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CESat块域分析法探测2003~2008年南极冰盖质量变化 被引量:24
1
作者 史红岭 陆洋 +3 位作者 杜宗亮 贾路路 张子占 周春霞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58-965,共8页
利用2003~2008年间的ICESat卫星激光测高数据,通过块域交叉点分析提取南极大陆冰盖表面高程变化信息,同时探讨了卫星激光测高不同任务间的系统偏差,结合冰盖地表粒雪密度模型探测南极大陆冰盖质量变化,并对其原因做了初步分析.结果显... 利用2003~2008年间的ICESat卫星激光测高数据,通过块域交叉点分析提取南极大陆冰盖表面高程变化信息,同时探讨了卫星激光测高不同任务间的系统偏差,结合冰盖地表粒雪密度模型探测南极大陆冰盖质量变化,并对其原因做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南极大陆冰盖高度变化具有明显的年周期信号,平均周年振幅为2.21cm.在南极大陆的边缘,存在着明显的消融和增长,尤其是在西南极阿蒙森海湾附近的冰川和南极半岛.利用目前常用的三种不同的冰后回弹模型,计算得到南极大陆冰盖整体平均质量变化趋势约为要—82~—73Gt/yr.在由ICESat高度变化到质量变化过程中,冰盖地表粒雪密度和冰后回弹模型的不确定性是影响结果精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ESAT 交叉点 块域分析法 南极冰盖 质量变化 最小二乘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星载激光测高估计南极冰盖高程变化 被引量:5
2
作者 史红岭 陆洋 +2 位作者 朱传东 高春春 杜宗亮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9-452,共4页
利用NSIDC公布的ICESat运行期间的19个任务期的观测数据,采用重复轨迹分析方法估计近年来南极冰盖高程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南极大陆冰盖整体上呈现消融趋势,基于不同的GIA模型和ICESat激光测高数据的南极大陆冰盖高程变化的趋势约为-1... 利用NSIDC公布的ICESat运行期间的19个任务期的观测数据,采用重复轨迹分析方法估计近年来南极冰盖高程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南极大陆冰盖整体上呈现消融趋势,基于不同的GIA模型和ICESat激光测高数据的南极大陆冰盖高程变化的趋势约为-1.17^-1c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冰盖 高程变化 卫星激光测高 重复轨迹分析 冰后回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ACE数据估计近年喜马拉雅冰川质量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史红岭 陆洋 +2 位作者 高春春 朱传东 杜宗亮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36-639,644,共5页
基于CSR发布的GRACE时变重力场模型RL05数据,在频域上计算得到2002~2014年喜马拉雅山冰川质量变化。扣除GIA和水文模型影响后,喜马拉雅地区的冰川质量变化整体上呈现加速消融的趋势,消融速率约为-8.26±4.61Gt/a,加速度约为-3.54&#... 基于CSR发布的GRACE时变重力场模型RL05数据,在频域上计算得到2002~2014年喜马拉雅山冰川质量变化。扣除GIA和水文模型影响后,喜马拉雅地区的冰川质量变化整体上呈现加速消融的趋势,消融速率约为-8.26±4.61Gt/a,加速度约为-3.54±1.25Gt/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CE 时变重力场 喜马拉雅山区 Mascon 冰川质量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MP重力卫星结果在中国海及邻近海域的初步分析
4
作者 史红岭 陆洋 王勇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48-51,共4页
利用世界上第一个采用高低卫_卫跟踪技术的CHAMP重力卫星计划导出的全新的高精度全球长波重力场模型EIGEN_1S结果 ,根据二维高斯滤波原理 ,基于相同空域尺度对卫星重力结果和由卫星测高解算的几种版本的海洋重力异常数据进行了长波部分... 利用世界上第一个采用高低卫_卫跟踪技术的CHAMP重力卫星计划导出的全新的高精度全球长波重力场模型EIGEN_1S结果 ,根据二维高斯滤波原理 ,基于相同空域尺度对卫星重力结果和由卫星测高解算的几种版本的海洋重力异常数据进行了长波部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在中国海及其邻近海域卫星重力数据与卫星测高解算的海洋重力异常数据之间存在明显的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测高 卫星重力 重力异常 高斯滤波 中国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CE重力卫星探测南极冰盖质量平衡及其不确定性 被引量:21
5
作者 高春春 陆洋 +2 位作者 张子占 史红岭 朱传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80-792,共13页
