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地区汉族与土家族献血者多血型系统抗原分布调查
1
作者 尹鹏为 刘不尽 +5 位作者 崔丹荔 代华友 邹海曼 吴思其 黄霞 徐永柱 《中国输血杂志》 2025年第2期214-221,共8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汉族和土家族献血人群Rh、MNS、Kidd血型系统抗原表型分布规律,为建立献血者拓展血型抗原表型库和开展拓展血型配合性输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试管法检测重庆市汉族和土家族献血人群Rh、MNS、Kidd血型系统抗原,并对3... 目的了解重庆市汉族和土家族献血人群Rh、MNS、Kidd血型系统抗原表型分布规律,为建立献血者拓展血型抗原表型库和开展拓展血型配合性输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试管法检测重庆市汉族和土家族献血人群Rh、MNS、Kidd血型系统抗原,并对3种血型系统进行Hardy-Weinborg吻合度检测计算。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表型分布频率的差异。结果Rh血型系统抗原表型分布频率汉族和土家族献血者均为CCee>CcEe>Ccee>ccEE。土家族献血者CCee(52.02%)高于汉族献血者(47.24%),而汉族献血者CcEe(32.20%)高于土家族献血者(28.94%)。MNS血型系统抗原表型分布频率汉族和土家族献血者均为MN>MM>NN,Kidd血型系统抗原表型分布频率汉族和土家族献血者均为Jk(a+b+)分布频率最高,汉族Jk(a+b-)>Jk(a-b+),而土家族Jk(a-b+)>Jk(a+b-)。汉族和土家族献血者3种血型抗原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汉族与土家族献血者的3种血型系统抗原表型频率无差异(P>0.05)。献血者Rh抗原表型分布频率,重庆与西安、浙江、汕头、佛山、南宁、扬州比较有差异(P<0.05),与广安和深圳比较无差异(P>0.05)。重庆献血者Rh抗原表型分布频率,汉族、土家族与藏族、蒙古族、朝鲜族、哈尼族比较有差异(P<0.05)。重庆汉族献血者MNS抗原表型分布频率,重庆与乌鲁木齐、海南、运城比较有差异(P<0.05),与西安、温州比较无差异(P>0.05)。重庆土家族献血者MNS抗原表型分布频率,重庆与乌鲁木齐、海南比较有差异(P<0.05),与西安、温州、运城比较无差异(P>0.05)。献血者Kidd抗原表型分布频率,重庆与哈尔滨比较有差异(P<0.05),与惠州、温州、宜昌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重庆地区人群有多民族特征,Rh、MNS、Kidd血型系统抗原表型存在多样性和地区差异,建立拓展血型库可以为临床精准输血提供更多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频率 RH血型 MNS血型 KIDD血型 汉族 土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73例血型血清学检测药物诱导免疫溶血性贫血的结果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刘不尽 邹晓萍 +2 位作者 张涛 毛伟 陈政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9期1300-1303,共4页
目的探讨药物诱导免疫溶血性贫血(DIIHA)的机制及血型血清学检测的方法。方法通过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红细胞致敏情况,通过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分别以药物包被法及免疫复合物法检测血浆中及红细胞放散液中药物抗体。结果 873例患者中... 目的探讨药物诱导免疫溶血性贫血(DIIHA)的机制及血型血清学检测的方法。方法通过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红细胞致敏情况,通过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分别以药物包被法及免疫复合物法检测血浆中及红细胞放散液中药物抗体。结果 873例患者中,直抗阳性患者156例,其中血浆与红细胞放散液以药物包被法检测出头孢菌素抗体3例,免疫复合物法检出头孢菌素抗体4例。结论通过患者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血浆中及红细胞放散液中药物抗体检测,能够大大提高对DIIHA的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诱导免疫溶血性贫血 抗人球蛋白试验 药物免疫性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抗-e,抗-C及抗-Jkb抗体致配血困难1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刘不尽 王跃华 +3 位作者 邹晓萍 李小红 张涛 毛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1295-1296,共2页
同种抗体是造成临床交叉配血困难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同种抗体特别是多次输血患者产生的混合同种抗体,常常造成抗体鉴定困难,难以为患者选择配合的血液。本文报道了1例多次输血产生混合抗-e、抗-C及抗-Jkb抗体导致配血困难的个案。
关键词 混合同种抗体 交叉配血 抗体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检出类抗-N合并抗-E、抗-c 1例
4
作者 刘不尽 蒋玉林 +1 位作者 黄文娟 毛伟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919-921,共3页
