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锌指蛋白A20基因对内皮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剑凯 朱楚洪 +1 位作者 糜建红 应大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锌指蛋白家族中A20基因对缺氧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①培养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将细胞分组建立缺氧模型;②采用DOTAP脂质体介导pcDNA3.1EHA20质粒转染培养的内皮细胞,经G418筛选,免疫荧光检测A20基因的表达;③... 目的:探讨外源性锌指蛋白家族中A20基因对缺氧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①培养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将细胞分组建立缺氧模型;②采用DOTAP脂质体介导pcDNA3.1EHA20质粒转染培养的内皮细胞,经G418筛选,免疫荧光检测A20基因的表达;③TUNEL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转染前后缺氧诱导内皮细胞凋亡情况。结果:A20基因在内皮细胞中得到有效表达,正常对照组及转染A20基因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为(4±1)%,缺氧培养24h后对照组与转染A20基因组凋亡分别为(18±1)%、(8±1)%,两者相差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20基因能够显著抑制缺氧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可能在缺氧所致内皮细胞损伤中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0基因 内皮细胞 缺氧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脑横切面上髓突与额叶脑回的对应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剑凯 李雪鹏 +2 位作者 李少华 欧伟 金联洲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6年第5期289-291,共3页
目的在横切面上通过髓突定位额叶脑回,为影像学上通过髓突定位额叶脑回奠定解剖形态学基础。方法选用20例正常人脑标本,用颜料对额上、中、下回染色,作层厚6 mm之横切脑片,选取其中典型层面,以钟表时针方向表示髓突方向,观察分析额上、... 目的在横切面上通过髓突定位额叶脑回,为影像学上通过髓突定位额叶脑回奠定解剖形态学基础。方法选用20例正常人脑标本,用颜料对额上、中、下回染色,作层厚6 mm之横切脑片,选取其中典型层面,以钟表时针方向表示髓突方向,观察分析额上、中、下回与髓突之间的对应性并总结规律。结果在各切面上,时针12点至12点半方向髓突所对应脑回是额上回;时针12点半至1点(右)及10点半至11点半(左)方向髓突所对应脑回是额中回;时针2~3点(右)及9~11点(左)方向髓突所对应脑回是额下回。结论额上、中、下回与髓突之间有对应规律可寻,影像学上可以通过髓突定位额上、中、下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脑 横切面 髓突 脑回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1通过BTEB调控CYPs途径保护心肌细胞免于凋亡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剑凯 丁碧蓝 +2 位作者 许晓玲 李涛 吴柱国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4-71,共8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保护作用的基因调控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通过RT-PCR及Werstern-blot观察IGF-1调节BTEB及其下游细胞色素C家族成员CYP1A1、2E1、3A11和11A1的基因表达情况。过氧化氢处理诱...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保护作用的基因调控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通过RT-PCR及Werstern-blot观察IGF-1调节BTEB及其下游细胞色素C家族成员CYP1A1、2E1、3A11和11A1的基因表达情况。过氧化氢处理诱导心肌细胞凋亡,通过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Caspase 3活性测定、Hoechest33258染色法和Tunel法观察下调CYPs的基因表达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JC-1线粒体膜电位检测法和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形态的改变。结果大鼠心肌细胞经IGF-1刺激60 min后,BTEB m 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IGF-1刺激48 h后,CYP1A1、2E1、3A11和11A1的m 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均P<0.01);用BTEB特异性的si RNA人为下调BTEB基因表达后,CYP1A1、3A1 m 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均P<0.01),CYP2E1、11A1 m RNA和蛋白表达变化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H2O2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用CYP1A1、2E1、3A11和11A1特异性的si RNA人为下调上述基因表达后,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显示心肌细胞凋亡率下降(均P<0.05)、Caspase 3活性测定显示酶活性降低(均P<0.05)、Hoechest33258染色和Tunel法检测结果显示凋亡小体和凋亡细胞数目减少,与IGF-1的抗心肌细胞凋亡效果相似;且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率明显降低(均P<0.05),线粒体形态明显改善。