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低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36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赵金龙 潘建科 +8 位作者 黄和涛 韩燕鸿 曾令烽 梁桂洪 林炯同 李嘉晖 吴明 侯森荣 刘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2944-2955,2963,共13页
背景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后凸成形术(PKP)为代表的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已被广泛认可,但骨水泥渗漏在临床上仍是一个难题。虽已有相关的系统回顾文献报道,高黏度骨水泥安全性高、临床疗效好,但... 背景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后凸成形术(PKP)为代表的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已被广泛认可,但骨水泥渗漏在临床上仍是一个难题。虽已有相关的系统回顾文献报道,高黏度骨水泥安全性高、临床疗效好,但仍缺乏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提供有力的循证依据。目的采用Meta分析进一步评价椎体成形术中使用高、低黏度骨水泥治疗OVCF的疗效和安全性,对系统评价循证数据进行更新,并分析更为详细的术中、术后评价指标。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OVI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网(VIP)等数据库,搜集试验组采用高黏度骨水泥注射椎体成形术,对照组采用普通或低黏度骨水泥注射椎体成形术治疗OVCF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7月。提取资料,采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质量评价,使用Stata 12.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6篇随机对照试验,共计纳入病例3216例,其中试验组1624例,对照组1592例。纳入文献的总体质量中等。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术后2 d、3 d、1周、1个月、3个月、12个月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SMD=-0.43,95%CI(-0.64,-0.22),P=0.042;SMD=-0.53,95%CI(-0.80,-0.26),P<0.05;SMD=-0.26,95%CI(-0.49,-0.03),P=0.042;SMD=-0.66,95%CI(-0.86,-0.47),P<0.05;SMD=-1.27,95%CI(-2.02,-0.51),P=0.001;SMD=-0.73,95%CI(-1.20,-0.27),P=0.002〕。试验组术后2 d、3个月、12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低于对照组〔SMD=-0.28,95%CI(-0.51,-0.05),P=0.018;SMD=-1.18,95%CI(-1.98,-0.38),P=0.004;SMD=-0.47,95%CI(-0.86,-0.08),P=0.017〕;两组术后1周、1个月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23,95%CI(-0.77,0.32),P>0.05;SMD=-0.44,95%CI(-1.14,0.25),P=0.214〕。两组术后1个月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1.01,95%CI(-2.41,0.40),P=0.16〕;试验组术后3个月、12个月Cobb角小于对照组〔SMD=-1.78,95%CI(-2.90,-0.65),P=0.002;SMD=-0.70,95%CI(-1.15,-0.25),P=0.002〕。试验组术后1个月、3个月JOA评分高于对照组〔SMD=1.15,95%CI(0.81,1.49),P<0.001;SMD=0.39,95%CI(0.08,0.71),P=0.015〕。两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1.13,95%CI(-0.19,2.82),P=0.088〕。试验组伤椎前缘压缩率、伤椎中线压缩率均低于对照组〔SMD=-2.31,95%CI(-3.71,-0.92),P=0.001;SMD=-1.27,95%CI(-2.33,-0.20),P=0.02〕;两组伤椎后缘压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01,95%CI(-0.38,-0.36),P=0.956〕。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1.36,95%CI(-3.01,0.29),P=0.106〕。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SMD=-0.92,95%CI(-1.58,-0.26),P=0.006〕。两组骨水泥注射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44,95%CI(-0.93,0.06),P=0.082〕。