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角蛋白在硬腭粘膜良恶性病变中的表现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孙庆妹 金岩 杨连甲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07-108,153,共3页
选用抗细胞角蛋白单抗LP34、LL001和LL025分别对硬腭部正常粘膜上皮、乳头状瘤和鳞癌进行了免疫组化观察.结果显示,LP34及LL001在正常粘膜及乳头状瘤上皮细胞中的表现基本相似,阳性部位主要在棘层和颗粒层;... 选用抗细胞角蛋白单抗LP34、LL001和LL025分别对硬腭部正常粘膜上皮、乳头状瘤和鳞癌进行了免疫组化观察.结果显示,LP34及LL001在正常粘膜及乳头状瘤上皮细胞中的表现基本相似,阳性部位主要在棘层和颗粒层;而LL025在乳头状瘤中的表现则比正常粘膜为强烈.对于鳞癌的观察结果显示,鳞癌对于细胞角蛋白的表达均有缺失现象,尤其是分化差的病变.结果表明LP34是一种较有效的可用于判断病变恶性程度的抗体,此外可用于进行上皮来源的病变的鉴别诊断,LL025及LL001则可用于判断上皮的类型及显示上皮细胞的更新代谢和分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角蛋白 硬腭粘膜 肿瘤 口腔粘膜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脱钙液对免疫组化染色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庆妹 刘军 +2 位作者 金岩 董绍忠 赵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0-81,共2页
关键词 脱钙液 免疫组织化学 染色 牙齿 骨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碱酯酶显色法在鉴别再生运动神经纤维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庆妹 顾晓明 刘宝林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1993年第4期235-236,259,共3页
在面——副神经交叉吻合与运动单位重建的研究中,肌肉功能恢复的效果取决于神经再生的优劣和运动纤维通过吻合处的数量。只有准确地区分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才能正确估计移植肌肉的有效支配。为了准确地计算再生面神经中的运动纤维数量... 在面——副神经交叉吻合与运动单位重建的研究中,肌肉功能恢复的效果取决于神经再生的优劣和运动纤维通过吻合处的数量。只有准确地区分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才能正确估计移植肌肉的有效支配。为了准确地计算再生面神经中的运动纤维数量,作者采用改良的Karnovsky法进行再生神经纤维染色。其方法是:标本经福尔马林钙固定后,入蔗糖胶液中过夜,恒冷切片机切片(15~20μm),再入乙酰硫代胆碱孵育液孵育,硫化铵显色,苏木精复染髓鞘。其结果可直接显示有髓运动神经的胆碱酯酶活性,活性处有棕色沉淀,感觉纤维则不着色。此法最大优点是终产物为亚铁氰化铜沉淀,颗粒较细,定位确切,从而能够准确地区分有髓神经纤维中的运动纤维和感觉纤维,提高了运动神经纤维和运动单位计数的精度,更新了神经支配比率和运动单位数量的测定方法。这在运动神经和运动单位的生理学和修复学研究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神经 再生 胆碱酯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微波免疫组化技术在口腔病理的应用
4
作者 孙庆妹 常青 +1 位作者 金岩 杨连甲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3-65,共3页
快速微波免疫组化技术在口腔病理的应用孙庆妹,常青,金岩,杨连甲(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病理科)微波(microwave,MW)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电磁波,由电磁管发出的高频微波使处在磁波内的带电粒子产生高速震荡效应,从而... 快速微波免疫组化技术在口腔病理的应用孙庆妹,常青,金岩,杨连甲(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病理科)微波(microwave,MW)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电磁波,由电磁管发出的高频微波使处在磁波内的带电粒子产生高速震荡效应,从而增加了抗原、抗体相互结合的机会,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病理学 微波 免疫组织化学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技术在牙齿和骨组织标本制备中的应用
5
作者 孙庆妹 金岩 +1 位作者 常青 杨连甲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96-296,共1页
牙齿和骨组织的标本处理技术是口腔病理工作者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牙齿和骨组织(尤其是牙齿)的高度矿化,必须先经过脱钙处理。以往用常规方法处理牙齿和骨组织制片时间较长(5-10d),这不仅拖延了病理诊断报告时间,且标本经酸处理时间... 牙齿和骨组织的标本处理技术是口腔病理工作者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牙齿和骨组织(尤其是牙齿)的高度矿化,必须先经过脱钙处理。以往用常规方法处理牙齿和骨组织制片时间较长(5-10d),这不仅拖延了病理诊断报告时间,且标本经酸处理时间长而导致核着色不鲜艳,胞浆红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牙齿 骨组织 标本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微波免疫组化法观察骨折愈合中TGF-β的分布
6
