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脑岛叶脑沟立体定位数据集的构建及平面回归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宋永瑞 盛茂 +2 位作者 李成 隋东莉 王震寰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构建岛叶重要脑沟基于连合间径定位体系中的立体定位数据集及其平面投影回归方程。方法:30名健康成人颅脑以连合间径(AC-PC)为扫描基线,获得的横断层MRI数据经格式转化后导入Photoshop软件,经过严格的图像配准,建立以AC-PC中点为... 目的:构建岛叶重要脑沟基于连合间径定位体系中的立体定位数据集及其平面投影回归方程。方法:30名健康成人颅脑以连合间径(AC-PC)为扫描基线,获得的横断层MRI数据经格式转化后导入Photoshop软件,经过严格的图像配准,建立以AC-PC中点为原点的三维坐标系,获得大脑横断面图像上结构的三维立体坐标值,其中X值和Y值可直接在软件中读取,Z值为图像距离AC-PC平面的层数乘以图像层厚的积,分别测量岛叶中央沟最内侧点、前环岛沟和下环岛沟的坐标值,所有取样点坐标值组成岛叶脑沟在三维坐标系中的立体定位数据集。运用SPSS13.0软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求解出在水平面、冠状面和矢状面上投影的回归方程。结果:成功构建岛叶中央沟、前、下环岛沟在三维坐标系中的立体定位数据集及各岛沟在各平面上的投影回归方程。结论:岛叶中央沟及前、下环岛沟进行立体定位数据集的构建,为立体定向和功能神经外科、三维放射治疗的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同时对于揭示位于大脑基底部岛叶及深部区域的发生、发育等形态学规律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叶 脑沟 立体定位 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磁共振内耳成像对儿童先天性听神经发育畸形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宋永瑞 盛茂 《吉林医学》 CAS 2017年第12期2338-2340,共3页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内耳成像技术对先天性听神经发育畸形的诊断应用价值,为患儿听力的早期干预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发现有听力障碍的患儿15例和3例听力正常儿童3.0T高场MRI内耳成像图像,并在工作站对图像进行后处理...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内耳成像技术对先天性听神经发育畸形的诊断应用价值,为患儿听力的早期干预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发现有听力障碍的患儿15例和3例听力正常儿童3.0T高场MRI内耳成像图像,并在工作站对图像进行后处理观察。结果:15例听力障碍的患儿,共20侧听神经发育异常,其中1例患儿前庭神经信号缺失伴左右蜗神经细小,1例左侧侧蜗神经细小,1例右侧蜗神经信号缺失,1例面听神经信号缺失伴左右前庭半规管发育异常,3例双侧蜗神经信号缺失,8例左侧蜗神经信号缺失。3例听力正常儿童,双侧前庭神经及蜗神经均显示清晰。结论:3.0T高场磁共振内耳成像技术可以清晰显示内听道内前庭神经及蜗神经,对儿童先天性听神经发育异常可以提供精准影像学信息,为患儿听力的早期干预提供不可或缺的参考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内耳成像 先天性听神经发育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颅后窝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CT及MRI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
3
