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GC-1α辅助激活人PEPCK基因转录 被引量:1
1
作者 何圣清 陈燕铭 +5 位作者 王曼曼 舒冏 梁华 任琢琢 曾龙驿 翁建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1-196,共6页
【目的】构建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GL3-hPCK-luc,并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PGC-1α)在转录因子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介导下对人PEPCK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方... 【目的】构建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GL3-hPCK-luc,并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PGC-1α)在转录因子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介导下对人PEPCK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方法】从人全血基因组DNA中克隆PEPCK启动子基因片段,并重组进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GL3-basic,将pcDNA3.1-PGC-1α、pcDNA3.0-HNF4α表达质粒与PGL3-hPCK-luc按不同组合共转染进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或正常人肝细胞株LO2细胞,培养48h后检测细胞裂解液中荧光素酶活性。【结果】通过酶切鉴定及测序证明扩增的人PEPCK启动子片段成功插入载体质粒中。转染后人PEPCK启动子基因荧光素酶活性较空白对照组增加60倍(P<0.05);共转染质粒进HepG2细胞或LO2细胞后,HNF4α均可以增强人PEPCK启动子基因荧光素酶活性,在HepG2细胞,荧光素酶活性是对照组的2.69倍(P<0.05),而在LO2细胞中,荧光素酶活性是对照组的3.64倍(P<0.05);PGC-1α可以明显增强HNF4α对人PEPCK启动子的激活作用,在HepG2细胞,荧光素酶活性是PGL3-HPCK-luc+HNF4α组的2.01倍(P<0.05),而在LO2细胞中,荧光素酶活性是PGL3-HPCK-luc+HNF4α组的2.82倍(P<0.05)。而与单一转染组相比,共转染pcDNA3.1-PGC-1α与pcDNA3.0-HNF4α显著增加了PEPCK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人PEPCK启动子基因报告质粒成功构建,且转录因子HNF4α可以激活人PEPCK启动子活性,辅助激活因子PGC-1α可以进一步加强HNF4α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异生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辅助激活因子1α 基因表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特胰岛素联合伏格列波糖治疗首次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4
2
作者 何圣清 《中国处方药》 2015年第12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地特胰岛素联合伏格列波糖治疗首次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首次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共4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2)和对照组(n=23),观察组使用地特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联合伏格列... 目的探讨地特胰岛素联合伏格列波糖治疗首次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首次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共4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2)和对照组(n=23),观察组使用地特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联合伏格列波糖治疗,对照组使用门冬胰岛素30早晚餐前皮下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MI较治疗前稍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地特胰岛素联合伏格列波糖与使用门冬胰岛素30均可良好控制首次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但是应用地特胰岛素联合伏格列波糖能使用较少胰岛素用量,且低血糖的发生率较低,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2型糖尿病 首次诊断 地特胰岛素 伏格列波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脂联素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34
3
作者 陈燕铭 王一娜 +7 位作者 钟毅敏 邓娟 何圣清 唐喜香 任琢琢 张晓菲 王曼曼 曾龙驿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54-1158,共5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脂联素的变化。方法:11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DM)35例、糖尿病伴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NPDR)45例和糖尿病伴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PDR)30例,并与40名正常人...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脂联素的变化。方法:11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DM)35例、糖尿病伴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NPDR)45例和糖尿病伴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PDR)30例,并与40名正常人对照(NC组)。观察患者的体检指标,并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联素、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计算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DM组、NPDR组和PDR组患者的收缩压、体重指数、腰臀比、血清TG、LDL-C、FPG、2hPG、HbA1c、ICAM-1、TNF-α、hs-CRP水平和HOMA-IR均高于NC组(P<0.05),而NPDR组和PDR组的收缩压、血清ICAM-1、TNF-α、hs-CRP水平和HOMA-IR均高于DM组(P<0.05)。DM组、NPDR组及PDR组的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均低于NC组(P<0.05),而NPDR组及PDR组的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DM组患者(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与ICAM-1、TNF-α、hs-CRP和HOMA-IR之间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35、-0.781、-0.768、-0.752,均P<0.01),HOMA-IR与ICAM-1、TNF-α和hs-CRP之间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57、0.906、0.888,均P<0.01)。结论:炎症因子和脂联素参与了DR的发生和发展,而脂联素可能通过拮抗炎症反应减轻胰岛素抵抗,对DR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类 脂联素 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羟胺-电位滴定法测定氧化海藻酸钠上的醛基浓度 被引量:20
