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2
篇文章
<
1
2
…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余寿文:大学者,大师“育才”之谓也
1
作者
余寿文
《教师》
2017年第27期8-8,共1页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学者
育才
大师
一流人才
培养能力
总书记
习近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若干关系
被引量:
10
2
作者
余寿文
龚克
+1 位作者
林功实
郑燕康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1-23,共3页
本文结合清华大学多年来博士生教育的实践,从建设世界第一流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的角度出发,提出当前在博士生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中应当注意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即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关系,以提高质量为工作重心;处...
本文结合清华大学多年来博士生教育的实践,从建设世界第一流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的角度出发,提出当前在博士生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中应当注意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即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关系,以提高质量为工作重心;处理好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关系,以博士生培养为结合点;处理好“创新”和“跟踪”的关系,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处理好“专精”和广博”的关系,注意拓宽博士生的科技视野;处理好工程技术成果和发表科技论文的关系,促进更多高水平论文的发表和处理好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生培养质量
博士生教育
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
科技论文
提高质量
指导思想
发表论文
重点学科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培养21世纪的优秀工程师
被引量:
20
3
作者
余寿文
李曼丽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11,共3页
文章分析了中国加入WTO后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肯定了我国工程教育界已成功开展的大工程学科专业设置、本科生参加科研、本—硕连读以及远程工程教育的探索,指出,我国的各类工科高校、包括研究型大学的工科院系...
文章分析了中国加入WTO后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肯定了我国工程教育界已成功开展的大工程学科专业设置、本科生参加科研、本—硕连读以及远程工程教育的探索,指出,我国的各类工科高校、包括研究型大学的工科院系都要致力于校企合作,在国际化背景下培养适合中国工业实际、满足21世纪需要的优秀工程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
工程师
培养
学科专业设置
机遇和挑战
研究型大学
国际化背景
经济发展
WTO后
文章分析
工业发展
工程教育
工科高校
校企合作
中国工业
教育界
本科生
科研
院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加强博士生教育工作 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
被引量:
5
4
作者
余寿文
林功实
刘颖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1996年第3期32-35,共4页
加强博士生教育工作 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余寿文,林功实,刘颖我国自实施“学位条例”建立博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以来,通过十多年的实践,我国的博士生教育从起步到形成,培养规模从小到大,培养质量逐步提高,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至...
加强博士生教育工作 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余寿文,林功实,刘颖我国自实施“学位条例”建立博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以来,通过十多年的实践,我国的博士生教育从起步到形成,培养规模从小到大,培养质量逐步提高,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至1994年底,已为国家培养了18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生培养质量
博士生教育
德育工作
学科建设
世界一流大学
博士学位
博士生质量
研究生教育
管理运行机制
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飞机研制中的若干复合材料力学问题
被引量:
8
5
作者
余寿文
王建祥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20,共7页
简要介绍了先进复合材料在当代大型飞机结构中的应用状况,以及相关的力学问题,着重论述了复合材料及结构的工艺力学、跨尺度材料/结构一体化设计问题和力学性能表征、高效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和力学分析、复合材料损伤容限与耐久性设计、...