作者 宋永瑞 盛茂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337-338,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颅后窝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CT、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分析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有3例病灶位于左侧小脑半球,小脑蚓部1例。2例MRI表现为类圆形囊性灶伴附壁结节,2例呈实性肿... 目的探讨儿童颅后窝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CT、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分析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有3例病灶位于左侧小脑半球,小脑蚓部1例。2例MRI表现为类圆形囊性灶伴附壁结节,2例呈实性肿块伴较大坏死囊性变。肿块囊性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实性成分T1WI信号较脑实质偏低,T2WI较脑实质信号偏高;CT图像肿瘤实性部分密度较脑实质偏低,囊性成分密度较脑脊液偏高;增强扫描肿瘤实性成分明显强化。4例肿块较大,压迫第四脑室及中脑水管,引起幕上脑室积水,但病灶周围脑实质无明显脑水肿。结论颅后窝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影像学检查尤其是MRI对该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后窝 星形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岛叶及其深部结构非对称性的MRI研究
4
作者 宋永瑞 王震寰 +2 位作者 季公俊 隋东莉 李成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0期979-981,985,共4页
目的:研究左、右侧大脑半球岛叶及其深部结构的非对称性。方法:在微型计算机上使用e-film工作站,选取30名正常人头颅横断面MRI图像的岛叶层面,将图像导入Adobe Photoshop 10.0软件中进行测量,得出岛叶区域左、右两侧95%可信区间典型层... 目的:研究左、右侧大脑半球岛叶及其深部结构的非对称性。方法:在微型计算机上使用e-film工作站,选取30名正常人头颅横断面MRI图像的岛叶层面,将图像导入Adobe Photoshop 10.0软件中进行测量,得出岛叶区域左、右两侧95%可信区间典型层面距正中矢状面距离,经统计学分析得出各层两侧距离差异。结果:岛叶中央沟、前环岛沟、下环岛沟各层面距正中矢状面距离均数以左侧大于右侧为主,占88%;其中岛叶中央沟区段(Z=-3~15 mm层面)、前环岛沟近脑底部层面(Z=0~-9 mm层面)、下环岛沟中下部区段(Z=-9~9mm层面)距离左侧大于右侧,距离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余各典型层面两侧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岛叶及其深部结构区总体形态上,在岛叶中央沟区、前环岛沟近脑底部层面、下环岛沟中下部层面区域呈现出明显左侧大于右侧的趋势,此区域各结构的功能是否存在非对称性,及结构非对称性是否与大脑半球其他局部区域的结构与功能非对称性相关,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叶 岛沟 非对称性 横断层图像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7例新生儿肠梗阻的影像与临床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宋永瑞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9期178-180,184,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肠梗阻的病因及影像表现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8—2023年间经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外科手术证实的87例新生儿肠梗阻的腹部平片、上消化道水溶性碘剂造影和下消化道灌肠检查及临床资料。结果:87例新生儿肠梗阻患儿中43... 目的:探讨新生儿肠梗阻的病因及影像表现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8—2023年间经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外科手术证实的87例新生儿肠梗阻的腹部平片、上消化道水溶性碘剂造影和下消化道灌肠检查及临床资料。结果:87例新生儿肠梗阻患儿中43例行上消化道水溶性碘剂造影、44例行下消化道灌肠检查。