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孙学春 刘瑶霞 +7 位作者 陈晓涵 吴红英 张伟 赵志颖 唐正萍 刘鹏 李敏 周晓芳 《四川医学》 CAS 2013年第11期1659-1661,共3页
目的观察左旋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远期终点事件的影响。方法将1100例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非钙拮抗剂类降压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观察患者服药2年期... 目的观察左旋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远期终点事件的影响。方法将1100例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非钙拮抗剂类降压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观察患者服药2年期间血压的控制情况及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脑卒中发生率、卒中死亡发生率、心血管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因死亡率分别为4.2%和7.1%,P=0.037。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可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全因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老年 左旋氨氯地平 全因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肾动脉狭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孙学春 高玉春 +4 位作者 王玉娇 刘瑶霞 盛勇 钟萍 周晓芳 《四川医学》 CAS 2010年第6期721-723,共3页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方法对246例高龄老年冠心病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同时选择性双侧肾动脉造影。结果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28.9%;高血压病合并...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方法对246例高龄老年冠心病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同时选择性双侧肾动脉造影。结果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28.9%;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组肾动脉狭窄发生率为33%;高血压病未合并冠心病组肾动脉狭窄发生率为7.3%。多因素回归分析中高脂血症、颈动脉斑块形成、严重冠脉病变和吸烟为肾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应常规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高血压病 冠心病 肾动脉狭窄 肾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老年人冠脉介入诊疗后造影剂肾病发生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孙学春 刘瑶霞 +1 位作者 周晓芳 田文杰 《四川医学》 CAS 2009年第8期1227-1229,共3页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人造影剂肾病(CIN)的发生率及临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412例行冠脉介入诊疗老年患者分为高龄组(≥75岁,n=183)和非高龄组(60~75岁,n=229)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临床特点、手术前后肾功能变化,CIN的发生率并观察水化治...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人造影剂肾病(CIN)的发生率及临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412例行冠脉介入诊疗老年患者分为高龄组(≥75岁,n=183)和非高龄组(60~75岁,n=229)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临床特点、手术前后肾功能变化,CIN的发生率并观察水化治疗的效果。评价高龄老年患者发生CIN的危险因素。结果高龄组患者合并有更多的基础疾病,其CIN总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龄组(25.2% vs 10.5%;P<0.05)。两组CIN患者术后1、3d血清肌酐水平(Scr)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术后7d恢复到基础水平。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组发生CIN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心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造影剂用量等。结论高龄老年患者CIN的发生率较高,其原因和年龄、危险因素比例增加有关,应在术前慎重评价其危险因素并给予充分的水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造影剂肾病 危险因素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脉压与血栓前状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孙学春 张伟 +1 位作者 周晓芳 吴红英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2年第5期62-64,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脉压(Pulse pressure,PP)与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相关性,探讨其易并发血栓性疾病的机制,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测量148例老年EH患者的PP,根据PP分为PP1组(PP≤60 ... 目的研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脉压(Pulse pressure,PP)与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相关性,探讨其易并发血栓性疾病的机制,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测量148例老年EH患者的PP,根据PP分为PP1组(PP≤60 mmHg)、PP2组(60 mm<PP≤80 mm Hg)和PP3组(PP>80 mmHg);检测患者血浆血栓前状态(Prethrombotic state,PTS)分子标志物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 F)、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的含量。结果 PP与PTS分子标志物水平有较好的相关性;随着PP的升高,PTS分子标志物水平也随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EH患者的PP与血浆PTS分子标志物明显相关。PTS与病情进展及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脉压 血栓前状态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房水中PEDF,VEGF,Leptin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孙学春 陈永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58-60,156,共4页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眼房水中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瘦素(Leptin)的含量,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70例2型糖尿病患者...