4
作者 王琴梅 廖燕红 +4 位作者 滕伟 廖志群 何圣清 许嘉琪 叶惠兰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83-86,共4页
本文建立了一种测定被氧化海藻酸钠上醛基浓度的方法。盐酸羟胺可与醛基反应生成肟,同时释放出HCl,通过滴定HCl的量可计算出醛基的浓度。据此,本文采用盐酸羟胺-电位滴定法测定被氧化海藻酸钠上的醛基浓度,并考察了该方法的测定条件、... 本文建立了一种测定被氧化海藻酸钠上醛基浓度的方法。盐酸羟胺可与醛基反应生成肟,同时释放出HCl,通过滴定HCl的量可计算出醛基的浓度。据此,本文采用盐酸羟胺-电位滴定法测定被氧化海藻酸钠上的醛基浓度,并考察了该方法的测定条件、精密度及准确度。结果,当盐酸羟胺与样品之间的反应时间≥2 h时,被氧化海藻酸钠上的醛基浓度与氧化反应时的投料比(≤80%)基本一致,该方法的RSD<10%;当以戊二醛溶液为标准品时,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误差<1%。本方法可快捷准确地测定小分子或大分子多糖上的醛基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多糖 醛基 盐酸羟胺 电位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晓菲 陈燕铭 +5 位作者 孙艳 王曼曼 何圣清 舒冏 张国超 曾龙驿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对151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是否合并NAFLD分为A组(合并NAFLD,92例)和B组(无NAFLD,59例)...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对151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是否合并NAFLD分为A组(合并NAFLD,92例)和B组(无NAFLD,59例),比较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差异。【结果】92例(60.93%)新诊断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伴NAFLD,A组有较高的体质量指数、甘油三酯、血尿酸、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和C肽、餐后2h胰岛素和C肽水平,及较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胰岛素敏感指数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糖则无明显差别(P>0.05)。101例(66.89%)新诊断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伴不同程度的下肢动脉血管病变,A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较B组明显增加。【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肝及下肢血管动脉硬化都较高,合并NAFLD的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硬化比不合并NAFLD的患者明显升高,而且下肢动脉硬化病变也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中村”石牌社区5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及代谢控制状况 被引量:5
6
作者 林硕 胡丽 +6 位作者 李晓峰 陈燕铭 何圣清 任琢琢 唐喜香 丘雅维 曾龙驿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20-822,共3页
目的:了解广州"城中村"石牌社区5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及代谢控制状况。方法:2010年10月至2011年1月,对该人群进行普查,无糖尿病史、空腹血糖≥5.6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5.7%的居民参加复检,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 目的:了解广州"城中村"石牌社区5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及代谢控制状况。方法:2010年10月至2011年1月,对该人群进行普查,无糖尿病史、空腹血糖≥5.6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5.7%的居民参加复检,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共调查1494例(72.8%),数据完整者1473例,453例行OGTT。结果:该人群糖尿病和糖调节受损患病率分别为16.0%(标化率15.7%)和8.8%(标化率8.1%)。在已诊断的161例糖尿病患者中,HbA1c<7.0%、血压<130/80mmHg、男性HDL-C>1.0mmol/L或女性HDL-C>1.3mmol/L、甘油三酯<1.7mmol/L和LDL-C<2.6mmol/L的患者比例分别为46.6%、16.1%、59.6%、31.7%和18.0%。结论:该社区5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高,且糖尿病患者HbA1c、血压和血脂控制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患病率 糖化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多糖对类风湿关节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37表达的影响及其抗炎机制 被引量:4
7
作者 武红梅 黄震 +4 位作者 何圣清 周丹 谢振东 陈思达 张帆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1040-1044,共5页
