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厚板理论的滨海开采顶板安全厚度确定 被引量:9
1
作者 赵国彦 周士祥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15年第4期60-66,共7页
根据海下开采采场顶板的受力特点,建立了采场顶板的厚板力学模型,后采用Volasov厚板理论进行分析求得了顶板最大拉应力的表达式,并以拉应力极限强度理论作为采场顶板的破坏判据。首先,采用安全系数法拟合得到安全系数与顶板厚度的回归曲... 根据海下开采采场顶板的受力特点,建立了采场顶板的厚板力学模型,后采用Volasov厚板理论进行分析求得了顶板最大拉应力的表达式,并以拉应力极限强度理论作为采场顶板的破坏判据。首先,采用安全系数法拟合得到安全系数与顶板厚度的回归曲线,由此计算出满足安全系数要求的顶板最小厚度为37.5 m。其次,基于可靠度理论,得到影响顶板稳定性最显著的因素是顶板厚度,并探讨了采场顶板安全系数与可靠度之间的关系。并应用ansys-flac分析得出37.5 m厚度下采场顶板的应力和变形数值大小均在容许的范围之内。最后,将本文分析结果应用于新立矿区西南翼矿体的开采中,并对采场顶板的沉降变形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论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下开采 采场顶板 厚板理论 安全系数 可靠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离子转运体LIV-1在食管鳞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士祥 李多杰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572-576,共5页
LIV-1,也称为SLC39A6/ZIP6,是锌转运蛋白ZIP家族中LZT亚家族成员之一,主要定位于细胞膜,包含有6-8个跨膜结构域,富含组氨酸残基,参与胚胎发育、肿瘤发生和发展等过程。有研究表明,LIV-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中具有重要作用,被证实与预... LIV-1,也称为SLC39A6/ZIP6,是锌转运蛋白ZIP家族中LZT亚家族成员之一,主要定位于细胞膜,包含有6-8个跨膜结构域,富含组氨酸残基,参与胚胎发育、肿瘤发生和发展等过程。有研究表明,LIV-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中具有重要作用,被证实与预后呈负相关,过表达影响预后,且其可能是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本文将对锌离子转运蛋白LIV-1与食管鳞癌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1 ZIP6 SLC39A6 锌离子转运蛋白 食管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女性分泌性乳腺癌1例并文献复习
3
作者 周士祥 李多杰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9期1230-1232,共3页
目的:探讨青年女性分泌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例25岁女性乳腺分泌性癌病人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进行判断,手术方式、术后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术后是否行放化疗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病人术... 目的:探讨青年女性分泌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例25岁女性乳腺分泌性癌病人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进行判断,手术方式、术后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术后是否行放化疗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病人术前彩超提示双侧乳腺囊性增生、右乳低回声结节。术后病理提示右侧乳腺腺病伴小区导管扩张,局部导管上皮增生伴实性、微囊性生长。免疫组织化学: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Cerb B-2-、S-100+、CK5/6部分+、CD10局灶+、Calponin-、P63-、Action-、Ki-67+,5%。结论:分泌性乳腺癌较少见,免疫表型将其归为三阴性乳腺癌类型中,诊断需结合术后组织学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分泌性癌 女性 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束CT引导的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4
作者 李威 王春彦 周士祥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68-71,共4页
目的:分析锥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引导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接受放射治疗的68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4例患者行CBCT引导放射治疗... 目的:分析锥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引导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接受放射治疗的68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4例患者行CBCT引导放射治疗,频率为1次/d,对照组34例患者同样接受CBCT引导放射治疗,频率为1次/3 d,对比分析CBCT引导方式临床成效情况。结果:观察组x、y、z轴摆位误差及摆位外扩边界的绝对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性肿瘤患者在大体肿瘤区、计划靶区的最大照射剂量、平均照射剂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客观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领域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CBCT在治疗前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扫描引导,可降低患者在放疗过程中的摆位误差,随着CBCT扫描频率的增加,更好地提升放疗的适应性与精确度,确保治疗成效,防止产生不适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 恶性肿瘤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组织中LIV-1蛋白的表达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周士祥 李凤 +6 位作者 蔡彭 张群 汪庚明 孙谦 丁建明 周育夫 李多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433-2438,共6页
