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17/Treg与IL-17在1型糖尿病中与胰岛B细胞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殷晴晴 杨路路 +3 位作者 胡小磊 时照明 杨青青 孙卫华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91-96,共6页
目的:观察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及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LADA)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辅助性T细胞17(Helper T cell,Th17)及细胞因子白介... 目的:观察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及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LADA)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辅助性T细胞17(Helper T cell,Th17)及细胞因子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T1DM胰岛B细胞功能的相关性,从而探讨Th17/Treg在T1DM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的1型糖尿病、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及正常健康人共78例,分为T1DM组、LADA组及NC组。ELISA法检测血清IL-17,流式细胞仪检测Th17细胞及Treg细胞比例,比较三组之间各指标的表达差异。结果:T1DM组及LADA组的Treg细胞比例均低于NC组,且T1DM组低于LADA组(P<0.05)。T1DM组及LADA组的Th17及IL-17表达水平高于NC组(P<0.05),但T1DM组与LADA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17、Th17与FCP及2 h-CP均呈负相关(P<0.05),Treg与FCP及2 h-CP呈正相关(P<0.05);以T1DM、LADA、NC为因变量(1=T1DM,2=LADA,3=NC)进行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17是T1DM及LADA的危险因素(P<0.05),Th17为T1DM的危险因素(P<0.05),Treg为T1DM及LADA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T1DM及LADA患者体内存在Th17/Treg比值的失衡,表现为Th17及IL-17的表达水平增加并伴有Treg的下降,这与胰岛B细胞功能损伤相关,可能促进T1DM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白介素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用药错误情况分析
2
作者 蔡星宇 师佩兰 +3 位作者 时照明 吴道爱 郭道华 苏君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第2期16-19,共4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的用药错误(ME)发生情况,为制定防范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7年7月—2023年7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药师上报至合理用药国际网络(INRUD)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的降糖药物相关ME报告,共...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的用药错误(ME)发生情况,为制定防范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7年7月—2023年7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药师上报至合理用药国际网络(INRUD)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的降糖药物相关ME报告,共149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物ME涉及的药品、错误内容、错误引发因素、发生场所及错误引发人员,并绘制帕累托图对ME内容和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设定时间段内降糖药物ME共149例,涉及口服降糖药76例(51.01%),胰岛素制剂73例(48.99%)。ME错误内容主要包括漏给药、用量及给药频次错误;造成ME的主要因素为疲劳和知识欠缺;发生ME场所在病房最多,共117例(78.52%);患者及家属是引发ME的主要人员(137/149,91.95%)。结论医护人员应针对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ME的具体情况,加强个体化的用药宣教及指导,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患者的用药认知水平及依从性,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降低临床ME的发生率,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降糖药物 用药错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脂联素基因全长cDNA克隆 被引量:6
3
作者 时照明 王长江 +3 位作者 王佑民 章秋 周剑 胡红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 克隆人脂联素 (ADPN)基因cDNA ,为进一步研究ADPN的功能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应用RT PCR方法从中国人大网膜脂肪垫总RNA中扩增出ADPNcDNA全长基因 ,克隆入载体 pMD18 T中 ,形成重组载体pMD18 T/人ADPN。筛选出阳性克隆 ,通过限制... 目的 克隆人脂联素 (ADPN)基因cDNA ,为进一步研究ADPN的功能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应用RT PCR方法从中国人大网膜脂肪垫总RNA中扩增出ADPNcDNA全长基因 ,克隆入载体 pMD18 T中 ,形成重组载体pMD18 T/人ADPN。筛选出阳性克隆 ,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后对其进行测序。结果 从脂肪组织总RNA中扩增得到74 5bp片段ADPN基因 ,其cDNA序列与GenBank人ADPN基因序列相同。结论 成功地克隆ADPN基因全长c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脂联素基因 CDNA克隆 脂肪组织 分子克隆 氨基酸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时照明 章秋 +3 位作者 王长江 孙海燕 潘天荣 邵宜波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42-445,共4页