结论 IGF-1可以通过下调细胞色素C家族成员CYP1A1、2E1、3A11和11A1的表达改善线粒体功能,其中CYP1A1、3A11受BTEB调控途径发挥抗心肌细胞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凋亡 基本转录元件结合蛋(BTEB) 细胞色素C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IGF-1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脑横切面上内囊后肢不对称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剑凯 李雪鹏 +1 位作者 李少华 陈海芳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9年第3期153-154,共2页
目的观察端脑横切面上左、右侧内囊后肢的不对称性,探究其与肢体运动侧别差异之间的联系。方法选15例正常人颅脑标本,作层厚2 mm的横切脑片,选取有典型内囊出现的4个切面,用透明方格纸计数两侧内囊后肢的面积,统计分析其不对称性。结果... 目的观察端脑横切面上左、右侧内囊后肢的不对称性,探究其与肢体运动侧别差异之间的联系。方法选15例正常人颅脑标本,作层厚2 mm的横切脑片,选取有典型内囊出现的4个切面,用透明方格纸计数两侧内囊后肢的面积,统计分析其不对称性。结果左侧内囊后肢所占方格平均为344格,右侧内囊后肢所占方格平均为237格,两者比较,P<0.05。结论脑横切面上,左侧内囊后肢面积大于右侧内囊后肢。内囊后肢的不对称性是左右肢体运动侧别差异的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脑 横切面 内囊后肢 不对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NaDC1基因5’侧翼区转录调控序列系列载体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剑凯 杨聚荣 +1 位作者 李雪鹏 何娅妮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7年第4期226-228,共3页
目的构建hNaDC1基因5’侧翼区转录调控序列系列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方法PCR扩增获得hNaDC1基因5’侧翼转录调控区不同长度片段:hNaDC1A(-2232/+136,2368bp)、hNaDC1B(-1640/+136,1776bp)、hNaDC1C(-1084/+136,1221bp)、hNa... 目的构建hNaDC1基因5’侧翼区转录调控序列系列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方法PCR扩增获得hNaDC1基因5’侧翼转录调控区不同长度片段:hNaDC1A(-2232/+136,2368bp)、hNaDC1B(-1640/+136,1776bp)、hNaDC1C(-1084/+136,1221bp)、hNaDC1D(-253/+136,389bp)、hNaDC1E(-2232/-12,2244bp),以pGL3-Basic为载体构建hNaDC1基因5’侧翼序列系列缺失质粒。重组体通过特异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并送样测序鉴定。结果成功构建hNaDC1基因5’侧翼区转录调控元件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5个:pGL3-hNaDC1A~E。结论为进一步研究NaDC1基因5’侧翼区转录调控元件的分布特点及转录调控元件与转录因子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基本实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NaDC1基因 基因表达调控 载体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通路下调转录因子基本转录元件结合蛋白表达抗心肌细胞凋亡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剑凯 崔晓军 +4 位作者 许晓玲 丁碧蓝 李晋菊 李涛 吴柱国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9-335,共7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保护作用的基因调控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10nmol/L IGF-1刺激的同时,分别加入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和Raf-1 3条通路抑制剂(20μmol/...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保护作用的基因调控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10nmol/L IGF-1刺激的同时,分别加入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和Raf-1 3条通路抑制剂(20μmol/L),通过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观察IGF-1调节基本转录元件结合蛋白(BTEB)的基因表达及其通路调控。