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黄翔鹏《乐问》读后谈 被引量:2
1
作者 曹柯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1-77,共7页
此文是扬州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部分博士生和教师座谈黄翔鹏先生遗作《乐问》一书的纪要。文中讨论了该书对文史研究者的宝贵启示 ,特别注意到黄翔鹏先生以对象和问题为中心的学问方式与学科立场 ,以及他所追求的事之“物”与事之“理”... 此文是扬州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部分博士生和教师座谈黄翔鹏先生遗作《乐问》一书的纪要。文中讨论了该书对文史研究者的宝贵启示 ,特别注意到黄翔鹏先生以对象和问题为中心的学问方式与学科立场 ,以及他所追求的事之“物”与事之“理”谐调一致的学术目标 ,认为《乐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翔鹏 乐问 方法论 学科交叉 纪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史研究方法的若干思考
2
作者 曹柯平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0期91-96,共6页
随着人类对本体论的认识愈益深入,作为求知可靠基础的理性已受到严重的质疑。而以归纳推理为核心的中国文史研究的传统范式,该如何克服固有的缺陷和寻求新的拓展,以及怎样避免滑入不易觉察的陷阱,就成为一个值得费心思量的问题。
关键词 方法 理性 逻辑 成见 证伪 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江西旧石器文化的性质与源流
3
作者 曹柯平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14-20,共7页
江西已发现的旧石器(距今4020万年)整体表现为南方砾石石器工业传统。在这一前提之下,又具有自身的特点。其渊源应置于旧石器时代初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来理解,而其流向则隐约能在距今21.
关键词 旧石器 砾石石器工业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的史前环境 被引量:7
4
作者 吴锤 曹柯平 《东南文化》 2000年第9期6-13,共8页
本文系统论述了晚更新世末期以来至有文字记录的历史之前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环境和史前文化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史前环境 考古学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江县龙王岭遗址试掘 被引量:15
5
作者 白坚 曹柯平 +2 位作者 杨隆庆 陈晓东 翁松龄 《东南文化》 CSSCI 1991年第6期174-179,共6页
龙王岭遗址,位于江西省九江县马回岭乡东南约2公里的山岗上,它北距仓房村约300米,张家河自东向西从其北缘流过;遗址高出河床约30米,属河旁丘陵台地类型,地势大体呈东北端较高、西南部略低之斜坡状,面积约7500平方米.(参见本期《江西九... 龙王岭遗址,位于江西省九江县马回岭乡东南约2公里的山岗上,它北距仓房村约300米,张家河自东向西从其北缘流过;遗址高出河床约30米,属河旁丘陵台地类型,地势大体呈东北端较高、西南部略低之斜坡状,面积约7500平方米.(参见本期《江西九江县马回岭遗址调查》文之图一)该遗址系1983年文物普查中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江县 遗址 泥灰 红陶 早商文化 叶脉纹 云雷纹 夹砂 遗物 点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考古学的“庐山会议”“江南地区印纹陶问题学术讨论会”追忆
6
作者 彭适凡(口述) 肖宇 曹柯平 《大众考古》 2018年第4期19-24,共6页