简要介绍了先进复合材料在当代大型飞机结构中的应用状况,以及相关的力学问题,着重论述了复合材料及结构的工艺力学、跨尺度材料/结构一体化设计问题和力学性能表征、高效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和力学分析、复合材料损伤容限与耐久性设计、大型飞机的安全监测和管理系统等.指出,从目前国际上以及我国复合材料在大型飞机结构上的应用趋势来看,我们需要进一步发挥广大力学工作者与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和工程师的协同作用,提高我国复合材料基础研究和应用水平,使复合材料在提升我国研制的大飞机的先进性和竞争力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飞机
经济性
安全性
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力电系统中多层膜的端部应力集中
被引量:
2
6
作者
余寿文
徐千军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7-13,共7页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对其本身及封装的结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机械的出现又使得微电子机械元器件的电学行为和力学行为密不可分,从而扩展成为一个统一的微力电系统。微力电系统的强度问题主要是多层膜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由于不...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对其本身及封装的结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机械的出现又使得微电子机械元器件的电学行为和力学行为密不可分,从而扩展成为一个统一的微力电系统。微力电系统的强度问题主要是多层膜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由于不同材料热学与力学参量的失配引起的残余热应力,特别是在界面和端部的应力集中。本文应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在不同的端部几何形状和组合形状下,多层膜中应力沿界面的分布。对于微电子元件在成型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则同时讨论了温度历史和结构几何形状变化引起的应力重分布。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和比较,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结构和工艺优化问题的深入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力电系统
微电子元件
薄膜
应力集中
机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电子机械系统的几个力学问题
被引量:
9
7
作者
余寿文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0-384,共5页
讨论微电子机械系统 (MEMS)的三个力学问题 :( 1)微系统界面区域的力学性质。 ( 2 )薄膜—基底结构界面的裂纹扩展。 ( 3)微机械的弹塑性—粘着接触力学。文中在简述了研究现状后 ,简要地报导了作者及其合作者对上述三个问题的研究结果。
关键词
微电子机械系统
办学界面
薄膜基底结构
弹塑性-粘着接触力学
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1世纪初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15
8
作者
余寿文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2年第12期9-11,共3页
一 本文讨论如何根据工程师培养的要求,努力建立适应于中国国情的、能够良好自相适应与匹配的工程教育体系.要预计将来,先必须正确分析现在.中国工程教育发生了哪些重要的变化,举其大者于下:
关键词
工程教育
中国高校
经济全球化
工程师资格认证
教学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固体力学与材料科学交缘的几个新课题
被引量:
15
9
作者
余寿文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4-36,共13页
固体力学与材料科学的交缘是当今力学学科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先进材料的研制与发展,引发了固体力学家对丰富多采的材料的微结构变形与损伤过程进行定量力学描述的浓厚兴趣.本文综述了下列三个固体力学与材料科学交缘的新课题:①微电...
固体力学与材料科学的交缘是当今力学学科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先进材料的研制与发展,引发了固体力学家对丰富多采的材料的微结构变形与损伤过程进行定量力学描述的浓厚兴趣.本文综述了下列三个固体力学与材料科学交缘的新课题:①微电子材料与组件力学;②材料强韧化力学,③多相介质的界面力学.并对这一交缘学科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的评介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力学
固体力学
材料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工程教育与现代工程师培养
被引量:
8
10
作者
余寿文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7,共7页
关键词
工程教育
现代
工程师
学校教育
产业结构
继续教育
远程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杂微力-电系统的细微尺度力学
被引量:
8
11
作者
余寿文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49-259,共11页
现代高新技术的崛起,提出了大量新的经典力学所不能完全包容的力学问题。这将是现代应用力学发展的巨大动力。微电子技术中微电子材料、器件、系统和微电子-机械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
现代高新技术的崛起,提出了大量新的经典力学所不能完全包容的力学问题。这将是现代应用力学发展的巨大动力。微电子技术中微电子材料、器件、系统和微电子-机械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MEMS)所组成的复杂微力-电系统,是跨世纪发展的新科技方向,本文简要介绍了复杂微力,电系统的工业技术背景和发展;综述了这一领域存在的力学问题,主要讨论细微尺度下的结构力学与破坏力学。并评介与展望了这一新的力学领域的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子
机械系统
细微尺度
结构力学
工程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高等工程教育几个基本概念研究的注记
被引量:
8
12
作者
余寿文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9,31,共5页
本文就高等工程教育几个基本概念的研究,结合我国工程教育的实践,写了几点注记,以期引起感兴趣的同仁们的讨论。这些问题是:关于什么是“大学”,关于大学教师的职责,关于发挥大学生的潜能,关于工程教育的多样性,以及关于高等工程教育中...