目的比较LIV-1蛋白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中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6年8月139例(T3N0-3M0)食管鳞癌患者根治术后石蜡组织为研究对象,36例癌旁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作为对照,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锌离子转运体LI... 目的比较LIV-1蛋白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中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6年8月139例(T3N0-3M0)食管鳞癌患者根治术后石蜡组织为研究对象,36例癌旁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作为对照,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锌离子转运体LIV-1蛋白的表达情况;根据LIV-1蛋白表达水平不同分成高表达组、低表达组,并进行中位随访时间31个月的随访。结果(1)LIV-1蛋白低表达患者66例(47.5%),高表达患者73例(52.5%),两组间年龄、性别、肿瘤位置、分化程度、淋巴结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正常食管上皮组织、食管鳞癌组织中,LIV-1蛋白高表达率分别为11.1%、52.5%;(3)LIV-1蛋白低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OS)与无病生存期(DFS)明显好于高表达组。(4)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提示,LIV-1蛋白高表达组的死亡风险显著高于低表达组。结论LIV-1蛋白高表达是食管鳞癌的独立危险因素。LIV-1蛋白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癌患者分化程度、淋巴结状态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锌离子转运体 LIV-1蛋白 临床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瘤调强放疗中共面野与非共面野计划设计的比较研究
6
作者 李威 秦楠楠 +2 位作者 吴先想 王春彦 周士祥 《科技与健康》 2023年第4期49-52,共4页
对胸腺瘤在调强放疗中共面野计划与非共面野计划的剂量学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得出对患者受益更好的放疗计划。纳入2021年1月—2022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收治的80例胸腺瘤不完全切除术后患者,对这80例患者采用相同的计划系... 对胸腺瘤在调强放疗中共面野计划与非共面野计划的剂量学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得出对患者受益更好的放疗计划。纳入2021年1月—2022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收治的80例胸腺瘤不完全切除术后患者,对这80例患者采用相同的计划系统进行共面野和非共面野调强计划设计,其中共面野计划采用机架0°、320°、40°,非共面野计划采用机架0°、330°(床90°)、30°(床90°),将两者得出的计划进行比较,主要比较靶区的适形度、均匀性,危及器官脊髓、心脏、肺的受量,以及对两种计划设计的机器执行效率进行比较。非共面野与共面野相比结果:靶区适形度较差,V20、V30相差不大,心脏平均剂量高269.73cGy,脊髓平均剂量高516.06cGy。研究发现,非共面野计划设计脊髓、心脏的受量稍高,但肺的低剂量受量明显减少,可以有效预防患者放疗晚期放射性肺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调强放疗 危及器官 平均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晚期下咽癌根治性放射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汪庚明 周燕 +5 位作者 孙谦 周育夫 丁建明 周士祥 郭术楠 陈蔓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9期1158-1160,共3页
目的:分析根治性放射治疗对局部晚期下咽癌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25例局部晚期下咽癌病人的临床资料,通过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时间,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 目的:分析根治性放射治疗对局部晚期下咽癌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25例局部晚期下咽癌病人的临床资料,通过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时间,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近期有效率为100%。中位生存时间为17个月,2年生存率为32.0%。通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分期、临床分期、近期疗效、是否同步化疗与生存预后有关(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临床分期和是否同步化疗是下咽癌病人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和P<0.05)。结论:根治性放射治疗局部晚期下咽癌近期疗效确切,临床分期和是否同步化疗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喉肿瘤 预后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组织中PD-1和PD-L1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群 蔡彭 +6 位作者 杨妍 朱超莽 周士祥 张蕾 殷红梅 李红伟 李多杰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29期27-32,共6页
目的:探讨PD-1和PD-L1在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于本院行食管癌根治性R0切除的139例Ⅲ期ESCC患者的病历资... 目的:探讨PD-1和PD-L1在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于本院行食管癌根治性R0切除的139例Ⅲ期ESCC患者的病历资料。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HC)法分析139例的ESCC肿瘤组织与其中50例的癌旁组织(距肿瘤切缘>5 cm)中的PD-1、PD-L1蛋白表达,研究其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ESCC肿瘤组织内PD-1、PD-L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较癌旁组织高(18.7%vs 0,40.3%vs 22.0%,P<0.05)。不同PD-1、PD-L1表达情况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分化程度、淋巴结(N)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PD-1阳性表达患者与PD-1阴性表达患者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rate,OS)及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 rate,DF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D-L1阳性表达患者OS、DFS较PD-L1阴性表达患者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D-L1蛋白表达是ESC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PD-1的表达与食管鳞癌患者的预后无明显相关性,而PD-L1在食管鳞癌中的高表达与患者更差的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PD-1 PD-L1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RCA4缺失型胸部肉瘤1例