目的 探讨绝经后女性 2型糖尿病 (T2DM)患者骨密度 (BMD)改变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用X线骨密度仪测定 112例绝经后T2DM患者和 74例非糖尿病对照者正位腰椎 (L2 ~L4)及股骨近端 [Neck区、Ward区、GT(大转子 ) ]BMD ,血钙 (Ca)、磷 (P)... 目的 探讨绝经后女性 2型糖尿病 (T2DM)患者骨密度 (BMD)改变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用X线骨密度仪测定 112例绝经后T2DM患者和 74例非糖尿病对照者正位腰椎 (L2 ~L4)及股骨近端 [Neck区、Ward区、GT(大转子 ) ]BMD ,血钙 (Ca)、磷 (P)、碱性磷酸酶 (ALP) ,病例组加测糖化血红蛋白 (HbA1c)、血脂浓度。结果 绝经后T2DM患者L2 、L3 、L4、Neck、Ward区、GT的BMD值高于对照组 (P <0 .0 1) ;L2 ~L4BMD高于对照组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除L2 外 ,糖尿病 5年以上组 (DM B)上述各部位BMD低于 5年及以下组 (DM A组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后显示 :年龄与Neck、Ward区、GTBMD显著负相关 (P <0 .0 1) ,绝经年限与L2 、L2 ~L4BMD明显负相关 (P<0 .0 5 ) ,HbA1c同L2 、L3 、L2 ~L4BMD明显负相关 (P <0 .0 5 ) ,体重指数 (BMI)与L2 、GTBMD明显正相关 (P <0 .0 5 ) ,病程、血脂与骨密度无显著相关。T2DM患者血钙、血磷、ALP与对照组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绝经后T2DM患者各部位BMD明显高于对照组 ;年龄、绝经年限、血糖控制不良是BMD危险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 骨质疏松 绝经后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6
5
作者 时照明 章秋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06-108,共3页
糖尿病与骨质疏松是多发病及老年常见病,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是一种继发性骨质疏松,是糖尿病在人体骨骼系统出现的严重并发症,对患者、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目前对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水平及骨质疏松的风险认识仍有争论,研究显示... 糖尿病与骨质疏松是多发病及老年常见病,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是一种继发性骨质疏松,是糖尿病在人体骨骼系统出现的严重并发症,对患者、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目前对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水平及骨质疏松的风险认识仍有争论,研究显示其骨密度值较对照组降低[1]、相似[2]或增高[3,5].下面结合国外文献,就影响女性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作一简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 影响因素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联素mRNA在肥胖症患者腹部皮下与网膜脂肪组织中表达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时照明 王长江 +2 位作者 王佑民 章秋 杨明功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肥胖症患者腹部皮下脂肪组织与大网膜脂肪组织脂联素的表达水平及与BMI、WHR、血脂、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19例肥胖症患者(BMI≥25.0kg/ms)和28例非肥胖症患者(BMI〈25.0kg/m^2)腹部皮下与... 目的探讨肥胖症患者腹部皮下脂肪组织与大网膜脂肪组织脂联素的表达水平及与BMI、WHR、血脂、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19例肥胖症患者(BMI≥25.0kg/ms)和28例非肥胖症患者(BMI〈25.0kg/m^2)腹部皮下与大网膜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的表达水平,并测量BMI、WHR、BP,FPG、Fins、血脂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1)肥胖组大网膜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非肥胖组(P〈0.05),肥胖组大网膜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水平显著低于皮下脂肪组织(P〈0.05)。(2)肥胖组Fins、HOMA-IR、BP、TG与VLDL-C均高于非肥胖组(P〈0.05~P〈0.01)。(3)非肥胖组中网膜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表达量与BMI(r=-0.513,P〈0.05)、VLDL-C(r=-0.733,P〈0.01)显著负相关。结论肥胖症患者网膜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它可能在肥胖相关的代谢综合征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肥胖症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糖耐量受损人群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特点探讨 被引量:7
7
作者 时照明 张晓梅 +1 位作者 张士荣 周静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9年第9期3-5,共3页
目的评价不同糖耐量受损人群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特点,为临床干预和治疗糖尿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763例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根据空腹和餐后2h血糖水平,分为正常糖耐量(NGT)组、空腹血糖受损(IFG)组、糖耐量减低(IGT)组... 目的评价不同糖耐量受损人群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特点,为临床干预和治疗糖尿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763例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根据空腹和餐后2h血糖水平,分为正常糖耐量(NGT)组、空腹血糖受损(IFG)组、糖耐量减低(IGT)组、IFG合并IGT(IFG+IGT)组和糖尿病(DM)组,并评估各组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指标。