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β-榄香烯对肾癌786-0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β-榄香烯作用于786-0细胞24 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 estern b lot法检测细胞内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及总Akt。结果随β-...目的观察β-榄香烯对肾癌786-0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β-榄香烯作用于786-0细胞24 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 estern b lot法检测细胞内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及总Akt。结果随β-榄香烯浓度增大,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细胞内p-Akt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均呈一定浓度依赖性(P均<0.05)。结论β-榄香烯可诱导肾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为抑制PI3K/Akt通路活性。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骨盆径线及其他前列腺癌相关参数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前列腺尖部切缘阳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至2017年于我院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为前列腺癌,且无其他部位转移,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共120例。根据术前前列腺磁共振测量...目的:探讨骨盆径线及其他前列腺癌相关参数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前列腺尖部切缘阳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至2017年于我院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为前列腺癌,且无其他部位转移,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共120例。根据术前前列腺磁共振测量骨盆入口前后径、坐骨棘间径、前列腺尖深度、耻骨联合角。联合其他参数[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前列腺体积、病理分期、根治术后标本Gleason评分、手术方式],单因素分析各参数与前列腺尖端切缘阳性的关系,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前列腺尖部切缘阳性共35例,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切缘阳性与切缘阴性组在患者年龄、BMI、前列腺体积、术前PSA水平、骨盆入口前后径、坐骨棘间径及耻骨联合角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前列腺尖部深度、根治术后标本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手术方式为术后尖部切缘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前列腺尖部深度,根治术后标本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手术方式为前列腺尖部切缘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前列腺尖部深度大于等于28 mm,根治术后标本Gleason评分≥8分,病理分期在T_2期以上以及选择开放性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术后尖部切缘阳性率显著升高。我们可以通过术前MRI评估患者骨盆状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结合病理分期及根治术后标本Gleason评分,为术后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β-榄香烯对肾癌786-0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β-榄香烯作用于786-0细胞24 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 estern b lot法检测细胞内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及总Akt。结果随β-榄香烯浓度增大,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细胞内p-Akt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均呈一定浓度依赖性(P均<0.05)。结论β-榄香烯可诱导肾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为抑制PI3K/Akt通路活性。
文摘目的:探讨骨盆径线及其他前列腺癌相关参数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前列腺尖部切缘阳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至2017年于我院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为前列腺癌,且无其他部位转移,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共120例。根据术前前列腺磁共振测量骨盆入口前后径、坐骨棘间径、前列腺尖深度、耻骨联合角。联合其他参数[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前列腺体积、病理分期、根治术后标本Gleason评分、手术方式],单因素分析各参数与前列腺尖端切缘阳性的关系,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前列腺尖部切缘阳性共35例,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切缘阳性与切缘阴性组在患者年龄、BMI、前列腺体积、术前PSA水平、骨盆入口前后径、坐骨棘间径及耻骨联合角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前列腺尖部深度、根治术后标本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手术方式为术后尖部切缘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前列腺尖部深度,根治术后标本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手术方式为前列腺尖部切缘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前列腺尖部深度大于等于28 mm,根治术后标本Gleason评分≥8分,病理分期在T_2期以上以及选择开放性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术后尖部切缘阳性率显著升高。我们可以通过术前MRI评估患者骨盆状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结合病理分期及根治术后标本Gleason评分,为术后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