目的探讨海藻多糖对体外培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白细胞介素-37(IL-37)表达的影响及其抗炎机制。方法分别收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各30份,分离PBMC。①取健康体检者外周血PBMC作为对照组,给予正... 目的探讨海藻多糖对体外培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白细胞介素-37(IL-37)表达的影响及其抗炎机制。方法分别收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各30份,分离PBMC。①取健康体检者外周血PBMC作为对照组,给予正常培养;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PBMC,随机分为10 mg/mL、20 mg/mL、30 mg/mL、40 mg/mL海藻多糖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PBMC中IL-37 mRNA表达水平。②取健康体检者外周血PBMC作为对照组,给予正常培养;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PBMC,随机分为10 mg/mL、20 mg/mL、30 mg/mL、40 mg/mL、50 mg/mL海藻多糖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PBMC中诱导型一氧化氮酶(iNOS)mRNA表达水平。③取健康体检者外周血PBMC作为对照组;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PBMC,随机分为患者组及10 mg/mL、20 mg/mL、30 mg/mL、40 mg/mL海藻多糖组,Griess法检测各组PBMC中一氧化氮(NO)水平。④实验分为3组,健康体检者外周血PBMC作为对照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PBMC作为患者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PBMC给予10 mg/mL、20 mg/mL、30 mg/mL、40 mg/mL海藻多糖培养作为海藻多糖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上清中IL-37、IL-10、IL-4水平,并分析IL-37与IL-10、IL-4相关性。结果20 mg/mL、30 mg/mL、40 mg/mL海藻多糖组PBMC中IL-37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30 mg/mL、40 mg/mL海藻多糖组均明显高于20 mg/mL海藻多糖组(P均<0.05),30 mg/mL海藻多糖组和40 mg/mL海藻多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 mg/mL、30 mg/mL、40 mg/mL、50 mg/mL海藻多糖组PBMC中iNOS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50 mg/mL海藻多糖组明显高于其他组(P均<0.05)。患者组PBMC中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海藻多糖各组均明显高于患者组(P均<0.05)。患者组PBMC中IL-4与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IL-3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海藻多糖组IL-37水平明显高于患者组(P<0.05),IL-10及IL-4水平均明显低于患者组(P均<0.05),且IL-37的升高与IL-10、IL-4的降低呈负相关关系(r=0.889,0.572,P<0.05)。结论海藻多糖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能与上调PBMC中IL-37 mRNA、iNOS mRNA及NO表达水平,进而抑制IL-10、IL-4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海藻多糖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白细胞介素-37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37、IFN-γ和IL-10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武红梅 何圣清 +3 位作者 周丹 黄震 胡国涛 张帆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35-38,共4页
目的研究IL-37、IFN-γ和IL-10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表达水平,探讨IL-37对IFN-γ和IL-10的调节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深圳龙岗中心医院2016年9月至2017年4月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25例,同期25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提取外周血单核细... 目的研究IL-37、IFN-γ和IL-10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表达水平,探讨IL-37对IFN-γ和IL-10的调节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深圳龙岗中心医院2016年9月至2017年4月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25例,同期25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提取外周血单核细胞,经脂多糖(LPS)刺激,IL-37抗体处理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上清中IL-37、IFN-γ和IL-10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L-10、IFN-γmRNA表达水平。结果类风湿关节炎组上清中IL-37、IFN-γ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升高[(301.49±60.82)VS(139.78±42.26)pg/mL;(326.00±41.2)VS(65.76±6.86)pg/mL],IL-10水平较对照组下降[(162.78±11.61)VS(199.21±13.1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IL-37抗体干预后,类风湿关节炎组IFN-γ、IFN-γmRNA较干预前下降[(174.58±19.79)VS(326.00±41.2)pg/mL;(9.30±2.81)VS(16.03±4.12)]pg/mL,IL-10、IL-10mRNA较干预前升高[(200.70±15.25)VS(162.78±11.61)pg/mL;(0.82±0.05)VS(0.22±0.0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与干预前比较,IFN-γ、IL-10蛋白及其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高表达IL-37;IL-37可抑制IFN-γ分泌,同时促进IL-10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IL-37 IFN-Γ IL-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胰岛β细胞早时相分泌功能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何圣清 郑晓斌 武红梅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24期79-81,共3页
