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语料库的be going to语法化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武俊辉 文旭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45,共6页
语言学家从历时角度广泛研究be going to的语法化过程,但这些研究主要局限于定性描述,缺乏准确的定量分析。本文通过COHA(美国英语历史语料库),从心理动词的使用、无生命体作主语及动词被动式的使用3个方面考察be going to实现完全语法... 语言学家从历时角度广泛研究be going to的语法化过程,但这些研究主要局限于定性描述,缺乏准确的定量分析。本文通过COHA(美国英语历史语料库),从心理动词的使用、无生命体作主语及动词被动式的使用3个方面考察be going to实现完全语法化的时间,历时地分析实现完全语法化的be going to从1810年代到2000年代的演变规律。最后,从语法归属角度揭示be going to属于情态动词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 BE GOING to 语法化
原文传递
互文性视阈中的译者主体性 被引量:2
2
作者 武俊辉 周路路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51-153,共3页
互文性理论是西方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思潮催生的一种文本理论。互文性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互文性视阈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在三个层面上展开:读者——阐释者——作者。在这三重角色的履行和转换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须... 互文性理论是西方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思潮催生的一种文本理论。互文性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互文性视阈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在三个层面上展开:读者——阐释者——作者。在这三重角色的履行和转换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须臾不可或缺。译者应从这三个层面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充分科学地发挥其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性 译者主体性 读者 阐释者 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文性视野中诗歌翻译的音美再现 被引量:4
3
作者 武俊辉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8年第7期109-114,共6页
互文性理论认为,任何文学作品都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文学历史传统的一个环节。诗歌语言历经千百年的锤炼,语言洗练、韵律严谨、对仗工巧。诗歌中充斥着大量的互文现象。传统的互文性研究仅把视野囿于意义的阐释,但实际上从音位到篇章以... 互文性理论认为,任何文学作品都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文学历史传统的一个环节。诗歌语言历经千百年的锤炼,语言洗练、韵律严谨、对仗工巧。诗歌中充斥着大量的互文现象。传统的互文性研究仅把视野囿于意义的阐释,但实际上从音位到篇章以至文化所构成的集体无意识各个层面上,无不烙上了互文性的印记。文章创造性地把互文性理论引入诗歌翻译,从语音象征、韵脚形式和押韵格式等几方面探讨了互文性视野下诗歌翻译中的音美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性 诗歌 音美 语音象征 韵脚形式 押韵格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文性视野中的诗歌翻译 被引量:1
4
作者 武俊辉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98-102,共5页
互文性理论认为任何文学作品都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文学历史传统的一个环节。诗歌中充斥着大量的互文现象,把互文性理论引入诗歌翻译,意义重大。文章对诗歌中的互文种类作了详细的归类,继而提出翻译中处理互文符号的方法。
关键词 互文性 诗歌 成语 引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法化研究前沿 被引量:1
5
作者 武俊辉 沈芬 《外语与翻译》 2019年第4期42-49,共8页
自Meillet(1912)提出语法化的概念以来,语法化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梳理语法化研究:1)单向性之争的实质;2)单向性的反例——去语法化;3)(去)语法化与频率之间的关系;4)(去)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的重新思考;5)语料... 自Meillet(1912)提出语法化的概念以来,语法化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梳理语法化研究:1)单向性之争的实质;2)单向性的反例——去语法化;3)(去)语法化与频率之间的关系;4)(去)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的重新思考;5)语料库方法在(去)语法化研究中的应用等,以期为未来语法化研究提供些许帮助。研究发现,作为语法化研究前沿的量化研究应关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将临界环境形式化,进而确定某个语言项的临界频率;二是如何将(去)语法化的机制和动因形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化 去语法化 临界频率 机制 语料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于融合中建构——“译意”导向下的翻译教学思辨 被引量:1
6
作者 蒋知洋 张建佳 +3 位作者 武俊辉 邓思 李香 张薇 《湘南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97-101,共5页
