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胁迫下阳光玫瑰/1103P嫁接苗的抗旱性
1
作者 张丽兵 焦淑珍 +2 位作者 侯应军 毛娟 陈佰鸿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47,157,共11页
【目的】明确阳光玫瑰/1103P嫁接组合的抗旱性优势,推动阳光玫瑰品种在干旱地区推广应用。【方法】根据自然干旱天数的增加,每3 d为1个梯度,设置T_(0)~T_(4)4个梯度,以T_(0)为对照。分析了阳光玫瑰及其嫁接苗阳光玫瑰/1103P、砧木1103P... 【目的】明确阳光玫瑰/1103P嫁接组合的抗旱性优势,推动阳光玫瑰品种在干旱地区推广应用。【方法】根据自然干旱天数的增加,每3 d为1个梯度,设置T_(0)~T_(4)4个梯度,以T_(0)为对照。分析了阳光玫瑰及其嫁接苗阳光玫瑰/1103P、砧木1103P在自然干旱天数下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整个干旱胁迫过程中,葡萄砧木1103P的叶片相对含水量没有明显的下降,且膜系统没有被严重破环,表明其抗旱性很强,是一种适宜在西北半干旱地区应用的优良砧木。而与葡萄品种阳光玫瑰相比,阳光玫瑰/1103P嫁接苗在受到干旱胁迫时SOD与POD活性显著升高,在T_(4)时较T_(0)分别增加了74.42%和119%,而阳光玫瑰则为72.61%和110%,对阳光玫瑰内源激素的测定结果显示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_(3))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均呈快速下降趋势,脱落酸(ABA)呈显著上升趋势,嫁接苗阳光玫瑰/1103P与其相比,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_(3))下降速率减缓,脱落酸(ABA)上升速率加快。【结论】嫁接苗阳光玫瑰/1103P在干旱胁迫时通过提高自身抗氧化酶活性、延缓IAA和GA_(3)下降趋势,加快ABA上升趋势增强了自身的抗旱性。该结果为干旱地区推广应用阳光玫瑰/1103P嫁接苗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生理特性 品种比较 内源激素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户需求视角下的大学图书馆空间服务研究
2
作者 全没 张丽兵 韩春花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0期120-123,共4页
在总结国内外空间服务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从用户需求视角下对大学图书馆的空间服务进行研究。在综合学者的观点和对空间服务实践活动认知基础上,笔者对空间服务内涵与外延进行了阐释并详细论述了空间服务的特征。最后,指出了构成空... 在总结国内外空间服务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从用户需求视角下对大学图书馆的空间服务进行研究。在综合学者的观点和对空间服务实践活动认知基础上,笔者对空间服务内涵与外延进行了阐释并详细论述了空间服务的特征。最后,指出了构成空间服务体系的六大因素及其作用,以期为国内大学图书馆的空间服务规划与设计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图书馆 空间服务 服务特征 服务评估 服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杉属(狭义)蛇足石杉组的分类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张丽兵 孔宪需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13-22,共10页
本文对石杉科石杉属 (狭义 )蛇足石杉组的概念进行了修订并对国产有关种类进行了分类学研究。共记载本组植物 1 2种 ,并包括 3个新异名 :H .minimadentaJ.F .Cheng ,H .kamaensisChingetS .K .Wu及H .lucidula (Michx .)Trev.var.asiati... 本文对石杉科石杉属 (狭义 )蛇足石杉组的概念进行了修订并对国产有关种类进行了分类学研究。共记载本组植物 1 2种 ,并包括 3个新异名 :H .minimadentaJ.F .Cheng ,H .kamaensisChingetS .K .Wu及H .lucidula (Michx .)Trev.var.asiaticaChing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杉属 蛇足石杉组 分类 中国 石杉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杉属(狭义)小杉兰组的分类学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丽兵 孔宪需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1998年第6期521-529,共9页
本文将石杉科石杉属(狭义)分为两组,即小杉兰组Sect.Huperzia和蛇足石杉组Sect.Serratae(Rothm.)Holub,对小杉兰组的概念进行了修订并对国产有关种类进行了分类学研究。共记载国产小杉兰组... 本文将石杉科石杉属(狭义)分为两组,即小杉兰组Sect.Huperzia和蛇足石杉组Sect.Serratae(Rothm.)Holub,对小杉兰组的概念进行了修订并对国产有关种类进行了分类学研究。共记载国产小杉兰组植物12种1变种,并包括1个新组合:Huperziaquasipolytrichoides(Hayata)Chingvar.rectifolia(J.F.Cheng)H.S.KungetL.B.Zhang,2个新异名:H.hupehensisChing和H.whangshanensisChingetP.C.Chi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杉属 分类 小杉兰组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马尾杉属(石杉科)的两个组 被引量:7
5
作者 张丽兵 孔宪需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23-29,共7页