2002年GRACE重力卫星的成功发射为南极冰盖质量平衡的研究提供了重力探测的新纪元.本文利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CSR公布的2003年1月到2013年12月期间的RL05版本GRACE月重力场数据,采用最优平均核函数法和组合滤波法两种GRACE后处理方法反... 2002年GRACE重力卫星的成功发射为南极冰盖质量平衡的研究提供了重力探测的新纪元.本文利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CSR公布的2003年1月到2013年12月期间的RL05版本GRACE月重力场数据,采用最优平均核函数法和组合滤波法两种GRACE后处理方法反演了南极冰盖质量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在2003—2013年期间南极冰盖物质平衡呈明显的负增长状态,质量变化趋势为-163±50Gt/a(GW13)、-129±41Gt/a(IJ05)、-81±27Gt/a(W12a),加速度为-8±10Gt/a2,质量消融的主要区域分布在西南极阿蒙森海岸和南极半岛的北部.另外本文还重点探讨了可能影响到估算结果的各项误差及不确定性,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南极冰盖质量平衡估算结果的最大误差源为GIA改正.通过假设检验和信息准则对时间序列分析中拟合参数的合理选取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在联合周年项、半年项和S2、K2、K1潮汐混频项进行拟合分析时发现K1项对拟合结果的加速度影响比其他周期项稍大,尽管考虑该项的合理性因当前GRACE数据时间序列长度有限而无法确切证实,但K1项的影响值得后续关注.对比两种GRACE后处理方法的结果发现:当采用的数据时间跨度一致,误差改正方法相同,两种相异的后处理方法,其估算结果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冰盖 质量平衡 GRACE 不确定性 后处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亚洲冰川质量变化趋势的卫星重力探测 被引量:12
6
作者 朱传东 陆洋 +3 位作者 史红岭 张子占 杜宗亮 高春春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93-801,共9页
利用高亚洲地区32个Mascon,基于GRACE RL05时变重力场模型频域和空域上的两种计算方法有效分离并提取出高亚洲冰川及其毗邻地区的等效水质量变化,得到2002—2013年期间高亚洲地区更为可靠的Mascon质量变化.高亚洲冰川质量变化的空间特征... 利用高亚洲地区32个Mascon,基于GRACE RL05时变重力场模型频域和空域上的两种计算方法有效分离并提取出高亚洲冰川及其毗邻地区的等效水质量变化,得到2002—2013年期间高亚洲地区更为可靠的Mascon质量变化.高亚洲冰川质量变化的空间特征是:青藏高原内陆地区以正增长为主,边缘地区以负增长为主,在藏东南的最边缘地区冰川质量损失最为严重.天山地区、帕米尔和昆仑山地区、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地区、青藏高原内陆地区冰川质量的平均变化趋势分别为-2.8±0.9Gt/a、-3.3±1.5Gt/a、-9.9±2.1Gt/a和5.0±0.8Gt/a,高亚洲冰川质量整体的平均变化趋势为-11.0±2.9Gt/a.印度等北部平原地区地下水平均变化趋势为-35.0±4.2Gt/a,该地区地下水信号泄漏是影响GRACE研究高亚洲冰川质量变化的关键因素,频域法和空域法能有效改正该地区地下水信号泄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CE 高亚洲 冰川质量变化 频域 空域 Mascon 信号泄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川均衡调整对南极冰质量平衡监测的影响及其不确定性 被引量:15
7
作者 贾路路 汪汉胜 +3 位作者 相龙伟 WU Patrick 李斐 史红岭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66-1477,共12页
本文研究了新的全球冰川均衡调整(GIA)模型对南极冰盖质量平衡监测的影响,考虑现有冰川负荷模型和地幔黏滞度模型的差异,完整评估了结果的不确定性,最后结合GRACE和卫星测高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GIA对GRACE监测的等效水柱变... 本文研究了新的全球冰川均衡调整(GIA)模型对南极冰盖质量平衡监测的影响,考虑现有冰川负荷模型和地幔黏滞度模型的差异,完整评估了结果的不确定性,最后结合GRACE和卫星测高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GIA对GRACE监测的等效水柱变化有重大影响,较大的GIA影响出现在西南极,沿罗斯冰架-卡姆布冰流-罗尼冰架-南极半岛分布,最大值在卡姆布冰流,达到29.8 mm/a;GIA对南极整体冰质量平衡的影响达到134±28 Gt/a.在不确定性的方差中,西南极和东南极分别以冰负荷模型差异和地幔黏滞度差异影响为主,对整个南极,冰模型差异影响占88.4%;在一些典型地区,GRACE监测的等效水柱在扣除GIA前后分别是,卡姆布冰流~32.8 mm/a和~6.3 mm/a,阿蒙森海湾~-95.3 mm/a和~-102.5 mm/a,Enderby Land~13.6 mm/a和~8.1 mm/a.整个南极冰盖总质量变化在扣除GIA贡献后为-82±29 Gt/a,该估计与卫星测高结果较吻合.此外,GIA对卫星测高监测的冰面高程变化的影响一般不超过8%.本研究为空间大地测量监测南极冰质量平衡提供了新的改正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均衡调整 地幔黏滞度 空间大地测量 南极 冰质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平滑先验信息方法移除GRACE数据中相关误差 被引量:17
