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氟哌啶醇对新西兰兔心室肌细胞钾通道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袁婷 宋宏雁 +5 位作者 邹洲 程路峰 闫冬 库热西.玉努斯 焦谊 帕尔哈提.克里木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58-761,共4页
目的研究氟哌啶醇对兔左心室肌细胞钾通道基因水平的影响,探讨氟哌啶醇致心律失常的分子机制。方法实验组分别耳缘静脉注射氟哌啶醇(Haloperidol,Hal)1,2,4mg.kg-1.d-1,假手术组注射2ml.d-1生理盐水,同时监测心电图。应用逆转录-聚合酶... 目的研究氟哌啶醇对兔左心室肌细胞钾通道基因水平的影响,探讨氟哌啶醇致心律失常的分子机制。方法实验组分别耳缘静脉注射氟哌啶醇(Haloperidol,Hal)1,2,4mg.kg-1.d-1,假手术组注射2ml.d-1生理盐水,同时监测心电图。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对ERG、KvLQT1和mink的基因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氟哌啶醇低、中、高剂量组KvLQT1、mink及ERG mRNA表达较正常组降低(P<0.05),假手术组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哌啶醇可能通过降低IKr、IKs钾通道基因KvLQT1、mink及ERG的表达,而使钾离子外流减少,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延长,增加QT间期延长诱发Tdp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mRNA 氟哌啶醇 KvLQT1 MINK ER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药西帕依溃结安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贺捷 阿孜古力.克 +2 位作者 勾小玉 苟萍 库热西.玉努斯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2期1651-1654,共4页
目的:建立2,4-二硝基氯苯(DNCB)+乙酸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观察维药西帕依溃结安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DNCB复合乙酸法"复制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维药西帕依溃结安大、中、小... 目的:建立2,4-二硝基氯苯(DNCB)+乙酸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观察维药西帕依溃结安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DNCB复合乙酸法"复制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维药西帕依溃结安大、中、小剂量组、生理盐水(NS)阴性对照组,给药治疗20d,同时设正常对照组,以各组实验大鼠处理前后整体状态、病理形态学为检测指标,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结果:一般状态:正常组大鼠明显优于模型组大鼠,治疗组用药20d后,模型组大鼠的状态能明显改善。光镜观察:正常组结肠各层结构清晰,无炎性改变。模型组结肠粘膜炎症显著,重者有溃疡形成。治疗组组织粘膜损伤程度均有一定改善。在组织标本大体病理变化比较及组织病理学比较方面:治疗组与模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与生理盐水(NS)阴性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大、中剂量间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大、中剂量治疗组与小剂量治疗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药西帕依溃结安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西帕依溃结安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药西帕依溃结安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中STAT_3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连晶晶 黄国虹 +4 位作者 库热西.玉努斯 马宏超 黄静静 勾晓玉 牛淑亮 《陕西中医》 2010年第4期489-492,共4页
目的:研究维药西帕依溃结安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结肠组织中STAT3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维药西帕依溃结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维药西帕依溃结安大、中、小剂量干预组... 目的:研究维药西帕依溃结安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结肠组织中STAT3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维药西帕依溃结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维药西帕依溃结安大、中、小剂量干预组;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加乙酸双重诱导致敏复合法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并分别给予药物干预20d。采用半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法分别从mRNA及蛋白质水平上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STAT3表达情况。结果:与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相比,维药西帕依溃结安大剂量干预组STAT3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其余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半定量结果显示:STAT3的蛋白质表达水平:维药西帕依溃结安大、中、小剂量干预组与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相比,维药西帕依溃结安大、中、小剂量干预组的P-STAT3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药西帕依溃结安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可能与下调STAT3基因表达有关,其调控作用可能发生在转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疗法 @维药西帕依溃结安 大鼠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陈红 王延蛟 +3 位作者 焦谊 孙丽丽 库热西.玉努斯 关亚群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1028-1030,1035,共4页
