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源2,4-表芸苔素内酯对盐胁迫下不同盐敏感型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
1
作者 奚瑞 陈怡佳 +3 位作者 李宁 余庆辉 王强 秦勇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83-1992,共10页
【目的】研究盐胁迫下不同浓度2,4-表芸苔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处理对番茄种子萌发特性和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筛选影响番茄种子萌发及生长发育效果的最佳浓度,为外源EBR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盐敏感型‘M82’和... 【目的】研究盐胁迫下不同浓度2,4-表芸苔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处理对番茄种子萌发特性和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筛选影响番茄种子萌发及生长发育效果的最佳浓度,为外源EBR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盐敏感型‘M82’和耐盐型‘IL-7-5-5’番茄种子为材料,在50 mmol/L的NaCl处理下,添加0.01、0.1和0.5μmol/L的外源EBR,测定番茄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发芽率、发芽势等形态指标,分析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外源EBR处理后的‘M82’和‘IL-7-5-5’种子的发芽势较盐胁迫处理均提高了10%~30%以上,种子活力指数均提高了100~200以上,并且随着EBR浓度升高,2个番茄品种的发芽率、发芽势均呈下降的趋势。0.01μmol/L EBR处理的‘M82’种子胚芽长和鲜重较盐胁迫下分别增加了94.26%和135.71%;0.1μmol/L EBR处理的‘IL-7-5-5’胚芽长和鲜重较盐胁迫分别增加了32.48%和14.52%。幼芽体内MDA和SOD、CAT、POD活性显著提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显著增加,但不同EBR浓度、不同番茄品种之间的生理指标变化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外源EBR可以增强在盐胁迫条件下番茄种子萌发过程中调节渗透的能力,增强体内抗氧化系统的活性,膜脂过氧化产物的积累减少,促进番茄种子萌发和生长发育,提高番茄种子萌发期的耐盐性。盐胁迫下0.01μmol/L的EBR处理对‘M82’的缓解效果最佳,0.1μmol/L对‘IL-7-5-5’的缓解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2 4-表芸苔素内酯 盐胁迫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及褪黑素对樱桃番茄果实品质和果皮形态结构的影响
2
作者 张福林 李宁 +3 位作者 刘宇翔 陈怡佳 余庆辉 闫会转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38-1747,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2,4-表油菜素内酯(EBR)和褪黑素(MT)处理对樱桃番茄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果实品质和果皮形态结构的影响,为提高樱桃番茄果实品质提供一定理论或技术支撑。【方法】以樱桃番茄果实为材料,在樱桃番茄膨大期、绿熟...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2,4-表油菜素内酯(EBR)和褪黑素(MT)处理对樱桃番茄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果实品质和果皮形态结构的影响,为提高樱桃番茄果实品质提供一定理论或技术支撑。【方法】以樱桃番茄果实为材料,在樱桃番茄膨大期、绿熟期、转色期、红熟期喷施3种浓度的EBR和MT,分析果实的品质和细胞结构。【结果】累计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实进入红熟期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单果质量在100μmol/L的MT处理下显著高出对照组29.96%;果实硬度在0.1 mg/L的EBR处理下与对照组相比提升了17.21%;0.1 mg/L的EBR和100μmol/L的MT分别是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糖酸比、可溶性蛋白、VC相比于对照(CK)提升最高的,分别提升了51.14%和58.81%、37.96%和39.40%、49.05%和27%;0.05 mg/L的EBR和100μmol/L的MT分别是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中可溶性固形物提升最高的,分别提升了24.01%和44.10%;3种EBR处理下外表皮与CK相比均有所提高;厚角组织在0.1 mg/L的EBR处理下与对照组相比增加了10.06%。【结论】0.1 mg/L的EBR处理下的樱桃番茄的耐贮藏性和运输性较佳,100μmol/L的MT处理下的樱桃番茄内在品质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番茄 2 4-油菜素内酯 褪黑素 果实品质 石蜡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BURP结构域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3
