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附3例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本春 李忠妹 +4 位作者 张元芳 丁强 汪玉宝 王忠 陈波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13-314,312,I001,共4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和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总结3例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复习国内外文献报道,进行分析讨论。结果:1例为混合型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因梗阻严重行病灶切除输尿管端端吻合术,术... 目的:探讨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和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总结3例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复习国内外文献报道,进行分析讨论。结果:1例为混合型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因梗阻严重行病灶切除输尿管端端吻合术,术后配合内分泌治疗。2例为腔外型,内分泌治疗效可,其中1例配合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结论:争取早期发现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保护肾功能的前提下制订适宜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 子宫内膜异位症 诊断 治疗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发病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22
2
作者 刘本春 王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ED 勃起功能障碍 病因 心理因素 内分泌因素 阴茎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聚焦超声热疗治疗泌尿系统晚期恶性肿瘤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本春 沈天骊 +3 位作者 王勇 丁强 王怡 张元芳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92-294,共3页
目的 探索高能聚焦超声热疗 (HIFU )治疗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2 0 0 2年 10月起 ,应用我院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研制的HIFU 2 0 0 1型高能聚焦超声治疗系统治疗泌尿系统晚期恶性肿瘤 13例 ,包括 5例晚期肾癌、4例... 目的 探索高能聚焦超声热疗 (HIFU )治疗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2 0 0 2年 10月起 ,应用我院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研制的HIFU 2 0 0 1型高能聚焦超声治疗系统治疗泌尿系统晚期恶性肿瘤 13例 ,包括 5例晚期肾癌、4例浸润性膀胱癌、2例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1例前列腺小细胞癌和 1例晚期前列腺肉瘤。对肿瘤靶组织进行HIFU治疗 ,并分别于治疗前、后行病变区B超、CT和 (或 )膀胱镜检查 ,随时记录症状变化、检查结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随访时间为 2~ 9个月。与治疗前相比 ,除 1例肾癌和 1例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的疗效不明显外 ,11例于治疗后 2周左右起B超示肿瘤组织内液化、坏死 ,回声明显增强 ,质地不均 ;CT示囊性改变 ,膀胱镜检查发现肿瘤乳头有坏死、脱落。 3例膀胱外浸润性包块萎缩 ,4例前列腺癌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降低。治疗总有效率为 84 .6 % (11/ 13例 )。治疗过程中 ,所有患者的局部不适能耐受 ,无需特殊处理 ,治疗结束后无明显疼痛等不适。均无皮肤灼伤、穿孔、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HIFU可作为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尤其对晚期肿瘤患者 ,其近期疗效确切 ,且安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聚焦超声热疗 治疗 泌尿系统 晚期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氟西汀治疗早泄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本春 徐可 +3 位作者 童仕俊 徐罡 丁强 张元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818-819,共2页
目的 探讨盐酸氟西汀治疗早泄的疗效。方法 将 43例门诊早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甲组 2 1例患者每次性交时采用动 -停 -动行为疗法 ,即同房前充分性爱抚 ,阴茎全部进入阴道后由不动至缓动至小幅度旋动 ,待女方将达高潮期时做抽动动作... 目的 探讨盐酸氟西汀治疗早泄的疗效。方法 将 43例门诊早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甲组 2 1例患者每次性交时采用动 -停 -动行为疗法 ,即同房前充分性爱抚 ,阴茎全部进入阴道后由不动至缓动至小幅度旋动 ,待女方将达高潮期时做抽动动作。乙组 2 2例患者除应用行为疗法外 ,同时口服盐酸氟西汀 2 5mg ,每晚 1次 ,连用 4周。治疗第 6周门诊随访 ,采用SCL - 90问卷评价治疗前后阴道内射精潜伏期、性交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性交持续时间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两组治疗有效率及总体性交满意度间的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 (均P >0 0 5 ) ,可能与观察例数较少有关。结论 盐酸氟西汀是治疗早泄的有效药物 ,配合行为疗法可提高其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泄 盐酸氟西汀 治疗 疗效 性功能障碍 男性 行为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尿管癌的诊断和治疗——附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本春 张元芳 +3 位作者 王忠 丁强 陈波 童仕俊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20-322,共3页
