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中游湿地生态恢复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任宪友 蔡述明 +2 位作者 王学雷 杜耘 王茜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4-116,120,共4页
长江中游是我国较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湿地分布区,进行湿地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受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影响,长江中游湿地生态呈现恶化趋势,江—湖关系发生巨大变化,影响了湿地生态系统正常演化和湿地功能的发挥.必须大力加强... 长江中游是我国较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湿地分布区,进行湿地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受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影响,长江中游湿地生态呈现恶化趋势,江—湖关系发生巨大变化,影响了湿地生态系统正常演化和湿地功能的发挥.必须大力加强湿地生态恢复研究,采取积极的生态恢复措施,据此,提出了长江中游湿地恢复的基本目标和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生态恢复 长江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洞庭湖湿地生态退化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任宪友 杜耘 王学雷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28-131,共4页
概述了南洞庭湖湿地的基本情况,对湖区湿地生态退化进行了分析,认为湿地存在泥沙淤积严重、自然湿地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水质污染加剧、湿地功能衰退等生态问题,并对退化原因进行初步分析,认为人为因素是南洞庭湖湿地生态退化的... 概述了南洞庭湖湿地的基本情况,对湖区湿地生态退化进行了分析,认为湿地存在泥沙淤积严重、自然湿地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水质污染加剧、湿地功能衰退等生态问题,并对退化原因进行初步分析,认为人为因素是南洞庭湖湿地生态退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生态退化 南洞庭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洁生产运行机制探讨 被引量:8
3
作者 任宪友 蔡述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1-105,共5页
文章分析了清洁生产的运行机制 ,认为清洁生产方案的实施受企业、政府、公众、市场和社会环境等五个方面的影响与制约。在此基础上 ,从我国国情实际出发 ,讨论了我国在实施清洁生产方案所面临的问题 ,并从企业、政府、公众、市场和社会... 文章分析了清洁生产的运行机制 ,认为清洁生产方案的实施受企业、政府、公众、市场和社会环境等五个方面的影响与制约。在此基础上 ,从我国国情实际出发 ,讨论了我国在实施清洁生产方案所面临的问题 ,并从企业、政府、公众、市场和社会等方面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生产 运行机制 企业 政府 公众 市场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探讨——以洪湖湿地为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任宪友 吴胜军 魏显虎 《当代经济管理》 2006年第6期40-43,111,共5页
湿地生态旅游对于湿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未来湿地旅游的发展方向。洪湖地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具备湿地生态旅游的良好基础。通过湿地旅游开发可以促进洪湖经济发展和推动湿地保护。洪湖湿地生态也面临一些生态问题,影响了... 湿地生态旅游对于湿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未来湿地旅游的发展方向。洪湖地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具备湿地生态旅游的良好基础。通过湿地旅游开发可以促进洪湖经济发展和推动湿地保护。洪湖湿地生态也面临一些生态问题,影响了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展。洪湖湿地生态旅游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制订科学规划,进行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完善生态旅游配套服务建设,采取措施提高公众生态旅游意识和旅游商品开发能力,推动洪湖湿地生态旅游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生态旅游 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湖区湿地资源利用问题与保护对策建议 被引量:5
5
作者 任宪友 邓宏兵 张毅 《重庆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08-110,114,共4页
分析了长江中游湖区湿地资源的特点 ,讨论了该区湿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所面临的湿地面积减少、水污染加重、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 ,从制定湿地规划、进行保护区建设、转变观念、发展多种经营、湿地监测... 分析了长江中游湖区湿地资源的特点 ,讨论了该区湿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所面临的湿地面积减少、水污染加重、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 ,从制定湿地规划、进行保护区建设、转变观念、发展多种经营、湿地监测与研究、稳定面积、治理污染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给出了湿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湖区 湿地资源 可持续利用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湖湿地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任宪友 吴胜军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7年第5期95-99,共5页
从生态、社会经济和有效管理三个方面对洪湖湿地保护区进行评价,认为洪湖湿地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拥有较为丰富的物种多样性,但受人类活动影响,自然性有所降低,呈现出脆弱性和退化特征。洪湖湿地在水产、航运和旅游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经济价... 从生态、社会经济和有效管理三个方面对洪湖湿地保护区进行评价,认为洪湖湿地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拥有较为丰富的物种多样性,但受人类活动影响,自然性有所降低,呈现出脆弱性和退化特征。洪湖湿地在水产、航运和旅游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美学、文化教育、科研等方面拥有较大的社会价值。洪湖湿地建立管理机构、制订管理和保护规划、加强科研支撑、促进公众参与,为有效管理湿地打下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评价 有效管理 洪湖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恢复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3