翻译教学改革的哲学思考和翻译教学的课堂操作表现为谓之"道"的形而上与谓之"技"的形而下对应。本文基于课堂教学实践,以"译意"为导向,以认知语言学"意义建构观"和哲学解释学"视域融合&qu... 翻译教学改革的哲学思考和翻译教学的课堂操作表现为谓之"道"的形而上与谓之"技"的形而下对应。本文基于课堂教学实践,以"译意"为导向,以认知语言学"意义建构观"和哲学解释学"视域融合"为观照,旨在帮助学生训练心智思维,探求认知规律,明晰翻译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域融合 意义建构 译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 被引量:1
7
作者 范武邱 武俊辉 《绥化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25-127,共3页
“创造性叛逆”在解构主义的翻译观中,是独具研究价值的课题。现代翻译研究把关注的焦点从原文作者转向译者、接受者和接受环境。本文即把整个翻译过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分别讨论了译者的创造性叛逆、接受者与接受环境的创造性叛逆并讨... “创造性叛逆”在解构主义的翻译观中,是独具研究价值的课题。现代翻译研究把关注的焦点从原文作者转向译者、接受者和接受环境。本文即把整个翻译过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分别讨论了译者的创造性叛逆、接受者与接受环境的创造性叛逆并讨论了创造性叛逆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 创造性叛逆 译者 接受者 接受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教学的意向性思辨
8
作者 蒋知洋 张建佳 武俊辉 《湘南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108-111,共4页
翻译作为人类有意识的实践活动,意向性贯穿其始终。拟以心智哲学意向性维度为理论观照,结合课堂教学实例探讨翻译过程中作者意向性、译者意向性和读者意向性三者的协同运作,旨在从理论层面深化学生对翻译本质的认知,从实践层面提高学生... 翻译作为人类有意识的实践活动,意向性贯穿其始终。拟以心智哲学意向性维度为理论观照,结合课堂教学实例探讨翻译过程中作者意向性、译者意向性和读者意向性三者的协同运作,旨在从理论层面深化学生对翻译本质的认知,从实践层面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智哲学 意向性 翻译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9
作者 范武邱 武俊辉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94-96,共3页
“:创造性叛逆”在解构主义的翻译观中,是独具研究价值的课题。现代翻译研究把关注的焦点从原文作者转向译者、接受者和接受环境。本文即把整个翻译过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分别讨论了译者的创造性叛逆、接受者与接受环境的创造性叛逆并... “:创造性叛逆”在解构主义的翻译观中,是独具研究价值的课题。现代翻译研究把关注的焦点从原文作者转向译者、接受者和接受环境。本文即把整个翻译过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分别讨论了译者的创造性叛逆、接受者与接受环境的创造性叛逆并讨论了创造性叛逆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 创造性叛逆 译者 接受者 接受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食品学科国际化发展现状及路径探讨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迪龙 周睿 +2 位作者 李娜 武俊辉 许宙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16-220,共5页
从食品学科教育走向国际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入手,对国内外高校食品学科教育国际化建设的现状和国内食品学科教育国际化建设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从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途径、课程体系完善、教学资源拓展、教学方法改革和管理队伍建... 从食品学科教育走向国际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入手,对国内外高校食品学科教育国际化建设的现状和国内食品学科教育国际化建设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从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途径、课程体系完善、教学资源拓展、教学方法改革和管理队伍建设6个方面,探讨了食品学科教育国际化的具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学科 教育国际化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声香味——《酒国》中通感隐喻及其英译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蒋知洋 邓思 武俊辉 《湘南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80-84,97,共6页
《酒国》是莫言的得意长篇,"酒"是《酒国》中的核心元素。莫言以其生花妙笔使《酒国》中的酒香不但可闻,而且可见;酒味不但可尝,而且可听。现拟从心智哲学"心物随附性"维度探讨《酒国》中核心元素"酒"色... 《酒国》是莫言的得意长篇,"酒"是《酒国》中的核心元素。莫言以其生花妙笔使《酒国》中的酒香不但可闻,而且可见;酒味不但可尝,而且可听。现拟从心智哲学"心物随附性"维度探讨《酒国》中核心元素"酒"色声香味多维互通的理据以及葛浩文在译本(2000版)中再现通感隐喻义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国》 心物随附性 通感隐喻 英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机械制造中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武俊辉 《科学技术创新》 2017年第27期101-102,共2页
