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药代动力学参数对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近期疗效与预后的评估价值
1
作者 彭东 田艺 +2 位作者 蒋士杰 徐华 何承勇 《精准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51-54,59,共5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药代动力学参数对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近期疗效与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0月—2022年3月接受同步放化疗的12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结果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依据随访...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药代动力学参数对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近期疗效与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0月—2022年3月接受同步放化疗的12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结果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依据随访结果分为不良结局组和非不良结局组,对有效组和无效组、不良结局组和非不良结局组患者治疗结束时DCE-MRI药代动力学参数[容积转移常数(K^(trans))、组织间隙-血浆速率常数(K_(ep))、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_(e))]进行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治疗后DCE-MRI药代动力学参数对宫颈癌患者不良结局的评估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宫颈癌患者不良结局的相关因素。结果无效组与有效组患者V_(e)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有显著差异(t=3.817,P<0.05),K^(trans)、K_(ep)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良结局组与非不良结局组患者K^(trans)、V_(e)治疗前后差值有显著差异(t=3.344、6.230,P<0.05),K_(ep)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治疗结束时,K^(trans)、V_(e)预测宫颈癌患者不良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3、0.743(P<0.05)。不良结局组与非不良结局组患者的FIGO分期、分化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1.749、6.073,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K^(trans)与V_(e)值较低、FIGO分期Ⅳ期、分化程度低是宫颈癌患者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OR=0.022~1.896,P<0.05)。结论DCE-MRI药代动力学参数与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预后关系密切,治疗后K^(trans)和V_(e)值升高提示肿瘤消退程度较好,可作为近期疗效评估的重要指标;治疗后K^(trans)和V_(e)值降低则与宫颈癌预后风险增加有关,对患者预后有重要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放化疗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图像增强 药代动力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医学专业第三学期本科生学术沙龙的探索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小旋 江宜珍 +2 位作者 韩耀风 赵苒 何承勇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0年第10期48-49,共2页
开展第三学期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术沙龙,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模式。每期10场沙龙,每场15名学生,会后总结反馈。发放问卷调查,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和McNemar检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开放自由、平等的学术沙龙将科研前沿转化为思维... 开展第三学期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术沙龙,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模式。每期10场沙龙,每场15名学生,会后总结反馈。发放问卷调查,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和McNemar检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开放自由、平等的学术沙龙将科研前沿转化为思维培养的本科教学资源,获得高度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沙龙 本科教学 科学思维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Cas9敲低环氧合酶2表达对黄曲霉毒素B1诱导肝细胞核DNA损伤与脂质蓄积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韩佩宇 车琳 +6 位作者 陈圆圆 江珊 段军燕 孙宝芳 何承勇 林育纯 林忠宁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34-642,共9页
