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曹婧文 严毅飞 张勤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5期772-776,共5页
北京协和医学院长期聚焦“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在新时代的发展及其在医学院的“本土化”问题,经过多年的努力,摸索出了适合本校的“强调思政课程的重要性”“聚焦医学学生的独特性”“拓展思政教学的开放性”和“增强教学路径的... 北京协和医学院长期聚焦“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在新时代的发展及其在医学院的“本土化”问题,经过多年的努力,摸索出了适合本校的“强调思政课程的重要性”“聚焦医学学生的独特性”“拓展思政教学的开放性”和“增强教学路径的新颖性”的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并依据基本理念,探索出了领导与名师共同出击,形塑重视课程的优良传统;抓住医学生的特性,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巧妙地转化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内容;积极推动校内跨学科交流互助,探索医学人文素养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结合方法;借助“雨课堂”在线教育媒介,丰富课程教学途径等一系列改革的具体实施路径。今后,应重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校际教师协作网、打造线上教学品牌,以期获得更大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改革 “雨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研究生动物实验伦理认知考察:以雄性连体鼠受孕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桂益欣 蒋辉 +2 位作者 张雷 严毅飞 张新庆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29,共5页
动物实验是医学研究与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培养其科研伦理意识的实践途径。对410名医学研究生的研究结果显示:56.8%的人称不应开展雄性连体鼠受孕实验,58.1%的人称此实验违背了3R原则,76.3%的人称此类研究需要接受伦理委员会的伦... 动物实验是医学研究与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培养其科研伦理意识的实践途径。对410名医学研究生的研究结果显示:56.8%的人称不应开展雄性连体鼠受孕实验,58.1%的人称此实验违背了3R原则,76.3%的人称此类研究需要接受伦理委员会的伦理审批。被调查医学研究生的动物实验伦理认知情况尚好。因此建议医学院校和科研院所要加强动物实验伦理教育,提高医学研究生和科研人员的伦理意识和伦理决策能力,健全伦理审查制度,优化医学科技伦理治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性连体鼠 实验动物 伦理审查 医学研究生 3R 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veT细胞转变为记忆型细胞—T细胞自稳态
3
作者 严毅飞 《生物技术世界》 2015年第7期9-9,共1页
在自配体凋亡信号协同作用中过程中,会产生微弱的T细胞抗原受体(TCR)信号,它被白细胞介素7(IL-7)介导后,可激活休眠状态的Naive T细胞。在低于可诱导进入细胞周期的强度下,Naive T细胞中的TCR数量是由胸腺细胞TCR协调控制的。高浓度的I... 在自配体凋亡信号协同作用中过程中,会产生微弱的T细胞抗原受体(TCR)信号,它被白细胞介素7(IL-7)介导后,可激活休眠状态的Naive T细胞。在低于可诱导进入细胞周期的强度下,Naive T细胞中的TCR数量是由胸腺细胞TCR协调控制的。高浓度的IL-7和其他共同的g链细胞因子的共刺激下,就能介导T细胞经过自稳态增殖并转变为记忆细胞,许多记忆细胞都是由细胞自身免疫反应产生的。在生理状态正常的动物中,由休眠中的Naive T细胞向TCR依赖型记忆T细胞转化的分子机制,逐渐的开始被人们所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iveT细胞 记忆T细胞 MHC自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协和医学院“精准治疗下的肿瘤学”课程教学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贾楠 檀厚睿 +3 位作者 严毅飞 何仲 姚顺宇 王颖轶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3年第12期1896-1900,共5页
目的对北京协和医学院首次开设的“精准治疗下的肿瘤学”课程进行调研,以吸纳学生意见和建议、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方法于2021年12月—2022年2月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形式调研,对问卷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访谈资料进行归类... 目的对北京协和医学院首次开设的“精准治疗下的肿瘤学”课程进行调研,以吸纳学生意见和建议、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方法于2021年12月—2022年2月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形式调研,对问卷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访谈资料进行归类编码。结果共纳入问卷定量资料36份,访谈定性资料5份。提升专业知识和个人兴趣爱好成为学生选课的两大重要原因,对课程评价的不同方面偏重有统计学差异。医学研究生对课程总体评分9.22分,94.4%的学生认为课程达到预期效果,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学生对教师授课态度、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实用性的评分分别为9.81、9.08和8.86分,未来希望增加病例分析实践和专题讨论活动,丰富教学形式。结论本课程作为研究生选修课程,首次开课受到学生的认可和接纳。未来可在了解学生核心诉求的前提下,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探索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全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精准治疗下的肿瘤学 医学研究生 课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