8
作者 詹金刚 王勇 +2 位作者 史红岭 柴华 朱传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35-1144,共10页
由于GRACE卫星数据解算的时变重力场模型中高阶位系数存在误差,这些误差在重力异常图中表现为南北向的条带噪声,在应用GRACE时变重力场数据时必须进行滤波.本文在空间域引入了一种有效消除GRACE时变重力场条带噪声的平滑先验信息方法,... 由于GRACE卫星数据解算的时变重力场模型中高阶位系数存在误差,这些误差在重力异常图中表现为南北向的条带噪声,在应用GRACE时变重力场数据时必须进行滤波.本文在空间域引入了一种有效消除GRACE时变重力场条带噪声的平滑先验信息方法,并将其与目前常用的高斯滤波和去相关误差等滤波方法分别应用于合成的质量变化趋势数字模型,检测不同滤波方法消除条带噪声的能力及其对真实信号的影响.滤波结果显示,与目前常用的高斯滤波和去相关误差滤波器相比,本文滤波方法在有效移除条带噪声的同时,具有有效信号幅度衰减小、有效信号形变小以及保存了更多的短波长细节信息等优势;此外,统计结果显示,本文滤波结果在信号最大值、最小值以及残差均方根等方面均与模拟真实信号最为接近.相比300km高斯平滑和组合滤波结果,有效信号振幅的极小值和极大值分别提高了约18%和6%,残差均方根分别降低了25%和33%.说明本文滤波方法移除GRACE相关误差的同时,在保留有效信号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CE时变重力场 平滑先验信息方法 相关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GRACE和ICESat数据分离南极冰川均衡调整(GIA)信号 被引量:4
9
作者 高春春 陆洋 +2 位作者 史红岭 张子占 姜永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007-4021,共15页
2002年发射的GRACE重力卫星为南极冰盖质量平衡提供了一种新的测量方式,但由于南极GIA模型的不确定较大,进而影响GRACE结果的可靠性.本文联合2003—2009年的GRACE和ICESat等数据实现了南极GIA信号的分离,联合方法所分离的GIA不依赖于不... 2002年发射的GRACE重力卫星为南极冰盖质量平衡提供了一种新的测量方式,但由于南极GIA模型的不确定较大,进而影响GRACE结果的可靠性.本文联合2003—2009年的GRACE和ICESat等数据实现了南极GIA信号的分离,联合方法所分离的GIA不依赖于不确定性很大的冰负荷等假设模型,而是直接基于卫星观测数据估算而来的,具有更大的可靠性.在分离过程中,本文提出了冰流速度加权改正法和GPS球谐拟合改正法对GIA结果进行精化,同时引入了南极GPS观测站的位移数据对分离的GIA进行详细的评估和验证,GPS验证表明经过冰流速度加权和GPS球谐拟合双改正后的GIA结果精度明显得到提高.最后本文利用所分离的GIA对GRACE和ICESat结果进行了改正,得到2003—2009年南极冰盖质量变化的趋势为-66.7±54.5 Gt/a(GRACE)和-77.2±21.5Gt/a(ICESat),相比采用其他的GIA模型,本文的GIA结果使GRACE和ICESat这两种不同观测技术得到的南极冰盖质量变化结果更加趋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冰盖 冰川均衡调整 GRACE ICESAT 质量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ACE数据的格陵兰冰盖质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传东 陆洋 +4 位作者 史红岭 张子占 杜宗亮 涂弋 高春春 《海洋测绘》 2013年第4期27-30,34,共5页
基于GRACE得到的时变地球重力场数据反演了格陵兰冰盖2002~2011年期间的质量变化。结果表明:格陵兰冰盖2002~2011年的年消融总量为188±10km3/a,2002年以来冰盖整体的消融速率呈现出增加趋势;冰盖的消融区域主要集中在冰盖的东南... 基于GRACE得到的时变地球重力场数据反演了格陵兰冰盖2002~2011年期间的质量变化。结果表明:格陵兰冰盖2002~2011年的年消融总量为188±10km3/a,2002年以来冰盖整体的消融速率呈现出增加趋势;冰盖的消融区域主要集中在冰盖的东南部和西北部;自2008年以来,冰盖东南部的消融速率虽然有所放缓,但消融速率仍然维持在55±7km3/a;冰盖西北部的消融速率仍在增加,2008年以后达到了48±6km3/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CE 时变重力场 格陵兰冰盖 冰川消融 质量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重力梯度测量在海洋科学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春春 陆洋 史红岭 《海洋测绘》 2012年第5期77-81,共5页