目的通过2种不同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代谢综合征(MS)大鼠模型,为该疾病的研究探索理想的建模方法。方法 9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MS模型正常盐组(NS)、MS模型高盐组(HS)和对照组(NC)。NS组大鼠饲喂高脂高糖饲料,HS组大鼠饲喂... 目的通过2种不同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代谢综合征(MS)大鼠模型,为该疾病的研究探索理想的建模方法。方法 9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MS模型正常盐组(NS)、MS模型高盐组(HS)和对照组(NC)。NS组大鼠饲喂高脂高糖饲料,HS组大鼠饲喂高脂高糖高盐饲料,NC组大鼠饲喂基础饲料。10周末,NS组和HS组选择腹围达标的大鼠,给予一次性腹腔注射STZ25mg/kg。分别在不同时间点测定各组大鼠体重、腹围、血压、空腹血糖及血脂等指标。结果 NS组和HS组大鼠体重、腹围、空腹血糖与NC组相比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12周末时,HS组大鼠血糖及腹围较NS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末时,HS组大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NS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组成模率为40.0%,HS组成模率为66.7%,2组成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脂高糖饮食或高脂高糖高盐饮食诱导加腹腔注射小剂量STZ的方法可在短时间内成功复制稳定的MS大鼠模型,且HS组成模率较NS组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大鼠模型 高脂高糖高盐饮食 高脂高糖饮食 链脲佐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花多酚对糖尿病大鼠IL-6、TXB2及PPAR-γ 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窦勤 魏媛媛 +5 位作者 李郁 闫冬 阿迪力 袁婷 库热西.玉努斯 帕尔哈提.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94-797,共4页
目的观察石榴花多酚对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加高脂饲料诱导的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IL-6、TXB2以及心肌组织PPAR-γ 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高脂饲料喂养1mon后注射小剂量STZ,2wk后测大鼠空腹血糖,血糖值>11.1者为造模成功的大鼠... 目的观察石榴花多酚对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加高脂饲料诱导的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IL-6、TXB2以及心肌组织PPAR-γ 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高脂饲料喂养1mon后注射小剂量STZ,2wk后测大鼠空腹血糖,血糖值>11.1者为造模成功的大鼠,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药物干预组,另设空白对照组,药物干预1mon,常规测定各组大鼠给药前后的空腹血糖(FPG)和给药后各组大鼠的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Fins)、IL-6、TXB2,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I),提取心肌组织总RNA,采用逆转录PCR技术扩增PPAR-γ基因片段,检测其基因表达水平。结果石榴花多酚能降低模型大鼠FPG水平和Fins、IL-6、TXB2含量,增加PPAR-γmRNA基因表达,提高ISI,降低Homa-IRI。结论石榴花多酚对大鼠IR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IR大鼠心肌组织PPAR-γ基因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花多酚 IR FINS IL-6 TXB2 PPAR-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vivin、CyclinD1基因在哈萨克族食管癌中表达及其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卉 卢晓梅 +11 位作者 赵学信 徐淑永 庞作良 陈艳 王洪江 武贵臻 库热西.玉努斯 关亚群 胡汉华 周新 刘旭 李惠武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560-562,共3页
目的:研究Survivin和CyclinD1基因在哈萨克族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Survivin和CyclinD1基因在20例食管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20例食管癌组织中Survivin基因的总阳性率为50%,相应癌... 目的:研究Survivin和CyclinD1基因在哈萨克族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Survivin和CyclinD1基因在20例食管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20例食管癌组织中Survivin基因的总阳性率为50%,相应癌旁组织中Survivin基因的总阳性率为20%,且其表达量均低于其对应的癌组织。在20例食管癌组织中有10例表达CyclinD1基因,阳性率为50%,而在20例癌旁组织中有13例表达,阳性率为65%,且癌组织的表达低于其对应的癌旁组织。结论:提示Survivin基因的异常表达引起的细胞凋亡抑制在哈萨克族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CyclinD1在哈萨克族食管癌中的作用与其在其它民族中的作用可能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 CYCLIND1 哈萨克族食管癌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RES2-EGFP-BMP-2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活性测定 被引量:5
7
作者 詹玉林 白靖平 +1 位作者 库热西.玉努斯 黄国虹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524-527,共4页
目的:构建pIRES2-绿色荧光蛋白(EGFP)-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真核表达质粒,并检测其表达活性。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人骨肉瘤组织中扩增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hBMP-2)的基因片段,构建... 目的:构建pIRES2-绿色荧光蛋白(EGFP)-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真核表达质粒,并检测其表达活性。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人骨肉瘤组织中扩增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hBMP-2)的基因片段,构建成pIRES2-EGFP-BMP-2重组质粒,经酶切、测序检测其构建的正确性,通过转染3T3细胞后分别采用RT-PCR、免疫组化及Western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WB)法检测其转录、表达活性。结果:构建的pIRES2-EGFP-BMP-2质粒经酶切、测序、RT-PCR、免疫组化、EGFP表达鉴定、WB等检验表明质粒构建成功并具有转录活性。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具有表达活性的hBMP-2真核表达质粒,为进一步研究用BMP-2基因转染的方法来促进实验动物骨折的愈合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 PIRES2-EGFP 骨形成蛋白2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白细胞介素-6、c-jun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龙梅 克拉拉.