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典型城市机动车排放演变趋势 被引量:43
1
作者 姚志良 张明辉 +3 位作者 王新彤 张英志 霍红 贺克斌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65-1573,共9页
选择中国12个典型城市建立1990~2009年机动车排放清单,分析各城市机动车排放历史演变趋势.结果显示,1990~2009年,研究各城市CO、VOCs、NOx和PM排放因子分别降低57%~81%、53%~78%、22%~74%和31%~76%.20年间,各城市CO和VOCs排放量总体在2... 选择中国12个典型城市建立1990~2009年机动车排放清单,分析各城市机动车排放历史演变趋势.结果显示,1990~2009年,研究各城市CO、VOCs、NOx和PM排放因子分别降低57%~81%、53%~78%、22%~74%和31%~76%.20年间,各城市CO和VOCs排放量总体在2000年后陆续达到增长峰值后开始下降,总量分别增长1.0倍和1.4倍;NOx和PM排放量总体保持持续增长,分别增长3.2倍和3.3倍.各城市汽油车是CO和VOCs排放主要贡献源,LDA-G、MDTB-G和HDTB-G对各城市机动车CO和VOCs排放的贡献和分别为约70%~90%和约50%~85%,其中LDA-G的排放贡献明显提高.LDA-G、MDTB-G、MDTB-D和HDTB-D贡献了80%~90%的NOx排放,其中MDTB-D和HDTB-D的排放贡献率从平均57.8%上升为72.7%.对于PM,MDTB-D和HDTB-D占排放的70%~90%.此外,部分城市摩托车排放的贡献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 排放清单 排放特征 城市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VE机动车排放模型应用研究 被引量:71
2
作者 姚志良 贺克斌 +4 位作者 王岐东 霍红 刘欢 何春玉 James Lents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928-1933,共6页
对IVE模型进行了系统分析和介绍,以北京市为研究对象给出了模型的主要输入参数的确定方法和思路,运用IVE模型对北京市不同车型车队的排放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公交车和卡车的排放因子明显较高,特别是颗粒物排放因子,分别为普通轻型车的14... 对IVE模型进行了系统分析和介绍,以北京市为研究对象给出了模型的主要输入参数的确定方法和思路,运用IVE模型对北京市不同车型车队的排放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公交车和卡车的排放因子明显较高,特别是颗粒物排放因子,分别为普通轻型车的14倍和44倍.北京市机动车的CO、VOC、NOx和PM的平均日排放总量分别为2767.4、182.5、353.8和7.1t.对于CO和VOC,普通轻型车的分担率分别为42.0%和34.7%;对于NOx和PM而言,卡车的贡献率最高,分别达到66.3%和83.0%.此外,比较了IVE模型与MOBILE6模型的方法和计算结果,讨论了IVE模型在我国的主要应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VE模型 机动车 排放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实际道路下汽车排放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30
3
作者 姚志良 马永亮 +2 位作者 贺克斌 霍红 郭涛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29-1234,共6页
采用一套车载尾气测试系统,对选取的6辆代表性车辆在宁波市实际道路行驶中的瞬时排放进行测试.该车载尾气测试系统可逐秒获取测试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排放、油耗、速度和位置等参数.根据测试结果,研究计算了6辆测试车辆的排放因子(g... 采用一套车载尾气测试系统,对选取的6辆代表性车辆在宁波市实际道路行驶中的瞬时排放进行测试.该车载尾气测试系统可逐秒获取测试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排放、油耗、速度和位置等参数.根据测试结果,研究计算了6辆测试车辆的排放因子(g·km^-1)和油耗(L·100km^-1),并分析了汽车行驶特征对排放和油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落后技术(化油器)车辆的CO、HC和NOx分别是新技术(欧Ⅱ)车的7.9、15 5和2.4倍;汽车的CO和HC排放因子和百公里油耗随速度的增加而降低;怠速和变速对汽车排放和油耗有显著影响,变速行驶状态下,汽车CO、HC和NOx排放因子,以及百公里油耗,分别是匀速行驶状态下的1.18~1.61、1.17~1.42、1.08~1.42和1.08~1.2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污染 实际道路 排放因子 排放特征 宁波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城市机动车非常规污染物排放清单 被引量:22
