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产糖化酶的扣囊复膜酵母菌株筛选及其在清香型白酒酿造中的应用
1
作者 王茜 陈晖 +5 位作者 何国庆 刘秀继 常煦 张彦 廖蓓 谢再斌 《酿酒科技》 2024年第12期71-76,共6页
为了减少清香型大曲的用量,降低用曲成本,采用浅盘固态发酵法,从9株扣囊复膜酵母(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菌株(编号分别为Y1、Y2、Y3、Y4、Y5、Y6、Y7、Y8、Y9)中筛选出1株高产糖化酶的菌株,同时将筛选菌株与其他功能微生物进行复... 为了减少清香型大曲的用量,降低用曲成本,采用浅盘固态发酵法,从9株扣囊复膜酵母(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菌株(编号分别为Y1、Y2、Y3、Y4、Y5、Y6、Y7、Y8、Y9)中筛选出1株高产糖化酶的菌株,同时将筛选菌株与其他功能微生物进行复配,形成清香型拟大曲(清香型复合功能菌),并以传统清香型大曲为对照,将其应用于清香型白酒酿造生产,分析原料出酒率、酒体总酸总酯、风味物质,并对酒样进行感官评价。研究表明,在降低用曲量的同时,清香型拟大曲和传统清香型大曲的原料出酒率接近,均为54%左右;在总酸总酯方面,拟大曲总酸含量高出清香型大曲77.8%;在乳酸乙酯方面,拟大曲含量高出清香型大曲201.6%;在高级醇方面,拟大曲的含量均低于清香型大曲,其中正丙醇减少了56.78%,异戊醇减少了18.6%;在感官品评方面,清香型拟大曲比传统清香型大曲的效果更佳,花香、果香、甜香更为明显,苦味、涩味、酸味均得到一定程度降低,酒精刺激感降低,使得酒体风味更加柔和协调。清香型拟大曲能够增加酒体中风味物质的含量,降低高级醇,使得原酒的花果香、甜香有不同程度的增强,可改善酒体的口感,提升酒体品质,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香型白酒 扣囊复膜酵母 应用 清香型大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酒酿造中丙酸菌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维 牟飞燕 +4 位作者 陈玫 董孝元 常煦 方尚玲 陈茂彬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近年来,对于白酒酿造过程中功能性微生物的研究备受关注,但是对丙酸菌的研究较少。丙酸为丙酸乙酯合成的前体物质,丙酸菌的丙酸产量与丙酸乙酯的合成量呈正相关。丙酸与丙酸乙酯对白酒风味具有一定的贡献,丙酸呈现出酸性气味;丙酸乙酯... 近年来,对于白酒酿造过程中功能性微生物的研究备受关注,但是对丙酸菌的研究较少。丙酸为丙酸乙酯合成的前体物质,丙酸菌的丙酸产量与丙酸乙酯的合成量呈正相关。丙酸与丙酸乙酯对白酒风味具有一定的贡献,丙酸呈现出酸性气味;丙酸乙酯具有菠萝香香味、味略涩、似芝麻香。为充分了解白酒酿造中丙酸菌的作用,该文对白酒酿造中产酸微生物,丙酸菌的生理特性、代谢途径及产物、对白酒风味的贡献及在白酒酿造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且提出后续相关研究方向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酸菌 代谢途径 代谢产物 白酒风味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石竹烯产生菌的筛选和提取工艺优化
3
作者 牟飞燕 何夷敏 +5 位作者 夏博宇 董孝元 陈晖 常煦 陈茂彬 方尚玲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97,共7页
为筛选出高产β-石竹烯(BCP)菌株,该研究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清香型白酒和大曲中香气成分进行检测,采用传统分离技术对大曲中产β-石竹烯(BCP)菌株进行初筛,将初筛菌株接种麸曲测定BCP含量进行复筛,并... 为筛选出高产β-石竹烯(BCP)菌株,该研究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清香型白酒和大曲中香气成分进行检测,采用传统分离技术对大曲中产β-石竹烯(BCP)菌株进行初筛,将初筛菌株接种麸曲测定BCP含量进行复筛,并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对麸曲中β-石竹烯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将筛选菌株进行小坛发酵应用。结果表明,该清香型原酒中β-石竹烯含量为0.02 g/L,大曲中β-石竹烯相对含量为0.85%。从大曲中初筛出5株霉菌(SDA1~SDA5),通过复筛得到β-石竹烯相对含量最高(1.04%)菌株SDA3被鉴定为戴尔根霉(Rhizopus delemar)。在提取试剂为无水乙醇、提取时间为2 h条件下,BCP含量为37.98 mg/L。与仅添加大曲相比,加入菌株SDA3强化麸曲用于小坛发酵,其产白酒中β-石竹烯的含量从13.65 mg/L提高至24.6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石竹烯 大曲 白酒 霉菌 筛选 鉴定 强化麸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香型大曲微生态结构及其发酵特性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徐锦 冯文聪 +5 位作者 朱澳迪 李良 董孝元 常煦 陈茂彬 方尚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04-114,共11页
