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法学研究生案例教学模式的路径转型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伟珂 王姿惠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05-111,共7页
我国传统法学研究生案例教学模式欠缺对学生问题意识、思辨意识的培养,教师主导的课堂模式不利于学生自主意识培养,也无法与法律职业素养养成相衔接,因而传统法学研究生案例教学模式亟待改革。从域外经验看,德国的鉴定式案例教学与美国... 我国传统法学研究生案例教学模式欠缺对学生问题意识、思辨意识的培养,教师主导的课堂模式不利于学生自主意识培养,也无法与法律职业素养养成相衔接,因而传统法学研究生案例教学模式亟待改革。从域外经验看,德国的鉴定式案例教学与美国的法律诊所教学受到广泛推崇,其中,鉴定式案例教学模式可克服我国传统案例教学模式的缺陷,为我国法学研究生案例教学所改造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 鉴定式 法律诊所 实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答网问题研究
2
作者 席志国 张磊 +2 位作者 刘绍宇 简爱 张伟珂 《中国应用法学》 CSSCI 2024年第4期191-206,共16页
为进一步做深做实应用法学研究,找准司法实践中的真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中国应用法学》在原有的“法答网问题精粹”专栏基础上,自2024年第2期起开设“法答网问题研究”专栏。针对“法答网问题精粹”专栏精选的疑难问题,邀约广大应用法... 为进一步做深做实应用法学研究,找准司法实践中的真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中国应用法学》在原有的“法答网问题精粹”专栏基础上,自2024年第2期起开设“法答网问题研究”专栏。针对“法答网问题精粹”专栏精选的疑难问题,邀约广大应用法学研究工作者研究探讨,以期为审判工作现代化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本期特此邀请5位名家对其中5项疑难问题进行研究探讨,现予推送,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法学 疑难问题 司法实践 解决对策 现代化 智力支持 研究探讨 理论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公安视域下公安执法规范化实证研究 被引量:36
3
作者 张伟珂 李春华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4-124,共11页
执法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滞后的执法能力与突出的法治需求之间的矛盾,有限的警察权力与过度的警力使用之间的矛盾,执法培训的需求与执法工作的强度之间的矛盾,科学的激励机制与落后的考评标准之间的矛盾,抽象的法律规范与具体... 执法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滞后的执法能力与突出的法治需求之间的矛盾,有限的警察权力与过度的警力使用之间的矛盾,执法培训的需求与执法工作的强度之间的矛盾,科学的激励机制与落后的考评标准之间的矛盾,抽象的法律规范与具体的执法工作之间的矛盾,权益保障的滞后与警察权威的塑造之间的矛盾,舆论监督的强化与警察沟通力不足之间的矛盾,执法规范的统一与执法区域的差异之间的矛盾。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根本点是提升公安执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法规范化 执法能力 执法公信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刑事司法政策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伟珂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40,共10页
面对食品安全的严峻形势及其对公共安全的严重威胁,食品安全犯罪治理必须坚持从严惩治的司法政策。但是,从所选取的2016年度有关案件的量刑情况来看,食品安全犯罪量刑过于宽缓。因此,在执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过程中,要秉持以严济宽的... 面对食品安全的严峻形势及其对公共安全的严重威胁,食品安全犯罪治理必须坚持从严惩治的司法政策。但是,从所选取的2016年度有关案件的量刑情况来看,食品安全犯罪量刑过于宽缓。因此,在执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过程中,要秉持以严济宽的基本立场。既要强化侦查队伍的专业化、技术化保障,完善检察机关量刑建议规则,还应当对量刑的自由裁量权加以规范、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刑事政策 以严济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销售假药罪司法认定的解释规则 被引量:7
5
作者 张伟珂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4-96,共13页
刑法将销售假药罪设定为抽象危险犯,降低了犯罪成立的证明难度,但也导致犯罪圈的过度扩张,尤其是在非法经营进口药、民间传统配方药品以及分装药领域,一律入罪的司法认定侵蚀了司法公信力。为了对本罪的司法规制予以合理限制,应当在肯... 刑法将销售假药罪设定为抽象危险犯,降低了犯罪成立的证明难度,但也导致犯罪圈的过度扩张,尤其是在非法经营进口药、民间传统配方药品以及分装药领域,一律入罪的司法认定侵蚀了司法公信力。为了对本罪的司法规制予以合理限制,应当在肯定刑法与药品管理法中假药认定标准一致的前提下,对销售假药罪的入罪标准进行实质判断,建构允许反证抽象危险犯中抽象危险不存在的正向出罪机制以及合理运用刑法第13条但书条款的反向出罪机制。在此基础上,从销售假药罪、非法经营罪以及行政处罚三个维度合理解释销售假药行为的违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药 销售假药罪 抽象危险犯 反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政策视野下食药犯罪两法衔接机制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9
