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科学数据出版中的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 被引量:20
1
作者 吴立宗 涂勇 +5 位作者 王亮绪 南卓铜 李新 彭洁 潘小多 李红星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CSSCI 2010年第5期22-29,共8页
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具有唯一性、永久性和多重链接等特点,是实现互联网环境下数字对象永久性定位的数据系统。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已经在出版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数据出版和引用方面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文章介绍了中国西部环境与生... 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具有唯一性、永久性和多重链接等特点,是实现互联网环境下数字对象永久性定位的数据系统。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已经在出版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数据出版和引用方面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文章介绍了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在数据引用方面所做的工作,详细介绍了如何在中文DOI注册中心的帮助下,利用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对"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产出数据所开展的数据出版和数据引用尝试。文章最后总结了DOI在数据出版领域的意义,并讨论了DOI系统对数据出版和引用方面存在的不足,指出了数据中心在面向数据出版和引用方面存在的挑战和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 DOI 科学数据出版 数据引用 数据共享 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数据出版——促进数据共享的一种新模式 被引量:12
2
作者 吴立宗 南卓铜 王亮绪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14年第5期72-78,共7页
数据出版是近几年由出版界和数据共享界共同提出的新概念,在国际上发展迅速,对知识管理和数据共享具有革命性的作用。文章从数据共享的角度提出科学数据出版是一种全新的数据共享模式,对数据共享具有重要作用,是一种科学数据资源争... 数据出版是近几年由出版界和数据共享界共同提出的新概念,在国际上发展迅速,对知识管理和数据共享具有革命性的作用。文章从数据共享的角度提出科学数据出版是一种全新的数据共享模式,对数据共享具有重要作用,是一种科学数据资源争夺的重要工具及大数据研究的基础,能够解决数据共享面临的知识产权问题,完善数据共享中的责权利纠纷,从而促进数据共享从被动走向自发。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数据出版发展战略,提出数据出版与我国现有的数据共享体系互为补充,国家数据共享体系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数据出版提供长期永久的数据存储环境,数据出版则应充分利用学术出版,发挥市场经济手段,重点关注数据共享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出版 数据共享 大数据 知识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寒区分布探讨 被引量:82
3
作者 陈仁升 康尔泗 +3 位作者 吴立宗 杨建平 吉喜斌 张智慧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9-475,共7页
中国寒区应该包括所有的多年冻土区、冰川区和绝大多数稳定性季节积雪区,寒区气候系统和植被覆盖应具有相对独立性,而气温是划分寒区最关键的指标.气温资料来自中国571个站点1961—1998年每日4次观测资料,空间插值采用月平均气温与站点... 中国寒区应该包括所有的多年冻土区、冰川区和绝大多数稳定性季节积雪区,寒区气候系统和植被覆盖应具有相对独立性,而气温是划分寒区最关键的指标.气温资料来自中国571个站点1961—1998年每日4次观测资料,空间插值采用月平均气温与站点地理位置和地面高程的多元回归方程,地图坐标为Alberts投影,空间分辨率为1km×1km.结果表明:用最冷月平均气温<-3.0℃、平均气温>10℃的月份不超过5个和年平均气温≤5℃等3项指标所划分的寒区,与中国多年冻土、冰川、稳定性季节积雪、气候区划和植被区划边界基本一致.最终划分的中国寒区面积为417.4×104km2,占我国陆地面积的4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多年冻土 积雪 植被区划 气候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0—2000年羌塘高原冰川变化及其预测研究 被引量:33
4
作者 王利平 谢自楚 +3 位作者 刘时银 丁良福 殷俊琦 吴立宗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79-990,共12页