结果①IFG组、IGT组、IFG+IGT组和DM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均显著低于NGT组(P<0.01),IFG组、IGT组、IFG+IGT组和DM组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指数(1stPH)均显著低于NGT组(P<0.05),IGT组、IFG+IGT组和DM组INS120显著高于INS60(P<0.05),IGT组和IFG+IGT组ACUins显著高于NGT组和DM组(P<0.05)。②IGT组、IFG+IGT组和DM组HOMA-IR显著高于NGT组(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ISI (comp)Matsuda显著低于NGT组(P<0.01)。结论不同糖耐量受损状态具有各自胰岛β细胞功能和IR的特点,从NGT、IFG、IGT、IFG+IGT到DM发展过程中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1stPH和IR受损加重,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伴随血糖升高的胰岛素代偿性分泌是有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 β 细胞功能 胰岛素抵抗 糖耐量受损 口服葡萄糖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及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时照明 章秋 +2 位作者 王长江 王佑民 张晓梅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603-605,共3页
目的:探讨女性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的骨密度(BMD)变化及临床相关因素对BMD的影响。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127例女性T2DM患者和78例非糖尿病对照者正位腰椎(L2~L4)及股骨近端(Neck、Ward’s... 目的:探讨女性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的骨密度(BMD)变化及临床相关因素对BMD的影响。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127例女性T2DM患者和78例非糖尿病对照者正位腰椎(L2~L4)及股骨近端(Neck、Ward’s区、G.T.)的BMD,按年龄和病程分组进行比较,并对糖尿病患者的BMD与年龄、绝经年限、体重指数(BMI)、病程、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血脂等指标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50~59岁组女性T2DM患者各部位BMD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60~69岁和70~79岁组L2、股骨近端BMD,以及70~79岁组L3BMD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各年龄组ward’s区BMD测定值明显低于腰椎、Neck和G.T.(P〈0.01)。T2DM病程≤5年、6—10年和〉10年组各部位BM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者年龄与腰椎BMD均呈负相关(P〈0.05~P〈0.01),绝经年限与Neck、ward’s区、G.T.BMD呈负相关(P〈0.01),BMI与Neck、ward’S区、G.T.BMD呈正相关(P〈0.01),病程、HbA1C、血脂与BMD无显著相关。结论:女性T2DM患者绝经后各部位BMD明显高于或不低于非糖尿病对照者;年龄大、绝经年限长是T2DM患者BMD降低的危险因素;BMI是T2DM患者BMD的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骨密度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超声及甲状腺功能在老年甲状腺结节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娟娟 时照明 +1 位作者 张超 郭冰沁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5500-5502,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超声及甲状腺功能在老年患者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行甲状腺手术的131例老年患者的甲状腺超声、甲状腺功能及术后病理。结果 1131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中,良性组111例,恶性组20... 目的探讨甲状腺超声及甲状腺功能在老年患者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行甲状腺手术的131例老年患者的甲状腺超声、甲状腺功能及术后病理。结果 1131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中,良性组111例,恶性组20例。良性组男20例,女91例;恶性组男4例,女16例。良性组平均年龄(66.36±5.99)岁,恶性组平均年龄(67.55±4.78)岁,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14.3%的甲状腺结节老年患者可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主要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良性组促甲状腺素(TSH)为(2.23±3.27)m IU/L,恶性组为(1.99±0.89)m IU/L(P>0.05)。3甲状腺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低回声、微钙化以及Ⅲ型血流等超声特征多见于恶性结节(P<0.05)。结论1老年患者甲状腺结节以良性为主,多发于女性。2老年患者甲状腺恶性结节患病率并不随TSH水平的升高而升高。3老年患者甲状腺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低回声、微钙化及Ⅲ型血流提示恶性可能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良恶性 甲状腺功能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抵抗素基因cDNA的克隆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剑 王佑民 +3 位作者 王长江 章秋 胡红琳 时照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 克隆人抵抗素基因 (hRETN)cDNA ,为进一步研究RETN的结构和功能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应用RT PCR方法从中国人网膜脂肪垫总RNA中扩增出RETN基因cDNA ,克隆入载体 pMD18 T中 ,形成重组载体 pMD18 T/hRETN。通过蓝白斑筛选出阳性克... 目的 克隆人抵抗素基因 (hRETN)cDNA ,为进一步研究RETN的结构和功能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应用RT PCR方法从中国人网膜脂肪垫总RNA中扩增出RETN基因cDNA ,克隆入载体 pMD18 T中 ,形成重组载体 pMD18 T/hRETN。通过蓝白斑筛选出阳性克隆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后对其进行测序。