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整合与体制重塑:以1949-1956年农业合作化运动为中心考察 被引量:6
1
作者 吴建征 武力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9-35,共7页
1949—1956年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国家催生的基础上,大体经历了衍生发展、短暂异动、格局形成的"三部曲"。这一进程中,充斥着国家整合与体制重塑的色彩。在国家与乡村社会的互动进程中,国家为推动性因素,集体为连接性纽带,农... 1949—1956年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国家催生的基础上,大体经历了衍生发展、短暂异动、格局形成的"三部曲"。这一进程中,充斥着国家整合与体制重塑的色彩。在国家与乡村社会的互动进程中,国家为推动性因素,集体为连接性纽带,农民为最终执行者。在经历了衍生、发展、高潮、异动与基本形成的进程后,农业合作化存续发展并作用于整个集体化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合作化运动 土地改革 统购统销 乡村治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整合与经济重塑:统购统销与乡村社会发展之嬗变(1953—1958) 被引量:3
2
作者 吴建征 朱汉国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6-60,共5页
统购统销是国家基于经济发展的整体需要而采取的一项制度。该制度的诞生曾经历一个反复论证的过程。在1953—1958年的实施过程中,一方面,国家通过该制度进一步整合乡村经济,将其纳入到国民经济体系的框架中,重构了农村生产与流通体系,... 统购统销是国家基于经济发展的整体需要而采取的一项制度。该制度的诞生曾经历一个反复论证的过程。在1953—1958年的实施过程中,一方面,国家通过该制度进一步整合乡村经济,将其纳入到国民经济体系的框架中,重构了农村生产与流通体系,促进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完成了对乡村经济的重塑;另一方面,乡村经济对统购统销制度进行了很强的回应,回应既包括积极的范畴,也包括消极的抵制。最终,在国家与农民的博弈中达到暂时平衡,统购统销制度得以延续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整合 经济重塑 统购统销 乡村社会发展 1953—195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购统销制度中的“异动”:国家与农民博弈视角下的1956年前后农村自由市场短暂开放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建征 朱汉国 《兰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19,共8页
1956年农村自由市场开放是国家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在流通领域的一次探索,其衍生经历了一个反复论证过程。从1956年下半年到1957年夏季不到一年的探索实践中,一方面,国家试图通过自由市场开放解决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所暴露的弊端,农民... 1956年农村自由市场开放是国家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在流通领域的一次探索,其衍生经历了一个反复论证过程。从1956年下半年到1957年夏季不到一年的探索实践中,一方面,国家试图通过自由市场开放解决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所暴露的弊端,农民也对自由市场开放进行了积极回应,这对促进农村商业流通、发展副业生产起到了正面效应;另一方面,农民的"反向"行为致使自由市场的开放引发了对国家统购统销政策的冲击,并对合作化制度产生了负面影响,为此,国家对自由市场进行严格控制。事实上,这次自由市场的短暂开放,是在统购统销制度下的一次"异动",并反映出在探索市场模式过程中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博弈。最终,自由市场又处于近乎关闭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购统销“异动” 农村自由市场 短暂开放1956年前后 国家与农民 博弈互动 权力下放 积极回应“反向”行为 政策控制 近乎关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制重塑与多方互动:人民公社与乡村社会发展之嬗变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建征 武力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4期91-98,共8页
农村人民公社是在国家催生基础上形成并存续于集体化时期的一项重要制度。其发展轨迹经历了国家催生、格局形成、两次异动的"三部曲"。在这一过程中,充斥着体制重塑与多方互动的色彩。在国家与乡村社会的互动进程中,国家为主... 农村人民公社是在国家催生基础上形成并存续于集体化时期的一项重要制度。其发展轨迹经历了国家催生、格局形成、两次异动的"三部曲"。在这一过程中,充斥着体制重塑与多方互动的色彩。在国家与乡村社会的互动进程中,国家为主导因素,公社与基层干部为联结纽带,农民为最终执行者。在人民公社的发展演进过程中,国家通过人民公社整合与重塑乡村社会,并引发两方面效应。一方面乡村社会与农民为国家整体战略发展做出了贡献,另一方面又存有一定的消极抵制情绪。在这种博弈互动与碰撞中,虽未从根本上形成国家与农民关系的良性互动,但使该制度得以存续和深化,并发展作用于整个集体化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塑 互动 人民公社 乡村社会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产出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建征 汪海洋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34-237,共4页