100μmol/L H2O2处理诱导心肌细胞凋亡,通过DNA梯度分析、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Caspase-3活性测定、Hoechest33258染色法观察用BTEB特异性siRNA人为下调BTEB基因表达后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大鼠心肌细胞经IGF-1刺激60min后,BTEB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加入ERK1/2通路抑制剂PD98059组BTEB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增高(P<0.01);H2O2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于下调BTEB表达后,DNA片段化改善,心肌细胞凋亡率下降(P<0.05),Caspase-3活性降低(P<0.05),凋亡小体减少,与IGF-1的抗心肌细胞凋亡效果相似。结论 IGF-1可以通过ERK1/2通路下调转录因子BTEB基因表达而发挥抗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基本转录元件结合蛋白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免疫印迹法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加压螺纹钉联合带缝匠肌骨瓣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剑凯 杜纪伟 魏波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6年第6期370-371,共2页
目的观察空心加压螺纹钉联合带缝匠肌骨瓣移植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选取骨科1998年至2004年收治的青壮年股骨颈骨折21例,观察用空心加压螺纹钉联合带缝匠肌骨瓣移植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 目的观察空心加压螺纹钉联合带缝匠肌骨瓣移植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选取骨科1998年至2004年收治的青壮年股骨颈骨折21例,观察用空心加压螺纹钉联合带缝匠肌骨瓣移植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方法治疗后,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1~3年的随访,本组病例中除2例并发股骨头坏死及髋内翻畸形外,其余病例均获愈合,功能优良率达90%以上。结论空心加压螺纹钉联合带缝匠肌骨瓣移植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骨瓣移植 空心加压螺纹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解剖学实验教学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剑凯 崔晓军 +2 位作者 李雪鹏 李少华 谢华 《卫生职业教育》 2007年第1期104-105,共2页
通过精心设计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实验考核3个方面进行解剖学实验教学设计,探讨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 解剖学 实验教学 教师 主导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肺静脉心肌袖与心律紊乱相关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剑凯 李雪鹏 +2 位作者 李少华 唐道鹤 欧伟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245-247,共3页
目的观察肺静脉心肌袖的组织学形态特性,以了解异位兴奋和局灶性房颤起源于肺静脉的形态学基础。方法取20只健康家兔的左心房和肺静脉,通过HE染色、Masson染色进行组织学研究,并用图像分析比较形态学差异。结果肺静脉心肌袖心肌纤维集... 目的观察肺静脉心肌袖的组织学形态特性,以了解异位兴奋和局灶性房颤起源于肺静脉的形态学基础。方法取20只健康家兔的左心房和肺静脉,通过HE染色、Masson染色进行组织学研究,并用图像分析比较形态学差异。结果肺静脉心肌袖心肌纤维集合成束,走行不规则、方向各异;心肌袖组织中可观察到染色浅淡的苍白样细胞,与P细胞相似,成群或成对孤立存在;横切面肺静脉心肌袖心肌细胞的胞浆面积小、核面积小、核浆比值小、核圆形度大、核周长短,与左心房心肌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肺静脉根部存在心房肌的延伸即心肌袖,其心肌纤维分布不均匀,走行方向各异,可能是电传导不均一、各向异性的原因;苍白样细胞的存在可能是引发异位兴奋和局灶自律性升高的形态学基础;肺静脉心肌袖心肌细胞体积较小,胞核较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静脉 心肌袖 P样细胞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指蛋白A20基因抑制缺氧诱导内皮细胞CD54的表达
10
作者 张剑凯 李国营 +2 位作者 朱楚洪 糜建红 应大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54-658,共5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锌指蛋白基因A20对缺氧诱导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54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将细胞分组建立缺氧模型;采用DOTAP脂质体介导pcDNA3.1EHA20质粒转染培养的内皮细胞,筛选抗G418的阳性克隆,经免疫荧... 【目的】探讨外源性锌指蛋白基因A20对缺氧诱导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54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将细胞分组建立缺氧模型;采用DOTAP脂质体介导pcDNA3.1EHA20质粒转染培养的内皮细胞,筛选抗G418的阳性克隆,经免疫荧光鉴定A20基因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内皮细胞CD54的表达。【结果】A20基因在经G418筛选后的内皮细胞中得到高效表达。缺氧能诱导人内皮细胞CD54高表达,外源性A20基因能抑制75%以上由缺氧诱导的内皮细胞CD54表达,两者间相差明显(P<0.01)。【结论】外源性A20基因能够显著抑制缺氧诱导的内皮细胞活化,有效抑制CD54的表达,可能在内皮细胞缺氧损伤中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0基因 黏附分子 CD54 内皮细胞 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小肠的淋巴流向
