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沪港通对沪深港股市竞争关系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林祥友 胡双 +1 位作者 彭滟茹 全施桡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0-144,共5页
在已经实施沪港通,即将实施深港通的背景下,以沪深交易所AH双重上市板块为研究对象,采用均值差异的T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方法分析在沪港通实施前后沪深港证券市场AH双重上市板块成交额的差异,采用Lotka-Volterra模型实证分析沪港通... 在已经实施沪港通,即将实施深港通的背景下,以沪深交易所AH双重上市板块为研究对象,采用均值差异的T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方法分析在沪港通实施前后沪深港证券市场AH双重上市板块成交额的差异,采用Lotka-Volterra模型实证分析沪港通实施前后AH双重上市板块在沪港证券市场、深港证券市场之间的动态竞争关系的变化,以考察沪港通的实施对沪深港股市动态竞争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沪港通的实施对AH双重上市板块在沪港证券市场、深港证券市场之间的竞争关系产生了显著影响,人民币对港元汇率的波动也会对沪深港股市竞争关系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沪港通 市场竞争关系 Wilcoxon秩和检验 Lotka—Volterr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VA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重构 被引量:16
2
作者 林祥友 宋浩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1-32,共2页
本文针对传统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不足,尝试性地引入经济增加值这一指标,构造出以权益资本经济增加值率(EVAOE)为核心指标,更多层级、更多分支的新型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关键词 社邦财务分析体系 经济增加值 权益资本经济增加值率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指期货主力合约转换的有效性研究——基于价格引导关系视角 被引量:6
3
作者 林祥友 代宏霞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9-116,共8页
以成交量最大、持仓量最大、成交量持仓量之一最大、成交量持仓量共同最大作为判别标准,研究四种标准的主力合约转换日的差异性和有效性。对沪深300股指期货20次主力合约的实证分析表明:成交量最大确定的主力合约转换日和持仓量最大确... 以成交量最大、持仓量最大、成交量持仓量之一最大、成交量持仓量共同最大作为判别标准,研究四种标准的主力合约转换日的差异性和有效性。对沪深300股指期货20次主力合约的实证分析表明:成交量最大确定的主力合约转换日和持仓量最大确定的主力合约转换日相同的有5次;成交量最大确定的主力合约转换日与持仓量最大确定的主力合约转换日不同的有15次;持仓量最大确定的主力合约转换比成交量最大确定的主力合约转换具有更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指期货 主力合约 成交量 持仓量 价格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研究——来自沪深300股指期货仿真交易的证据 被引量:9
4
作者 林祥友 代宏霞 何萧肖 《山东经济》 2011年第1期107-114,共8页
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方法,对沪深300股指期货仿真交易在股价指数振荡上行区间(股指期货合约IF0709的走势)和股价指数振荡下行区间(股指期货合约IF0809的走势)的价格发现功能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的... 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方法,对沪深300股指期货仿真交易在股价指数振荡上行区间(股指期货合约IF0709的走势)和股价指数振荡下行区间(股指期货合约IF0809的走势)的价格发现功能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在股价指数上行区间,股指现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强于股指期货;在股价指数下行区间,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强于股指现货。这可能是我国证券市场不允许卖空的单边市场格局和股指期货的仿真交易阶段的交易不活跃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沪深300股指期货 价格发现 Granger因果检验 脉冲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证券市场星期五和股指期货到期日的日历效应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林祥友 代宏霞 甘雨婕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8-57,共10页
在我国资本市场沪深300股指期货正式推出和顺利运行的背景下,从证券市场的成交量、收益率、流动性和波动性等变量的差异显著性方面,采用Wilcoxon-Mann-Whitney非参数检验方法、带虚拟变量的自回归模型,以及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证券市... 在我国资本市场沪深300股指期货正式推出和顺利运行的背景下,从证券市场的成交量、收益率、流动性和波动性等变量的差异显著性方面,采用Wilcoxon-Mann-Whitney非参数检验方法、带虚拟变量的自回归模型,以及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证券市场的星期五效应、股指期货的到期日效应,以及由证券市场星期五效应和股指期货到期日效应叠加而成的双重日历效应。得到的结论是:从纯粹的星期五效应角度看,我国证券市场存在显著的收益率效应;从纯粹的到期日效应角度看,我国证券市场存在显著的流动性效应;从双重日历效应角度看,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着显著的波动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期五效应 到期日效应 双重日历效应 非参数检验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P沙盘模拟课程教学之完善 被引量:15