本文记述了中国产马尾杉属Phlegmariurus (Herter)Holub的两个组 ,即龙骨组 (新组合 )sect.Cari naturus (Herter)H .S.KungetL .B .Zhang和马尾组sect.Phlegmariurus。确认这两组在中国共 8种 ,分别编写了两组的分种检索表及各种的地... 本文记述了中国产马尾杉属Phlegmariurus (Herter)Holub的两个组 ,即龙骨组 (新组合 )sect.Cari naturus (Herter)H .S.KungetL .B .Zhang和马尾组sect.Phlegmariurus。确认这两组在中国共 8种 ,分别编写了两组的分种检索表及各种的地理分布 ,并提出一个新异名 :Ph .cancellatusvar.minor( =Ph .cancel latus)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杉属 龙骨组 马尾组 分类 中国 石极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版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中的主要变化 被引量:6
6
作者 张丽兵 杨亲二 +1 位作者 Nicholas J.TURLAND John MCNEILL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1-255,共5页
出版于2006年9月的最新版的《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即维也纳法规(Vienna Code),取代了圣路易斯法规(Saint Louis Code)而成为管理植物学(包括藻类学和真菌学)科学命名的唯一有效法规。本文报道了维也纳法规和圣路易斯法规之间的主要区别... 出版于2006年9月的最新版的《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即维也纳法规(Vienna Code),取代了圣路易斯法规(Saint Louis Code)而成为管理植物学(包括藻类学和真菌学)科学命名的唯一有效法规。本文报道了维也纳法规和圣路易斯法规之间的主要区别。这些区别包括两版法规在起始日期、有效发表、合格发表、化石植物、多型真菌、拼写和附录诸方面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名法 维也纳法规 主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后生耳蕨组和新生耳蕨组(耳蕨属)的叶表皮解剖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丽兵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61-368,共8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国产耳蕨属后生耳蕨组和新生耳蕨组31个种40个样品成熟叶表皮的细胞的形态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后生耳蕨组和新生耳蕨组植物的气孔均分布在叶片下表皮,为气孔多形型,气孔基本类型有四细胞型和极型两种;气孔的类...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国产耳蕨属后生耳蕨组和新生耳蕨组31个种40个样品成熟叶表皮的细胞的形态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后生耳蕨组和新生耳蕨组植物的气孔均分布在叶片下表皮,为气孔多形型,气孔基本类型有四细胞型和极型两种;气孔的类型、大小、气孔指数、表皮细胞形状等有一定的稳定性,可以作为后生耳蕨组和新生耳蕨组植物系统与分类研究的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蕨属 后生耳蕨组 新生耳蕨组 叶表皮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耳蕨属新资料 被引量:2
8
作者 张丽兵 孔宪需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1998年第5期465-469,共5页
1高大耳蕨新种图1:6~8PolystichumaltumChing,sp.nov.insched.TYPE:Yunnan(云南),Suijiang(绥江),underbamboos,alt.1200~1400m,1... 1高大耳蕨新种图1:6~8PolystichumaltumChing,sp.nov.insched.TYPE:Yunnan(云南),Suijiang(绥江),underbamboos,alt.1200~1400m,19730527,W.M.Ch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蕨属 高大耳蕨 长刺耳蕨 中国西部 新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后生耳蕨组的孢子形态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丽兵 孔宪需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1994年第3期273-278,共6页
对国产耳蕨属(Polystichum)后生耳蕨组(Sect.Metapolystichum)26种的孢子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后生耳蕨组的孢子周壁纹饰可大致分为粗糙、翅状、脊状、疣状、穴状和网状6类。各种的周壁纹... 对国产耳蕨属(Polystichum)后生耳蕨组(Sect.Metapolystichum)26种的孢子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后生耳蕨组的孢子周壁纹饰可大致分为粗糙、翅状、脊状、疣状、穴状和网状6类。各种的周壁纹饰均有一定差异,同种的孢子形态较为稳定。从孢子形态特征看,支持PolystichumyunnanenseChrist和P.JizhushanenseChing为独立的种。本文还结合其它特征,讨论了后生耳蕨组孢子形态的演化趋势,进而从孢粉学的角度推测本组线鳞系Ser.Linearia可能是较为原始的一群,失盖系Ser.Exindusiata则可能为较为进化的一支。本文还以也孢子形态特征编制了后生耳蕨组分种归类检索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子 形态 后生耳蕨组 中国 耳蕨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植物命名法规中的术语介绍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丽兵 Paul C.SILVA +1 位作者 John MCNEILL Nicholas J.TURLAND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93-598,共6页
