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miR-183-3p、miR-495-3p表达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1
作者 毕昕 牛中喜 +2 位作者 闫睿 岳泓旭 张志敏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769-774,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miR-183-3p、miR-495-3p表达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20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胸外科诊治食管癌患者105例作为食管癌组,随访3年根据患者生存情况分为存活亚组80例和死亡亚... 目的探讨血清miR-183-3p、miR-495-3p表达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20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胸外科诊治食管癌患者105例作为食管癌组,随访3年根据患者生存情况分为存活亚组80例和死亡亚组25例;另选择医院同期健康体检者10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取qRT-PCR法检测血清miR-183-3p、miR-495-3p表达;绘制Kaplan-Meier曲线分析血清miR-183-3p、miR-495-3p与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关系;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83-3p、miR-495-3p对食管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食管癌组血清miR-183-3p表达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清miR-495-3p表达低于健康对照组(t/P=8.760/<0.001、4.054/<0.001);死亡亚组血清miR-183-3p表达高于存活亚组,血清miR-495-3p表达低于存活亚组(t/P=3.655/<0.001、4.210/<0.001);miR-183-3p高表达患者低分化程度、AJCC临床Ⅲ~Ⅳ期比例高于miR-183-3p低表达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P=10.680/0.001、4.246/0.039);miR-495-3p高表达患者中高分化程度、AJCC临床Ⅰ~Ⅱ期比例高于miR-495-3p低表达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P=5.341/0.021、9.320/0.002)。miR-183-3p高表达患者3年生存率(67.92%)低于miR-183-3p低表达患者(84.62%),miR-495-3p低表达患者3年生存率(64.81%)低于miR-495-3p高表达患者(88.24%)(χ^(2)/P=5.279/0.022、9.351/0.002)。血清miR-183-3p、miR-495-3p及二者联合预测食管癌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763、0.737、0.864,二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预测效能(Z/P=2.564/0.010、2.011/0.043)。低分化、AJCC临床分期Ⅲ~Ⅳ期、miR-183-3p高表达、miR-495-3p低表达为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HR(95%CI)=6.628(2.278~19.288)、5.803(2.261~14.897)、5.130(2.187~12.034)、6.152(1.951~19.401)]。结论食管癌患者血清miR-183-3p呈高表达,miR-495-3p呈低表达,二者表达与患者肿瘤分化程度和AJCC临床分期有关,且可作为预测预后的生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微小RNA-183-3p 微小RNA-495-3p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剑突下胸腺上皮肿瘤胸腔镜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李飞 宋媛 +4 位作者 李世勇 朱希燕 李勇 岳泓旭 何明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经剑突下胸前切除术在胸腺上皮肿瘤外科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我院2012年1月—2018年6月行胸腺切除术病例108例,按手术方式分为剑突下切口组46例和经胸切口组62例,记录2组临床资料,比较2组围手术期指标和术后视觉疼痛评分(V... 目的探讨经剑突下胸前切除术在胸腺上皮肿瘤外科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我院2012年1月—2018年6月行胸腺切除术病例108例,按手术方式分为剑突下切口组46例和经胸切口组62例,记录2组临床资料,比较2组围手术期指标和术后视觉疼痛评分(VAS)和主诉疼痛评分(VRS)。结果剑突下切口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带管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经胸切口组(P<0.05)。剑突下切口组术后VAS和VRS疼痛评分均低于经胸切口组(P<0.05)。结论经剑突下切口比经胸切口在胸腺上皮肿瘤的外科微创治疗中安全可行,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肿瘤 剑突下切口 肋间切口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老年晚期食管癌患者的安全性及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岳泓旭 徐新建 +3 位作者 李飞 王文豪 高占杰 李宝重 《实用癌症杂志》 2016年第4期595-597,共3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在对老年晚期食管癌患者的安全性及远期疗效的分析。方法将80例食管癌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手术前采用新辅助放化疗后,再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直接进行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 目的探讨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在对老年晚期食管癌患者的安全性及远期疗效的分析。方法将80例食管癌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手术前采用新辅助放化疗后,再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直接进行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达到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0%(P<0.05),并且患者在治疗后,恶心呕吐、骨髓抑制以及食管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结果表明观察组总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肿瘤的局部控制率以及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放化疗在提高老年食管癌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对肿瘤的局部控制、患者生存率以及减少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新辅助放化疗 外科手术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食管癌切除术与开放食管癌切除术的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苏立伟 张冬梅 +4 位作者 李玮 肖博 岳泓旭 贺书 牛中喜 《武警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664-667,671,共5页