上消化道造影患儿腹部平片表现出高位的肠管积气扩张,下消化道造影腹部平片表现出低位肠管积气扩张;上消化道造影呈现出造影剂通过受阻的十二指肠、空肠或回肠梗阻等特点;下消化道灌肠造影呈现出结肠细小的特点。再行外科手术以探明梗阻原因及解除梗阻病变。经外科手术证实先天性肠旋转不良7例(8.0%)、十二指肠闭锁9例(10.3%)、空肠闭锁14例(16.1%)、回肠闭锁15例(17.2%)、肠旋转不良伴十二指肠闭锁1例(1.1%)、肠旋转不良伴多发小肠闭锁2例(2.3%)、环状胰腺5例(5.7%)、环状胰腺伴十二指肠闭锁2例(2.3%)、胎粪性腹膜炎伴小肠坏死4例(4.6%)、胎粪性腹膜炎伴肠闭锁8例(6.9%)、胎粪性腹膜炎伴肠坏死及肠闭锁6例(6.9%)、全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6例(6.9%)、小肠扭转及坏死3例(3.4%)、空回肠多发闭锁1例(1.1%)、胎粪性肠梗阻1例(1.1%)、结肠闭锁1例(1.1%)、回肠炎性狭窄1例(1.1%)、结肠穿孔伴粘连1例(1.1%)。结论:新生儿肠梗阻的病因多样,先天性发育畸形为主要病因,会出现多种并发症,进行及时的消化道造影检查,可为手术提供重要的影像学证据;及时的手术治疗解除梗阻病因,为减少新生儿并发症乃至挽救患儿生命提供重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先天性 肠梗阻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上沟MRI形态学及拐点的立体定位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石祖强 王震寰 +1 位作者 季公俊 宋永瑞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大脑颞上沟在MRI横断面及矢状面图像上的形态学规律.方法:在eFilm2.1工作站中,将获取的29名正常成人志愿者头颅连续MRI扫描数据,采用连续追踪法和3D-Cursor技术,对连续MRI横断面及矢状面图像上的颞上沟进行识别、观测,统计... 目的:探讨大脑颞上沟在MRI横断面及矢状面图像上的形态学规律.方法:在eFilm2.1工作站中,将获取的29名正常成人志愿者头颅连续MRI扫描数据,采用连续追踪法和3D-Cursor技术,对连续MRI横断面及矢状面图像上的颞上沟进行识别、观测,统计其形态学特征.结果:颞上沟可出现在Z=-36~48cmm区段的MRI横断层图像上(95%分布于Z=-30~42 mm层面上),并随着层面的上移而沟后移;矢状面上颞上沟分为前部的水平段及后部的升段;在Z=-6~6 mm层面上颞上沟出现明显向后上走行的与颞上沟前部呈较大钝角的拐点,在Z=-21~12 mm的横断面上颞上沟可出现多沟表现(95%分布于Z=-18~9 mm层面上).结论:本文结果可帮助颞上沟的快速识别和颞上沟周围重要结构的准确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上沟 断层影像解剖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1,6-双膦的合成及其Rh(Ⅰ)络合物的不对称加氢反应 被引量:1
7
作者 华瑞茂 张遂之 +1 位作者 杨振云 宋永瑞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79-81,共3页
均相不对称催化反应中,产生不对称诱导作用的基本因素是络合物催化剂的手性配体。从络合物螯合环的稳定性考虑,一般认为能与一价铑形成五员和七员环的1,2-双膦和1,4-双膦配体有较高的不对称诱导能力。本文报导以L-(+)-酒石酸为原料合成... 均相不对称催化反应中,产生不对称诱导作用的基本因素是络合物催化剂的手性配体。从络合物螯合环的稳定性考虑,一般认为能与一价铑形成五员和七员环的1,2-双膦和1,4-双膦配体有较高的不对称诱导能力。本文报导以L-(+)-酒石酸为原料合成的一种手性双膦配体,2,3-O-异丙叉-N,N’-双(二苯基膦)-1,4-丁二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膦 不对称合成 铑络合物 氢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Ⅱ)、钯(Ⅱ)、铂(Ⅱ)-环戊基苯基膦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同信 宋永瑞 车迅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58-163,共6页
合成了十五种配合物MX_2[(C_5H_9)_nPPh_(3-n)]_2系列,其中M=Ni,x=Cl,Br,I;M=Pd,Pt,X=Cl;且C_5H_9代表环戊基,n=1,2,3.通过元素分析、远红外光谱及紫外光谱确定了这些配合物的化学组成和空间构型.讨论了不同配体对配合物结构的影响.
