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CFT柱-钢梁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黄育琪 郝际平 +4 位作者 樊春雷 薛强 王立军 孙晓岭 刘瀚超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4-42,共9页
提出了壁式钢管混凝土(WCFT)柱与钢梁连接的侧板式节点。为研究其抗震性能,设计了3个侧板式节点足尺试件进行拟静力试验,分析试件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耗能能力、刚度退化和节点域应变。试验结果表明:3个节点试件的... 提出了壁式钢管混凝土(WCFT)柱与钢梁连接的侧板式节点。为研究其抗震性能,设计了3个侧板式节点足尺试件进行拟静力试验,分析试件的破坏形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耗能能力、刚度退化和节点域应变。试验结果表明:3个节点试件的节点域均处于弹性阶段,满足侧板水平及竖向强度比的侧板式节点试件破坏形态为梁端塑性铰破坏,发生梁端塑性铰破坏的节点试件具有较好的变形和耗能能力;侧板水平或竖向强度比不足100%的侧板式节点试件呈现脆性破坏特征。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梁端内力传导机制提出了侧板式节点在节点域外的三种破坏模式及相应判别公式,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从而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式钢管混凝土柱 侧板式节点 足尺试验 抗震性能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建筑的系统论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郝际平 薛强 +1 位作者 黄育琪 刘瀚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20,26,共8页
基于一般系统论思想与理论,结合装配式建筑特点,提出装配式建筑系统论.参考工程系统论研究方法,将装配式建筑作为一个由诸多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要素通过一定的规则,有序分层的组织联系在一起.建立装配式建筑系统论的理论框架,在装... 基于一般系统论思想与理论,结合装配式建筑特点,提出装配式建筑系统论.参考工程系统论研究方法,将装配式建筑作为一个由诸多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要素通过一定的规则,有序分层的组织联系在一起.建立装配式建筑系统论的理论框架,在装配式建筑系统的不同层次,全面地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重塑装配式建筑理念,提升装配式建筑的研究起点,促进装配式建筑研究和应用的科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系统 一般系统论 工程系统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体动力学的发射装置托架拓扑优化设计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瀚超 王学智 +1 位作者 李敏 刘强 《弹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5,22,共6页
为了更好地实现某型导弹发射装置托架轻量化,结合多体动力学并基于SIMP法的拓扑优化理论,运用OptiStruct平台对托架进行拓扑优化设计。根据导弹发射精度要求,建立了优化约束条件,得到了典型射击工况下托架的最佳材料分布和传力路径。考... 为了更好地实现某型导弹发射装置托架轻量化,结合多体动力学并基于SIMP法的拓扑优化理论,运用OptiStruct平台对托架进行拓扑优化设计。根据导弹发射精度要求,建立了优化约束条件,得到了典型射击工况下托架的最佳材料分布和传力路径。考虑工程应用实际情况,得到了托架优化模型。参考比刚度结构效能,建立了结构刚度评价标准,对优化前后托架模态、发射动态响应以及导弹初始扰动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初始模型相比,优化后的托架比刚度效能增加了27.8%,质量减小了28.6%;该方法提高了托架一阶模态频率,降低了托架与发射筒的共振效应对导弹初始精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发射装置 多体动力学 托架 拓扑优化 初始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共架发射装置结构设计与静力学仿真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瀚超 王学智 +3 位作者 程永强 李敏 彭飞 刘强 《弹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8-63,76,共7页