目的对1例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血清中存在的多种抗体进行抗体鉴定并分析类抗-N产生原因。方法通过血清学试验对抗体进行分离鉴定。结果患者血型为O型,CCDee,MN,存在类抗-N及抗-E、抗-c。结论MN表型的血液透析患者可能因甲醛消毒或者体... 目的对1例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血清中存在的多种抗体进行抗体鉴定并分析类抗-N产生原因。方法通过血清学试验对抗体进行分离鉴定。结果患者血型为O型,CCDee,MN,存在类抗-N及抗-E、抗-c。结论MN表型的血液透析患者可能因甲醛消毒或者体外回路表面抗原诱导机体产生类抗-N,应选择相应抗原阴性红细胞予患者输注,保障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抗-N 透析 交叉合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用血季节性特征分析及未来用血趋势预测 被引量:7
5
作者 何涛 毛伟 +8 位作者 余泽波 张涛 廖红梅 谭茜茜 刘不尽 卿芸 邹海曼 邹晓萍 欧阳熊妍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1277-1280,共4页
目的分析本地区2011—2016年临床用血情况,了解红细胞、血浆、冷沉淀和血小板的季节性用血特征,通过建立模型对未来用血趋势进行预测。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1—2016年本地区12家具有代表性的医院临床用血资料,分析季节性特征... 目的分析本地区2011—2016年临床用血情况,了解红细胞、血浆、冷沉淀和血小板的季节性用血特征,通过建立模型对未来用血趋势进行预测。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1—2016年本地区12家具有代表性的医院临床用血资料,分析季节性特征,并利用指数平滑法模型预测2017年1—6月份的临床血液需求量。结果各个血液成分在4个季度的临床用血量均较平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采用的指数平滑法模型很好地预测了临床血液需求量,2017年1—6月份的预测值与实际值基本一致,实际值在预测值95%的置信区间内,相对误差在10%以内。结论临床各成分用血趋势可予以科学预测,应在不断收集数据的基础上及时采用科学方法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安排好采供血计划,从而满足临床用血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用血 季节性特征 指数平滑法 预测 采供血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的解决方案 被引量:8
6
作者 毛伟 张涛 +4 位作者 王芳 朱素敏 李小红 刘不尽 王跃华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08-1210,共3页
目的观察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经固相凝集法血小板配合实验予以配合性血小板输注后的临床疗效,探讨血小板输注无效的解决方案。方法对8例(共计19人次)血小板抗体筛选阳性的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通过LABScreenMixed检测HLA抗体,并... 目的观察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经固相凝集法血小板配合实验予以配合性血小板输注后的临床疗效,探讨血小板输注无效的解决方案。方法对8例(共计19人次)血小板抗体筛选阳性的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通过LABScreenMixed检测HLA抗体,并采用固相凝集法血小板配合实验予以配合性或适合性血小板输注,比较输注前后的血小板计数,计算输注后24 h内血小板计数增加值,同时追踪、观察患者出凝血方面的临床表现。结果8例患者血清中均含有HLA-Ⅰ抗体,阳性率100%。19人次患者输注配合型或适合型的血小板后,其中14人次临床出血情况好转,提示血小板输注有效,有效率为73.68%(14/19),有效的14人次中固相凝集实验结果为阴性者10人次,弱阳性者3人次,阳性者1人次。其余临床出血情况无好转的5人次中,4人次固相凝集实验结果为阳性或弱阳性,1人次为阴性。结论 HLA-Ⅰ抗体仍然是引起血小板无效输注的主要原因。经固相凝集法血小板配合实验配合的血小板输注可提高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临床疗效,是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有效解决措施。采供血机构应主动对所提供的配合性血小板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输注无效 HLA抗体 血小板配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抗-M致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及新生儿溶血病1例病例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涛 欧阳熊妍 +2 位作者 刘不尽 卿芸 邹晓萍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8期2655-2656,共2页