为探讨黄曲霉毒素B1(AFB1)诱导的肝细胞核DNA损伤与脂质蓄积的关系,以慢病毒质粒为载体,采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含靶向环氧合酶2(COX-2)编码基因(PTGS2)小向导RNA(sgRNA)的重组质粒,经测序验证成功后,制备假病毒感染HepG2细胞,构建稳... 为探讨黄曲霉毒素B1(AFB1)诱导的肝细胞核DNA损伤与脂质蓄积的关系,以慢病毒质粒为载体,采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含靶向环氧合酶2(COX-2)编码基因(PTGS2)小向导RNA(sgRNA)的重组质粒,经测序验证成功后,制备假病毒感染HepG2细胞,构建稳定敲低COX-2表达的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B)检测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显示与HepG2-Cas9-NC对照细胞相比,HepG2-Cas9-PTGS2敲低细胞中PTGS2 mRNA与COX-2蛋白表达水平分别减少至(49.1±1.8)%和(48.1±0.7)%.给予细胞AFB1处理,通过WB和免疫荧光(IF)法检测DNA损伤标志物γH2AX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处理组敲低细胞中,γH2AX蛋白水平和荧光焦点形成数目显著低于对照细胞(p<0.05);进一步检测脂质合成相关指标,发现敲低细胞中PPARγ蛋白、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脂(TG)水平以及油红O染色阳性脂滴的分布密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细胞中(p<0.05).在敲低细胞中回补COX-2后给予AFB1处理,γH2AX蛋白水平和脂质分布密度均显著升高(p<0.05).综上,成功构建了HepG2-Cas9-PTGS2敲低细胞,并发现敲低COX-2表达对AFB1诱导的肝细胞核DNA损伤和脂质蓄积有显著抑制作用,为进一步研究靶向干预COX-2在外源化学物诱导肝细胞毒性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细胞模型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环氧合酶2 黄曲霉毒素B1 核DNA损伤 脂质蓄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平扫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临床分期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何承勇 王小飞 +1 位作者 徐华 杨军 《贵州医药》 CAS 2020年第4期631-632,共2页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平扫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宫颈癌临床分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经液基波层扫描、HPV及病理活检确诊为宫颈癌的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行子宫颈MRI平扫及DWI检查。分别根据MRI平扫、DWI检查结果及...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平扫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宫颈癌临床分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经液基波层扫描、HPV及病理活检确诊为宫颈癌的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行子宫颈MRI平扫及DWI检查。分别根据MRI平扫、DWI检查结果及二者联合检查结果进行宫颈癌临床分期判断。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探查或治疗,对术中切除物行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MRI平扫、DWI检查结果及二者联合检查诊断宫颈癌不同病理分期的符合率。结果MRI平扫联合DWI检查结果诊断宫颈癌临床分期符合率100.00%,高于单纯DWI检查;MRI平扫联合DWI检查结果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宫颈浸润及累及阴道的诊断符合率98.31%%,高于单纯DWI检查。结论MRI平扫联合DWI检查于术前诊断在宫颈癌分期符合率较高,利于临床医生准确掌握患者病情,制定更适合的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临床分期 磁共振成像技术 扩散加权成像技术 临床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期胎盘植入及其范围分级的MRI影像特征及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彭东 何承勇 +1 位作者 蒋士杰 田艺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457-460,共4页
