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法同时测定谷氨酸发酵尾液中8种有机酸的含量
1
作者 郑明欣 李亚瑜 +3 位作者 刘尊奇 岳继生 涂永峰 赵冬梅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0-266,共7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谷氨酸发酵尾液中8种有机酸含量的方法。对谷氨酸发酵尾液中有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样品经Copure SAX SPE固相萃取柱净化后,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150 mm×4.6 mm, 5μm)进行分离,优...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谷氨酸发酵尾液中8种有机酸含量的方法。对谷氨酸发酵尾液中有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样品经Copure SAX SPE固相萃取柱净化后,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150 mm×4.6 mm, 5μm)进行分离,优化后的色谱条件为: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10 nm,流动相为V(pH=2.7的磷酸二氢钾溶液)∶V(甲醇)=99∶1,流速0.7 mL/min,柱温35℃,进样量10μL。在此优化条件下,8种有机酸在6 min内均能很好地分离和定量,各有机酸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0.999 5,检出限为0.13~3.66 mg/L,定量限为0.44~12.20 mg/L,回收率为107.63%,相对标准偏差(RSD)均<5%。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且简便快速、精密度高、准确度高,可用于谷氨酸发酵尾液中有机酸含量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发酵尾液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有机酸 色谱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预处理对棉秸秆硫酸水解产物的影响
2
作者 邱宏强 李灿 +5 位作者 林慧 艾力米然·加拉力丁 岳继生 赵冬梅 涂永峰 李亚瑜 《广州化工》 2025年第2期91-94,共4页
为探索棉花秸秆的高附加值利用途径,先对棉秆进行超声预处理,再用硫酸进行水解,对水解产物中各组分含量进行测定,并利用红外、TG、SEM、XRD等手段对水解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酸不溶木质素产率较高;超声温度30℃时的纤维素和酸溶木质... 为探索棉花秸秆的高附加值利用途径,先对棉秆进行超声预处理,再用硫酸进行水解,对水解产物中各组分含量进行测定,并利用红外、TG、SEM、XRD等手段对水解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酸不溶木质素产率较高;超声温度30℃时的纤维素和酸溶木质素产率均高于50℃时的产率;超声时长为40 min时,各组分的产率均高于超声时长为20 min时的产率;超声预处理和硫酸水解使棉秆结构遭到严重破坏。本研究将为开发棉秆的高附加值利用技术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处理 酸水解 超声 棉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新型肥料发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娟 王亚静 +3 位作者 杨相东 刘艳鹏 赵冬梅 岳继生 《蔬菜》 2024年第6期1-13,共13页
新型肥料因具有肥效更高、使用方便、省时省工、绿色环保等特点,深受市场青睐。农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化肥减量增效的推行促使肥料产品及其配套施肥技术不断创新,新型肥料行业呈现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行业内部竞争激烈、生产集中度持续... 新型肥料因具有肥效更高、使用方便、省时省工、绿色环保等特点,深受市场青睐。农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化肥减量增效的推行促使肥料产品及其配套施肥技术不断创新,新型肥料行业呈现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行业内部竞争激烈、生产集中度持续上升等特点。为详细了解新型肥料产品,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总结了缓/控释肥料、水溶性肥料、土壤调理剂、增效肥料、微生物肥料5大类新型肥料及其创制技术,以及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智能化精准推荐施肥、轻简化施肥技术4种高效施肥技术及其应用情况;并分析了新型肥料产业存在的问题,如产品种类多、市场混乱,准入门槛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关键技术薄弱、创新力度不足等;同时提出了以农业需求为导向,提高产业技术水平;以绿色低碳为目标,提升技术工艺体系;以专业化服务为方向,建立高素质从业人员队伍;以完善肥料监管体系为抓手,促进行业良性发展;以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为重点,提高市场竞争力等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肥料 产业 现状 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肥体系物理稳定性研究进展
4
作者 韩志伟 王琳琳 +5 位作者 刘尊奇 岳继生 赵冬梅 赵丹 陈柏吉 倪宇航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2-258,278,共8页