6
作者 张伟珂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30,共8页
食药犯罪具有行政犯的鲜明特征,因此,对食药犯罪的司法惩治不能仅立足于刑事司法的范畴,而应当兼顾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两条主线,这正是两法衔接机制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基于此,在治理食药犯罪问题上,食药犯罪刑事政策应当摆脱传统刑事政... 食药犯罪具有行政犯的鲜明特征,因此,对食药犯罪的司法惩治不能仅立足于刑事司法的范畴,而应当兼顾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两条主线,这正是两法衔接机制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基于此,在治理食药犯罪问题上,食药犯罪刑事政策应当摆脱传统刑事政策只关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的窠臼,将两法衔接机制纳入刑事政策的范畴。当前,严峻的犯罪形势决定了食药犯罪的刑事政策必须体现从严惩治、以严济宽的基本要求,在提高打击力度的同时做到严密法网,确保涉嫌食药犯罪案件能够及时从行政执法机关向刑事司法机关移送。为此,我们需要根据该刑事政策的要求,从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两法衔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药品犯罪 刑事政策 行政犯 两法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利益与刑讯逼供的控制路径 被引量:3
7
作者 张伟珂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4-124,共11页
刑讯逼供的规范治理必须尊重刑讯行为所依存的社会环境而避免过于理想化的逻辑分析。刑讯行为具有一定的合现实性、合目的性和合道义性,其屡禁不止源于侦讯人员的人性弱点,也与执法者取证能力的严重不足以及公检法机关特殊的权力关系密... 刑讯逼供的规范治理必须尊重刑讯行为所依存的社会环境而避免过于理想化的逻辑分析。刑讯行为具有一定的合现实性、合目的性和合道义性,其屡禁不止源于侦讯人员的人性弱点,也与执法者取证能力的严重不足以及公检法机关特殊的权力关系密切相关。因此,防范刑讯逼供必须改变传统思维,应当确立以权利制约权力为主、以权力制衡权力为辅的权力控制模式;重视侦查人员取证能力的提升,削弱侦查活动对讯问的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讯逼供 生态 利益 人性 人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域外刑事复权制度立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伟珂 《法治研究》 2014年第7期19-28,共10页
世界范围内的法治发达国家(地区)中,欧洲德法等国、北美加美两国以及东亚的日韩、我国的台湾地区等都规定了以资格刑恢复为对象的刑罚消灭制度。然而,我国法律中虽有种类繁多的资格(罚)刑,但是复权制度的缺失,使犯罪人往往因为失权而不... 世界范围内的法治发达国家(地区)中,欧洲德法等国、北美加美两国以及东亚的日韩、我国的台湾地区等都规定了以资格刑恢复为对象的刑罚消灭制度。然而,我国法律中虽有种类繁多的资格(罚)刑,但是复权制度的缺失,使犯罪人往往因为失权而不能彻底复归社会。基于此,考察国外复权制度的立法现状,分析其特点,对于理性看待复权制度并将其本土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复权 资格刑 资格罚 赦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食药犯罪过错推定责任之提倡 被引量:3
9
作者 张伟珂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1-38,共8页
我国刑法中的食药犯罪都以犯罪故意为犯罪成立的必备要件。然而,由于食药犯罪手段的专业化、复杂化、技术化,公诉机关在证明行为人主观上存在故意时难度较大,往往导致行为人以无过错为由而逃脱刑事责任。为此,基于食药犯罪的严重社会危... 我国刑法中的食药犯罪都以犯罪故意为犯罪成立的必备要件。然而,由于食药犯罪手段的专业化、复杂化、技术化,公诉机关在证明行为人主观上存在故意时难度较大,往往导致行为人以无过错为由而逃脱刑事责任。为此,基于食药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和犯罪手段的特殊性,考虑到犯罪预防和惩治的双重需要以及兼顾刑事法治的公正与效率价值,应当在食药犯罪中确立过错责任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药犯罪 严格责任 过错推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产刑委托执行制度要论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伟珂 《法治研究》 2012年第3期82-89,共8页
现行的刑事立法忽略了财产刑的委托执行与民事委托执行的不同点,因此未能建立独立的财产刑委托执行制度。面对财产刑委托执行所面临的制度困境和实践困境,需要我们参照民事法律规范中关于民事委托执行的具体规定,建立满足司法实践需要... 现行的刑事立法忽略了财产刑的委托执行与民事委托执行的不同点,因此未能建立独立的财产刑委托执行制度。面对财产刑委托执行所面临的制度困境和实践困境,需要我们参照民事法律规范中关于民事委托执行的具体规定,建立满足司法实践需要的财产刑委托执行制度,并完善与之相关的法律配套制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产刑 委托执行 民事委托执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复权制度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伟珂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3-20,共8页