目的:探讨孕期胎盘植入的磁共振成像(MRI)影像特征及植入范围MRI分级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经过B超检查疑为胎盘植入患者60例,均在孕期进行MRI检查,孕妇选择仰卧位,行纵、横及动态检测,重点检查胎盘部位,患者足先进方式,选用相控阵体部... 目的:探讨孕期胎盘植入的磁共振成像(MRI)影像特征及植入范围MRI分级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经过B超检查疑为胎盘植入患者60例,均在孕期进行MRI检查,孕妇选择仰卧位,行纵、横及动态检测,重点检查胎盘部位,患者足先进方式,选用相控阵体部表面线圈,扫描范围为趾骨联合至宫底,收集MRI检查资料,由两名影像学副主任医师采用盲法进行阅读,根据MRI检查横断面上最大覆盖面分级,观察MRI检查胎盘植入特征及评价MRI在诊断胎盘植入及分级中的临床价值。结果:MRI主要特征可以看出T_2WI低信号带在胎盘植入中变化最为明显,其次为胎盘信号不均衡,胎盘植入严重程度与T_2WI低信号带面积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_s=0.576,P<0.05);MRI诊断结果:无胎盘植入10例,胎盘黏连15例,胎盘植入24例,胎盘穿透11例,MRI检查胎盘植入灵敏度97.9%、特异度75.0%、正确指数0.73、符合率93.3%、阳性预测值94.0%、阴性预测值90.0%;根据MRI横断面最大覆盖面分级:1级13例、2级27例、3级8例,选择常规保守治疗1级成功率100.0%,2级为25.9%,3级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在孕期胎盘植入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符合率,T_2WI低信号带变化最为明显,MR分级对患者选择治疗方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疾病/诊断 磁共振成像 @影响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与三维DSA重建成像在诊断颈内动脉瘤构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6
作者 彭东 唐兴 +1 位作者 何承勇 蒋世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1期38-40,43,2,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重建成像诊断颈内动脉瘤构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DSA或手术确诊的颈内动脉瘤患者临床与影像资料,均进行MSCT与三维DSA检查,显示颈内动脉瘤三维空间构型,观察动脉...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重建成像诊断颈内动脉瘤构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DSA或手术确诊的颈内动脉瘤患者临床与影像资料,均进行MSCT与三维DSA检查,显示颈内动脉瘤三维空间构型,观察动脉瘤大小、部位、瘤颈等特征及其与周围结构关系,以3D-DSA重建成像结果为标准评估MSCT诊断价值。结果71例疑诊患者中经3D-DSA及MSCT重建成像均确诊颈内动脉瘤64例,经3D-DSA重建成像诊断单发型颈内动脉瘤57例(57枚),多发型颈内动脉瘤7例(16枚),共73枚,其中单泡型51枚,双泡及多泡型22枚,双泡及多泡型阳性率为34.14%。MSCT重建成像诊断单发型颈内动脉瘤58例(58枚),多发型颈内动脉瘤6例(13枚),共71枚,其中单泡型57枚,双泡及多泡型14枚,双泡及多泡型阳性率为19.72%,双泡及多泡型阳性率与3D-DAS重建成像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3D-DSA重建成像诊断结果为金标准,MSCT重建成像的诊断效能为:灵敏度98.43%、特异度85.71%,准确率97.18%,阳性预测值98.43%,阴性预测值85.71%,Kappa值为0.857,具有较强一致性(P<0.05)。结论MSCT重建成像可较为准确地对颈内动脉瘤进行诊断及分型,患者术前采用MSCT重建成像进行评估能够为其手术治疗提供全面、直观、准确的影像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CT 三维DSA重建成像 颈内动脉瘤 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在判断眼眶恶性肿瘤累及范围中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彭东 何承勇 潘静 《中国医学装备》 2018年第10期48-51,共4页
目的:分析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在判断眼眶恶性肿瘤累及范围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50例眼眶肿瘤患者,手术前均进行常规MRI和动态增强MRI扫描检查,并记录眼眶恶性肿瘤患者的肿瘤信号特点,对所得影像... 目的:分析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在判断眼眶恶性肿瘤累及范围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50例眼眶肿瘤患者,手术前均进行常规MRI和动态增强MRI扫描检查,并记录眼眶恶性肿瘤患者的肿瘤信号特点,对所得影像进行处理后获得肿瘤周围骨质和眼外肌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容量转运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常数(Ve)和初始TIC下面积(iAUC),分析各曲线类型以及各数据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32例眼眶良性肿瘤患者中,Ⅲ型曲线3例;在18例眼眶恶性肿瘤患者中,Ⅲ型曲线13例。18例眼眶恶性肿瘤患者中,受累骨质和受累眼外肌的肿瘤TIC类型与水肿骨质和水肿眼外肌相比,具有更高的一致性,且多为Ⅲ型曲线;受累骨质的Ktrans、Ve和iAUC与肿瘤的Ktrans、Ve和iAUC之间具有相关性(r=0.815,r=0.787,r=0.639;P<0.05);受累眼外肌的各常数也与肿瘤各常数之间具有相关性(r=0.828,r=0.702,r=0.607;P<0.05),而水肿骨质及水肿眼外肌与肿瘤的各常数之间均无相关性。结论:动态增强MRI的曲线类型和各定量常数可辅助眼眶恶性肿瘤累及范围的临床判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眼眶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何承勇 沈美铖 文铁 《实用癌症杂志》 2020年第2期230-233,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拟诊为肝癌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给予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记录造影参数,判断诊断价值。结果在81例患者中,病理诊断为肝癌67例,肝硬化14例,肝...