152-155,共4页
目的对于老年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麻醉管理以及麻醉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接诊的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80例作为本文观察对象,根据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入院顺序对其开展分组,其中一组老年人工股骨头... 目的对于老年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麻醉管理以及麻醉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接诊的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80例作为本文观察对象,根据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入院顺序对其开展分组,其中一组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接受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共计40例纳入到对照组,剩余一组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接受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共计40例纳入到研究组,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接受不同麻醉管理之后的麻醉效果以及麻醉阻滞和阻滞完善时间等。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之前、麻醉之后5分钟、麻醉之后半小时的心率与血压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麻醉阻滞和阻滞完善时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为其提供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明显,能够有效降低麻醉阻滞和阻滞完善时间,保证麻醉效果,不会诱发患者心率与血压水平明显变化,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 麻醉效果 麻醉阻滞 心率 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穿刺点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荆钟 汪世高 《基层医学论坛》 2013年第10期1271-1272,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穿刺点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的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0例,Ⅰ组选择L2~3,Ⅱ组选择L3~4行硬膜外穿刺。观察2组患者在用药后的麻醉效果、并发症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等。结果Ⅰ组的麻醉效果、... 目的探讨不同穿刺点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的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0例,Ⅰ组选择L2~3,Ⅱ组选择L3~4行硬膜外穿刺。观察2组患者在用药后的麻醉效果、并发症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等。结果Ⅰ组的麻醉效果、肌松效果与Ⅱ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选择L2~3腰硬联合麻醉用药量小,阻滞完善,肌松完善且不良反应少,是剖宫产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腰硬联合麻醉 穿刺部位 血流动力学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腹腔镜直肠癌手术麻醉相关并发症的防治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满 汪世高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第8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腹腔镜直肠癌手术麻醉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8月—2018年7月期间在该院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ERAS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腹腔镜直肠癌...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腹腔镜直肠癌手术麻醉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8月—2018年7月期间在该院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ERAS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处理措施,ERAS组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过程中采用ERAS策略,对比两组拔管时间、麻醉复苏时间、手术结束时鼻咽腔温度、拔管后30 min疼痛(VAS)评分及麻醉相关并发症(苏醒后躁动、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寒战、苏醒延迟)发生情况.结果ERAS组拔管时间、拔管后30 min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结束时鼻咽腔温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寒战、苏醒后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ERAS理念来实施和管理麻醉可减少术后气管导管拔除时间、维持患者体温、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其术后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腹腔镜技术 直肠癌根治术 麻醉相关并发症
原文传递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的麻醉处理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锟 汪世高 +1 位作者 肖志强 杨薇 《中国处方药》 2017年第8期142-143,共2页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的麻醉处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60例,为其提供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快速静脉诱导,所选用的麻醉药物主要包含异丙酚以及芬太尼等。结果 60例患者均平稳渡过了麻醉过程,在手...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的麻醉处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60例,为其提供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快速静脉诱导,所选用的麻醉药物主要包含异丙酚以及芬太尼等。结果 60例患者均平稳渡过了麻醉过程,在手术过程中无死亡病例。60例患者中,治愈23例,好转21例,未痊愈10例,因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3例,脑水肿合并脑出血死亡3例。结论为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提供高质量的麻醉处理,需要分别依照老年人麻醉、神经外科麻醉以及高血压患者麻醉的有关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麻醉技术,加强麻醉药物方面的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麻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处理 手术患者 高血压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用参麦注射液治疗重度烧伤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肖志强 汪世高 封郭生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19期108-109,共2页
目的观察用参麦注射液治疗重度烧伤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40例重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治疗组患者加用参麦注射液进行治疗,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IgA、IgM、... 目的观察用参麦注射液治疗重度烧伤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40例重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治疗组患者加用参麦注射液进行治疗,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IgA、IgM、IgG及CD3、CD4、CD8、CD4/CD8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的第3天、第5天其IgA值、IgM值、IgG值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的第3天其CD3值、CD4值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在进行治疗的第5天其CD8值较低,其CD4/CD8值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用参麦注射液治疗重度烧伤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参麦注射液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感染监测体系在ICU呼吸机相关肺炎中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陈峰英 王作艳 +3 位作者 王砚 肖聪 骆秋郧 汪世高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31期50-51,54,共3页
目的评价医院感染监测体系作用效果,探索呼吸机相关肺炎(VAP)高危因素及防控措施。方法应用医院感染监测体系对我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经人工呼吸机辅助治疗的患者进行干预及监测。结果应用医院感染监测体系后ICU病房的VAP感染率逐... 目的评价医院感染监测体系作用效果,探索呼吸机相关肺炎(VAP)高危因素及防控措施。方法应用医院感染监测体系对我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经人工呼吸机辅助治疗的患者进行干预及监测。结果应用医院感染监测体系后ICU病房的VAP感染率逐年下降,病死率下降,使用呼吸机患者的平均ICU住院天数降低;提示医院感染监测系统的应用有效。结论应用医院感染监测体系有助于控制VAP发生率,具有积极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意义,适于在各级医疗单位开展,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监测体系 重症监护室 呼吸机相关肺炎 高危因素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在膝关节术中的应用
20
作者 于梦琪 周锟 汪世高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31期174-178,共5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在膝关节术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有效的麻醉方法,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并减轻患者疼痛与应激反应。方法选出本院骨科2019年7月-2020年7月诊治的84例膝关节手术患者,根据不同麻醉方法将其分为A组(42例)与B组(42...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在膝关节术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有效的麻醉方法,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并减轻患者疼痛与应激反应。方法选出本院骨科2019年7月-2020年7月诊治的84例膝关节手术患者,根据不同麻醉方法将其分为A组(42例)与B组(42例),A组应用全身麻醉,B组应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动脉压、心率)、苏醒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握拳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应激反应(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以及麻醉效果。结果B组麻醉后30 min、术毕时、拔管时的动脉压均高于A组;B组的睁眼时间、握拳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2、6、12、24 h的VAS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优良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麻醉效果的优良率与A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在膝关节术中的应用效果理想,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患者术后苏醒恢复时间短,应激反应与疼痛轻微,麻醉效果的优良率高,值得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神经阻滞麻醉 膝关节术 血流动力学 苏醒恢复时间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