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侧胸骨后甲状腺肿致重度气管狭窄麻醉处理1例报告
1
作者 黄珍鸯 林仙菊 +1 位作者 郑波 曹东航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1期125-127,共3页
胸骨后甲状腺肿定义为甲状腺肿大,向下延伸,在胸骨切迹以下超过50%,或下极在胸骨上切迹以下大于3cm[1]。其最常见的症状与气道或食管受压有关,包括呼吸困难、呛咳、吞咽困难和声音嘶哑[2]。本文拟分析1例胸骨后甲状腺肿致重度气管狭窄... 胸骨后甲状腺肿定义为甲状腺肿大,向下延伸,在胸骨切迹以下超过50%,或下极在胸骨上切迹以下大于3cm[1]。其最常见的症状与气道或食管受压有关,包括呼吸困难、呛咳、吞咽困难和声音嘶哑[2]。本文拟分析1例胸骨后甲状腺肿致重度气管狭窄的困难气道患者的麻醉处理,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狭窄 胸骨后甲状腺肿 吞咽困难 麻醉处理 困难气道 胸骨切迹 声音嘶哑 甲状腺肿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肺动脉异常起源的麻醉管理1例报道
2
作者 鲁旭 朱聪颖 +1 位作者 周慧燕 曹东航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7期656-657,共2页
肺动脉异常起源于主动脉是少见的,占先天性心脏病比例为0.12%[1]。异常的解剖可能导致长期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不可逆的改变。在临床情况中,大多数病例都是右肺动脉异常起源,左肺动脉异常起源占少数。这种异常导致右肺接受动脉系统的血液... 肺动脉异常起源于主动脉是少见的,占先天性心脏病比例为0.12%[1]。异常的解剖可能导致长期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不可逆的改变。在临床情况中,大多数病例都是右肺动脉异常起源,左肺动脉异常起源占少数。这种异常导致右肺接受动脉系统的血液,持续的肺动脉高压,如若未早期纠正,最终导致患者出现不可逆的肺血管病变以及右心衰。既往文献中多为分享外科治疗过程,而麻醉管理分享较少。本次研究报道1例右肺动脉异常起源的麻醉管理。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管理 先天性心脏病 肺血管病变 右心衰 肺动脉高压 动脉系统 右肺 主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用于心血管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6
3
作者 曹东航 项海飞 丁进峰 《中国医刊》 CAS 2013年第9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用于心血管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麻醉下行心血管手术患者的资料126例,根据其麻醉药物不同,分为A组和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自主呼吸时间、苏醒时间和...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用于心血管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麻醉下行心血管手术患者的资料126例,根据其麻醉药物不同,分为A组和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自主呼吸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 B组患者自主呼吸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显著比A组患者短,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与B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瑞芬太尼是一种用于心血管手术较理想的麻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 心血管手术 麻醉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锯肌阻滞对非气管插管经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应激反应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曹东航 黄文广 +1 位作者 曹建斌 祝胜美 《中国医刊》 CAS 2019年第12期1339-1343,共5页
目的探究前锯肌阻滞在非气管插管经胸腔镜肺癌根治术镇痛中的效果以及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浙江省台州医院择期行非气管插管经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 目的探究前锯肌阻滞在非气管插管经胸腔镜肺癌根治术镇痛中的效果以及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浙江省台州医院择期行非气管插管经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所有患者术中均实施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术后给予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观察组患者在全身麻醉后实施超声引导下前锯肌阻滞。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24h舒芬太尼及丙泊酚用量,术后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PCIA按压次数,记录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于术后不同时间(12、24、48h)评价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恢复质量评分(quality of recovery 40,QoR-40)。术后24h测定血浆激素(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评价两组患者的应激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及术后24h舒芬太尼用量低于对照组,术后苏醒时间及拔除喉罩时间短于对照组,PCIA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2、24、48h时,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QoR-4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观察组血浆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于胸腔镜下行非气管插管肺癌根治术的患者,在全身麻醉后实施前锯肌阻滞可显著增强镇痛效果,减轻应激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根治术 胸腔镜 前锯肌阻滞 非气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儿术中应用前列腺素E_1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曹东航 丁进峰 王明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2期2634-2635,共2页