阿巴斯 +2 位作者 阿不来提.阿合买提 黄静静 库热西.玉努斯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446-448,共3页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c-jun的表达及其在UC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1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及模型组,正常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大鼠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复合乙酸灌肠的方法制备U...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c-jun的表达及其在UC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1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及模型组,正常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大鼠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复合乙酸灌肠的方法制备UC模型,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2组大鼠结肠组织中IL-6、c-jun的表达,并进行比较。结果:在mRNA及蛋白质水平,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中IL-6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在mRNA水平2组c-jun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蛋白质水平模型组中c-jun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IL-6、c-Jun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C-JUN 溃疡性结肠炎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肌钙转运调控蛋白基因转录表达的改变 被引量:3
9
作者 汤宝鹏 许国军 +3 位作者 伊力哈木江.沙比提 库热西.玉努斯 木拉提.阿布提合曼 程祖亨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42-646,共5页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AF)时心房肌细胞钙超载的原因及其在AF发生和维持中的作用。方法采集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窦性心律患者12例(对照组)和AF患者14例(AF组)的右心耳组织,采用RT-PCR方法检测心房肌钙转运调控蛋白mRNA表达水平,测量AF患者左右...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AF)时心房肌细胞钙超载的原因及其在AF发生和维持中的作用。方法采集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窦性心律患者12例(对照组)和AF患者14例(AF组)的右心耳组织,采用RT-PCR方法检测心房肌钙转运调控蛋白mRNA表达水平,测量AF患者左右心房内径、二尖瓣口面积和肺动脉收缩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F组患者L-型电压依赖钙通道a1c亚基(LVDCCa1c)、肌浆网Ca2+-ATP酶和兰尼碱受体(RYR2)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均<0.01),三磷酸肌醇受体(IP3R1)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P<0.05),而磷酸受纳蛋白和肌集钙蛋白的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改变(P均>0.05)。AF组患者肌浆网Ca2+-ATP酶的mRNA表达水平与左心房内径呈负相关(r=-0.573,P=0.032),与二尖瓣口面积呈正相关(r=0.625,P=0.017);LVDCCa1c的mRNA表达水平与二尖瓣口面积呈正相关(r=0.719,P=0.004)。结论细胞内钙超载机制可能参与了AF的发生和维持,心房肌钙转运调控蛋白mRNA表达异常可能是钙超载的分子生物学机制,钙转运调控蛋白mRNA表达异常与左心房解剖学改变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钙转运调控蛋白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娜 孙丽婷 +1 位作者 方海荣 库热西.玉努斯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7期2572-2573,共2页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特征。方法选择5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液流变学的7项指标。结果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全血低切黏度(11.78±2.64)mPa·s、全血高切黏...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特征。方法选择5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液流变学的7项指标。结果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全血低切黏度(11.78±2.64)mPa·s、全血高切黏度(5.63±0.63)mPa·s、血浆黏度(2.43±0.22)mPa·s、红细胞凝集指数(2.44±1.02)、红细胞变形指数(0.79±0.04)、红细胞比积(52.43±.6.32)%、红细胞沉降率(8.67±5.41)mm/h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检测患者血流变学对辅助诊断、治疗及转归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首发患者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考核方法改革与探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艳 关亚群 +2 位作者 许晨波 库热西.玉努斯 刘玲 《基础医学教育》 2016年第4期293-295,共3页
依据新疆医科大学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具体情况,教研室建立了适合本课程的考核方法和评分标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打破了学生只重视实验报告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能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实验学习成绩。通过这种... 依据新疆医科大学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具体情况,教研室建立了适合本课程的考核方法和评分标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打破了学生只重视实验报告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能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实验学习成绩。通过这种量化考核能够比较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引起学生对实验教学的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 实验教学 考核方法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型抑癌基因PTEN真核表达载体的鉴定及其在COS-7细胞株表达产物的鉴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斌林 徐虓 +1 位作者 库热西.