试验组术中X光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SMD=-0.86,95%CI(-1.32,0.39),P<0.001〕。试验组骨水泥渗漏率低于对照组〔RR=0.39,95%CI(0.33,0.47),P<0.001〕。绘制骨水泥渗漏文献发表偏倚漏斗图,结果表明文献基本处于可信区间,且左右基本对称,可能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本次Meta分析认为使用高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OVCF,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医护人员进行X光透视的次数,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对于改善OVCF患者的伤椎形态、提高功能具有较好疗效,同时有充分证据证明高黏度骨水泥渗漏率低于低黏度骨水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压缩性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水泥成形术 高黏度骨水泥 低黏度骨水泥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高位截骨术前临床评估及适应证的选择策略 被引量:10
2
作者 侯森荣 潘建科 +6 位作者 杨伟毅 罗明辉 黄和涛 曾令烽 林炯同 韩燕鸿 刘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8期4576-4583,共8页
背景:胫骨高位截骨、单髁膝关节成形及全膝关节置换都是膝骨关节炎终末阶段的治疗手段。随着目前临床膝关节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保膝意识的不断加强,胫骨高位截骨术也开始逐渐得到临床工作者的推崇。但由于不同国家、地区的临床医生对... 背景:胫骨高位截骨、单髁膝关节成形及全膝关节置换都是膝骨关节炎终末阶段的治疗手段。随着目前临床膝关节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保膝意识的不断加强,胫骨高位截骨术也开始逐渐得到临床工作者的推崇。但由于不同国家、地区的临床医生对胫骨高位截骨术前临床评估及适应证把握不尽相同,故而疗效也存在一定差异。目的:对国内外胫骨高位截骨术的相关研究进程展开学习,探讨临床中胫骨高位截骨术前临床评估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手术适应证选择,以期为临床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膝骨关节炎和膝关节畸形等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对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 database)、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中文数据库及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 数据库、EMBASE、OVID 等外文数据库进行全面检索,并将其中英文检索词分别设置为“胫骨高位截骨术、适应证、HTO”及“High tibial osteotomy、Indication”,检索自建库始至2018 年12 月为止所有与主题相关的文献。对胫骨高位截骨术前的临床评估以及其手术适应证展开深度剖析总结。结果与结论:①共计纳入84 篇文献进行综述;②结果表明,由于胫骨高位截骨术前临床评估及适应证把握存在极大差异性,以致历来人们对胫骨高位截骨和单髁膝关节成形、全膝关节置换的疗效评价存在较大争议;③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临床胫骨高位截骨术的临床评估及适应证选择日趋严格,其术后满意度较之以往有很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膝关节畸形 胫骨高位截骨术 临床评估 适应证 单髁膝关节成形 全膝关节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金文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学术经验撷要 被引量:8
3
作者 罗明辉 杨伟毅 +4 位作者 侯森荣 潘建科 赵第 吴明 刘金文 《中医药导报》 2020年第14期180-184,共5页
总结刘金文教授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学术经验。刘金文教授在长期的中医临床工作中以“中西合参、标本兼治、筋骨并重、动静结合”为核心理念治疗骨不连。无手术指征的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采用内治法治疗时,重在调补肝肾,补气活血... 总结刘金文教授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学术经验。刘金文教授在长期的中医临床工作中以“中西合参、标本兼治、筋骨并重、动静结合”为核心理念治疗骨不连。无手术指征的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采用内治法治疗时,重在调补肝肾,补气活血以治其本,在此基础上辨证论治,配伍精准,标本兼治;外治法则重在“祛瘀活血舒筋”。治疗过程中应医患合作,“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延迟愈合 骨不连 内治法 外治法 中医药 刘金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后不放置引流的相关管理策略 被引量:9
