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棉/棉水刺非织造布的制备及吸油性能评价
1
作者 贾雪如 温润 +1 位作者 崔运花 李娜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3-82,共10页
为了探究木棉制品在面部油脂吸附中的应用,将木棉和棉纤维以5种不同的比例(0∶10、3∶7、5∶5、7∶3、10∶0)混合梳理成纤维网,通过三道水刺加固制成非织造布。测试并表征了这5种非织造布的表面形貌、孔径分布、表面润湿性、吸油性能和... 为了探究木棉制品在面部油脂吸附中的应用,将木棉和棉纤维以5种不同的比例(0∶10、3∶7、5∶5、7∶3、10∶0)混合梳理成纤维网,通过三道水刺加固制成非织造布。测试并表征了这5种非织造布的表面形貌、孔径分布、表面润湿性、吸油性能和瞬间吸附性能,并与市面上现有的吸油面巾纸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水刺不会破坏木棉的空腔结构,且5种样品均具有很好的疏水亲油性;当木棉/棉混合比为7/3时,非织造布的吸油倍率(31.28)和保油率(94.69%)最高,且油液主要会附着在纤维表面、纤维与纤维间隙及纤维空腔中;此外,当木棉与棉的混合比为5/5时,0.5 s内的平均吸附速率最大(1.569 g/s)。研究表明木棉/棉水刺非织造布具有很好的吸油保油性能,为后续开发绿色环保木棉基吸油面巾纸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棉纤维 棉纤维 水刺非织造布 油液吸附 吸油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角瓜微波开果提纤设备不同收集区域的提纤质量分析
2
作者 王燕斌 李毓陵 +7 位作者 马颜雪 崔运花 丁亦 薛文良 王克毅 许建初 钟健 陈鹏 《国际纺织导报》 2024年第5期1-6,共6页
针对阻碍牛角瓜纤维规模化应用的纤维提纤技术,自主研发了一种牛角瓜微波开果提纤设备,通过对该设备不同收集区域得到的牛角瓜纤维的长度、细度、强度、中空度和含杂率等质量指标进行的检测与对比,分析了纤维收集区域对提纤效率和提纤... 针对阻碍牛角瓜纤维规模化应用的纤维提纤技术,自主研发了一种牛角瓜微波开果提纤设备,通过对该设备不同收集区域得到的牛角瓜纤维的长度、细度、强度、中空度和含杂率等质量指标进行的检测与对比,分析了纤维收集区域对提纤效率和提纤质量的影响,为微波开果提纤设备的进一步改进和工艺优化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角瓜纤维 提纤设备 收集区域 质量 中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纤维原料何首乌藤的结构与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崔运花 张曙光 +2 位作者 沈银娇 余秋晓 钱震扬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11,共6页
为开发利用天然纤维资源何首乌藤,采用纤维图像自动采集和识别系统及化学成分定量分析等技术,对何首乌藤的结构与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何首乌藤系结构庞大,主藤和侧藤的长度及形态结构不同;何首乌藤具有皮芯结构特点,... 为开发利用天然纤维资源何首乌藤,采用纤维图像自动采集和识别系统及化学成分定量分析等技术,对何首乌藤的结构与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何首乌藤系结构庞大,主藤和侧藤的长度及形态结构不同;何首乌藤具有皮芯结构特点,横截面层次分明,由外向内依次为保护层、韧皮层、形成层、木质层和中腔,且不同部位的生长发育情况不同;各部位韧皮部及芯骨的化学成分含量不同,但纤维素的含量均较高,分别达到52%和39%左右,具有较高的纺织开发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藤 形态结构 构成 化学成分 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技术在苎麻纤维预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崔运花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3-44,共2页
本文研究了现有条件下不同频率、功率超声波的苎麻预处理效果,并与传统的水浸与浸酸工艺比较,提出了以短时间超声波处理代替费时的浸酸处理工序的观点,为实现麻纤维的脱胶工艺自动化和连续化创造条件.