因缘耦合 合议缘起 1978年在庐山召开的“江南地区印纹陶问题学术讨论会”,堪为中国考古学史上一次重要的学术盛会,这次会议在考古学界的口耳相传中被简称为“庐山会议”。彼时,“文革”的阴霾刚刚散去,改革开放尚在酝酿之中,江西... 因缘耦合 合议缘起 1978年在庐山召开的“江南地区印纹陶问题学术讨论会”,堪为中国考古学史上一次重要的学术盛会,这次会议在考古学界的口耳相传中被简称为“庐山会议”。彼时,“文革”的阴霾刚刚散去,改革开放尚在酝酿之中,江西筹备这样一个全国性的学术会议极其不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讨论会 庐山会议 考古学史 江南地区 中国 追忆 “文革”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樊城堆文化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7
7
作者 曹柯平 《南方文物》 1993年第4期53-58,44,共7页
樊城堆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江西地区最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它得名于1977年发掘的江西樟树市(原名清江县)樊城堆遗址,但最初的发现可追溯到1947年饶惠元先生在樟树筑卫城遗址的调查。40多年来,这种文化的资料不断有所积累,但对它的研... 樊城堆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江西地区最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它得名于1977年发掘的江西樟树市(原名清江县)樊城堆遗址,但最初的发现可追溯到1947年饶惠元先生在樟树筑卫城遗址的调查。40多年来,这种文化的资料不断有所积累,但对它的研究却始终鲜有突破。目前,在该文化的研究中,存在着一个值得讨论的倾向,即有些研究者把江西靖安郑家墓地遗存,新余拾年山二、三期遗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樊城堆文化 樊城堆遗址 考古学文化 文化面貌 新石器时代晚期 江西樟树 江西地区 朱绘 篮纹 薛家岗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存再研究及中国稻作农业起源新认识 被引量:7
8
作者 曹柯平 《东南文化》 CSSCI 1998年第3期25-31,共7页
文章认为中国栽培稻的驯化史可能始于距今1.5万年前后,距今8000-9000年左右中国南方淮河南岸古代居民率先发明早期稻作农业。
关键词 仙人洞遗址 稻作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昌市郊晋墓清理简报 被引量:4
9
作者 曹柯平 李科友 《南方文物》 1985年第1期27-29,共3页
青云谱岱山西晋墓 1984年10月,南昌市乳制品厂在青云谱岱山基建工地发现一座古墓,并电告我队,我队即派人前往了解,至墓地时,器物已经取出,墓室也已经部分填上。该墓位于乳制品厂办公大楼的后山,座北朝南,墓室为券顶砖室结构,平面呈长方... 青云谱岱山西晋墓 1984年10月,南昌市乳制品厂在青云谱岱山基建工地发现一座古墓,并电告我队,我队即派人前往了解,至墓地时,器物已经取出,墓室也已经部分填上。该墓位于乳制品厂办公大楼的后山,座北朝南,墓室为券顶砖室结构,平面呈长方形,长约8米,宽约2米,高约2.5米。分前后二室,前室呈方形,长、宽各约2米,后室长约6米。墓壁由长方形青砖平铺错缝叠砌,砖缝以黄泥浆填抹,券顶用楔形砖,砖长34.5、宽16.5、厚5.5—3.5厘米。砖饰网钱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券顶 楔形砖 钱纹 底径 弦纹 豆青釉 滑石猪 青云谱 支烧 鼓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旧石器年代考证 被引量:3
10
作者 曹柯平 《南方文物》 1998年第4期20-26,共7页
关键词 旧石器时代晚期 网纹红土 红色风化壳 第二级阶地 莲塘组 第四纪地质 中更新世晚期 第四纪冰川 江西省 晚更新世早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九江县马回岭遗址调查 被引量:4
11
作者 翁松龄 李家和 曹柯平 《东南文化》 CSSCI 1991年第6期170-174,共5页
(一)概况九江县地处赣北,紧临长江,座落在鄱阳湖以西,庐山脚下.她东连九江市、星子县,西南与德安县交界,西北与瑞昌市相邻.马回岭位于九江县西南部,紧毗德安县,昌九铁路从这里通过.