作者 孙庆妹 朱力 刘军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1998年第2期104-105,114,共3页
本文采用微波ABC法观察TGFβ在骨折愈合不同阶段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微波免疫组化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高,优於常规法。
关键词 TGF-Β 免疫组化 微波 骨折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珊瑚人工骨皮下肌肉种植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8
7
作者 苗林 刘宝林 +2 位作者 孙庆妹 金岩 李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86-88,共3页
采集海南滨珊瑚,经加工处理后,植入SD大鼠皮下,肌肉组织内,观察局部组织对珊瑚骨的反应.2—12周观察显示,珊瑚植入软组织后,无明显炎症排斥反应,纤维组织及血管不断长入珊瑚多孔结构内,珊瑚骨被逐渐降解,结果表明珊瑚人... 采集海南滨珊瑚,经加工处理后,植入SD大鼠皮下,肌肉组织内,观察局部组织对珊瑚骨的反应.2—12周观察显示,珊瑚植入软组织后,无明显炎症排斥反应,纤维组织及血管不断长入珊瑚多孔结构内,珊瑚骨被逐渐降解,结果表明珊瑚人工骨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 人工骨 种植 组织学 生物相容性 肌肉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髁突骨上组织改建中Ⅰ、Ⅱ型胶原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段小红 毛勇 +1 位作者 王惠芸 孙庆妹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 :研究髁突骨上组织改建中Ⅰ、Ⅱ型胶原的变化特征 ,增加对颞颌关节改建的进一步认识。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拔除成年家兔左侧下颌磨牙后 2周、1月和 3月时Ⅰ、Ⅱ型胶原分布及含量的变化。结果 :术后 2周Ⅰ、Ⅱ型胶原的... 目的 :研究髁突骨上组织改建中Ⅰ、Ⅱ型胶原的变化特征 ,增加对颞颌关节改建的进一步认识。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拔除成年家兔左侧下颌磨牙后 2周、1月和 3月时Ⅰ、Ⅱ型胶原分布及含量的变化。结果 :术后 2周Ⅰ、Ⅱ型胶原的表达均明显减少 ,1月和 3月其表达有所回升 ,并且Ⅰ型胶原出现不均衡分布 ;拔牙侧与非拔牙侧相比 ,前者Ⅰ型胶原的表达较后者稍强 ,而Ⅱ型胶原的表达则较弱。结论 :成年家兔颞颌关节的改建能力有限 ,超过一定限度时 ,细胞合成及分泌Ⅰ、Ⅱ型胶原的能力发生改变 ,使纤维软骨的抗压性和弹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骨 Ⅰ型胶原 Ⅱ型胶原 颞下颌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喷砂表面处理对钛牙种植体骨结合的组织学作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德华 刘宝林 +1 位作者 邹敬才 孙庆妹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31-432,共2页
研究改良喷砂表面处理对钛牙种植体骨结合的影响。方法柱状纯钛种色植分两组(光滑表面和改良喷砂表面组)进行表面处理,植于狗后肢股骨内侧髁,分别于2、4、12周取材、固定、脱钙后常规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改良喷砂表面组与光滑... 研究改良喷砂表面处理对钛牙种植体骨结合的影响。方法柱状纯钛种色植分两组(光滑表面和改良喷砂表面组)进行表面处理,植于狗后肢股骨内侧髁,分别于2、4、12周取材、固定、脱钙后常规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改良喷砂表面组与光滑表面组的骨愈合过程,均为膜内成骨,并形成完全的骨结合。二者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愈合的早期(割周),改良喷砂表面组界面成骨较快,愈合中晚期差别不明显。结论:改良喷砂表面处理可以加快钛牙种植体的骨结合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植入体 表面处理 喷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种植体复合骨形成蛋白的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翔 周树夏 +5 位作者 刘宝林 希杨 杨连甲 金岩 孙庆妹 常青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45-247,共3页
钛及其合金,作为种植体材料,最主要的优点,是机械性能好,强度高;并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其弱点是植入体内后,种植体—骨界面形成骨结合的速度较慢,无明显的骨代谢高峰期。骨形成蛋白[BMP],是一种酸性多肽,具有扩散性和种族间的同源性,... 钛及其合金,作为种植体材料,最主要的优点,是机械性能好,强度高;并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其弱点是植入体内后,种植体—骨界面形成骨结合的速度较慢,无明显的骨代谢高峰期。骨形成蛋白[BMP],是一种酸性多肽,具有扩散性和种族间的同源性,在软组织及骨缺损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种植体 骨形成蛋白 骨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骼肌失神经后退变与再生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唐休发 刘宝林 +1 位作者 顾晓明 孙庆妹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6-17,共2页