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拟诊为肝癌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给予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记录造影参数,判断诊断价值。结果在81例患者中,病理诊断为肝癌67例,肝硬化14例,肝癌患者的BF值显著高于肝硬化患者,BV、TTS与TTP值显著低于肝硬化(P<0.05)。CT三维重建图像均可清晰所有患者的肝动脉,MIP、DSA、MPR/CPR重建方法显示肝血管有高度一致性,重建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诊断肝癌的敏感性、特异性与准确性分别为95.5%、81.3%和95.1%。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具有很高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与准确性,可反映肝脏血流的灌注状况,可清晰肝脏血管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 三维重建 肝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分析磁共振成像与CT对脑出血鉴别诊断的价值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彭东 何承勇 徐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13期47-50,共4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与CT对脑出血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2日—2017年5月22日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54例作为研究组,将同期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54例做为参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头颅MRI及CT的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与CT对脑出血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2日—2017年5月22日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54例作为研究组,将同期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54例做为参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头颅MRI及CT的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DWI信号以混合信号为主,参照组以高信号为主,研究组患者病灶周围高信号水肿带的发生率为85.2%,参照组患者病灶周围高信号水肿带发生率为14.8%,对比P<0.05;研究组患者的病灶分布以基底节区为主,而其病灶形态以类圆形为主,参照组病灶分布以小脑及顶额为主,其病灶形态以不规则形为主,对比P<0.05。结论:对于脑出血的鉴别诊断中,采用MRI和CT均能够起到良好的鉴别诊断价值,在对患者进行实际的检查中,相关的检查者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相应的诊断方法,其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CT 脑出血 脑梗死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8层螺旋CT对胃癌可切除状况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沈美铖 何承勇 文铁 《实用癌症杂志》 2020年第3期448-450,共3页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对胃癌可切除状况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诊治的胃癌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128层螺旋CT检查,评估胃癌可切除性并记录影像学特征。结果在120例患者中,螺旋CT诊断为Ⅰ期66例、Ⅱ期24例、Ⅲ期18例、Ⅳ期12...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对胃癌可切除状况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诊治的胃癌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128层螺旋CT检查,评估胃癌可切除性并记录影像学特征。结果在120例患者中,螺旋CT诊断为Ⅰ期66例、Ⅱ期24例、Ⅲ期18例、Ⅳ期12例,与病理分期有较好的一致性,临床分期诊断准确率为95.0%。CT评价胃癌可切除68例,实际采用手术切除治疗65例,CT对胃癌可切除状况的评估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8.5%和98.1%。全胃切除35例,胃部分切除30例,都顺利完成手术,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128层螺旋CT在胃癌中的应用可准确判断临床分期,具有很好的影像学特征,有利于指导与评估手术切除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8层螺旋CT 胃癌 临床分期 手术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磷纳米片应用及生物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向思靓 曾洁 +2 位作者 阮锋凯 左正宏 何承勇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5-127,共13页