4
作者 侯森荣 杨伟毅 +5 位作者 罗明辉 潘建科 黄和涛 曾令烽 刘军 梁桂洪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3期5371-5378,共8页
背景:近年来,随着全膝关节置换技术提升、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及术后止血药的应用,其总失血量不断减少,术后引流量也逐渐减少,术后快速康复理论应运而生,引流管放置也再次成为骨科医生所热议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医生认为可以常规取消放置引... 背景:近年来,随着全膝关节置换技术提升、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及术后止血药的应用,其总失血量不断减少,术后引流量也逐渐减少,术后快速康复理论应运而生,引流管放置也再次成为骨科医生所热议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医生认为可以常规取消放置引流,引流似乎已可有可无。目的:旨在复习既往文献,对全膝关节置换后引流放置的相关问题归纳总结,提供围术期引流管理的相关经验。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以及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ofScience、EMBASE、OVID等外文数据库,以"引流,膝关节置换术"及"totalknee arthroplasty,drainage"为检索词,检索自建库始至2020年2月为止所有与主题相关的文献,总结归纳全膝关节置换后不放置引流管围术期各方面需综合考虑的要素。结果与结论:①引流管的放置问题关乎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最终结果,与术后出血、血肿、血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关系密切;②目前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不推荐常规放置引流,但不意味着不需要管理,其实际上对临床医护在围术期各方面的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术前适应证选择、手术操作、止血带使用、术中及术后药物使用、物理疗法的使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引流 关节置换 围手术期 出血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髋及全膝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感染抗生素应用方案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侯森荣 林炯同 +4 位作者 刘军 韩燕鸿 潘建科 曾令烽 梁桂洪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5期5687-5693,共7页
背景:假体周围感染是全髋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最可怕的并发症。在假体周围感染的治疗期间抗生素的使用必不可少,但目前医学届对髋膝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感染抗生素的管理,即其具体使用时机、时长暂无定论,最佳的应用疗程、剂量、使用时机... 背景:假体周围感染是全髋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最可怕的并发症。在假体周围感染的治疗期间抗生素的使用必不可少,但目前医学届对髋膝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感染抗生素的管理,即其具体使用时机、时长暂无定论,最佳的应用疗程、剂量、使用时机及给药途径尚需进一步探讨。目的:对国内外治疗假体周围感染过程中使用抗生素的近期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求为临床上全髋、全膝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感染抗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全面检索2002至2018年CBMdisc、CNKI、VIP、万方资源数据库收录的文献和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词分别为"关节置换术,术后感染,抗生素"以及"knee,hip,arthroplasty,infect,antibiotics",将语言分别设定为中文和英文。从全髋和全膝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流行病学、诊断标准、治疗手段等方面入手,对临床上治疗假体周围感染期间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剖析与总结。结果与结论:(1)全文共计纳入47篇文献;(2)结果表明,假体周围感染治疗期间抗生素的使用时机、最佳的应用疗程、剂量及给药途径目前学界仍缺乏统一的执行标准。