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厦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鹭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17
1
作者 吝涛 薛雄志 +1 位作者 卢昌义 洪华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998-4006,共9页
白鹭的生态安全是指白鹭所处的生态系统能够维持白鹭种群持续生存的需求和条件,其中关键是白鹭生境的安全。白鹭生境安全从根本上取决于生境的适宜性和人为对生境的干扰程度,又可以理解为生境受到人类干扰后所能保持的生态适宜性。分别... 白鹭的生态安全是指白鹭所处的生态系统能够维持白鹭种群持续生存的需求和条件,其中关键是白鹭生境的安全。白鹭生境安全从根本上取决于生境的适宜性和人为对生境的干扰程度,又可以理解为生境受到人类干扰后所能保持的生态适宜性。分别选择白鹭在厦门的2个主要繁殖栖息生境———大屿岛和鸡屿岛和10个代表性觅食生境为研究对象,对白鹭生境的生态适宜性和人为干扰程度进行分别评价。其中,生境适宜性评价采用指标体系法,通过赋值、计算进行评价;人为干扰程度评价主要依靠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方法,将人为干扰程度用不同土地利用形式代表,利用Mapinfo7.0和ArcView3.2a地理信息分析软件对白鹭生境的人为干扰程度进行计算评价。最后,结合生境适宜性评价和人为干扰程度评价结果,对厦门自然保护区白鹭的生态安全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鸡屿岛和大屿岛作为白鹭在厦门的繁殖栖息地的生态安全程度均处于安全等级,鸡屿岛的生态安全程度高于大屿岛。厦门白鹭的觅食生境总体来看处于较安全等级,但没有一处觅食地是属于安全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鹭 自然保护区 生态安全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状”生态指标体系构建及其指标权重分配方法 被引量:16
2
作者 吝涛 薛雄志 卢昌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35-241,共7页
生态指标体系是广泛应用于监测、评估和管理生态系统的一种有效方法和工具。针对不同目的在使用生态指标体系时,构建完整的指标体系结构并合理确定操作指标的权重,是有效利用生态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的2个关键问题。指出目前常用的“... 生态指标体系是广泛应用于监测、评估和管理生态系统的一种有效方法和工具。针对不同目的在使用生态指标体系时,构建完整的指标体系结构并合理确定操作指标的权重,是有效利用生态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的2个关键问题。指出目前常用的“树杈状”生态指标体系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在保持“树杈状”生态指标体系原有指标和层次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弥补指标间的重叠和交叉联系,构建“网状”生态指标体系,体现生态系统的层次性和完整性。同时提出利用权重2次分配法对规则和不规则“网状”生态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进行权重分配。通过构建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案例研究,对比“树杈状”和“网状”生态指标体系在结构和指标权重分配上的不同。还针对构建和实际应用“网状”生态指标体系时的2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指标 指标体系 权重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海岛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吝涛 薛雄志 +1 位作者 崔胜辉 石龙宇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7-91,共5页
以厦门岛为例,通过一般景观格局分析指标和特殊景观格局分析指标,研究城市化进程中海岛生态景观格局的变化以及人工景观对自然景观的胁迫作用。结果显示:从1987年至2004年,人工景观对自然景观的胁迫作用迅速增加;厦门岛建成区占海岛面... 以厦门岛为例,通过一般景观格局分析指标和特殊景观格局分析指标,研究城市化进程中海岛生态景观格局的变化以及人工景观对自然景观的胁迫作用。结果显示:从1987年至2004年,人工景观对自然景观的胁迫作用迅速增加;厦门岛建成区占海岛面积的比例迅速增长,而斑块数量明显减少;厦门岛景观多样性迅速下降,同时破碎度指数和优势度迅速提高;受到海岸带开发活动影响,海岛岸线趋向平滑,海岛形状逐步趋向圆形;厦门岛人工景观对自然景观的胁迫程度逐步升高,城市化侵蚀指数也快速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景观格局 海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岸带生态安全响应力评估方法初探 被引量:13
4
作者 吝涛 薛雄志 卢昌义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25-328,共4页
引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力"分析模型(driving-pressure-state-impac-response,DPSIR),具体分析了海岸带生态系统安全问题中"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 引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力"分析模型(driving-pressure-state-impac-response,DPSIR),具体分析了海岸带生态系统安全问题中"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力"及其5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结出人类社会对海岸带生态安全"响应力"的5个主要途径:法律法规与政策、管理体制与机制、基础建设与措施、科技支撑与投入、公众意识与参与。最后根据响应力对生态安全问题产生过程(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的反馈机制,通过模糊数学评价原理构建出评估海岸带生态安全响应力的方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生态安全 响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岸带生态安全压力分析——厦门案例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吝涛 薛雄志 卢昌义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1-74,共4页