作者 张福林 奚瑞 +3 位作者 刘宇翔 陈兆龙 余庆辉 李宁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1-62,共12页
BURP结构域蛋白为植物所特有,在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为鉴定番茄BURP结构域基因(SlBURP)及分析其表达,从番茄基因组中鉴定出12个SlBURP基因,系统进化分析将其分为7个亚族,不同亚族的保守基序和基因结构有明显差异。Sl... BURP结构域蛋白为植物所特有,在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为鉴定番茄BURP结构域基因(SlBURP)及分析其表达,从番茄基因组中鉴定出12个SlBURP基因,系统进化分析将其分为7个亚族,不同亚族的保守基序和基因结构有明显差异。SlBURPs启动子序列中广泛存在胁迫、生长、激素、光响应元件,表明该家族基因在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中有重要作用。共线性分析表明,番茄SlBURP基因和拟南芥BURP基因家族成员来自同一祖先。RT-qPCR表明,SlBURP6、SlBURP7、SlBURP8、SlBURP12在叶中大量表达;SlBURP2、SlBURP6、SlBURP7、SlBURP8在盐处理后转录水平上升;在植物调节剂处理下SlBURP5、SlBURP8、SlBURP9、SlBURP12基因在果实发育期的转录水平均有上升。综上所述,SlBURP基因在番茄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BURP基因家族 果实发育 盐胁迫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番茄红素加工番茄新品种紫红的选育 被引量:17
4
作者 余庆辉 杨生保 +4 位作者 王轶群 帕提古丽 冯红英 王柏柯 张贵仁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28-230,共3页
紫红是利用从日本引进品种NDM969经分离选育的N-131,与分离选育的N-465配制的加工番茄杂种一代。该品种晚熟,较直立,开展度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番茄红素含量高。总产量比对照品种里格尔(87-5)增产6.6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5%,比对照... 紫红是利用从日本引进品种NDM969经分离选育的N-131,与分离选育的N-465配制的加工番茄杂种一代。该品种晚熟,较直立,开展度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番茄红素含量高。总产量比对照品种里格尔(87-5)增产6.6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5%,比对照品种里格尔高21.47%;番茄红素含量16.78mg/100g,比对照品种里格尔高61.66%,其番茄红素表现尤为突出,适合生产高番茄红色素含量番茄酱。可作为晚熟直播品种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番茄 高番茄红素含量 紫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加工番茄新品种早红的选育 被引量:11
5
作者 余庆辉 帕提古丽 +3 位作者 冯红英 杨生保 王柏柯 张贵仁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51-152,共2页
早红是利用美国亨氏公司品种分离选育的GL-29,与皮特公司品种分离选育的GL-49配制的早熟加工番茄一代杂交种,该品种早熟,成熟较集中,前期产量高,前期产量比对照里格尔(87-5,下同)增产70.2%。可作为早熟育苗移栽或直播品种栽培。
关键词 加工番茄 早熟品种 早红 品种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番茄“宽垄不翻秧”栽培模式初报 被引量:18
6
作者 余庆辉 彭刚 +4 位作者 杨新加 冯红英 毛浩亮 张贵仁 迟庆勇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53-455,共3页
加工番茄"宽垄不翻秧"栽培模式,是加工番茄无公害生产配套技术中的防病健身栽培技术。采用这种栽培模式,可以有效的解决生产中存在的早衰,特别是减少日灼(日烧)和果腐疫霉病发生,降低劳动强度、增加产量、提高果实商品率。根... 加工番茄"宽垄不翻秧"栽培模式,是加工番茄无公害生产配套技术中的防病健身栽培技术。采用这种栽培模式,可以有效的解决生产中存在的早衰,特别是减少日灼(日烧)和果腐疫霉病发生,降低劳动强度、增加产量、提高果实商品率。根据各地区的生产条件及习惯,可以采用多种模式推广"宽垄不翻秧"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番茄 “宽垄不翻秧”栽培模式 防病健身栽培 产量 果实商品率 劳动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olanum pennellii LA716渐渗系群体对番茄苗期耐盐QTLs进行定位及QTL效应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余庆辉 刘磊 +4 位作者 王柏柯 杨生保 杨涛 李君明 侯喜林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61-768,共8页