目的 分析新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与胰岛β细胞早时相分泌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新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71例,检测空腹血清总胆红素(TBIL),根据TBIL水平将患者分为低胆红素组(TBIL≤8.4mmol/L,59例)、中胆红素组(8.4mmol... 目的 分析新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与胰岛β细胞早时相分泌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新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71例,检测空腹血清总胆红素(TBIL),根据TBIL水平将患者分为低胆红素组(TBIL≤8.4mmol/L,59例)、中胆红素组(8.4mmol/L<TBIL≤12.36mmol/L,55例)、高胆红素组(TBIL>12.36mmol/L,57例)。采用精氨酸刺激试验测算三组患者的胰岛β细胞早时相分泌功能评价指标精氨酸指数(AIR)、稳态模型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空腹测量患者的身高、体质量,计算BMI;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空腹血糖(FPG);采用高效液相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AIR、HOMA-β与TBIL、BMI、FPG、HbA1c的相关性。以AIR、HOMA-β为因变量,以TBIL、BMI、FPG、HbA1c为自变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胰岛β细胞早时相分泌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低胆红素组和中胆红素组相比,高胆红素组AIR、HOMA-β、BMI均升高(P均<0.05),FPG、HbA1c均降低(P均<0.05);与低胆红素组相比,中胆红素组AIR、HOMA-β均升高(P均<0.05),FPG降低(P<0.05)。AIR与TBIL、BMI呈正相关(r分别为0.251、0.364,P均<0.05),与HbA1c呈负相关(r为-0.233,P<0.05);HOMA-β与TBIL、BMI呈正相关(r分别为0.309、0.475,P均<0.05),与HbA1c呈负相关(r为-0.341,P<0.05)。TBIL、BMI、HbA1c是AIR(偏回归系数β分别为0.156、0.330、-0.225,P均<0.05)以及HOMA-β(偏回归系数β分别为0.242、0.208、-0.188,P均<0.05)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新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TBIL与胰岛β细胞早时相分泌功能指标AIR、HOMA-β呈正相关,TBIL是胰岛β细胞早时相分泌功能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总胆红素 胰岛Β细胞 早时相胰岛素分泌 精氨酸指数 稳态模型胰岛素分泌指数 精氨酸刺激试验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组织及血清中IL-8、VEGF和MMP-7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分期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0
作者 蓝宇萍 何圣清 +1 位作者 陈利芬 曾兰芳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4期302-306,F0003,共6页
目的探究结肠癌患者病理组织及血清中IL-8、VGEF及MMP-7水平与肿瘤分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经病理确诊的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IL-8... 目的探究结肠癌患者病理组织及血清中IL-8、VGEF及MMP-7水平与肿瘤分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经病理确诊的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IL-8、VEGF和MMP-7水平;免疫组化SP法测定患者结肠癌组织中IL-8、VEGF和MMP-7阳性表达,分析其与肿瘤分期关系;同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结肠癌组织、血清IL-8与VGEF、MMP-7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IL-8、VEGF及MMP-7分别为(351.75±44.18)ku/L、(511.42±32.62)ng/L和(35.84±3.74)μg/L,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均<0.05);且结肠癌患者Dukes分期越重,血清IL-8、VEGF及MMP-7水平越高(P<0.05)。结肠癌组织中IL-8、VEGF及MMP-7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患者血清IL-8与VEGF、MMP-7显著正相关(r=0.88,P<0.05;r=77.00,P<0.05);结肠癌组织中IL-8也与VEGF、MMP-7显著正相关(r=0.66,P<0.05;r=47.00,P<0.05)。结论IL-8、VEGF及MMP-7在结肠癌组织和血清中均高表达,与肿瘤Dukes分期密切相关;同时结肠癌组织及血清中IL-8表达与VEGF及MMP-7明显正相关,可作为临床诊疗及预后的重要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肿瘤分期 外周血 IL-8 VEGF MMP-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格列净、维格列汀、阿卡波糖治疗新诊断T2DM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妙玲 吴双弯 +2 位作者 潘霞明 何圣清 武红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17期110-113,共4页
目的对比达格列净、维格列汀、阿卡波糖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骨代谢影响。方法选定医院2018年9月—2019年3月住院治疗的120例新诊断T2DM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A组40例患者采纳达格列净+二甲... 目的对比达格列净、维格列汀、阿卡波糖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骨代谢影响。方法选定医院2018年9月—2019年3月住院治疗的120例新诊断T2DM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A组40例患者采纳达格列净+二甲双胍治疗,B组40例患者采纳维格列汀+二甲双胍治疗,C组40例患者采纳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三组临床疗效、血糖指标、胰岛功能指标、血清Ⅰ型原胶原氨基端肽(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Ⅰprecollagen,P1NP)、血清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βcross-linked C-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β-CTX)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总有效率(95.00%)与B组(92.50%)、C组(87.50%)比较,P>0.05。