现今,国际上已普遍接受国际植物命名法规(Internationalcodeofbotanicalnomenclature)作为管理植物学(包括藻类学和真菌学)科学命名的规则。该规则由历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的命名法分会会议修订,因而每六年出版一次修订版。最新版的... 现今,国际上已普遍接受国际植物命名法规(Internationalcodeofbotanicalnomenclature)作为管理植物学(包括藻类学和真菌学)科学命名的规则。该规则由历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的命名法分会会议修订,因而每六年出版一次修订版。最新版的维也纳法规(ViennaCode;McNeilleta1.,2006;中文版:张丽兵译,2007)取代了前一版的圣路易斯法规(SaintLouisCode,Greutereta1.,2000;中文版:朱光华译,2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植物学大会 命名法规 术语 真菌学 藻类学 维也纳 修订 中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初探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丽兵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12-13,共2页
本文分析了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模式,总结出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几点经验,即统一规划、整合开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加强产品的多元化开发;增强工业遗产资源开发意识及工业遗迹保护基础上的重建... 本文分析了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模式,总结出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几点经验,即统一规划、整合开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加强产品的多元化开发;增强工业遗产资源开发意识及工业遗迹保护基础上的重建等,从而为我国工业遗产旅游业的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尔区 工业遗产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耳蕨属后生耳蕨组的分类研究(Ⅱ)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丽兵 孔宪需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68-76,共9页
本组以“叶片二回羽状(不为细裂),草质,叶轴不具芽胞,小羽片具小羽柄,小鳞片窄型”等为主要特征而区别于耳蔽属其它组。全世界约50余种,欧、亚、美和非洲广布。中国“
关键词 蕨类植物 耳蕨属 后生耳蕨组 分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耳蕨属后生耳蕨组的分类研究(Ⅲ)(续完)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丽兵 孔宪需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194-203,共10页
叶柄具二色卵形、卵状披针形或阔披针形鳞片;叶片中部以下不逐渐缩短;小羽片具耳状突起;小鳞片短型,稀疏。 该系约25种,主产亚、欧、美洲。中国约15种,除东北外,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假黑鳞耳蕨
关键词 蕨类植物 耳蕨属 后生耳蕨组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耳蕨属后生耳蕨组四新种(英文)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丽兵 孔宪需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308-312,共5页
1 疏果耳蕨 新种 图1:A—D Polystichum oligocarpum Ching ex H. S. Kung et L. B. Zhang, sp. nov. Species affinis P. yunnanensi Christ, differt lamina oblongo-lanceolata, paleis rhacheosminus tectis, pinnis evidenter incu... 1 疏果耳蕨 新种 图1:A—D Polystichum oligocarpum Ching ex H. S. Kung et L. B. Zhang, sp. nov. Species affinis P. yunnanensi Christ, differt lamina oblongo-lanceolata, paleis rhacheosminus tectis, pinnis evidenter incurvis, apice caudatis, pinnulis oligosoris, indusiis integrisvel subintegr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蕨属 后生耳蕨组 蕨类植物 新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发展哈尔滨市高校旅游的构想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丽兵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41-143,共3页
高校旅游是一种特色旅游产品,它不仅给旅游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对于高校的教育改革及其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对哈尔滨市高校旅游这一课题涵义、发展现状及优势进行了分析,并对高校旅游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高校旅游 优势 市场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蕨属一新组──新生耳蕨组
16
作者 张丽兵 孔宪需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81-86,共6页