临床ABO血型鉴定工作中,红细胞意外抗体的存在常常导致正反定型不符。常见的干扰ABO血型反定型的意外抗体包括同种抗体、自身抗体、药物抗体等[1]。除此之外,临床上尚存在一种特殊的"类同种抗体"[2],它能导致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同... 临床ABO血型鉴定工作中,红细胞意外抗体的存在常常导致正反定型不符。常见的干扰ABO血型反定型的意外抗体包括同种抗体、自身抗体、药物抗体等[1]。除此之外,临床上尚存在一种特殊的"类同种抗体"[2],它能导致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同时也困扰抗体鉴定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抗-M 血型鉴定 类同种抗体 不规则抗体 新生儿溶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罕见B(A)亚型新生儿溶血病及血型鉴定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涛 欧阳熊妍 +5 位作者 刘不尽 卿芸 李浏 邹晓萍 毛伟 张鹏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431-433,共3页
目的对罕见B(A)亚型新生儿溶血病进行血清学分析,并探讨该类血型的鉴定策略。方法对1例新生儿溶血病标本应用血型血清学方法进行新生儿溶血病相关检测,对发现的B(A)亚型应用血型血清学、家系调查、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 目的对罕见B(A)亚型新生儿溶血病进行血清学分析,并探讨该类血型的鉴定策略。方法对1例新生儿溶血病标本应用血型血清学方法进行新生儿溶血病相关检测,对发现的B(A)亚型应用血型血清学、家系调查、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本例为罕见B(A)亚型新生儿溶血病,并仅与抗原性相对较弱的A抗原相关。家系调查发现3例B(A)亚型,基因分型及序列测定证实为B(A)07型。结论罕见B(A)亚型新生儿溶血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其血型鉴定过程需要采用多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亚型 新生儿溶血病 血型血清学 家系调查 基因分型 序列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罕见血型A102/B(A)02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芳 毛伟 +3 位作者 张涛 刘不尽 李维 欧阳熊妍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53-1155,共3页
目的研究A102/B(A)02的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 2016年6月-2016年12月用血清学方法检测先证者和其父母的ABO血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SSP基因分型技术和SBT测序分型技术分别扩增先证者和其父母ABO基因的第6、7外显子序列,PCR产物直接测序分析... 目的研究A102/B(A)02的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 2016年6月-2016年12月用血清学方法检测先证者和其父母的ABO血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SSP基因分型技术和SBT测序分型技术分别扩增先证者和其父母ABO基因的第6、7外显子序列,PCR产物直接测序分析,杂合子结果进行克隆测序分析。结果先证者红细胞上B抗原减弱,表现为AB3,直接测序发现第7外显子nt467C/T杂合和nt700C/T杂合,克隆测序和家系分析确认先证者血型为A102/B(A)02,与A101参比序列相比,A102在nt467碱基突变C>T,导致156位脯氨酸(CCG)变成亮氨酸(CTG),B(A)02的序列与参比序列B101相比,nt700发生碱基突变C>G,导致234位脯氨酸(CCC)变成丙氨酸(GCC)。结论a-1,3-N-乙酰半乳糖胺基转移酶基因位于7外显子的467位C>T突变是产生A102等位基因的原因,a-1,3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位于第7外显子700位C>T突变是产生B(A)02等位基因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102 B(A)02 分子遗传学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以及对输血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涛 谭茜茜 +7 位作者 廖红梅 刘不尽 李浏 卿芸 邹晓萍 欧阳熊妍 毛伟 兰炯采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9年第3期248-251,共4页
中医药经过长期的实践形成了治疗慢性血液肿瘤的中医理论,其作用机制复杂,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是其重要机制之一。随着实验及临床研究的进一步丰富,有关中医药诱导血液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已达到分子水平。本文对中医药治疗慢性血液肿瘤... 中医药经过长期的实践形成了治疗慢性血液肿瘤的中医理论,其作用机制复杂,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是其重要机制之一。随着实验及临床研究的进一步丰富,有关中医药诱导血液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已达到分子水平。本文对中医药治疗慢性血液肿瘤干预细胞凋亡的研究以及对输血治疗的影响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细胞凋亡 中医药 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h类孟买血型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芳 毛伟 +3 位作者 张涛 刘不尽 廖红梅 李维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第7期1249-1252,共4页