目的:了解术中应用不同剂量前列腺素E1(PGE1)对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儿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3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应用PGE120ng/(kg·min)组(试验A组)及应用PGE1100ng/(kg·min)组(试验B组),连... 目的:了解术中应用不同剂量前列腺素E1(PGE1)对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儿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3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应用PGE120ng/(kg·min)组(试验A组)及应用PGE1100ng/(kg·min)组(试验B组),连续监测患儿的心率(HR)、体循环动脉收缩压(SDP)变化,分别在切皮前及停体外循环30min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EF)、肺动脉平均压(MPAP)及肺动脉和主动脉血流量比值(Qp/Qs)。结果:术中应用不同剂量PGE1患儿的HR、EF及Qp/Qs差异无显著性,但患儿的MPAP和SDP差异有显著性,PGE120ng/(kg·min)时,MPAP已显著下降,当剂量加大至100ng/(kg·min)时,MPAP进一步下降,同时SDP明显下降。结论:术中应用PGE1对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儿的肺血管有较好的选择性,20ng/(kg·min)即有显著疗效,但不宜超过100ng/(kg·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肺动脉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前列腺素E1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下微创漏斗胸矫正手术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及肺内分流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曹东航 丁进峰 项海飞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38-1140,共3页
目的观察微创漏斗胸矫正(Nuss)手术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及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选择行Nuss手术患儿30例,年龄3-12岁,体质量9.5-26.8 kg,ASAⅠ-Ⅱ级,心肺功能基本正常,调节麻醉深度,使脑电双频指数(BIS)维持在35-45之间,分别于气胸前(T... 目的观察微创漏斗胸矫正(Nuss)手术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及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选择行Nuss手术患儿30例,年龄3-12岁,体质量9.5-26.8 kg,ASAⅠ-Ⅱ级,心肺功能基本正常,调节麻醉深度,使脑电双频指数(BIS)维持在35-45之间,分别于气胸前(T0)、气胸即刻(T1)、气胸后5 min(T2)、10 min(T3)、15 min(T4)、30 min(T5)及术毕(T6),抽取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连续监测SBP、DBP、MBP、HR、CVP、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及SPO2。结果与气胸前比较,SBP、DBP、MBP、HR、CVP及PETCO2显著上升,SPO2及PO2明显下降,Qs/Qt无显著变化。结论 Nuss手术二氧化碳(CO2)人工气胸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而对肺内分流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斗胸 胸腔镜 血流动力学 肺通气 通气与血流灌注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全麻下腹腔手术患者的辅助性麻醉效果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曹东航 陈斌 胡国强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10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全麻下腹腔手术患者的辅助性麻醉效果,并为手术的顺利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研究对象为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我院行全麻腹腔手术10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历资料。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全麻下腹腔手术患者的辅助性麻醉效果,并为手术的顺利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研究对象为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我院行全麻腹腔手术10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历资料。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实验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注射右美托咪定,而对照组患者用生理盐水替代,其余处理方式相同。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用药后10 min,实验组患者镇静评分(RSS)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4.4±0.5)vs(2.8±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麻醉诱导过程中,实验组患者丙泊酚使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90.6±3.5)mg vs(124.5±4.6)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结束时,实验组患者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81.3±2.6)mmHg vs(102.4±3.6)mmHg],同时实验组患者心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66.6±3.8)bmp vs(88.3±4.9)bm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全麻下腹腔手术患者于麻醉诱导前给予注射右美托咪定有利于加强患者镇静深度,减少麻醉诱导过程中丙泊酚的使用量,并有利于患者术后血压以及心率的稳定。因此,该方法应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全麻 腹腔手术 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多卡因胶浆在喉罩全麻膝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曹东航 陈玲阳 《浙江医学》 CAS 2011年第6期906-907,共2页