本文就高等工程教育几个基本概念的研究,结合我国工程教育的实践,写了几点注记,以期引起感兴趣的同仁们的讨论。这些问题是:关于什么是“大学”,关于大学教师的职责,关于发挥大学生的潜能,关于工程教育的多样性,以及关于高等工程教育中大学、政府、工业界之间的关系的历史研究等。限于篇幅,本文只希望提出问题以及阐述一些原则性的看法,未能专注深入到相关问题认识的历史变迁以及教育价值观与发展观的基本理论问题中去。但上述这些问题的讨论,与目前的教育发展研究是紧密相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大学教师
学生潜能
办学目标多样性历史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薄膜-基底的几个力学问题
被引量:
8
13
作者
余寿文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8,共8页
本文介绍了近年微电子薄膜-基底组件的几个力学问题:连接件边界及端部的应力集中和应力奇异性;不同薄膜-基底和界面的组合与相应的破坏模式和力学分析,薄膜与界面的力学参量的测试方法,文末提出了薄膜-基底组件的几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
本文介绍了近年微电子薄膜-基底组件的几个力学问题:连接件边界及端部的应力集中和应力奇异性;不同薄膜-基底和界面的组合与相应的破坏模式和力学分析,薄膜与界面的力学参量的测试方法,文末提出了薄膜-基底组件的几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力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基底
薄膜力学
界面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工程力学办学的设问与刍议:多样性、目标、途径
被引量:
7
14
作者
余寿文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5-71,共7页
响应《力学与实践》编辑部组织的关于工程力学专业与学位点办学的讨论。提出6个期待讨论的问题并参加提纲式的讨论。为抛砖引玉,期待相关的教学与研究者的实践与实证的交流。这6个问题是:(1)两千年的力学发展长河会断流吗(历史)?(2)现...
响应《力学与实践》编辑部组织的关于工程力学专业与学位点办学的讨论。提出6个期待讨论的问题并参加提纲式的讨论。为抛砖引玉,期待相关的教学与研究者的实践与实证的交流。这6个问题是:(1)两千年的力学发展长河会断流吗(历史)?(2)现代与今后国内外力学专业的学生将会面临怎样的需求(需求)?(3)应该怎样认识力学和工程力学的性质(性质)?(4)据此我们应该怎样界定工程力学专业与学位点多样性办学的目标(目标)?(5)培养今后工程力学人才的途径是什么(途径)?(6)力学专业办学的本质功能是什么(功能)?为简明计,每个设问末了用两个字概括问题的关键词。这些问题并非泛泛之玄问,乃是当今办学同仁们关心且必须讨论并回答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样性
历史
需求
目标
途径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断裂力学的历史发展与思考
被引量:
18
15
作者
余寿文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90-394,共5页
在梳理断裂力学在国际和我国发展的基础上,研讨断裂力学学科面对的矛盾和研究的方法.在简述了断裂与断裂力学的基础上,回顾了国内外断裂力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指出我国断裂力学的发展是从断裂力学的应用发端,进而在断裂力学理论上作出不...
在梳理断裂力学在国际和我国发展的基础上,研讨断裂力学学科面对的矛盾和研究的方法.在简述了断裂与断裂力学的基础上,回顾了国内外断裂力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指出我国断裂力学的发展是从断裂力学的应用发端,进而在断裂力学理论上作出不少重要的成果,在国际断裂力学界已占有了一席之地.简要分析了中国断裂力学发展的特点.断裂力学成为学科也只有六七十年的历史,在断裂与完整性、损伤与愈合、增韧与增强、弥散与局部化、破坏与原因、确定性与随机的诸多矛盾及其统一协同的问题中,探究以安全和谐为目的断裂力学研究的价值.并在这样的视角下,前瞻断裂力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力学
历史发展
思考与前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需要研究型大学培养现代工程师
被引量:
4
16
作者
余寿文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9,共1页
近些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 ,其中 ,研究型大学工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如何定位 ,就是一个争议颇多而又事关重大、亟待解决的问题。许多有识之士对一些有传统工科背景的重点高校放弃“工...