A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2 h血糖(2 h blood glucose after meal,2 h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β,HOMA-β)与B组、C组比较,P>0.05。B组、C组治疗后血清P1NP、β-CTX均低于A组,P<0.05,B组血清P1NP、β-CTX水平与C组比较,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与B组(2.50%)、C组(7.50%)比较,P>0.05。结论达格列净、维格列汀、阿卡波糖均可有效降低新诊断T2DM患者血糖,改善胰岛功能,但维格列汀、阿卡波糖可有效降低血清P1NP、β-CTX水平,预防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格列净 维格列汀 阿卡波糖 新诊断2型糖尿病 临床疗效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与T2DM患者胰岛β细胞第一相分泌的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圣清 郑晓斌 武红梅 《新医学》 2019年第3期202-205,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变化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第一相分泌的相关性。方法将227例T2DM患者根据精氨酸刺激试验结果分为胰岛β细胞功能良好组[HCP组,精氨酸刺激试验C肽增值(△CP)> 1.63 ng/ml]10...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变化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第一相分泌的相关性。方法将227例T2DM患者根据精氨酸刺激试验结果分为胰岛β细胞功能良好组[HCP组,精氨酸刺激试验C肽增值(△CP)> 1.63 ng/ml]102例、β细胞功能受损组(MCP组,0.97 ng/ml <△CP≤1.63 ng/ml)75例和β细胞功能衰竭组(LCP组,△CP≤0.97 ng/ml)50例,分析3组的NLR以及临床、生化指标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或Spearman秩相关分析△CP与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胰岛β细胞第一相分泌功能减退的影响因素。结果 LCP组、MCP组较HCP组的NLR高(分别为2.64±1.29、2.22±1.23、1.85±0.83,P均<0.05)。NLR与△CP呈负相关(r=-0.280,P <0.001)。NLR、BMI、HDL-C是T2DM患者胰岛β细胞第一相分泌功能受损的影响因素。结论 NLR增高与胰岛β细胞第一相分泌功能受损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第一相胰岛素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圣清 郑晓斌 武红梅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16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于我院住院的18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的患者腰椎及左侧股骨近端骨密度的不同,将其... 目的探讨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于我院住院的18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的患者腰椎及左侧股骨近端骨密度的不同,将其分为骨量正常组(64例)、骨量减少组(77例)、骨质疏松组(45例)。采集三组患者的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FBG)、尿酸(UA)、TG、总胆固醇(TC)、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胱抑素C(CysC)、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TG/HDL-C比值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骨质疏松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UA、TG、TG/HDL-C低于骨量减少组及骨量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长于骨量减少组及骨量正常组,HDL-C、LDL-C、CysC高于骨量减少组及骨量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量减少组患者的BMI、UA、TG、TG/HDL-C低于骨量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量减少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长于骨量正常组,HDL-C、LDL-C、CysC高于骨量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G/HDL-C与2型糖尿病患者腰椎L1~4、左侧股骨颈、股骨大转子、Wards三角、全部股骨的骨密度均成正相关(r=0.275、0.281、0.276、0.268、0.287,P<0.001)。结论低TG/HDL-C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增加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龙爱梅 武红梅 +3 位作者 邓丽萍 黄妙玲 何圣清 张帆 《华夏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基础组和联合组,每组60例。基础组用甘精胰岛素治疗,联合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及氧化应激指标...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基础组和联合组,每组60例。基础组用甘精胰岛素治疗,联合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及氧化应激指标。结果:治疗3月后,两组FPG、2hPG和HbA1c水平显著降低,但联合组患者低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O、SOD水平降低,MDA水平升高,且联合组改善程度优于基础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老年 甘精胰岛素 阿卡波糖 氧化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精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分别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差异 被引量:1
15