喉罩全麻具有安全、放置简单、刺激小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类手术[1].然而,喉罩对咽喉的刺激,放置时可能出现较严重的应激反应,术后也可能出现咽喉痛、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严重并发症.为提高喉罩全麻膝关节镜手术的麻醉质量,我们... 喉罩全麻具有安全、放置简单、刺激小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类手术[1].然而,喉罩对咽喉的刺激,放置时可能出现较严重的应激反应,术后也可能出现咽喉痛、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严重并发症.为提高喉罩全麻膝关节镜手术的麻醉质量,我们将利多卡因胶浆应用于喉罩全麻膝关节镜手术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镜手术 利多卡因胶浆 喉罩全麻 手术中 应用 严重并发症 应激反应 声音嘶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多卡因和恩丹西酮减轻异丙酚注射痛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曹东航 丁进峰 +1 位作者 王明仓 周祖兴 《现代医药卫生》 2005年第19期2578-2579,共2页
目的:对利多卡因和恩丹西酮减轻异丙酚注射痛的效果进行比较,选出较佳的方案供临床使用。方法:择期手术患者89例,ASAⅠ ̄Ⅱ级,按随机、双盲、对照法将患者分为三组,利多卡因组30例,恩丹西酮组29例,生理盐水对照组30例。结果:异丙酚注射... 目的:对利多卡因和恩丹西酮减轻异丙酚注射痛的效果进行比较,选出较佳的方案供临床使用。方法:择期手术患者89例,ASAⅠ ̄Ⅱ级,按随机、双盲、对照法将患者分为三组,利多卡因组30例,恩丹西酮组29例,生理盐水对照组30例。结果:异丙酚注射痛在利多卡因组13%,在恩丹西酮组24%,对照组67%;两试验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2。结论:两种方法都可减轻异丙酚的注射痛,但从实用性和预防术后恶心、呕吐角度考虑,恩丹西酮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恩丹西酮 异丙酚 注射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麻醉管理
10
作者 曹东航 王明仓 《现代医药卫生》 2005年第17期2309-2310,共2页
关键词 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 麻醉管理 2004年3月 甲状腺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自控镇痛联合丙泊酚镇静在烧伤换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明仓 陈玲阳 +2 位作者 林仙菊 曹东航 项海飞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4期449-453,共5页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自控镇痛(PCA)联合丙泊酚镇静在烧伤换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ASAⅠ或Ⅱ级,烧伤面积20%~50%的Ⅱ~Ⅲ度烧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1μg组、3μg组和5μg组,每组20例。换药前5 min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25μg/kg,3 min后丙...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自控镇痛(PCA)联合丙泊酚镇静在烧伤换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ASAⅠ或Ⅱ级,烧伤面积20%~50%的Ⅱ~Ⅲ度烧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1μg组、3μg组和5μg组,每组20例。换药前5 min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25μg/kg,3 min后丙泊酚靶控输注(TCI),最初效应室浓度为1.5μg/kg,调整其浓度使BIS值较基础值降低15%~20%后开始换药。PCA:舒芬太尼浓度为1μg/mL,维持为2 mL/h,3组按压锁定给药量分别为1 mL、3 mL和5 mL,锁定时间为5 min。记录丙泊酚和舒芬太尼用量、每10 min平均按压次数、给药次数和计算按压次数/给药次数比值;采用VAS法进行疼痛评分,评定手术医生和患者满意度及不良事件情况。结果:5μg组丙泊酚用量较3μg组和1μg组减少(P<0.01,P<0.05),而3μg组较1μg组减少(P<0.05);舒芬太尼总使用量5μg组和3μg组较1μg组增多(P<0.01)。换药中平均VAS评分、每10 min按压次数、按压次数/给药次数比值1μg组显著高于3μg组和5μg组(P<0.01)。5μg组和3μg组患者和医生满意度较1μg组高(P<0.01),5μg组和3μg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5μg组眩晕发生率显著高于1μg和3μg组(P<0.01,P<0.05)。结论:舒芬太尼0.25μg/kg负荷量后PCA,持续2 mL/h,按压泵量3 mL(3μg),锁定时间5 min,联合丙泊酚镇静用于烧伤病人换药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自控镇痛 镇静 烧伤换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对腹腔镜胃癌切除患者术后镇痛作用、早期认知功能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王益兵 曹东航 项海飞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67-69,共3页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对腹腔镜胃癌切除患者术后镇痛作用、早期认知功能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影响。方法收集行腹腔镜胃癌切除术治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术后给予舒芬太尼1.6μg/kg,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对腹腔镜胃癌切除患者术后镇痛作用、早期认知功能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影响。方法收集行腹腔镜胃癌切除术治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术后给予舒芬太尼1.6μg/kg,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右美托咪定2μg/kg。比较2组患者术后镇痛作用、早期认知功能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术后4 h、8 h、24 h以及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较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术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且患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较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对腹腔镜胃癌切除术后镇痛作用明显,快速恢复早期认知功能,调节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舒芬太尼 镇痛作用 血清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氯胺酮在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手术中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丛海涛 丁进峰 +3 位作者 曹东航 陈荣 王惠琴 彭从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425-427,共3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在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手术中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足月单胎孕妇,行硬膜外麻醉后随机等分成A、B、C3组,于手术前A组静注0.5mg/kg氯胺酮;B组0.25mg/kg氯胺酮;C组0.9%生理盐水0.05mL...