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兴安黄芪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金兰 许红梅 +2 位作者 李卫宏 华准 张树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4-416,共3页
目的:研究兴安黄芪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柱色谱、重结晶及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7,2′-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1),2′-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7-... 目的:研究兴安黄芪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柱色谱、重结晶及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7,2′-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1),2′-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7-O--βD-葡萄糖苷(2),8,2′-二羟基-7,4′-二甲氧基异黄烷(3),7-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4),7,3′-二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5),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葡萄糖苷(6)。结论:这些化合物均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黄芪 异黄酮 异黄烷 紫檀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牛全草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被引量:8
2
作者 王金兰 华准 +3 位作者 赵宝影 唐万侠 赵明 张树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89-491,共3页
目的:研究牵牛全草Pharbitis nil(L.)Choisy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无水乙醇浸泡后浓缩得到的浸膏分别用石油醚、醋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萃取物使用柱层析、HPLC制备、重结晶等方法对牵牛全草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 目的:研究牵牛全草Pharbitis nil(L.)Choisy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无水乙醇浸泡后浓缩得到的浸膏分别用石油醚、醋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萃取物使用柱层析、HPLC制备、重结晶等方法对牵牛全草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各单体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牵牛全草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和正丁醇部分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2-甲氧基对苯二酚-4-O-β-D-吡喃葡萄糖苷(1),红景天苷(2),(6S,9R)-roseoside(3),ampelopsisionoside(4),尿嘧啶(5),尿嘧啶核苷(6),顺式阿魏酸酰对羟基苯乙胺(7),对羟基桂皮酸酰对羟基苯乙胺(8),阿魏酸酰对羟基苯乙胺(9),胡萝卜苷(10)。结论:化合物1~4,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牛 红景天苷 紫罗兰醇 尿嘧啶核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叶牵牛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金兰 华准 +2 位作者 赵宝影 唐万侠 张树军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71-1574,共4页
目的:研究圆叶牵牛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HPLC、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圆叶牵牛全草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胡萝卜苷(1)、伞花内酯(2)、乌苏... 目的:研究圆叶牵牛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HPLC、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圆叶牵牛全草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胡萝卜苷(1)、伞花内酯(2)、乌苏酸(3)、顺式对羟基桂皮酸酰对羟基苯乙胺(4)、反式对羟基桂皮酸酰对羟基苯乙胺(5)、顺式阿魏酸酰对羟基苯乙胺(6)、反式阿魏酸酰对羟基苯乙胺(7)、(3R,5R,6S,7E,9S)-四甲基环己烯型单萜-5,6-环氧-7-烯-3,9-二醇(8)、(6S,9R)-吐叶醇(9)、(+)-丁香树脂酚(10)、异牡荆苷(11)、丁香苦苷(12)、尿嘧啶(13)、(6S,9R)-roseoside(14)。结论:化合物3、8~12、1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叶牵牛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语系统中的汉语文教学管窥 被引量:1
4
作者 华准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2期62-64,共3页
双语教学系统中的汉语文与普通高校中文系语言文学课程有着显著差异。教学过程中,应该体现自身特点。改革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增加文史知识,提高学生兴趣;兼顾理论知识,着重实际运用;适当突破教材框架,扩大授课覆盖范围;强化课... 双语教学系统中的汉语文与普通高校中文系语言文学课程有着显著差异。教学过程中,应该体现自身特点。改革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增加文史知识,提高学生兴趣;兼顾理论知识,着重实际运用;适当突破教材框架,扩大授课覆盖范围;强化课外阅读,相应调整一次性考试的难度;教学计划设置体现出层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系统 汉语文 教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