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克氏针、微型钢板和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跖跗关节复合体损伤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5
1
作者 周传晓 莫雄革 +4 位作者 班华登 马爱国 覃洲 余电柏 罗群强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克氏针、微型钢板和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跖跗关节复合体损伤的疗效差异。方法以我院骨伤科收治的120例跖跗关节复合体损伤患者为对象,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克氏针组(n=42)、微型钢板组(n=40)及螺钉组(n=38),观察三组手术相关情况... 目的探讨克氏针、微型钢板和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跖跗关节复合体损伤的疗效差异。方法以我院骨伤科收治的120例跖跗关节复合体损伤患者为对象,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克氏针组(n=42)、微型钢板组(n=40)及螺钉组(n=38),观察三组手术相关情况、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预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微型钢板组手术时间最长,螺钉组次之,克氏针组最短,而微型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最短,克氏针组次之,但螺钉组最长,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显著(P<0.05);术后1天克氏针组及螺钉组VAS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而微型钢板组VAS评分与术前无显著差异(P>0.05);而术后3天三组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但微型钢板组VAS评分下降较克氏针组及螺钉组明显(P<0.05);术后三组AOFAS评分、ADL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但微型钢板组升高最明显,螺钉组次之,克氏针组最小,三组两两比较差异显著(P<0.05);微型钢板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克氏针组、螺钉组明显低(P<0.05),但克氏针组与螺钉组相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跖跗关节复合体损伤患者的手术时间虽较长,但其较克氏针、螺钉内固定术具有骨折愈合时间更短、疼痛更轻、术后足踝功能恢复及自主生活能力提升更快及并发症更低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跗关节复合体损伤 克氏针 微型钢板 螺钉内固定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在创伤性截肢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周传晓 罗群强 +1 位作者 莫雄革 韦积华 《右江医学》 2016年第2期243-244,共2页
随着现代交通及现代工业的发展,高能量所导致的四肢开放性骨折合并皮肤软组织毁损伤比较常见。对四肢毁损伤患者采取合理、紧急及有效的治疗措施是保证患者救治成功的关键,截肢术是治疗此类损伤的重要的手术方案,但该技术主要带来的问... 随着现代交通及现代工业的发展,高能量所导致的四肢开放性骨折合并皮肤软组织毁损伤比较常见。对四肢毁损伤患者采取合理、紧急及有效的治疗措施是保证患者救治成功的关键,截肢术是治疗此类损伤的重要的手术方案,但该技术主要带来的问题有截肢残端伤口感染、局部皮肤坏死,这极大地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负压引流 创伤和损伤 截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线锚钉及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胸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周传晓 罗群强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569-570,576,共3页
目的比较利用带线锚钉及锁骨钩钢板两种不同内固定方式手术治疗胸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3年1月在我科住院治疗胸锁关节脱位患者30例的手术资料,分别采用切开复位带线锚钉固定(A组)及锁骨钩钢板内固定(B组)... 目的比较利用带线锚钉及锁骨钩钢板两种不同内固定方式手术治疗胸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3年1月在我科住院治疗胸锁关节脱位患者30例的手术资料,分别采用切开复位带线锚钉固定(A组)及锁骨钩钢板内固定(B组)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功能恢复程度等方面指标和疗效。结果 30例患者切口均愈合良好,影像学检查提示所有患者复位满意及内固定位置良好。所有患者获得完整的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4个月。依据Rockwood评分法进行术后胸锁关节功能评定,所有患者外观及功能均获得良好的恢复。未出现再脱位及其它副损伤,术后均恢复正常的解剖形态。结论对胸锁关节脱位采用锚钉固定能达到锁骨钩钢板固定效果,而且锚钉固定系统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固定可靠、避免再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线锚钉 锁骨钩钢板 胸锁关节 脱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14
4
作者 莫雄革 马爱国 +3 位作者 石展英 罗群强 韦仕战 周传晓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3246-3249,共4页