目的 :提高脐尿管癌诊断和治疗水平 ,以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总结 3例脐尿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 ,并复习国内外文献报道 ,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3例患者均表现为膀胱顶部肿块 ,行部分膀胱切除术 ,1例复发后行Bricker术。随访为 2... 目的 :提高脐尿管癌诊断和治疗水平 ,以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总结 3例脐尿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 ,并复习国内外文献报道 ,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3例患者均表现为膀胱顶部肿块 ,行部分膀胱切除术 ,1例复发后行Bricker术。随访为 2例分别无瘤生存 5 3个月和 2 5个月。结论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改善脐尿管癌患者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尿管癌 诊断 治疗 预后 膀胱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奇霉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优于复方磺胺甲噁唑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本春 张元芳 +1 位作者 王忠 丁强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64-166,共3页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对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慢性前列腺炎病人87例,年龄32a±s9a(21~47a),随机分成2组,分别服用阿奇霉素(44例)0.5g,po,qd及复方磺胺甲唑(SMZCo)2片(4...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对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慢性前列腺炎病人87例,年龄32a±s9a(21~47a),随机分成2组,分别服用阿奇霉素(44例)0.5g,po,qd及复方磺胺甲唑(SMZCo)2片(43例),po,bid,疗程6d。服药前及服药后1,2wk分别行前列腺液(EPS)常规及病原学检查,并监测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结果:阿奇霉素组病人痊愈率48%和有效率80%均高于SMZCo组42%和65%(P<0.05)。2药对各类致病菌的清除率分别为79%及65%(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和14%(P<0.05)。结论:阿奇霉素比SMZCo对慢性前列腺炎具有较佳疗效,且服用方便,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治疗 磺胺甲恶唑 前列腺炎 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阿霉素在膀胱癌治疗及复发预防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刘本春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32-234,共3页
关键词 膀胱癌 药物疗法 表阿霉素 复发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TA检测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本春 张元芳 +1 位作者 王忠 丁强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92-294,共3页
目的BTA检测与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比较,以明确在膀胶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996年12月~1997年1月经膀胱镜及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膀胱乳头状移行细胞癌的病人共47例.每一例于膀胱镜检查前连续留取三次晨尿,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最... 目的BTA检测与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比较,以明确在膀胶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996年12月~1997年1月经膀胱镜及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膀胱乳头状移行细胞癌的病人共47例.每一例于膀胱镜检查前连续留取三次晨尿,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最后一次标本同时行BTA检测及尿液常规化验.