黑磷纳米片(black phosphorus nanosheet,BPNS)是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它拥有可调节的带隙宽度、高度各向异性、高载流子迁移率、广谱光吸收性和良好生物相容性等诸多特性,在电子、光电、电化学、环保和生物医学等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 黑磷纳米片(black phosphorus nanosheet,BPNS)是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它拥有可调节的带隙宽度、高度各向异性、高载流子迁移率、广谱光吸收性和良好生物相容性等诸多特性,在电子、光电、电化学、环保和生物医学等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随着对BPNS研究的深入,其生物安全性问题备受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BPNS的应用现状和前景,着重综述了其环境危害、健康危害以及毒性机制研究进展,为生产生物安全性更高、环境更友好的黑磷纳米材料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磷纳米片 毒性 毒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猪嗜血杆菌生产工艺探索
12
作者 何承勇 程平 +1 位作者 李峰 胡伟 《兽医导刊》 2018年第24期215-217,共3页
通过对副猪嗜血杆菌的培养工艺的初步探索,对扩大发酵罐培养条件的初步摸索,一些列的结果表明:含0.002%NAD和5%牛血清的TSB液体培养基适用于副猪嗜血杆菌种子的培养,同时也适合发酵罐生产副猪嗜血杆菌。副猪嗜血杆菌发酵罐培养的优化条... 通过对副猪嗜血杆菌的培养工艺的初步探索,对扩大发酵罐培养条件的初步摸索,一些列的结果表明:含0.002%NAD和5%牛血清的TSB液体培养基适用于副猪嗜血杆菌种子的培养,同时也适合发酵罐生产副猪嗜血杆菌。副猪嗜血杆菌发酵罐培养的优化条件:二级种子在2~8℃条件下,冷藏保存使用时间最好不超过12h;含0.002%NAD和5%牛血清的TSB液体培养基,生产过程中pH维持在7.3,二级种子接种量为2%~3%,关联溶氧15%~25%,7h开始补料,补料成分为25%葡萄糖、2%胰蛋白胨、1%酵母浸出物、0.003%NAD,补料量200ml/h*L,37℃条件下培养16~20h,菌数可达120亿CF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培养工艺 微生物发酵罐 恒速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课对优化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探讨
13
作者 何承勇 《最漫画·学校体音美》 2018年第21期00250-00250,共1页
在现代教学体系当中,微课所发挥的教学价值不容小觑,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数学是高中课程结构中的必修课程,也是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渠道。在高中教学中,数学教师应该认识到微课的教学功能,并对其加以很好... 在现代教学体系当中,微课所发挥的教学价值不容小觑,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数学是高中课程结构中的必修课程,也是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渠道。在高中教学中,数学教师应该认识到微课的教学功能,并对其加以很好的运用,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本文就微课对优化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高中数学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性T细胞在外源化学物诱导肾脏免疫毒性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阮锋凯 张永兴 何承勇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00-810,共11页
肾脏是外源化学物暴露的主要靶器官之一.肾脏中固有细胞和免疫细胞构成复杂的免疫微环境,其中辅助性T细胞可通过调控先天免疫细胞清除病原体和抗原呈递作用参与宿主防御,还可通过释放炎症因子或趋化因子募集中性粒细胞间接参与外源化学... 肾脏是外源化学物暴露的主要靶器官之一.肾脏中固有细胞和免疫细胞构成复杂的免疫微环境,其中辅助性T细胞可通过调控先天免疫细胞清除病原体和抗原呈递作用参与宿主防御,还可通过释放炎症因子或趋化因子募集中性粒细胞间接参与外源化学物诱导的肾脏免疫损伤.本文探讨不同类型的辅助性T细胞在参与肾脏免疫毒性损伤中发挥的作用,阐释外源化学物诱导肾脏免疫损伤的免疫毒性机制,为筛查肾脏免疫损伤生物标志物和靶向干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性T细胞 肾脏免疫损伤 外源化学物 免疫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有机锡的生态与环境健康效应及风险
15
作者 张纪亮 +4 位作者 左正宏 何承勇 洪美玲 张春暖 王重刚 《中国科技成果》 2025年第2期62-63,共2页
三丁基锡(Tributyltin,TBT)和三苯基锡(Triphenyltin,TPT)属于典型有机锡,被广泛用作生物杀灭剂、木材防腐剂和海洋船只防污涂料添加剂,是水环境中常见的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不仅对水生非靶标生物具有高毒性,还能在食物网中表现出生... 三丁基锡(Tributyltin,TBT)和三苯基锡(Triphenyltin,TPT)属于典型有机锡,被广泛用作生物杀灭剂、木材防腐剂和海洋船只防污涂料添加剂,是水环境中常见的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不仅对水生非靶标生物具有高毒性,还能在食物网中表现出生物放大潜力,对人类构成重大健康风险。然而一直以来,人们对有机锡的内分泌干扰效应与机制不够清楚。鉴于水环境有机锡污染的普遍性以及有机锡对人的暴露常态性,函需全面认识其对水生生物体内分泌干扰效应、途径和机制及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锡 木材防腐剂 生物放大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防污涂料 三丁基锡 三苯基锡 食物网
原文传递
孕烷X受体参与AFB1诱导的人肝L02细胞坏死性凋亡 被引量:1