【目的】利用盐敏感的栽培种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M82与耐盐的野生种潘那利番茄(Solanum pennellii)LA716构建的渐渗系群体,对苗期耐盐QTLs进行定位,并初步分析QTL遗传效应和互作效应。【方法】将4片真叶幼苗移栽到1/2浓度的Hoagl... 【目的】利用盐敏感的栽培种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M82与耐盐的野生种潘那利番茄(Solanum pennellii)LA716构建的渐渗系群体,对苗期耐盐QTLs进行定位,并初步分析QTL遗传效应和互作效应。【方法】将4片真叶幼苗移栽到1/2浓度的Hoagland营养液中,按一定浓度逐日增加盐,至终盐浓度700mmol·L-1NaCl+70mmol·L-1CaCl2后,按照0—10级调查耐盐级数,并利用Dunnett测验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定位了分布在2、6、7、8、10等5条染色体上的7个影响番茄苗期耐盐性的QTLs(Stq2a、Stq2b、Stq6a、Stq7a、Stq7b、Stq8和Stq10),这些QTLs均来自耐盐野生种S.pennellii LA716。在盐胁迫条件下,它们较M82的成活百分率提高18.9%—83.8%,包含在IL6-4与IL6-3的1个QTL(Stq6b)有待于进一步试验验证。QTL遗传效应分析初步表明,除Stq6b外,其余QTL均表现明显的显性效应。QTL互作呈现典型的小于加性的效应,但来自第7条染色体上的2个QTL互作却表现消减效应。【结论】首次定位了来自野生番茄LA716分布在5条染色体上7个耐盐位点,QTL呈现明显的显性效应,互作呈现小于加性效应,为进一步精细定位、克隆及番茄耐盐育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渐渗系 耐盐 QTLS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芽期耐盐QTL定位及其效应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余庆辉 王柏柯 +4 位作者 刘磊 杨生保 杨涛 李君明 侯喜林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92-1798,共7页
利用盐敏感番茄栽培种(Solanumlycopersicum)M82与耐盐番茄野生种(Solanum pennellii)LA716构建的渐渗系群体,对芽期耐盐QTL进行定位,并初步分析QTL遗传效应和互作效应。结果表明,分布在1、2、4、5、6、8、12等7条染色体上的10个QTL... 利用盐敏感番茄栽培种(Solanumlycopersicum)M82与耐盐番茄野生种(Solanum pennellii)LA716构建的渐渗系群体,对芽期耐盐QTL进行定位,并初步分析QTL遗传效应和互作效应。结果表明,分布在1、2、4、5、6、8、12等7条染色体上的10个QTL(Stq1、Stq2a、Stq2b、Stq2c、Stq4、Stq5、Stq6、Stq8a、Stq8b和Stq12)影响番茄芽期的耐盐性,这些QTL均来自耐盐野生种LA716。在盐胁迫条件下,它们较M82的发芽指数减少21.52%~36.22%。QTL遗传效应分析表明,有4个QTL(Stq1、Stq2c、Stq5和Stq8b)表现明显的显性效应,其余6个QTL(Stq2a、Stq2b、Stq4、Stq6、Stq8a和Stq12)均表现隐性效应,呈现典型的QTL互作小于加性的效应。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精细定位和克隆番茄芽期耐盐基因以及番茄耐盐育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耐盐 QTL定位 渐渗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贮运加工番茄新品种长红的选育 被引量:5
9
作者 余庆辉 冯红英 +4 位作者 帕提姑丽 杨生保 王柏柯 张贵仁 段生莲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57-358,共2页
长红是利用美国亨氏公司品种分离选育的N-444,与分离选育的含有番茄耐贮突变体基因alc的N-448配制的晚熟耐贮运加工番茄一代杂交种,该品种晚熟,生长势强,果实硬度高、耐贮运,抗病性好,总产量比对照87-5增产22.2%。可作为晚熟直播品种栽培。
关键词 加工番茄 耐贮运品种 长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番茄长红在“宽垄不翻秧”模式下的高效栽培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余庆辉 王柏柯 +4 位作者 王轶群 杨生保 帕提古丽 冯红英 张贵仁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89-293,共5页
通过四因素(密度、氮肥、磷肥、钾肥)三水平(三个密度水平、三个氮肥水平、三个磷肥水平、三个钾肥水平)的高效栽培技术田间正交试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长红在“宽垄不翻秧”栽培模式下.对其产量作用影响的参试因子按其大小顺序为... 通过四因素(密度、氮肥、磷肥、钾肥)三水平(三个密度水平、三个氮肥水平、三个磷肥水平、三个钾肥水平)的高效栽培技术田间正交试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长红在“宽垄不翻秧”栽培模式下.对其产量作用影响的参试因子按其大小顺序为:氮肥〉密度〉磷肥〉钾肥。并且组合因子在:种植株数为2500株/667m^2。尿素为20-40kg/667m^2,三料磷肥15-30kg/667m^2。硫酸钾肥10-15kg/667m^2时。加工番茄杂交一代品种长红在“宽垄不翻秧”栽培模式下发挥的增产、增效潜力较为理想,在此范围内的具体需肥数量,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番茄 长红 正交试验 高效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番茄生产技术创新战略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余庆辉 赵得提 +1 位作者 韩启新 彭刚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B06期1-4,共4页