关键词 前处理 浸酸 残胶率 超声波 苎麻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在经纱上浆工艺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崔运花 柳一洁 荣金莲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7-30,共4页
经纱上浆是织造准备中的重要工序。探索利用超声波的机械作用和空化作用进行上浆,选取常见的18.2 tex纯棉、涤棉和涤纶3种纱线进行浆纱,通过设置不同含固率的对比实验,将超声波上浆方法与传统上浆方法得到的浆纱各项性能进行对比,探讨... 经纱上浆是织造准备中的重要工序。探索利用超声波的机械作用和空化作用进行上浆,选取常见的18.2 tex纯棉、涤棉和涤纶3种纱线进行浆纱,通过设置不同含固率的对比实验,将超声波上浆方法与传统上浆方法得到的浆纱各项性能进行对比,探讨了超声波作用对浆纱上浆率、物理机械性能、耐磨性、毛羽贴服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频率的超声波可以很好地辅助上浆,在相同含固率情况下可显著提高浆纱上浆率和浆纱断裂强力,更好地保持纱线的延伸性,提高浆纱耐磨次数,降低浆纱表面毛羽;同时,利用超声波可以实现低温上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浆 超声波 上浆率 性能 耐磨性 毛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长毛绒涤纶毛毯面料的开发 被引量:2
6
作者 崔运花 张佩华 +2 位作者 黄雷 王申涛 徐贵文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共3页
介绍了采用国产GE288型双针床经编机,编链纱和衬纬纱原料选用16.7tex/288 f DTY超细涤纶长丝.毛绒纱原料选用22.2tex/288 f DTY超细涤纶丝,开发超长毛绒涤纶面料的生产工艺和产品性能指标。指出了原料选择、组织结构设计、编织... 介绍了采用国产GE288型双针床经编机,编链纱和衬纬纱原料选用16.7tex/288 f DTY超细涤纶长丝.毛绒纱原料选用22.2tex/288 f DTY超细涤纶丝,开发超长毛绒涤纶面料的生产工艺和产品性能指标。指出了原料选择、组织结构设计、编织、白坯烫光、预定形、上柔、烘干、起毛、烫光、直接空气洗、定形等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如毛绒纱隔距调整为28~30mm;织造完成后进行割绒和梳毛;接着进行“先预烫后起毛再烫及空气洗”的特殊后整理工艺。通过此整理,毛毯正反面均形成超长毛绒立面,毛面柔软舒适、面料轻柔、易洗涤且光泽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 超长毛绒 经编毛毯 生产工艺 产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在洗毛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7
作者 崔运花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50-54,共5页
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的超声波洗毛效果,并与传统乳化洗毛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超声波洗毛可以降低洗毛温度、缩短洗毛时间、降低洗剂和助剂用量.利用超声波所得的洗净毛蓬松性好,羊毛之间不发生纠缠,白度高且洗净毛中几乎无细小杂... 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的超声波洗毛效果,并与传统乳化洗毛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超声波洗毛可以降低洗毛温度、缩短洗毛时间、降低洗剂和助剂用量.利用超声波所得的洗净毛蓬松性好,羊毛之间不发生纠缠,白度高且洗净毛中几乎无细小杂质.另外,超声波在洗毛的同时,对羊毛鳞片有蚀刻作用.经过超声波洗毛所得洗净毛纤维鳞片变钝、变光,摩擦效应降低.且超声波洗毛所得洗净毛纤维细度分布更趋集中,长时间超声波洗毛会使羊毛纤维直径变小,断裂伸长增大,但对纤维断裂强力无明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洗毛 超声波 洗净毛 洗毛 羊毛纤维 初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氨纤维的结构及性能 被引量:2
8
作者 崔运花 陈佳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8-51,59,共5页
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衍射、聚合度测定和热重分析等方法分析研究了铜氨纤维的形态结构、聚集态结构、分子结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并且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纤维的耐酸、碱、氧化剂和还原剂等化学性能。结果显示,铜氨纤维的表面具... 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衍射、聚合度测定和热重分析等方法分析研究了铜氨纤维的形态结构、聚集态结构、分子结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并且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纤维的耐酸、碱、氧化剂和还原剂等化学性能。结果显示,铜氨纤维的表面具有均匀沟槽,横截面近似圆形,结晶度和取向度比棉和粘胶高,聚合度偏低,并更易热裂解。铜氨纤维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能,有利于后序的纺织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氨纤维 结构 力学性能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纶针刺滤料的PTFE乳液整理工艺探索 被引量:5
9
作者 崔运花 韩雅岚 +3 位作者 季舒阳 曾卉菁 张嘉珂 江宁 《产业用纺织品》 2013年第7期37-43,共7页