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眼房水中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瘦素(Leptin)的含量,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70例2型糖尿病患者房水中PEDF和VEGF的含量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Leptin含量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根据散瞳眼底检查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后,实验组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22例,单纯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BDR)28例,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PDR)20例,对照组为健康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20例。结果NDR组,BDR组,PDR组的房水VEGF含量分别为250.32±26.77,300.11±58.89,496.23±91.06pg/ml;PEDF含量分别为0.41±0.55,0.37±0.42,0.29±0.19ng/ml;Leptin含量分别为69.80±21.37,155.08±32.76,230.27±56.92pg/ml。对照组房水VEGF含量为144.69±26.55pg/ml,PEDF含量为0.52±0.47ng/ml,Leptin含量为43.62±20.02pg/ml,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8.62,P〈0.01;F=-110.53,P〈0.01;F=101.22,P〈0.01)。4组房水VEGF,PEDF,Leptin含量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房水中的VEGF与PEDF,Leptin含量有相关性(r=0.995,P〈0.01;r=0.776,P〈0.01);房水中VEGF,PEDF,Leptin含量与糖尿病患者的病程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有相关性(r=0.722,P〈0.01;r=0.716,P〈0.01),(r=-0.869,P〈0.01;r=-0.865,P〈0.01),(r=0.776,P〈0.01;r=0.765,P〈0.01)。结论VEGF,PEDF,Leptin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形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且VEGF与PEDF,VEGF与Leptin之间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瘦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法林用于老年非瓣膜病心房纤颤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6
作者 孙学春 盛勇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486-487,共2页
目的:观察华法林对老年非瓣膜病心房纤颤患者血栓栓塞发生的预防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老年非瓣膜病心房纤颤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华法林组和阿司匹林组,观察两组血栓栓塞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华法林组血栓栓塞发生率为3.33%,阿... 目的:观察华法林对老年非瓣膜病心房纤颤患者血栓栓塞发生的预防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老年非瓣膜病心房纤颤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华法林组和阿司匹林组,观察两组血栓栓塞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华法林组血栓栓塞发生率为3.33%,阿司匹林组为16.66%,两组差异显著(P<0.01)。两组病例90%的不良反应为出血,但无1例为严重出血。两组出血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华法林能明显降低老年非瓣膜病心房纤颤患者血栓栓塞的发生率,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心房颤动 华法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孙学春 朱德全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1999年第5期275-276,共2页
关键词 嗜麦芽单胞菌 感染 药敏试验 菌种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D型起搏器并胺碘酮治疗老年非瓣膜病阵发性心房纤颤并心动过缓的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学春 盛勇 周晓芳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观察DDD型起搏器和胺碘酮联合治疗老年人非瓣膜病阵发性心房纤颤并心动过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2例老年患者均经左锁骨下静脉穿刺,成功安置DDD型起搏器,并按标准方案给予胺碘酮治疗:负荷量0.2g,3次/d,7d;继以0.2g,2次/d,7d;维持... 目的:观察DDD型起搏器和胺碘酮联合治疗老年人非瓣膜病阵发性心房纤颤并心动过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2例老年患者均经左锁骨下静脉穿刺,成功安置DDD型起搏器,并按标准方案给予胺碘酮治疗:负荷量0.2g,3次/d,7d;继以0.2g,2次/d,7d;维持量:0.1~0.2g/d,长期维持。对照组24例,仅按上述方案口服胺碘酮治疗,随访1年。结果:(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未发现起搏器的并发症和胺碘酮的副作用;(3)起搏导管植入时和术后的3、6个月的起搏阈值(固定脉宽0.5ms)无明显变化,分别为:心房电极:(0.54±0.04)V,(0.60±0.02)V,(0.55±0.03V);心室电极:(0.59±0.05)V,(0.68±0.07)V,(0.62±0.06)V;(4)观察组的心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DDD型起搏器和胺碘酮联合治疗老年人非瓣膜病性心房纤颤并心动过缓的疗效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人工 老年人 胺碘酮 心房颤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社区老年人群高血压防治现状的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孙学春 周晓芳 盛勇 《四川医学》 CAS 2006年第7期701-703,共3页
目的评价成都市老年人群高血压的防治现状。方法在成都市青羊区、武侯区和簇桥乡各选择1—2个社区。分别代表成都市城区、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对调查社区〉60岁老年人按10%的比例抽样调查。结果农村地区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61.2%,... 目的评价成都市老年人群高血压的防治现状。方法在成都市青羊区、武侯区和簇桥乡各选择1—2个社区。分别代表成都市城区、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对调查社区〉60岁老年人按10%的比例抽样调查。结果农村地区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61.2%,城乡结合部为56.1%,城区为51.3%;而农村老年人高血压的知晓率、药物与非药物治疗率、控制率、血压测量率、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知识得分远低于城区和城乡结合部。在降压药的选择中,复方类降压药物是老年人高血压惠者的首选药物,特别是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达89.5%和85.7%。决定选药的主要因素是疗效、价格和医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高血压防治中发挥了主要作用。结论成都市农村老年人高血压防治工作急待加强,开展社区医疗服务,加强健康教育是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社区卫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学春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4期256-258,共3页