目的观察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13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3例)和对照组(65例),其中观察组采取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 目的观察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13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3例)和对照组(65例),其中观察组采取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随访6个月,记录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在术前及术后1、3、6个月进行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MS),末次随访时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法评估疗效,比较两组疗效优良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长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3个月CM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C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末次随访时疗效优良率为85.25%,对照组为89.7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可用于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近期疗效满意,具有并发症发生少和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快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锁定钢板内固定 人工肱骨头置换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izarov微循环重建技术对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5
作者 韦积华 唐乾利 +8 位作者 罗群强 唐毓金 莫雄革 周传晓 阮文武 班华登 马爱国 覃洲 陈戟霞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239-245,共7页
目的 探讨Ilizarov微循环重建技术对糖尿病足溃疡修复的疗效及影响机制。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3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20例2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在入院时用数字表法分为两组:Ilizarov组(实验组,n=9)、贝复新... 目的 探讨Ilizarov微循环重建技术对糖尿病足溃疡修复的疗效及影响机制。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3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20例2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在入院时用数字表法分为两组:Ilizarov组(实验组,n=9)、贝复新组(对照组,n=11),按照Wagner分级法进行糖尿病足分级,其中3级3例,4级17例。实验组给予创面清创换药并在患足侧实施胫骨横搬术,对照组创面清创后给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外用。结果 实验组9例患者行胫骨横搬术后2周创面开始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4周后可以看到创面明显缩小,第4周及第8周时,愈合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加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实验组所有足部溃疡均得到愈合,平均愈合时间(9.0±1.9)周,较对照组(13±3.7)周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愈合后瘢痕组织较少。术后8周血管造影显示小腿及足部侧支动脉及局部微小动脉明显增加,术后12周测量踝肱指数显示,实验组治疗后踝肱指数较治疗前好转(P<0.05)。实验组治疗后第1周、第2周和第4周外周血血清VEGF、bFGF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第2周外周血VEGF、bFGF较术前有所升高,其余各个时间点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①Ilizarov微循环重建技术能够刺激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肢体远端缺血组织的血管再生,促进糖尿病足溃疡的修复。②Ilizarov微循环重建技术可能通过增强VEGF、bFGF的表达,发挥其增进血管新生、重建微循环的作用,从而促进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提高创面愈合率、缩短愈合时间、减轻瘢痕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溃疡 ILIZAROV 胫骨横搬术 微循环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伤骨科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9
6
作者 罗湘平 周传晓 《广西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720-721,共2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创伤骨科皮肤软组织缺损及感染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对57例有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四肢创伤及感染创面患者采用VSD治疗,7~14d后,在创面上行游离植皮或直接缝合伤口。结果49例患者创面肉芽生长新鲜,行游离...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创伤骨科皮肤软组织缺损及感染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对57例有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四肢创伤及感染创面患者采用VSD治疗,7~14d后,在创面上行游离植皮或直接缝合伤口。结果49例患者创面肉芽生长新鲜,行游离植皮或直接缝合修复创面,5例存在骨外露较多,3例因感染肉芽生长停滞行皮瓣修复治愈。结论VSD技术能够充分引流创面坏死物质及渗液,促进创面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术 软组织缺损 伤口感染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后对腕关节不稳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罗群强 莫雄革 +2 位作者 周传晓 班华登 马爱国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07X期58-59,共2页