描述了耳蕨属一新组──新生耳蕨组Sect.NeopolystichumChing。小羽片背面具披针形小鳞片使得新生耳蕨组显著区别于后生耳蕨组Sect.MetapolystichumTagawa(emend.Zhang... 描述了耳蕨属一新组──新生耳蕨组Sect.NeopolystichumChing。小羽片背面具披针形小鳞片使得新生耳蕨组显著区别于后生耳蕨组Sect.MetapolystichumTagawa(emend.Zhang&Kung,1996)。本文对新生耳蕨组进行了分类学研究,共记载本组植物7种,并给出了各种植物的地理分布。认为九州耳蕨P.kiusiuenseTagawa是大叶耳蕨P.grandifronsC.Chr.的一异名,二尖耳蕨P.biaristatum(Bl.)Moore极有可能并不分布于喜马拉雅、中南半岛、缅甸和云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蕨属 新生耳蕨组 新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耳蕨属后生耳蕨组的分类研究(Ⅰ)
17
作者 张丽兵 孔宪需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1995年第5期469-475,共7页
本文首次对国产耳蕨属后生耳蕨组进行了较系统的分类研究,对组的概念进行了修订,首次将耳蕨属小鳞片根据长度分为长型和短型两类。本文共记载后生耳蕨组植物22种,包括中国新分布1种:P.longipinnulum Nair,新异名2种:P.glingense Ching e... 本文首次对国产耳蕨属后生耳蕨组进行了较系统的分类研究,对组的概念进行了修订,首次将耳蕨属小鳞片根据长度分为长型和短型两类。本文共记载后生耳蕨组植物22种,包括中国新分布1种:P.longipinnulum Nair,新异名2种:P.glingense Ching et Y.X.Ling,P.shennongense Ching,Boufford etShing.本组共分五系,即线鳞系、水囊系、缺耳系、长小鳞系和黑鳞系。本文编制了后生耳蕨组的分种检索表,对一些种的分类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中国甚至喜马拉雅地区并无P.mucronifolium(Bl.)Presl和P.setiferum(Forsk.)Moore ex Woynar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生耳蕨组 耳蕨属 分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石松科植物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丽兵 孔宪需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66-275,共10页
本文对国产石松科 (狭义 )进行了分类学研究 ,共记载本科植物 6属 1 5种 3变型。文中引用新建立的 1属 ,即拟小石松属PseudolycopodiellaHolub ,并包含 1个新命名 :LycopodiumneopungensH .S .KungetL .B .Zhang,1个新变型 :Palhinhaeah... 本文对国产石松科 (狭义 )进行了分类学研究 ,共记载本科植物 6属 1 5种 3变型。文中引用新建立的 1属 ,即拟小石松属PseudolycopodiellaHolub ,并包含 1个新命名 :LycopodiumneopungensH .S .KungetL .B .Zhang,1个新变型 :PalhinhaeahainanensisC .Y .Yangf.glabraH .S .KungetL .B .Zhang和 9个新异名 :LycopodiumannotinumL .var.brevifoliumChrist( =L .zonatum) ,L .annotinumL .var.aciculareChrist( =L .zonatum) ,L .alticolaChing( =L.zonatum) ,L .simulansChingetH .S .KungexChing( =L .japon icum) ,L.interjectumChingetH .S .KungexChing ( =L .japonicum) ,L .talienseChing( =L .japonicum) ,L .pseudoclavatumChing( =L .japonicm .) ,L .pseudoclavatumChingvar.yunnanenseChing( =L .japonicum) ,及L .centro chinenseChing( =L .japonicum) .本文还记述了有关分类群的地理分布 ,并认为中国没有Diphasiastrumwightianum (Wall.exGrev.etHook .)Holub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松科 分类 中国 地理分布
全文增补中
四川耳蕨属后生耳蕨组的分类研究
19
作者 张丽兵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1994年第2期131-138,共8页
记载了四川产耳蕨属后生耳蕨织植物9种,其中新种1个,四川新分布5个,并有新异名7个。本文还对国产有关种类的分类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耳蕨属 后生耳蕨组 分类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鲁尔区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政府作用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黄丽华 张丽兵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93-96,共4页
从政府行为的视角对德国鲁尔区的产业结构调整进行历史考察,指出鲁尔区衰退的实质是其结构性危机。德国政府在其改造的三个时期中始终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煤钢为主的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到70年代的着重发展新兴产业... 从政府行为的视角对德国鲁尔区的产业结构调整进行历史考察,指出鲁尔区衰退的实质是其结构性危机。德国政府在其改造的三个时期中始终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煤钢为主的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到70年代的着重发展新兴产业,再到八九十年代侧重于针对不同地区的区域优势来发展优势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多样化。德国政府从组织安排、基础设施、法律和财政支持等方面给予其保证。这为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工业基地改造 产业结构 德国鲁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