目前绝大多数的研究都仅说明了术后使用抗生素选择及联合用药的重要性,具体疗程、给药方式、使用剂量尚无定论;(3)临床上假体周围感染抗生素的使用大多依据专家共识或专家经验,缺乏高等级循证医学证据指导;(4)因此,急需进行相关的循证及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为临床上全髋和全膝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感染抗生素的使用管理提供较高质量、且确切有效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进而为骨科医生的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体周围感染 关节置换术 抗生素 全髋关节 全膝关节 管理 综述 综述文献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抗菌药 感染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军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经验介绍 被引量:4
6
作者 侯森荣 杨伟毅 +5 位作者 林炯同 韩燕鸿 潘建科 赵第 吴明 刘军(指导)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2期176-179,共4页
梨状肌综合征(Piriform Syndrome,PS)是因梨状肌解剖变异、劳损或外伤等多种原因导致的梨状肌炎症因子渗出刺激坐骨神经或充血、水肿、痉挛挤压坐骨神经,引起的臀部及坐骨神经分布区域疼痛、麻木等一系列综合症状,故又称为梨状肌狭窄综... 梨状肌综合征(Piriform Syndrome,PS)是因梨状肌解剖变异、劳损或外伤等多种原因导致的梨状肌炎症因子渗出刺激坐骨神经或充血、水肿、痉挛挤压坐骨神经,引起的臀部及坐骨神经分布区域疼痛、麻木等一系列综合症状,故又称为梨状肌狭窄综合征、梨状孔损伤综合征、坐骨神经出口综合征等[1]。臀部疼痛及下肢反射痛为PS临床上最典型的临床表现。由于梨状肌及其周围神经特殊的解剖位置,部分患者在直肠排便时可出现尾骨疼痛,甚至出现性功能障碍,且部分患者在下蹲或坐位时可加剧疼痛。PS属神经卡压综合征之一,是干性坐骨神经痛的常见原因。临床上治疗PS多以封闭治疗为主。刘军教授贯通古今,融汇中西,结合最前沿的现代医学理论,逐步总结出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骨伤科疾病的诊治方案,临证治疗PS见解独到。本人有幸跟随刘军教授学习,现将其诊治经验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状肌综合征(PS) 辨证论治 刘军
原文传递
刘军教授治疗肩袖损伤学术经验荟萃 被引量:9
7
作者 侯森荣 杨伟毅 +5 位作者 林炯同 韩燕鸿 潘建科 郭达 罗明辉 刘军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第11期2032-2035,共4页
肩袖损伤是中医骨伤科临床上常见病症,多伴有外伤史,且与职业年龄等有密切关系。本研究通过总结刘军教授临床中西医结合诊治此类病症的经验,旨在进一步探讨中医特色疗法在肩袖损伤诊疗中的应用,同时为骨伤科医生临床治疗肩袖损伤提供参... 肩袖损伤是中医骨伤科临床上常见病症,多伴有外伤史,且与职业年龄等有密切关系。本研究通过总结刘军教授临床中西医结合诊治此类病症的经验,旨在进一步探讨中医特色疗法在肩袖损伤诊疗中的应用,同时为骨伤科医生临床治疗肩袖损伤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中西医结合 诊治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联规则算法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的中医药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用药规律研究
8
作者 侯森荣 韩燕鸿 +5 位作者 刘军 林炯同 黄和涛 潘建科 曾令烽 梁桂洪 《西部中医药》 2020年第7期76-80,共5页
目的:挖掘文献资料,探讨中医药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药物使用规律。方法:搜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2000年1月至2018年1月发表的中医药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所有文献,筛选出数据完整且疗效确切的处方,并基于关联... 目的:挖掘文献资料,探讨中医药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药物使用规律。方法:搜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2000年1月至2018年1月发表的中医药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所有文献,筛选出数据完整且疗效确切的处方,并基于关联规则算法以及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对筛选的文献数据进行分析,以期得悉处方中各种药物的性味归经、使用频次以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结果:治疗膝滑膜炎常用的中药以归肝、脾、肾经的活血化瘀、消肿生肌及清热燥湿药为主;药性以温、平、凉,药味以苦、辛、甘的药物使用最为频繁;使用频次最多的3种药物依次为牛膝、红花、当归。结论:基于关联规则算法以及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的中医药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用药规律与祖国医学对此病的认识相符,可为临床更好地治疗膝关节滑膜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滑膜炎 数据挖掘 熵聚类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军教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证经验采撷 被引量:4