关键词 尿液常规检验 标本采集 合格率 分析 前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粒化非诺贝特对老年人血脂代谢紊乱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学春 《四川医学》 CAS 2005年第9期975-976,共2页
目的观察微粒化非诺贝特对老年人血脂代谢紊乱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血脂代谢紊乱的老年人120例,随机分为3组,非诺贝特组40例服用力平脂200mg/d,辛伐他汀组40例服用辛伐他汀20mg/d,安慰剂组40例,8周后观察血脂成分的变化。结果微粒化非... 目的观察微粒化非诺贝特对老年人血脂代谢紊乱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血脂代谢紊乱的老年人120例,随机分为3组,非诺贝特组40例服用力平脂200mg/d,辛伐他汀组40例服用辛伐他汀20mg/d,安慰剂组40例,8周后观察血脂成分的变化。结果微粒化非诺贝特能有效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能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降低血尿酸。辛伐他汀能有效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对血脂其他成分的疗效不及非诺贝特。二者临床安全性无差异。结论微粒化非诺贝特用于治疗老年人血脂代谢紊乱疗效好,安全、耐受性好,易于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化非诺贝特 老年人 血脂代谢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实验室不合格标本的特点和原因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孙学春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8年第3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近年来我院临床实验室不合格标本的特点及产生原因,提高我院标本采集的合格率,加强分析前质量控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南医疗区检验科2004~2007年不合格标本的特点和原因,计算其标本不合格率。结果2004~2007年本科标本总数为20... 目的探讨近年来我院临床实验室不合格标本的特点及产生原因,提高我院标本采集的合格率,加强分析前质量控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南医疗区检验科2004~2007年不合格标本的特点和原因,计算其标本不合格率。结果2004~2007年本科标本总数为203185份,不合格标本数为2411份,标本不合格率为1.19%;每年的标本不合格率分别为1.95%、1.56%、0.99%和0.75%,显示呈逐年降低趋势。结论实验室要想为临床提供准确、及时、可靠的检验结果,就必须加强分析前质量控制,加强与临床的沟通和合作,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标本合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本 合格率 分析前质量控制 标本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心房纤颤的内皮功能及贝那普利的干预研究
13
作者 孙学春 周晓芳 盛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284-1285,共2页
关键词 心房纤颤 一氧化氮 内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孙学春 盛勇 周晓芳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6年第6期282-283,共2页
高血压状态时血管内皮功能受到损害,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分泌的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出现平衡失调。本文观察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外周血NO、ET水平的影响。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 一氧化氮 内皮素 缬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治疗高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1
15
作者 张清琼 孙学春 +4 位作者 周晓芳 钟萍 吴红英 刘洋 刘鹏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6-489,共4页
目的比较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和传统抗凝药物华法林用于高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64例高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分为3组,利伐沙班组88例,达比加群酯组88例;华法林组88例,根据国际标... 目的比较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和传统抗凝药物华法林用于高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64例高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分为3组,利伐沙班组88例,达比加群酯组88例;华法林组88例,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剂量,将INR控制在2.00-2.50。结果卒中或血栓栓塞事件在利伐沙班组发生2例(2.27%);达比加群酯组发生3例(3.41%);华法林组发生4例(4.55%)。出血事件在利伐沙班组发生7例(7.95%);达比加群酯组发生6例(6.82%);华法林组发生13例(14.77%)。3组间卒中或血栓栓塞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伐沙班组和达比加群酯组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华法林组(P〈0.05),但利伐沙班组与达比加群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OAC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比较,在降低高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和血栓栓塞事件方面,治疗效果与华法林相当,而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华法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新型口服抗凝药 高龄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大ST/HR斜率法用于老年冠心病临床诊断的价值探讨
16
作者 孙学春 盛勇 《医学科技》 1998年第2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最大ST/HR斜率对老年冠心病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用踏车运动试验测定30例老年冠心病和30例正常老年对照的最大ST/HR斜率及ST段压低值。结果:老年冠心病组的最大ST/HR斜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04±1.3及0.91±0.9... 目的:探讨最大ST/HR斜率对老年冠心病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用踏车运动试验测定30例老年冠心病和30例正常老年对照的最大ST/HR斜率及ST段压低值。结果:老年冠心病组的最大ST/HR斜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04±1.3及0.91±0.9uV/bpm,P<0.01),最大ST/HR斜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ST段压低标准(分别为90%,86.6%和60%,73.3%;P<0.05)。随冠脉病变数目增多其最大ST/HR斜率值呈增大趋势。结论:最大ST/HR斜率法对老年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单纯ST段压低法,并对预测冠脉病变数目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ST/HT斜率 冠心病 老年人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普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血管病变的疗效 被引量:21