结果BTA检测膀胱癌的敏感度为70.2%(33/47),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敏感度为25.5%(12/47),两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共有8例(17.0%)患者两种检查结果均为阳性,10例(21.3%)患者两种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另外,BTA检测对T1期膀胱癌患者的敏感度明显高于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其结果分别为76.0%(19/25)和12.0%(3/25),统计学分析示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BTA检测是一种有价值的膀胱癌诊断辅助措施,且使用方便,检测迅速,无创伤性,便于临床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诊断 BTA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细胞癌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异常及其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本春 王忠 +1 位作者 丁强 张元芳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245-248,共4页
目的 检测肾细胞癌 (RCC)组织脆性组氨酸三联体 (fragilehistidinetraid ,FHIT)基因蛋白编码外显子及mRNA表达情况 ,了解RCC组织中FHIT基因异常特征 ,探讨FHIT基因与RC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收集RCC及相应癌周肾组织标本 ,提取组织DN... 目的 检测肾细胞癌 (RCC)组织脆性组氨酸三联体 (fragilehistidinetraid ,FHIT)基因蛋白编码外显子及mRNA表达情况 ,了解RCC组织中FHIT基因异常特征 ,探讨FHIT基因与RC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收集RCC及相应癌周肾组织标本 ,提取组织DNA及RNA。DIG标记FHIT全长cDNA探针。PCR法扩增FHIT基因E5~E9。扩增产物电泳转膜后行Southernblot杂交。RNA转膜后行Northernbolt杂交。结果  6 8.2 %(1 5 / 2 2 )RCC组织、37.5 % (6 / 1 4 )相应癌周肾组织存在FHIT基因蛋白编码外显子缺失或异常。E5和E8异常(缺失、突变等 )发生率为 40 .9% (9/ 2 2 )和 36 .4% (8/ 2 2 )。 42 .8% (1 2 / 2 8)RCC及 75 % (1 2 / 1 6 )癌周肾组织存在Northernblot阳性条带。FHITmRNA失表达与RCC组织学高分级及临床高分期关系密切 (P <0 .0 5 )。存在FHIT基因蛋白编码外显子缺失或异常的 1 5例RCC中 1 4例 (93.3% )FHIT基因mRNA表达阴性。结论 RCC组织常发生FHIT基因蛋白编码外显子缺失或突变。FHITmRNA失表达与FHIT基因异常基本一致 ,其表达情况可提示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 肾细胞癌 基因异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血管外皮肉瘤伴血肿形成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本春 王忠 张元芳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6期480-480,共1页
紧贴毛细血管的网状纤维膜和纤维鞘,有一层断断续续排列的梭形细胞,称血管外皮细胞(Zimmurman周细胞),为多潜能细胞。部分分化低不向其他间叶组织分化者,称为血管外皮细胞瘤(或肉瘤)。该肿瘤少见,我科曾于1996年... 紧贴毛细血管的网状纤维膜和纤维鞘,有一层断断续续排列的梭形细胞,称血管外皮细胞(Zimmurman周细胞),为多潜能细胞。部分分化低不向其他间叶组织分化者,称为血管外皮细胞瘤(或肉瘤)。该肿瘤少见,我科曾于1996年4月27日收治1例肾血管外皮肉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血管外皮肉瘤 血肿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肾细胞癌的诊断与治疗(附3例报告)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本春 王忠 张元芳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1998年第5期197-199,共3页
报告近年收治的肾细胞癌(肾癌)患者3例,均经B超、CT等检查确诊,分别施行部分肾切除术、肾动脉栓塞术、孤立转移灶切除术、根治性肾切除术及Bench手术治疗,并配合免疫及透析治疗。经随访,1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7个月后死于全... 报告近年收治的肾细胞癌(肾癌)患者3例,均经B超、CT等检查确诊,分别施行部分肾切除术、肾动脉栓塞术、孤立转移灶切除术、根治性肾切除术及Bench手术治疗,并配合免疫及透析治疗。经随访,1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7个月后死于全身衰竭,1例无瘤生存已3年。同时就双侧肾癌发病情况、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进行讨论,认为双侧肾癌患者无特殊临床表现,其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手术切除仍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诊断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热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本春 张元芳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2004年第10期758-760,共3页
肿瘤热疗的本质是利用物理方法将组织加热到能杀灭癌细胞的温度并维持一定时间,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随着生物科学及医疗水平的提高,肿瘤热疗近年来取得迅速发展,一系列基础研究和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其前景广阔。现综述肿瘤热疗的起... 肿瘤热疗的本质是利用物理方法将组织加热到能杀灭癌细胞的温度并维持一定时间,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随着生物科学及医疗水平的提高,肿瘤热疗近年来取得迅速发展,一系列基础研究和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其前景广阔。现综述肿瘤热疗的起源、研究现状、目前局限性及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辅助疗法 高温 诱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粒子种植治疗前列腺癌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本春 张元芳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2004年第5期394-397,共4页