以厦门海域为研究对象,调查总结出厦门海域生态所面临的7项自然生态安全压力和10项人为生态安全压力。在对所有生态安全压力的危害强度、范围和频次进行对比赋值的基础上,使用模型:生态安全压力值(S)=危害强度(I).危害范围(E).危害频次(... 以厦门海域为研究对象,调查总结出厦门海域生态所面临的7项自然生态安全压力和10项人为生态安全压力。在对所有生态安全压力的危害强度、范围和频次进行对比赋值的基础上,使用模型:生态安全压力值(S)=危害强度(I).危害范围(E).危害频次(F),和海域承受压力状态(SS)=承受生态安全压力值(Si).承受比重(wi),对各项生态安全压力的大小及厦门6个主要海域承受的生态安全压力大小进行评价。研究结果发现:厦门海岸带总体面临较为严重的生态压力,其中西海域和同安湾最为严重;生态安全压力主要来自海岸带工程建设和围垦造地,九龙江河口输入,台风、风暴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生态系统 安全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岸带生态安全响应力评估与案例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吝涛 薛雄志 林剑艺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78-583,共6页
针对我国海岸带"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引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力"分析模型,将生态安全中的驱动力、压力、状态和影响归为生态安全问题因素,作为响应力的作用对象。通过探讨响应力与生态安全问题... 针对我国海岸带"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引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力"分析模型,将生态安全中的驱动力、压力、状态和影响归为生态安全问题因素,作为响应力的作用对象。通过探讨响应力与生态安全问题因素的作用机制,建立定量评估体系分析海岸带生态安全响应力反馈效果、反馈效率和反馈充分性,并对厦门进行案例分析,希望能够对提升我国沿海城市的生态安全保障能力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响应力 案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岸带湿地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厦门海域案例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吝涛 薛雄志 +1 位作者 曹晓海 卢昌义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5-58,共4页
以厦门海岸带湿地为研究目标,收集调查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与厦门海岸带湿地相关的资料和数据,从浅海海域面积的减少,近岸泥沙淤积,底部沉积物改变,红树林的面积减少4个方面,分析厦门海岸带湿地长期变化的状况和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 以厦门海岸带湿地为研究目标,收集调查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与厦门海岸带湿地相关的资料和数据,从浅海海域面积的减少,近岸泥沙淤积,底部沉积物改变,红树林的面积减少4个方面,分析厦门海岸带湿地长期变化的状况和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厦门海域水质变化、近海底栖生物类型变化、航道淤积、水产养殖问题和珍稀海洋动物生存状况5个方面分析由于海岸带湿地变化对厦门海湾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湿地 生态环境影响 厦门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P430的便携式甲烷气体浓度检测仪 被引量:8
8
作者 吝涛 陈星 +1 位作者 林然 王平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07年第7期348-350,共3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MSP430微处理器的便携式甲烷报警检测仪的设计与实现。仪器以催化燃烧式传感器为检测元件,可以准确地对甲烷浓度进行现场实时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及当前时间保存。当空气甲烷含量超过预设报警值时,采用声光报警。仪器具有... 介绍了一种基于MSP430微处理器的便携式甲烷报警检测仪的设计与实现。仪器以催化燃烧式传感器为检测元件,可以准确地对甲烷浓度进行现场实时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及当前时间保存。当空气甲烷含量超过预设报警值时,采用声光报警。仪器具有与PC机通信的功能,通过串口可将保存的历史数据输出给PC机,通过管理软件实现历史数据的回顾与整理。仪器测量电路具有通用性,配合不同气敏元件适当调节参数就可实现对多种气体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检测 便携式 MSP4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海岸带湿地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吝涛 薛雄志 +1 位作者 Shawn Shen 卢昌义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6年第4期73-77,共5页
通过“压力—状态—响应”分析模型,对厦门海岸带湿地变化的主要原因(压力)、成分退化和结构改变(状态)以及对厦门海岸带生态系统的主要影响(响应力)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厦门海岸带湿地面临的主要压力来自海岸带围垦造地、... 通过“压力—状态—响应”分析模型,对厦门海岸带湿地变化的主要原因(压力)、成分退化和结构改变(状态)以及对厦门海岸带生态系统的主要影响(响应力)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厦门海岸带湿地面临的主要压力来自海岸带围垦造地、近海滩涂养殖和九龙江河口输入;状态变化突出表现在浅海海域面积的减少,红树林的面积减少,近岸泥沙淤积,沉积物类型改变和沉积物污染;主要影响是造成厦门海域水质下降、近海底栖生物类型改变、航道泥沙淤积、水产养殖产量下降和珍稀海洋物种分布和数量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影响 海岸带湿地 厦门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海域生态安全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吝涛 薛雄志 +1 位作者 曹晓海 卢昌义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8-91,115,共5页