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在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手术中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足月单胎孕妇,行硬膜外麻醉后随机等分成A、B、C3组,于手术前A组静注0.5mg/kg氯胺酮;B组0.25mg/kg氯胺酮;C组0.9%生理盐水0.05mL/kg。观察产妇一些生命体征的变化和胎儿剖出后血气分析及1min与5minApgar评分,以及产妇苏醒期的不良反应。结果:小剂量氯胺酮仍具有较强的镇痛效果,对产妇的呼吸功能几乎无影响,能部分缓解由硬膜外麻醉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无临床剂量常见的苏醒期不良反应,对新生儿血气和Apgar评分无影响。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在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手术中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小,是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官产术 麻醉 硬膜外 胎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痛胃镜在高风险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4
作者 陈亚红 杨国玲 曹东航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53-655,共3页
目的评估高风险患者(ASAIII、IV级)中应用异丙酚来辅助胃镜检查镇静麻醉胃镜检查的安全性。方法8个月共有1490人采用异丙酚镇静麻醉进行胃镜检查,分为ASAⅠ、Ⅱ级组1364人,ASAIII、IV级组126人,每组进行用药前后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 目的评估高风险患者(ASAIII、IV级)中应用异丙酚来辅助胃镜检查镇静麻醉胃镜检查的安全性。方法8个月共有1490人采用异丙酚镇静麻醉进行胃镜检查,分为ASAⅠ、Ⅱ级组1364人,ASAIII、IV级组126人,每组进行用药前后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的对比,并比较两组间出现需要处理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使用异丙酚后,两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血压下降和呼吸次数的减慢(P<0.05),但大部分稳定在正常范围内,不需要处理,且很快恢复;ASAIII、IV级组用药前后血氧饱和度下降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出现需要处理的低血压发生率分别为1.10%和1.58%,心动过缓发生率为0.80%和0.79(%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出现需要处理的呼吸频率改变发生率分别为1.02%和3.96%,血氧饱和度下降发生率分别为1.24%和4.76(%P<0.05),有显著意义;所有病人经过处理均能恢复,无不良后果。结论在高危病人的胃镜检查及治疗中应用异丙酚进行镇静麻醉是安全可行的,在实践操作中要注意注药速度,并需要严密观察,避免心肺意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胃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靶控输注在烧伤换药镇痛效果比较 被引量:7
15
作者 丁进峰 林仙菊 曹东航 《浙江医学》 CAS 2014年第11期1011-1013,共3页
烧伤换药时的剧烈疼痛往往是难以忍受的.有研究证实:疼痛导致20%~75%烧伤患者存在精神和心理异常.精神和行为异常减弱了患者对伤后疾病承受能力,影响疾病的愈合,延长住院时间.近年来,国内有学者探索烧伤患者换药的无痛技术:通过靶... 烧伤换药时的剧烈疼痛往往是难以忍受的.有研究证实:疼痛导致20%~75%烧伤患者存在精神和心理异常.精神和行为异常减弱了患者对伤后疾病承受能力,影响疾病的愈合,延长住院时间.近年来,国内有学者探索烧伤患者换药的无痛技术:通过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或患者自控镇痛(PCA)技术使用丙泊酚联合阿片类药物,取得较满意效果.但是,阿片类镇痛药物的反复使用,使患者逐渐对其产生部分耐受,并且剂量过大存在呼吸抑制等风险.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是一种新型镇静、镇痛药,本文比较Dex或丙泊酚联合阿片类药在烧伤换药中镇痛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换药 镇痛效果 靶控输注 丙泊酚 阿片类药物 烧伤患者 剧烈疼痛 镇痛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和氯胺酮复合用药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丛海涛 曹东航 +2 位作者 丁进峰 王惠琴 彭从斌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5期535-535,共1页
关键词 小儿麻醉 氯胺酮 手术麻醉 复合用药 瑞芬太尼 手术时间 苏醒时间 不良反应 精神症状 用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自控镇痛在烧伤患者换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明仓 陈玲阳 +2 位作者 项海飞 曹东航 叶礼岳 《浙江医学》 CAS 2011年第3期344-346,共3页
目的 研究丙泊酚与芬太尼联合自控镇痛(PCA)在烧伤患者换药中的应用.方法 ASAⅠ或Ⅱ级,烧伤面积20%~50%的Ⅱ~Ⅲ度烧伤患者6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芬太尼组(F组)和芬太尼+丙泊酚组(FP组),每组又随机分两亚组:F1、F2、FP1和FP2组... 目的 研究丙泊酚与芬太尼联合自控镇痛(PCA)在烧伤患者换药中的应用.方法 ASAⅠ或Ⅱ级,烧伤面积20%~50%的Ⅱ~Ⅲ度烧伤患者6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芬太尼组(F组)和芬太尼+丙泊酚组(FP组),每组又随机分两亚组:F1、F2、FP1和FP2组,每组18例.F组:换药前5min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自控镇痛:芬太尼浓度为10μg/ml,维持为2ml/h,锁定时间10min,每次按压给定量为2ml和3ml;FP组:换药前5min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3min后靶控输注(TCI)丙泊酚,血浆浓度达1.5μg/kg后开始换药,镇痛泵同F组.记录每10min平均按压次数,给药次数和计算按压次数/给药次数比值;采用VAS法进行疼痛评分,评定手术医生和患者满意度及不良事件情况.结果 换药中平均VAS评分、每10min平均按压数、按压数/给药数比值F1组显著高于F2组 ,PF1组显著高于PF2组,F2组和PF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F1和PF2组患者满意度和眩晕发生率较F1和F2组显著增高(P<0.01),且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PF1和PF2组(P<0.05).PF2组3例出现呼吸抑制.