目的比较微创食管癌切除(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ectomy,MIE)和常规开放食管癌手术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15-04至2016-10北京武警总医院胸外科收治的食管癌60例,随机分为两组,MIE组30例,常规开胸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 目的比较微创食管癌切除(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ectomy,MIE)和常规开放食管癌手术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15-04至2016-10北京武警总医院胸外科收治的食管癌60例,随机分为两组,MIE组30例,常规开胸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第一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胸腔引流时间、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第5天血常规检查、C反应蛋白及疼痛评估等。结果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E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与开放组无统计学差异[(18.8±8.6)vs(16.2±8.4),P=0.24]。MIE组患者术中出血量(200±50)ml少于开放组(350±150)ml(P<0.001);MIE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量少于开放组[(550±200)ml vs(800±350)ml,P<0.001],拔管时间早于开放组[(4.7±1.5)d vs(5.9±1.8)d,P<0.001]。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2.1±1.3)d vs(2.3±1.5)d,P=0.27]和下床活动时间[(1.2±0.8)d vs(1.3±0.6)d,P=0.52]无统计学差异。MIE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开放组[(5.2±1.6)d vs(9.4±1.8)d,P<0.001]。MIE组患者术后24 h、48 h以及72 h VAS评分分别为(2.9±1.1)分、(2.1±1.0)分、(1.5±0.8)分,均低于常规开放组(P<0.001)。结论 MIE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疼痛,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微创可作为食管癌手术治疗的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微创食管癌切除 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上腹左胸手术和Ivor-lewis手术治疗SiewertⅡ型食管胃交界部腺癌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李飞 宋媛 +1 位作者 岳泓旭 贺淼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2-277,共6页
目的:对比经上腹左胸手术和Ivor-lewis手术治疗SiewertⅡ型食管胃交界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在术中和术后各参数中的差别,以及患者预后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320例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 目的:对比经上腹左胸手术和Ivor-lewis手术治疗SiewertⅡ型食管胃交界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在术中和术后各参数中的差别,以及患者预后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320例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行根治性手术的SiewertⅡ型AEG患者的数据,其中行上腹左胸手术的患者175例,行Ivor-lewis手术的患者1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术中和术后情况、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病生存时间(disease-free survival,DFS),并对影响AEG患者预后的情况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肿瘤最大直径、pTNM分期、pN分期和下残阳性方面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Ivor-lewis手术相比,行上腹左胸手术患者的术中时间缩短了30 min(P=0.034),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更低(1.71%vs 4.83%,P=0.041);相比Ivor-lewis患者,行上腹左胸手术的患者可以获得更好的OS和DFS(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新辅助治疗是SiewertⅡ型AEG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经上腹左胸手术可以彻底切除肿瘤,保留膈肌的完整,缩短开胸时间,有利于术后快速康复。同时,术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有利于及时进行术后辅助治疗,更利于改善AEG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交界部腺癌 SiewertⅡ型 上腹左胸手术 IVOR-LEWIS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3型胸腺瘤和胸腺癌中MGMT蛋白表达缺失的意义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飞 宋媛 +3 位作者 申远 何明 徐新建 岳泓旭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B3型胸腺瘤和胸腺癌的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蛋白表达缺失的意义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2008年1月—2015年1月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胸腺上皮肿瘤标本蜡块60例,按照WHO组织学分型分为B3... 目的探讨B3型胸腺瘤和胸腺癌的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蛋白表达缺失的意义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2008年1月—2015年1月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胸腺上皮肿瘤标本蜡块60例,按照WHO组织学分型分为B3型胸腺瘤组(20例)、胸腺癌组(28例)、瘤旁组织组(12例);按照Masaoka临床分期分为Ⅰ/Ⅱ组和Ⅲ/Ⅳ组。术后随访截止日期2018年4月。比较B3型胸腺瘤和胸腺癌中MGMT蛋白表达缺失的情况。结果胸腺癌组MGMT蛋白表达缺失高于B3型胸腺瘤组和瘤旁组织组(P <0. 05),B3型胸腺瘤组MGMT蛋白缺失高于瘤旁组织组(P <0. 05)。Ⅲ/Ⅳ期B3型胸腺瘤和胸腺癌发生蛋白表达缺失的比例高于Ⅰ/Ⅱ期(P <0. 05)。MGMT蛋白表达缺失病例5年生存率低于表达正常病例(P <0. 05)。Ⅲ/Ⅳ5年生存率低于Ⅰ/Ⅱ(P <0. 05)。结论 MGMT蛋白表达缺失提示B3型胸腺瘤和胸腺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肿瘤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 甲基化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L1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岳泓旭 李飞 +3 位作者 李宝重 徐新建 高占杰 何明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4期736-738,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中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的表达情况及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以100例健康体检者及100例食管癌作为观察对象,以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以食管癌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食管组织内PD-L1阳性表达率。并比较观... 【目的】探讨食管癌中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的表达情况及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以100例健康体检者及100例食管癌作为观察对象,以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以食管癌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食管组织内PD-L1阳性表达率。并比较观察组中不同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肿瘤部位、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及pTNM不同分期的PD-L1阳性表达率。【结果】观察组PD-L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观察组中,不同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及肿瘤部位间PD-L1阳性表达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而肿瘤直径〉5cm、浸润深度〉肌层及pTNM分期〉Ⅱ期PD-L1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同时PD-L1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及pTNM分期具有显著的直线相关性(P〈0.05)。【结论】PD-L1阳性表达率在食管癌组织中有着显著的升高,且其与病情有着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体 食管肿瘤/病理学 肿瘤侵润 肿瘤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克替尼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飞 宋媛 +2 位作者 王晓林 岳泓旭 李睿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22-27,共6页