6
作者 林祥友 程夏 曾廷敏 《财会月刊(下)》 2008年第4期89-90,共2页
ERP沙盘模拟课程是一种体验式的课程,本文针对ERP沙盘模拟课程的特点及具体实践情况,对其作进一步的尝试性改革,以期取得ERP沙盘模拟课程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的更大成功。
关键词 联合组建 角色轮换 过关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频数据的股指期货动态价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林祥友 甘雨婕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4年第2期121-129,共9页
利用股指期货合约在非主力合约期和主力合约期的五分钟高频交易价量数据,计算价格方面的五分钟收益率和GK波动率,五分钟成交量和持仓量,实证分析股指期货合约在存续期两个阶段的价量特征及其动态关系,得到的结论是:股指期货的价格收益... 利用股指期货合约在非主力合约期和主力合约期的五分钟高频交易价量数据,计算价格方面的五分钟收益率和GK波动率,五分钟成交量和持仓量,实证分析股指期货合约在存续期两个阶段的价量特征及其动态关系,得到的结论是:股指期货的价格收益率与成交量、持仓量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而其绝对收益率与成交量、持仓量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Granger因果关系。价格波动率与成交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价格波动率与持仓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指期货 收益率 波动率 成交量 持仓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资融券交易对ETF基金市场流动性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林祥友 代宏霞 《西部论坛》 2013年第3期103-108,共6页
以7种成为融资融券标的证券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EFT基金)构造处理组,以7种未成为融资融券标的证券的ETF基金构造控制组,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有ETF基金成为融资融券标的证券前后我国ETF基金市场流动性的差异,... 以7种成为融资融券标的证券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EFT基金)构造处理组,以7种未成为融资融券标的证券的ETF基金构造控制组,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有ETF基金成为融资融券标的证券前后我国ETF基金市场流动性的差异,分析融资融券交易对ETF基金市场流动性的净影响,得到的可靠结论是:融资融券交易提高了我国ETF基金市场流动性,改善了ETF基金市场质量。因此,ETF基金市场监管者和交易者都需要对ETF基金进入融资融券标的证券之前与之后进行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融券 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 ETF基金市场 市场质量 流动性 非流动性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层融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新思路 被引量:6
9
作者 林祥友 杨振 阿都建林 《金融会计》 2005年第6期51-53,共3页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是我国理论界和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要比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惟有进行融资模式的创新。笔者认为,适时在中国引入夹层融资(mezzanine finance)应该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难问题 新思路 热点问题 融资模式 理论界 适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P沙盘模拟中经营业务的拓展与运行规则的修订 被引量:7
10
作者 林祥友 曾廷敏 《中国管理信息化》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109-111,共3页
ERP沙盘模拟对抗课程是一种体验式的互动教学。将ERP沙盘模拟教学模式引入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之中,本身就是一项重大的改革。而在ERP沙盘模拟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尝试性改革和创新,以期取得ERP沙盘模拟课程教学改... ERP沙盘模拟对抗课程是一种体验式的互动教学。将ERP沙盘模拟教学模式引入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之中,本身就是一项重大的改革。而在ERP沙盘模拟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尝试性改革和创新,以期取得ERP沙盘模拟课程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的更大成功。我们对ERP沙盘模拟教学的改革和创新集中在:对ERP沙盘模拟的运行过程进行适当的升级,为配合升级后的ERP沙盘模拟的顺利运行,我们进行了参与主体的增员、经营业务的拓展和运行规则的修订,以期ERP沙盘模拟课程在原有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实现自身适应性的增强和升级化的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P沙盘模拟 经营业务 运行规则 拓展 修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指期货主力合约转换前后的市场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林祥友 代宏霞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9-15,共7页