从刑罚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来看,资格刑刑种的丰富有现实必然性。与自由刑的减刑、假释制度相匹配,建构资格刑的复权制度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因为复权制度有其存在的普遍正当性,也有别于前科消灭、赦免制度的特殊正当性。基于此,考虑到在... 从刑罚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来看,资格刑刑种的丰富有现实必然性。与自由刑的减刑、假释制度相匹配,建构资格刑的复权制度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因为复权制度有其存在的普遍正当性,也有别于前科消灭、赦免制度的特殊正当性。基于此,考虑到在资格刑执行过程中重建犯罪惩治与人权保障方面的需要,我们应当及早建立中国刑事复权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权 资格刑 资格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刑事和解模式的理性构建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伟珂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21-26,共6页
从我国司法实践的情况看,刑事和解大体存在三种模式:当事人双方自行和解模式、公权力机关主导和解模式和人民调解模式。从调解中立和司法效率的角度而言,公权力机关主导和解模式不具有存在的正当性。中国特色的刑事和解模式的理性选择... 从我国司法实践的情况看,刑事和解大体存在三种模式:当事人双方自行和解模式、公权力机关主导和解模式和人民调解模式。从调解中立和司法效率的角度而言,公权力机关主导和解模式不具有存在的正当性。中国特色的刑事和解模式的理性选择应当是以人民调解模式为主导、当事人自行和解模式为补充的混合模式。但是,从人民调解模式合理、充分、高效运行所需的规范化、专业化和社会化条件来看,其应当是刑事和解模式改造的远期目标。在人民调解模式日趋完善的主路上,有必要选择适当的"辅路"来推动刑事和解制度的正常运行。在现阶段,这条颇具妥协性和过渡意义的"辅路"应当是司法机关主导刑事和解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和解模式 公权力机关主导和解模式 自行和解模式 人民调解模式 调解中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格刑类型扩充论——以《刑法修正案(八)》为视角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伟珂 《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4期21-27,共7页
《刑法修正案(八)》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现有资格刑配置、扩充资格刑类型的契机。可以考虑将禁止令这一非刑罚处罚措施,根据其所禁止的内容予以分解,上升到刑罚的层面,补充完善资格刑的类型;危险驾驶罪的设立使我们有必要考虑将剥夺特... 《刑法修正案(八)》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现有资格刑配置、扩充资格刑类型的契机。可以考虑将禁止令这一非刑罚处罚措施,根据其所禁止的内容予以分解,上升到刑罚的层面,补充完善资格刑的类型;危险驾驶罪的设立使我们有必要考虑将剥夺特定资格(技能)为内容的行政处罚措施改造为刑罚措施,并增设单位犯罪的资格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格刑 禁止令 单位犯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安实训教学中助训制度论纲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伟珂 《公安教育》 2016年第12期36-40,共5页
实训教学是以主体参与、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学员为主体、以教官为主导的教学方法。1"实训教学是公安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学生警务实战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是为公安机关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障。"2因... 实训教学是以主体参与、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学员为主体、以教官为主导的教学方法。1"实训教学是公安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学生警务实战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是为公安机关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障。"2因此,能否摸索一套符合教学培养目标的实训方法,并加强制度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实训教学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化建设 实训教学 公安院校 实践教学体系 警务实战技能 高素质人才 主体参与 教学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想与现实:死刑改革与公众死刑威慑观念的转变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伟珂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16-25,共10页