近些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 ,其中 ,研究型大学工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如何定位 ,就是一个争议颇多而又事关重大、亟待解决的问题。许多有识之士对一些有传统工科背景的重点高校放弃“工程师的摇篮”这一美誉深表遗憾和忧虑 ,认为培养目标定位不准 ,将对我国工程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完善、进而对我国综合国力的可持续增长产生不利影响。为此 ,本刊特辟专栏 ,邀请我国高教界、工程界、科技界的部分知名专家 ,就此展开笔谈。从此次发表的几篇文章看 ,专家们对于研究型大学的工科专业应当培养高级工程人才虽然意见大体一致 ,但对于培养什么样的工程人才、现代工程师是否应当成为主要的培养目标 ,乃至何谓现代工程师 ,专家们从各自的经验和视角出发 ,却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这也足以说明 ,就研究型大学工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展开讨论 ,也许并不是一个明知故问的多余之举。我们期待更多的有识之士就此发表高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培养
答案
未来
工程师
中国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发展工科优势 加强理科建设──清华大学理学院重建十年后的思考
被引量:
1
17
作者
余寿文
熊家炯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1995年第6期20-21,共2页
发展工科优势 加强理科建设─-清华大学理学院重建十年后的思考余寿文,熊家炯(一)清华大学理学理科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929年清华大学就创立了理学院,并曾培养造就了许多知名科学家和学者。据1981年统计,当时中国...
发展工科优势 加强理科建设─-清华大学理学院重建十年后的思考余寿文,熊家炯(一)清华大学理学理科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929年清华大学就创立了理学院,并曾培养造就了许多知名科学家和学者。据1981年统计,当时中国科学院共有学部委员(现称院士)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大学理学院
理科建设
学科建设
一流大学
工科
科学与技术
人文社会
理科基础
人才培养
青年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班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
4
18
作者
余寿文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7-100,共4页
本文对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班的历史进行了回顾与思考,从工程力学研究班的诞生,研究班的宗旨和培养目标,研究班的班务委员会的组成,课程的设置,教师的遴选,学员的来源和选拔或选派,专题与毕业论文等方面,论述了钱学森先生的"技术...
本文对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班的历史进行了回顾与思考,从工程力学研究班的诞生,研究班的宗旨和培养目标,研究班的班务委员会的组成,课程的设置,教师的遴选,学员的来源和选拔或选派,专题与毕业论文等方面,论述了钱学森先生的"技术科学"思想,指引了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班的创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力学研究班
“技术科学”思想
回顾与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考虑损伤的蠕变问题的变形场与损伤场
被引量:
1
19
作者
余寿文
靳志和
《工程力学》
EI
CSCD
1992年第1期31-37,共7页
本文研究了考虑损伤的蠕变介质的变形场与损伤场的解。求得了下列三个问题的新解:(1)考虑损伤的指数律蠕变材料在小损伤条件下的变形场与损伤场;(2)幂律蠕变材料在大损伤条件下的裂纹尖端场;(3)全耦合蠕变损伤的圆柱扭转问题的变形场与...
本文研究了考虑损伤的蠕变介质的变形场与损伤场的解。求得了下列三个问题的新解:(1)考虑损伤的指数律蠕变材料在小损伤条件下的变形场与损伤场;(2)幂律蠕变材料在大损伤条件下的裂纹尖端场;(3)全耦合蠕变损伤的圆柱扭转问题的变形场与损伤场,这三个新解均可用解析的形式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变
固体
变形场
损伤场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牛顿力学体系中固体力学研究框架的几点注记
被引量:
2
20
作者
余寿文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0-115,共6页
本文从四十多年前遇到并解决的三个与固体力学和结构力学相关的机械强度与振动的问题谈起。当时在分析与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时,思考并领悟到如何从结构的构形与几何约束、结构承受的外载的性质和结构材料的秉性与行为着眼,实质上就是从...