目的:分析3种不同治疗方法对桡骨远端骨折治疗后腕关节不稳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186例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经过,分别对采用石膏固定、外固定支架和桡骨远端钢板固定3种方法对桡骨远端骨折治疗前、治疗后、随访时腕关节不稳转归情况进行分... 目的:分析3种不同治疗方法对桡骨远端骨折治疗后腕关节不稳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186例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经过,分别对采用石膏固定、外固定支架和桡骨远端钢板固定3种方法对桡骨远端骨折治疗前、治疗后、随访时腕关节不稳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86例桡骨远端骨折采用3种不同方法治疗,治疗前腕关节不稳发生率为58.1%,治疗后石膏固定治疗组不稳发生率为21.1%,外固定支架组为21.9%,桡骨远端钢板固定组为28.3%,总发生率为23.1%。3组发生率比较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自行纠正3例,新增8例。治疗后腕关节功能优良率石膏固定组为81.6%,外固定支架组为84.4%,桡骨远端钢板固定组为78.3%,3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后多可导致腕关节不稳,3种治疗方法均可对其进行矫正,对腕关节不稳的转归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腕关节不稳 转归 石膏固定 外固定支架固定 桡骨远端钢板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胫骨横向搬移系统的研制及其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韦积华 唐乾利 +4 位作者 罗群强 唐毓金 莫雄革 陈戟霞 周传晓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371-375,共5页
目的为了顺利实施胫骨横向搬移的实验研究,促进Ilizarov微循环重建技术的发展,降低实验成本,自行研究设计并开发兔胫骨横向搬移系统,并探讨其用于动物实验的可行性。方法自行研究设计兔胫骨横向搬移系统,安放于4只新西兰兔左胫骨上段内... 目的为了顺利实施胫骨横向搬移的实验研究,促进Ilizarov微循环重建技术的发展,降低实验成本,自行研究设计并开发兔胫骨横向搬移系统,并探讨其用于动物实验的可行性。方法自行研究设计兔胫骨横向搬移系统,安放于4只新西兰兔左胫骨上段内侧,并实施胫骨上段横向搬移,观察其骨横搬效果。将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贝复新组和Ilizarov组,每组6只。模型组、贝复新组和Ilizarov组建立糖尿病足溃疡模型,空白对照组建立急性创面模型。Ilizarov组进行胫骨横向搬移,贝复新组给予贝复新外用治疗,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换药治疗,干预后7d进行血管化程度定量分析。造模后分别拍摄0d、7d、14d和21d的照片,计算每个时相点的创面愈合率。结果该系统成功安放于新西兰兔胫骨上段内侧,通过调节牵张器可对胫骨上段进行有效横向搬移,稳定性良好,性能优良。进行胫骨横搬后7d,取创面肉芽组织进行血管化定量分析,结果显示Ilizarov组阳性血管数量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14d愈合率比较,Ilizarov组、空白对照组明显快于贝复新组及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此胫骨横向搬移系统具有制作简单、轻便易操作,价格低廉的特点,可有效实施胫骨上段横向骨搬移实验,能促进创面血管再生,加快创面的愈合,适合科研人员在胫骨上段骨横向搬移的实验研究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 胫骨横向骨搬移 牵张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牵张器结合克氏针在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韦积华 唐乾利 +7 位作者 莫雄革 罗群强 周传晓 阮文武 班华登 马爱国 覃洲 陈戟霞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327-330,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皮肤牵张器结合克氏针治疗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的38例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创面大小:4cm×3cm^25cm×8cm,合并骨或肌腱外露27例,关节周围损伤21例。先在创面纵轴的皮缘... 目的探讨使用皮肤牵张器结合克氏针治疗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的38例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创面大小:4cm×3cm^25cm×8cm,合并骨或肌腱外露27例,关节周围损伤21例。先在创面纵轴的皮缘2~3cm处置入直径1.2mm的克氏针,再将皮肤闭合器的卡钩扣于皮内的克氏针上,每日持续牵张闭合创面。结果所有创口均获得闭合。所有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有5例发生钉道处皮肤感染,3例钉道周围皮肤坏死。末次随访时创面闭合良好,无明显瘢痕挛缩,外形美观,无臃肿,弹性良好,触痛觉正常,关节部位功能得到较好保留。