结果 从脂肪组织总RNA中扩增得到 36 3bp片段hRETN基因 ,其cDNA序列与GenbankhRETN基因序列基本相同。结论 成功地克隆中国人hRETNc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抵抗素基因 CDNA 克隆 脂肪组织 氨基酸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P-9-1562C/T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潘明麟 张晓梅 +3 位作者 孙卫华 徐浣白 时照明 田刚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44-647,737,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1562C/T(MMP-9-1562C/T)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DN)及DN不同病期的关系。方法:将150例T2DM患者按DN诊断标准分为DN组与非糖尿病肾病(NDN)组,DN组分为微量白蛋白尿期、临床白蛋白尿期和...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1562C/T(MMP-9-1562C/T)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DN)及DN不同病期的关系。方法:将150例T2DM患者按DN诊断标准分为DN组与非糖尿病肾病(NDN)组,DN组分为微量白蛋白尿期、临床白蛋白尿期和肾功能不全期。另择52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NC)组。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各组基因型。结果:DN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SBP)、肌酐(Cr)、尿素氮(BUN)、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值高于NDN、NC组(P<0.01)。DN组与NDN组、NC组之间基因型分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2DM中CC、CT、TT各基因型DN发生率依次递减,其中TT基因型组DN发生率低于CC基因型组(P<0.01)。携T等位基因者发生DN的风险是携C等位基因者的0.47倍(P<0.01,95%CI0.29~0.75)。MMP-9-1562C基因型、HbA1c、TG、TC、Cr、BUN、SBP是DN发生的危险因素;DN组内微量白蛋白尿期、临床白蛋白尿期和肾功能不全期TT基因型与T等位基因频率随肾功能减退而降低(P<0.05或P<0.01)。结论:MMP-9-1562C/T基因多态性与DN发生有关,T等位基因是DN患者的保护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肾病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白蛋白尿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1R 1166A/C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浣白 张晓梅 +4 位作者 孙卫华 周纯先 潘明麟 时照明 陈建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8期10-12,共3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1166A/C与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以及其与DN不同分期的关系。方法将145例T2DM患者分为DN组与非肾病组(NDN组),DN组分为微量白蛋白尿期、临床白蛋白尿期和肾功能不全期。另...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1166A/C与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以及其与DN不同分期的关系。方法将145例T2DM患者分为DN组与非肾病组(NDN组),DN组分为微量白蛋白尿期、临床白蛋白尿期和肾功能不全期。另择52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分析各组的基因型。结果①DN组A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NDN组(P均<0.05);②DN组微量白蛋白尿期、临床白蛋白尿期和肾功能不全期A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频率随肾功能减退而增高;③DN组AC基因型患者BUN、Cr、UA、UAER、SBP、DBP均显著高于AA基因型患者(P均<0.05);④AC基因型与DN显著相关(P<0.05)。结论蚌埠地区汉族人群存在AGT1R 1166A/C多态性;其中AC基因型与T2DM肾病显著相关,可能有助于DN的预防及基因靶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基因多态性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胡小磊 宋宜宁 +3 位作者 张士荣 周静 孙卫华 时照明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574-576,579,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VD)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62例,根据眼底照相结果分为单纯糖尿病(DM)组(66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52例)和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VD)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62例,根据眼底照相结果分为单纯糖尿病(DM)组(66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52例)和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44例),收集并比较各组的临床资料和血清学指标,分析DR的危险因素。结果:PDR组和NPDR组患者病程和Hb A1C均长于与高于DM组(P〈0.05-P〈0.01),而PDR组患者病程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亦长于与高于NPDR组(P〈0.05和P〈0.01);PDR组和NPDR组25-OH-VD水平均显著低于DM组(P〈0.01),而PDR组患者25-OH-VD水平亦明显低于NPDR组(P〈0.01);PDR组患者SBP高于DM组(P〈0.05),但与NPD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病程、SBP和Hb A1C与DR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25-OH-VD水平与DR呈负相关关系(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病程和Hb A1C均是DR的危险因素(P〈0.01和P〈0.05),而25-OH-VD是DR的保护因素(P〈0.01)。