加工番茄产业已经成为新疆重要的出口外向型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今后加工番茄在新疆的发展必须努力挖掘内涵(依靠科技提高原料生产水平),而不是依靠扩大外延(增加种植面积)提高原料生产水平。加工番茄生产技术创... 加工番茄产业已经成为新疆重要的出口外向型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今后加工番茄在新疆的发展必须努力挖掘内涵(依靠科技提高原料生产水平),而不是依靠扩大外延(增加种植面积)提高原料生产水平。加工番茄生产技术创新必须从杂交新品种研发与应用,育苗移栽技术的推广应用,绿色、无公害(包括有机加工番茄)生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和配套生产机械的研发与应用等方面来提升加工番茄产业核心竞争力,改变目前产业单纯依靠低成本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局面,转而依靠科技进步作为产业核心竞争力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番茄 生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番茄叶片与产量的相关性及叶内生理性酶活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余庆辉 张勇 +2 位作者 杨生保 迟庆勇 高卫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59-263,共5页
试验测定的数据经分析认为:加工番茄单株总产与一、二级侧枝产量间存在极显著相关,与主枝产量间存在显著相关,与三级侧枝不存在相关性。说明对于丰产性育种来说,选择侧枝多的品系至关重要,并且想获得高产,催生侧枝和保花保果也不容忽视... 试验测定的数据经分析认为:加工番茄单株总产与一、二级侧枝产量间存在极显著相关,与主枝产量间存在显著相关,与三级侧枝不存在相关性。说明对于丰产性育种来说,选择侧枝多的品系至关重要,并且想获得高产,催生侧枝和保花保果也不容忽视。对主枝及各级侧枝叶片的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二级侧枝叶宽和二级侧枝叶片数分别与单株其它各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表明在这一时期二级侧枝叶片特性对单株产量起关键作用。回归分析二级侧枝的叶片性状与单株产量之间的关系,建立方程:Y=1.716-0.29X1+0.23X2+0.117X3,相关性检验:R=0.810**得知方程是显著的。植物的早衰在叶片中表现最明显的是叶绿素的衰减,由测定的数据看出参试品种各处理下叶绿素含量的差异并不是很大,但是在前期深松处理下两品种叶绿素含量相比较在未深松处理下增加快,后期却出现比未深松处理减少快的趋势,并且四个处理下的叶绿素含量变化曲线基本趋于一致表现,即叶绿素含量先升高达到峰值后再减小。对于这一点还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在叶片叶绿素含量到达最低值时,测定各生理性酶活性,由测定的数据可看出:各品种生理性酶活性在各处理下相同时期内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H2O2、SOD、POD各酶活性在深松处理下比在未深松处理下表现出一定的高值,脯氨酸含量表现低值,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深松处理更有利于加工番茄的抗逆性和抗早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番茄 叶片性状 产量性状 相关性 早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番茄新品种新番13号的选育 被引量:2
13
作者 余庆辉 彭刚 +1 位作者 杨新加 毛浩亮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84-185,共2页
新番 1 3号 (原名新红 3号 )是利用 92 -79和加洲汁用配制的中早熟加工番茄一代杂种。该品种生长势强 ,固形物含量高 ,产量比对照新番 4号增产 1 3.1 4 % ,高抗TMV ,耐CMV 。
关键词 品种特性 加工番茄 新番13号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番茄新品种新番9号的选育
14
作者 余庆辉 王雷 +1 位作者 彭刚 杨新加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0-21,共2页