17
作者 钟萍 孙学春 +2 位作者 张清琼 郭建淑 王文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5310-5311,共2页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普伐他汀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血管病变患者的疗效。方法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血管病变患者18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联合组,各92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 mg/d,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普伐...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普伐他汀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血管病变患者的疗效。方法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血管病变患者18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联合组,各92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 mg/d,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普伐他汀40 mg/d,均治疗12个月。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治疗前后颈动脉血管内膜-中膜(IMT)厚度、斑块厚度,随访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SBP和DBP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SB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TG、TC、LDL-C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联合组治疗后斑块厚度和IMT均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26%,与联合组(2.17%),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普伐他汀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血管病变患者能够发挥降血压及改善血管病变程度的双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普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老人及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的短期重复性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盛勇 吴稚华 +2 位作者 孙学春 杨燕华 陈序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4期71-73,共3页
关键词 患者 老年冠心病 HRV 健康老人 心率变异性分析 临床使用 无创 重复性研究 老年人群 植物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压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9
作者 钟萍 张清琼 +3 位作者 郭建淑 孙学春 王秀玉 蒋静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3461-3463,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压(CAP)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年龄≥60岁高血压患者250例,患者按年龄分为4组(60~69岁,70~79岁,80~89岁,≥90岁);分别测量外周动脉血压(PAP)、肾功能、血脂、体重指数(BMI)等指标;采用中国人矫正的MDRD...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压(CAP)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年龄≥60岁高血压患者250例,患者按年龄分为4组(60~69岁,70~79岁,80~89岁,≥90岁);分别测量外周动脉血压(PAP)、肾功能、血脂、体重指数(BMI)等指标;采用中国人矫正的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通过HEM-9000AI脉波检测装置测量CAP[包括中心动脉收缩压(CSBP)、中心动脉压(CPP)、增强压(AP)、反射波增强指数(AIx)];将GFR与危险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肌酐、GFR、脉压(PP)随年龄增大而增高(P<0.05);年龄、CSBP、AP、Alx、肌酐与GFR呈负相关(β=-0.105、-0.162、-0.294、-0.972、-0.887,P<0.01)。结论 MAP呈增龄性改变,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在PAP降低相同的情况下,MAP越高,在一定程度上提示肾功能损害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中心动脉血压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曲美他嗪对老年心衰患者血浆脑钠肽及6min步行试验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伟 盛勇 +1 位作者 孙学春 程标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79-182,共4页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7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CHF患者按数字表法被随机均分为曲美他嗪组和常规治疗组,各35例。常规治疗组根据病情给予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治疗,曲美他...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7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CHF患者按数字表法被随机均分为曲美他嗪组和常规治疗组,各35例。常规治疗组根据病情给予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治疗,曲美他嗪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疗程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并对患者进行6min步行试验(6MWT)。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曲美他嗪组降低幅度较常规治疗组降低更显著[(715.60±181.22)pg/ml比(655.89±135.61)pg/ml,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且曲美他嗪组增加幅度较常规治疗组更显著[(226.06±65.18)m比(181.46±51.16)m,P<0.01]。结论:曲美他嗪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能明显降低心衰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增强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利钠肽 运动试验 曲美他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