结论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PCA在烧伤患者换药中是安全可行的;芬太尼1μg/kg负荷量后PCA,最佳剂量是持续2ml/h,按压需要量2ml(20μg),锁定时间1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自控镇痛 镇静 烧伤换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曲马多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丛海涛 丁进峰 +1 位作者 曹东航 彭从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211-212,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曲马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临床选择安全有效的曲马多剂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手术患者60例,术毕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按用药剂量不同,将患者用抽签法随机分成低、中、高剂量组,每组20例。自控镇痛持续药量...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曲马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临床选择安全有效的曲马多剂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手术患者60例,术毕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按用药剂量不同,将患者用抽签法随机分成低、中、高剂量组,每组20例。自控镇痛持续药量为2mL/h。比较各剂量组之间的镇痛效果并记录镇痛期间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等不良反应及其程度。结果: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剂量组和低剂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24mg/kg的曲马多剂量用于静脉镇痛较为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病人控制 麻醉药 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联合右美托咪定对产科全身麻醉患者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商庚 厉小丽 +1 位作者 陈玲阳 曹东航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14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异丙酚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产科全身麻醉时对患者机体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0月于台州医院医院产科行全身麻醉患者78例,根据药物的使用不同分为两组:异丙酚组(n=39)使用异丙酚进行麻醉。异丙酚联合... 目的探讨异丙酚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产科全身麻醉时对患者机体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0月于台州医院医院产科行全身麻醉患者78例,根据药物的使用不同分为两组:异丙酚组(n=39)使用异丙酚进行麻醉。异丙酚联合右美托咪定组(n=39)组使用异丙酚联合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观测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HR、MAP以及TNF-α、IL-6和IL-10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结果发现,t1时,两组患者的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异丙酚联合右美托咪定组HR水平高于异丙酚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4时异丙酚联合右美托咪定组MAP水平高于异丙酚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发现,t1时,两组患者的TNF-α、IL-6和IL-10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内比较结果显示,与t1时比较,t2~t4时两组患者TNF-α、IL-6和IL-10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同时,t2~t4时异丙酚联合右美托咪定组TNF-α、IL-6水平均低于异丙酚组,IL-10水平均高于异丙酚组,且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产科全身麻醉手术中使用异丙酚联合右美托咪定可以更有效地改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减少炎性反应,有利于手术的进行,值得临床参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右美托咪定 产科 全身麻醉 炎症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在间接暴力致颅脑损伤手术麻醉中的脑保护作用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国强 孙依娜 +1 位作者 曹东航 王明仓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29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间接暴力致颅脑损伤手术麻醉中的脑保护作用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间接暴力致颅脑损伤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间接暴力致颅脑损伤手术麻醉中的脑保护作用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间接暴力致颅脑损伤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脑损伤、血糖相关指标及患者预后。结果组内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酸性钙结合蛋白(S-100β)表达水平均低于术后24 h(P<0.05);对照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的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低于麻醉后60 min(P<0.0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术后24 h的NSE、S-100β指标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麻醉后60 min的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GOS、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间接暴力致颅脑损伤手术麻醉中,可有效缓解患者脑损伤并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颅脑损伤 脑保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