目的研究并探讨1例Bh类孟买血型血清学特点和分子机制。方法通过血清学的方法鉴定为类孟买血型,采用SSP方法进行ABO血型基因型的确认,采用SBT方法对FUT1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确认基因突变的位置。结果血清学结果确认为Bh分泌型,ABO基因型为... 目的研究并探讨1例Bh类孟买血型血清学特点和分子机制。方法通过血清学的方法鉴定为类孟买血型,采用SSP方法进行ABO血型基因型的确认,采用SBT方法对FUT1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确认基因突变的位置。结果血清学结果确认为Bh分泌型,ABO基因型为O01/B101,FUT1直接测序结果显示在nt661处存在有1处错义突变即C->T,导致221位氨基酸由精氨酸(Arg)→半胱氨酸(Cys)。结论 FUT1第4外显子编码区的错义突变即nt661处C->T,使221位的精氨酸(Arg)→半胱氨酸(Cys),这个突变型是第36个FUT1突变型,表现为红细胞H抗原弱表达的类孟买血型,这一种突变型中国人群中为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孟买血型 分子机制 FUT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生理学专业研究生理论教学的体会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不尽 余华荣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第2期65-66,共2页
作为一名研究生,经历了生理学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实践,现结合所教授课程的特点,从备课、上课、课后反思等几个方面总结一下个人的教学心得和体会。
关键词 研究生 生理学 教学 心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献血人群Kidd、Duffy、MNS、Kell、Diego血型系统的低频抗原分布频率 被引量:10
13
作者 蒋玉林 刘不尽 +5 位作者 邹晓萍 邹海曼 黄文娟 卿芸 王芳 毛伟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435-437,共3页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献血者中的红细胞稀有血型表型分布频率特点,为建立本地区稀有血型供者资料库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尿素溶血试验对重庆市血液中心2020年12月~2021年5月的14805(人)份无偿献血者标本做Kidd血型系统的Jk(a-b-)表型筛选...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献血者中的红细胞稀有血型表型分布频率特点,为建立本地区稀有血型供者资料库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尿素溶血试验对重庆市血液中心2020年12月~2021年5月的14805(人)份无偿献血者标本做Kidd血型系统的Jk(a-b-)表型筛选,并用盐水凝集试验对筛选样本做确认试验;采用间接抗球蛋白试验对1466(人)份O型献血者标本做Duffy血型系统Fy(a-)、MNS血型系统s-及Kell血型系统k-表型筛选;采用凝聚胺试验对856(人)份献血者标本做Diego血型系统Di(b-)表型筛选,并用抗球蛋白试验确认。结果重庆地区无偿献血者中Jk(a-b-)表型比例0.0203%(3/14805);O型献血者中的Fy(a-b+)及S+s-表型比例均为0.1364%(2/1466);未见k-表型;Di(a+b-)表型的比例为0.2336%(2/856)。结论重庆地区献血人群上述5个血型系统的稀有血型抗原分布频率有自身地域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血型 红细胞 低频抗原频率 重庆 无偿献血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抗原选择性和常规交叉配型血小板输注效果比较 被引量:12
14
作者 卿芸 王栋芳 +5 位作者 杨培 刘不尽 邹海曼 黄文娟 蒋玉林 毛伟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918-921,共4页
目的回顾性评估HLA抗原选择性与常规交叉配型对于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输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于重庆市血液中心行血小板配型的病例,其中57名血小板抗筛阳性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血小板抗体检测采用固相红细胞黏附法... 目的回顾性评估HLA抗原选择性与常规交叉配型对于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输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于重庆市血液中心行血小板配型的病例,其中57名血小板抗筛阳性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血小板抗体检测采用固相红细胞黏附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比HLA抗原选择性和常规交叉配型血小板的输注有效率及血小板增高指数(CCI)。