以清香型、浓香型和酱香型白酒大曲为研究对象,采用理化分析、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检测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不同香型大曲微生态与理化指标和酒质特征风味化合物的潜在关系。结果表明,清香大曲的糖化力和发酵力最高,浓香型大... 以清香型、浓香型和酱香型白酒大曲为研究对象,采用理化分析、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检测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不同香型大曲微生态与理化指标和酒质特征风味化合物的潜在关系。结果表明,清香大曲的糖化力和发酵力最高,浓香型大曲的酯化力和淀粉含量最高,酱香型大曲的酸度最高。3种香型大曲优势细菌属包括乳酸杆菌属(Saccharopolyspora)、魏斯氏菌属(Weissella)、芽孢杆菌属(Bacillus);优势真菌属包括复膜孢酵母属(Saccharomycopsis)、曲霉属(Aspergillus)、嗜热霉菌属(Thermomyces)。相关性分析表明,芽孢杆菌属与糖化力、液化力、发酵力、癸酸乙酯、苯乙醇呈正相关;嗜热霉菌属与己酸乙酯、异戊醇、乳酸乙酯、乙酸、川芎嗪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香型大曲 理化指标 特征风味化合物 微生物群落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小曲酒出酒率和酒体品质优势根霉的筛选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常煦 张小龙 +5 位作者 聂文强 何国庆 姚鸿 许引虎 刘代武 李志军 《酿酒科技》 2021年第10期120-123,共4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大米为原料,8种纯种麸皮根霉小曲(Q3031、XGGM、M101、YG5-G、SZGM、F1、F2、甘肃2)及安琪小曲为糖化发酵剂,分别进行小曲酒半固态发酵研究,以期提高小曲酒的出酒率及酒体品质。本试验条件下的结果表明,小曲F2的酒精...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大米为原料,8种纯种麸皮根霉小曲(Q3031、XGGM、M101、YG5-G、SZGM、F1、F2、甘肃2)及安琪小曲为糖化发酵剂,分别进行小曲酒半固态发酵研究,以期提高小曲酒的出酒率及酒体品质。本试验条件下的结果表明,小曲F2的酒精度比安琪小曲高0.4%vol,出酒量比安琪小曲高52 g,乙酸乙酯比安琪小曲高16.94 mg/L。该研究可推动小曲白酒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有效提高小曲白酒出酒率和酒的品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麸皮根霉 出酒率 糖化发酵剂 半固态发酵 乙酸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商品化酵母的产杂醇油性能及白酒酿造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常煦 谢再斌 +3 位作者 刘广新 李志军 许引虎 陈晖 《酿酒科技》 2022年第11期61-64,共4页
酵母是目前在酿造食品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工业化最好的一类微生物,在酒类酿造行业中,几乎全球的酒类酿造都采用了各种形式的工业化酵母。研究发现,排除环境因素,酵母菌种间酿造以及产杂醇油能力的差异明显。初始化酵母的性能定向选择... 酵母是目前在酿造食品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工业化最好的一类微生物,在酒类酿造行业中,几乎全球的酒类酿造都采用了各种形式的工业化酵母。研究发现,排除环境因素,酵母菌种间酿造以及产杂醇油能力的差异明显。初始化酵母的性能定向选择、生产工艺、分子改造等都会对酵母的产醇性能、杂醇油发酵性能产生影响。此外,本次实验也发现了一些用于其他领域的酵母具备较好的白酒酿造应用潜力,值得进一步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杂醇油 白酒 白酒酿造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酵母耐酸发酵能力的研究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常煦 张小龙 +3 位作者 聂文强 许引虎 廖蓓 李志军 《酿酒科技》 2021年第9期120-122,130,共4页