作者 龙爱梅 武红梅 +3 位作者 邓丽萍 黄妙玲 何圣清 张帆 《中国处方药》 2020年第10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分别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实施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预混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60例)和干预组(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分别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实施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预混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60例)和干预组(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60例),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血糖波动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常规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及最大血糖波动值显著高于干预组(P<0.05)。常规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显著高于干预组(13.33%vs.3.33%,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相对预混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更能有效稳定患者血糖水平,降低治疗过程中低血糖发生风险,疗效和治疗安全性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精胰岛素 预混胰岛素 2型糖尿病 阿卡波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C-1α与肝脏胰岛素抵抗 被引量:3
16
作者 何圣清 陈燕铭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0年第5期328-331,共4页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协同刺激因子-1α(PGC-1α)是一种介导细胞能量代谢过程的核受体辅助激活因子。在肝脏,PGC-1α基因转录水平、转录后修饰及PGC-1α与相关转录因子的结合能力,可以影响肝脏糖脂代谢关键酶的表达,并和肝...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协同刺激因子-1α(PGC-1α)是一种介导细胞能量代谢过程的核受体辅助激活因子。在肝脏,PGC-1α基因转录水平、转录后修饰及PGC-1α与相关转录因子的结合能力,可以影响肝脏糖脂代谢关键酶的表达,并和肝脏胰岛素抵抗有密切关系。近年的研究认为,机体各组织PGC-1α的表达差异对胰岛素抵抗可以产生不同的影响,协调各组织的PGC-1α表达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协同刺激因子-1α 胰岛素抵抗 糖异生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性肝病患者炎性因子和脂联素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燕铭 王曼曼 +4 位作者 王自明 何圣清 任琢琢 唐喜香 曾龙驿 《中国综合临床》 2012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炎性因子和脂联素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共纳入观察者210例,其中健康对照组40名,T2DM组6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组65例,T2DM合并NAFLD组45例。检测各组的血清丙氨酸... 目的探讨炎性因子和脂联素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共纳入观察者210例,其中健康对照组40名,T2DM组6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组65例,T2DM合并NAFLD组45例。检测各组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GGT)、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GHbA1c)、肌酐(Cr)、尿酸(UA)、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以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质量指数(BMI)和腰臀比。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脂联素。结果NAFLD组与T2DM合并NAFLD组患者的血清ALT、GGT和BMI、腰臀比高于T2DM和健康对照组[ALT:(43.4±9.3)、(46.2±7.6)、(27.5±5.7)、(28.3±6.5)U/L,GGT:(55.3±10.4)、(54.5±11.3)、(40.3±8.4)、(38.2±10.5)U/L,BMI:(27.9±2.6)、(26.2±2.6)、(23.6±3.6)、(22.7±2.5)kg/m^2,腰臀比:(0.94±0.05)、(0.96±0.07)、(0.91±0.08)、(0.89±0.05),P〈0.05或P〈0.01],T2DM组、NAFLD组与T2DM合并NAFLD组的TG、LDL.C均高于健康对照组[TG:(2.9±0.5)、(3.5±0.4)、(4.0±0.8)、(1.3±0.2)mmo]/L,LDL.C:(3.6±0.4)、(3.1±0.5)、(3.9±0.7)、(2.1±0.2)mmol/L,P均〈0.05],其中T2DM合并NAFLD组的TG高于T2DM组(P〈0.05)。T2DM与T2DM合并NAFLD组的FPG、GHbA1c高于NAFLD和健康对照组[FPG:(8.5±0.6)、(8.9±0.9)、(4.6±0.7)、(4.7±0.4)mmo]/L,GHbA1c:(9.3±3.6)%、(10.1±2.7)%、(5.0±0.2)%、(5.1±0.5)%,P〈0.05或P〈0.01],T2DM组、NAFLD组与T2DM合并NAFLD组的TNF—α、hs-CRP和HOMA—IR高于健康对照组[TNF-α(90.5±10.5)、(115.3±10.1)、(197.5±13.8)、(34.3±7.5)ng/L,hs—CRP:(4.9±0.5)、(4.6±0.8)、(8.1±0.7)、(2.1±0.4)mg/L,HOMA.IR:(6.7±0.8)、(6.2±1.2)、(11.3±1.7)、(1.8±0.3),P〈0.05或P〈0.01],其中T2DM合并NAFLD组的TNF-α、hs-CRP、HOMA—IR高于单纯T2DM组(P均〈0.05)。T2DM组、NAFLD组与T2DM合并NAFLD组患者的血清脂联素均低于健康对照组[(25.3±7.4)、(22.9±4.5)、(17.0±3.2)、(36.9±5.7)μg/L,P均〈0.05],其中T2DM合并NAFLD组的脂联素低于T2DM组(P〈0.05)。T2DM合并NAFLD组患者血清脂联素浓度与TNF—α,、hs—CRP和HOMA—IR之间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35、-0.668、-0.752,P均〈0.01),HOMA—IR与TNF—α、hs—CRP之间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67、0.706,P均〈0.01)。结论炎性因子和脂联素参与了T2DM与脂肪性肝病的发病机制,而脂联素可能通过拮抗炎症反应减轻胰岛素抵抗,对脂肪性肝病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脂联素 炎性因子 胰岛素抵抗
原文传递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辅助激活因子1 α基因多态性对糖异生基因转录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燕铭 何圣清 +3 位作者 梁华 任琢琢 夏旋 曾龙驿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333-338,共6页
