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自噬相关的基因及CT影像特点构建肾细胞癌患者预后模型
1
作者 李亚县 吴伟宙 +3 位作者 王琼仁 詹雄宇 郑明星 谭万龙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081-1090,共10页
目的探究自噬相关基因在肾细胞癌发展中的作用,基于自噬相关的基因及CT影像特点构建肾细胞癌患者预后模型。方法从TCGA数据库下载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相关资料,结合自噬相关基因集,探索基于自噬相关基因的肾癌分子亚型及构建个体化自噬评... 目的探究自噬相关基因在肾细胞癌发展中的作用,基于自噬相关的基因及CT影像特点构建肾细胞癌患者预后模型。方法从TCGA数据库下载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相关资料,结合自噬相关基因集,探索基于自噬相关基因的肾癌分子亚型及构建个体化自噬评分系统;通过分析TCIA数据库中肾细胞癌患者CT资料,构建自噬相关基因风险模型及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肾癌患者预后。结果将肾透明细胞癌分为两种新的分子亚型,预后较差的亚型患者伴有大量免疫细胞浸润(P<0.05),且临床分级更高、分期更晚(P<0.05)。高自噬评分患者的肿瘤基因突变频率明显增加、肿瘤体积更大、更晚期、预后更差(P<0.05)。影像组学联合自噬相关基因模型可较准确预测肾癌患者预后(曲线下面积0.922,95%CI:0.852~0.993)。结论自噬评分高的肾癌患者预后较差,影像组学联合自噬相关基因模型在预测肾癌患者预后中有较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自噬 影像组学 预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酸钙结石尿路大肠埃希菌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吴文起 吴伟宙 +1 位作者 钟芳灵 黄健 《临床外科杂志》 2019年第2期102-104,共3页
泌尿系结石是最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我国最近一项横断面调查研究显示,中国成年人泌尿系结石患病率高达6. 5%[1]。近年来,其发病率日益增高,其5年复发率可高达30. 0%~50. 0%。泌尿系结石的反复发生常会导致肾功能受损甚至衰竭[2],严重... 泌尿系结石是最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我国最近一项横断面调查研究显示,中国成年人泌尿系结石患病率高达6. 5%[1]。近年来,其发病率日益增高,其5年复发率可高达30. 0%~50. 0%。泌尿系结石的反复发生常会导致肾功能受损甚至衰竭[2],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泌尿系结石按结石成分可分为草酸钙结石、感染性结石和尿酸结石等多种类型。泌尿系结石与尿路感染关系密切,尿路感染是结石常见的合并症,而尿路感染也可以促进结石形成[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钙结石 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药物敏感性 系统发育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护生在校内护理技能考核中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陆妃妃 罗艳华 +1 位作者 张扬 吴伟宙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16,共5页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对校内护理技能考核的情感体验以及对护理技能考核的建议,分析校内护理技能考核存在的问题,为校内护理技能考核的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2017年4月采取目的抽样法抽取本科护生24名为研究对象,进行焦点小组访谈,了解本科护...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对校内护理技能考核的情感体验以及对护理技能考核的建议,分析校内护理技能考核存在的问题,为校内护理技能考核的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2017年4月采取目的抽样法抽取本科护生24名为研究对象,进行焦点小组访谈,了解本科护生在校内护理技能考核中的真实体验,并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分析提炼主题。结果提炼出本科护生在护理技能考核中的体验,含以下6个主题:有利于护生掌握技能,有利于增进护生之间感情,存在机械感,存在不公平对待,心理压力大以及对考核的建议;其中对考核的建议包括优化考核内容、丰富考核方式、统一考核标准、增强有效沟通。结论本科护生在护理技能考核中存在正性和负性情感体验,相关部门应针对引起负性心理体验的原因和本科护生对考核的建议,开展校内护理技能考核改革,加强本科护生对校内技能考核的正性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护生 护理技能考核 体验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中心15269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成分分析 被引量:36
4
作者 吴伟宙 黄健 +8 位作者 梁雄发 钟芳灵 赖永长 曾滔 陈东 欧莉莉 梁叶萍 曾国华 吴文起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51-655,共5页
目的探讨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成分特点及不同年份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1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5269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男9019例,女6250例。将患者按年龄分为A组(≤18岁)、B组(19-40岁)、C组(41-60岁... 目的探讨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成分特点及不同年份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1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5269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男9019例,女6250例。将患者按年龄分为A组(≤18岁)、B组(19-40岁)、C组(41-60岁)、D组(〉60岁)。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年份患者的结石成分特点。