采用地学信息图谱方法,分析了羌塘高原1970—2000年的冰川变化.结果表明:1970—2000年期间,羌塘高原整体呈萎缩趋势,冰川面积退缩的年平均速率(APAC)为0.145%.a-1,年平均退缩面积3.004 km2.a-1,但也有部分冰川处于前进状态.1970—2000... 采用地学信息图谱方法,分析了羌塘高原1970—2000年的冰川变化.结果表明:1970—2000年期间,羌塘高原整体呈萎缩趋势,冰川面积退缩的年平均速率(APAC)为0.145%.a-1,年平均退缩面积3.004 km2.a-1,但也有部分冰川处于前进状态.1970—2000年羌塘高原冰川退缩加剧,但与中国西部大部分地区相比,仍是退缩速率较小的地区;整体冰川变化趋势由北向南逐渐增大,但是不同时段不同山地的冰川变化又有所差异.通过分析冰川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可知,气温上升是1970—2000年羌塘高原冰川处于退缩状态的主要原因.对比分析羌塘高原冰川变化实际结果和冰川系统模型的预测结果可知,直线式升温模式下升温速率为0.03 K.a-1时的情形更符合羌塘高原的冰川变化实际情况,也说明冰川系统模型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高原 图谱 冰川变化 气候响应 冰川系统模型 变化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0a来西藏朋曲流域冰湖变化及潜在溃决冰湖分析 被引量:63
5
作者 车涛 晋锐 +1 位作者 李新 吴立宗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7-402,共6页
全球气候变暖,青藏高原冰川普遍处于退缩趋势,由此引发的冰湖溃决洪水的灾害也随之增加.通过对2000/2001年度卫星遥感数据解译结果和1987年国际联合考察的朋曲流域冰湖溃决洪水结果的分析,研究了近20a来朋曲流域内冰湖的变化.结果显示,... 全球气候变暖,青藏高原冰川普遍处于退缩趋势,由此引发的冰湖溃决洪水的灾害也随之增加.通过对2000/2001年度卫星遥感数据解译结果和1987年国际联合考察的朋曲流域冰湖溃决洪水结果的分析,研究了近20a来朋曲流域内冰湖的变化.结果显示,该流域中的冰湖数量有减少,但冰湖的面积却在增加,这是同期全球气候变暖的结果.在提供了冰湖编目数据的基础上,识别了有潜在危险的冰湖,为冰湖溃决洪水早期预警系统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湖 冰湖编目 遥感 朋曲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面向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的数据集成与共享 被引量:33
6
作者 李新 南卓铜 +6 位作者 吴立宗 冉有华 王建 潘小多 王亮绪 李红星 祝忠明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28-637,共10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研究计划"自2001年启动以来,有力地推动了西部区域环境演化、陆地生态过程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基础数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西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研究计划"自2001年启动以来,有力地推动了西部区域环境演化、陆地生态过程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基础数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承担"西部计划"项目数据产出的收集、管理、集成,并面向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的各个领域提供科学数据服务。"西部数据中心"的总体框架是以"西部计划"和地球系统科学发展的科学需求为导向,建成以数据共享、知识积累、合作交流和数据科学为主要内容的集成平台,为"西部计划"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和成果的综合集成及地球科学发展的长远目标服务。以共建共享的指导思想集成针对西部环境与生态现状与变化的基础背景数据、环境与生态观测数据、模型数据集、数据工具及数据文档;并以完全与开放的数据共享原则为用户提供推送式数据服务。目前,"西部数据中心"已完成了数据共享平台、知识积累平台与合作交流平台的开发和集成,初步形成了科学数据平台,整理并发布了大量的西部环境生态科学所需的关键数据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 中国西部 生态科学 环境科学 数据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和GIS的西藏朋曲流域冰川变化研究 被引量:49
7
作者 晋锐 车涛 +1 位作者 李新 吴立宗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1-266,共6页