并对供、受者进行HLA-A、-B位点匹配度分析。结果 57例抗筛阳性的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中,其中单一HLAⅠ类抗体阳性48例(84.2%),单一HPA抗体阳性1例(1.8%),HLAⅠ类+HPA抗体7例(12.3%),1例非特异性抗体。57名患者共输注188例配型血小板,其中22例为HLA选择性输注,平均CCI值10.2[四分位间距(IQR) 3.6,17.5],166例为常规交叉配型输注,平均CCI值4.8(IQR:1.4,11.6),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按照HLA抗原匹配度分级,分析输注效果:A、B、C、D级输注有效率分别为71.4%、66.7%、50.0%、40.7%,A和B级输注后平均CCI值10.2(IQR:4.4,16.0),C和D级输注后平均CCI值4.1(IQR:0,14.8),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LAⅠ类抗体仍然是引起血小板无效输注的主要免疫原因。HLA抗原选择性输注在提高患者血小板计数方面明显优于常规交叉配型,选择与患者HLA抗原匹配度达到A或B级供者血小板能够得到较好的输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输注无效 血小板交叉配型 HLA 血小板特异性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D阴性受血者输注DEL型血液诱发抗-D 1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蒋玉林 毛伟 +6 位作者 刘不尽 黄文娟 卿芸 王栋芳 廖红梅 张涛 邹海曼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308-311,共4页
目的通过血型血清学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出1例RhD阴性受血者输注DEL型血液后诱发抗-D产生。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进行血型抗原及抗体检测,PCR-SSP法进行RhD基因分型检测。结果受血者ABO血型为A型,Rh分型为ccdee,直抗阴性。受血... 目的通过血型血清学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出1例RhD阴性受血者输注DEL型血液后诱发抗-D产生。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进行血型抗原及抗体检测,PCR-SSP法进行RhD基因分型检测。结果受血者ABO血型为A型,Rh分型为ccdee,直抗阴性。受血者随机输注的3位供者均为DEL RhD1227A纯合型,且受血者输血后2周抗体筛查为阳性,并鉴定为抗-D。结论 RhD阴性受血者输注DEL RhD1227A纯合型血液后可以引起初次免疫反应,并产生不规则抗-D。所以对于RhD阴性供血者应加强阴性确认,必要时可以增加RhD的基因检测以保障临床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血型 DEL型 抗-D RhD阴性确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无偿献血者ABO亚型分布及鉴定浅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黄文娟 刘不尽 +3 位作者 邹海曼 卿芸 王栋芳 毛伟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494-496,共3页
目的对重庆地区无偿献血者ABO亚型分布情况和鉴定策略进行浅析。方法应用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对本中心2016年1月—2019年8月631 127份献血者标本进行ABO定型,对91例ABO血型正反不符合标本采用试管法、吸收放散等血清学方法检测,并对21例AB... 目的对重庆地区无偿献血者ABO亚型分布情况和鉴定策略进行浅析。方法应用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对本中心2016年1月—2019年8月631 127份献血者标本进行ABO定型,对91例ABO血型正反不符合标本采用试管法、吸收放散等血清学方法检测,并对21例ABO正反定型不符合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结果血清学A亚型(A2,A3,Ael等),占比22.8%,B亚(Bx,Bw等)占比39.1%,A亚B(A2B等)占比9.8%, AB亚(cisAB, ABw,AB3等)占比28.3%。21例标本血清学方法与PCR-SSP方法检测结果符合率为47.7%。结论 ABO亚型需多种方法互相验证;ABO血型的准确鉴定,为安全输血提供有力的质量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亚型 献血者 PCR-S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对输血相容性试验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文娟 刘不尽 +2 位作者 蒋玉林 毛伟 唐彦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2年第13期1778-1780,共3页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IVIG)对输血相容性试验的影响。方法将经过检测为正常ABO血型的献血者红细胞按照A、B、O、AB血型分为A、B、O、AB 4组,制成5%悬液。IVIG倍比稀释后,对以上4组红细胞进行致敏,采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IVIG)对输血相容性试验的影响。