4
作者 姚志良 王岐东 +4 位作者 王新彤 张英志 申现宝 尹航 贺克斌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6-101,共6页
以2007年为目标年,利用IVE模型计算并建立北京市、上海市和深圳市3个典型城市的机动车1,3-丁二烯、甲醛、乙醛、NH3、苯、CO2、N2O和CH4等非常规污染物的排放清单。结果表明,在北京市,对8种非常规污染物的排放贡献率最大的均为轻型客车... 以2007年为目标年,利用IVE模型计算并建立北京市、上海市和深圳市3个典型城市的机动车1,3-丁二烯、甲醛、乙醛、NH3、苯、CO2、N2O和CH4等非常规污染物的排放清单。结果表明,在北京市,对8种非常规污染物的排放贡献率最大的均为轻型客车,排放贡献率均在50%以上;其次主要为中重型客车,排放贡献率为5%-26%。在上海市,对于1,3-丁二烯、NH3、苯、CO2、N2O和CH4的排放贡献率最大的均为轻型客车,排放贡献率达37%-68%;对于甲醛和乙醛的排放贡献率最大的均为摩托车,排放贡献率分别为63.53%和54.43%。在深圳市,对于1,3-丁二烯、NH3、苯、N2O和CH4的排放贡献率最大的均为轻型客车,排放贡献率达48%-78%,对于甲醛、乙醛和CO2的排放贡献率最大的均为中重型卡车,排放贡献率均在45%左右。利用IVE模型计算得到城市机动车的非常规污染物的排放清单,有助于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为机动车非常规污染物的治理和大气污染防治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 非常规污染物 排放清单 典型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对实际道路重型柴油车排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姚志良 王岐东 +3 位作者 张英志 申现宝 丁焰 贺克斌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3-67,共5页
利用车载测试系统对重型柴油货车空载、50%负载和100%负载不同负载情况下在实际道路的排放进行测试,基于测试数据分析负载对重型柴油货车排放CO、HC、NOX和微小颗粒物(PM)等4种污染物的影响。不同速度区间和行驶模式下负载对排放的影响... 利用车载测试系统对重型柴油货车空载、50%负载和100%负载不同负载情况下在实际道路的排放进行测试,基于测试数据分析负载对重型柴油货车排放CO、HC、NOX和微小颗粒物(PM)等4种污染物的影响。不同速度区间和行驶模式下负载对排放的影响分析表明,在有负载时,大多数工况下4种污染物排放呈现增加趋势,但各速度区间和行驶模式下的增幅不尽相同,部分工况出现下降。空载时测试柴油车基于新欧洲行驶循环测试(NEDC)工况的标准化CO、HC、NOX和PM排放因子分别为3.38、0.39、6.27、0.39g/km。对于柴油车重点污染物NOX和PM而言,与空载相比,50%负载时分别增加43%和59%,100%负载时分别增加62%和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 柴油车 车载测试系统 排放因子 排放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喷射泵举升稠油参数设计 被引量:4
6
作者 姚志良 李明忠 +1 位作者 张树华 徐宏国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6-100,共5页
应用气液两相流理论与传热学原理,建立了蒸汽喷射泵采油井井筒和油套环空中流体流动及传热耦合模型,以渐缩式喷嘴中蒸汽流动规律为基础,建立了以湿饱和蒸汽为动力液的喷射泵举升特性方程,应用节点分析方法,以井下喷射泵出口为求解点,形... 应用气液两相流理论与传热学原理,建立了蒸汽喷射泵采油井井筒和油套环空中流体流动及传热耦合模型,以渐缩式喷嘴中蒸汽流动规律为基础,建立了以湿饱和蒸汽为动力液的喷射泵举升特性方程,应用节点分析方法,以井下喷射泵出口为求解点,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蒸汽喷射泵采油工艺参数设计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喷嘴喉管面积比相同时,引射系数增大,泵排出口压力降低;引射系数相同,减小面积比,泵排出口压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开采 气液两相流 湿饱和蒸汽 蒸汽喷射泵 引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实际道路汽车行驶工况的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姚志良 王岐东 胡燕霞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18-20,24,共4页
采用一套车载实验系统,记录了实际道路汽车行驶的瞬时速度和排放数据.从大量的速度数据中以11个特征参数为基准,合成了成都市不同道路的行驶工况,并与标准测试工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它们之间存在较大差别.