酸是白酒酿造中的重要影响因子,酸不但会直接影响到白酒的最终品质,同时也是影响微生物生长代谢的重要条件。本文从基础角度出发,探明了在乳酸、乙酸、己酸环境条件下对产酒核心微生物——酿酒酵母的发酵性能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在6 m... 酸是白酒酿造中的重要影响因子,酸不但会直接影响到白酒的最终品质,同时也是影响微生物生长代谢的重要条件。本文从基础角度出发,探明了在乳酸、乙酸、己酸环境条件下对产酒核心微生物——酿酒酵母的发酵性能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在6 mmol/100 mL的乙酸、乳酸环境条件下,对酵母的最终发酵几乎不产生明显影响,而超过1 mmol/100 mL的己酸条件下,会极大甚至完全抑制酵母的发酵性能,且在可发酵乙酸、乳酸浓度条件下,超过0.4 mmol/100 mL的己酸即可极大抑制酵母发酵能力,己酸对酵母的抑制作用在混合酸条件下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耐酸 酸度 酵母 乳酸 乙酸 己酸 酿酒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微藻催化生产手性醇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常煦 曾嵘 +2 位作者 罗莉 颜家保 杨忠华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1-25,共5页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利用微藻催化不对称反应合成手性醇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微藻催化不对称合成的反应类型,同时对影响微藻不对称催化手性醇的因素进行了讨论,最后探讨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以及该项技术在工业生产中需要克服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不对称合成 微藻 生物催化 生物转化 手性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有机溶剂两相体系中面包酵母不对称还原苯乙酮合成手性苯乙醇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杨忠华 曾嵘 +5 位作者 吴高明 杨改 常煦 徐翩 张海辉 姚曼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0-454,共5页
以面包酵母细胞不对称还原苯乙酮合成S-α-苯乙醇为模型反应,研究了水-有机溶剂两相体系促进面包酵母细胞催化芳香酮的不对称还原情况。首先研究了适合于活性细胞催化的两相溶剂体系,实验表明合适的有机溶剂为logP>3的溶剂,这与有机... 以面包酵母细胞不对称还原苯乙酮合成S-α-苯乙醇为模型反应,研究了水-有机溶剂两相体系促进面包酵母细胞催化芳香酮的不对称还原情况。首先研究了适合于活性细胞催化的两相溶剂体系,实验表明合适的有机溶剂为logP>3的溶剂,这与有机相中的酶催化对溶剂的要求相一致。在所选用的溶剂中,正辛烷获得的效果最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两相之间的比率、辅助溶剂、底物浓度以及水相体系的pH等对反应的影响。实验表明两相之间的比率和辅助溶剂对反应有显著的影响,合理改变这些因素可以改善底物在两相之间的分配进而促进反应的进行。反应对底物浓度的敏感性较单相水相体系反应要小得多,而pH对反应的影响与水相中反应相同。在有机溶剂与水相体积比为1:4、添加1%乙醇以及底物浓度为30mmol·L-1时,产物得率可达到45%左右,这较在水相中反应有显著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催化 不对称还原 手性醇 S-α-苯乙醇 水-有机溶剂两相体系 面包酵母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酱油活性干酵母在酱油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雷锦成 常煦 +1 位作者 宋焕禄 许倩倩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8,共4页
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质色谱连用(GC-MS)的方法研究酱油酵母在酱油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主要从香气角度阐述了酱油酵母在酱油生产中的贡献,分别从对香气主体影响、乙醇浓度、4-乙基愈创木酚、4-乙基苯酚等香型物质的含量变... 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质色谱连用(GC-MS)的方法研究酱油酵母在酱油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主要从香气角度阐述了酱油酵母在酱油生产中的贡献,分别从对香气主体影响、乙醇浓度、4-乙基愈创木酚、4-乙基苯酚等香型物质的含量变化来体现人工添加(补充)酵母在酱油生产中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生产 酱油酵母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质色谱连用 增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芽孢杆菌在中国白酒酿造中的应用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1