选择两种结构致密程度不同的涤纶针刺滤料,对其进行PTFE乳液整理,研究了浸渍温度、浸渍时间、PTFE乳液浓度、轧车压力、预烘温度、预烘时间、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八项工艺参数对滤料透气率的影响规律。正交优化试验结果显示:可以使结构... 选择两种结构致密程度不同的涤纶针刺滤料,对其进行PTFE乳液整理,研究了浸渍温度、浸渍时间、PTFE乳液浓度、轧车压力、预烘温度、预烘时间、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八项工艺参数对滤料透气率的影响规律。正交优化试验结果显示:可以使结构疏松滤料透气率变化率最大的工艺为浸渍时间15 min,轧车压力0.2 MPa,预烘温度100℃,预烘时间5 min,焙烘温度180℃,焙烘时间7 min;可以使结构致密滤料透气率变化率最大的整理工艺为浸渍时间15 min,轧车压力0.5 MPa,预烘温度80℃,预烘时间10 min,焙烘温度160℃,焙烘时间3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针刺滤料 PTFE乳液 整理工艺 透气率 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FT藤韧皮纤维预氧碱煮工艺探索
10
作者 崔运花 张曙光 +1 位作者 陈佳 沈银娇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9-32,共4页
中草药PMFT的藤中含有较高比例的纤维素成分,为开发利用PMFT藤韧皮纤维资源,探索采用预氧、碱煮工艺制取纤维。以残胶率和残余木质素为衡量指标,在预氧工艺和碱煮工艺单因子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探索得出较优的纤维制取工艺。研究结... 中草药PMFT的藤中含有较高比例的纤维素成分,为开发利用PMFT藤韧皮纤维资源,探索采用预氧、碱煮工艺制取纤维。以残胶率和残余木质素为衡量指标,在预氧工艺和碱煮工艺单因子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探索得出较优的纤维制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脱胶效果影响的显著程度为碱煮时间﹥碱煮浓度﹥预氧浓度﹥预氧时间。较优的预氧工艺参数为:H2O2浓度8~12 g/L,温度30℃~60℃,pH值为9,时间2~3 h;较优的碱煮工艺参数为:NaOH浓度12~16 g/L,亚硫酸钠用量2%,多聚磷酸钠用量3%,时间2~3 h。采用优化工艺所制得纤维的残胶率和残余木质素分别为2.03%和1.37%,纤维的平均长度和直径分别为10.5 mm和11.85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皮纤维 预氧化 残胶率 工艺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纤维的开发与技术应用 被引量:35
11
作者 万玉芹 崔运花 俞建勇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27-129,共3页
分析了竹纤维开发的意义 ,从技术上分析了竹纤维开发的可行性 ,并对竹纤维的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竹纤维 竹纤维制取竹纤维脱胶 竹纤维结构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品感官评估的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2
12
作者 侯彩虹 崔运花 +1 位作者 曾宪奕 丁永生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0-114,共5页
在纺织工业生产中,对纺织品质量进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由于传统的感官评估和客观评估存在自身的缺陷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当前的研究方法是将感官评估与客观评估结合起来。因为评估得更加有效、合理,现在已成为各个行业研究的热... 在纺织工业生产中,对纺织品质量进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由于传统的感官评估和客观评估存在自身的缺陷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当前的研究方法是将感官评估与客观评估结合起来。因为评估得更加有效、合理,现在已成为各个行业研究的热点。为了感官评估更好地应用,本文对以往的研究成果作了系统全面的回顾与总结,同时指出了其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质量 感官评估 客观评估 统计技术 智能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织物质量分级方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侯彩虹 崔运花 +2 位作者 余润仙 曾宪奕 丁永生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4-58,共5页
织物性能的分类、分级信息是纺织品质量评估的直观表述。在织物客观评估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减法聚类与模糊C 均值(FCM)聚类的集成方法用于纺织品质量评估分析。该方法以减法聚类算法得出的样本的最佳分类数为基础,用FCM聚类算法得到具... 织物性能的分类、分级信息是纺织品质量评估的直观表述。在织物客观评估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减法聚类与模糊C 均值(FCM)聚类的集成方法用于纺织品质量评估分析。该方法以减法聚类算法得出的样本的最佳分类数为基础,用FCM聚类算法得到具体的分类结果。将聚类中心的特征值之和定义为分级指数,进一步用于解决织物质量的分级问题。通过对法国鲁贝高等纺织工程学院自织的43块棉针织物的分析,证明了以上方法在处理纺织品质量分类、分级问题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质量 纺织品质量 织物性能 棉针织物 纺织工程 分级方法 客观评估 FCM 处理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纤维的研究现状及其开发应用前景 被引量:46
14
作者 熊月林 崔运花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22-124,共3页
对香蕉纤维的资源、香蕉纤维的化学组成、微细结构、物理机械性能、制取工艺以及产品开发的现状进行综述。通过与其他麻类纤维的比较,分析香蕉纤维开发中的薄弱环节,指出今后香蕉纤维开发的重点,认为香蕉纤维有极大的应用潜力和广阔的... 对香蕉纤维的资源、香蕉纤维的化学组成、微细结构、物理机械性能、制取工艺以及产品开发的现状进行综述。通过与其他麻类纤维的比较,分析香蕉纤维开发中的薄弱环节,指出今后香蕉纤维开发的重点,认为香蕉纤维有极大的应用潜力和广阔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纤维 微细结构 物理机械性能 制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座椅面料的复合工艺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15
