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化硅蜂窝陶瓷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吴郑敏 邓承继 +4 位作者 余超 丁军 祝洪喜 樊国栋 冷光辉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17年第6期17-20,共4页
SiC是一种物化性能十分优异的无机材料,是各种高性能、特殊环境应用的理想材料。近年来,随着汽车拥有量的增多,汽车尾气排放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也逐渐凸显,而目前在汽车尾气净化上应用最广泛的为装载有催化剂粉末的蜂窝陶瓷。SiC凭借优... SiC是一种物化性能十分优异的无机材料,是各种高性能、特殊环境应用的理想材料。近年来,随着汽车拥有量的增多,汽车尾气排放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也逐渐凸显,而目前在汽车尾气净化上应用最广泛的为装载有催化剂粉末的蜂窝陶瓷。SiC凭借优良的导热性能和耐高温、耐腐蚀性能,正逐渐代替堇青石成为首选的蜂窝陶瓷材料。本文综述了碳化硅材料的性能特点;SiC蜂窝陶瓷在尾气净化应用上的优缺点及其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介绍了SiC蜂窝陶瓷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指出了目前国内相关企业和研究单位在SiC蜂窝陶瓷开发与研究方面的主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蜂窝陶瓷 制备方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窑空间温差与熔窑热点及玻璃质量关联性分析
2
作者 刘强 杨国洪 +3 位作者 吴郑敏 孙绪 王答成 杨智 《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 2022年第4期7-9,共3页
本文分析了熔窑空间温差与熔窑热点的关联性,并将其与产品质量关联分析。研究表明:(1)热点前后相邻区域熔窑空间温差有极明显的差距,通过热点前后相邻区域熔窑空间温差变化趋势可对熔窑热点波动作出预判;(2)熔窑空间温差升高,玻璃中气... 本文分析了熔窑空间温差与熔窑热点的关联性,并将其与产品质量关联分析。研究表明:(1)热点前后相邻区域熔窑空间温差有极明显的差距,通过热点前后相邻区域熔窑空间温差变化趋势可对熔窑热点波动作出预判;(2)熔窑空间温差升高,玻璃中气泡与结石不良率降低,产品质量提升。熔窑空间温差变化可作为熔窑内热点波动,即玻璃液对流变化判断依据,从而提前制定应对措施或预案,亦可确定适宜的熔窑空间温差标准,稳定玻璃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窑 玻璃质量 玻璃液 相邻区域 不良率 产品质量 关联分析 关联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玻璃基板应力的分类及机理研究
3
作者 李淼 杨智 +4 位作者 徐剑 宋月 陆兵兵 姚慧慧 吴郑敏 《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 2022年第7期16-19,共4页
本文论述了TFT玻璃基板应力的分类以及其形成机理。为降低TFT玻璃生产过程中成形品质应力的波动,从溢流下拉法成形炉设计原理、应力分类、应力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展开深入研究。应力分为三类:热膨胀系数差异应力、机械应力、热应力,针... 本文论述了TFT玻璃基板应力的分类以及其形成机理。为降低TFT玻璃生产过程中成形品质应力的波动,从溢流下拉法成形炉设计原理、应力分类、应力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展开深入研究。应力分为三类:热膨胀系数差异应力、机械应力、热应力,针对应力产生的原因对其进行解析,挖掘深层次机理。针对热膨胀系数差异应力,从源头分析,避免杂质进入;针对机械应力,管控温度,建立设备管理机制,通过实时监控,减小外界设备对玻璃板的影响;针对热应力,以黏度为基准,细化应力产生来源,通过分析玻璃六个物理特性阶段,用黏度定位退火最佳范围,解析玻璃退火机理,避免温差过大导致热应力,为TFT玻璃生产中应力分析与对策提供正确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应力 热膨胀系数 差异应力 玻璃基板 应力分类 温差过大 应力产生 热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熔窑内玻璃液流场与电极电场关联分析
4