悬浮肥是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过程中的重要原料,由于其具有高浓度和配方灵活可调的优点,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但高浓度养分的组成特点也使其在储运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结晶、分层、沉降、胀气等不稳定性问题,较大程度上制约... 悬浮肥是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过程中的重要原料,由于其具有高浓度和配方灵活可调的优点,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但高浓度养分的组成特点也使其在储运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结晶、分层、沉降、胀气等不稳定性问题,较大程度上制约了悬浮肥的发展和应用。对悬浮肥稳定性研究中的机理、助剂选择及工艺优化进行综述。不稳定性机理主要从奥氏熟化、范德华力及重力作用等方面提出,稳定性影响因素包括悬浮颗粒的粒径及体系粘度、静电斥力、空间位阻、溶剂化作用等。悬浮肥体系组成复杂,体系稳定性的优化需与机理研究进行有效衔接,未来悬浮肥稳定性研究需在机理研究的有效指导下,有针对性地添加助剂和改善工艺以寻求有效途径。综述内容能够为悬浮肥生产存储工艺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肥 稳定性 机理 助剂 优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肥一体化配合硝化/脲酶抑制剂实现油菜减氮增效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宋燕燕 赵秀娟 +4 位作者 张淑香 白中科 龙怀玉 岳继生 赵来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32-640,共9页
【目的】研究水肥一体化方式下减氮施肥并添加硝化和脲酶抑制剂对油菜生长及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配合硝化/脲酶抑制剂施用的最适减氮量,为减少氮素损失、提高蔬菜生产中氮素利用率和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提供理论依... 【目的】研究水肥一体化方式下减氮施肥并添加硝化和脲酶抑制剂对油菜生长及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配合硝化/脲酶抑制剂施用的最适减氮量,为减少氮素损失、提高蔬菜生产中氮素利用率和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利用负压灌溉水肥一体化系统[(–5±1)k Pa],设不施氮肥(T1)、尿素150 kg/hm^2(T2)、尿素150 kg/hm^2+10%DCD(双氰胺)+1%HQ(氢醌)(T3)、尿素127.5kg/hm^2+10%DCD+1%HQ(T4)、尿素105 kg/hm^2+10%DCD+1%HQ(T5)共5个处理。监测了油菜生长期间供水量、土壤含水量、油菜生长指标及土壤硝态氮与铵态氮含量的变化,分析调查了收获后油菜的产量、品质指标和养分含量。【结果】在油菜生长期间,负压灌溉各处理的总出水量非常接近(12174~13869 m L)。当施肥量相同时,与不添加抑制剂处理(T2)相比,施用硝化和脲酶抑制剂(T3)能够有效抑制土壤中铵态氮向硝态氮的转化,提高叶长、叶宽和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油菜产量25.2%,提高氮肥利用率85.2%,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51.9%。与不添加抑制剂处理(T2)相比,减氮15%~30%同时添加硝化和脲酶抑制剂对油菜产量、品质、养分吸收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效果,并能够抑制硝化作用,减少土壤中硝态氮累积,减氮30%并添加硝化和脲酶抑制剂的处理(T5)能将油菜产量提高15.9%,氮、磷、钾含量分别提高8.4%、21.5%和27.8%,氮肥利用率提高1.26倍,油菜体内硝酸盐含量降低66.6%。【结论】适当减氮并添加硝化和脲酶抑制剂对油菜产量和养分吸收均有明显的促进效果,而且能减少油菜硝酸盐含量和土壤中硝态氮累积。在本试验负压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减氮30%并添加硝化和脲酶抑制剂,即尿素105 kg/hm^2+10%DCD+1%HQ不仅效果最佳,还降低了因氮肥投入高而造成硝酸盐累积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抑制剂 脲酶抑制剂 负压灌溉 产量 氮肥利用率 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沙湾县农田土壤肥力评价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前登 张凯 +4 位作者 王成 柴仲平 岳继生 吉丽丽 杜友萍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0-216,共7页
明确土壤肥力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是合理利用土地、改良和培肥土壤的前提。研究对象为沙湾县区域内的农田土壤,测定了表层(0~20cm)土壤pH值、盐分、有机质、氮磷钾全量和速效量等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了土壤肥力指数,并用克里... 明确土壤肥力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是合理利用土地、改良和培肥土壤的前提。研究对象为沙湾县区域内的农田土壤,测定了表层(0~20cm)土壤pH值、盐分、有机质、氮磷钾全量和速效量等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了土壤肥力指数,并用克里金插值法对该区域土壤养分和土壤肥力指数的空间分布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沙湾县农田土壤pH值、盐分、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7.43~9.22、0.84~3.91g/kg、0.14~41.98g/kg、0.10~2.28g/kg、2~177mg/kg、0.02~1.30g/kg、2.0~50.5mg/kg、0.10~18.51g/kg、42~269mg/kg;土壤质量指数为0.10~0.51,土壤肥力水平总体偏低;沙湾县农田土壤中的pH值表现的趋势为从西北到东南方向逐渐升高,有机质和全氮则表现出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升高,土壤有效磷主要集中于中部,碱解氮中部和北部含量最高;土壤肥力指数从西南向东北呈降低趋势;主成分分析表明,引起沙湾县农田土壤肥力变化的主要因子是有机质和pH值。沙湾县农田土壤肥力水平总体偏低,其改良与培肥应多关注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土壤肥力 主成分分析 沙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磷处理下棉田土壤磷素吸持特征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唐雪霞 杨浩 +2 位作者 盛建东 岳继生 陈波浪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16,共9页