作者 金梁英 崔运花 都胜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1-156,共6页
为了提高汽车座椅面料的性能,保证产品质量,汽车座椅面料生产企业需要合理选择复合工艺并控制其工艺条件。汽车座椅面料大多是一种由表层织物、聚氨酯泡沫材料及底衬织物或聚酯薄膜经复合而成的复合材料,其性能不仅仅由其纤维、纱线、... 为了提高汽车座椅面料的性能,保证产品质量,汽车座椅面料生产企业需要合理选择复合工艺并控制其工艺条件。汽车座椅面料大多是一种由表层织物、聚氨酯泡沫材料及底衬织物或聚酯薄膜经复合而成的复合材料,其性能不仅仅由其纤维、纱线、织物结构所决定,复合工艺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汽车座椅面料性能的好坏。着重介绍汽车座椅面料的火焰复合工艺,从其发展现状、原理、工艺流程及影响因素展开叙述;并以热熔法为例,讨论了汽车座椅面料复合工艺的发展趋势。汽车座椅面料的复合工艺正向着高性能、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座椅面料 火焰复合 影响因素 热熔复合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韧皮纤维的制取工艺 被引量:14
16
作者 熊月林 崔运花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1-65,共5页
在系统分析香蕉韧皮化学成分的基础上,采用酶—化学联合脱胶工艺对香蕉韧皮的脱胶工艺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对脱胶所制得的纤维各项指标的测试与分析,确定了最佳的脱胶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单独用酶处理,可去除30%左右的胶质,在此基础上,用... 在系统分析香蕉韧皮化学成分的基础上,采用酶—化学联合脱胶工艺对香蕉韧皮的脱胶工艺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对脱胶所制得的纤维各项指标的测试与分析,确定了最佳的脱胶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单独用酶处理,可去除30%左右的胶质,在此基础上,用碱氧一浴法化学脱胶,在H2O2质量浓度为6g/L,NaOH质量浓度为8g/L,煮炼时间3h条件下,残胶率可降至5.42%,其中木质素残余率只有1.58%,纤维线密度可达3.13tex,基本可满足纺纱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韧皮 脱胶 生物酶 碱氧一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苎麻化学性能、生物学特性与生长期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邵宽 崔运花 +2 位作者 罗运选 廖晓露 尹邦奇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89-96,共8页
本文以动态的观点研究了苎麻头、二、三麻的化学性能、生物学特性在整个生长期内的变化规律。大量试验数据证明,由于传统农作制度的影响,我国各季麻生长期过长是造成我国苎麻原麻品质不高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适当缩短各季麻的生长期,... 本文以动态的观点研究了苎麻头、二、三麻的化学性能、生物学特性在整个生长期内的变化规律。大量试验数据证明,由于传统农作制度的影响,我国各季麻生长期过长是造成我国苎麻原麻品质不高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适当缩短各季麻的生长期,将目前的农作制度由每年收三季麻增为收四季麻,即可为纺织工业提供大量优质苎麻原料,而农业产量也有所提高,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化学性能 生物学特性 生长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靛蓝染料的开发应用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2
18
作者 贾秀玲 崔运花 +4 位作者 韩雅岚 冉唯 吴秋蒙 何旭 陆佳欢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11年第2期24-26,共3页
介绍了植物靛蓝染料的来源、制取及染色的原理及工艺,以及植物靛蓝染料的开发应用现状,并展望了该染料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植物靛蓝 开发应用 现状 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苧麻不同生长期的机械物理性能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邵宽 崔运花 +2 位作者 罗运选 廖晓露 尹邦奇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8-11,共4页
本文以动态观点研究各季苧麻纤维的机械物理性能及生物学特性与生长期关系的变化规律。大量数据证明,按传统的农作制度,我国苧麻生长期过长,致使苧麻纤维粗壮,品质低下,有的甚至超过1特。因此,将每年收三季苧麻改为收四季苧麻,即可提高... 本文以动态观点研究各季苧麻纤维的机械物理性能及生物学特性与生长期关系的变化规律。大量数据证明,按传统的农作制度,我国苧麻生长期过长,致使苧麻纤维粗壮,品质低下,有的甚至超过1特。因此,将每年收三季苧麻改为收四季苧麻,即可提高优质苧麻纤维在原麻中的构成比例,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生长期 物理性能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烟气过滤材料的发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韩雅岚 崔运花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12年第2期22-23,共2页
介绍了高温烟气的特点、高温烟气对过滤材料的基本要求,以及高温烟气过滤材料的现状。展望了该类材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高温烟气 过滤材料 现状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