16
作者 廖昆 夏斌 +4 位作者 张玉静 殷花 何承勇 林育纯 林忠宁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1267-1271,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孕烷X受体(PXR)对黄曲霉毒素B1(AFB1)诱导肝细胞DNA损伤和坏死性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已构建的PXR高表达L02-PXR和空白载体对照L02-p B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检测细胞NR1I2和CYP3A4 m RNA水平改变;蛋白免疫... 目的初步探讨孕烷X受体(PXR)对黄曲霉毒素B1(AFB1)诱导肝细胞DNA损伤和坏死性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已构建的PXR高表达L02-PXR和空白载体对照L02-p B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检测细胞NR1I2和CYP3A4 m RNA水平改变;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内PXR和坏死性凋亡下游效应自噬分子LC3-Ⅰ和LC3-Ⅱ蛋白相对表达含量;双核微核试验(CBMN)检测细胞遗传损伤情况;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AFB1对细胞活性抑制影响;利用坏死性凋亡抑制剂Nec-1构建坏死性凋亡抑制的细胞模型,验证AFB1诱导的坏死性凋亡的效应。结果与L02-p B细胞相比,L02-PXR细胞NR1I2 m RNA和PXR蛋白显著上调(均P〈0.001)。AFB1显著地诱导L02-p B和L02-PXR细胞中CYP3A4 m RNA上调(均P〈0.05),在L02-PXR细胞中的效应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AFB1在5-30μmol/L呈剂量反应关系诱导L02-p B和L02-PXR细胞的微核率增高(均P〈0.05),L02-PXR细胞更为明显;同时,AFB1明显地诱导两株细胞的核芽率和核桥率,但随AFB1剂量增高都有下降趋势。细胞活性随AFB1浓度(1.875-120μmol/L)增加呈剂量反应关系抑制(均P〈0.05);且相对于L02-p B细胞,L02-PXR细胞对AFB1处理48 h诱导的细胞活性抑制作用更为敏感(P〈0.05)。Nec-1可显著性抑制AFB1诱导的L02-PXR细胞活性抑制率(P〈0.05),然而却不能降低AFB1诱导L02-p B细胞活性抑制率。此外,AFB1显著性诱导L02-p B和L02-PXR坏死性凋亡下游LC3-Ⅱ的上调(均P〈0.05);且与L02-p B细胞相比,Nec-1对AFB1诱导的L02-PXR细胞活性抑制和LC3-Ⅱ上调的抑制效果更为明显(P〈0.05)。结论 PXR参与AFB1诱导人肝细胞DNA损伤介导的坏死性凋亡,与PXR促进AFB1诱导CYP3A4基因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烷X受体 坏死性凋亡 黄曲霉毒素B1 肝细胞毒性
原文传递
自噬参与促进AFB1致肝细胞DNA损伤的修复进程 被引量:3
17
作者 夏斌 廖昆 +7 位作者 张玉静 邱杨 骆冰 庄群瑛 殷花 何承勇 林育纯 林忠宁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1263-1266,F0004,共5页
目的探讨黄曲霉毒素B1(AFB1)肝毒性修复进程中细胞自噬的作用。方法以经50μmol/L AFB1预处理24 h的永生化人正常肝L02细胞建立模型,检测AFB1处理撤除不同时间点的细胞DNA双链损伤指标γH2AX蛋白和自噬标志物LC3-Ⅱ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 目的探讨黄曲霉毒素B1(AFB1)肝毒性修复进程中细胞自噬的作用。方法以经50μmol/L AFB1预处理24 h的永生化人正常肝L02细胞建立模型,检测AFB1处理撤除不同时间点的细胞DNA双链损伤指标γH2AX蛋白和自噬标志物LC3-Ⅱ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AFB1撤除后细胞中γH2AX蛋白荧光焦点和自噬体形成情况;在AFB1撤除后联合应用自噬抑制剂3-MA进行干预实验,检测细胞内γH2AX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L02细胞中γH2AX蛋白的动态表达在AFB1处理撤除12 h后达到最高,并在24 h后逐渐降低;自噬蛋白LC3-Ⅱ和自噬体的形成在AFB1处理撤除后逐渐增强;3-MA可明显减缓AFB1撤处理后细胞内γH2AX蛋白的降低进程。结论细胞自噬参与了AFB1诱导肝细胞毒性损伤的修复进程,与促进DNA损伤的修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自噬 肝细胞 DNA损伤修复 γH2AX
原文传递
镉对肝细胞中PPP2R1A启动子区甲基化及其转录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玉静 陈慧峰 +5 位作者 廖昆 夏斌 殷花 何承勇 林育纯 林忠宁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6-501,共6页
目的:分析镉染毒处理肝细胞中蛋白磷酸酶2A( PP2A)-Aα支架亚基基因PPP2R1A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其转录水平的改变。方法采用永生化人正常肝L02细胞及肝细胞癌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以下分组和处理:①低、中和高剂量氯化镉... 目的:分析镉染毒处理肝细胞中蛋白磷酸酶2A( PP2A)-Aα支架亚基基因PPP2R1A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其转录水平的改变。方法采用永生化人正常肝L02细胞及肝细胞癌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以下分组和处理:①低、中和高剂量氯化镉( CdCl2)处理组,分别予浓度为20.0、40.0和60.0 μmol/L CdCl2处理24 h;②低、中和高剂量5-氮杂-2’-脱氧胞苷(5-Aza-dC)处理组,分别予浓度为2.5、5.0和10.0 μmol/L 5-Aza-dC处理48 h;③5-Aza-dC组予浓度为5.0 μmol/L的5-Aza-dC处理48 h,CdCl2组予浓度为40.0 μmol/L 的 CdCl2处理24 h,(5-Aza-dC+CdCl2)组予浓度为5.0 μmol/L的5-Aza-dC预处理48 h后再予浓度为40.0 μmol/L CdCl2处理24 h;④ CdCl2处理组予浓度为40.0 μmol/L CdCl2处理24 h。