关键词 成都市 机动车 行驶工况 汽车 排放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支井产能预测模型及分支形态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姚志良 曹飞 +2 位作者 丁士东 蒋庞露 毛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6-59,115,共4页
海上油田开发受平台空间限制,应用多分支井开发具有明显的技术与经济优势,但是,随着分支数量的增加,准确预测多分支井产能,降低其在油田开发中的风险是非常必要的。由格林函数和源函数,应用叠加原理和镜像反映法,推导了盒状封闭油藏中... 海上油田开发受平台空间限制,应用多分支井开发具有明显的技术与经济优势,但是,随着分支数量的增加,准确预测多分支井产能,降低其在油田开发中的风险是非常必要的。由格林函数和源函数,应用叠加原理和镜像反映法,推导了盒状封闭油藏中任意井眼轨迹的油藏渗流模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建立了井筒变质量流动压降模型,并由连续性方程将油藏渗流模型与井筒变质量流动压降模型耦合求解,从而建立了任意井眼轨迹油井产能预测模型,通过该模型分析了分支井分支位置、分支角度和分支对称性对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分支形态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增加分支与主井筒之间的夹角,能够有效降低分支与主井筒间的干扰,但当分支夹角受钻井技术限制时,增加分支长度可提高产能;分支布置在主井筒跟部,并采用非对称分布可有效提高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井 产能 预测模型 耦合模型 形态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井多层油藏合采流入动态特性 被引量:8
9
作者 姚志良 李明忠 +1 位作者 曹飞 郑松青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2-24,共3页
应用渗流力学理论建立了单相三层油气藏考虑井内转渗的直井合采流入动态模型,并将其推广到任意多层油藏,通过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多层合采流入动态模型进行了验证和分析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由油藏数值模拟数据回归求得的与该模型求得的... 应用渗流力学理论建立了单相三层油气藏考虑井内转渗的直井合采流入动态模型,并将其推广到任意多层油藏,通过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多层合采流入动态模型进行了验证和分析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由油藏数值模拟数据回归求得的与该模型求得的产液指数和平均地层压力相对误差分别为5.85%和0.7%,可满足工程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油藏 井内转渗 数值模拟 流入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纤维膜吸收器净化低浓度甲醛和氨气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姚志良 易玉龙 +2 位作者 曹鑫悦 刘伟伟 马永亮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0-162,204,共4页
基于疏水性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吸收器搭建净化低浓度甲醛、氨气污染模拟系统,考察进气流量、吸收剂流量等因素对膜吸收过程净化效果及传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气流量分别为120 L/h和480 L/h时,甲醛净化效率分别达92.4... 基于疏水性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吸收器搭建净化低浓度甲醛、氨气污染模拟系统,考察进气流量、吸收剂流量等因素对膜吸收过程净化效果及传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气流量分别为120 L/h和480 L/h时,甲醛净化效率分别达92.4%和86.9%,氨气净化效率分别达94.5%和86.4%。随进气流量的增加,甲醛和氨气的净化效率均降低。当吸收剂流量从100 mL/min增加到600 mL/min,甲醛的净化效率由93.7%升高至95.8%,氨气的净化效率由97.4%升高至9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性中空纤维膜吸收器 净化 甲醛 氨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典型交通环境空气甲醛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姚志良 尹静雅 +1 位作者 王晓雨 庞萌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19-121,216,共4页
对北京市交通微环境(轿车内)、西三环和增光路等典型道路交通环境以及紫竹院公园非交通环境空气甲醛浓度进行监测分析,解析交通环境空气甲醛污染特征。结果显示:对于交通微环境存在早晚甲醛浓度暴露峰值。典型道路交通环境甲醛浓度明显... 对北京市交通微环境(轿车内)、西三环和增光路等典型道路交通环境以及紫竹院公园非交通环境空气甲醛浓度进行监测分析,解析交通环境空气甲醛污染特征。结果显示:对于交通微环境存在早晚甲醛浓度暴露峰值。典型道路交通环境甲醛浓度明显高于非交通环境甲醛浓度,西三环中路测试甲醛平均浓度为对应时段紫竹院公园环境甲醛浓度的1.7倍。甲醛浓度与道路交通流量有着明显的正相关,不同类型道路甲醛时间分布规律与车流量的时间分布规律一致,呈现早晚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环境 甲醛 空气污染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案例教学法在《SQL Server数据库》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姚志良 《职业教育研究》 2007年第4期75-76,共2页
文章提出了以一个系统完整的工程案例贯穿一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即大案例教学法,并将这种教学法运用于《SQL Server数据库》课程教学实践中。并给出了大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探讨了案例库的建设,最后提出了大案例教学法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大案例教学法 SQL SERVER数据库 案例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自动装配的现状和动向 被引量:4
13
作者 姚志良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2-45,共4页