9
作者 赵第 韩燕鸿 +5 位作者 曾令烽 梁桂洪 侯森荣 吴明 潘建科 刘军(指导)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第12期2218-2221,共4页
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临床上较难治的疾病,具有较高复发率。近年来,痛风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现已成为第2大代谢性疾病。刘军教授认为痛风性关节炎证属本虚标实,内、外二因均可导致肝、脾、肾3脏受损,促使湿热、痰浊、瘀毒3种病理之邪流注... 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临床上较难治的疾病,具有较高复发率。近年来,痛风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现已成为第2大代谢性疾病。刘军教授认为痛风性关节炎证属本虚标实,内、外二因均可导致肝、脾、肾3脏受损,促使湿热、痰浊、瘀毒3种病理之邪流注于骨节,痹阻于经脉,久而成毒,发为本病。刘军教授在长期的临证实践中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诊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路和方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通过总结刘军教授的学术思想和诊治经验,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临证经验 中医治疗 名医经验 刘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膝痛健康管理与中西医防治研究探索 被引量:3
10
作者 曾令烽 杨伟毅 +11 位作者 潘建科 梁桂洪 黄和涛 侯森荣 陈红云 郭达 罗明辉 韩燕鸿 赵第 林炯同 欧爱华 刘军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9期1193-1198,共6页
基于当前从"生物医学模式"转换至"生理-心理-社会-生态"的新型现代医学模式,临床医师在慢性膝痛诊疗实践活动过程中除了需重视人本体的生物属性,更应聚焦于人自身的社会属性,对健康多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以及... 基于当前从"生物医学模式"转换至"生理-心理-社会-生态"的新型现代医学模式,临床医师在慢性膝痛诊疗实践活动过程中除了需重视人本体的生物属性,更应聚焦于人自身的社会属性,对健康多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心理因素等)影响效应进行综合考虑。本文围绕上述核心问题从健康管理与慢性膝痛干预步骤、中医治未病与养生思维、慢性膝痛健康管理的国内外研究探索等部分展开论述,并就慢性膝痛健康宣教、运动疗法、体质辨析、个体化治疗、认知行为心理干预等方面进行相关探讨,以期为当前慢性膝痛健康管理体系构建与防治决策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膝痛 健康管理 中西医防治 防治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军教授治疗足底筋膜炎学术经验荟萃 被引量:8
11
作者 林炯同 杨伟毅 +4 位作者 侯森荣 韩燕鸿 潘建科 罗明辉 刘军(指导)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第5期908-910,940,共4页
足底筋膜炎是中医骨伤科临床上常见病证。本研究通过总结刘军教授临床中西医结合诊治此病的经验,旨在进一步探讨中西医结合、阶梯化治疗在足底筋膜炎诊疗中的应用,同时为骨伤科医生临床治疗足底筋膜炎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 足底筋膜炎 中西结合 阶梯化治疗 刘军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疗法促进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腱骨愈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伟毅 梁浩东 +5 位作者 潘建科 黄和涛 侯森荣 曾令烽 梁桂洪 刘军 《现代医院》 2018年第8期1211-1215,共5页
运动相关的膝关节损伤导致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数量日益增多,且重建术后腱骨愈合时间长或不愈合的情况时有发生,影响患者的功能恢复。文章主要对前交叉韧带重建后移植物的腱骨愈合的中、西医相关研究的进展,即组织工程技术、中医药的... 运动相关的膝关节损伤导致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数量日益增多,且重建术后腱骨愈合时间长或不愈合的情况时有发生,影响患者的功能恢复。文章主要对前交叉韧带重建后移植物的腱骨愈合的中、西医相关研究的进展,即组织工程技术、中医药的应用促进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腱骨愈合方法的相关实验及临床探索等目前研究的热点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重建 腱骨愈合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太极功法干预对改善骨密度流失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6