目的探讨达克替尼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生存率。方法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117例中晚期NSCLC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给予顺铂化疗,对照组^(125)I粒子植入后化疗;研究组在^(125)I粒子植... 目的探讨达克替尼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生存率。方法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117例中晚期NSCLC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给予顺铂化疗,对照组^(125)I粒子植入后化疗;研究组在^(125)I粒子植入后化疗并口服达克替尼,45 mg/次,1次/d。3个化疗周期后,评估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癌胚抗原(CEA)、肿瘤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水平,评估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为68.97%(40/58),高于研究组的86.44%(51/59)(P<0.05);CEA分别为(8.35±1.36)ng/mL、(5.27±1.03)ng/mL,CYFRA21-1分别为(5.84±1.08)ng/mL、(3.40±0.81)ng/mL,NSE分别为(11.24±3.05)ng/mL、(9.31±2.56)ng/mL;对照组和研究组的VEGF分别为(242.69±19.04)ng/L、(181.84±15.96)ng/L,EGFR分别为(139.03±15.01)ng/L、(105.12±13.48)ng/L,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125)I粒子植入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0.34%和8.47%,药物治疗不良反应率分别为8.62%和16.9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76.27%(45/59)、56.90%(33/58),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11.69±0.11)个月、(10.92±0.25)个月,研究组与对照组的1年生存率比较,经Log rank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0,P=0.020)。结论达克替尼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中晚期NSCLC的疗效,安全性良好,同时能够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达克替尼 ^(125)I粒子植入 中晚期 疗效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上皮肿瘤手术治疗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岳泓旭 牛中喜 《武警医学》 CAS 2017年第3期300-303,共4页
胸腺常见肿瘤为胸腺上皮肿瘤(thymic epithelial tumors),是前纵隔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因其在组织分型、临床病理及生物学方面较为复杂,通常被认为是潜在的恶性肿瘤,目前手术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并力求完整切除。另外,国内外学者... 胸腺常见肿瘤为胸腺上皮肿瘤(thymic epithelial tumors),是前纵隔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因其在组织分型、临床病理及生物学方面较为复杂,通常被认为是潜在的恶性肿瘤,目前手术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并力求完整切除。另外,国内外学者在研究手术无法完全切除情况下,化疗、放疗及靶向治疗对胸腺上皮肿瘤的治疗效果。笔者将对当前胸腺上皮肿瘤的治疗方式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上皮肿瘤 治疗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路径在胸中段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岳泓旭 李宝重 +3 位作者 李飞 徐新建 高占杰 何明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6年第4期427-42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路径在胸中段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间收治的胸中段食管癌患者100例,根据手术路径的不同分为左胸入路组和Ivor-lewis组,每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短期疗效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路径在胸中段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间收治的胸中段食管癌患者100例,根据手术路径的不同分为左胸入路组和Ivor-lewis组,每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短期疗效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Ivor-lewis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短,手术出血量较少,与左胸入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患者间呼吸衰竭和心房颤动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肺部感染率、切口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vor-lewis组患者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高于左胸入路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左胸入路和Ivor-lewis均为可行的手术路径。Ivor-lewis手术操作较为复杂,术后并发症和发病率较高,但患者术后无瘤生存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不同手术路径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亚肺叶切除的技术难点与预后判断
11
作者 岳泓旭 刘阳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1期21-24,共4页
肺部恶性肿瘤是现在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995年,北美肺癌研究所(lung cancer study group,LCSG)将一项对于早期肺癌(T1N0M0)肺叶切除与亚肺叶切除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结果颁布发表,提示早期非小细胞癌首选治疗方式应为解剖性... 肺部恶性肿瘤是现在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995年,北美肺癌研究所(lung cancer study group,LCSG)将一项对于早期肺癌(T1N0M0)肺叶切除与亚肺叶切除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结果颁布发表,提示早期非小细胞癌首选治疗方式应为解剖性肺叶切除,而患者术前评估无法耐受肺叶切除时,则根据实际情况行亚肺叶切除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叶切除 非小细胞癌 早期肺癌 肺部恶性肿瘤 解剖性 术前评估 预后判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