玉努斯 耿中利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电泳并真核细胞鉴定pcDNA3.0-PTEN真核表达质粒。方法:将含有pcDNA3.0-PTEN真核表达质粒的EcoliJM109细胞挑少许于LB液体培养基上,振荡过夜,离心,碱裂解法裂解细菌,参照UNIQ-10柱式质粒抽提试剂盒操作步骤抽提质粒,电泳鉴定,将获得... 目的:电泳并真核细胞鉴定pcDNA3.0-PTEN真核表达质粒。方法:将含有pcDNA3.0-PTEN真核表达质粒的EcoliJM109细胞挑少许于LB液体培养基上,振荡过夜,离心,碱裂解法裂解细菌,参照UNIQ-10柱式质粒抽提试剂盒操作步骤抽提质粒,电泳鉴定,将获得的pcDNA3.0-PTEN真核表达质粒采用脂质体转染法转入COS-7细胞株,传代培养细胞株,West-Blot鉴定PTEN蛋白质的表达。结果:实验得到的pcDNA3.0-PTEN真核表达质粒大小约为6.0kb,质粒浓度为0.080μg/μl。该质粒目的基因在COS-7细胞株表达产物经West-Blot鉴定证实为目的基因表达产物。结论:pcDNA3.0-PTEN真核表达质粒内含有所需目的基因,该真核表达系统能在真核细胞株COS-7表达所需目的基因产物,可以应用该质粒对PTEN基因缺失或杂合性缺失的肿瘤细胞进行试验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抑癌基因 pcDNA3.0-PTEN真核表达载体 COS-7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RES2-EGFP-BMP-2真核表达质粒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被引量:1
13
作者 詹玉林 库热西.玉努斯 +1 位作者 黄国虹 白靖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7期9226-9230,共5页
背景:骨形成蛋白2是骨基质中最重要骨生长因子,主要生物学作用是促进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和骨系细胞的募集和分化,是骨生成的启动因子,可以作为骨修复基因治疗的理想目的基因。目的:使用前期已经构建成功的pIRES2-EGFP-BMP-2真核表达质... 背景:骨形成蛋白2是骨基质中最重要骨生长因子,主要生物学作用是促进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和骨系细胞的募集和分化,是骨生成的启动因子,可以作为骨修复基因治疗的理想目的基因。目的:使用前期已经构建成功的pIRES2-EGFP-BMP-2真核表达质粒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观察实验,于2007-12/2008-06在新疆医科大学自治区地方病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完成。材料:良种新西兰大白兔由新疆医科大学动物试验中心提供,pIRES2-EGFP-BMP-2由本校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构建、保存。方法:采用贴壁法及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采用脂质体介导转染法将pIRES2-EGFP-BMP-2真核表达质粒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主要观察指标:通过荧光显微镜、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其转录、表达活性。结果:转染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可见绿色荧光蛋白的持续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分布于整个细胞,呈胞浆分布,说明重组载体构建成功并能在体细胞中表达。转染pIRES2-EGFP-BMP-2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G418抗性筛选并传代、培养4周后,RT-PCR反应可扩增出112kb条带,大小与预期相符合。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显示,经pIRES2-EGFP-BMP-2转染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在相对分子质量为30×103处显现单一特异性条带,表明为骨形成蛋白2基因表达产物。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转染pIRES2-EGFP-BMP-2后经G418抗性筛选并传代、培养4周后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质中有棕黄色颗粒阳性信号。结论:用pIRES2-EGFP-BMP-2真核表达质粒成功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获得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干细胞 PIRES2-EGFP 骨形成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晨波 库热西.玉努斯 +2 位作者 王延皎 李林 文娟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1期1575-1577,共3页
第二课堂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更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对教师的自身素质也是一种提高。
关键词 生物化学 第二课堂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直肠癌组织APC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范川文 库热西.玉努斯 王海江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585-587,共3页
目的:探索APC基因突变与新疆维吾尔族、汉族直肠癌的发生及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银染PCR-SSCP法检测新疆地区70例原发性直肠腺癌组织及距肿瘤10cm以上的正常粘膜组织中APC基因MCR之碱基突变。结果:70例直肠癌组织中APC基因突... 目的:探索APC基因突变与新疆维吾尔族、汉族直肠癌的发生及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银染PCR-SSCP法检测新疆地区70例原发性直肠腺癌组织及距肿瘤10cm以上的正常粘膜组织中APC基因MCR之碱基突变。结果:70例直肠癌组织中APC基因突变38例(54.3%),APC基因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直肠癌组织中的突变频率较高,分别为53.6%和57.1%,但两民族之间突变率、突变与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地区APC基因MCR突变在民族之间以及和临床病理之间均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腺瘤性息肉病基因 基因突变 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肽性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肌钙转运调控蛋白和钙激活中性蛋白酶基因转录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许国军 汤宝鹏 +3 位作者 库热西.玉努斯 伊力哈木江.沙比提 木拉提.阿布提合曼 程祖亨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7年第6期500-503,共4页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心房肌电和结构重构以及心功能下降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采集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简称风心病)窦性心律患者12例(窦律组)和房颤患者16例(房颤组)的右心耳组织,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测定心...