13
作者 曾令烽 杨伟毅 +15 位作者 梁桂洪 陈红云 郭达 罗明辉 潘建科 赵第 赵金龙 黄和涛 韩燕鸿 林炯同 侯森荣 吴明 李嘉晖 梁伟雄 欧爱华 刘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7期4420-4428,共9页
背景:当前针对患者骨健康/骨密度相关疾患结局指标的影响,传统太极功法干预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亟待作进一步探讨。目的:系统评价传统太极功法干预对改善骨密度流失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对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VIP... 背景:当前针对患者骨健康/骨密度相关疾患结局指标的影响,传统太极功法干预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亟待作进一步探讨。目的:系统评价传统太极功法干预对改善骨密度流失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对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及国外数据库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Library等进行全面检索;配合对大学图书馆的馆藏期刊进行手工检索,检索时间截于2019年1月;系统搜集传统太极功法(包括太极拳、太极推手、太极柔力球等)干预对骨健康/骨密度相关疾患结局指标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文献。参考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以及方法学质量评价;并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共纳入14篇文献(16个RCT研究),Meta分析结果表明:接受传统太极功法干预后,脊柱腰椎L2-4骨密度(SMD=0.40,95%CI[0.16,0.65],P=0.001)、以及股骨颈骨密度(SMD=0.75,95%CI [0.27,1.24],P=0.002)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然而在Ward’s三角骨密度(SMD=0.50,95%CI[-0.10,1.10],P=0.10)、股骨干骨密度(SMD=0.16,95%CI[-0.11,0.44],P=0.25)、股骨近端转子骨密度(SMD=0.54,95%CI[-0.01,1.09],P=0.05)、以及桡骨远端1/3处骨密度(SMD=0.20,95%CI[-0.26,0.66],P=0.040)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传统太极功法干预尚未发现严重不良事件。当前证据发现,传统太极功法干预在特定人群(例如老年人、骨质疏松人群、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妇女)脊柱腰椎、股骨颈等部位的骨密度流失改善方面疗效明确,不良反应较少。鉴于纳入文献数量偏少以及研究本身局限性,有待开展高质量的、设计严谨的临床试验予以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 传统功法 骨密度流失 太极拳 太极推手 太极柔力球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下手法松解联合肩关节周围注射改良“鸡尾酒”及护肩操锻炼治疗冻结肩 被引量:6
14
作者 潘建科 李嘉晖 +4 位作者 杨伟毅 侯森荣 肖志锋 罗明辉 刘军 《中医正骨》 2021年第9期56-60,共5页
目的:观察麻醉下手法松解联合肩关节周围注射改良“鸡尾酒”及护肩操锻炼治疗冻结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9年7月至2021年2月,采用麻醉下手法松解联合肩关节周围注射改良“鸡尾酒”及护肩操锻炼治疗冻结肩患者59例。男19例,女40... 目的:观察麻醉下手法松解联合肩关节周围注射改良“鸡尾酒”及护肩操锻炼治疗冻结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9年7月至2021年2月,采用麻醉下手法松解联合肩关节周围注射改良“鸡尾酒”及护肩操锻炼治疗冻结肩患者59例。男19例,女40例。均为单侧冻结肩,左侧30例、右侧29例。年龄40~79岁,中位数57岁。原发性50例,继发性9例。均不合并肩袖撕裂,均不合并血液病、心血管疾病等系统性疾病。均排除银屑病关节炎以及因服用阿那曲唑片、来曲唑片等药物引起的继发性冻结肩,均排除磺胺类药物过敏者。记录术前和术后1 d、1周、1个月患者肩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美国肩肘外科评分,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1个月随访。患者肩部疼痛VAS评分随时间呈下降趋势[(5.68±1.12)分,(2.24±0.92)分,(2.42±0.67)分,(1.19±0.71)分,F=299.683,P=0.000],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和美国肩肘外科评分随时间均呈上升趋势[(44.17±4.84)分,(84.08±6.76)分,(88.31±3.98)分,(89.07±3.74)分,F=1446.927,P=0.000;(43.03±5.05)分,(85.85±8.17)分,(89.93±4.72)分,(91.24±4.24)分,F=1000.165,P=0.000]。