本文从四十多年前遇到并解决的三个与固体力学和结构力学相关的机械强度与振动的问题谈起。当时在分析与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时,思考并领悟到如何从结构的构形与几何约束、结构承受的外载的性质和结构材料的秉性与行为着眼,实质上就是从以牛顿力学体系的外载(F)、质点质量(m)和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即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运动表现的力学运动的几何量)的运动行为作为三个最基本的视点并描述它们之间的联系,在拓广后给出可变形固体力学分析的基本框架。进而刻画出在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初的固体力学的基本框架及其框架内每个不同构元的联系与演进,并以图1,2,3表示。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这一框架下的分析方法近些年已经扩展到更广泛的科技疆域,并在与其他学科的交缘的过程中揭示新的交缘变量的演化方程。人们还期望进入更小和更大尺度时空,研究更广泛的物质包括信息的生成与传递、有生命物质的运动和各种“极端”的力学环境条件下的力学现象,这些新的疆域将是明天的力学工作者耕耘的新天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顿力学
固体力学研究框架
框架的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余寿文:大学者,大师“育才”之谓也
1
作者
余寿文
出处
《教师》
2017年第27期8-8,共1页
文摘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学者
育才
大师
一流人才
培养能力
总书记
习近平
分类号
G649.2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若干关系
被引量:
10
2
作者
余寿文
龚克
林功实
郑燕康
机构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
出处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1-23,共3页
文摘
本文结合清华大学多年来博士生教育的实践,从建设世界第一流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的角度出发,提出当前在博士生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中应当注意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即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关系,以提高质量为工作重心;处理好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关系,以博士生培养为结合点;处理好“创新”和“跟踪”的关系,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处理好“专精”和广博”的关系,注意拓宽博士生的科技视野;处理好工程技术成果和发表科技论文的关系,促进更多高水平论文的发表和处理好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
博士生培养质量
博士生教育
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
科技论文
提高质量
指导思想
发表论文
重点学科
研究生教育
分类号
G643.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培养21世纪的优秀工程师
被引量:
20
3
作者
余寿文
李曼丽
机构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
出处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11,共3页
基金
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资助课题研究成果的一个组成部分
文摘
文章分析了中国加入WTO后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肯定了我国工程教育界已成功开展的大工程学科专业设置、本科生参加科研、本—硕连读以及远程工程教育的探索,指出,我国的各类工科高校、包括研究型大学的工科院系都要致力于校企合作,在国际化背景下培养适合中国工业实际、满足21世纪需要的优秀工程师。
关键词
21世纪
工程师
培养
学科专业设置
机遇和挑战
研究型大学
国际化背景
经济发展
WTO后
文章分析
工业发展
工程教育
工科高校
校企合作
中国工业
教育界
本科生
科研
院系
分类号
G649.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加强博士生教育工作 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
被引量:
5
4
作者
余寿文
林功实
刘颖
机构
清华大学
出处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1996年第3期32-35,共4页
文摘
加强博士生教育工作 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余寿文,林功实,刘颖我国自实施“学位条例”建立博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以来,通过十多年的实践,我国的博士生教育从起步到形成,培养规模从小到大,培养质量逐步提高,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至1994年底,已为国家培养了18万...
关键词
博士生培养质量
博士生教育
德育工作
学科建设
世界一流大学
博士学位
博士生质量
研究生教育
管理运行机制
创新意识的培养
分类号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飞机研制中的若干复合材料力学问题
被引量:
8
5
作者
余寿文
王建祥
机构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
北京大学工学院
出处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20,共7页
文摘
简要介绍了先进复合材料在当代大型飞机结构中的应用状况,以及相关的力学问题,着重论述了复合材料及结构的工艺力学、跨尺度材料/结构一体化设计问题和力学性能表征、高效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和力学分析、复合材料损伤容限与耐久性设计、大型飞机的安全监测和管理系统等.指出,从目前国际上以及我国复合材料在大型飞机结构上的应用趋势来看,我们需要进一步发挥广大力学工作者与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和工程师的协同作用,提高我国复合材料基础研究和应用水平,使复合材料在提升我国研制的大飞机的先进性和竞争力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大飞机
经济性
安全性
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力学
Keywords
large aircraft, economic feasibility, safety property, composite materials, mechanics of composite materials
分类号
V215.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力电系统中多层膜的端部应力集中
被引量:
2
6
作者
余寿文
徐千军
机构
北京清华大学
出处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7-1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