新番 9号 (原名新红 2号、950 3 )是利用 92 75和引自库尔勒的加洲汁用品种配制的早熟加工番茄一代杂种。该品种早熟 ,生长势强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 ,前期产量比对照 1UC82增产 2 0 .5% ,比对照 2 87 5增产12 % ,高抗TMV ,耐CMV。可... 新番 9号 (原名新红 2号、950 3 )是利用 92 75和引自库尔勒的加洲汁用品种配制的早熟加工番茄一代杂种。该品种早熟 ,生长势强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 ,前期产量比对照 1UC82增产 2 0 .5% ,比对照 2 87 5增产12 % ,高抗TMV ,耐CMV。可作早熟栽培或麦茬后栽培 ,在新疆推广 2 0 0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新品种 新番9号 选育 一代杂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型番茄果实硬度特异材料的果实特性及果肉组织特征 被引量:18
15
作者 杨生保 唐亚萍 +6 位作者 杨涛 许娟 李宁 帕提古丽 王柏柯 高杰 余庆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285-290,共6页
为能分析不同硬度加工番茄品系的果实特性和果肉组织特征差异,该文以田间发现的特异高硬度果实材料WT-75和WT-76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总酸、番茄红素、单果耐压力、果肉组织含水量和可溶性果胶等主要品质指标差异,并... 为能分析不同硬度加工番茄品系的果实特性和果肉组织特征差异,该文以田间发现的特异高硬度果实材料WT-75和WT-76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总酸、番茄红素、单果耐压力、果肉组织含水量和可溶性果胶等主要品质指标差异,并利用石蜡切片和扫描电镜技术,研究不同材料间的果肉组织特征差异。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ZH-10较软的手捏感官硬度评价,WT-75和WT-76的评价为特硬。利用平板挤压法测试硬度,WT-75和WT-76的耐压力分别为79.70和77.71 N,极显著高于(P<0.01)对照ZH-10的耐压力。在测试的果实主要品质指标中,WT-75和WT-76的可溶性果胶含量显著高于(P<0.05)对照ZH-10,其他的品质指标在各研究材料间不存在差异的显著性(P>0.05)。WT-75和WT-76的果肉组织石蜡切片结果表明,在200μm视野下WT-75和WT-76的平均果肉细胞面积分别为0.037 6和0.053 2 mm^2明显(P<0.01)小于ZH-10(果肉细胞面积为0.089 9 mm^2),且排列紧密。常温放置35 d后,WT-75的果实腐烂率达93%,而对照ZH-10腐烂率为64%,WT-76的腐烂率为33%,ZH-10和WT-76的腐烂程度小于(P<0.05)WT-75。结合与果肉组织的扫描电镜结果,相较对照ZH-10和WT-76,WT-75的果皮中分布了大量的小皮孔,这种果皮结构的特异性可能是导致果实的耐贮藏性显著降低的主要原因。通过对特异果实硬度加工型番茄果实主要品质、果肉组织特征和常温耐贮藏性研究,为后期适宜加工型番茄杂交品种亲本的选配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 果实 硬度 番茄 果实品质 果肉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番茄主要数量性状遗传相关的研究 被引量:37
16
作者 王雷 王鸣 +2 位作者 石英 田淑萍 余庆辉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32-37,共6页
以5个加工番茄品种加州6号、加州3号、加州613、478和奇23为亲本,用Grifing完全双列杂交第一种方法(C=p2)设计,研究了加工番茄8个数量性状的配合力、遗传效应及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这8个性状的一般... 以5个加工番茄品种加州6号、加州3号、加州613、478和奇23为亲本,用Grifing完全双列杂交第一种方法(C=p2)设计,研究了加工番茄8个数量性状的配合力、遗传效应及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这8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单株产量、可溶性固形物的特殊配合力方差大于一般配合力方差,这2个性状的遗传主要受非加性效应控制,不能固定遗传;果实纵径、横径,果形指数,果肉厚,单株结果数,单果重等性状一般配合力方差分量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分量,可以固定遗传。各性状狭义遗传力大小顺序为:果形指数>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肉厚>单果重>单株果数>可溶性固形物>单株产量。对果形指数等遗传力高的性状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即可有明显效果,而可溶性固形物、单株产量等遗传力低,受环境影响大的性状,应在杂交后期世代进行选择。加工番茄性状间的相关分析表明,单株果数是最重要的产量组成性状;可溶性固形物与果肉厚相关密切(r=085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番茄 数量性状 配合力 遗传力 番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加工番茄机械化收获发展对策的研究 被引量:29
17
作者 梁勤安 余庆辉 +3 位作者 冯斌 解文东 韩启新 马月虹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25-230,共6页