7
作者 任宪友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05年第5期79-83,共5页
文章首先简单概述了生态恢复的概念,对国内外生态恢复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国际、国内生态恢复研究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从理论构建、恢复机理、技术方法、模型建构、全球变化等展望了未来生态恢复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生态恢复 研究进展 展望 生态恢复 展望 技术方法 模型建构 发展趋势 全球变化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S技术在江汉平原湿地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任宪友 王学雷 +2 位作者 薛怀平 吴胜军 王茜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04年第1期55-58,共4页
文章以江汉平原湿地监测为例 ,就 3S技术在湿地监测中的应用做了说明。文章在简述江汉平原自然地理概况、江汉平原湿地 3S技术监测意义的基础上 ,分析了进行湿地 3S监测的技术方法与流程路线 ,建立了相应的湿地类型解译标志 ,并就湿地... 文章以江汉平原湿地监测为例 ,就 3S技术在湿地监测中的应用做了说明。文章在简述江汉平原自然地理概况、江汉平原湿地 3S技术监测意义的基础上 ,分析了进行湿地 3S监测的技术方法与流程路线 ,建立了相应的湿地类型解译标志 ,并就湿地监测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江汉平原 湿地监测 卫星图像 遥感图像 湿地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的探讨 被引量:12
9
作者 任宪友 王学雷 肖飞 《云南林业科技》 2003年第4期24-28,共5页
对湿地环境监测的几种主要方法进行了初步分析 ,论证了湿地监测指标选取的原则与路线 ,在此基础上 ,制定了湿地监测指标体系。
关键词 湿地 生态环境 监测指标体系 宏观监测 定位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任宪友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生态文化 可持续发展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郊型乡镇土地资源利用问题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任宪友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4-45,64,共3页
本文以武汉市洪山乡为例 ,论述了城郊型乡镇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 ,分析了城郊型乡镇土地资源的特点及其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城郊型乡镇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城郊型乡镇 土地资源 可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探讨 被引量:5
12
作者 任宪友 吴胜军 魏显虎 《资源环境与发展》 2006年第4期4-8,共5页
温地生态旅游对于湿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未来湿地旅游的发展方向。洪湖地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具备湿地生态旅游的良好基础。通过湿地旅游开发可以促进洪湖经济发展和推动湿地保护。洪湖湿地生态也面临一些生态问题,影响了... 温地生态旅游对于湿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未来湿地旅游的发展方向。洪湖地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具备湿地生态旅游的良好基础。通过湿地旅游开发可以促进洪湖经济发展和推动湿地保护。洪湖湿地生态也面临一些生态问题,影响了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展。洪湖湿地生态旅游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制定科学规划,进行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完善生态旅游配套服务建设,采取措施提高公众生态旅游意识和旅游商品开发能力,推动洪湖湿地生态旅游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生态旅游 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适度人口理论探讨 被引量:6
13
作者 任宪友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56-61,共6页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适度人口理论构建有三大理论依据 ,即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体系 ,包含人的生产、物质生产和环境生产的三种生产理论 ,人口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的地位及作用原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适度人口是一个包含人口数量、质量、结构...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适度人口理论构建有三大理论依据 ,即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体系 ,包含人的生产、物质生产和环境生产的三种生产理论 ,人口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的地位及作用原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适度人口是一个包含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等多要素的理论体系 ,其内涵应该包含人口规模和人口增长率适度、人口素质日益提高、人口结构及分布合理、人口观念先进并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适度人口理论 人口规模 人口增长率 人口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郊型乡镇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探讨——以武汉市洪山区洪山乡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任宪友 卫东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62-364,共3页
以武汉市洪山区洪山乡为例 ,论述了城郊型乡镇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 ,分析了城郊型乡镇土地资源的特点及其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城郊型乡镇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与对策 .