以厦门海域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驱动力-状态-响应力(Pressures-States-Responses,PSR)”概念模型,分析了厦门海域生物资源和环境质量中存在的问题、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压力和厦门保护海域生态能力上存在的不足,为厦门海域... 以厦门海域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驱动力-状态-响应力(Pressures-States-Responses,PSR)”概念模型,分析了厦门海域生物资源和环境质量中存在的问题、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压力和厦门保护海域生态能力上存在的不足,为厦门海域生态环境保护及海域生态安全的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厦门 海域 生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2-Net的广域In SAR开采沉陷区自动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吝涛 范洪冬 +2 位作者 孙叶 李向伟 庄会富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7-185,共9页
我国井工煤矿量大面广,地下开采隐蔽性强,现有的人工调查、遥感探测、现场实测等方式难以满足大范围开采沉陷区自动识别实现要求,不利于实现高效监管、动态监测。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U2-Net的广域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 我国井工煤矿量大面广,地下开采隐蔽性强,现有的人工调查、遥感探测、现场实测等方式难以满足大范围开采沉陷区自动识别实现要求,不利于实现高效监管、动态监测。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U2-Net的广域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开采沉陷区自动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各种形变梯度和噪声水平的模拟数据集训练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使其能够实现由差分干涉图一步输出包含开采沉陷位置信息的二值矩阵。试验表明:U2-Net的平均像素准确率(Mean Pixel Accuracy,MPA)和平均交并比(Mean Intersection Over Union,MIoU)分别达到了0.9163、0.9119,均高于试验中的其他2种模型,能够更好地抑制噪声,突出形变信号。在覆盖神东矿区不同时间间隔的In SAR干涉图上,U2-Net自动识别了覆盖面积超过54600 km2的干涉图,检测出了多处边界信息清晰平滑的沉陷区,识别的平均准确率达到92.45%。结果表明:对比其他网络,U2-Net通过2级嵌套的“U”形结构能够以较小的计算量融合多尺度和多层次特征,在噪声抑制和形变区域识别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由此可见,联合深度学习可服务于精细化开采沉陷区详细调查,促进In SAR技术的应用,为广域开采沉陷区智能识别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深度学习 INSAR U2-Net 语义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足迹分析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223
12
作者 王微 林剑艺 +1 位作者 崔胜辉 吝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1-78,共8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日益引起各国政府和公众的普遍关注,碳足迹分析方法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的新兴研究热点之一。碳足迹分析是一种评价碳排放影响的全新测度方法,其从生命周期的角度揭示不同对象的碳排放过程,具体衡量某种产品全生命周期或...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日益引起各国政府和公众的普遍关注,碳足迹分析方法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的新兴研究热点之一。碳足迹分析是一种评价碳排放影响的全新测度方法,其从生命周期的角度揭示不同对象的碳排放过程,具体衡量某种产品全生命周期或某种活动过程中直接和间接相关的碳排放量,为探索合理有效的温室气体减排途径提供科学依据。文章对国内外现有的碳足迹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回顾,重点介绍了碳足迹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案例。其中碳足迹计算方法主要包括过程分析法和投入产出法。应用案例主要从不同尺度的碳足迹研究与特定产业/部门的碳足迹分析来阐述。最后,针对当前碳足迹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趋势,从碳足迹的概念内涵、计算方法、研究尺度及研究内容等四个方面对碳足迹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推动我国碳足迹模型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足迹 生命周期评价 投入产出分析 应用案例 研究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冗余分析的城市森林林下层植物多样性预测 被引量:42
13
作者 尹锴 崔胜辉 +3 位作者 赵千钧 花利忠 石龙宇 吝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085-6094,共10页