以西藏朋曲流域为例,利用1970年代中国冰川编目数据、2000/2001年ASTER遥感影像及数字高程模型,得到研究区两期冰川分布图,在GIS支持下统计分析冰川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30a流域内冰川数量减少10%,面积退缩9%,冰储量减少8 4%;通过对不... 以西藏朋曲流域为例,利用1970年代中国冰川编目数据、2000/2001年ASTER遥感影像及数字高程模型,得到研究区两期冰川分布图,在GIS支持下统计分析冰川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30a流域内冰川数量减少10%,面积退缩9%,冰储量减少8 4%;通过对不同规模的冰川分析,再次证实小冰川对气候变化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变化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朋曲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中游金塔地区生态环境变化遥感监测 被引量:11
8
作者 鲁安新 陈贤章 +2 位作者 王建 王丽红 吴立宗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3-78,共6页
利用 1990年和 2 0 0 0年的TM遥感资料 ,在经过定标、几何校正和图像增强等图像处理的基础上对土地覆盖类型进行解译 ,从而实现黑河中游金塔地区的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 .从监测结果计算出黑河中游金塔地区 2 0 0 0年的生态环境相对于 1... 利用 1990年和 2 0 0 0年的TM遥感资料 ,在经过定标、几何校正和图像增强等图像处理的基础上对土地覆盖类型进行解译 ,从而实现黑河中游金塔地区的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 .从监测结果计算出黑河中游金塔地区 2 0 0 0年的生态环境相对于 1990年的生态环境变化如下 :人工用地增加34 17% ,农业用地增加 19 47% ,水体增加 8% ,湿地增加 6 3% ,未利用土地增加了 1 73% ,自然 /半自然植被减少 42 78%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黑河中游 生态环境 动态监测 金塔地区 农业用地 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在线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5
9
作者 南卓铜 李新 +3 位作者 王亮绪 丁永建 祝忠明 吴立宗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70-975,共6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致力于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的共享.在介绍西部数据中心整体结构的基础上,对西部数据中心的在线数据共享平台的技术实现方案、开发模式和数据库结构,元数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致力于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的共享.在介绍西部数据中心整体结构的基础上,对西部数据中心的在线数据共享平台的技术实现方案、开发模式和数据库结构,元数据标准、数据知识关联、分类和导航等关键技术实现进行了介绍.西部数据中心共享平台本着方便查询、详细数据说明、易于管理、着眼未来和突出服务等原则,充分利用最新的Web和GIS技术在政策许可范围内实现数据共享.最后,讨论了数据中心之间集成、模型服务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 在线数据共享平台 中国西部 元数据 数据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冰期以来羌塘高原中西部冰川变化图谱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德平 王利平 +3 位作者 刘时银 谢自楚 丁良福 吴立宗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0-47,共8页
运用地理信息图谱理论与方法,以地形图、航空相片、Landsat TM和ETM+遥感数据为基础数据源,分析了羌塘高原中西部小冰期至2000年代的冰川变化.结果表明:这里虽仍有部分冰川存在前进,但冰川整体呈萎缩状态,而且近几十年来,冰川退缩加剧.... 运用地理信息图谱理论与方法,以地形图、航空相片、Landsat TM和ETM+遥感数据为基础数据源,分析了羌塘高原中西部小冰期至2000年代的冰川变化.结果表明:这里虽仍有部分冰川存在前进,但冰川整体呈萎缩状态,而且近几十年来,冰川退缩加剧.与同一区域的普若岗日相比,研究区冰川更为稳定.与其它山区冰川相比,这里由于是极大陆型冰川区,所以冰川较其它山区冰川相对稳定.气温升高和降水减少是该区冰川退缩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高原中西部 RS和GIS 图谱 冰川变化 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4—2010年青藏高原长江源各拉丹冬地区冰川变化及其不确定性分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王媛 吴立宗 +1 位作者 许君利 刘时银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5-262,共8页