本文围绕煤矿机械制造中的机械化自动技术进行讨论,了解当前煤矿机械自动化的发展状况,并从煤矿的安全监测、煤炭挖掘以及运输等方面入手对煤矿机械制造中机械自动化的应用进行了描述,希望可以实现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从而提高煤矿生... 本文围绕煤矿机械制造中的机械化自动技术进行讨论,了解当前煤矿机械自动化的发展状况,并从煤矿的安全监测、煤炭挖掘以及运输等方面入手对煤矿机械制造中机械自动化的应用进行了描述,希望可以实现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从而提高煤矿生产的效率,减少煤矿生产所需劳动力,促进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机械制造 机械自动化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孟子的“人格论”及其对青少年人格的塑造 被引量:1
13
作者 武俊辉 《潍坊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17-118,共2页
孟子是先秦时代的一代大儒,力主法先王而行王道,正人心而存仁义,对儒家学说的继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孟子的思想体系中,"人格论"思想卓异,风格独具,有着丰富的内涵,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对当代青少年而言,塑造优秀人格... 孟子是先秦时代的一代大儒,力主法先王而行王道,正人心而存仁义,对儒家学说的继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孟子的思想体系中,"人格论"思想卓异,风格独具,有着丰富的内涵,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对当代青少年而言,塑造优秀人格是提升素养,融入社会,实现远大理想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孟子所倡导的"浩然之气"、"大丈夫人格"和"自强人格"三个方面深入分析,阐明培养健全而完美的人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当代青少年继承、发扬历史文化的精髓,践行孟子的人格思想,构建完整的道德体系,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长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人格论 浩然之气 大丈夫人格 自强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生态翻译学若干问题的反思 被引量:9
14
作者 武俊辉 邹霂瑾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22,共6页
生态翻译学是由我国学者自主创新的一个理论话语体系,是中国译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生态翻译学在理论基础、研究对象和逻辑性方面还可继续完善。本文从东方生态智慧、翻译生态环境、"译者中心... 生态翻译学是由我国学者自主创新的一个理论话语体系,是中国译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生态翻译学在理论基础、研究对象和逻辑性方面还可继续完善。本文从东方生态智慧、翻译生态环境、"译者中心"理念、"事后追惩"机制以及运用生态翻译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进行相关思考,得出如下主要结论:采用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观点"中庸之道"作为生态翻译学的理论支点和思想依归并不合适;翻译生态环境具有市场属性;翻译生态环境中的译者具有选择权;"事后追惩"机制无法通过制约译者"自主权"的大小决定译者的生存;生态翻译学理论需通过翻译自然生态作品才能体现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而完善生态翻译学理论只会为自然生态作品的翻译提供更好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生态智慧 “译者中心” “事后追惩”机制
原文传递
文学翻译的交互主观化研究--以《红楼梦》两个译本的回目为例
15
作者 武俊辉 丁永红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2023年第2期78-84,共7页
交互主观化理论强调认知过程是认知主体之间的认知协作,可以为翻译研究提供一个契合的视角。翻译过程在本质上是一种认知协作过程,是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所构成的三元关系在语内与语际的两轮交互主观化过程。本文以《红楼梦》前80... 交互主观化理论强调认知过程是认知主体之间的认知协作,可以为翻译研究提供一个契合的视角。翻译过程在本质上是一种认知协作过程,是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所构成的三元关系在语内与语际的两轮交互主观化过程。本文以《红楼梦》前80回回目的两个译本(霍克斯译本、杨宪益译本)为对象,采用量化研究的方法考察了影响译文读者和译者实现交互主观化的因素。结果显示,在词汇层面的各个考察维度上,两个译本和译文读者的交互主观化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在句子层面上,霍译和译文读者实现了较高程度的交互主观化。本文还定性地从音位层面、词汇层面分析了交互主观化在翻译过程中的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 交互主观化 认知协作 《红楼梦》
原文传递
关联翻译理论可适性范围与关联重构策略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迪龙 武俊辉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5-190,共6页