结论:低血清25-OH-VD水平与DR发生及严重程度相关,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5羟维生素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IL-18和MCP-1的表达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道爱 时照明 +3 位作者 王长江 张士荣 周静 常保超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539-542,共4页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白细胞介素-18(IL-1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变化,探讨IL-18、MCP-1在PCOS中的异常情况与胰岛素抵抗(IR)和肥胖的关系。方法:选择PCOS患者(PCOS组)47例,正常对照...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白细胞介素-18(IL-1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变化,探讨IL-18、MCP-1在PCOS中的异常情况与胰岛素抵抗(IR)和肥胖的关系。方法:选择PCOS患者(PCOS组)47例,正常对照(对照组)29名,根据PCOS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成肥胖组30例和非肥胖组17例。再根据PCOS患者HOMA-IR分为IR组18例和非IR组29例。分别比较各组IL-18和MCP-1的变化,并对PCOS患者IL-18、MCP-1与BMI、腰臀比(WHR)、HOMA-IR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COS组IL-18、MCP-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COS IR组和肥胖组IL-18、MCP-1均显著高于非IR组和非肥胖组(P<0.01)。IL-18与BMI、HOMA-IR,MCP-1与BMI、WHR、HOMA-IR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PCOS患者IL-18和MCP-1水平明显升高,与IR、肥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肥胖 白细胞介素-18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患者脂肪组织抵抗素基因mRNA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剑 时照明 +4 位作者 王佑民 王长江 章秋 胡红琳 杨明功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0-91,共2页
19例肥胖者与20例体重正常者的网膜脂肪与皮下脂肪的研究显示,抵抗素基因表达量,肥胖者与体重正常者无差异,网膜脂肪与皮下脂肪无差异。这提示,抵抗素基因表达与胰岛素抵抗无关。
关键词 抵抗素 肥胖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反应蛋白与动脉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7
16
作者 孙卫华 张晓梅 +3 位作者 李晓丽 时照明 王冉 吴道爱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35期320-322,共3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与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分析法和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共63例,单纯糖尿病33例,糖尿病动脉硬化者30例)及健康人(31例)血浆VEGF、CRP水平,观察...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与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分析法和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共63例,单纯糖尿病33例,糖尿病动脉硬化者30例)及健康人(31例)血浆VEGF、CRP水平,观察其水平变化与动脉硬化间的关系。结果糖尿病动脉硬化组血浆VEGF、CRP浓度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SBP、TC、TG、HDL、HbA1c、VEGF、CRP与动脉硬化的发生相关。多元相关分析示VEGF与WHR、SBP、FPG、TC、TG、HDL、HbA1c、CRP相关(P<0.05);CRP与WHR、SBP、FPG、TC、TG、HDL、HbA1c、VEGF相关(P<0.05)。结论 T2DM动脉硬化患者VEGF、CRP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减轻体质量,抗炎等综合治疗有益于延缓动脉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反应蛋白 2型糖尿病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浆酪酪肽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道爱 时照明 +3 位作者 杨青青 吴晨辰 丁言稳 马博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1313-1315,共3页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血浆酪酪肽(PYY)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影响。方法:30只周龄为9周SD雄性大鼠链脲佐菌素(STZ)造模后,根据双歧杆菌灌胃剂量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N组)、糖尿病组(T2DM组)、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血浆酪酪肽(PYY)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影响。方法:30只周龄为9周SD雄性大鼠链脲佐菌素(STZ)造模后,根据双歧杆菌灌胃剂量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N组)、糖尿病组(T2DM组)、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双歧杆菌连续灌胃6周后,测所有大鼠空腹血糖(FBS),处死后取血浆检测PYY、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计算HOMA-IR,比较4组大鼠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HbA1c、FBS、FINS、HOMA-IR和三酰甘油低于T2DM组(P<0.01),但高于N组(P<0.05~P<0.01);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PYY高于T2DM组(P<0.01),但低于N组(P<0.01),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YY和HOMA-IR呈负相关(r=-0.783,P<0.01)。