目的 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辅助激活因子1α(PGC-1α)基因482号密码子甘氨酸-丝氨酸突变(Gly482Ser)多态性对糖异生关键基因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酶(PEPCK)转录的影响.方法 (1)应用寡核苷酸诱导的定点突变和PCR技术构建PGC-1... 目的 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辅助激活因子1α(PGC-1α)基因482号密码子甘氨酸-丝氨酸突变(Gly482Ser)多态性对糖异生关键基因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酶(PEPCK)转录的影响.方法 (1)应用寡核苷酸诱导的定点突变和PCR技术构建PGC-1α 1444位点基因多态性表达质粒,并用普通PCR和酶切方法构建连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人PEPCK启动子报告质粒PGL3-hPCK-luc.分别将PGC-1α基因482号密码子为甘氨酸的野生型表达质粒pcDNA3.1-PGC-1α(G)或482号密码子为丝氨酸的突变型表达质粒pcDNA3.1-PGC-1α(S),与转录因子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表达质粒pcDNA3.0-HNF4α共转染进培养的人肝癌细胞及人正常肝细胞株.(2)转染48 h后检测细胞株内PGC-1α及PEPCK的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进一步按不同组合联合转染PGL3-hPCK-luc及内参质粒PRL-SV40,培养48 h后用双荧光素酶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荧光素酶的相对活性.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2组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成功构建PGC-1α 1444位点突变质粒及PGL3-hPCK-luc荧光素酶报告质粒.瞬时转染进HepG2细胞中,PGC-1α(G)与PGC-1α(S)质粒转染组PGC-1α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但2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转染PGC-1α和HNF4α组的PEPCK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单转染PGC-1α明显增高(分别为10.40±0.70、4.50±0.50和0.86±0.18、0.99±0.09,均P<0.05);转染PGC-1α(G)+HNF4α组较PGC-1α(S)+HNF4α组PEPCK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分别增高1.83倍和1.4倍(分别为10.40±0.70、5.35±0.23和4.50±0.50、3.00±0.40,均P<0.05).转染PGC-1α+HNF4α组可显著促进PEPCK启动子活性(与单转染PGL3-hPCK-luc组比较)(分别为28.0±5.0和2.4±0.4,F=23.41,P<0.05);在HepG2中联合转染HNF4α时,PGC-1α(G)组较PGC-1α(S)可使PEPCK启动子相对活性增高2倍(分别为83±10和41±5,F=23.41,P<0.001);在L02细胞中联合转染HNF4α时,PGC-1α(G)组较PGC-1α(S)可使PEPCK启动子相对活性增高2.25倍(分别为28.0±5.0和12.6±1.5,F=60.75,P<0.001).结论PGC-1α可辅助激活HNF4α对PEPCK转录的促进作用,而PGC-1α基因Gly482 较Ser482对HNF4α的蛋白辅助激活作用更强,这可能为基因多态性引起蛋白表达后不同构型影响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异生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辅助激活因子1α 基因多态性
原文传递
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管功能和血清Klotho的影响
19
作者 何圣清 袁唯唯 +3 位作者 孟莞瑞 符青松 郑晓斌 武红梅 《中华肥胖与代谢病电子杂志》 2022年第4期236-242,共7页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小管损伤相关标志物以及血清Klotho、TGF-β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在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内分泌科诊治的合并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20例,采用...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小管损伤相关标志物以及血清Klotho、TGF-β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在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内分泌科诊治的合并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实验组采用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采用格列齐特缓释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连续治疗随访12周,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血清学数据以及尿肾小管损伤标志物、血清Klotho、TGF-β水平。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治疗12周后,实验组的BMI显著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肌酐(Scr)、尿素氮(BUN)、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的FBG、HbA1c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酶(NAG)、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后实验组UACR、尿NAG、尿β2-MG、尿RB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Klotho水平较治疗前上升,而TGF-β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清Klotho高于对照组,血清TGF-β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治疗前后血清Klotho蛋白变化值与BMI、UACR、尿NAG、尿β2-MG、尿RBP、TGF-β变化值呈负相关(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3.3%vs.对照组4.2%,P>0.05)。结论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有效降低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体重指数及血糖水平,改善肾小球和肾小管损伤,并且可以上调血清Klotho、降低血清TGF-β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达格列净 肾小管损伤 生物标志物 KLOTHO 转化生长因子-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