上述4种分组均设对照组,予等体积生理氯化钠溶液或二甲基亚砜处理。经①~③处理后的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PPP2R1A、金属硫蛋白1B(MT1B)和DNA甲基转移酶3A(DNMT3A)的mRNA转录水平(以对照组水平为1.00)。经④处理后的细胞采用亚硫酸氢盐修饰后PCR扩增PPP2R1A启动子区克隆测序检测CpG岛的甲基化情况。结果 L02细胞和HepG2细胞中,不同剂量CdCl2处理组PPP2R1A mRNA转录水平随镉处理剂量增高呈剂量依赖性下降( P〈0.05);不同剂量5-Aza-dC处理组PPP2R1A mRNA转录水平随5-Aza-dC处理剂量增加呈剂量依赖性升高(P〈0.05)。2种细胞中,分别与对照组和5-Aza-dC处理组比较,CdCl2处理组和(5-Aza-dC+CdCl2)处理组PPP2R1A mRNA转录水平均下降(P〈0.05),MT1B和DNMT3A的mRNA转录水平均升高(P〈0.05);与CdCl2处理组比较,(5-Aza-dC+CdCl2)处理组PPP2R1A mRNA转录水平均升高(P〈0.05),MT1B和DNMT3A的mRNA转录水平均下降(P〈0.05)。甲基化测序结果显示,L02细胞 CdCl2处理组 PPP2R1A 启动子区甲基化率高于对照组(6.35% vs 2.31%,P 〈0.01), HepG2细胞CdCl2处理组PPP2R1A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9% vs 3.85%,P&gt;0.05)。结论外源化学物CdCl2可诱导肝细胞中PPP2R1A转录水平降低,可能与镉能够引起目的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改变有关,提示PP2A亚基基因的表观遗传学调控可影响镉诱导的肝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02细胞 HEPG2细胞 PPP2R1A 金属硫蛋白1B DNA甲基转移酶3A 启动子区甲基化
原文传递
环氧合酶-2参与环境因素诱导毒性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骆冰(综述) 何承勇(审校) 林忠宁(审校)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11-716,共6页
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是诱导型酶,可被促炎细胞因子、肿瘤促进剂、有丝分裂原和生长因子等高度诱导,参与炎症反应、细胞增殖和凋亡等多种病理过程。本综述重点关注COX-2与环境因素诱导的毒性损伤中细胞内质网应激和自噬... 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是诱导型酶,可被促炎细胞因子、肿瘤促进剂、有丝分裂原和生长因子等高度诱导,参与炎症反应、细胞增殖和凋亡等多种病理过程。本综述重点关注COX-2与环境因素诱导的毒性损伤中细胞内质网应激和自噬的关系,阐述micro RNA和COX-2基因PTGS2单核苷酸多态性介导的表观遗传学和遗传学调控机制,为以COX-2作为干预靶点进行环境因素诱导毒性损伤的预防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合酶-2 内质网应激 自噬 micro RNA 单核苷酸多态性
原文传递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CT与核磁共振成像对肝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空军 何承勇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1年第12期1469-1472,共4页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CT与核磁共振成像(MRI)对肝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21年3月间宝鸡高新医院收治的92例肝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病理诊断进行分组,42例肝良性肿瘤患者纳入良性组,50...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CT与核磁共振成像(MRI)对肝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21年3月间宝鸡高新医院收治的92例肝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病理诊断进行分组,42例肝良性肿瘤患者纳入良性组,50例肝癌患者纳入肝癌组。所有患者都给予SPECT/CT与MRI检查,记录影像学特征并判断诊断价值。结果肝癌组的肝动脉灌注量(HAP)、总肝灌注量(TLP)与肝动脉灌注指数(HPI)值均高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门静脉灌注量(PVP)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肝癌组的标准摄取值最大值(SUVmax)与标准摄取值平均值(SUVave)均高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肝癌组的肝病灶—肝实质的对比噪声比(CNR)值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92例患者中,SPECT/CT诊断为肝良性肿瘤44例,肝癌48例;MRI诊断为肝良性肿瘤43例,肝癌49例,SPECT/CT与MRI对肝肿瘤良恶性的诊断敏感性为95.5%和97.7%,特异性为95.8%和100.0%。结论 SPECT/CT与MRI对肝肿瘤良恶性的诊断都具有很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可清晰显示病灶的图像质量与血流特征,都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 核磁共振成像 肝肿瘤 肝良性肿瘤 血流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