结果结石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草酸钙9803例(64.2%),碳酸磷灰石2358例(15.4%),尿酸2125例(13.9%),磷酸钙420例(2.8%),磷酸镁铵395例(2.6%),胱氨酸96例(0.6%),尿酸铵62例(0.4%),其他10例(0.1%)。男性患者的草酸钙结石比例[6221例(69.0%)]高于女性患者[3582例(57.3%)](P〈0.001),而女性患者的磷酸钙[210例(3.4%)]、磷酸镁铵[230例(3.7%)]、碳酸磷灰石(1328例(21.3%)]结石比例均高于男性患者[210例(2.3%)、165例(1.8%)、1030例(11.4%)](P〈0.001)。D组的尿酸结石[679例(20.7%)]比例高于A组[23例(9.1%)]、B组[260例(7.9%)和C组[1163例(13.8%)](P〈0.001)。B组碳酸磷灰石的比例[652例(19.7%)]最高(P〈0.001)。A组的尿酸铵[9例(3.5%)]、胱氨酸[36例(14.2%)]结石的比例最高(P〈0.001)。成年患者中,尿酸结石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分别为B组260例(7.9%)、C组1163例(13.8%)、D组679例(20.7%)(P〈0.001);碳酸磷灰石结石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减小,分别为B组652例(19.7%)、c组1270例(15.1%)、D组416例(12.7%)(P〈0.001)。随年份增长,草酸钙(OR=0.944,95%C10.927-0.962,P〈0.001)、尿酸铵(OR=0.854,95%C10.742-0.982,P=0.027)结石比例下降,磷酸钙(OR=1.192,95%CI1.127-1.261,P〈0.001)、尿酸(OR:1.042,95%CI1.015-1.069,P=0.002)、磷酸镁铵(OR=1.078,95%CI1.019-1.141,P:0.009)结石比例上升。结论不同性别、年龄患者的结石成分不同,草酸钙结石更常见于男性患者,而磷酸镁铵和碳酸磷灰石结石更多见于女性患者。〉60岁患者尿酸结石更普遍,19-40岁患者中碳酸磷灰石更多见。随着年份的增长,草酸钙、尿酸铵结石比例呈下降趋势,而磷酸钙、尿酸、磷酸镁铵结石比例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结石 结石成分 性别 年龄 年份
原文传递
结石细菌培养在PCNL术后感染性并发症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7
5
作者 曾滔 安凌悦 +6 位作者 吴伟宙 陈东 赵志健 段小鹿 梁叶萍 曾国华 吴文起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51-255,共5页
目的探讨结石细菌培养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感染性并发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1060例行一期PCNL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14例,女446例。年龄(52.4±12.2)岁。结... 目的探讨结石细菌培养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感染性并发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1060例行一期PCNL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14例,女446例。年龄(52.4±12.2)岁。结石负荷(1499.6±1435.3)mm^2。收集清洁中段尿及术中结石标本用于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记录患者膀胱中段尿和结石的细菌培养结果、药敏试验结果、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以及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分析结石细菌培养阳性者与阴性者术后发热和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本研究1060例,膀胱中段尿培养出22种细菌,结石培养出52种细菌。结石细菌培养阳性率高于中段尿[31.8%(337/1060)与20.9%(222/1060),P<0.001]。中段尿和结石中最常见的细菌均为大肠埃希菌,但大肠埃希菌阳性率中段尿高于结石[52.3%(116/222)与43.6%(147/337),P<0.05]。中段尿和结石来源的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耐药率均高于40%,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等药物耐药率均低于10%,两者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现发热111例(10.5%),尿源性脓毒血症22例(2.1%)。结石细菌培养阳性患者术后发热和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率均高于结石细菌培养阴性患者[23.7%(80/337)与4.3%(31/723);4.2%(14/337)与1.1%(8/723),P均<0.05]。术前膀胱中段尿细菌培养阴性患者中,结石细菌培养阳性者的术后发热率高于阴性者[17.9%(30/168)与4.2%(28/670),P<0.05]。结石细菌培养阳性患者中,术后抗菌药物与结石药敏试验结果一致者的术后发热率低于与结石药敏试验不符者[17.5%(22/126)与27.5%(58/211),P<0.05]。结论结石细菌培养阳性率高,细菌菌谱复杂,多重耐药比例高。即使术前中段尿细菌培养为阴性,结石细菌培养阳性仍是PCNL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石细菌培养结果在PCNL术后感染性并发症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结石症 经皮肾镜取石术 尿培养 结石培养 术后感染 抗菌药物
原文传递
993例维吾尔族小儿尿路结石临床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黄健 阿布都卡哈尔.巴吐尔 +7 位作者 哈木拉提.吐送 梁雄发 钟芳灵 曾滔 艾尔肯.吐尔逊 吴伟宙 曾国华 吴文起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8年第7期563-566,570,共5页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小儿尿路结石的临床特点,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993例维吾尔族小儿尿路结石,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法对其进行结石成分分析,并探讨其临床特征。结果:993例患儿中位数(四分位数)年龄为3(1,8)岁(范围0.17~1...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小儿尿路结石的临床特点,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993例维吾尔族小儿尿路结石,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法对其进行结石成分分析,并探讨其临床特征。