关键词 环戊基苯基膦 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Ⅱ)、钯(Ⅱ)、铂(Ⅱ)-环戊基(苯基)膦配合物对丙烯二聚反应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同信 宋永瑞 +1 位作者 娄文阁 林秀英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429-433,共5页
叔膦过渡金属配合物大多具有明显的催化性能.不同中心金属形成的配合物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链化行为.就烯烃聚合反应而言,许多研究表明,链增长速率常数K_P只随过渡金属不同而改变,与金属烷基化合物无关. 目前大多数均相催化烯烃二聚反应... 叔膦过渡金属配合物大多具有明显的催化性能.不同中心金属形成的配合物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链化行为.就烯烃聚合反应而言,许多研究表明,链增长速率常数K_P只随过渡金属不同而改变,与金属烷基化合物无关. 目前大多数均相催化烯烃二聚反应体系是由过渡金属,尤其是第Ⅷ族过渡金属组成,其中对以金属镍作为丙烯二聚反应的催化剂已进行了较广泛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 二聚反应 配合物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儿童和青少年胼胝体发育及其性别差异的MRI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季公俊 王震寰 +2 位作者 隋东莉 宋永瑞 李成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764-767,共4页
目的:探讨正常儿童和青少年发育过程中胼胝体的变化规律及其性别差异。方法:在微型计算机e-film2.0工作站中选取81名正常儿童和青少年颅脑正中矢状面MRI扫描图像,导入Adobe Photoshop10.0后,测量端脑和胼胝体及其亚区的面积。并对胼... 目的:探讨正常儿童和青少年发育过程中胼胝体的变化规律及其性别差异。方法:在微型计算机e-film2.0工作站中选取81名正常儿童和青少年颅脑正中矢状面MRI扫描图像,导入Adobe Photoshop10.0后,测量端脑和胼胝体及其亚区的面积。并对胼胝体发育的形态学规律及性别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1名正常儿童和青少年胼胝体各亚区及总面积均与年龄存在直线相关关系(P〈0.05~P〈0.01);男性和女性胼胝体Ⅰ区面积与年龄均无相关关系(P〉0.05),而胼胝体其他各区及总面积与年龄均有相关关系(P〈0.05~P〈0.01)。两性胼胝体总面积及Ⅰ区、Ⅳ区和Ⅵ区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但校正脑体积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和青少年发育期,随年龄增长胼胝体各亚区面积同步增大。1~18岁年龄段胼胝体的性别差异可能是由脑体积在两性的系统差异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胼胝体 发育 性别差异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1,6-己二胺工业生产废液中分离提取旋光活性二胺化合物(Ⅰ) 被引量:1
11
作者 华瑞茂 张遂之 宋永瑞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373-374,共2页
以工业生产1,6-己二胺的废液为原料,用 L~*-(+)-酒石酸为旋光试剂,丙酸为辅助试剂,一步分离并提取了具有旋光活性的化合物:反式-(R,R)-1,2-二氨基环己烷(Ⅰ)。
关键词 二氨基环已烷 提取 工业废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戊基(苯)膦-镍系配合物的可见-紫外光谱及其空间构型
12
作者 李同信 宋永瑞 刘兴无 《化学学报》 SCIE CAS 1988年第10期1027-1030,共4页
可见-紫外光谱和其它波谱一样,是研究配合物空间构型的重要手段,也是研究配合物在溶液中行为的有效方法.本文对环戊基(苯)膦-镍(Ⅱ),钯(Ⅱ)和铂(Ⅱ)十五种配合物的可见-紫外光谱进行了测定.
关键词 配合物 紫外光谱 UV光谱 空间构型 环烷烃基 环戊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儿童急性肠套叠发病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白雪洁 郭万亮 +12 位作者 陈文娟 宋永瑞 王亮 高云剑 刘玉奇 兰兴昊 贾惠慧 任彦 杨复宾 李京恩 王琪 盛茂 周珉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CAS 2012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分析苏州市儿童急性肠套叠患者发病原因及其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和采取早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方法 ,采用调查和病毒检测相结合,对2009年8月至2010年12月儿童肠套叠439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其相关资料进行分析... 目的分析苏州市儿童急性肠套叠患者发病原因及其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和采取早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方法 ,采用调查和病毒检测相结合,对2009年8月至2010年12月儿童肠套叠439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其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期间共有儿童急性肠套叠患者439例,男性264例,女性175例,12月龄以内有250例,12~24月龄有126例,大于等于24月龄有63例。发病主要集中于3~8月,8月为高发季节,发病主要集中于市区城乡结合部,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病例组阳性率为25.8%,而对照组阳性率为8%。结论儿童急性肠套叠以12月龄以内男性儿童多见,轮状病毒感染为肠套叠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为早期有效的防治儿童急性肠套叠,应针对高发人群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肠套叠 流行病学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与磁共振对诊断儿童肘关节骨骺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4