回顾了国外加工番茄机械化收获发展过程,从中总结出国外发展加工番茄机械化收获的主要经验。通过分析加工番茄机械化收获发展前景和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疆加工番茄机械化收获发展对策和措施;建议通过农艺技术和机械化技术相结合,从品... 回顾了国外加工番茄机械化收获发展过程,从中总结出国外发展加工番茄机械化收获的主要经验。通过分析加工番茄机械化收获发展前景和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疆加工番茄机械化收获发展对策和措施;建议通过农艺技术和机械化技术相结合,从品种培育、推广规范化的栽培管理技术、建设番茄原料生产基地、形成番茄种植产业带、研制适用的加工番茄收获机械等方面着手来推动新疆加工番茄收获机械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工程 番茄 收获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番茄“宽垄不翻秧”栽培模式与常规栽培模式的对比试验 被引量:13
18
作者 帕提古丽 余庆辉 +3 位作者 王柏柯 杨生保 张贵仁 冯红英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45-147,共3页
加工番茄“宽垄不翻秧”栽培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全新的栽培技术。试验将“宽垄不翻秧”栽培模式与普通栽培模式在优质丰产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加工番茄“宽垄不翻秧”栽培模式在提高加工番茄的商品产量(“宽垄不翻秧”栽培模... 加工番茄“宽垄不翻秧”栽培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全新的栽培技术。试验将“宽垄不翻秧”栽培模式与普通栽培模式在优质丰产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加工番茄“宽垄不翻秧”栽培模式在提高加工番茄的商品产量(“宽垄不翻秧”栽培模式总产量为97.74 t/hm2,传统栽培模式总产量为91.78 t/hm2,前者比后者增加6.5%),改善果实的品质(“宽垄不翻秧”栽培模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4.83%,传统栽培模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4.33%,前者比后者增加11.5%),减少烂果,增加商品果率(“宽垄不翻秧”栽培模式果实的平均商品果率、烂果率和日灼果率分别为98.21%、1.62%和0.17%;传统栽培模式果实的平均商品果率、烂果率和日灼果率分别为83.67%、15.88%和0.45%);减轻病害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番茄 优质丰产 宽垄不翻秧 栽培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ILs果实性状的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杨生保 杨涛 +7 位作者 李宁 唐亚萍 王强 帕提古丽 王柏柯 张贵仁 余庆辉 高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07-913,共7页
利用以栽培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加工番茄M82)为背景创建的L.pennellii LA716渐渗系群体(ILs,introgression lines),对7个番茄果实主要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个果实性状可简化为3个主成分,分别为果实质量因子... 利用以栽培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加工番茄M82)为背景创建的L.pennellii LA716渐渗系群体(ILs,introgression lines),对7个番茄果实主要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个果实性状可简化为3个主成分,分别为果实质量因子、果形因子和品质因子,累计贡献率85.435%。利用欧式距离,类平均法可将77份渐渗系分为3大类群,第Ⅰ类群包括70个渐渗系材料,在D=17.53的水平又可将第Ⅰ类群分为2个亚群,果实性状较好的材料主要集中在这个类群中;第Ⅱ类群包括1个材料,说明此材料的独特性;第Ⅲ类群包括6个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渗系 果实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番茄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22
20
作者 王华新 秦勇 +2 位作者 王雷 余庆辉 原丽华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2-53,共2页
番茄果实可溶形固形物含量、pH值、相对粘度值、番茄红素含量等 4个品质指标 ,对于番茄酱加工产品率及产品品质具有重要影响。以番茄制酱专用品种为研究对象 ,对这 4个品质指标进行数值测定 ,采用方差分析法估算了各指标的遗传参数 ,计... 番茄果实可溶形固形物含量、pH值、相对粘度值、番茄红素含量等 4个品质指标 ,对于番茄酱加工产品率及产品品质具有重要影响。以番茄制酱专用品种为研究对象 ,对这 4个品质指标进行数值测定 ,采用方差分析法估算了各指标的遗传参数 ,计算了指标间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 ,对我国加工番茄的品质现状加以讨论 ,并为加工番茄品质育种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 番茄 品质性状 遗传变异 果实 可溶形固形物 PH值 相对粘度值 番茄红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