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距离散冲击射流换热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康滢 邱绪光 周维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65-168,共4页
涡轮叶片内的冲击换热多取近距离散冲击换热 (冲击距与喷孔直径之比 Zn/dn<3,喷孔中心距与喷孔直径之比 Cn/dn<3)。由于在叶片前缘有气膜出流孔 ,因而对叶片内前缘冲击换热做大面积平均实用意义较小。所以本实验旨在总结近距冲击... 涡轮叶片内的冲击换热多取近距离散冲击换热 (冲击距与喷孔直径之比 Zn/dn<3,喷孔中心距与喷孔直径之比 Cn/dn<3)。由于在叶片前缘有气膜出流孔 ,因而对叶片内前缘冲击换热做大面积平均实用意义较小。所以本实验旨在总结近距冲击下驻点连线及驻点附近小面积的换热规律并得出新的经验公式 ,这具有较大的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换热 换热系统 圆射流驻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离散冲击射流宏观流动品质的研究
2
作者 康滢 邱绪光 +1 位作者 曹玉璋 周维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61-268,共8页
离散射流宏观流动特性主要是指离散射流的均匀化特性或一排圆射流的二维化进展情况。本文对一排圆射流的自由射流及大空间下的冲击射流宏观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 ,目的在于确定在近距离散射流冲击下驻点附近小区内流动的不均匀性 ,这... 离散射流宏观流动特性主要是指离散射流的均匀化特性或一排圆射流的二维化进展情况。本文对一排圆射流的自由射流及大空间下的冲击射流宏观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 ,目的在于确定在近距离散射流冲击下驻点附近小区内流动的不均匀性 ,这种不均匀性有可能导致冷却的不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射流 自由射流 冲击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距冲击流动下的流型及换热
3
作者 邱绪光 康滢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77-380,共4页
本文阐述了短距冲击情况下各种流型及相应的各种局部换热特性。对于二维缝射流 ,冲击流流型及局部换热特性显著地受射流紊度的发展程度、靶面对射流的反影响以及高射流速度下压缩性等因素的影响 ,靶面上局部换热的多峰分布取决于这些因... 本文阐述了短距冲击情况下各种流型及相应的各种局部换热特性。对于二维缝射流 ,冲击流流型及局部换热特性显著地受射流紊度的发展程度、靶面对射流的反影响以及高射流速度下压缩性等因素的影响 ,靶面上局部换热的多峰分布取决于这些因素的发展。而对于圆射流排 ,除上述因素外 ,尚有射流三维性质的影响 ,在短冲击距下流动的三维性导致驻点线两侧局部换热有比二维缝射流更陡峭得多的下降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 流动 流型 换热 涡轮 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艺术设计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关系
4
作者 康滢 《学周刊(下旬)》 2013年第1期198-199,共2页
如果仅从字面上来看,艺术设计似乎与资涿没有丝毫关联。但是,站在全球的高度,从人类生存的根基出发,对未来进行长远的思考,艺术设计与资源与环境的确有密切的联系。本文拟就艺术设计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关系进行浅显论述。
关键词 艺术设计 环境友好 资源节约 人类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等级理论下汉代与清代十二章纹五色观的比较研究
5
作者 康滢 江扬 《艺苑》 2023年第2期67-71,共5页
十二章纹作为装饰纹样起源于古代的图腾崇拜,是中国帝制时代特有的等级标识产物。从秦汉时期开始至清代结束,十二章纹都是封建礼俗的重要组成,但在朝代更迭中,十二章纹的使用观念也在发生变化。本文从十二章纹的色彩观出发,通过汉代和... 十二章纹作为装饰纹样起源于古代的图腾崇拜,是中国帝制时代特有的等级标识产物。从秦汉时期开始至清代结束,十二章纹都是封建礼俗的重要组成,但在朝代更迭中,十二章纹的使用观念也在发生变化。本文从十二章纹的色彩观出发,通过汉代和清代两个时期的对比研究,结合社会等级理论,探析两朝代十二章纹色彩的异同,并推阐其相关动因,从其蕴含的古代造物色彩观中找到当代设计的色彩呼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章纹 色彩观 五色观 社会变迁 等级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治疗对职业性噪声聋并发抑郁症状患者皮质醇与炎性因子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邓小峰 罗巧 +4 位作者 赖丽丽 郑莹 康滢 徐琳 杨爱初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4-328,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对职业性噪声聋(ONID)并发抑郁症状患者皮质醇与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78例ONID伴发抑郁症状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电针组(38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隔...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对职业性噪声聋(ONID)并发抑郁症状患者皮质醇与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78例ONID伴发抑郁症状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电针组(38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隔天1次,每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唾液皮质醇水平及血清中皮质醇、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早晨、晚间唾液皮质醇水平和血清的皮质醇、IL-6、TNF-α、CRP的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皮质醇水平较同组治疗前下降(P<0.01);对照组和电针组患者治疗后早晨、晚间唾液皮质醇及血清皮质醇水平分别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1)。结论电针治疗可降低ONID伴发抑郁症状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电针对炎性因子的调节可能是治疗ONID并发的抑郁症状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职业性噪声聋 抑郁 合并症 皮质醇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C反应蛋白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