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同时测定阿莫西林和多四环素含量 被引量:1
1
作者 区伟佳 张新明 +2 位作者 李华兴 王荣 高雅丽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18,共4页
阿莫西林和多四环素在紫外光谱区间吸收峰附近有多重共线现象,紫外分光光度法难以准确测出2种物质各自含量.本文通过L16(4^5)正交实验设计,采集200~250nm波长混合样品吸收光谱,数据经标准化处理,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预报数学模... 阿莫西林和多四环素在紫外光谱区间吸收峰附近有多重共线现象,紫外分光光度法难以准确测出2种物质各自含量.本文通过L16(4^5)正交实验设计,采集200~250nm波长混合样品吸收光谱,数据经标准化处理,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预报数学模型.结果显示,该法计算阿莫西林和多四环素的预测相对误差(RPE)分别为3.13%和6.42%,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0.34%和100.71%.该法简便快捷,准确可靠,样品无需预先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最小二乘回归 阿莫西林 多四环素 紫外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地区大豆根内拮抗菌AF-67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7
2
作者 区伟佳 王荣 +2 位作者 李敏清 袁英英 李华兴 《大豆科技》 2010年第2期18-21,共4页
筛选生防菌共436株,有生防性能71株,占16.3%,抑菌效果较好8株,占1.8%,能快速高命中率的获得具有防病效果好、抑菌谱广的生防菌株。内生菌AF-67与Fusarium oxysporum共培养时,能使其菌丝体及其分生孢子生长明显畸变。经16S rDNA基因序列... 筛选生防菌共436株,有生防性能71株,占16.3%,抑菌效果较好8株,占1.8%,能快速高命中率的获得具有防病效果好、抑菌谱广的生防菌株。内生菌AF-67与Fusarium oxysporum共培养时,能使其菌丝体及其分生孢子生长明显畸变。经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AF-67被初步鉴定为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根腐病 根内拮抗菌 筛选 鉴定 16S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大豆生防芽孢杆菌粉剂喷雾干燥微胶囊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区伟佳 王荣 +1 位作者 李华兴 陈愉敏 《大豆科技》 2010年第3期3-6,共4页
确定了微胶囊材料麦芽糊精和阿拉伯胶与大豆生防芽孢杆菌AF67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应用正交试验确定了生防菌喷雾干燥过程中影响菌粉收率、存活率、含水量的主要因素,并建立多元指数模型。模型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170℃,进... 确定了微胶囊材料麦芽糊精和阿拉伯胶与大豆生防芽孢杆菌AF67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应用正交试验确定了生防菌喷雾干燥过程中影响菌粉收率、存活率、含水量的主要因素,并建立多元指数模型。模型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170℃,进料速度10mL/min,芯材与填充剂配比为1:8,固型物含量25%,活菌数达2.1×1010cfu/g。经验证,该数学模型具有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根腐病 喷雾干燥 微胶囊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粪便堆肥作为功能微生物载体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敏清 袁英英 +3 位作者 区伟佳 李华兴 欧阳净化 凌龙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07-1013,共7页
以堆肥作为3株功能芽胞细菌液体菌剂的载体,通过优化载体含水量、温度和接种浓度等关键影响因子,以不同时间载体中有效活菌数的变化为指标,探讨堆肥代替草炭作为功能微生物载体的可行性和最适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载体C(鸡粪)、P(猪粪)、... 以堆肥作为3株功能芽胞细菌液体菌剂的载体,通过优化载体含水量、温度和接种浓度等关键影响因子,以不同时间载体中有效活菌数的变化为指标,探讨堆肥代替草炭作为功能微生物载体的可行性和最适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载体C(鸡粪)、P(猪粪)、M(1∶1鸡粪猪粪)和TP(猪粪+草炭)在72 h内的有效活菌数均显著低于草炭;混合载体TC2(50%草炭+50%鸡粪)和TM1(25%草炭+75%1∶1鸡粪猪粪)的有效活菌数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其中72 h时TC2的有效活菌数达到11.40×109 cfu.g-1,TM1的有效活菌数达到2.64×109 cfu.g-1,均与草炭无显著差异,因此适宜代替草炭作为功能微生物的载体。采用单因素实验,载体TC2和TM1的最优化影响因子为含水量30%、吸附温度30℃、菌液接种浓度为108cfu.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体 堆肥 功能微生物 有效活菌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次正交旋转回归优化大豆根内拮抗菌AF-67发酵工艺 被引量:3
5
作者 区伟佳 王荣 +1 位作者 潘剑文 李华兴 《生物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07-712,共6页
应用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研究培养基关键影响的四因子对大豆根腐生防菌AF-67发酵菌液浓度的影响.优化发酵培养基各成分的最佳配比为:牛肉浸膏1%,蛋白胨3.5%,可溶性淀粉1.8%,葡萄糖1%,发酵24h后稀释10倍工作液的实际光密度值A_(620)为0... 应用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研究培养基关键影响的四因子对大豆根腐生防菌AF-67发酵菌液浓度的影响.优化发酵培养基各成分的最佳配比为:牛肉浸膏1%,蛋白胨3.5%,可溶性淀粉1.8%,葡萄糖1%,发酵24h后稀释10倍工作液的实际光密度值A_(620)为0.743,较LB增殖培养液提高了42%.肯定了模型的可靠性和应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旋转回归 发酵 大豆根腐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