利用1964年美国CORONA间谍卫星影像和1976-2010年的Landsat MSS/TM/ETM+遥感影像,对青藏高原长江源各拉丹冬地区的冰川进行监测,获得每10a间隔的冰川面积数据,并对冰川制图中的不确定性进行了评估.由于冰川表面比较洁净,认为该地区冰川... 利用1964年美国CORONA间谍卫星影像和1976-2010年的Landsat MSS/TM/ETM+遥感影像,对青藏高原长江源各拉丹冬地区的冰川进行监测,获得每10a间隔的冰川面积数据,并对冰川制图中的不确定性进行了评估.由于冰川表面比较洁净,认为该地区冰川变化的不确定性主要由分辨率(Landsat)和人为操作差异造成,误差可达1%~2%.通过对比发现:1964-2010年间,各拉丹冬地区冰川面积总体上减少了45.75km2,相对变化为6.80%,冰川年平均变化速度约为0.99km2·a-1,相对变化速度为0.15%·a-1;该地区冰川总体退缩较为缓慢,但部分冰川变化显著,在138条冰川中,有14条大冰川存在较为明显的变化.在过去的近50a中,该地区的冰川并不是都呈退缩状态,先后有9条冰川出现过前进的现象,其中有1条冰川一直处于前进状态,长江源头冰川(姜古迪如北支冰川)先后出现过两次前进,分别发生在1964-1977年间和2000-2010年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 冰川变化 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 各拉丹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源技术在地球科学数据中心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亮绪 吴立宗 +1 位作者 南卓铜 李新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CSSCI 2010年第3期17-23,35,共8页
开源技术在近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地理空间开源软件也被广泛应用。针对地球科学数据中心的特点,介绍开源软件许可及可用于地球科学数据中心的四大类开源地理空间软件:服务器端应用、空间数据库、元数据应用和客户端应用,提出利用开源地... 开源技术在近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地理空间开源软件也被广泛应用。针对地球科学数据中心的特点,介绍开源软件许可及可用于地球科学数据中心的四大类开源地理空间软件:服务器端应用、空间数据库、元数据应用和客户端应用,提出利用开源地理空间软件构建地球科学数据中心共享门户系统,并以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为实例介绍了如何利用开源地理空间软件构建空间数据共享门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源软件 开源技术 科学数据中心 数据共享 空间数据 元数据 科学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数据文档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潘小多 李新 +3 位作者 南卓铜 吴立宗 王亮绪 李红星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CSSCI 2010年第3期30-35,共6页
数据文档是科学数据的必要补充,完善的数据文档对于未知的数据用户是非常有价值的,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为方便广大数据用户使用数据,尽量详细介绍与数据相关的背景知识,数据属性、数据的使用方法和数据的应用状况,同时也为了尊... 数据文档是科学数据的必要补充,完善的数据文档对于未知的数据用户是非常有价值的,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为方便广大数据用户使用数据,尽量详细介绍与数据相关的背景知识,数据属性、数据的使用方法和数据的应用状况,同时也为了尊重和保护数据生产者的知识产权,在文档里详细给出数据的引用方法,并提供与数据生产相关的文献信息,针对特色数据集和"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研究计划"汇交数据撰写文档,在网络上实现无限制浏览与下载,并实现wiki系统的协同写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文档 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数据共享 WIKI 科学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数据中心数据与知识集成 被引量:5
14
作者 南卓铜 王亮绪 +3 位作者 吴立宗 祝忠明 李新 丁永建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CSSCI 2010年第5期15-21,36,共8页
文章回顾了国际上大型科学数据中心知识集成的现状,认为越来越多的科学数据中心认识到数据中心需要集成更多的知识,以提高科学数据的可用性以及满足长时期数据存储的要求。传统的元数据结构在应对知识集成时面临诸多挑战。中国西部环境... 文章回顾了国际上大型科学数据中心知识集成的现状,认为越来越多的科学数据中心认识到数据中心需要集成更多的知识,以提高科学数据的可用性以及满足长时期数据存储的要求。传统的元数据结构在应对知识集成时面临诸多挑战。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西部数据中心)形成了从数据收集、规范化整理、数据集成挖掘到数据服务的完整体系,集成了一批西部环境和生态研究的关键数据,在数据中心层次上集成多元知识作了有益的开拓性的工作。文章还介绍了西部数据中心知识的表达形式,描述了以元数据为核心,数据文档和科学文献为补充的知识组织形式,并介绍了西部数据中心开展的集成数据检索导航、模型数据集和在线模型服务等知识挖掘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 知识集成 知识挖掘 元数据 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和GIS的喜马拉雅山科西河流域冰湖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1