简述了卫星重力梯度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GOCE数据特点;基于三个不同的重力场模型,采用不同阶次,联合卫星测高平均海面高模型分别推算出全球海面地形,并对结果作了比较分析;探讨了卫星重力梯度测量技术在海洋科学各相关领域的具体应用前... 简述了卫星重力梯度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GOCE数据特点;基于三个不同的重力场模型,采用不同阶次,联合卫星测高平均海面高模型分别推算出全球海面地形,并对结果作了比较分析;探讨了卫星重力梯度测量技术在海洋科学各相关领域的具体应用前景,指出卫星重力梯度测量技术的发展将为海洋科学发展带来巨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重力梯度测量 卫星测高 海面地形 海洋科学 GO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ACE RL06数据监测和分析南极冰盖27个流域质量变化 被引量:23
12
作者 高春春 陆洋 +3 位作者 史红岭 张子占 徐长仪 谭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64-882,共19页
本文基于CSR最新公布的GRACE RL06版本数据,采用Slepian空域反演法估算了南极冰盖27个流域的质量变化.Slepian空域反演法结合了Slepian空间谱集中法和空域反演法的技术优势,能够有效降低GRACE在小区域反演时信号出现的严重泄漏和衰减,... 本文基于CSR最新公布的GRACE RL06版本数据,采用Slepian空域反演法估算了南极冰盖27个流域的质量变化.Slepian空域反演法结合了Slepian空间谱集中法和空域反演法的技术优势,能够有效降低GRACE在小区域反演时信号出现的严重泄漏和衰减,进而精确获得南极冰盖在每个流域的质量变化.相对于GRACE RL05版本数据,RL06在条带误差的控制上要更加优化,获得的南极冰盖质量变化时间序列也更加平滑,但在趋势估算上差别并不明显(小于10Gt/a).本文的估算结果显示:在2002年4月至2016年8月期间,整个南极冰盖质量变化速率为-118.6±16.3Gt/a,其中西南极为-142.4±10.5Gt/a,南极半岛为-29.2±2.1Gt/a,东南极则为52.9±8.6Gt/a.南极冰盖损失最大的区域集中在西南极Amundsen Sea Embayment(流域20-23),该地区质量变化速率为-203.5±4.1Gt/a,其次为南极半岛(流域24-27)以及东南极Victoria-Wilkes Land (流域13-15),质量变化速率分别为-29.2±2.1Gt/a和-19.0±4.7Gt/a,其中Amundsen Sea Embayment和南极半岛南部两个地区的冰排放呈现加速状态.南极冰盖质量显著增加的区域主要有西南极的Ellsworth Land(流域1)和Siple Coast(流域18和19)以及东南极的Coats-Queen Maud-Enderby Land (流域3-8),三个地区质量变化速率分别为17.2±2.4Gt/a、43.9±1.9Gt/a和62.7±3.8Gt/a,质量增加大多来自降雪累积,比如:Coats-Queen Maud-Enderby Land在2009年和2011年发生的大规模降雪事件,但也有来自冰川的增厚,如:Siple Coast地区Kamb冰流的持续加厚.此外,对GRACE估算的南极冰盖质量变化年际信号进行初步分析发现,GRACE年际信号与气候模型估算的冰盖表面质量平衡年际信号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但与主要影响南极气候年际变化的气候事件之间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这说明南极冰盖质量变化的年际信号主要受冰盖表面质量平衡的支配,而气候事件对冰盖表面质量平衡的影响可能是复杂的非线性耦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冰盖 质量平衡 GRACE 流域 年际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ESat-2激光测高卫星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安德笼 杨进 +3 位作者 武永斌 马旭辉 陶德龙 史红岭 《海洋测绘》 CSCD 2019年第6期9-15,共7页
ICESat-2作为当今最先进的测高卫星之一,相比ICESat卫星,在荷载设备、算法模型和测距精度等诸多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整体性能的完善使得ICESat-2在极地冰盖和海冰的监测、内陆水文变化和森林树冠高以及生物量预估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实... ICESat-2作为当今最先进的测高卫星之一,相比ICESat卫星,在荷载设备、算法模型和测距精度等诸多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整体性能的完善使得ICESat-2在极地冰盖和海冰的监测、内陆水文变化和森林树冠高以及生物量预估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实际生产应用中具有广阔前景。重点从ICESat-2荷载仪器、改进技术、数据产品进行了详细介绍。分析和总结了ICESat-2在冰盖、海冰、地形与树冠高、内陆水等诸多领域的最新应用研究进展以及初步验证的观测精度和可靠性,并对ICESat-2未来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ESat-1/2 冰盖监测 海冰测量 湖泊测量 地形测量 树冠高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层砂体识别的地震沉积学研究——以TZ12井区为例 被引量:11