关键词 城郊型乡镇 土地资源 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恢复理论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任宪友 《林业调查规划》 2008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生态恢复理论基础分别是:生态系统演替、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管理理论.生态恢复本质上是尽量避免逆行演替,促进生态系统的自然进展演替.生态恢复的方向和目标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术减少生态的不可持续性,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为人类提... 生态恢复理论基础分别是:生态系统演替、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管理理论.生态恢复本质上是尽量避免逆行演替,促进生态系统的自然进展演替.生态恢复的方向和目标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术减少生态的不可持续性,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管理理论认为,通过有效的生态系统管理,可以促进退化生态系统得以恢复和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恢复 生态演替 可持续发展 生态系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汉湿地退化与保护对策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任宪友 《林业调查规划》 2007年第3期71-75,共5页
江汉湿地面临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污染日趋严重等生态退化问题,造成退化的原因主要是地貌、水文等自然因子和围湖造田、围网养鱼、污染物排放、不合理工程等人为因素。未来江汉湿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是:加大湿地保护力度,加... 江汉湿地面临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污染日趋严重等生态退化问题,造成退化的原因主要是地貌、水文等自然因子和围湖造田、围网养鱼、污染物排放、不合理工程等人为因素。未来江汉湿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是:加大湿地保护力度,加强湿地生态恢复建设,控制污染,强化湿地生态监测,提高湿地保护意识,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加强科学研究与国际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湿地 退化 保护 湿地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建设可持续发展刍议 被引量:1
17
作者 任宪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7期273-274,共2页
首先分析了水利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即可持续发展对水利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丰富了新思路,水利建设实践推动了水利可持续发展研究,并基于此提出水利建设可持续发展思路,即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推进水利建设制度创新;人水协调,加强水... 首先分析了水利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即可持续发展对水利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丰富了新思路,水利建设实践推动了水利可持续发展研究,并基于此提出水利建设可持续发展思路,即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推进水利建设制度创新;人水协调,加强水利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建设 可持续发展 人水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系统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任宪友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36-38,共3页
从控制论出发,基于"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这一命题,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系统构成,首次提出将可持续发展系统分为控制系统和受控系统,并对受控系统再细分为基础系统、过程系统和目标系统等。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系统特... 从控制论出发,基于"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这一命题,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系统构成,首次提出将可持续发展系统分为控制系统和受控系统,并对受控系统再细分为基础系统、过程系统和目标系统等。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系统特征———以人为本、层次性和可适度调控性,并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系统模式,认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优化,必须突出人在系统中的作用,加强人对自身、对系统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系统 以人为本 层次性 适度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antitative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Disaster and Grain Production of Hubei Province in the 1990s
19
作者 任宪友 李涛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5年第8期1810-1813,共4页
The research explored variation coefficient of grains and analyzed the fluctuations of grains in Hubei in the 1990s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quantitative cor- relation between grain production and water-related disaste... The research explored variation coefficient of grains and analyzed the fluctuations of grains in Hubei in the 1990s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quantitative cor- relation between grain production and water-related disaster.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effective irrigated area and growing structure are major factors influencing grain production capacity, whose grey relational degrees were 0.91 and 0.85 with grain production, respectively. These indicated that water-related disasters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grain yield in Hubei Provi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bei Province Water disaster Crop production Gray correlation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刍议
20
作者 任宪友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20-23,共4页
 可持续发展代表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离不开可持续发展文化的支持。可持续发展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生态文化,具有整体和谐、系统有序和创新性三大特点。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能够促进可持续...  可持续发展代表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离不开可持续发展文化的支持。可持续发展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生态文化,具有整体和谐、系统有序和创新性三大特点。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和推动可持续发展进程。进行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的十大对策:树立人均意识、控制人口增长,确立大教育观、提高人口素质,强化参与意识、推动公众参与,改变资源观念、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变革能源观念、实施清洁能源方案,提高环境意识、保护生态环境,转变生产观念、推广清洁生产,革新消费观念、推行可持续消费模式,坚持大开放观、推动中外文化交流,调整传统人地观念、促进人地关系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文化建设 生态文化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