11
作者 张剑凯 徐贵荣 +2 位作者 王树兴 杨书善 侯刚强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15-116,共2页
目的 探讨山羊小肠的淋巴流向。方法 肠浆膜下以不同速度注射中华墨汁 ,并进行局部按摩 (对照组不按摩 ) ,对墨汁的引流进行活体观察。结果 以慢速注射时 ,墨汁先在浆膜下沿毛细淋巴管向周围扩散 ,约 1min后 ,部分进入肠系膜缘的浆... 目的 探讨山羊小肠的淋巴流向。方法 肠浆膜下以不同速度注射中华墨汁 ,并进行局部按摩 (对照组不按摩 ) ,对墨汁的引流进行活体观察。结果 以慢速注射时 ,墨汁先在浆膜下沿毛细淋巴管向周围扩散 ,约 1min后 ,部分进入肠系膜缘的浆膜下淋巴管 ,由此开始沿肠系膜内淋巴管快速引流 ,30s内即引流到局部淋巴结。快速或慢速注射并对注射局部进行按摩时 ,15s内可完成上述过程。墨汁进入局部淋巴结后 ,首先在淋巴结被膜下弥散 ,约 5~10min后墨汁出现于淋巴结输出管 ,再很快进入肠系膜前淋巴干由此进入肠淋巴干。结论 山羊小肠的淋巴流向属于集中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流向 小肠 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解剖学教学中的激发与引导
12
作者 张剑凯 李雪鹏 +2 位作者 崔晓军 李少华 谢华 《卫生职业教育》 2006年第7期89-90,共2页
人体解剖学历来是医学生进入医学院校学习的一门难点学科,学生中普遍存在畏难情绪,由此还引发学生对整个医学课程学习的畏惧心理。因此。如何及时采取恰当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情,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习的... 人体解剖学历来是医学生进入医学院校学习的一门难点学科,学生中普遍存在畏难情绪,由此还引发学生对整个医学课程学习的畏惧心理。因此。如何及时采取恰当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情,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习的正确方法,不但关系到医学生能否学好解剖学的问题,而且将对整个医学课程的学习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对此问题的认识,应该是医学院校教师的共识。以往大多数人只从学习方法的层面加以讨论,笔者积多年从事解剖学教学的实践与反思,拟从“激发”与“引导”2个层面上来探讨这方面的问题,以期达到切磋与共同提高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 学习方法 激发与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体酮防治大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中神经功能缺失及细胞凋亡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超 卢娜 +1 位作者 李东亮 张剑凯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9期1045-1049,共5页
目的 :探讨黄体酮 (progesterone ,PROG)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采用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transientmiddlecerebralar teryocclusion ,MCAO)。将大鼠随机分为 6组 :假手术组、ischmia reperfusion (I R)组、溶... 目的 :探讨黄体酮 (progesterone ,PROG)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采用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transientmiddlecerebralar teryocclusion ,MCAO)。将大鼠随机分为 6组 :假手术组、ischmia reperfusion (I R)组、溶剂 (二甲基亚砜dimethylsulfoxide ,DMSO )对照组、PROG预防组、PROG治疗组、PROG预防并治疗组 ,对各组动物脑缺血 再灌注后神经功能缺陷进行计分 ,并应用细胞死亡原位末端标记 (insituendlabeling ,ISEL)法研究脑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1)缺血 2h再灌注2 4h后神经功能缺陷计分 :假手术组为 0分 ,I R组为 1.38± 0 .92 ,DMSO组为 1.0± 0 .5 3,预防组为0 .35± 0 .5 1,治疗组为 0 .6 2± 0 .5 2 ,防治组为 0 .2 5± 0 .4 6。 (2 )高倍视野下凋亡细胞数 :假手术组为1.88± 0 .2 5 ,I R组为 4 1.38± 3.85 ,DMSO组为38.13± 5 .6 9,预防组为 2 2 .88± 2 .70 ,治疗组为2 5 .6 3± 2 .93,防治组为 2 0 .88± 2 .30。