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术后发生上肢血肿的护理 被引量:12
1
作者 毕怀丽 张艳玲 +1 位作者 何丽琴 邝悦欢 《现代临床护理》 2008年第7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术后发生上肢血肿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25例经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术后发生上肢血肿的原因和护理经验。结果25例发生上肢血肿的患者经治疗后,18例的局部红、肿、痛在5 d内基本恢复正常;6...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术后发生上肢血肿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25例经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术后发生上肢血肿的原因和护理经验。结果25例发生上肢血肿的患者经治疗后,18例的局部红、肿、痛在5 d内基本恢复正常;6例在7 d后恢复正常;1例20 d恢复正常。术后无1例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或假性动脉瘤。结论抬高患肢、局部压迫、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和病情观察对预防和治疗经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术后发生上肢血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冠心病 介入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右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5
2
作者 毕怀丽 龚群焕 +3 位作者 廖少琴 吴菊娴 李夏明 张艳玲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 2006年第8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右桡动脉 经股动脉穿刺 护理 手术路径 冠脉造影 桡动脉穿刺 血管并发症 介入诊断 手术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例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抢救与护理 被引量:2
3
作者 毕怀丽 卢青梅 +1 位作者 林木莲 戴晴 《现代护理》 2002年第3期211-212,共2页
通过对 9例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 (Tdp)患者的抢救和护理 ,了解了Tdp的有关知识 ,认识到护士除具备熟练的专业知识、急救操作技术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外 ,严密观察病情和心电监护、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争取主动、尽早处理是Tdp抢救。
关键词 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 抢救 护理 T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理评估及心理干预 被引量:24
4
作者 石理 刘俭雄 +3 位作者 李朝辉 毕怀丽 廖少琴 刘元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6期433-434,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理障碍及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抑郁状态问卷(DS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1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将有抑郁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药物组,干预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心...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理障碍及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抑郁状态问卷(DS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1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将有抑郁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药物组,干预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112例患者中,79例(70.5%)有抑郁症状,SCL-90量表的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惧、偏执、总分、阳性均分等与常模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接受心理干预后,抑郁评分明显降低,症状明显改善(P<0.01),住院时间缩短(P<0.05)。结论心理因素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有效的心理干预能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理评估 心理障碍 抑郁 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用于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9
5
作者 廖少琴 毕怀丽 曾小香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2年第3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用于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72例,均给予胺碘酮治疗,随机分为2组各8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用于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72例,均给予胺碘酮治疗,随机分为2组各8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效果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74人和63人有效,有效率分别为86.05%和73.26%,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能有效控制心力衰竭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配合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 胺碘酮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美他嗪对心肌梗死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石理 刘俭雄 +2 位作者 李军 毕怀丽 林佩君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1期2976-2976,共1页
为探讨曲美他嗪对心肌梗死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将12例心肌梗死患者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3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运动耐量。结果表明,治疗前两组运动耐量、运动诱发心绞痛或收缩压下降≥10mmHg的比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3... 为探讨曲美他嗪对心肌梗死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将12例心肌梗死患者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3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运动耐量。结果表明,治疗前两组运动耐量、运动诱发心绞痛或收缩压下降≥10mmHg的比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的运动量、运动时间,最大心率、心率血压乘积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运动诱发的心绞痛或收缩压下降≥10mmHg的比例明显低于后者(P<0.05)。提示曲美他嗪能显著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运动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心肌梗死 运动耐量 心绞痛 收缩压 最大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疼痛的评估在冠心病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廖少琴 毕怀丽 曾小香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2年第3期154-155,共2页
总结了在冠心病重症监护室中疼痛的评估方法,包括视觉模拟评分法,数字评分法,面部表情疼痛量表,口述疼痛程度分级评分法。认为正确评估疼痛,实施有效的疼痛护理,对患者生理、心理的健康及疾病的转归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 疼痛 冠心病 重症监护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强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吴菊娴 毕怀丽 潘泽如 《当代医学》 2013年第28期122-123,共2页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中强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3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接受心内科常规治疗和基础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强化护理干预。观察组于入院并实施治疗的第5天起实施干预,于...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中强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3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接受心内科常规治疗和基础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强化护理干预。观察组于入院并实施治疗的第5天起实施干预,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对比两组体力限制、情绪、社会限制以及症状的评分。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体力限制评分为([10.35±1.3)vs(513.35±1.35)]、情绪评分(8.69±3.38)、(12.91±3.12)、社会限制([2.83±0.79)vs(4.54±0.44)]及症状([6.48±4.96)vs(9.21±4.55)]相比较,均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对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显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生活质量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量管理小组在急救技术培训中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肖秀英 冯建华 +7 位作者 杨珺 李玉英 李志英 毕怀丽 许东宁 姚瑞玲 周玉华 赵巧红 《中华护理教育》 2005年第4期154-155,共2页
目的 通过质量管理(QC)小组的团队活动开展有效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急救技术水平.方法 成立QC小组,按QC小组活动程序实施PDCA循环活动.结果 提高了全院护理人员的急救技术水平,急救操作考核和理论考试分别从78.0±3.09分和82.6±2... 目的 通过质量管理(QC)小组的团队活动开展有效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急救技术水平.方法 成立QC小组,按QC小组活动程序实施PDCA循环活动.结果 提高了全院护理人员的急救技术水平,急救操作考核和理论考试分别从78.0±3.09分和82.6±2.88分上升至95.8±2.80分和97.1±2.36分;合格率从55.7%提高到100%.结论 QC小组活动是有效的护理质量改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管理小组 在职培训 急救医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护理
10
作者 廖少琴 毕怀丽 +1 位作者 吴菊娴 李夏明 《齐鲁护理杂志》 2006年第04A期627-628,共2页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血液透析治疗 护理体会 连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例连续血液净化治疗严重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11
作者 叶芬 陈曦 +2 位作者 毕怀丽 姜小飞 廖少琴 《当代医学》 2012年第23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84例严重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 目的探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84例严重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临床指标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血液净化可以有效改善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血液净化 严重心力衰竭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宝丸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史礼乐 彭蔚湘 +2 位作者 贺献芝 毕怀丽 李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110-112,共3页
目的分析心宝丸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月,将广东省珠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目的分析心宝丸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月,将广东省珠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长期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及硝酸甘油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宝丸。治疗1个月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血液流变学、血脂水平、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5%,37/40)与对照组(80.0%,32/40)相比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纤维蛋白、血浆黏度、全血黏度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血液流变学指标均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水平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与对照组明显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无显著变化,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心宝丸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水平,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宝丸 血液流变学 血脂 心绞痛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服务对心内科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廖少琴 曾小香 毕怀丽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年第2期24-25,共2页
目的:优质护理活动对心内科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优质护理应用于2011年1月~2011年10月在来广东省珠海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基础分离合格率由科室护士长和护理组长按照护理部下发的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测评,患者满... 目的:优质护理活动对心内科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优质护理应用于2011年1月~2011年10月在来广东省珠海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基础分离合格率由科室护士长和护理组长按照护理部下发的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测评,患者满意度由患者在出院时对护理部下发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填写.结果: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前后,心内科基础护理合格率分别为80.30%和90.15%,而心内科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则分别为82.27%和92.12%,且经X2检验发现,基础护理合格率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在优质护理服务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心内科基础护理质量提高,值得在更多的临床科室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促进护理事业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 心内科 基础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