作者 邵毅 宋永瑞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2年第5期855-857,871,共4页
目的:探究多排螺旋CT与磁共振对诊断儿童肘关节骨骺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间抽选我院收治的90例疑似肘关节骨骺损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多排螺旋CT与磁共振检查,以X线等综合检查或者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对... 目的:探究多排螺旋CT与磁共振对诊断儿童肘关节骨骺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间抽选我院收治的90例疑似肘关节骨骺损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多排螺旋CT与磁共振检查,以X线等综合检查或者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阳性检出率(骨骺骨折、骺软骨损伤、骨髓水肿、关节腔积液)、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漏诊率、误诊率,分析肘关节骨骺损伤在多排螺旋CT与磁共振的影像图特征。结果:经金标准显示,90例肘关节骨骺损伤患儿有骨骺骨折24例、骺软骨损伤18例、骨髓水肿20例、关节腔积液14例、其他(阴性)14例。磁共振检查的阳性检出率为98.68%,明显高于多排螺旋CT的76.32%(P<0.05)。磁共振检查的灵敏度、灵敏度、诊断符合率高于多排螺旋CT检查,而漏诊率、误诊率低于多排螺旋CT检查(P<0.05)。结论:采用磁共振检查儿童肘关节骨骺损伤,可以帮助患儿快速诊断损伤情况,诊断效能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排螺旋CT 磁共振 儿童 肘关节骨骺损伤 检出率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心血管成像对小儿先天性心外大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邵毅 宋永瑞 盛茂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22期209-210,共2页
目的:探讨我院多排螺旋CT心血管造影成像(MSCTA)在小儿先天性心外大血管畸形中的应用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科行MSCTA诊断为心外大血管畸形的268例患儿影像图像,将MSCTA检查结果与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结... 目的:探讨我院多排螺旋CT心血管造影成像(MSCTA)在小儿先天性心外大血管畸形中的应用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科行MSCTA诊断为心外大血管畸形的268例患儿影像图像,将MSCTA检查结果与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结果对照。结果:与手术结果比较,心外大血管畸形诊断中,MSCTA和TTE的诊断准确率分别是94.7%(251/268)和78.7%(211/268),MSCTA与TEE检查诊断心外大血管畸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A综合结果诊断符合率高于TEE。结论:MSCTA在诊断心外大血管畸形应用方面较TEE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心外血管畸形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电机Sf型矢量控制系统参数变化的敏感性及其补偿方法
16
作者 宋永瑞 王学勤 《电气自动化》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8-11,共4页
关键词 交流电机 矢量控制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在早产儿脑灌注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高敏 刘玉奇 +2 位作者 宋永瑞 吴继志 盛茂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939-1942,共4页
目的应用3D-ASL技术分析不同校正胎龄期早产儿与正常同龄期足月儿不同部位间脑血流量(CBF)的差异以及CBF与校正胎龄的相关性,探讨早产儿脑部灌注的变化。方法对26例早产儿及13例正常足月儿进行头颅常规MRI及3D-ASL检查,获得脑部灌注图像... 目的应用3D-ASL技术分析不同校正胎龄期早产儿与正常同龄期足月儿不同部位间脑血流量(CBF)的差异以及CBF与校正胎龄的相关性,探讨早产儿脑部灌注的变化。方法对26例早产儿及13例正常足月儿进行头颅常规MRI及3D-ASL检查,获得脑部灌注图像,分别测得双侧额叶白质、基底节及丘脑的CBF值,分析早产儿与足月儿不同部位间CBF的差异以及CBF与校正胎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校正胎龄<37周早产儿和正常足月儿各部位的相对脑血流量(rCBF)均小于矫正胎龄≥37周早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个校正胎龄期,基底节和丘脑的rCBF与额叶白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底节和丘脑均大于额叶白质,基底节与丘脑间的rCBF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3D-ASL在评价早产儿脑灌注方面有重要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自旋标记 早产儿 脑血流量 校正胎龄