以上指标各药物处理组 (预防组、治疗组及防治组 )与I R组、DMSO对照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PROG可减少局灶性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动物模型神经功能缺失的发生 ,减轻局灶性缺血再灌流脑损伤 ,减少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脑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酮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神经功能 缺陷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通过改善线粒体功能保护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免于凋亡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晋菊 丁碧蓝 +4 位作者 许晓玲 张剑凯 黄颖 李涛 吴柱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85-1589,共5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机制在胰岛素样生长因Ⅰ(IGF-Ⅰ)保护心肌细胞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过氧化氢处理诱导凋亡,JC-1线粒体膜电位检测法和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形态的改变,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cas... 目的:探讨线粒体机制在胰岛素样生长因Ⅰ(IGF-Ⅰ)保护心肌细胞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过氧化氢处理诱导凋亡,JC-1线粒体膜电位检测法和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形态的改变,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caspase-3活性测定、DNA-ladder分析和Hoechst 33258染色方法观察心肌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过氧化氢可诱导心肌细胞凋亡,siRNA下调Kruppel样因子9(KLF9)48 h后,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率明显降低,由对照组的(24.0±1.6)%,降为IGF-Ⅰ处理组的(18.3±1.2)%和KLF9下调组的(15.2±1.2)%;线粒体形态明显改善;DNA片段化改善;caspase-3活性降低,与对照组相比IGF-Ⅰ处理组降低(1.30±0.28)倍,KLF9下调组降低(1.31±0.43)倍;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显示细胞凋亡率对照组为(42.5±1.8)%,IGF-I处理组为(22.4±4.2)%,KLF9下调组为(32.5±3.5)%;Hoechst 33258染色结果显示凋亡小体减少,KLF9下调组与IGF-I的抗心肌细胞凋亡效果相似。结论:IGF-I通过下调KLF9表达改善线粒体功能,保护心肌细胞免于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Kruppel样因子9 线粒体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脑横切面上髓突与中央前后回的对应关系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雪鹏 李少华 +2 位作者 张剑凯 欧伟 张一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45-647,共3页
目的:探索髓突与中央前、后回的对应规律,为影像学上通过髓突定位中央前、后回奠定解剖形态学基础。方法:选20例正常人脑标本,用广告颜料对中央前、后回染色,作层厚6mm之横切脑片,选取其中典型层面,观察分析中央前、后回与髓突之间的对... 目的:探索髓突与中央前、后回的对应规律,为影像学上通过髓突定位中央前、后回奠定解剖形态学基础。方法:选20例正常人脑标本,用广告颜料对中央前、后回染色,作层厚6mm之横切脑片,选取其中典型层面,观察分析中央前、后回与髓突之间的对应性并总结规律。结果:中央前、后回所对应的髓突为1 ̄2支:髓突方向:左侧在9 ̄11点方向:右侧在1 ̄3点方向。结论:中央前、后回与髓突之间有对应规律可寻,影像学上可以通过髓突定位中央前、后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脑 横切面 髓突 脑回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侧双睾丸动脉及肾上腺动脉起点异常1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海芳 廖进民 +3 位作者 张剑凯 李雪鹏 李少华 唐道鹤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6-356,共1页
在解剖一具成年男尸时发现其两侧均有双睾丸动脉、肾上腺中、下动脉和膈下动脉等起点异常(图1)。此种多变异共存现象罕见文献报道,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双睾丸动脉 肾上腺 两侧 膈下动脉 共存现象 成年 解剖 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股沟斜疝层次结构显示及其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海芳 张剑凯 +1 位作者 李雪鹏 苏开鑫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0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为临床腹股沟疝修补术和局部手术解剖学教学提供理论基础和形态学资料。方法连续逐层解剖显示斜疝标本腹股沟区局部层次并观察腹股沟管、疝囊及周围组织。结果腹股沟区各层结构分层、明显延续为阴囊壁各层次;除腹环明显外,未见典型... 目的为临床腹股沟疝修补术和局部手术解剖学教学提供理论基础和形态学资料。方法连续逐层解剖显示斜疝标本腹股沟区局部层次并观察腹股沟管、疝囊及周围组织。结果腹股沟区各层结构分层、明显延续为阴囊壁各层次;除腹环明显外,未见典型的腹股沟管围成结构;由腹膜形成典型的疝囊;腹膜鞘突上段闭锁不完全形成疝囊后壁的鞘突腹膜前、后层。结论认识腹股沟斜疝后腹股沟区和腹股沟管解剖结构改变是临床腹股沟疝修补术和腹股沟管重建成功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斜疝 腹股沟疝 腹股沟管 腹股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窦口扩大手术中鼻后外侧动脉的保护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少华 段永畅 +3 位作者 田广永 彭志强 张剑凯 陈海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9-251,共3页