柔性自动装配的现状和动向大连组合机床研究所姚志良主题词:柔性自动装配,机器人,周边装置在各种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虽然对零件的毛坯加工、机械加工等工序早已实施了自动化,但对产品的装配作业长期以来一直是由人工用简单工具... 柔性自动装配的现状和动向大连组合机床研究所姚志良主题词:柔性自动装配,机器人,周边装置在各种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虽然对零件的毛坯加工、机械加工等工序早已实施了自动化,但对产品的装配作业长期以来一直是由人工用简单工具来完成的。这样往往需要依赖于人们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自动装配 机器人 周边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作学习法在《VB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姚志良 金惠萍 《职业教育研究》 2005年第4期71-71,共1页
在《VB课程设计》教学中,采用小组协作式教学策略,有助于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在实施过程中,首先要确定课程设计任务;其次要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再次要采取多元化的评价和考核方式。
关键词 课程设计 协作学习法 VB 应用 教学策略 信息资源 考核方式 协作式 多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机器人的三种新的控制技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姚志良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2-25,共4页
工业机器人的三种新的控制技术大连组合机床研究所姚志良主题词:工业机器人,控制技术随着工业机器人在生产中应用的不断扩大,日本FANUC公司针对工业机器人在实际使用中出现的新课题和问题,近期开发出了提高工业机器人动作性能... 工业机器人的三种新的控制技术大连组合机床研究所姚志良主题词:工业机器人,控制技术随着工业机器人在生产中应用的不断扩大,日本FANUC公司针对工业机器人在实际使用中出现的新课题和问题,近期开发出了提高工业机器人动作性能的三项最新的控制技术,分别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 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机器人及其发展动向 被引量:1
16
作者 姚志良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40-42,47,共4页
装配机器人及其发展动向大连组合机床研究所姚志良主题词:装配机器人,发展趋势自从进人90年代,商品形式的变更日趋激烈。在装配作业中,出现了以装配机器人为核心,在一个装配单元中适应多种装配作业的综合系统。因此近年来在机器... 装配机器人及其发展动向大连组合机床研究所姚志良主题词:装配机器人,发展趋势自从进人90年代,商品形式的变更日趋激烈。在装配作业中,出现了以装配机器人为核心,在一个装配单元中适应多种装配作业的综合系统。因此近年来在机器人应用领域中获得迅猛发展的领域是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 机器人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3
17
作者 姚志良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2005年第3期28-29,共2页
本栏目将针对机器人领域内有争议问题加以讨论,各抒己见,希望经过讨论使问题变得清晰明朗化,我们期待您的来信,说出您对问题的看法和理由,相信您的看法就是正确的。
关键词 中国 工业机器人 机械技术 汽车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发展我国机器人化柔性装配系统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姚志良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1995年第2期2-4,共3页
为了使机器人技术能对国民经济起推动作用,“八六三”智能机器人主题确立了以机器人化柔性装配系统和装配机器人的开发研究及应用作为今后主题战略目标的一个重点,这很有必要。80年代后期,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由于生产制造行业对装配技... 为了使机器人技术能对国民经济起推动作用,“八六三”智能机器人主题确立了以机器人化柔性装配系统和装配机器人的开发研究及应用作为今后主题战略目标的一个重点,这很有必要。80年代后期,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由于生产制造行业对装配技术提出了高质量、高速度、低成本并能适应多品种产品的生产要求,使机器人化柔性装配系统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此外近年来国外装配机器人的应用也十分普遍。在日本,装配机器人已占整个机器人应用数量的50~60%左右。在德国,装配机器人在实际使用的机器人中已占到第二位。在美国,1981年对装配机器人的需求量只占总需求量的3~10%,到1990年已增长到25~40%。大量的实例证明,机器人化柔性装配的特点在提高装配质量、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生产节拍和生产率等方面,都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为了促进我国机器人化柔性装配系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柔性装配系统 装配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制造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
19
作者 姚志良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1-42,39,共3页
阐述了“敏捷”(Agile)制造系统的概念,分析了先进制造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的关系,特别是机器人在先进制造业中的作用和地位。最后介绍智能机器人近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工业技术 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砾石充填调流控水筛管完井技术 被引量:24
20
作者 赵旭 龙武 +1 位作者 姚志良 庞伟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5-70,共6页
针对常规水平井调流控水筛管完井存在封隔器封隔长度短、封隔段数有限和深井封隔器下入困难等技术难点,开展了水平井砾石充填调流控水筛管完井技术研究。在分析水平井砾石充填调流控水筛管完井技术原理及技术难点的基础上,分析对比不同... 针对常规水平井调流控水筛管完井存在封隔器封隔长度短、封隔段数有限和深井封隔器下入困难等技术难点,开展了水平井砾石充填调流控水筛管完井技术研究。在分析水平井砾石充填调流控水筛管完井技术原理及技术难点的基础上,分析对比不同类型调流控水筛管的优缺点,选用节流嘴式调流控水筛管或流道式调流控水筛管;根据水平井砾石充填调流控水完井的要求,优选聚合物低密度砾石作为充填砾石,并通过试验评价了砾石充填层的封隔效果,结果表明,砾石充填层可以阻止进入井筒内流体的横向流动,起到封隔器的作用;给出了砾石充填工艺,形成了水平井砾石充填调流控水完井技术。该技术在塔河油田A水平井进行了现场试验,与试验前相比,该井产油量提高了411.8%,含水率降低了13.5百分点。研究结果表明,水平井砾石充填调流控水筛管完井技术可以提高调流控水筛管的调控精度,起到稳油控水作用,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筛管完井 砾石充填 调流控水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