作者 杨国洪 吴郑敏 +4 位作者 李森 杨智 江可 刘强 宋月 《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 2022年第2期21-23,20,共4页
本文通过对基板玻璃高温电阻特性的研究,分析了熔窑内玻璃液流场与电极电场分布及两者的关联性。结果表明:(1)电极加载电流更易向热点处流动,熔窑内玻璃液流场主要由热点前自下而上后自上而下流动的投料环流与热点后自上而下后自下而上... 本文通过对基板玻璃高温电阻特性的研究,分析了熔窑内玻璃液流场与电极电场分布及两者的关联性。结果表明:(1)电极加载电流更易向热点处流动,熔窑内玻璃液流场主要由热点前自下而上后自上而下流动的投料环流与热点后自上而下后自下而上流动的成形环流构成;(2)玻璃液流场与电极电场是通过改变玻璃液温度场促使玻璃液高温特性变化来相互影响的。这一结论确定了对熔窑工艺进行调整时需考虑玻璃液流场与电极电场整体变化的工艺调整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液 玻璃熔窑 基板玻璃 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 关联分析 工艺调整 高温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窑气电能比对熔窑热稳定性及玻璃质量的影响
5
作者 杨国洪 吴郑敏 +4 位作者 江可 孙绪 杨智 刘强 姚慧慧 《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 2022年第6期15-17,共3页
本文论述了使用Minitab软件对我司高世代基板玻璃生产线运行以来,熔窑中不同气电能比对应的池底温度变化及熔窑热稳定性进行的研究。结果说明:气电能比是通过影响熔窑内料山与表面泡层的状态,进而使玻璃液流场发生改变来影响熔窑热稳定... 本文论述了使用Minitab软件对我司高世代基板玻璃生产线运行以来,熔窑中不同气电能比对应的池底温度变化及熔窑热稳定性进行的研究。结果说明:气电能比是通过影响熔窑内料山与表面泡层的状态,进而使玻璃液流场发生改变来影响熔窑热稳定性的。当气电能比约为0.42时,熔窑内料山与表面泡层状态稳定,玻璃液流场稳定,熔窑的热稳定性最佳,熔解缺陷单板较低且波动较小,即此时熔窑最佳气电能比为0.42。这一发现为后续熔窑气电能比的进一步调整和熔制工艺的设定提供了数据参考与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质量 熔窑 基板玻璃 泡层 温度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微米Al_(2)O_(3)对重结晶碳化硅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6
6
作者 余超 邢广超 +5 位作者 吴郑敏 董博 丁军 邸敬慧 祝洪喜 邓承继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79-686,共8页
使用不同粒径的SiC和亚微米Al_(2)O_(3)添加剂制备重结晶烧结碳化硅并表征其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孔径分布和耐压性能,研究了亚微米Al_(2)O_(3)对重结晶碳化硅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亚微米Al_(2)O_(3)作用下,重结晶碳化硅的烧结过程... 使用不同粒径的SiC和亚微米Al_(2)O_(3)添加剂制备重结晶烧结碳化硅并表征其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孔径分布和耐压性能,研究了亚微米Al_(2)O_(3)对重结晶碳化硅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亚微米Al_(2)O_(3)作用下,重结晶碳化硅的烧结过程可分为液相烧结和重结晶烧结两个阶段。在液相烧结过程中高活性的亚微米Al_(2)O_(3)促进了液相的形成,使SiC的传质方式由扩散传质演变为粘性流动传质。在重结晶烧结温度SiC的传质以蒸发-凝聚为主,形成含铝气相并与SiC固溶促进了6H-SiC向4H-SiC晶型的转变。引入亚微米Al_(2)O_(3)后,重结晶碳化硅材料的孔径分布由单峰分布转变为多峰分布,其中孔径较小的特征峰对应重结晶烧结形成,而较大孔径的特征峰则来源于液相烧结的形成;同时,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SiC晶粒生长发育更为完全,由不规则颗粒状转变为较规则六方结构。但是,体积密度的下降、SiC晶粒尺寸不均一以及材料孔径的多峰分布使其耐压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碳化硅 重结晶 亚微米Al_(2)O_(3) 烧结机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