分别以股指期货合约在合约序列中的成交量最大、持仓量最大作为判别主力合约的标准,研究两种标准确定的股指期货主力合约转换日的差异性。以主力合约转换前后新主力合约的市场效率系数的变化,研究股指期货主力合约转换日的有效性。对我... 分别以股指期货合约在合约序列中的成交量最大、持仓量最大作为判别主力合约的标准,研究两种标准确定的股指期货主力合约转换日的差异性。以主力合约转换前后新主力合约的市场效率系数的变化,研究股指期货主力合约转换日的有效性。对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连续20次主力合约转换进行实证分析,可见持仓量标准确定的主力合约转换日早于成交量标准确定的主力合约转换日,且持仓量标准确定的主力合约转换具有更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指期货 主力合约 市场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资产折旧的帕累托改进:正态动态折旧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4
12
作者 林祥友 代宏霞 《山东经济》 2008年第2期135-140,共6页
现有的固定资产折旧模型至少存在如下两个致命的缺陷:第一,各期的折旧额相等、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导致折旧额的分布结构不合理;第二,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累计折旧额即是各期折旧额的简单相加,导致折旧额的价值总量不合理。为改变... 现有的固定资产折旧模型至少存在如下两个致命的缺陷:第一,各期的折旧额相等、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导致折旧额的分布结构不合理;第二,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累计折旧额即是各期折旧额的简单相加,导致折旧额的价值总量不合理。为改变这一状况,笔者针对前一问题提出正态折旧模型,针对后一问题提出动态折旧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独创性地将正态折旧和动态折旧相融合,进行固定资产折旧的帕累托改进,构建了固定资产折旧的帕累托最优模型:正态动态折旧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资产折旧 帕累托改进 正态折旧模型 动态折旧模型 正态动态折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P实物沙盘与电子沙盘的结合运行模式 被引量:10
13
作者 林祥友 曾廷敏 《财会月刊(中)》 2012年第4期94-95,共2页
ERP沙盘模拟实验先后经历了实物沙盘与电子沙盘阶段,实物沙盘与电子沙盘各有其优缺点,将二者合理结合运行是ERP沙盘模拟教学的必然趋势。本文分析ERP实物沙盘与电子沙盘可能的结合运行模式,并在ERP实物沙盘与电子沙盘的结合运行模式中... ERP沙盘模拟实验先后经历了实物沙盘与电子沙盘阶段,实物沙盘与电子沙盘各有其优缺点,将二者合理结合运行是ERP沙盘模拟教学的必然趋势。本文分析ERP实物沙盘与电子沙盘可能的结合运行模式,并在ERP实物沙盘与电子沙盘的结合运行模式中进行比较选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P 实物沙盘 电子沙盘 结合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指期货对证券市场周内效应模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林祥友 代宏霞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6年第3期130-138,共9页
纵向比较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前后4年的沪深300证券市场周内效应模式的差异性,横向比较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后的沪深300证券市场与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周内效应模式的相似性,据以考察股指期货对证券市场周内效应模式的影响。得到的... 纵向比较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前后4年的沪深300证券市场周内效应模式的差异性,横向比较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后的沪深300证券市场与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周内效应模式的相似性,据以考察股指期货对证券市场周内效应模式的影响。得到的结论是,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前后沪深300证券市场的周内效应模式存在明显差异,而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后沪深300证券市场和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的周内效应则明显趋同,首次捕捉到了股指期货影响证券市场周内效应模式的经验证据,并分析了股指期货影响证券市场周内效应模式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指期货 证券市场 周内效应模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指期货分解交易量影响波动性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祥友 代宏霞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6年第4期47-56,共10页
基于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高频数据,根据持仓量增量和交易量之间的内在关系,巧妙地将股指期货合约交易量分解为开仓交易量、平仓交易量和换手交易量,利用EGARCH模型研究股指期货不同分解交易量对股指期货市场波动性影响的差异性,以及市... 基于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高频数据,根据持仓量增量和交易量之间的内在关系,巧妙地将股指期货合约交易量分解为开仓交易量、平仓交易量和换手交易量,利用EGARCH模型研究股指期货不同分解交易量对股指期货市场波动性影响的差异性,以及市场波动的非对称性,得到的结论是:各类分解交易量比未分解交易量包含了更多能够解释市场波动性的增量信息,各类分解交易对波动性均存在正向影响,波动具有非对称性,在交易数量相同的情况下,各类交易对市场波动性影响程度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是开仓交易、换手交易、平仓交易,表明不同交易者结构对市场波动性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易量 开仓交易量 平仓交易量 换手交易量 波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证券市场双重日历效应的非参数检验 被引量:4
16
作者 林祥友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10-16,共7页