作者 罗莉 李欣 +3 位作者 常煦 李兆飞 贾盼 李志军 《酿酒科技》 2019年第1期99-104,共6页
中国白酒因其独特的香型分类以及酿造方式,在国际酒类中独树一帜。多种微生物混合发酵体系是中国白酒区分绝大多数酒种的最具代表性的特点之一。作为一类古老的酒种,很早就在酿造工艺控制及制曲控制上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在现代酿造学... 中国白酒因其独特的香型分类以及酿造方式,在国际酒类中独树一帜。多种微生物混合发酵体系是中国白酒区分绝大多数酒种的最具代表性的特点之一。作为一类古老的酒种,很早就在酿造工艺控制及制曲控制上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在现代酿造学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逐步将目光从宏观控制转向更深一层的微观控制,也认识到了酿造科学的核心——微生物。本文从多方面、多角度总结了目前中国白酒酿造中的一类特别的微生物——芽孢杆菌的应用及相关机理研究,对该类微生物的研究及应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中国白酒 酿造 机理研究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营养剂NutrienFast添加时期对葡萄酒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晖 张方方 +5 位作者 覃先武 杨萌 李辉 常煦 李志军 聂文强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4-137,共4页
在含糖量高、酵母可同化氮不足的葡萄汁中,研究不同发酵时期添加安琪发酵营养剂NutrienFast对葡萄酒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酵第3天(糖消耗36.26%)、第4天(糖消耗到达44.18%)时添加发酵营养剂NutrienFast对葡萄酒发酵的影响最大,此时... 在含糖量高、酵母可同化氮不足的葡萄汁中,研究不同发酵时期添加安琪发酵营养剂NutrienFast对葡萄酒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酵第3天(糖消耗36.26%)、第4天(糖消耗到达44.18%)时添加发酵营养剂NutrienFast对葡萄酒发酵的影响最大,此时CO_(2)累积质量损失最高,分别为129.62 g/L和128.82 g/L;葡萄汁中的酵母干物质含量达到最高值,分别为3.57 g/L、3.62 g/L;葡萄酒相对密度、残糖含量最低;酒精度最高,分别为16.5%vol、16.4%vol,酒精发酵完全(残糖<4 g/L),可有效解决或者预防葡萄酒的发酵停止或停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发酵 发酵停止或停滞 发酵营养剂 添加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微生物重组技术促进羰基不对称还原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忠华 王玉 +3 位作者 曾嵘 常煦 覃健 刘昶 《生物加工过程》 CAS CSCD 2009年第6期8-14,共7页
手性醇是许多手性药物合成的关键手性砌块,利用微生物细胞催化相应前手性羰基化合物不对称还原,是合成手性醇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应用野生微生物催化时,反应的时空产率、立体选择性较低。详细介绍了利用微生物重组技术以促进前手性羰基... 手性醇是许多手性药物合成的关键手性砌块,利用微生物细胞催化相应前手性羰基化合物不对称还原,是合成手性醇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应用野生微生物催化时,反应的时空产率、立体选择性较低。详细介绍了利用微生物重组技术以促进前手性羰基化合物不对称还原反应合成手性醇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从酶的种类、表达系统以及辅酶再生系统3个方面对重组细胞催化反应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概述。同时按照反应底物的类型,对重组微生物在催化不同类型羰基化合物不对称还原合成手性醇中的应用分别进行了归纳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还原 羰基还原 重组微生物 手性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琪清香型复合功能菌的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廖蓓 李兆飞 +2 位作者 常煦 罗新杰 李志军 《酿酒科技》 2018年第9期110-114,共5页