结论应用皮肤牵张闭合器结合克氏针是治疗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创面 皮肤牵张 皮肤牵张闭合器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定钢板内固定在Pilon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莫雄革 彭维波 +1 位作者 罗群强 周传晓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8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ⅡⅢ型Pilon骨折的手术时机、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收治ⅡⅢ型Pilon骨折21例,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按Mazur等评分标准:优10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 目的探讨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ⅡⅢ型Pilon骨折的手术时机、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收治ⅡⅢ型Pilon骨折21例,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按Mazur等评分标准:优10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85%以上。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治疗Pilon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钢板 PILON骨折 内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备皮法对家兔胫骨骨折模型手术内固定感染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黄春兰 罗群强 +4 位作者 周传晓 黄秋霞 莫熊革 黄秋新 冯雪萍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373-374,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备皮法在骨科手术前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成年家兔20只制作成胫骨骨折模型,实验侧肢采用改良备皮法,对照侧肢采用传统备皮法,比较实验侧肢和对照侧肢术前、术后24h细菌生长情况及术后48h手术部位的感染情况。结果实验侧... 目的探讨改良备皮法在骨科手术前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成年家兔20只制作成胫骨骨折模型,实验侧肢采用改良备皮法,对照侧肢采用传统备皮法,比较实验侧肢和对照侧肢术前、术后24h细菌生长情况及术后48h手术部位的感染情况。结果实验侧肢与对照侧肢术前细菌培养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02,P<0.05);术后24h细菌培养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06,P<0.05);术后48h实验侧肢与对照侧肢手术部位感染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06,P<0.05)。结论改良备皮法不仅能达到骨科手术要求,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还省时省力省钱,可应用于骨科手术前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备皮法 胫骨骨折 模型 动物 感染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及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5
12
作者 罗群强 彭维波 +3 位作者 莫雄革 周传晓 韦仕战 李生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87-889,共3页
[目的]比较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两种不同内固定方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8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应用动力髋螺钉(DHS组)39例,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LCP组)43例,比较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 [目的]比较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两种不同内固定方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8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应用动力髋螺钉(DHS组)39例,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LCP组)43例,比较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6.3个月,无切口感染及死亡病例。术后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LCP组平均(92.5±1.8)分,DHS组(90.8±1.7)分,两组比较无差别(P>0.05),两组的手术切口长度、住院天数、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比较无差别(P>0.05),LCP组手术时间较DHS组少(P<0.05),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低于DHS组(P<0.05)[结论]使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及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相仿,但应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和出血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间 骨折 内固定
原文传递
CT扫描诊断下胫腓联合损伤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罗湘平 杨志 +1 位作者 周传晓 黄国鹏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03-1404,共2页