均未发生严重胃肠道反应和肩周软组织再次粘连等并发症。结论:采用麻醉下手法松解联合肩关节周围注射改良“鸡尾酒”及护肩操锻炼治疗冻结肩,能够显著缓解肩部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周围炎 肩凝症 麻醉 手法松解 “鸡尾酒” 注射 体操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接经法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梁晓伦 侯森荣 +4 位作者 胡明哲 朱悦 孙英 张方圆 符文彬 《中医药导报》 2020年第9期173-176,共4页
通过查阅有关大接经法的古医籍和检索PubMed、CNKI、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中所有有关大接经法的临床研究文献,归纳、总结出大接经法的临床研究进展。通过梳理古今文献,发现大接经法目前主要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相关疾病,以中风为主,疗效肯定... 通过查阅有关大接经法的古医籍和检索PubMed、CNKI、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中所有有关大接经法的临床研究文献,归纳、总结出大接经法的临床研究进展。通过梳理古今文献,发现大接经法目前主要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相关疾病,以中风为主,疗效肯定;血管性痴呆、血管神经性头痛、周围性面瘫等疾病亦有报道,较少涉及其他系统常见病的治疗;另有医家对十二井穴的针刺顺序提出异议。认为大接经法目前临床应用主要体现于对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优势,尤擅治疗中风后偏瘫,但主治范围较局限;且大接经法的针刺顺序尚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认为大接经法是否适用于其他系统疾病及针刺顺序的考究仍需进行更多的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接经法 神经系统疾病 中风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中医湿证与慢性病防治创新模式探讨 被引量:36
16
作者 曾令烽 杨伟毅 +11 位作者 梁桂洪 罗明辉 陈红云 郭达 潘建科 韩燕鸿 黄和涛 林炯同 侯森荣 欧爱华 梁伟雄 刘军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345-2349,共5页
文章从岭南地区湿邪致病的特性、湿热体质辨析与健康管理、岭南中医湿证与慢性病防治模式探讨等方面展开论述,并就岭南湿证的理论溯源及涵义、疾患发生的规律及机制、疾患前期预警及防控、临床治疗及转化等方面进行相关分析,以期为当前... 文章从岭南地区湿邪致病的特性、湿热体质辨析与健康管理、岭南中医湿证与慢性病防治模式探讨等方面展开论述,并就岭南湿证的理论溯源及涵义、疾患发生的规律及机制、疾患前期预警及防控、临床治疗及转化等方面进行相关分析,以期为当前岭南中医湿证与慢性病防治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地区 中医湿证 慢性病防治 健康管理 模式探讨
原文传递
基于中医大健康理念探讨膝骨关节炎循证分期及阶梯治疗 被引量:28
17
作者 刘军 曾令烽 +11 位作者 杨伟毅 梁桂洪 罗明辉 陈红云 郭达 潘建科 韩燕鸿 黄和涛 林炯同 侯森荣 欧爱华 梁伟雄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21-1327,共7页
膝骨关节炎(KOA)以疼痛、关节僵硬、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体征,是困扰我国老年人群的重要疾患之一;在中医整体观与大健康理念指引下,亟需不断创新并发掘机体病理变化的早期监测技术,以及健康维持与疾患预防的早期干预方案,以实现对个体健... 膝骨关节炎(KOA)以疼痛、关节僵硬、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体征,是困扰我国老年人群的重要疾患之一;在中医整体观与大健康理念指引下,亟需不断创新并发掘机体病理变化的早期监测技术,以及健康维持与疾患预防的早期干预方案,以实现对个体健康与不同疾患阶段的最优化处理。文章围绕上述核心问题在大健康思维与内涵阐释、中医整体观与大健康的相关性、KOA中西医防治方案优化等方面展开论述,并就KOA循证分期、KOA阶梯治疗以及KOA决策优化等方面进行相关分析,以期为当前KOA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健康理念 中医整体观 膝骨关节炎 循证分期 阶梯诊疗决策
原文传递
中医经典传承与疾患慢病管理创新模式 被引量:18
18
作者 曾令烽 杨伟毅 +12 位作者 梁桂洪 陈红云 郭达 罗明辉 潘建科 韩燕鸿 黄和涛 林炯同 侯森荣 赵第 吴明 欧爱华 刘军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110-3114,共5页