以安琪清香型复合功能菌——金香霸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找到最佳的产香应用方法和特点。金香霸配合酿酒曲进行发酵时最佳的应用方法是先用金香霸单独培菌12~24 h,再添加酿酒曲进行发酵,能明显提高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和β-苯乙醇的含量,... 以安琪清香型复合功能菌——金香霸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找到最佳的产香应用方法和特点。金香霸配合酿酒曲进行发酵时最佳的应用方法是先用金香霸单独培菌12~24 h,再添加酿酒曲进行发酵,能明显提高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和β-苯乙醇的含量,其中乙酸乙酯含量提升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琪清香型功能菌 金香霸 酿酒曲 培菌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酱油快速发酵的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雷锦成 常煦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3期117-120,共4页
从酱油发酵的本质出发,结合现阶段国内酱油工厂实际生产情况,对酱油快速发酵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从蛋白质、淀粉类物质快速水解和通过对酵母等产香微生物的发酵调控使香气物质快速生成这两个方面进行了分别论述,并就相关发酵工艺改进... 从酱油发酵的本质出发,结合现阶段国内酱油工厂实际生产情况,对酱油快速发酵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从蛋白质、淀粉类物质快速水解和通过对酵母等产香微生物的发酵调控使香气物质快速生成这两个方面进行了分别论述,并就相关发酵工艺改进进行了细致讨论,为缩短酿造高品质酱油的发酵工艺提供了改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 快速发酵 酵母 生产 产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功能微生物及应用研究
16
作者 谢再斌 常煦 +5 位作者 何国庆 赵皓静 肖燃 张彦 廖蓓 陈晖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32,共6页
清香型白酒酿造中功能微生物的形成主要以酒曲微生物、酒醅微生物为主,环境微生物为辅,其复杂的微生物群落组成、核心微生物组成及相互作用和主要代谢风味物质形成了清香型白酒“清香纯正,醇甜柔和,自然谐调,余味爽净”的风格特点。该... 清香型白酒酿造中功能微生物的形成主要以酒曲微生物、酒醅微生物为主,环境微生物为辅,其复杂的微生物群落组成、核心微生物组成及相互作用和主要代谢风味物质形成了清香型白酒“清香纯正,醇甜柔和,自然谐调,余味爽净”的风格特点。该文对清香型白酒酿造工艺、清香型白酒功能微生物的来源及功能微生物在清香型白酒酿造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清香型白酒的研究与发展趋势提出展望,旨在为今后清香型白酒微生物研究及提高清香型白酒品质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香型白酒 酿造工艺 酒曲 功能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常威克汉姆酵母在白酒酿造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谢再斌 王太玉 +5 位作者 王茜 覃先武 李武阳 常煦 陈晖 许引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22,共5页
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是一种产子囊孢子的酵母,广泛存在于各类水果表面及传统酒曲中,该酵母能够分泌β-D-葡萄糖苷酶、β-D-木糖苷酶、α-L-鼠李糖苷酶等多种糖苷酶,并且具有一定的产香、产酯和产酒精的能力,可... 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是一种产子囊孢子的酵母,广泛存在于各类水果表面及传统酒曲中,该酵母能够分泌β-D-葡萄糖苷酶、β-D-木糖苷酶、α-L-鼠李糖苷酶等多种糖苷酶,并且具有一定的产香、产酯和产酒精的能力,可以显著提升酒体感官品质,是酒醅发酵过程中重要的功能性微生物。该文对异常威克汉姆酵母的来源、对酒类风味的影响及其在酒类酿造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异常威克汉姆酵母在酿酒中的应用前景提出展望,旨在为筛选优良酵母菌株,优化酒类发酵条件,提高酒体品质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威克汉姆酵母 白酒酿造 酒曲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酵母Y3401产己酸乙酯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朋肖 常煦 +4 位作者 成柳洁 丁泽 龚艺 李秀婷 范光森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8-189,共12页