目的:观察骨骼肌神经切断后的形态学动态变化,特别是较长时间失神经肌肉有无退变及再生。方法:以纯系BALB/C小鼠为实验动物,切断一侧坐骨神经,术后1、2、4、8、12和16周分别取腓肠肌进行光电镜观察。结果:失神经早... 目的:观察骨骼肌神经切断后的形态学动态变化,特别是较长时间失神经肌肉有无退变及再生。方法:以纯系BALB/C小鼠为实验动物,切断一侧坐骨神经,术后1、2、4、8、12和16周分别取腓肠肌进行光电镜观察。结果:失神经早期主要为肌纤维萎缩,随后退变、再生,较长时间失神经以后再生的肌细胞再发生退变。长时间失神经肌肉光镜下见成堆的细胞核,似大量的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取代肌组织,电镜下可见到含有不成熟肌原纤维、胞核位于中央的不成熟肌细胞。结论:失神经后肌细胞退变和再生同时存在,由于无神经支配,再生的肌细胞不能分化发育为成熟的肌纤维,而再发生退变。长时间失神经后,最终可能使肌卫星细胞或其它成肌细胞不断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骨 失神经 退变 萎缩 再生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炎动物模型及其翻瓣术的愈合情况(猴牙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彭式韫 周以钧 +4 位作者 陈美美 吴织芬 汪阿冬 杨连甲 孙庆妹 《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90-192,共3页
牙周翻瓣术是治疗牙周炎的一种常用手术。目前对这种手术的愈合情况论说不一,有人认为术后新附着(New attachment,过去曾称之为重附着或再附着 Reattachment)是可能的,但也有持不同观点者,他们怀疑所谓的附着只不过是炎症消退的组织收... 牙周翻瓣术是治疗牙周炎的一种常用手术。目前对这种手术的愈合情况论说不一,有人认为术后新附着(New attachment,过去曾称之为重附着或再附着 Reattachment)是可能的,但也有持不同观点者,他们怀疑所谓的附着只不过是炎症消退的组织收缩或仅系袋壁上皮与牙根面的贴合而已。为此,我们进行了动物实验,现将取得的初步组织学结果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动物模型 翻瓣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移植后的型组现象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顾晓明 周树夏 +3 位作者 刘宝林 杨连甲 胡三觉 孙庆妹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31-133,F003,共4页
对兔股直肌游离移植模型进行肌肉最大强直收缩张力(TeT)和多种组织化学染色的同步研究,发现有型组现象存在的移植肌。无论型组大小,对TeT的恢复无明显影响。认为型组现象是再生神经侧支生芽和运动单位重建的结果,是一种与神经再生和修... 对兔股直肌游离移植模型进行肌肉最大强直收缩张力(TeT)和多种组织化学染色的同步研究,发现有型组现象存在的移植肌。无论型组大小,对TeT的恢复无明显影响。认为型组现象是再生神经侧支生芽和运动单位重建的结果,是一种与神经再生和修复有关的病理性代偿现象,它以优先恢复肌力为特点以失去神经对肌肉的精细控制和调节为代价,临床上可利用型组现象鉴定运动神经吻合效果和评价肌肉收缩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移植 肌收缩 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骨折愈合中β转化生长因子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力 周树夏 +1 位作者 杨连甲 孙庆妹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67-169,共3页
β转化生长因子(简称TGF-β)对参与骨折修复相关细胞的趋化移行、增殖分化及骨基质的沉积起调控作用,在骨折愈合的不同时期,间充成细胞、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内,以及新生的骨基质中有TGF-β的染色定位。说明这些细胞成份不... β转化生长因子(简称TGF-β)对参与骨折修复相关细胞的趋化移行、增殖分化及骨基质的沉积起调控作用,在骨折愈合的不同时期,间充成细胞、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内,以及新生的骨基质中有TGF-β的染色定位。说明这些细胞成份不仅合成分泌TGF-β,同时,TGF-β又通过各种途径影响它们的表型表达,启动一系列的细胞特异性功能,增加骨和软骨的基质成份,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 骨折 愈合 骨基质 免疫组化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性颞下颌关节损伤后IL-8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开进 周树夏 +1 位作者 戴毅敏 孙庆妹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4-306,共3页
目的 :通过观察羊颞下颌关节 (TMJ)间接创伤后不同时期髁突软骨中IL 8的表达 ,探讨IL 8在TMJ创伤后导致TMJ骨关节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用自制撞击装置造成山羊双侧颞颌关节间接性创伤。分别于伤后 2h、7d、1月、3月取材 ,并以正常TMJ... 目的 :通过观察羊颞下颌关节 (TMJ)间接创伤后不同时期髁突软骨中IL 8的表达 ,探讨IL 8在TMJ创伤后导致TMJ骨关节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用自制撞击装置造成山羊双侧颞颌关节间接性创伤。分别于伤后 2h、7d、1月、3月取材 ,并以正常TMJ作为对照 ,用免疫组化法进行观察。结果 :TMJ创伤后髁突软骨中IL 8的表达明显强于正常对照组 ,其着色程度越靠近结构破坏区越明显。结论 :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性颞下颌关节损伤 IL-8 炎症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 发病机制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性TMJ创伤后髁突软骨中IL-6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开进 周树夏 +2 位作者 戴毅敏 程晓兵 孙庆妹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3-195,共3页