以4类多样性指数作为衡量城市森林林下层植物多样性差异的定量指标,并同时记录对应样方尺度的环境变量特征。以期应用冗余分析(RDA)手段提取城市森林林下层植物多样性的干扰控制因子,从而进一步揭示主要环境变量对城市森林林下层植物多... 以4类多样性指数作为衡量城市森林林下层植物多样性差异的定量指标,并同时记录对应样方尺度的环境变量特征。以期应用冗余分析(RDA)手段提取城市森林林下层植物多样性的干扰控制因子,从而进一步揭示主要环境变量对城市森林林下层植物多样性变异的贡献率。RDA分析结果表明枯落物盖度、距林缘距离、小路面积和垃圾数4变量为能够显著解释林下叶层植物多样性变化的最小变量组合,解释信息量百分比达61%,10变量共同解释的信息量为72.1%。在RDA分析的基础上,对10环境变量组合与植物多样性特征进行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发现草本密度与海拔、坡度、距林缘距离、枯落物盖度呈极显著相关;草本层Pielou均匀度指数与海拔、坡度、郁闭度、枯落物盖度、岩石盖度呈极显著相关;草本层Simpson多样性指数与坡度、枯落物盖度、距林缘距离、岩石盖度、伐桩数呈极显著相关;灌木层Pielou均匀度指数则与海拔、郁闭度、小路面积、岩石盖度呈极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植物多样性 冗余分析 双重筛选逐步回归 林下叶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对虾仔虾相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陈学雷 林琼武 +4 位作者 李少菁 王桂忠 艾春香 李丙林 吝涛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58-362,共5页
以相残死亡率为指标,研究了幼体密度、饵料密度、体长和光照等4个因素对日本对虾仔虾相残的影响.结果表明,1)日本对虾仔虾的相残率随饵料密度的上升而下降,饵料密度对相残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2)不同放养密度下,日本对虾仔虾的相... 以相残死亡率为指标,研究了幼体密度、饵料密度、体长和光照等4个因素对日本对虾仔虾相残的影响.结果表明,1)日本对虾仔虾的相残率随饵料密度的上升而下降,饵料密度对相残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2)不同放养密度下,日本对虾仔虾的相残行为有显著差异(P<0.01),但在超过100ind.·l-1后相残率的增幅显著变小(P<0.01);3)不同体长仔虾(0.7cm和1cm)单养时相残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大小混养时相残行为比较严重(平均增加58.2%);4)光照条件的改变会影响日本对虾仔虾的相残行为,自然光照下比黑暗时仔虾相残率平均降低36%,差异显著(P<0.05).此外,本文还就日本对虾仔虾相残的发生原因、机制以及预防措施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对虾 仔虾 同类相残 相残死亡率 幼体密度 饵料密度 体长 光照 海水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十三五”流域水环境管理的控制单元划分方法 被引量:28
15
作者 邓富亮 金陶陶 +3 位作者 马乐宽 吝涛 李宗梅 袁莹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09-917,共9页
针对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的对重点流域实施分流域、分区域、分阶段科学治理的要求,便于"十三五"期间基于控制单元的流域水环境管理体系实施。提出一种能有效衔接流域水自然特征和水资源三级分区、以乡镇级行政区... 针对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的对重点流域实施分流域、分区域、分阶段科学治理的要求,便于"十三五"期间基于控制单元的流域水环境管理体系实施。提出一种能有效衔接流域水自然特征和水资源三级分区、以乡镇级行政区划与流域管理相结合、综合考虑污染源分布、社会经济、土地利用等诸因素的控制单元划分方法。基于该方法将全国重点流域划分为1 784个控制单元,并促成环境保护部于2016年6月发布了"十三五"期间全国343个水质需改善控制单元信息清单。为"十三五"期间流域水环境管理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责任,实现基于控制单元的水环境精细化、差异化管理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单元 划分方法 流域水环境管理 汇水单元 水文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59
16
作者 赵煜 赵千钧 +2 位作者 崔胜辉 吝涛 尹锴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723-6732,共10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子系统之一,城市森林为城市居民提供诸多生态服务。而城市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评估能够有效指导城市森林建设,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森林的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子系统之一,城市森林为城市居民提供诸多生态服务。而城市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评估能够有效指导城市森林建设,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在阐明城市森林及其生态服务价值内涵的基础上,重点对比分析了各类城市森林生态服务价值的评估方法,并根据其发展历程将其归纳为3类:单株树木经济价值评估法;城市森林生态服务综合价值评估法;空间显式景观模型评估法。最后指出现有城市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方法中的不足及今后发展方向,以期丰富城市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理论,并为城市森林的合理规划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生态服务 价值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为干扰对城市森林灌草层植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厦门市为例 被引量:29
17
作者 尹锴 崔胜辉 +3 位作者 石龙宇 吝涛 郭青海 吕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63-572,共10页