以酿酒酵母Y3401为研究对象,对该菌株发酵产己酸乙酯条件进行优化。首先,通过单因素对其培养基条件(pH值和糖度)及诱导条件(温度、转速、接种量、乙醇添加量、己酸添加量、前体添加时机和诱导时间)进行优化,然后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 以酿酒酵母Y3401为研究对象,对该菌株发酵产己酸乙酯条件进行优化。首先,通过单因素对其培养基条件(pH值和糖度)及诱导条件(温度、转速、接种量、乙醇添加量、己酸添加量、前体添加时机和诱导时间)进行优化,然后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5个显著影响酿酒酵母Y3401产己酸乙酯的因素,再通过最陡爬坡试验确定最大响应区域,最后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确定其最优产己酸乙酯条件为:糖度14 Brix、初始pH 7、温度25℃、转速180 r/min、接种量3.5%、乙醇添加量8%、己酸添加量0.059%、前体添加时机30 h、诱导时间31 h。在此培养条件下己酸乙酯产量达10.1 mg/L。本研究结果有助于酿酒酵母Y3401更好地应用于白酒发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己酸乙酯 响应面法 发酵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基质下枯草芽孢杆菌与酵母共发酵代谢特征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实宽 陈雄 +3 位作者 姚娟 李志军 常煦 李欣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7-161,共5页
以小麦粉为基质,采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分别与汉逊酵母(Hansenula sp.)、弗比恩毕赤酵母(Pichia fabianii)、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鲁氏酵母(Zygosaccharomyces rouxii)共发酵,通过对还原糖、乙醇及氨基... 以小麦粉为基质,采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分别与汉逊酵母(Hansenula sp.)、弗比恩毕赤酵母(Pichia fabianii)、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鲁氏酵母(Zygosaccharomyces rouxii)共发酵,通过对还原糖、乙醇及氨基酸的检测分析其代谢特征。结果表明,汉逊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共发酵最利于乙醇的合成,乙醇最高含量为(740.00±28.28)mg/L。枯草芽孢杆菌分别与汉逊酵母、弗比恩毕赤酵母、酿酒酵母、鲁氏酵母共发酵时氨基酸合成代谢存在差异,分别合成10、10、12、12种氨基酸,最高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210.41±18.75)μg/m L、(160.92±9.11)μg/m L、(3 957.35±261.47)μg/m L、(956.71±56.64)μg/m L,酿酒酵母与枯草芽孢杆菌共发酵时更有利于氨基酸的合成。四种发酵体系中共有氨基酸为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脯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和酪氨酸,非共有氨基酸为丝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苏氨酸、色氨酸、谷氨酸以及谷氨酰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粉 枯草芽孢杆菌 酵母菌 混菌发酵 代谢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酸菌的筛选及其在浓香型白酒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
作者 殷想想 王欣蕊 +6 位作者 冯文聪 李良 陈晖 董孝元 常煦 方尚玲 陈茂彬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18,共5页
浓香型白酒主体香风味物质己酸乙酯的前体物质是己酸,己酸菌是生成己酸的主体微生物,所以己酸菌在中国浓香型白酒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该文对己酸菌的筛选与产酸途径进行了简单介绍,重点论述了己酸菌与其他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在... 浓香型白酒主体香风味物质己酸乙酯的前体物质是己酸,己酸菌是生成己酸的主体微生物,所以己酸菌在中国浓香型白酒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该文对己酸菌的筛选与产酸途径进行了简单介绍,重点论述了己酸菌与其他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在浓香型白酒中的应用现状,为提高己酸菌的产量、探究微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将己酸菌通过不同方式应用于浓香型白酒中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酸菌 筛选 代谢途径 相互互作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