关键词 九江县 遗址 花兰 红陶 夹砂 云雷纹 江西 德安县 折纹 格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将合作在江西进行考古试掘
12
作者 曹柯平 《南方文物》 1992年第3期93-93,共1页
在国家文物局、江西省文化厅和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美国埃德沃考古学研究基金会将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对江西万年、乐平、分宜等地的洞穴遗址进行采样分析和试掘。今年9月10日至20日,该会主席理查德·S·麦克尼什博士(... 在国家文物局、江西省文化厅和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美国埃德沃考古学研究基金会将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对江西万年、乐平、分宜等地的洞穴遗址进行采样分析和试掘。今年9月10日至20日,该会主席理查德·S·麦克尼什博士(Richards·MacNeish)在杨凤光、彭适凡、陈文华等有关领导和专家的陪同下,对各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就有关问题与中方达成了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穴遗址 彭适凡 国家文物局 陈文华 尼什 德沃 乐平 采样分析 农业起源 分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硬陶器的研究
13
作者 曹柯平 《江西文物》 1991年第2期51-52,86,共3页
硬陶器早已大量见诸于考古报告和论文之中。但长期以来,硬陶器并没有成为陶器研究中一个受到重视的分类;它或者是纹饰排比中需要强调的陶片质地,或者在何为陶器,何为瓷器的争论中充当模棱两可的角色。其实,硬陶器是器物分类的一个重要内... 硬陶器早已大量见诸于考古报告和论文之中。但长期以来,硬陶器并没有成为陶器研究中一个受到重视的分类;它或者是纹饰排比中需要强调的陶片质地,或者在何为陶器,何为瓷器的争论中充当模棱两可的角色。其实,硬陶器是器物分类的一个重要内容,在陶器研究尤其是我国南方地区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的陶器研究中,它是一块值得认真讨论的领域。理由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报告 陶片 硬陶 大汶口文化 印纹软陶 黄土仑 龙山黑陶 陶瓷发展史 几何形印纹 刻划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九江神墩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28
14
作者 李家和 刘诗中 曹柯平 《江汉考古》 1987年第4期12-31,98,共21页
神墩遗址,是八十年代初县文物队在文物普查中发现的.遗址位于九江县城(沙河街)西北十六公里的新合乡境内,大(湖北大冶)沙(江西沙河街)铁路自西向东穿过遗址的北部(图一).遗址呈土墩状,顶面平整,高出周围5—10米,面积共二万五千余平方米... 神墩遗址,是八十年代初县文物队在文物普查中发现的.遗址位于九江县城(沙河街)西北十六公里的新合乡境内,大(湖北大冶)沙(江西沙河街)铁路自西向东穿过遗址的北部(图一).遗址呈土墩状,顶面平整,高出周围5—10米,面积共二万五千余平方米,一条溪水经东侧由南向北环流。经省文物工作队派员两次全面调查和钻探得知,该遗址之上,除小部分面积为近现代墓葬扰乱外,大部分文化堆积保存较好,最厚处达3.8——4米,内涵比较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 新石器时代晚期 文化遗物 发掘简报 红陶 文化堆积 江西 陶器 原始瓷 九江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地区的古铜矿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诗中 曹柯平 唐舒龙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82-88,共7页
长江中游地区的古铜矿刘诗中,曹柯平,唐舒龙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考古工作一个重大的收获就是在长江中游地区发现了多处从商代至西汉时期的铜矿遗址。这些采铜遗存与大量出土或传世的精美青铜器相辉映,以丰富翔实的实物资料印... 长江中游地区的古铜矿刘诗中,曹柯平,唐舒龙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考古工作一个重大的收获就是在长江中游地区发现了多处从商代至西汉时期的铜矿遗址。这些采铜遗存与大量出土或传世的精美青铜器相辉映,以丰富翔实的实物资料印证了中国青铜文化的历史是一部独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地区 铜绿山 地下开采 春秋时期 古铜矿 露天采场 平巷 方形框架 斜井 商周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江神墩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家和 刘诗中 曹柯平 《南方文物》 1987年第2期1-19,共19页