方法将经过检测为正常ABO血型的献血者红细胞按照A、B、O、AB血型分为A、B、O、AB 4组,制成5%悬液。IVIG倍比稀释后,对以上4组红细胞进行致敏,采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红细胞的致敏效果;对致敏后的红细胞进行热放散试验,并检测热放散试验后上清液中存在的抗体。结果4组红细胞均可被稀释比例为1∶4的IVIG致敏,其中A组和AB组红细胞致敏强度最强,O组最弱;IVIG稀释比例为1∶8时,可观察到稀释后的抗体对A组红细胞致敏强度仍最强,AB组红细胞被致敏强度次之,B组红细胞极少被致敏,O组红细胞为阴性。致敏后4组细胞中A组能放散出与A型和AB型红细胞反应的抗体;B组能放散出与B型和AB型红细胞反应的抗体;AB组能放散出与A、B、O、AB型红细胞反应的抗体。结论IVIG可体外致敏红细胞,致敏效果较好的是A型和AB型红细胞,O型红细胞致敏效果最差。致敏后的红细胞能放散出影响ABO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的抗体,IVIG可能影响输血相容性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 溶血反应 交叉配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体缺失致血型鉴定困难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玉林 毛伟 +4 位作者 刘不尽 张涛 王栋芳 廖红梅 邹海曼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24期3645-3647,共3页
临床上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常见原因有红细胞抗原减弱和血清抗体减弱[1]。血清抗体减弱或缺失多见于新生儿、老年人、ABO亚型或免疫低下的患者。健康成年人缺乏相应ABO抗体的情况比较罕见,机制尚不明确[2],但在某些疾病或生理情况... 临床上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常见原因有红细胞抗原减弱和血清抗体减弱[1]。血清抗体减弱或缺失多见于新生儿、老年人、ABO亚型或免疫低下的患者。健康成年人缺乏相应ABO抗体的情况比较罕见,机制尚不明确[2],但在某些疾病或生理情况下会有抗体减弱或缺失,在这种情况下,ABO基因检测就显得尤其重要[3]。最近笔者发现1例因抗B抗体(抗-B)缺失导致ABO血型鉴定困难者,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 抗体缺失 ABO基因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型基因检测辅助高频抗原抗体的鉴定——附一例报道
19
作者 蒋玉林 邹晓萍 +4 位作者 刘不尽 卿芸 邹海曼 黄文娟 毛伟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738-740,共3页
目的利用血型基因检测技术辅助鉴定1例高频抗原抗体。方法采用血清学试验进行血型鉴定、特异性抗体鉴定及交叉配血,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Diego血型基因检测。结果血清学试验结果提示患者血清中存在高频抗原抗体抗-Dib;基因测序结果显... 目的利用血型基因检测技术辅助鉴定1例高频抗原抗体。方法采用血清学试验进行血型鉴定、特异性抗体鉴定及交叉配血,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Diego血型基因检测。结果血清学试验结果提示患者血清中存在高频抗原抗体抗-Dib;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患者Diego基因型为Di(a+b-);从856名献血者中筛选到2名献血者血液与患者相配合,基因型均为Di(a+b-)。结论以血清学试验为主、分子生物学技术为辅的联合检测手段,有助于高频抗原抗体的检出,对保障临床输血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Dib 高频 抗体鉴定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包膜TiO_(2)的膜层结构对颜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鑫 周春勇 +2 位作者 刘不尽 纪利俊 陈葵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149-2154,共6页
以偏铝酸钠为包膜剂,采用液相沉淀法在TiO_(2)粒子表面包覆氧化铝膜。采用TEM、SEM、XRF、比表面积分析仪表征了包膜TiO_(2)样品的膜层结构,通过测试其耐候性、光泽度、遮盖率评价了其颜料性能。以HRTEM结合晶格计算分析膜层水合氧化铝... 以偏铝酸钠为包膜剂,采用液相沉淀法在TiO_(2)粒子表面包覆氧化铝膜。采用TEM、SEM、XRF、比表面积分析仪表征了包膜TiO_(2)样品的膜层结构,通过测试其耐候性、光泽度、遮盖率评价了其颜料性能。以HRTEM结合晶格计算分析膜层水合氧化铝的晶型,并考察了包膜过程中pH和温度对包膜TiO_(2)的膜层结构和颜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条件下包膜Ti O_(2)的膜层水合氧化铝为无定形结构,产品耐候性较优;pH=10.0时,膜层水合氧化铝为勃姆石型和拜耳石型混合晶型,以勃姆石型为主,产品颜料性能优异;pH>11.0后,膜层水合氧化铝为拜耳石型,产品颜料性能较差。温度升高会增加膜层水合氧化铝的结晶度,从而提高包膜TiO_(2)产品的颜料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氧化铝膜 晶格间距 晶型 颜料性能 特种颜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