死刑具有强大的威慑力,这在公众看来是不言自明的真理,也是死刑应当存在的重要根据。然而,死刑具有威慑力并不意味着死刑具有独一无二的威慑性。因此,死刑改革必须打破公众对死刑威慑功能的迷信,削弱公众对死刑的心理依赖。为此,我们需... 死刑具有强大的威慑力,这在公众看来是不言自明的真理,也是死刑应当存在的重要根据。然而,死刑具有威慑力并不意味着死刑具有独一无二的威慑性。因此,死刑改革必须打破公众对死刑威慑功能的迷信,削弱公众对死刑的心理依赖。为此,我们需要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使公众在心理上接受少用死刑并不会危及安全;同时,要采取适当措施,逐步公布死刑数字,使公众在直观上接受死刑与社会秩序的稳定、安全没有必然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刑改革 威慑力 公众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定责任人员为本人利益避险行为之探析——兼议刑法第21条第3款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伟珂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03-106,共4页
刑法第21条第3款规定"第一款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该条款排除特定责任人员在面对危险时为本人利益而采取避险行为的合法性,导致公共利益和个人权益的平衡缺失,有损正当人权保障... 刑法第21条第3款规定"第一款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该条款排除特定责任人员在面对危险时为本人利益而采取避险行为的合法性,导致公共利益和个人权益的平衡缺失,有损正当人权保障,同时造成刑法规定体系内的混乱。事实上,对特定责任人基于本人利益的紧急避险行为不应做出完全限制,变动本条款不会导致特定责任人怠于行使职责,从而给公共利益带来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急避险 特定责任人员 本人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安机关刑事受案程序的实践困境与完善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伟珂 《新疆警察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44-50,共7页
现行法律关于公安机关"有案必受"的规定,削弱了受案程序案件过滤的功能。这一规定不仅增加了公安机关的办案负担,而且无助于保障社会公众的控告权。从程序规则来看,受案程序的设置应当在保障公众基本权利的同时,兼顾刑事诉讼... 现行法律关于公安机关"有案必受"的规定,削弱了受案程序案件过滤的功能。这一规定不仅增加了公安机关的办案负担,而且无助于保障社会公众的控告权。从程序规则来看,受案程序的设置应当在保障公众基本权利的同时,兼顾刑事诉讼的客观规律。因此,应当对刑事诉讼程序的案件受理程序进行反思,理顺受案与立案之间的关系,合理评价立案程序的价值和地位,并进行积极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案 立案 有案不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违法性认识若干问题研究
18
作者 张伟珂 李诗蓓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73-79,共7页
违法性认识的内容在理论界有众多分歧。违法性认识是指行为人对其行为违反整体的法制性、法规范的认识,认识的内容不应当是伦理道德等前法律规范,也不宜是某具体的法。而基于违法性认识认定的推理逻辑,对其存在性的认定应当侧重于反向... 违法性认识的内容在理论界有众多分歧。违法性认识是指行为人对其行为违反整体的法制性、法规范的认识,认识的内容不应当是伦理道德等前法律规范,也不宜是某具体的法。而基于违法性认识认定的推理逻辑,对其存在性的认定应当侧重于反向推定即如果特定情形下存在法律认识的丧失那么就应当排除行为人的违法性认识,反之即存在违法性认识。从学界的研究来看,对违法性认识与犯罪过失的关注相对较少,就二者关系来讲,犯罪过失的成立不需要违法性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法性认识 违法性 犯罪过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奸罪定义:反思与重构
19
作者 张伟珂 周帆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54-57,共4页
传统刑法理论中对强奸罪概念的阐释以犯罪客观方面为核心内容,既不符合法律概念下定义的基本规则,也不能显示罪状和犯罪构成与罪名的区别与关联,更难以借助概念本身找到强奸罪与其他具体犯罪的本质区别。因此,应遵循下定义逻辑规则的基... 传统刑法理论中对强奸罪概念的阐释以犯罪客观方面为核心内容,既不符合法律概念下定义的基本规则,也不能显示罪状和犯罪构成与罪名的区别与关联,更难以借助概念本身找到强奸罪与其他具体犯罪的本质区别。因此,应遵循下定义逻辑规则的基础,结合强奸罪的罪状和犯罪构成,从犯罪构成的基本特征出发重构强奸罪的定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奸罪定义 犯罪构成 违背妇女意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刑改革视野下民意价值探究
20
作者 张伟珂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5年第6期101-111,共11页
作为社会意识的范畴,反映社会心理的死刑民意对于死刑改革的影响是客观的。民意是否支持死刑改革,不但关涉死刑改革的进度和深度,还决定着死刑改革的合理性和权威性;死刑改革决不能无视民意、排斥民意,应当正视死刑民意的价值,不能忽略... 作为社会意识的范畴,反映社会心理的死刑民意对于死刑改革的影响是客观的。民意是否支持死刑改革,不但关涉死刑改革的进度和深度,还决定着死刑改革的合理性和权威性;死刑改革决不能无视民意、排斥民意,应当正视死刑民意的价值,不能忽略死刑民意对于死刑改革的路径选择、内容取向以及改革策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刑改革 死刑民意 路径 内容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