为了对区域农业产出水平和农业竞争力水平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对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面板数据进行了显著性和贡献率分析.结果表明:地方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产出有显著影响,投入产出效率不高,投入产出弹性系数为0.160 891,地方财政农业... 为了对区域农业产出水平和农业竞争力水平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对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面板数据进行了显著性和贡献率分析.结果表明:地方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产出有显著影响,投入产出效率不高,投入产出弹性系数为0.160 891,地方财政农业支出的投入产出弹性较小;地方财政农业支出对粮食主产区农业产出的贡献率不高,1997-2004年和2004-2011年分别为35.56%和45.40%,不同粮食主产省份之间差别较大,河南、江苏、山东3省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产出的贡献率较大;不同粮食主产省有显著不同的农业发展禀赋,不同省份的农业产出自发性贡献率差异较大,在-20.43%~45.37%,1997-2004年和2004-2011年各粮食主产省平均农业产出自发性贡献率分别为21.79%和28.52%,以浙江和辽宁的自发性贡献率较高.另外,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对农业产出有负向的显著影响,即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对农业产出非但没有促进作用,反而对农业产出的增加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农业支出 农业产出的贡献率 农业产出自发性贡献率 粮食主产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合作化时期的国家、集体与农民——以耿长锁农业合作社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建征 庞琳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3-78,共6页
农业合作化时期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期间所演绎的国家、集体、农民之间关系的演变,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同时也是研究我国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视角。耿长锁农业合作社作为我国农业合作化时期的典型,在其建立、发展及具... 农业合作化时期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期间所演绎的国家、集体、农民之间关系的演变,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同时也是研究我国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视角。耿长锁农业合作社作为我国农业合作化时期的典型,在其建立、发展及具体运营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国家、集体、农民三者之间关系的相互博弈,即国家自上而下对农村进行政策干涉;集体作为连接国家和农民两者之间的纽带;农民自下而上进行自身合法权益追求。而整个互动体系又呈现出不同的演变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 集体 农民 耿长锁农业合作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购统销制度下农民的多重心态与行为(1953—1957) 被引量:2
7
作者 吴建征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3-107,共5页
统购统销是在国家催生基础上形成并作用于农村流通领域的制度,是国家试图改造与重塑农村经济并保障工业化战略的重要载体。统购统销制度实行后,农民的心态激烈变化,先后表现出不安、反感和激荡,之后又归于“相对平复”。与此相对应的是... 统购统销是在国家催生基础上形成并作用于农村流通领域的制度,是国家试图改造与重塑农村经济并保障工业化战略的重要载体。统购统销制度实行后,农民的心态激烈变化,先后表现出不安、反感和激荡,之后又归于“相对平复”。与此相对应的是,其外在行为也伴有发牢骚、瞒产量、藏粮食、乱挥霍、抢购粮、闹退社等现象。可以说,面对统购统销制度,农民从初始化的迥异状态,到不同层级的不满抵制情绪与行为抗争,再到与国家互动呼应达到“暂时平衡”。在这种博弈互动与碰撞中,虽未从根本上形成国家与农民关系的良性互动,但使该制度得以存续和深化,并发展作用于几乎整个集体化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购统销 农民心态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整合与乡村回应--以1961-1965年统购统销制度调整为中心的考察
8
作者 吴建征 武力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1-106,共6页
统购统销制度在其发展演进历程中,曾面临"大跃进"时期的危境,国家与农民关系呈现出"失衡"的异动。而这种平衡的打破源于粮食问题和购销政策的嬗变。有鉴于此,国家通过对统购统销政策进行多重调整,实现了对危机的化... 统购统销制度在其发展演进历程中,曾面临"大跃进"时期的危境,国家与农民关系呈现出"失衡"的异动。而这种平衡的打破源于粮食问题和购销政策的嬗变。有鉴于此,国家通过对统购统销政策进行多重调整,实现了对危机的化解。而农民和乡村社会对此既有积极的互动,又有消极的抵制。在这种博弈中,虽未形成国家与农民在这一领域关系的根本良性互动,但使该制度得以存续和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回应 统购统销 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民经济调整期的自营业务与代购代销——以1961-1965年廊坊供销合作社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建征 《统计与管理》 2015年第12期133-134,共2页
在1961-1965年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商业系统也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整合与重组,其中之一便是供销合作系统从商业系统和人民公社中分离。廊坊供销合作系统在这一时期积极开展自营业务,并建立代购代销点,从而促进供销合作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国民经济调整期 自营业务 代购代销 廊坊供销合作社 1961-196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合作化时期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10