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心房肌电和结构重构以及心功能下降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采集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简称风心病)窦性心律患者12例(窦律组)和房颤患者16例(房颤组)的右心耳组织,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测定心房肌钙转运调控蛋白和钙激活中性蛋白酶(calpain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窦律组比较,房颤组L-型电压依赖钙通道a1c亚基(LVDCCa1c)、肌浆网Ca2+-ATP酶、兰尼碱受体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均<0.01),三磷酸肌醇受体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P<0.05);房颤组心房肌cal-pain1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P<0.05),且与LVDCCa1c的mRNA表达呈负相关(r=-0.583,P=0.019)。结论房颤患者心房肌钙转运调控蛋白和calpain1转录水平调控失衡可能是心房肌电和结构重构以及心功能下降的分2子生物学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房颤动 钙转运调控蛋白 钙激活中性蛋白酶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磁共振代谢技术的维吾尔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钟莉 张景萍 +3 位作者 麦日排提.阿卜杜拉 阿吉古丽.努尔买买提 古丽尼沙.莫沙 库热西.玉努斯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5期663-668,共6页
目的应用质谱核磁共振(1H-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NMR)代谢组技术研究维吾尔族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和健康正常人血清中代谢物,筛选维吾尔族高血压患者特征代谢物,并从代谢途径探讨高血压发病机制。方法 256例维吾尔族... 目的应用质谱核磁共振(1H-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NMR)代谢组技术研究维吾尔族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和健康正常人血清中代谢物,筛选维吾尔族高血压患者特征代谢物,并从代谢途径探讨高血压发病机制。方法 256例维吾尔族观察对象进入研究范围(高血压组为157,正常组为99例),均来自新疆医科大学高血压研究组2009~2012年在新疆和田策勒县的维吾尔族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其中维吾尔族要求三代血亲为本民族血统。高血压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标本采用Inova600型核磁共振波谱仪分别进行1H-NMR实验,采集NMR谱图后进行数据预处理。鉴定高血压患者和健康者血清中差异性代谢成分,根据差异性代谢物信息构建与高血压相关的代谢途径网络。结果两组年龄、体质量、身高和血清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结果显示主成分积分值集中分布于椭圆形散点图(95%置信区间内)的4个区域,从得分图和3D空间分布图中可以明确两组的分布区域完全分开,高血压组与正常组血清在代谢成分上有明显差异,鉴定出12种差异性代谢物。高血压组与正常组比较,血清中多种氨基酸浓度显著降低,包括缬氨酸、丙氨酸、丙酮酸、肌醇、酪氨酸、甲基组氨酸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者血清中血清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乳酸、丙酮较正常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H-NMR代谢组技术结合OPLS-DA模式识别方法是高通量筛选高血压患者血清中代谢物差异表达的有效研究手段。使用OPLSDA对NMR谱数据进行模式识别分析,可以区分高血压患者和健康正常人代谢物的差异。维吾尔族高血压患者体内的代谢表型发生了显著变异,12种特征代谢物有可能是高血压的血清潜在生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质谱核磁共振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人体机能学教学中开创第二课堂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18
作者 许晨波 文娟 +1 位作者 李林 库热西.玉努斯 《科技视界》 2016年第5期36-37,共2页
以"学生为主体,第二课堂活动为平台,突破传统,提高能力"为人才培养新模式。笔者从开创第二课堂活动在人体机能学教学中的必要性、组织原则、具体实施方案和目的、实践结果与分析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人体机能学 探索 第二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医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初探 被引量:4
19
作者 许晨波 黄静静 +1 位作者 库热西.玉努斯 陈艳 《西北医学教育》 2011年第4期773-775,共3页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是生物化学课程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动手能力和严谨求实科学素养的必由之路,现就如何提高医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生物化学 实验教学 医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p16抑癌基因缺失及其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库热西.玉努斯 王丽容 +3 位作者 斯坎德尔.白克力 赵学信 武贵臻 马尔哈巴.阿布都依木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10-12,共3页
探讨抑癌基因在哈萨克族(哈族)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阐明哈族食管癌高发的机理。方法:应用PCR技术配合电泳法和LSAB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法对新疆地区原发性食管癌及其正常组织中p16基因第3外显子... 探讨抑癌基因在哈萨克族(哈族)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阐明哈族食管癌高发的机理。方法:应用PCR技术配合电泳法和LSAB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法对新疆地区原发性食管癌及其正常组织中p16基因第3外显子纯合缺失及基因表达进行检测。结果:41对标本中癌组织及其正常组织均未发现纯合缺失,28例标本中12例有p16基因表达,占42.9%(12/28),其中哈族为53.8%(7/13),汉族为33.3%(5/15)。结论:p16基因第3外显子的纯合缺失在食管癌发病中不是主要因素,p16基因表达率随食管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增加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P16抑癌基因 基因缺失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