文摘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对其本身及封装的结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机械的出现又使得微电子机械元器件的电学行为和力学行为密不可分,从而扩展成为一个统一的微力电系统。微力电系统的强度问题主要是多层膜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由于不同材料热学与力学参量的失配引起的残余热应力,特别是在界面和端部的应力集中。本文应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在不同的端部几何形状和组合形状下,多层膜中应力沿界面的分布。对于微电子元件在成型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则同时讨论了温度历史和结构几何形状变化引起的应力重分布。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和比较,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结构和工艺优化问题的深入理解。
关键词
微力电系统
微电子元件
薄膜
应力集中
机械学
Keywords
micromechanic-electronic system. microelectronic component,thin film. substrate,stress concentration,manufacturing process. finite element method
分类号
TN40 [电子电信—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TH11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电子机械系统的几个力学问题
被引量:
9
7
作者
余寿文
机构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
出处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0-384,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1 0 1 72 0 50 )
文摘
讨论微电子机械系统 (MEMS)的三个力学问题 :( 1)微系统界面区域的力学性质。 ( 2 )薄膜—基底结构界面的裂纹扩展。 ( 3)微机械的弹塑性—粘着接触力学。文中在简述了研究现状后 ,简要地报导了作者及其合作者对上述三个问题的研究结果。
关键词
微电子机械系统
办学界面
薄膜基底结构
弹塑性-粘着接触力学
裂纹扩展
Keywords
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
Interface (Interphase) mechanics
Thin film/substrate structure
Elastic plastic adhesive contact mechanics
分类号
TH-39 [机械工程]
O3 [理学—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1世纪初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15
8
作者
余寿文
机构
清华大学
出处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2年第12期9-11,共3页
文摘
一 本文讨论如何根据工程师培养的要求,努力建立适应于中国国情的、能够良好自相适应与匹配的工程教育体系.要预计将来,先必须正确分析现在.中国工程教育发生了哪些重要的变化,举其大者于下:
关键词
工程教育
中国高校
经济全球化
工程师资格认证
教学观念
分类号
G649.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固体力学与材料科学交缘的几个新课题
被引量:
15
9
作者
余寿文
机构
清华大学
出处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4-36,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固体力学与材料科学的交缘是当今力学学科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先进材料的研制与发展,引发了固体力学家对丰富多采的材料的微结构变形与损伤过程进行定量力学描述的浓厚兴趣.本文综述了下列三个固体力学与材料科学交缘的新课题:①微电子材料与组件力学;②材料强韧化力学,③多相介质的界面力学.并对这一交缘学科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的评介与展望.
关键词
薄膜力学
固体力学
材料力学
Keywords
thin film mechanics
the mechanism of strengthing and tough-ening
Interface mechanics
solid mechanics
分类号
TB301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工程教育与现代工程师培养
被引量:
8
10
作者
余寿文
机构
清华大学
出处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7,共7页
关键词
工程教育
现代
工程师
学校教育
产业结构
继续教育
远程教育
分类号
T-4 [一般工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杂微力-电系统的细微尺度力学
被引量:
8
11
作者
余寿文
机构
清华大学
出处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49-259,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
文摘
现代高新技术的崛起,提出了大量新的经典力学所不能完全包容的力学问题。这将是现代应用力学发展的巨大动力。微电子技术中微电子材料、器件、系统和微电子-机械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MEMS)所组成的复杂微力-电系统,是跨世纪发展的新科技方向,本文简要介绍了复杂微力,电系统的工业技术背景和发展;综述了这一领域存在的力学问题,主要讨论细微尺度下的结构力学与破坏力学。并评介与展望了这一新的力学领域的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微电子
机械系统
细微尺度
结构力学
工程力学
Keywords
multi-layer micro-structure
microelectrical-mechanical system
meso- and micro-scopic structural mechanics
meso-and micro-scopic failure mechanics
分类号
TB12-39 [理学—工程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高等工程教育几个基本概念研究的注记
被引量:
8
12
作者
余寿文
机构
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
出处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9,31,共5页
文摘
本文就高等工程教育几个基本概念的研究,结合我国工程教育的实践,写了几点注记,以期引起感兴趣的同仁们的讨论。这些问题是:关于什么是“大学”,关于大学教师的职责,关于发挥大学生的潜能,关于工程教育的多样性,以及关于高等工程教育中大学、政府、工业界之间的关系的历史研究等。限于篇幅,本文只希望提出问题以及阐述一些原则性的看法,未能专注深入到相关问题认识的历史变迁以及教育价值观与发展观的基本理论问题中去。但上述这些问题的讨论,与目前的教育发展研究是紧密相关的。
关键词
大学
大学教师
学生潜能
办学目标多样性历史比较研究
分类号
TB-4 [一般工业技术]
G649.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薄膜-基底的几个力学问题
被引量:
8
13
作者
余寿文
机构
清华大学
出处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8,共8页
文摘
本文介绍了近年微电子薄膜-基底组件的几个力学问题:连接件边界及端部的应力集中和应力奇异性;不同薄膜-基底和界面的组合与相应的破坏模式和力学分析,薄膜与界面的力学参量的测试方法,文末提出了薄膜-基底组件的几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力学问题.