14
作者 常少英 张先龙 +3 位作者 刘永福 刘炜博 余异志 史红岭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2-77,共6页
薄层砂体的预测一直是精细储层评价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地震沉积学是目前识别薄层砂体横向展布特征的一个重要研究方法。针对地震资料品质差、薄层砂体描述难等实际情况,以地震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利用"频率控制地震同相轴倾角及... 薄层砂体的预测一直是精细储层评价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地震沉积学是目前识别薄层砂体横向展布特征的一个重要研究方法。针对地震资料品质差、薄层砂体描述难等实际情况,以地震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利用"频率控制地震同相轴倾角及内部结构"和"三维地震资料横向分辨率较高"这2个重要理念,在经典地震沉积学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拓频处理和多元地震属性预测储层参数等技术,这不仅对薄层砂体横向展布进行了有效识别,而且对重要小层的砂体厚度和砂地比进行了预测,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TZ12井区的地震沉积学识别薄层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沉积学 薄层砂体 拓频处理 相位转化 地层切片 地震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InSAR的天津地面沉降信息提取及精度评定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诗玉 谭继强 +2 位作者 史红岭 许红伟 刘欣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3年第5期9-12,15,共5页
基于天津2003~2007年24景ENVISAT/ASAR雷达卫星影像,通过二轨差分干涉测量方法,获取了各年度的差分干涉图。差分干涉图清晰地揭示了天津六个地面沉降区域及沉降漏斗位置,其位置与沉降量、水准测量结果完全对应。差分干涉测量与水准测... 基于天津2003~2007年24景ENVISAT/ASAR雷达卫星影像,通过二轨差分干涉测量方法,获取了各年度的差分干涉图。差分干涉图清晰地揭示了天津六个地面沉降区域及沉降漏斗位置,其位置与沉降量、水准测量结果完全对应。差分干涉测量与水准测量结果的比较表明,两者差值标准差为6.8 mm,在95%置信水平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 地面沉降 差分干涉测量 水准 标准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序SAR影像的城市地面沉降速率获取研究
16
作者 张诗玉 谭继强 史红岭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4年第12期11-13,共3页
利用天津地区的2003年10月至2006年2月14幅ENVISAT/ASAR影像进行二轨差分干涉测量实验,选取相干性好、高程模糊度较大的9幅干涉图以叠加方法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获取了地表年沉降速率,得出的地面沉降趋势与实地水准测量结果较为一致,两... 利用天津地区的2003年10月至2006年2月14幅ENVISAT/ASAR影像进行二轨差分干涉测量实验,选取相干性好、高程模糊度较大的9幅干涉图以叠加方法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获取了地表年沉降速率,得出的地面沉降趋势与实地水准测量结果较为一致,两者较差绝对值小于6 mm,较差的标准偏差为±3.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干涉图叠加 水准测量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师,你做到公正了吗?——由教师歧视学生说起 被引量:1
17
作者 史红岭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0年第1期11-12,共2页
班主任在接手一个新班级或教师上第一节课时,往往会向同学们说这样一句话:“我对每一位学生都一视同仁,决不会歧视任何一位学生。”但落实到行动中却无奈地发现,信誓旦旦的漂亮言辞总是被冷冰冰的铁铸现实击得粉碎。教师也是人,具... 班主任在接手一个新班级或教师上第一节课时,往往会向同学们说这样一句话:“我对每一位学生都一视同仁,决不会歧视任何一位学生。”但落实到行动中却无奈地发现,信誓旦旦的漂亮言辞总是被冷冰冰的铁铸现实击得粉碎。教师也是人,具有自己的情感好恶,面对几十上百的学生,很自然自觉不自觉地要分个三六九等。“歧视学生”已成为教师队伍中一种普遍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队伍 学生 歧视 老师 公正 一视同仁 不自觉 班主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被引量:1
18