随着放射性粒子、计算机软件系统及植入设备的发展 ,放射性粒子种植治疗前列腺癌取得较大进展。现就放射性粒子种植治疗前列腺癌的常用方法、临床适应证、所需设备。
关键词 放射性粒子种植 前列腺癌 近距离放射疗法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禁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细胞癌FHIT基因蛋白产物表达研究
14
作者 刘本春 王忠 +1 位作者 丁强 张元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 :明确FHIT基因蛋白产物 (Fhit)细胞内定位及分布情况 ,比较其在肾细胞癌 (RCC)组织、癌周及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差异 ,探讨Fhit表达状态与R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兔抗 Fhit多克隆抗体对 36例RCC的癌组织、2 0份相应癌... 目的 :明确FHIT基因蛋白产物 (Fhit)细胞内定位及分布情况 ,比较其在肾细胞癌 (RCC)组织、癌周及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差异 ,探讨Fhit表达状态与R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兔抗 Fhit多克隆抗体对 36例RCC的癌组织、2 0份相应癌周肾组织及 6例正常肾组织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染色 ,结果以半定量方法记录分析。结果 :RCC患者术后五年随访过程中 ,复发及转移发生率分别为 16 7% (6 /36 )和 7 7% (10 /36 )。五年生存率为 5 5 6 % (2 0 /36 )。正常肾组织中特异性着色区主要分布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 ,呈弥漫性表达 ,少量位于肾小球内。癌组织中特异性着色区位于癌细胞胞浆 ,Fhit阳性率为 5 2 8% (19/36 ) ,癌组织中Fhit表达强度明显低于正常肾脏组织和相应癌周肾组织 (P <0 0 1)。Ⅲ、Ⅳ期癌组织Fhit表达显著低于Ⅰ、Ⅱ期者 (P <0 0 5 )。RCC组织Fhit失表达与患者预后差关系密切 (P <0 0 5 )。结论 :Fhit为一种细胞浆蛋白 ,正常肾组织中呈强阳性表达 ,绝大部分位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癌组织中Fhit表达显著降低或失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HIT基因 肾细胞癌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症状镜下血尿的病因分析及临床措施
15
作者 刘本春 王忠 张元芳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1999年第2期69-72,共4页
分析无症状镜下血尿的病因,探讨对此类患者的临床处理措施。采用尿常规、尿脱落细胞学、B超、膀胱镜及X线等检查方法,对174例无症状镜下血尿患者进行前瞻性随访研究。结果174例无症状镜下血尿患者中首次全面检查明确血尿病因者占9.8%(1... 分析无症状镜下血尿的病因,探讨对此类患者的临床处理措施。采用尿常规、尿脱落细胞学、B超、膀胱镜及X线等检查方法,对174例无症状镜下血尿患者进行前瞻性随访研究。结果174例无症状镜下血尿患者中首次全面检查明确血尿病因者占9.8%(17/174)。共有31例(17.8%)病因得以明确,其中7例患有泌尿系肿瘤,Ⅱ类、Ⅱ类及Ⅲ类病变发生率分别为4.6%(8例)、9.8%(17例)和3.4%(6例)。认为对首次就诊的无症状镜下血尿患者应行详细检查。未能明确病因时,尤其是对老年患者,宜于短期内定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镜下血尿 病因学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细胞癌FHIT基因蛋白编码外显子突变的研究
16
作者 刘本春 丁强 +1 位作者 王忠 张元芳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0年第8期363-365,共3页
目的 :检测肾细胞癌 ( RCC)组织 FHIT基因 ( fragile histidine triad)蛋白编码外显子异常情况 ,了解 RCC中 FHIT基因异常特征 ,探讨 FHIT基因与 RCC发生的关系。方法 :收集 RCC及相应癌周肾组织标本 2 2份和 1 6份 ,提取组织 DNA。DIG... 目的 :检测肾细胞癌 ( RCC)组织 FHIT基因 ( fragile histidine triad)蛋白编码外显子异常情况 ,了解 RCC中 FHIT基因异常特征 ,探讨 FHIT基因与 RCC发生的关系。方法 :收集 RCC及相应癌周肾组织标本 2 2份和 1 6份 ,提取组织 DNA。DIG标记 FHIT全长 c DNA探针。PCR扩增 FHIT基因 E5~ E9,产物行 Southern blot杂交。结果 :1 5份 ( 68.2 % )癌组织标本、6份( 37.5% )癌周肾组织标本存在 FHIT基因蛋白编码外显子缺失或突变 ,其中 1 0份同时存在两个外显子异常改变。癌组织及癌周肾组织 E5异常 (含缺失、异常 )发生率分别为 40 .9% ( 9/ 2 2 )和2 5.0 % ( 4 / 1 6)。结论 :FHIT基因异常可能是 RCC发生过程中的早期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FHIT基因 蛋白编码 外显子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石症的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尿石症有优势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本春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02年第12期14-15,共2页