关键词
薄膜
基底
薄膜力学
界面力学
分类号
O484.2 [理学—固体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工程力学办学的设问与刍议:多样性、目标、途径
被引量:
7
14
作者
余寿文
机构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
出处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5-7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750003)
文摘
响应《力学与实践》编辑部组织的关于工程力学专业与学位点办学的讨论。提出6个期待讨论的问题并参加提纲式的讨论。为抛砖引玉,期待相关的教学与研究者的实践与实证的交流。这6个问题是:(1)两千年的力学发展长河会断流吗(历史)?(2)现代与今后国内外力学专业的学生将会面临怎样的需求(需求)?(3)应该怎样认识力学和工程力学的性质(性质)?(4)据此我们应该怎样界定工程力学专业与学位点多样性办学的目标(目标)?(5)培养今后工程力学人才的途径是什么(途径)?(6)力学专业办学的本质功能是什么(功能)?为简明计,每个设问末了用两个字概括问题的关键词。这些问题并非泛泛之玄问,乃是当今办学同仁们关心且必须讨论并回答的问题。
关键词
多样性
历史
需求
目标
途径
功能
Keywords
diversity
history
demand
objective
way
function
分类号
O3 [理学—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断裂力学的历史发展与思考
被引量:
18
15
作者
余寿文
机构
清华大学航天学院
出处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90-394,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272177
11432008)
文摘
在梳理断裂力学在国际和我国发展的基础上,研讨断裂力学学科面对的矛盾和研究的方法.在简述了断裂与断裂力学的基础上,回顾了国内外断裂力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指出我国断裂力学的发展是从断裂力学的应用发端,进而在断裂力学理论上作出不少重要的成果,在国际断裂力学界已占有了一席之地.简要分析了中国断裂力学发展的特点.断裂力学成为学科也只有六七十年的历史,在断裂与完整性、损伤与愈合、增韧与增强、弥散与局部化、破坏与原因、确定性与随机的诸多矛盾及其统一协同的问题中,探究以安全和谐为目的断裂力学研究的价值.并在这样的视角下,前瞻断裂力学的发展.
关键词
断裂力学
历史发展
思考与前瞻
分类号
O346.1 [理学—固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需要研究型大学培养现代工程师
被引量:
4
16
作者
余寿文
机构
清华大学
出处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9,共1页
文摘
近些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 ,其中 ,研究型大学工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如何定位 ,就是一个争议颇多而又事关重大、亟待解决的问题。许多有识之士对一些有传统工科背景的重点高校放弃“工程师的摇篮”这一美誉深表遗憾和忧虑 ,认为培养目标定位不准 ,将对我国工程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完善、进而对我国综合国力的可持续增长产生不利影响。为此 ,本刊特辟专栏 ,邀请我国高教界、工程界、科技界的部分知名专家 ,就此展开笔谈。从此次发表的几篇文章看 ,专家们对于研究型大学的工科专业应当培养高级工程人才虽然意见大体一致 ,但对于培养什么样的工程人才、现代工程师是否应当成为主要的培养目标 ,乃至何谓现代工程师 ,专家们从各自的经验和视角出发 ,却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这也足以说明 ,就研究型大学工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展开讨论 ,也许并不是一个明知故问的多余之举。我们期待更多的有识之士就此发表高见。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培养
答案
未来
工程师
中国
问题
分类号
G649.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发展工科优势 加强理科建设──清华大学理学院重建十年后的思考
被引量:
1
17
作者
余寿文
熊家炯
机构
清华大学
出处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1995年第6期20-21,共2页
文摘
发展工科优势 加强理科建设─-清华大学理学院重建十年后的思考余寿文,熊家炯(一)清华大学理学理科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929年清华大学就创立了理学院,并曾培养造就了许多知名科学家和学者。据1981年统计,当时中国科学院共有学部委员(现称院士)63...