整体观、辨证论治及三因制宜等诊疗理念,是中医经典传承最主要的核心原则。对健康群体,侧重于传统养生之法以维持正常状态;对体质失衡群体,聚焦于传统医学调理以力求转归安康;对欲病群体,可拟定传统医学'治未病'专科诊治策略,... 整体观、辨证论治及三因制宜等诊疗理念,是中医经典传承最主要的核心原则。对健康群体,侧重于传统养生之法以维持正常状态;对体质失衡群体,聚焦于传统医学调理以力求转归安康;对欲病群体,可拟定传统医学'治未病'专科诊治策略,避免往疾患方向转化;对已病群体,则应拓展优化兼融中医特色的疾患慢病管理范式,并将此模式进行社区化推广。文章围绕上述核心问题在中医经典与慢病管理的关联性、现代疾患慢病管理创新模式等方面展开论述,并就体质辨识与养生之道、病情评估与责任照护、慢病建档与随访、患者管理策略优化等方面进行相关分析,以期为当前慢病健康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经典传承 慢病管理 健康管理模式 疾患慢病管理
原文传递
传统运动疗法干预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改善及关节功能影响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51
19
作者 曾令烽 杨伟毅 +9 位作者 郭达 罗明辉 潘建科 韩燕鸿 林炯同 侯森荣 梁桂洪 梁伟雄 欧爱华 刘军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132-2139,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传统运动疗法干预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改善及关节功能影响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综合检索国内外8个数据库,手工检索大学图书馆馆藏杂志,检索时间建库至2017年10月;全面搜寻传统运动疗法(包括太极拳、五禽戏、八... 目的:系统评价传统运动疗法干预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改善及关节功能影响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综合检索国内外8个数据库,手工检索大学图书馆馆藏杂志,检索时间建库至2017年10月;全面搜寻传统运动疗法(包括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依据Cochrane系统评价原则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及评价文献方法学质量;通过软件Rev Man 5.3开展文献Meta分析,采用软件GRADEpro?GDT评估本研究证据质量。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1个文献,经系统评析得出:(1)疗效评价方面:膝骨关节炎患者接受传统运动太极拳干预后,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量表(WOMAC)疼痛、关节僵硬以及生理功能等症状改善方面,其短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其他传统运动疗法干预(八段锦1篇、五禽戏1篇、易筋经1篇等),因相关见刊文献偏少,尚有待考证;(2)安全性评价方面:尚未发现严重不良事件;(3)证据分级方面:依照证据等级GRADE测评结果,本研究评估级别显示"低质量或极低质量"。结论:本系统评价证据表明,传统运动太极拳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明确,不良反应相对偏少,能够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改善及关节功能影响发挥积极效应;其他传统运动疗法因纳入研究较少及文献本身局限性,有待今后开展更多设计严谨、高质量的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运动疗法 膝骨关节炎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川芎嗪干预骨性关节炎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梁桂洪 曾令烽 +12 位作者 潘建科 黄和涛 杨伟毅 郭达 罗明辉 韩燕鸿 林炯同 侯森荣 吴明 赵第 赵金龙 李嘉晖 刘军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228-6232,共5页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确、发病机制复杂的老年性骨关节退行性疾病,病情随着年龄的增加呈进展性加重、最终可致残,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川芎是一种常用的活血化瘀中药,其有效活性成分川芎嗪可有效抑制关节软骨的病理进程,相关...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确、发病机制复杂的老年性骨关节退行性疾病,病情随着年龄的增加呈进展性加重、最终可致残,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川芎是一种常用的活血化瘀中药,其有效活性成分川芎嗪可有效抑制关节软骨的病理进程,相关制剂已在临床上应用于早期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并且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其中的作用机制尚缺乏系统性的认识。文章通过总结川芎嗪对关节周围微环境、软骨细胞功能和软骨基质合成与降解的调控机制,为川芎嗪治疗骨性关节炎提供确切的实验依据,同时深入揭示骨性关节炎发病的分子机制,为中药防治骨性关节炎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骨性关节炎 机制 关节软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