15
作者 高晓 吴立宗 Pradeep K.Mool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57-569,共13页
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冰川退缩,冰湖数量增多和面积增大被认为指示气候变化的重要依据,冰湖面积增大导致其潜在危险性增大.因此,研究冰湖的变化对于气候变化和冰湖灾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采用人工解译的方... 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冰川退缩,冰湖数量增多和面积增大被认为指示气候变化的重要依据,冰湖面积增大导致其潜在危险性增大.因此,研究冰湖的变化对于气候变化和冰湖灾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采用人工解译的方法,获取了喜马拉雅山地区科西河流域1990年前后、2000年和2010年的冰湖数据,并对冰湖面积〉0.1 km^2且一直存在的199个冰湖的面积和长度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科西河流域内面积〉0.1 km^2的冰湖的面积呈现增加趋势,1990年冰湖面积为73.59 km^2,2010年冰湖面积增加至86.12 km^2.科西河流域内喜马拉雅山南北坡冰湖变化存在差异,喜马拉雅山北坡变化较大的冰湖主要分布在海拔4 800-5 600 m之间,而南坡变化较大的冰湖主要分布在海拔4 300-5 200 m之间;喜马拉雅山北坡的冰湖有65%的冰湖表现扩张,且扩张冰湖的面积主要是由冰湖在靠近终碛垅的一端基本不发生变化,而仅在靠近冰川一端发生变化贡献的;喜马拉雅山南坡的冰湖有32%的冰湖变化表现扩张,且扩张的冰湖面积主要来自于冰面湖扩张.在科西河流域内,位于喜马拉雅山北坡的冰湖平均变化速度略高于南坡的冰湖平均变化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湖 遥感 冰湖变化 冰川 科西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数据中心的数据服务实践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红星 王建 +4 位作者 南卓铜 王亮绪 吴立宗 潘小多 李新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CSSCI 2010年第3期24-29,共6页
科学数据是人类科学活动成果的积累,对于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科学数据共享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简称西部数据中心)面向"中国西部环境与生... 科学数据是人类科学活动成果的积累,对于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科学数据共享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简称西部数据中心)面向"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计划"及广大科研工作者展开科学数据服务,并已取得显著的服务成效。数据中心采取的多层次的共享政策及主动、专业、专职的服务小组是数据共享服务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数据发布方、数据作者与用户三方交流机制的建立及面向科学研究的数据服务是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同时,数据共享机制不健全、国家层面的共享环境没有形成是目前阻碍数据共享服务发展的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数据服务 数据共享 科学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数据中心数据集成和共享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亮绪 南卓铜 +6 位作者 吴立宗 冉有华 李红星 潘小多 祝忠明 李新 丁永建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CSSCI 2010年第5期30-36,共7页