关键词
清华大学理学院
理科建设
学科建设
一流大学
工科
科学与技术
人文社会
理科基础
人才培养
青年教师
分类号
G649.28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班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
4
18
作者
余寿文
机构
清华大学航天学院工程力学系
出处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7-100,共4页
文摘
本文对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班的历史进行了回顾与思考,从工程力学研究班的诞生,研究班的宗旨和培养目标,研究班的班务委员会的组成,课程的设置,教师的遴选,学员的来源和选拔或选派,专题与毕业论文等方面,论述了钱学森先生的"技术科学"思想,指引了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班的创建。
关键词
工程力学研究班
“技术科学”思想
回顾与思考
分类号
TB12 [理学—工程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损伤的蠕变问题的变形场与损伤场
被引量:
1
19
作者
余寿文
靳志和
机构
清华大学
出处
《工程力学》
EI
CSCD
1992年第1期31-3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文摘
本文研究了考虑损伤的蠕变介质的变形场与损伤场的解。求得了下列三个问题的新解:(1)考虑损伤的指数律蠕变材料在小损伤条件下的变形场与损伤场;(2)幂律蠕变材料在大损伤条件下的裂纹尖端场;(3)全耦合蠕变损伤的圆柱扭转问题的变形场与损伤场,这三个新解均可用解析的形式表达。
关键词
蠕变
固体
变形场
损伤场
损伤
Keywords
Deformation-damage fields
creeping solids
coupling effects of creep-damage
分类号
O346.5 [理学—固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牛顿力学体系中固体力学研究框架的几点注记
被引量:
2
20
作者
余寿文
机构
清华大学航天学院工程力学系
出处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0-11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432008)。
文摘
本文从四十多年前遇到并解决的三个与固体力学和结构力学相关的机械强度与振动的问题谈起。当时在分析与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时,思考并领悟到如何从结构的构形与几何约束、结构承受的外载的性质和结构材料的秉性与行为着眼,实质上就是从以牛顿力学体系的外载(F)、质点质量(m)和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即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运动表现的力学运动的几何量)的运动行为作为三个最基本的视点并描述它们之间的联系,在拓广后给出可变形固体力学分析的基本框架。进而刻画出在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初的固体力学的基本框架及其框架内每个不同构元的联系与演进,并以图1,2,3表示。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这一框架下的分析方法近些年已经扩展到更广泛的科技疆域,并在与其他学科的交缘的过程中揭示新的交缘变量的演化方程。人们还期望进入更小和更大尺度时空,研究更广泛的物质包括信息的生成与传递、有生命物质的运动和各种“极端”的力学环境条件下的力学现象,这些新的疆域将是明天的力学工作者耕耘的新天地。
关键词
牛顿力学
固体力学研究框架
框架的变迁
Keywords
Newtonian mechanics
research framework of solid mechanics
transition of framework
分类号
O34 [理学—固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余寿文:大学者,大师“育才”之谓也
余寿文
《教师》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关于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若干关系
余寿文
龚克
林功实
郑燕康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培养21世纪的优秀工程师
余寿文
李曼丽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加强博士生教育工作 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
余寿文
林功实
刘颖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199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大飞机研制中的若干复合材料力学问题
余寿文
王建祥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0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微力电系统中多层膜的端部应力集中
余寿文
徐千军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微电子机械系统的几个力学问题
余寿文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21世纪初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几个问题
余寿文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2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固体力学与材料科学交缘的几个新课题
余寿文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工程教育与现代工程师培养
余寿文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复杂微力-电系统的细微尺度力学
余寿文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关于高等工程教育几个基本概念研究的注记
余寿文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薄膜-基底的几个力学问题
余寿文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199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工程力学办学的设问与刍议:多样性、目标、途径
余寿文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断裂力学的历史发展与思考
余寿文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5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中国需要研究型大学培养现代工程师
余寿文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发展工科优势 加强理科建设──清华大学理学院重建十年后的思考
余寿文
熊家炯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199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班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余寿文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考虑损伤的蠕变问题的变形场与损伤场
余寿文
靳志和
《工程力学》
EI
CSCD
199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牛顿力学体系中固体力学研究框架的几点注记
余寿文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6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