结果:993例患儿中位数(四分位数)年龄为3(1,8)岁(范围0.17~17岁),其中<2岁的患儿占47.94%。男性患儿679例(68.38%),女性患儿314例(31.62%),性别比为2.16∶1。最常见的结石成分为尿酸铵结石350例(35.25%),其次为草酸钙结石291例(29.31%)。上尿路结石明显多于下尿路结石(87.71%vs.12.28%,P<0.001)。其中肾结石826例最为常见(83.18%),其次为膀胱结石112例(11.28%)。男性患儿肾结石所占比例较女性患儿低(79.23%vs.91.72%,P<0.001),膀胱结石所占比例较女性患儿高(14.72%vs.3.82%,P<0.001)。尿酸及尿酸铵结石比例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P<0.001),而草酸钙结石比例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P<0.001)。结论:新疆维吾尔族小儿尿路结石发病年龄早,以尿酸铵结石为主,其结石成分及好发部位均随着年龄变化而有所变化。进一步了解尿酸铵结石的成因对维吾尔族小儿尿石症的治疗和预防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结石 结石成分 儿童 维吾尔族
原文传递
经皮肾镜取石术围手术期尿路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9
7
作者 安凌悦 吴伟宙 +4 位作者 曾滔 张世科 徐鹏 曾国华 吴文起(审校)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412-414,共3页
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是目前治疗>2 cm上尿路结石的"金标准",围手术期合并尿路感染是PCNL术后引发尿源性感染相关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围手术期准确、高效的诊断尿路感染不仅对预判术后感染具有重要价值,更对制定抗菌药... 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是目前治疗>2 cm上尿路结石的"金标准",围手术期合并尿路感染是PCNL术后引发尿源性感染相关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围手术期准确、高效的诊断尿路感染不仅对预判术后感染具有重要价值,更对制定抗菌药物的应用策略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旨在结合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对PCNL围手术期尿路感染的诊断、治疗及临床意义进行总结,探讨PCNL围手术期关于尿路感染仍需注意的关键问题以及今后需要关注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取石术 尿路感染 诊断 治疗 抗菌药物
原文传递
完全无管化与标准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钟芳灵 梁雄发 +5 位作者 黄健 吴伟宙 胡晨波 吴文起 曾国华 雷鸣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完全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与标准PCNL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时限为从建库到2018年2月28日关于完全无管化PCNL和标准PCNL治疗肾结石的随机对照试验... 目的系统评价完全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与标准PCNL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时限为从建库到2018年2月28日关于完全无管化PCNL和标准PCNL治疗肾结石的随机对照试验或回顾性病例对照试验,2名作者独立进行文献筛查和数据提取,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随机对照研究,2篇病例对照研究,共计781例患者,其中完全无管化PCNL组379例,标准PCNL组40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完全无管化PCNL组的手术时间短于标准PCNL组(WMD:-2.72;95%CI:-4.05^-1.39;P<0.001);住院时间短于标准PCNL组(WMD:-1.48;95%CI:-1.84^-1.11;P<0.001);术后镇痛需求低于标准PCNL组(WMD:-6.91;95%CI:-9.00^-4.82;P<0.001);两组在结石清除率、术后血红蛋白丢失量及输血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完全无管化PCNL在治疗选择性肾结石患者方面优于标准PCNL,可以明显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镇痛需求,而且不会增加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无管化 标准 经皮肾镜 荟萃分析
原文传递
基质蛋白在泌尿系结石形成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李雄才 钟芳灵 +4 位作者 吴伟宙 张世科 黄亚鹏 曾国华 吴文起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9年第9期741-744,共4页
泌尿系结石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之一,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良性疾病,然而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文旨在对泌尿系结石中的蛋白质成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通过对目前结石基质蛋白(SMP)在不同成分结石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泌尿系结石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之一,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良性疾病,然而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文旨在对泌尿系结石中的蛋白质成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通过对目前结石基质蛋白(SMP)在不同成分结石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的研究进行总结归纳,为后续深入的研究泌尿系结石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结石 基质蛋白 蛋白组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