为探究不同施磷水平对棉田土壤磷的固定和释放机制,对新疆典型棉田5种施磷水平(P0、P75、P150、P300、P450)及不同层次(0~5、5~10、10~20、20~40、40~60 cm)的灰漠土进行磷素吸附和解吸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磷吸附量随磷肥施用量的增... 为探究不同施磷水平对棉田土壤磷的固定和释放机制,对新疆典型棉田5种施磷水平(P0、P75、P150、P300、P450)及不同层次(0~5、5~10、10~20、20~40、40~60 cm)的灰漠土进行磷素吸附和解吸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磷吸附量随磷肥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以P150处理吸附量最大,P0和P75处理吸附量较小,其中P150处理最大吸附量较P0处理增加了45%;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各处理吸附量逐渐增大,处理间吸附量的差异逐渐减小,40~60 cm土层最大吸附量为0~5 cm土层的2.10倍。土壤磷的等温吸附曲线与Langmuir、Freundlich和Temkin方程的拟合度都达显著水平(P<0.05),土壤最大吸附量(Xm)与等温吸附曲线一致,以0~5 cm土层P75处理最小,为476.19 mg·kg~(-1),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吸附常数(K)与Xm呈相反趋势;随施磷量的增加,土壤最大缓冲容量(MBC)呈增加趋势,深层土壤小于表层土壤;土壤磷素吸附饱和度(DPS)以P75处理最大,整体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土壤磷解吸量与解吸率随吸附能力的增加而减小;土层越深,解吸量与解吸率越小,其中0~5 cm土层解吸量为40~60 cm土层的2.06倍。增施磷肥能够提高棉田土壤贮存磷的能力,施磷量75 kg·hm~(-2)降低土壤对磷的吸附能力,增加土壤对磷的解吸,深层土壤磷的吸附特性受施肥水平的影响较小,供磷能力小于表层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田 吸附 解吸 灰漠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肥施用对滴灌棉田土壤无机氮素转化的影响
8
作者 马红红 吴湘琳 +8 位作者 蒲胜海 杨志莹 涂永峰 赵冬梅 吉丽丽 岳继生 魏建华 马兴旺 李磐 《西北农业学报》 2025年第1期153-160,共8页
为突破氮肥利用率难以提高的瓶颈,选用液体肥替代常规肥料,旨在摸清液体肥与常规肥料施用对滴灌棉田土壤无机氮素转化的影响。2022年分别于新疆北疆8个地区(芳群农场,玛纳斯县兰州湾,昌吉市老龙河,红柳塘村,呼图壁红山村,昌吉市榆树沟,... 为突破氮肥利用率难以提高的瓶颈,选用液体肥替代常规肥料,旨在摸清液体肥与常规肥料施用对滴灌棉田土壤无机氮素转化的影响。2022年分别于新疆北疆8个地区(芳群农场,玛纳斯县兰州湾,昌吉市老龙河,红柳塘村,呼图壁红山村,昌吉市榆树沟,阜康市三工河乡,阜康市六运河)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常规施肥、液体肥和减水10%+液体肥。结果表明,0~30 cm、30~6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含量为减水10%+液体肥>液体肥>常规施肥;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均表现为滴头正下方明显高于距离滴头38 cm、-38 cm;单位面积液体肥较常规肥料养分投入量减少19.4 kg/667m^(2),但液体肥提供硝态氮、铵态氮高于常规肥料。可见,液体肥替代常规肥料在无机氮素转化方面起到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肥 硝态氮 铵态氮 产量 棉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土壤盐渍化的综合治理与改良 被引量:7
9
作者 李保强 陈绍荣 +3 位作者 邵建华 马文新 岳继生 柴颜军 《新疆农业科技》 2013年第6期15-21,共7页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新疆盐渍化土壤及土壤次生盐渍化的现状、危害及成因。在总结国内外治理盐渍化土壤和防控盐渍化科研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新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个农业生物化学综合治理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建设优良生态、适度开发利用和...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新疆盐渍化土壤及土壤次生盐渍化的现状、危害及成因。在总结国内外治理盐渍化土壤和防控盐渍化科研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新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个农业生物化学综合治理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建设优良生态、适度开发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治本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化土壤 土壤次生盐渍化 综合治理改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