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承担西部计划项目数据产出的收集、管理、集成,并面向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的各个领域提供科学数据服务,形成了从数据收集、规范化整理、集成挖掘到数据服务的体制,建成了功能丰富的数据共享网站系统,集成... 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承担西部计划项目数据产出的收集、管理、集成,并面向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的各个领域提供科学数据服务,形成了从数据收集、规范化整理、集成挖掘到数据服务的体制,建成了功能丰富的数据共享网站系统,集成了一批西部环境与生态乃至整个中国陆域地球表层科学方面的关键数据集,为西部计划等项目及科研团体与个人提供了持续的数据服务。文章总结了西部数据中心的总体框架、数据集成和数据服务,并探讨了西部数据中心持续发展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数据中心 数据共享 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数据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泊尔喜马拉雅山冰川分布特征 被引量:3
18
作者 殷俊琦 谢自楚 +2 位作者 吴立宗 MOOL K PRADEEP BAJRACHARYA R SAMJWAL 《晓庄学院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8-83,共6页
在中段喜马拉雅山南坡的尼泊尔境内,利用尼泊尔两次编目数据、2009—2010年Landsat遥感影像及数字高程模型,得到最新尼泊尔喜马拉雅山冰川分布图.利用GIS和统计软件分析了该地区冰川的空间分布、规模、类型特征.结果如下:水平方向上,冰... 在中段喜马拉雅山南坡的尼泊尔境内,利用尼泊尔两次编目数据、2009—2010年Landsat遥感影像及数字高程模型,得到最新尼泊尔喜马拉雅山冰川分布图.利用GIS和统计软件分析了该地区冰川的空间分布、规模、类型特征.结果如下:水平方向上,冰川面积在经度上呈波状分布;垂直方向上,最大面积高度及对应的最大面积值分布流域从大到小是Gandaki、Koshi、Karnali流域.冰川面积在垂直空间的集中性与冰川作用差呈负相关;各流域发育小型冰川的条数较多,中型冰川的面积较多.大型冰川对地势和降水条件要求高,只分布在尼泊尔中部和东部;形态类型以复式流域、复式盆地和单一盆地为主,表碛覆盖冰川和雪崩补给冰川分布普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 尼泊尔 喜马拉雅山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G支付方式下医院运营现状分析——以山东省青岛市某民营专科医院为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季金凤 吴立宗 +3 位作者 董超 张磊 董砚虎 田立启 《中国医疗保险》 2024年第1期89-94,共6页
目的:本研究从民营专科医院角度出发,分析DRG付费模式下民营专科医院的运营现况,总结医院运营发展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运营发展策略。方法:选取青岛市某三级民营专科医院2022年1月1日至8月31日以及2023年1月1日至8月31日住... 目的:本研究从民营专科医院角度出发,分析DRG付费模式下民营专科医院的运营现况,总结医院运营发展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运营发展策略。方法:选取青岛市某三级民营专科医院2022年1月1日至8月31日以及2023年1月1日至8月31日住院病例共6006份。运用描述性分析法,从医疗服务能力、财务类、医疗质量及运营效率四个维度指标出发,对入组DRG病例情况进行基本分析,采用间断时间序列模型评估DRG付费对该院运营的影响程度。结果:在DRG付费改革下,该院面临病组权重赋分值低,诊疗价值难体现;运营收益下降,学科建设发展受影响;医疗服务质量下降,诱发不合理诊疗行为;科室缺乏DRG付费政策认知,存在执行不足等问题。结论:民营专科医院需明确DRG政策要求,通过精准病组权重赋分,规范病案管理体系;构建精细化管理体系,助推医院运营发展;以医疗质量为核心,优化绩效考核方案;提升DRG培训质量,促进学科建设等对策,并结合医院发展实际作出动态调整,提升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 民营专科医院 间断时间序列模型 运营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第1-10次北极科学考察走航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集(1999-2019年)
20
作者 李亚炜 沈辉 +6 位作者 孙启振 吴立宗 綦欣 戴友为 孙虎林 马靖凯 李志强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4年第3期338-347,共10页
气象数据是地球系统科学重要的基础性数据之一。在1999–2019年间中国北极科学考察的10个航次中,利用船载自动气象站(Lica-701、Vaisala MILOS500、天诺CR3000和XZC6-1)采集了走航气象数据。本研究对中国第1–10次北极考察走航气象数据... 气象数据是地球系统科学重要的基础性数据之一。在1999–2019年间中国北极科学考察的10个航次中,利用船载自动气象站(Lica-701、Vaisala MILOS500、天诺CR3000和XZC6-1)采集了走航气象数据。本研究对中国第1–10次北极考察走航气象数据进行了标准化整理、质量控制和评估,形成本数据集,主要包括气温、相对湿度、气压、风向和风速5个气象要素,共有20个气象数据文件,数据时间分辨率为1小时。本数据集能够为深入了解北极区域气候变化、研究北极区域天气变化过程及评估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等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 走航 自动气象站 气象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