目的:探讨鼻后外侧动脉在鼻内镜上颌窦口扩大手术中的影响以及鼻后外侧动脉的保护。方法:应用10具(20侧)10%福尔马林防腐固定乳胶灌注之成人头部标本,观察中鼻道结构,解剖鼻后外侧动脉及其分支,观察鼻后外侧动脉的走行与分布,并测量其... 目的:探讨鼻后外侧动脉在鼻内镜上颌窦口扩大手术中的影响以及鼻后外侧动脉的保护。方法:应用10具(20侧)10%福尔马林防腐固定乳胶灌注之成人头部标本,观察中鼻道结构,解剖鼻后外侧动脉及其分支,观察鼻后外侧动脉的走行与分布,并测量其外径。观察鼻后外侧动脉与上颌窦口扩大手术的关系。结果:鼻后外侧动脉在蝶腭孔处分出蝶腭动脉,向前下走行,在中鼻甲后端分出中鼻甲动脉,下鼻甲动脉,少数有上鼻甲动脉分支。鼻后外侧动脉外径(1.02±0.07)mm,中鼻甲动脉外径(0.89±0.06)mm,下鼻甲动脉外径(0.94±0.07)mm。鼻后外侧动脉下鼻甲分支在中鼻道的中点,在中鼻甲后端前方的距离(10.35±2.06)mm。结论:开放上颌窦开口时,在距离中鼻甲后端保留1~1.5cm的距离,可以避免鼻后外侧动脉损伤,如果必须扩大要应用电凝彻底止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上颌窦口 鼻后外侧动脉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手术入路”为导向的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6
19
作者 崔晓军 王晓红 +3 位作者 张剑凯 郭金华 陈晓佳 唐木生 《基础医学教育》 2014年第11期942-944,共3页
探讨以"手术入路"为导向的局部解剖学实验改革的教学效果,在2011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分别抽取2个班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进行对比性研究。实验组在局部解剖学考核成绩中,实验技能考核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探讨以"手术入路"为导向的局部解剖学实验改革的教学效果,在2011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分别抽取2个班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进行对比性研究。实验组在局部解剖学考核成绩中,实验技能考核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对教学状况总体印象、激发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均优于对照组(P<0.01)。以"手术入路"为导向的实验教学改革达到了预期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仍需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解剖学 实验教学 手术入路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NaDC1基因近端启动子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载体构建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聚荣 张剑凯 +3 位作者 何娅妮 李新伦 梁海君 林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410-1412,共3页
目的对人NaDC1(hNaDC1)基因近端启动子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可能的调控区域及顺式元件,并构建相应基因序列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方法使用First EF程序分析并获得hNaDC1基因近端启动子序列,使用MatInspector5.0软件对近... 目的对人NaDC1(hNaDC1)基因近端启动子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可能的调控区域及顺式元件,并构建相应基因序列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方法使用First EF程序分析并获得hNaDC1基因近端启动子序列,使用MatInspector5.0软件对近端启动子序列中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进行预测。PCR法扩增hNaDC1基因近端启动子序列,PCR产物经KpnⅠ和HindⅢ双酶切后定向克隆到pGL3-Basic载体。重组质粒行KpnⅠ和HindⅢ双酶切及测序鉴定。结果使用FirstEF程序获得长度为2.4kb(-2232/+136)的hNaDC1基因近端启动子序列。MatInspector5.0程序分析显示该基因序列共含有152个74种顺式作用元件。KpnⅠ和HindⅢ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实构建的pGL3-hNaDC1A质粒插入片段正确无误。结论成功构建hNaDC1基因近端启动子转录调控序列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为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研究hNaDC1基因近端启动子转录调控元件的分布及其性质提供了基本试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NaDC1基因 转录调控 报告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