作者 吴建征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6-47,共2页
河北五公村农业合作社是我国农业集体化时期的典型,在合作社的具体运营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农业合作化时期的国家、集体、农民三者之间关系的频繁互动。
关键词 国家 集体 农民 五公村 农业合作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改革思路及其策略分析——以廊坊供销合作社为个案
11
作者 吴建征 苑鹤 《知识经济》 2015年第19期62-62,共1页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尤其是供销合作社的改革是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廊坊供销合作社同全国许多合作社一样,目前面临着转型发展的重要瓶颈问题。供销合作社应在建立科学有效运行机制,全面促进农村合作经济发展;依据现代商品流通特点,建...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尤其是供销合作社的改革是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廊坊供销合作社同全国许多合作社一样,目前面临着转型发展的重要瓶颈问题。供销合作社应在建立科学有效运行机制,全面促进农村合作经济发展;依据现代商品流通特点,建立现代网络服务体系;整合资源优势,促进供销合作社的合作与联合;不断加强资产、股金、财务等方面的整理,加强内外关系协调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新时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廊坊供销合作社 个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廊坊供销合作社与农村集市贸易关系研究
12
作者 吴建征 庞琳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4年第20期92-92,共1页
在1961~1965年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廊坊地区供销合作社系统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建立与完善了集市贸易管理机构,并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集市贸易工作的开展。总体而言,在这一时期廊坊地区的集市贸易基本上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起到了... 在1961~1965年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廊坊地区供销合作社系统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建立与完善了集市贸易管理机构,并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集市贸易工作的开展。总体而言,在这一时期廊坊地区的集市贸易基本上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起到了活跃农村市场、支持农业生产发展和巩固集体经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廊坊供销社 农村经济 集市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抗战前后的安国药材市场
13
作者 吴建征 任会来 《科教文汇》 2008年第7期130-130,132,共2页
卢沟桥事变前,虽然华北不断遭到日寇的侵夺,经济环境日益恶化。但是,安国药材市场的正常地经济秩序并没有出现大的紊乱,药市发展仍然呈上升趋势。"七七事变"后,华北的经济条件在战争的破坏下急剧恶化,安国药材市场也最终走向... 卢沟桥事变前,虽然华北不断遭到日寇的侵夺,经济环境日益恶化。但是,安国药材市场的正常地经济秩序并没有出现大的紊乱,药市发展仍然呈上升趋势。"七七事变"后,华北的经济条件在战争的破坏下急剧恶化,安国药材市场也最终走向毁灭的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前后 安国药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廊坊供销合作社经营的徘徊前行、发展与探索
14
作者 吴建征 《知识经济》 2016年第3期78-78,共1页
在1977-1978年的两年徘徊前行期里,廊坊供销合作社在经营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改革。具体而言,主要包括生产资料供应、生活资料供应、收购农副土特等三个方面。这时期的探索与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并为改革开放后的工作开展起到了重... 在1977-1978年的两年徘徊前行期里,廊坊供销合作社在经营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改革。具体而言,主要包括生产资料供应、生活资料供应、收购农副土特等三个方面。这时期的探索与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并为改革开放后的工作开展起到了重要的准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廊坊供销社 徘徊前行期 经营领域 发展与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黎庶昌和记忆中的西方
15
作者 吴建征 《工会博览(理论研究)》 2011年第4期279-280,共2页
从一个出生于书香门第的儒生到晚晴第一批外交官,作为近代中国著名的外交家,黎庶昌在其十余年的外交生涯中,虚心求教、平等待人,在外交的原则问题上则据理力争,受到了各国使臣的敬佩,也得到了所驻国的尊重。
关键词 黎庶昌 西方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 被引量:3
16