(一)概况 神墩遗址是八十年代初期九江县文物普查队在普查过程中发现的。遗址位于九江县城(沙河街)西北十六公里的新合乡境内,大()沙(河街)铁路,自西向东穿过遗址的北部(图一)。遗址呈土墩形状,顶面平整,高出现在周围田面5——10米,面... (一)概况 神墩遗址是八十年代初期九江县文物普查队在普查过程中发现的。遗址位于九江县城(沙河街)西北十六公里的新合乡境内,大()沙(河街)铁路,自西向东穿过遗址的北部(图一)。遗址呈土墩形状,顶面平整,高出现在周围田面5——10米,面积共二万五千余平方米,一条溪流经东侧由南向北环流。经省文物工作队派员两次全面调查和钻探得知,该遗址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掘简报 灰陶 文物工作队 弦纹 新合乡 篮纹 云雷纹 圈足 磨光陶 底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昏侯墓地符号世界:当卢纹饰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曹柯平 王小盾 +1 位作者 徐长青 蔡丹(校)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5-96,共12页
新近发现的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中,符号组合系统而富于逻辑。我们以车马坑K1出土的三件当卢为例,论证其三组纹饰反映了海昏国人对于彼岸世界之结构的认识:即冥间是安顿墓主的世界,仙界是墓主即将归升的世界,再生则是墓主重新返回人世... 新近发现的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中,符号组合系统而富于逻辑。我们以车马坑K1出土的三件当卢为例,论证其三组纹饰反映了海昏国人对于彼岸世界之结构的认识:即冥间是安顿墓主的世界,仙界是墓主即将归升的世界,再生则是墓主重新返回人世的途径。这三个世界,分别以白虎、凤鸟、凤形鸾鸟为主神,而以"北冥"故事、"开明神山"故事、"曳衔运日"故事为叙事骨干,充满运动和彼此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昏侯刘贺 当卢 白虎 凤鸟 鸱龟曳衔
原文传递
茶托、发酵茶和汤剂——以考古发现切入中国早期茶史 被引量:3
18
作者 曹柯平 周广明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1-133,共13页
商周时期,巴蜀地区的人们从菜蔬中认识了苦菜,又由苦菜中辨认出了茶。在这个"煮荼"的阶段,中国茶文化获得了其药用的功能,它规定了六朝、隋唐时期,"煎茗"阶段的煎煮方法;亦决定了五代、宋时期"点茶"阶段... 商周时期,巴蜀地区的人们从菜蔬中认识了苦菜,又由苦菜中辨认出了茶。在这个"煮荼"的阶段,中国茶文化获得了其药用的功能,它规定了六朝、隋唐时期,"煎茗"阶段的煎煮方法;亦决定了五代、宋时期"点茶"阶段的制茶技术;还影响了元和明代以降,"泡茶"阶段的饮用方式。可以推定,南朝时期,中国茶文化符号正式设立并稳定为日用生活方式,并且自南宋开始,茶文化的药用功能逐渐向保健养生功能转化,进而又对造茶、茶具、茶艺表演等产生了一系列新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托 发酵茶 煮剂 煮散 饮剂
原文传递
博物馆临时展览的主题及其表达——以河口镇历史文化临展的策划为例
19
作者 曹柯平 李丽 钟文良 《常州文博论丛》 2017年第1期132-136,共5页
江西铅山县河口镇历史文化临展“茶香飘万里樯影驰百货——河口:万里茶道第一镇”,将策展工作的核心问题归纳为“一个中心,一个全面”,即以展览主题思想为中心,全面推动展览主题的确立和表达。文章由河口镇历史文化临展主题的确立过程,... 江西铅山县河口镇历史文化临展“茶香飘万里樯影驰百货——河口:万里茶道第一镇”,将策展工作的核心问题归纳为“一个中心,一个全面”,即以展览主题思想为中心,全面推动展览主题的确立和表达。文章由河口镇历史文化临展主题的确立过程,归纳影响展览主题确立的因素,包括博物馆的性质、展览的特征、公众认知度和展览目的。同时,根据展览的内容、空间规划、形式设计等因素完善展览的主题表达,进而完成展览内容、形式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览策划 主题表达 河口古镇
原文传递
海昏侯刘贺墓:公众考古的一个范例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长青 曹柯平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1-133,共3页
江西南昌,在大江大湖的哺育下,咀含两干余年英华.不仅得到了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之“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优美描写,更在现代史风云中以八一起义而获得“英雄城”的光荣。南昌悠久的文明于2015年冬天再次令世界惊叹,湮灭... 江西南昌,在大江大湖的哺育下,咀含两干余年英华.不仅得到了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之“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优美描写,更在现代史风云中以八一起义而获得“英雄城”的光荣。南昌悠久的文明于2015年冬天再次令世界惊叹,湮灭了两干年的西汉海昏侯刘贺墓的面世,一经报道,就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和科学严谨的考古手段,吸引了海内外各界人士的目光,在对于南昌及江西古老往昔的追溯与宣扬中,各方媒体与媒体人对海昏侯刘贺墓的持续关注、考古界的密切配合和细致工作,揭示出海昏侯刘贺墓令人瞠目的历史、科学价值,而整个发掘过程悬念迭生,堪可直呼全民“追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 江西南昌 公众 《滕王阁序》 科学价值 唐代诗人 文化魅力 现代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