原文传递
婴儿专用0.35 T脑MRI系统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玉奇 贾慧惠 +5 位作者 宋永瑞 吴继志 方林 武林 苗重昌 盛茂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3-78,共6页
目的评价婴儿专用0.35 T脑MRI系统扫描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该研究为双中心、单组目标值法临床试验,前瞻性收集2020年6月至7月间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和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66例0~12个月婴儿,月龄(6.3±3.4)个月,均在婴儿专用0.3... 目的评价婴儿专用0.35 T脑MRI系统扫描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该研究为双中心、单组目标值法临床试验,前瞻性收集2020年6月至7月间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和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66例0~12个月婴儿,月龄(6.3±3.4)个月,均在婴儿专用0.35 T脑MRI系统行颅脑平扫,使用双通道收发一体头线圈。扫描方向包括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扫描序列包括自旋回波T1WI、快速自旋回波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扩散加权成像和三维梯度回波序列。每例受试者至少接受2个扫描方向及2个扫描序列。采用李克特5分制量表评估MRI图像质量,目标值为评分≥3分。颅脑MRI扫描前或扫描后监测婴儿体温、心率和呼吸情况,扫描过程中监测MRI系统的噪声,记录不良反应。结果5例婴儿在自然睡眠状态下完成扫描,61例经水合氯醛镇静后完成扫描。41例颅脑MRI图像质量评分为5分,21例为4分,4例为3分。3分主要是由于运动伪影所致。所有婴儿颅脑MRI扫描后生命体征平稳,心率(126.8±12.9)次/min,呼吸(38.2±6.8)次/min。47例婴儿颅脑MRI前后体温无升高,15例升高<0.3℃,4例升高0.3~0.5℃。扫描中记录的噪声为(57.5±1.8)dB(A)。1例婴儿MRI当日出现轻度腹泻,未经治疗,第2天症状消失,余无不良反应。结论婴儿专用0.35 T脑MRI系统安全性高,图像质量优良,可以有效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婴儿
原文传递
制备α-和β-D-1,2,3,4,6-五-○-乙酰基吡喃葡萄糖的简便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华瑞茂 张遂之 宋永瑞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3-34,共2页
1,2,3,4,6-五-O-乙酰基吡喃葡萄糖有两种异构体:α-异头物(α-anomer)和β-异头物(β-anomer),它们是合成吡喃葡萄糖衍生物的重要原料。制备这两种异头物的方法一般是以相对应的纯α-D-葡萄糖或β-D-葡萄糖为原料,在低温(0℃左右),无水... 1,2,3,4,6-五-O-乙酰基吡喃葡萄糖有两种异构体:α-异头物(α-anomer)和β-异头物(β-anomer),它们是合成吡喃葡萄糖衍生物的重要原料。制备这两种异头物的方法一般是以相对应的纯α-D-葡萄糖或β-D-葡萄糖为原料,在低温(0℃左右),无水氯化锌或吡啶存在下,与乙酸酐反应而制得。本文介绍制备这两种异头物的简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喃葡萄糖 制备 乙酰基
原文传递
THE ^(31)P AND ^(13)C NMR STUDIES OF CYCLOPENTYL PHOSPHINE COMPLEXES OF PLATINUM (Ⅱ) AND PALLADIUM (Ⅱ)
20
作者 杨振云 韩秀文 +1 位作者 李同信 宋永瑞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85年第11期1490-1494,共5页
Most of phosphine halogen complexes of transition metals, platinum and palladium, possess catalytic properties. The configurations of Pt(Ⅱ) and Pd(Ⅱ) complexes are square planar, existing as cis and trans isomers. N... Most of phosphine halogen complexes of transition metals, platinum and palladium, possess catalytic properties. The configurations of Pt(Ⅱ) and Pd(Ⅱ) complexes are square planar, existing as cis and trans isomers.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tudies of the structures of phosphine complexes of platinum and palladium were reported, but no paper appeared on cyclopentyl phosphine except the e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LLADIUM ISOMERS PLATINUM COMPLEXES planar AND PALLADIUM P AND THE Nuclear BENZEN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