作者 庞琳 吴建征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9期I0002-I0002,共1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的红色文化资源仍然指引着中华民族的前进方向。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挖掘红色文化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的红色文化资源仍然指引着中华民族的前进方向。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精髓,以文化人、以文感人,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二者深度融合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红色文化资源 以文化人 历史文化内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深度融合 融合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视角下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庞琳 吴建征 《科技资讯》 2014年第9期253-253,255,共2页
对高等学校学生进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是适应国情发展的需要,是适应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高校改革的必然要求。本文以科技创新为视角,从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科技创新和实践所面临的问题、如何构建高校大学生科技创... 对高等学校学生进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是适应国情发展的需要,是适应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高校改革的必然要求。本文以科技创新为视角,从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科技创新和实践所面临的问题、如何构建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实践的长效机制等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建立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的长效机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地方高校大学生 长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宝卷学研究的三个维度:宗教·文学·音乐——以古月斋藏《鹦儿宝卷》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罗海燕 吴建征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30-35,共6页
宝卷包罗宏富,广涉宗教、文学、音乐等方面。欲更客观、完善地认识宝卷及其价值,应从民间宗教、文学曲艺与音乐仪式的整体视角去关注。古月斋藏《鹦儿宝卷》堪为善本,是大陆所存最早的本子。它扩大了鹦鹉行孝题材的影响,与其它同题材文... 宝卷包罗宏富,广涉宗教、文学、音乐等方面。欲更客观、完善地认识宝卷及其价值,应从民间宗教、文学曲艺与音乐仪式的整体视角去关注。古月斋藏《鹦儿宝卷》堪为善本,是大陆所存最早的本子。它扩大了鹦鹉行孝题材的影响,与其它同题材文体一起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鹦鹉行孝话语体系,丰富了中国文学。同时,它所兼具的民间宗教经卷与通俗文学的特征,反映了宝卷由民间宗教经卷向世俗文学作品过渡的发展态势。此外,它对道情等民间曲调的独特运用,也证明了当时民间宗教经卷与宗教音乐在世俗化层面实现融合的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卷学 宗教 文学 音乐 鹦儿宝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安国药市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永刚 吴建征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76-78,共3页
安国药市在我国华北地区久负盛名,素有"天下第一药市"之称,至近代,已成为全国著名的药材集散中心。本文试从交易场所、客商构成、对外贸易、保障体系等角度对安国药市进行分析,探讨其运营模式对近代中国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重... 安国药市在我国华北地区久负盛名,素有"天下第一药市"之称,至近代,已成为全国著名的药材集散中心。本文试从交易场所、客商构成、对外贸易、保障体系等角度对安国药市进行分析,探讨其运营模式对近代中国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进而为中国特色的区域市场经济建设提供些许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安国 药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严修与直隶教育近代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兵 吴建征 杨路轩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45-49,共5页
严修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其教育主张及教育实践极大促进了直隶教育的近代化。他提出了改革进而废除科举制的主张,这为直隶教育向近代化方向迈进清除了最大的障碍;在学部主政期间他创立新的教育体制,为直隶教育近代化奠定... 严修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其教育主张及教育实践极大促进了直隶教育的近代化。他提出了改革进而废除科举制的主张,这为直隶教育向近代化方向迈进清除了最大的障碍;在学部主政期间他创立新的教育体制,为直隶教育近代化奠定了制度基础;此外,他兴办了各级各类的新式学堂,形成了直隶近代教育体系的雏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修 直隶教育 近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