9
作者 吴双 陈蔓 +3 位作者 丁丽 汪庚明 周士祥 周育夫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376-378,382,共4页
SMARCA4缺失型胸部肉瘤(SMARCA4-defi⁃cient thoracic sarcoma,SMARCA4-DTS)是一类罕见的胸腔恶性肿瘤。Le Loarer等[1]最初于2015年提出SMARCA4缺失型差分化恶性肿瘤,并为这个独特的实体肿瘤提出了术语“SMARCA4缺失型胸部肉瘤”,随后S... SMARCA4缺失型胸部肉瘤(SMARCA4-defi⁃cient thoracic sarcoma,SMARCA4-DTS)是一类罕见的胸腔恶性肿瘤。Le Loarer等[1]最初于2015年提出SMARCA4缺失型差分化恶性肿瘤,并为这个独特的实体肿瘤提出了术语“SMARCA4缺失型胸部肉瘤”,随后Stewart等[2]和Perret等[3]分别报道个例或小系列病例,Perret等[3]报道了迄今为止最多的病例数(30例)。文献报道显示,SMARCA4-DTS具有特定的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该类肿瘤患者多为有吸烟史的年轻男性患者,病程中可出现呼吸困难、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及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等,对放化疗的敏感性差,预后不良[1,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恶性肿瘤 SMARCA4 SMARCA4缺失型胸部肉瘤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免疫治疗联合放疗疗效分析
10
作者 张群 周士祥 +4 位作者 时雪玲 余定玥 周莹 于佳琪 李多杰 《中华全科医学》 2025年第1期17-20,64,共5页
目的探讨免疫治疗联合颅脑放疗对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2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8例NSCLC脑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单纯颅脑放疗组... 目的探讨免疫治疗联合颅脑放疗对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2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8例NSCLC脑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单纯颅脑放疗组(单一组,60例)和免疫联合颅脑放疗组(联合组,48例),比较单一组和联合组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此外,将联合组患者根据颅脑放疗模式的不同进一步分为A组[全脑放疗(WBRT)]、B组(WBRT联合局部加量放疗)和C组(局部放疗)3个亚组,比较3组不同放疗模式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结果联合组的颅内客观有效率(iORR)和颅内疾病控制率(iDCR)均高于单一组[54.17%(26/48)vs.35.00%(21/60),χ^(2)=3.985,P=0.046;75.00%(36/48)vs.56.67%(34/60),χ^(2)=3.930,P=0.047],治疗期间2组的不良反应均可耐受。联合组各亚组颅内疗效比较显示B组的iORR和iDCR均高于A组(P<0.001),毒副作用发生率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治疗联合颅脑放射治疗对驱动基因阴性NSCLC脑转移患者安全有效,提高颅内疾病控制率的同时不增加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驱动基因阴性 免疫治疗 放射治疗
原文传递
局部晚期下咽癌患者放疗前NLR与PLR对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汪庚明 周燕 +4 位作者 孙谦 丁建明 周士祥 陈蔓 韩跃峰 《中华全科医学》 2021年第5期763-766,共4页
目的分析放疗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计数比(PLR)对局部晚期下咽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8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收治的27例接受单纯放疗、序贯放化... 目的分析放疗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计数比(PLR)对局部晚期下咽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8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收治的27例接受单纯放疗、序贯放化疗或同步放化疗下咽癌患者的临床以及随访资料。通过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获得最佳界值,根据界值将患者分为高NLR组、低NLR组以及高PLR组、低PLR组,分析患者放疗前外周血NLR和PLR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通过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的生存曲线,log rank法比较患者的预后,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27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生存,中位随访时间为3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21个月。放疗前NLR的最佳界值为2.30,PLR的最佳界值为131.46。放疗前高NLR组和低NLR组患者的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8.8%和45.5%(P=0.006)。放疗前高PLR组和低PLR组患者的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8.8%和45.5%(P=0.040)。Log rank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临床分期、治疗方式、放疗前NLR和放疗前PLR与患者的总生存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临床分期和治疗方式为影响患者总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放疗前NLR、PLR升高对于接受放疗的下咽癌患者可能是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但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咽肿瘤 预后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