在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正式推出和顺利运行的背景下,构造沪深300股指的非星期五数据、星期五但非到期日数据、到期日数据,从证券市场的成交量、收益率、流动性和波动性等角度,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研究我国证券市场星期五效应、股指期货... 在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正式推出和顺利运行的背景下,构造沪深300股指的非星期五数据、星期五但非到期日数据、到期日数据,从证券市场的成交量、收益率、流动性和波动性等角度,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研究我国证券市场星期五效应、股指期货到期日效应,以及二者叠加而成的双重日历效应。得到的结论是:从星期五效应角度看,我国证券市场存在显著的收益率效应;从到期日效应角度看,我国证券市场存在显著的流动性效应;从双重日历效应角度看,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着显著的波动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券市场 股指期货 双重日历效应 非参数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的到期日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祥友 陈超 易凡琦 《兰州财经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75-82,共8页
采用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前后沪深300股指各4年的日交易数据,从沪深300股指市场的成交量、收益率、流动性和波动性等指标角度,使用Wilcoxon—Mann—Whitney非参数检验方法和双重差分模型DID研究沪深300股指市场的股指期货到期日效应... 采用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前后沪深300股指各4年的日交易数据,从沪深300股指市场的成交量、收益率、流动性和波动性等指标角度,使用Wilcoxon—Mann—Whitney非参数检验方法和双重差分模型DID研究沪深300股指市场的股指期货到期日效应,得到的结论是:在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的到期日,沪深300股指市场不存在显著的成交量效应和收益率效应,却存在显著的流动性效应和波动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券市场 股指期货 到期日效应 非参数检验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转换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祥友 代宏霞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5年第5期1-8,共8页
自我国2010年4月16日推出沪深300股指期货至2014年4月18日整整4年间,先后完成了48次主力合约转换。分别以持仓量最大标准、成交量最大标准、持仓量成交量之一最大标准、持仓量成交量共同最大标准确定每一次主力合约转换,并分别按照判别... 自我国2010年4月16日推出沪深300股指期货至2014年4月18日整整4年间,先后完成了48次主力合约转换。分别以持仓量最大标准、成交量最大标准、持仓量成交量之一最大标准、持仓量成交量共同最大标准确定每一次主力合约转换,并分别按照判别标准、转换年份、转换类型对股指期货主力合约转换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分析了基于不同判别标准、不同转换年份、不同转换类型的主力合约转换的差异性、变化规律及内在机理,给出了股指期货主力合约转换的系统性的统计分析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指期货 主力合约 判别标准 转换类型 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资产动态折旧的分类模型与通用模型构建 被引量:10
19
作者 林祥友 钟向东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7年第1期100-102,共3页
文章参照固定资产静态折旧的几种典型模型,构建了直线动态折旧模型、折旧基数变化情况下的加速动态折旧模型、折旧率变化情况下的加速动态折旧模型,分别根据各种折旧模型各自折旧额的内在规律性进行建模,比较好地实现了从静态折旧模型... 文章参照固定资产静态折旧的几种典型模型,构建了直线动态折旧模型、折旧基数变化情况下的加速动态折旧模型、折旧率变化情况下的加速动态折旧模型,分别根据各种折旧模型各自折旧额的内在规律性进行建模,比较好地实现了从静态折旧模型向动态折旧模型的转化。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去寻找各种动态折旧模型中各期折旧额的共同规律,进而建立起固定资产动态折旧的通用模型,以供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代入相应初始条件直接套用固定资产动态折旧的通用模型,方便地计算固定资产各期的动态折旧金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资产 动态折旧 分类模型 通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PM的股指期货交叉套期保值策略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祥友 代宏霞 《山东经济》 2009年第4期73-77,共5页
股指期货对证券组合的套期保值是典型的交叉套期保值。在此类交叉套期保值最优套期保值比率(数量)的求解过程中,有学者尝试性地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引入,确定了消除系统性风险的最优套期保值比率(数量),但对其中股指期货和股指现... 股指期货对证券组合的套期保值是典型的交叉套期保值。在此类交叉套期保值最优套期保值比率(数量)的求解过程中,有学者尝试性地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引入,确定了消除系统性风险的最优套期保值比率(数量),但对其中股指期货和股指现货的区别未做说明,对贝他系数的说明也模棱两可。本文用另一种方法巧妙地将CAPM引入,对证券组合和股指期货同时定价,较好地实现了股指期货对证券组合交叉套期保值套头比(数量)的求解,并用理论推演和实证数据分析了在一定条件下本文模型与现有文献确定的套头比(数量)之间的相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指期货 证券组合 CAPM 交叉套期保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