结论:双歧杆菌可以降低T2DM大鼠HbA1c、FBS、FINS、TG和HOMA-IR,升高PY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双歧杆菌 酪酪肽 胰岛素抵抗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卫华 张晓梅 +3 位作者 李晓丽 时照明 裴晓艳 吴道爱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852-85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C反应蛋白(CRP)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免疫比浊法检测正常对照组(30名)、单纯糖尿病组(32例)及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31例)血浆Hcy和CRP水平,观察其水平变化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结果...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C反应蛋白(CRP)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免疫比浊法检测正常对照组(30名)、单纯糖尿病组(32例)及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31例)血浆Hcy和CRP水平,观察其水平变化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结果: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和单纯糖尿病组血浆Hcy和CRP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单纯糖尿病组Hcy和CRP均显著低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cy和CRP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浆Hcy和CRP水平明显升高,消除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如减轻体质量、控制血糖、纠正脂代谢紊乱、增强胰岛素敏感性、降血压等综合治疗可预防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血管病 同型半胱氨酸 C反应蛋白 大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病人血清维生素D含量与甲状腺功能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晨辰 孙卫华 +2 位作者 张亚迪 时照明 张晓梅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749-751,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病人血清维生素D与甲状腺功能及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T2DM病人151例,根据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含量分为≥30 ng/mL正常组,20~<30 ng/mL不足组,10~<20 ng/mL缺乏组,<10 ng/mL严重缺乏组,...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病人血清维生素D与甲状腺功能及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T2DM病人151例,根据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含量分为≥30 ng/mL正常组,20~<30 ng/mL不足组,10~<20 ng/mL缺乏组,<10 ng/mL严重缺乏组,比较血清25(OH)D含量与各临床指标以及甲状腺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在T2DM人群中血清维生素D不足比例为89.40%,4组病人血清25(OH)D含量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2DM病人血清25(OH)D含量与TSH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T2DM病人体内血清维生素D缺乏和TSH之间呈负相关,对于T2DM病人应考虑及时补充维生素D,并注意监测其甲状腺功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维生素D 甲状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羟维生素D_3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士荣 时照明 +1 位作者 张晓梅 周静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1470-1472,共3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血浆维生素D和肾功能生化指标变化情况,评价维生素D在T2DN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对72例T2DN患者按24 h尿白蛋白定量(24 h-UAE)分为正常蛋白尿组(A组)、微量蛋白尿组(B组)和大量蛋白尿组(C组),同时选...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血浆维生素D和肾功能生化指标变化情况,评价维生素D在T2DN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对72例T2DN患者按24 h尿白蛋白定量(24 h-UAE)分为正常蛋白尿组(A组)、微量蛋白尿组(B组)和大量蛋白尿组(C组),同时选择相匹配的22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D组)。检测4组血浆尿素(UREA)、血肌酐(Cr)、尿酸(UA)、24 h-UAE及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并分析血清25-(OH)D3与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B和C 3组血清25-(OH)D3水平均较D组明显降低(P<0.01),C组患者亦均较A组和B组患者明显降低(P<0.01),A组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血浆UREA、Cr和24 h-UAE较A、B、D组患者明显升高(P<0.01),B组和A组患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 3组T2DN患者和D组血浆UA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5-(OH)D3与UREA、Cr和24 h-UAE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UA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合并25-(OH)D3缺乏的T2DN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肾脏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25-羟维生素D3 24h尿白蛋白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