目的评估CT扫描诊断下胫腓联合损伤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下胫腓联合损伤提供有效的诊断方法。方法2007年3月-2009年2月,收治68例闭合性踝部骨折患者。男45例,女23例;年龄18~63岁,平均36.7岁。Lange-Hanson分型:旋前外旋型23例,旋前外... 目的评估CT扫描诊断下胫腓联合损伤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下胫腓联合损伤提供有效的诊断方法。方法2007年3月-2009年2月,收治68例闭合性踝部骨折患者。男45例,女23例;年龄18~63岁,平均36.7岁。Lange-Hanson分型:旋前外旋型23例,旋前外展型19例,旋后外旋型12例,旋后内收型11例,垂直压缩型3例。Denis-weber分型:A型7例,B型28例,C型3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6~144h,平均94h。术前常规摄X线片及行CT扫描诊断下胫腓联合损伤情况。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中探查下胫腓联合损伤情况并作为"金标准",与术前X线片和CT扫描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术中手术探查46例存在下胫腓联合损伤,22例未见损伤。术前X线片诊断下胫腓联合损伤真阳性25例,真阴性16例,假阳性6例,假阴性21例,灵敏度54.34%±14.38%,特异度72.72%±18.60%,准确度60.29%±11.62%,阳性预测值80.64%±13.89%,阴性预测值43.24%±20.34%;术前CT扫描诊断真阳性43例,真阴性21例,假阳性1例,假阴性3例,灵敏度93.47%±7.11%,特异度95.45%±8.66%,准确度94.11%±5.58%,阳性预测值97.72%±4.39%,阴性预测值87.50%±13.21%;CT扫描各指标均明显高于X线片(P<0.05)。Kappa指数显示CT扫描与手术探查结果存在一致性,可靠性高;X线片可靠性低。结论单纯根据X线片诊断下胫腓联合损伤可靠性低,CT扫描诊断下胫腓联合损伤可靠性高、真实性好,能够提供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扫描 X线片 下胫腓联合损伤 踝部骨折 影像学诊断
原文传递
改良骨间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在急诊手外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莫雄革 周传晓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0年第19期2615-2616,共2页
目的 介绍改良方法切取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急诊手术修复手部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方法.方法 用改良方法切取前臂骨间背侧动脉皮瓣逆行转移急诊亚急诊手术修复各种原因致手部皮肤缺损16例.结果 14例皮瓣均完全成活,有2例皮瓣... 目的 介绍改良方法切取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急诊手术修复手部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方法.方法 用改良方法切取前臂骨间背侧动脉皮瓣逆行转移急诊亚急诊手术修复各种原因致手部皮肤缺损16例.结果 14例皮瓣均完全成活,有2例皮瓣远段表皮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结论 通过对前臂骨间背侧皮瓣切取方法的改进,可补救急诊手外伤手术中发现或出现的血管损伤及解剖变异对皮瓣成活的影响,并降低手术难度,缩短了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骨间背动脉 皮动脉 急诊
原文传递
股前外侧皮瓣在四肢毁损伤保肢治疗的应用
15
作者 莫雄革 罗群强 +1 位作者 彭维波 周传晓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1年第18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辩在四肢毁损伤保肢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毁损伤保肢治疗患者19例,结果:本组19例患者19块皮瓣,16例完全成活,1例因患者患有糖尿病感染不能较好控制致皮辩坏死,最后导...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辩在四肢毁损伤保肢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毁损伤保肢治疗患者19例,结果:本组19例患者19块皮瓣,16例完全成活,1例因患者患有糖尿病感染不能较好控制致皮辩坏死,最后导致截肢,2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或移植皮片创面愈合。术后随访6~24个月,皮瓣成活均良好,耐磨;均恢复了保护性患觉。皮辩臃肿者经6~12个月再次手术皮瓣修整后外观改善。结论: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毁损伤创面,为保肢治疗提供了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毁损伤 皮瓣 保肢
原文传递
皮耐克在创面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涂振阳 蓝常贡 +4 位作者 罗群强 周传晓 农峰 周洋 唐盛斐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9年第7期720-723,共4页
创面是指机体皮肤和软组织连续性中断而形成的缺损,传统治疗方法包括更换敷料、清创缝合、植皮和皮瓣转移术等,但具有治疗时间长、愈合后外观臃肿等缺点。因此,亟需寻找一种愈合快、瘢痕少的治疗方法。皮耐克是以无末端猪胶原蛋白为支... 创面是指机体皮肤和软组织连续性中断而形成的缺损,传统治疗方法包括更换敷料、清创缝合、植皮和皮瓣转移术等,但具有治疗时间长、愈合后外观臃肿等缺点。因此,亟需寻找一种愈合快、瘢痕少的治疗方法。皮耐克是以无末端猪胶原蛋白为支架、硅胶膜为表层的人工真皮,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利于创面愈合,在联合植皮和皮瓣转移术中可提高皮片和皮瓣成活率,广泛用于糖尿病足、骨骼和肌腱外露、烧伤等创面的治疗。本文就皮耐克在创面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愈合 皮耐克 糖尿病足 骨外露 肌腱外露 烧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