作者 史红岭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0年第3期159-159,共1页
《化学课程标准》为中学化学教育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而且要求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定位。基础教育实施新课程以来,在化学教学中一直存在着教师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情况。为此,我对化学教学中教师角色... 《化学课程标准》为中学化学教育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而且要求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定位。基础教育实施新课程以来,在化学教学中一直存在着教师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情况。为此,我对化学教学中教师角色如何转变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笔者做了一些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教学 教师角色 化学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ICESat交叉点分析探测恩德比地冰盖近年高程变化 被引量:12
19
作者 史红岭 陆洋 +1 位作者 鲍李峰 王正亮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0-443,共4页
通过改进卫星激光测高地面轨迹交叉点高差时间序列算法,利用各期ICESat观测值的交叉点和不同期间交叉点的高差组成高程变化的时间序列,探测东南极恩德比地地区近年来冰盖表面高程变化趋势,得到恩德比地2003~2007年冰盖高程变化趋势... 通过改进卫星激光测高地面轨迹交叉点高差时间序列算法,利用各期ICESat观测值的交叉点和不同期间交叉点的高差组成高程变化的时间序列,探测东南极恩德比地地区近年来冰盖表面高程变化趋势,得到恩德比地2003~2007年冰盖高程变化趋势为4.79±0.13c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激光测高 交叉点分析 恩德比地 冰盖
原文传递
1996~2021年南极冰盖物质平衡及其对海平面变化贡献的综合估算
20
作者 李荣兴 李国君 +22 位作者 海港 谢欢 程远 陈威 崔祥斌 丁明虎 高春春 郝彤 柯长青 李传金 李进 刘岩 冉将军 任贾文 沈强 沈云中 史红岭 王松筠 王泽民 詹金刚 张保军 钟敏 周春霞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597-3614,共18页
南极冰盖(Antarctic Ice Sheet,AIS)处于持续物质损失状态,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Global Sea Level Rise,GSLR).AIS全部融化将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约58m,因而准确估算AIS物质平衡趋势对于监测其物质损失和预测海平面上升至关重要.本文提出... 南极冰盖(Antarctic Ice Sheet,AIS)处于持续物质损失状态,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Global Sea Level Rise,GSLR).AIS全部融化将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约58m,因而准确估算AIS物质平衡趋势对于监测其物质损失和预测海平面上升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物质平衡综合估算方法,基于输入-输出、测高和重力法的多种输入物质平衡结果来综合评估AIS及其各区域的物质平衡.相较于之前的方法(如IMBIE 2018),本文采用了一种自适应窗口来处理不同输入物质平衡结果的异质性,充分考虑输入数据的数量、时间分布、不确定性以及估算方法等因素.本文还对回归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两步法:首先,构建每种方法(输入-输出法、测高法或重力法)的单方法综合估计;然后,基于三种方法的单方法综合估计结果获得总体综合估计.利用来自8家中国机构提供的16个物质平衡结果,估算了1996~2021年南极冰盖及其各区域的综合物质平衡.结果显示,AIS在此期间共失去了约(3213±253)Gt的冰物质,相当于约(8.9±0.7)mm的GSLR.自2006年以来,AIS的物质损失加速,从1996~2005年的(88.1±3.6)Gt a^(−1)增加到2006~2013年的(130.7±8.4)Gt a^(−1),再到2014~2021年的(157.0±9.0)Gt a^(−1).其中,西南极和南极半岛的物质损失信号在综合估算和所有输入数据中均较为显著,该趋势不受物质评估方法及表面物质平衡的波动影响.结果同时还表明,东南极的物质平衡估算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和挑战.本文提出的综合评估方法还可推广应用于格陵兰冰盖和山地冰川区域的物质平衡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冰盖 冰物质损失加速 海平面上升 综合估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