以厦门城市森林林下层植被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台湾相思群落中林下灌草层植物多样性与土地利用类型、人为干扰程度之间的相关性;选用基于重要值的4种多样性指数,比较不同邻接用地类型城市森林群落多样性的差异;运用主成分分析、CCA排序... 以厦门城市森林林下层植被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台湾相思群落中林下灌草层植物多样性与土地利用类型、人为干扰程度之间的相关性;选用基于重要值的4种多样性指数,比较不同邻接用地类型城市森林群落多样性的差异;运用主成分分析、CCA排序以及多元回归等方法对城市森林灌草层植物多样性格局进行解释。结果表明:人为踩踏、垃圾堆积程度、人为挖掘、可到达容易程度等因子对厦门城市森林灌草层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有重要影响;厦门城市森林群落草本层β多样性沿着邻接商业用地、交通用地、工业用地、居住用地的方向逐渐增加,而灌木层β多样性沿着该环境梯度的方向却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植物多样性 环境梯度 人为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岸带生态安全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42
18
作者 薛雄志 吝涛 曹晓海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8期179-183,共5页
海岸带生态安全是指海岸带生态系统(主要是自然生态系统)自身结构和功能保持完整和正常,同时提供给人类生存所需的资源和持续、稳定的服务.本文以构建海岸带生态安全指标体系为研究目的,通过整体性与海陆结合、敏感性与脆弱生态系统、... 海岸带生态安全是指海岸带生态系统(主要是自然生态系统)自身结构和功能保持完整和正常,同时提供给人类生存所需的资源和持续、稳定的服务.本文以构建海岸带生态安全指标体系为研究目的,通过整体性与海陆结合、敏感性与脆弱生态系统、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的指标选取原则,采用"压力 状态 响应"(DSR)概念模型,结合我国目前海岸带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符合我国的海岸带生态安全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生态安全 指标体系 生态系统 压力指标 生态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碳减排潜力研究 被引量:26
19
作者 赵胜男 崔胜辉 +2 位作者 吝涛 李新虎 张雅京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0-35,共6页
有机废弃物是一种潜在的资源,其资源化利用不但能解决自身对环境的污染问题,而且对减少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选取农作物秸秆、禽畜粪便和城市生活垃圾等作为典型的有机废弃物,使用IPCC及CDM EB推荐方法学,结合文... 有机废弃物是一种潜在的资源,其资源化利用不但能解决自身对环境的污染问题,而且对减少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选取农作物秸秆、禽畜粪便和城市生活垃圾等作为典型的有机废弃物,使用IPCC及CDM EB推荐方法学,结合文献及统计数据,估算了2003-2008年福建省有机废弃物资源量,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式估算其碳减排潜力。结果表明:2003-2008年福建省有机废弃物资源量年平均3 875.56×104t,其中农作物秸秆704.06×104t,禽畜粪便2 846.06×104t,城市生活垃圾325.45×104t;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碳减排潜力年平均140.18×104tCO2e,其中农作物秸秆贡献36.69%,禽畜粪便贡献43.23%,城市生活垃圾贡献20.07%。为便于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碳减排潜力的实现,福建省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快发展规模化养殖或建设户用沼气池;避免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并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加快垃圾处理从卫生填埋向焚烧发电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废弃物 资源化利用 碳减排潜力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居民生活能耗与碳排放动态特征分析 被引量:89
20
作者 冯玲 吝涛 赵千钧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3-100,共8页
居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与碳排放越来越不容忽视,开展这方面研究对于促进居民可持续消费、寻找新的节能减排途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考察量化1999-2007年中国城镇居民生活直接、间接能源消费及其碳排放连续变化的基础上,探究了... 居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与碳排放越来越不容忽视,开展这方面研究对于促进居民可持续消费、寻找新的节能减排途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考察量化1999-2007年中国城镇居民生活直接、间接能源消费及其碳排放连续变化的基础上,探究了这段时期生活能耗与碳排放的动态变化特征,并分析其潜在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结论包括:1999-2007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总能耗和碳排总量都呈现出逐年增加趋势,其中间接能耗与碳排始终大于直接能耗与碳排,但二者的差异正在逐年缩小;对于人均直接能耗与碳排来说,二者总量都呈逐年增加趋势,其中电力和煤炭是最主要的直接能源消费品种,也是最主要的碳排来源;对于人均间接能耗与碳排来说,虽然居民生活消费开支逐年递增,但由于各类消费项的单位产值能源强度在逐年下降,因此总的间接能耗与碳排并没呈现出一定的递增或递减趋势,而是出现波动性变化。其中"食品"、"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和"居住"3项是居民生活间接能耗与碳排的主要来源;人均住宅建筑面积是居民生活碳排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研究结论为引导可持续的家庭消费模式和节能减排措施的制定提供管理启示与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消费 能耗 碳排放 节能减排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