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构建pIRES2-绿色荧光蛋白(EGFP)-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真核表达质粒,并检测其表达活性。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人骨肉瘤组织中扩增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hBMP-2)的基因片段,构建...目的:构建pIRES2-绿色荧光蛋白(EGFP)-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真核表达质粒,并检测其表达活性。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人骨肉瘤组织中扩增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hBMP-2)的基因片段,构建成pIRES2-EGFP-BMP-2重组质粒,经酶切、测序检测其构建的正确性,通过转染3T3细胞后分别采用RT-PCR、免疫组化及Western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WB)法检测其转录、表达活性。结果:构建的pIRES2-EGFP-BMP-2质粒经酶切、测序、RT-PCR、免疫组化、EGFP表达鉴定、WB等检验表明质粒构建成功并具有转录活性。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具有表达活性的hBMP-2真核表达质粒,为进一步研究用BMP-2基因转染的方法来促进实验动物骨折的愈合奠定了基础。展开更多
目的应用质谱核磁共振(1H-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NMR)代谢组技术研究维吾尔族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和健康正常人血清中代谢物,筛选维吾尔族高血压患者特征代谢物,并从代谢途径探讨高血压发病机制。方法 256例维吾尔族...目的应用质谱核磁共振(1H-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NMR)代谢组技术研究维吾尔族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和健康正常人血清中代谢物,筛选维吾尔族高血压患者特征代谢物,并从代谢途径探讨高血压发病机制。方法 256例维吾尔族观察对象进入研究范围(高血压组为157,正常组为99例),均来自新疆医科大学高血压研究组2009~2012年在新疆和田策勒县的维吾尔族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其中维吾尔族要求三代血亲为本民族血统。高血压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标本采用Inova600型核磁共振波谱仪分别进行1H-NMR实验,采集NMR谱图后进行数据预处理。鉴定高血压患者和健康者血清中差异性代谢成分,根据差异性代谢物信息构建与高血压相关的代谢途径网络。结果两组年龄、体质量、身高和血清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结果显示主成分积分值集中分布于椭圆形散点图(95%置信区间内)的4个区域,从得分图和3D空间分布图中可以明确两组的分布区域完全分开,高血压组与正常组血清在代谢成分上有明显差异,鉴定出12种差异性代谢物。高血压组与正常组比较,血清中多种氨基酸浓度显著降低,包括缬氨酸、丙氨酸、丙酮酸、肌醇、酪氨酸、甲基组氨酸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者血清中血清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乳酸、丙酮较正常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H-NMR代谢组技术结合OPLS-DA模式识别方法是高通量筛选高血压患者血清中代谢物差异表达的有效研究手段。使用OPLSDA对NMR谱数据进行模式识别分析,可以区分高血压患者和健康正常人代谢物的差异。维吾尔族高血压患者体内的代谢表型发生了显著变异,12种特征代谢物有可能是高血压的血清潜在生物标记物。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构建pIRES2-绿色荧光蛋白(EGFP)-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真核表达质粒,并检测其表达活性。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人骨肉瘤组织中扩增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hBMP-2)的基因片段,构建成pIRES2-EGFP-BMP-2重组质粒,经酶切、测序检测其构建的正确性,通过转染3T3细胞后分别采用RT-PCR、免疫组化及Western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WB)法检测其转录、表达活性。结果:构建的pIRES2-EGFP-BMP-2质粒经酶切、测序、RT-PCR、免疫组化、EGFP表达鉴定、WB等检验表明质粒构建成功并具有转录活性。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具有表达活性的hBMP-2真核表达质粒,为进一步研究用BMP-2基因转染的方法来促进实验动物骨折的愈合奠定了基础。
文摘目的应用质谱核磁共振(1H-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NMR)代谢组技术研究维吾尔族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和健康正常人血清中代谢物,筛选维吾尔族高血压患者特征代谢物,并从代谢途径探讨高血压发病机制。方法 256例维吾尔族观察对象进入研究范围(高血压组为157,正常组为99例),均来自新疆医科大学高血压研究组2009~2012年在新疆和田策勒县的维吾尔族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其中维吾尔族要求三代血亲为本民族血统。高血压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标本采用Inova600型核磁共振波谱仪分别进行1H-NMR实验,采集NMR谱图后进行数据预处理。鉴定高血压患者和健康者血清中差异性代谢成分,根据差异性代谢物信息构建与高血压相关的代谢途径网络。结果两组年龄、体质量、身高和血清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结果显示主成分积分值集中分布于椭圆形散点图(95%置信区间内)的4个区域,从得分图和3D空间分布图中可以明确两组的分布区域完全分开,高血压组与正常组血清在代谢成分上有明显差异,鉴定出12种差异性代谢物。高血压组与正常组比较,血清中多种氨基酸浓度显著降低,包括缬氨酸、丙氨酸、丙酮酸、肌醇、酪氨酸、甲基组氨酸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者血清中血清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乳酸、丙酮较正常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H-NMR代谢组技术结合OPLS-DA模式识别方法是高通量筛选高血压患者血清中代谢物差异表达的有效研究手段。使用OPLSDA对NMR谱数据进行模式识别分析,可以区分高血压患者和健康正常人代谢物的差异。维吾尔族高血压患者体内的代谢表型发生了显著变异,12种特征代谢物有可能是高血压的血清潜在生物标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