目的 通过观察羊颞颌关节 (TMJ)间接性创伤后不同时期髁突软骨中 IL- 6的表达 ,探讨 IL- 6在 TMJ创伤后导致 TMJ骨关节病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用自制撞击装置造成山羊双侧颞颌关节间接性创伤 ,分别于伤后 2 h, 7d, 1 mo和 3 mo取材 ,... 目的 通过观察羊颞颌关节 (TMJ)间接性创伤后不同时期髁突软骨中 IL- 6的表达 ,探讨 IL- 6在 TMJ创伤后导致 TMJ骨关节病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用自制撞击装置造成山羊双侧颞颌关节间接性创伤 ,分别于伤后 2 h, 7d, 1 mo和 3 mo取材 ,并以正常 TMJ作为对照 ,用免疫组化法进行观察 .结果  TMJ创伤后髁突软骨中 IL- 6的表达明显强于正常对照组 ,其着色程度越靠近结构破坏区越明显 .结论  IL-6在 TMJ创伤后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颌关节损伤 白细胞介素-6 间接性创伤 免疫组织化学 后髁突软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切断后骨骼肌特异蛋白表达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唐休发 顾晓明 +1 位作者 刘宝林 孙庆妹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骨骼肌失神经后的退变与再生。方法:以纯系BALB/C小白鼠为实验动物,切断一侧坐骨神经,术后1、2、4、8、12、16周分别处死动物,取腓肠肌进行骨骼肌肌动蛋白及肌红蛋白ABC法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失神经后... 目的:探讨骨骼肌失神经后的退变与再生。方法:以纯系BALB/C小白鼠为实验动物,切断一侧坐骨神经,术后1、2、4、8、12、16周分别处死动物,取腓肠肌进行骨骼肌肌动蛋白及肌红蛋白ABC法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失神经后1~4周两种蛋白质减少;8周出现较小的细胞阳性染色,肌纤维阳性染色颗粒主要位于胞核周,12~16周大片的细胞核周有较浅的阳性胞浆染色。这些细胞不具正常肌纤维形态。结论:骨骼肌失神经后早期发生退变,继之再生的成肌细胞位于原基膜内。较长时间失神经后再生成肌细胞相互融合呈片状分布,未能发育为成熟的肌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切断 骨骼肌 特异蛋白表达 肌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和家猫颞颌关节功能解剖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峻 王美青 孙庆妹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956-957,共2页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咬合 解剖学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混合瘤的中间丝分布特点—兼论混合瘤的起源
19
作者 司徒镇强 吴军正 +4 位作者 陈建元 王为 刘斌 杨连甲 孙庆妹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35-336,共2页
涎腺混合瘤由于其结构特殊、组织形态呈多样性,因此关于其组织起源存在争论。近年来,发现细胞骨架中的中间丝具有各类细胞的特异性,认为中间丝是研究组织起源的良好标志物。本研究利用各种中间丝的分布特点,以多种中间丝单克隆抗体对混... 涎腺混合瘤由于其结构特殊、组织形态呈多样性,因此关于其组织起源存在争论。近年来,发现细胞骨架中的中间丝具有各类细胞的特异性,认为中间丝是研究组织起源的良好标志物。本研究利用各种中间丝的分布特点,以多种中间丝单克隆抗体对混合瘤进行检测,探讨此肿瘤的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混合瘤 中间丝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唾液腺癌中表皮角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的定位
20
作者 杨连甲 孙庆妹 赵丹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87-89,共3页
现已明确,在人的细胞骨架中有五种中间丝蛋白:细胞角蛋白(ketatins),波形纤维蛋白(vimentin),结蛋白(desmin),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细丝蛋白(neurofilament protein)。它们分别存在于上皮细胞、间充质来源的细胞,肌原性细胞,... 现已明确,在人的细胞骨架中有五种中间丝蛋白:细胞角蛋白(ketatins),波形纤维蛋白(vimentin),结蛋白(desmin),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细丝蛋白(neurofilament protein)。它们分别存在于上皮细胞、间充质来源的细胞,肌原性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细胞中。近年来随着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进步,对于表皮角蛋白多肽的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脉癌 表皮角蛋白 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