为满足2种不同型号导弹基于同一发射装置实现共架发射的设计需求,从机械适配性的角度提出了共架发射装置机械结构的设计方案;构建了主要结构件的物理模型,并开展装配体干涉检查;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3种典型混装方案下全车载荷的... 为满足2种不同型号导弹基于同一发射装置实现共架发射的设计需求,从机械适配性的角度提出了共架发射装置机械结构的设计方案;构建了主要结构件的物理模型,并开展装配体干涉检查;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3种典型混装方案下全车载荷的分布情况;选取最为恶劣的负载方案,对比分析了起落架水平与竖直2种工况时车架与副车架的等效应力分布与结构变形情况。结果表明:3种混装方案下的载荷分布情况差别不大,各车轴所承受负载大致按照5∶4∶5∶6的比例分布;副车架主体结构与耳轴装置连接处是车体应力最集中、变形量最大的区域,其结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本文提出的设计思路与仿真结果可为同类型产品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架发射装置 结构设计 载荷分布 强度分析 结构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转课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瀚超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8年第23期208-209,共2页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这个时代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都受其影响而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教育信息化是目前教育领域面临的最大的一场革命。特别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全面推广,给教育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引起了各阶段...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这个时代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都受其影响而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教育信息化是目前教育领域面临的最大的一场革命。特别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全面推广,给教育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引起了各阶段、各学科教师的浓厚兴趣,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广大教师也在教学中逐步引入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希望通过积极地探索这种新型教学方法来推动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本文主要从翻转课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用的优势、不足及具体实施方案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新教学模式的介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对外汉语教学 教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纯诗”理论指导的中日诗歌色彩心理的比较探讨
6
作者 刘瀚超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第28期184-185,共2页
"纯诗"理论主要来源于法国的象征主义诗学,但同时经过中日理论家改造,成为一种本土化的现代诗学理论。本文以中国和日本的"纯诗"理论作为指导,在此思潮影响下创作的诗歌作为文本分析的重要对象,从而比较中日诗歌的... "纯诗"理论主要来源于法国的象征主义诗学,但同时经过中日理论家改造,成为一种本土化的现代诗学理论。本文以中国和日本的"纯诗"理论作为指导,在此思潮影响下创作的诗歌作为文本分析的重要对象,从而比较中日诗歌的联系和区别。从"纯诗"理论角度来探讨中日诗歌色彩心理的比较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两者在诗歌色彩心理的观测点,其次找到本质区别产生的原因,希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诗理论 中日诗歌 色彩心理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消隐--建筑立面建构的一种方式 被引量:1
7
作者 宋戈 张思煜 刘瀚超 《建筑技艺》 2020年第3期120-123,共4页
梳理建筑立面、结构、建构的关系,结合国外案例分析关于立面结构的三种消隐方式:梁柱退后、截面最小化、特殊结构选型与布置,指出结构消隐的目的是为了表达:1)建筑空间的透明感;2)环境向建筑内的渗透;3)建筑体量的明确表达。最后通过序... 梳理建筑立面、结构、建构的关系,结合国外案例分析关于立面结构的三种消隐方式:梁柱退后、截面最小化、特殊结构选型与布置,指出结构消隐的目的是为了表达:1)建筑空间的透明感;2)环境向建筑内的渗透;3)建筑体量的明确表达。最后通过序列化的结构计算与比较,验证了在我国结构规范及一定条件下最小化立面位置处结构截面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面 结构 建构 消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壁式钢管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孙晓岭 郝际平 +3 位作者 薛强 樊春雷 刘瀚超 何梦楠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2-101,共10页