结石症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常见的有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肝胆总管结石、尿路结石等。也有胃、肠道结石,更特殊者有肺结右,眼结石,牙结石,肉结石等等。结石常见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取石、手术切除脏器排石、激光碎石、气功排石等。本... 结石症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常见的有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肝胆总管结石、尿路结石等。也有胃、肠道结石,更特殊者有肺结右,眼结石,牙结石,肉结石等等。结石常见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取石、手术切除脏器排石、激光碎石、气功排石等。本期,我们特邀专家介绍常见结石症药物治疗,希望能够让结石患者在治疗时多一些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石症 药物疗法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理研究进展
18
作者 刘本春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84-287,共4页
丙型肝炎趋于慢性化,与肝硬化、肝细胞癌有一定联系。对丙型肝炎病毒(HCV)的研究,随着HCV分子克隆的成功及特异性免疫组化方法的应用,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关键词 丙型肝炎 肝细胞癌 病理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柔比星与丝裂霉素膀胱内单次与多次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 被引量:17
19
作者 张元芳 张祖豹 +3 位作者 唐涌志 刘本春 孙福康 汤海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11-213,共3页
目的 :研究表柔比星单次与多次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性 ,比较与丝裂霉素疗效的差异 ,探讨表柔比星单次腔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可行性。方法 :对多中心入选病例行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随访患者肿瘤复发... 目的 :研究表柔比星单次与多次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性 ,比较与丝裂霉素疗效的差异 ,探讨表柔比星单次腔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可行性。方法 :对多中心入选病例行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随访患者肿瘤复发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表柔比星单次灌注组 (A组 ,80mg/次 )、多次灌注组(B组 ,40mg/次 )及丝裂霉素多次灌注组 (C组 ,40mg/次 )病例术后 1年复发率分别为 2 2 2 % (8/ 36 )、18 2 % (6 /33)、2 1 9% (7/ 32 ) (χ2 检验 ,P >0 0 5 ) ;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2 5 % (9/ 36 )、42 4% (14/ 33)、43 8% (14/ 32 ) ,表柔比星单次灌注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B、C两组者 (χ2 检验 ,P <0 0 1)。 3组患者随访 1年的无病间期经F检验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表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作用可靠 ,单次灌注法经济、方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表性膀胱癌 手术后复发 表柔比星 丝裂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130例诊断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忠 张元芳 +2 位作者 丁强 刘本春 姜昊文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515-517,共3页
目的 分析我院前列腺癌诊断现状,以提高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 1988 ~1998 年收治130 例前列腺癌病人,分别通过直肠指检( D R E) 、前列腺抗原( P S A) 、前列腺穿刺活检、 B超、 C T、 E C T、... 目的 分析我院前列腺癌诊断现状,以提高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 1988 ~1998 年收治130 例前列腺癌病人,分别通过直肠指检( D R E) 、前列腺抗原( P S A) 、前列腺穿刺活检、 B超、 C T、 E C T、 M R、膀胱镜检查等明确诊断。结果 直肠指检示前列腺增大,质地坚硬或触及结节112例(86 .2 % ) 。 P S A< 4ng/ml 6 例(4 .6 % ) , P S A 4 ~10ng/ ml 16 例(12 .3 % ) , P S A> 10ng/ml 108 例(83 .1 % ) 。 P S A< 20ng/ml 发生骨转移4 例, P S A> 40ng/ ml 发生骨转移46 例。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101/108 例(93 .5 % ) 。经腹部 B 超诊断符合率55 .1 % ,经直肠 B 超诊断符合率94 .7 % , C T、 M R 诊断符合率42 .9 % , E C T 诊断符合率81 .3 % 。病理分期为 C 和 D 期95 例(75 .3) % ,35 例为 A 和 B 期(24 .7 % ) 。结论 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仍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开展有关前列腺癌宣教工作、定期专科体检和增强特定人群的就诊意识,将提高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诊断 DRE PSA B超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