关联翻译理论立足于意义,可适性范围涉及语音、词汇乃至句法各个层面。在翻译过程中,由于跨越了不同的语言和异质的文化,与原文读者相比,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发生了变化,从而造成译文关联性的缺失,最终导致交际失败。为了在译文中重建关... 关联翻译理论立足于意义,可适性范围涉及语音、词汇乃至句法各个层面。在翻译过程中,由于跨越了不同的语言和异质的文化,与原文读者相比,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发生了变化,从而造成译文关联性的缺失,最终导致交际失败。为了在译文中重建关联,译者必须采取相应的策略,即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重新匹配、语境假设充实及语境含意呈现,最终确保翻译的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翻译理论 可适性范围 关联重构策略
原文传递
“奈河”考论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冰莉 武俊辉 赵睿才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6-152,160,共8页
在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中,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一种视"河""山"为人间世界与神灵或鬼魂世界之间的"间隔地带"的观念。也就是说,古人很早就形成了一种以"河""山"来间隔人间世界与神灵或鬼... 在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中,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一种视"河""山"为人间世界与神灵或鬼魂世界之间的"间隔地带"的观念。也就是说,古人很早就形成了一种以"河""山"来间隔人间世界与神灵或鬼魂世界的观念。梳理这一观念,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从"不到黄泉不相见"的"黄泉",到泰山脚下的"奈河"和汉墓中的"冥河",一直到"送瘟船"祭祀活动中的"地河",可见一脉相承的痕迹。它主要代表的是由空间和时间组成的"地下他界",其中"奈河"是重要一环,其与现世界存在着一种"连续性",与活人世界保持着一种"间隔性",是古人冥世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上古幽冥观和佛教地狱观的"扬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河 间隔地带 幽冥观 相似律
原文传递
试论孟子的“人格论”及其对青少年人格的塑造
18
作者 武俊辉 《走向世界》 2018年第39期75-77,共3页
孟子是先秦时代的一代大儒,力主法先王而行王道,正人心而存仁义,对儒家学说的继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孟子的思想体系中,"人格论"思想卓异,风格独具,有着丰富的内涵,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对当代青少年而言,塑造优秀人格... 孟子是先秦时代的一代大儒,力主法先王而行王道,正人心而存仁义,对儒家学说的继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孟子的思想体系中,"人格论"思想卓异,风格独具,有着丰富的内涵,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对当代青少年而言,塑造优秀人格是提升素养,融入社会,实现远大理想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孟子所倡导的"浩然之气"、"大丈夫人格"和"自强人格"三个方面深入分析,阐明培养健全而完美的人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当代青少年继承、发扬历史文化的精髓,践行孟子的人格思想,构建完整的道德体系,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长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人格 人格论 孟子 继承与发展 “浩然之气” 道德体系 先秦时代 儒家学说
原文传递
从《说文解宇》“车”剖析车与中国文化
19
作者 武俊辉 《走向世界》 2019年第14期98-102,共5页
汉字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构造方式和结构系统的表意文字,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人的传统人文精神,构筑起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根基。《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是我... 汉字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构造方式和结构系统的表意文字,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人的传统人文精神,构筑起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根基。《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是我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它蕴涵着大量的反映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理文化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车之会 《说文》 乘车之会 礼制文化 《别赋》 周穆王
原文传递
读《礼记·曲孔》札记
20
作者 武俊辉 《走向世界》 2020年第14期82-84,共3页
《礼记.曲礼上》云:“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君子不尽人之欢,不竭人之忠,以全交也。”王文锦将该段译为:“有广博的知识,有很强的记忆能力,而且能够谦恭礼让,努力完善自己的行为而不懈怠,这样的人就可以称作君子。作为... 《礼记.曲礼上》云:“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君子不尽人之欢,不竭人之忠,以全交也。”王文锦将该段译为:“有广博的知识,有很强的记忆能力,而且能够谦恭礼让,努力完善自己的行为而不懈怠,这样的人就可以称作君子。作为君子不能毫不收敛地尽情地接受别人对自己的欢迎款待,同时也不能过分地要求别人对自己无限的忠诚,这样才能保全交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能力 礼记 君子 广博的知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