通过3个截面高宽比为3.0的壁式钢管混凝土柱足尺试件在高轴压比下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研究壁式钢管混凝土柱的破坏模式、滞回行为、承载能力、变形性能和能量耗散能力。结果表明:试件的破坏模式为压弯破坏,破坏区域钢板受... 通过3个截面高宽比为3.0的壁式钢管混凝土柱足尺试件在高轴压比下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研究壁式钢管混凝土柱的破坏模式、滞回行为、承载能力、变形性能和能量耗散能力。结果表明:试件的破坏模式为压弯破坏,破坏区域钢板受压鼓曲、钢管纵向焊缝涨裂、混凝土压溃;试件滞回曲线稳定饱满,无明显捏拢现象;纵向隔板能够约束钢管壁板平面外变形,提高钢板局部屈曲强度;试件破坏时位移延性系数大于3.0,等效黏滞阻尼系数大于0.4,减小钢管壁板宽厚比可有效增加试件耗能能力。设计轴压比为0.54~0.69时,壁式钢管混凝土柱屈服位移角大于0.005 rad,极限位移角大于0.02 rad,具有良好的变形性能和耗能能力。建立的精细有限元模型可准确预测壁式钢管混凝土柱在恒定轴力和反复水平力下的滞回行为。有限元分析表明,轴压比对壁式钢管混凝土柱的极限位移影响显著,提高含钢率可有效增加其承载力和变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式钢管混凝土柱 拟静力试验 有限元分析 承载力 抗震性能
原文传递
壁式钢管混凝土柱平面外穿芯拉杆-端板连接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瀚超 郝际平 +2 位作者 薛强 王立军 孙晓岭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8-111,共14页
壁式钢管混凝土柱是一种特殊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柱,针对壁式钢管混凝土柱截面特点,提出了壁式钢管混凝土柱平面外穿芯拉杆-端板连接梁柱节点。通过3个足尺节点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和有限元分析,对其破坏模式、滞回行为、承载能力、变... 壁式钢管混凝土柱是一种特殊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柱,针对壁式钢管混凝土柱截面特点,提出了壁式钢管混凝土柱平面外穿芯拉杆-端板连接梁柱节点。通过3个足尺节点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和有限元分析,对其破坏模式、滞回行为、承载能力、变形性能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节点的破坏模式为钢梁塑性铰区破坏,破坏区域钢梁上下翼缘屈曲或撕裂,梁与端板连接焊缝撕裂;滞回曲线稳定饱满,无明显捏拢;节点域混凝土损伤微小;破坏时位移延性系数大于3.0,等效黏滞阻尼系数大于0.34,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可较为准确地预测该节点在低周反复加载下的滞回行为。分析表明:随着轴压比提高,模型的延性降低;适当的增加钢梁翼缘和端板厚度可以提高节点的承载能力和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式钢管混凝土柱 穿芯拉杆-端板 拟静力试验 有限元分析 承载力 抗震性能
原文传递
浅谈中国现代小诗与日本俳句的比较
10
作者 刘瀚超 《唐山文学》 2016年第2期76-76,78,共2页
中日两国文化相互影响,中国现代小诗和日本俳句之间的联系也千丝万缕。然而,纵观现有的文献资料不难看出,学界对比研究中国传统诗歌和日本俳句关系的比例较重,但对中国现代小诗和日本俳句比较研究略有不足。故文章将从两者形式上和审美... 中日两国文化相互影响,中国现代小诗和日本俳句之间的联系也千丝万缕。然而,纵观现有的文献资料不难看出,学界对比研究中国传统诗歌和日本俳句关系的比例较重,但对中国现代小诗和日本俳句比较研究略有不足。故文章将从两者形式上和审美风格方面,阐述中国现代小诗和日本俳句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小诗 日本俳句 审美风格 形式差异
原文传递
谢灵运山水诗歌的意象研究
11
作者 刘瀚超 《唐山文学》 2015年第6期116-116,118,共2页
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意象是其最重要的欣赏理论,通过意象的研究,能够很明显地看出作者的感情色彩。古诗中比较常见的意象有月、梅花、荷花、菊花等,但在谢灵运的山水诗中,却有意识地将这些意象所隐藏起来,而是融入了自己的实际体验和观... 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意象是其最重要的欣赏理论,通过意象的研究,能够很明显地看出作者的感情色彩。古诗中比较常见的意象有月、梅花、荷花、菊花等,但在谢灵运的山水诗中,却有意识地将这些意象所隐藏起来,而是融入了自己的实际体验和观察总结,让山水诗和传统的送别题材相互区别,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在谢灵运的作品中,出现了一些特殊的意象,在本文中将会做出具体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灵运 山水诗 意象研究
原文传递
关于中日诗歌意象的比较研究
12
作者 刘瀚超 《雪莲》 2015年第11Z期23-23,共1页
以中日古典诗歌中梅花、月亮、钟声意象异趣为倒,导出中日诗歌意象的三个主要不同:广博豪放与小巧细腻;以诗言志与余情幽玄。进而认为造成这种异趣的原因与中日两国历史地理、社会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有关。日本古典诗歌开辟的小巧、细... 以中日古典诗歌中梅花、月亮、钟声意象异趣为倒,导出中日诗歌意象的三个主要不同:广博豪放与小巧细腻;以诗言志与余情幽玄。进而认为造成这种异趣的原因与中日两国历史地理、社会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有关。日本古典诗歌开辟的小巧、细腻、言情、阴柔的路径,应当蕴有值得深入探讨的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古典诗歌 意象 比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