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东海鱼类资源量的估算 被引量:27
1
作者 丘书院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9-51,共3页
一、历史的回顾应用初级生产力数值及各营养级间的转化效率(或称生态效率)估算潜在鱼类生产量和渔获量是近二、三十年来各国海洋生物学家和渔业生物学家所共同关注并经常使用的方法。已发表的论文甚多,如Lasker,R.(1970)论加州拟沙丁鱼... 一、历史的回顾应用初级生产力数值及各营养级间的转化效率(或称生态效率)估算潜在鱼类生产量和渔获量是近二、三十年来各国海洋生物学家和渔业生物学家所共同关注并经常使用的方法。已发表的论文甚多,如Lasker,R.(1970)论加州拟沙丁鱼对浮游动物能量的利用;Cushing,D.H.(1971)综述世界各大海区上升流与鱼产量;Steele,J.H.(1974)分析北海渔获量与各营养阶层生产力的关系;Smith,P.E.(1982)研究南加里福尼亚湾的初级产量和鳀鱼群体;Sheldon,R.W.等(1977)论缅因湾浮游植物生产率与鱼产量的关系;Mills,E.L.等(19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资源 生产量 估算 东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南粤东近海金色小沙丁鱼的生物学及其渔业 被引量:5
2
作者 丘书院 《台湾海峡》 CAS 1983年第1期111-121,共11页
金色小沙丁鱼为暖水性中上层鱼类,广泛分布子三大洋的温暖海区及我国南海和东海南部。随着灯光围网渔业的发展,六十年代后期金色小沙丁鱼已成为闽南粤东海区的主要渔获对象,在福建海洋渔业中占有重要地位。1971—1974年福建中上层鱼类... 金色小沙丁鱼为暖水性中上层鱼类,广泛分布子三大洋的温暖海区及我国南海和东海南部。随着灯光围网渔业的发展,六十年代后期金色小沙丁鱼已成为闽南粤东海区的主要渔获对象,在福建海洋渔业中占有重要地位。1971—1974年福建中上层鱼类调查组曾对它和蓝圆鲹等中上层鱼类进行多年调查研究。下面谨将关于金色小沙丁鱼的调查结果结合个人的一些研究综合成文,供水产学界同志参考。一、闽南粤东近海金色小沙丁鱼的生物学(一) 体长组成闽南粤东渔场金色小沙丁鱼春汛生殖群体的又长范围大致在160—260毫米之间,几年来的变动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色小沙丁鱼 生殖群体 繁殖群体 叉长 性成熟度 平均体长 幼鱼 产卵场 渔场 粤东 闽南 沙丁鱼资源 怀卵量 饵料组成 生物学 渔业 水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六种主要中上层鱼类的脂肪酸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吴志强 丘书院 +2 位作者 杨圣云 陈明茹 王瑁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1-64,65,66,共6页
研究了蓝圆鱼参、金色小沙丁鱼、颌圆鱼参、鲐鱼、竹鱼、羽鳃鲐肌油中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变化。结果表明 :鱼油中都含有C12 C2 2 系列脂肪酸。饱和脂肪酸 (SFA)占总脂肪酸 (TFA)的 35 .2 4%~ 38.6 0 % ,单不饱和脂肪酸 (MUFA)占 2 3... 研究了蓝圆鱼参、金色小沙丁鱼、颌圆鱼参、鲐鱼、竹鱼、羽鳃鲐肌油中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变化。结果表明 :鱼油中都含有C12 C2 2 系列脂肪酸。饱和脂肪酸 (SFA)占总脂肪酸 (TFA)的 35 .2 4%~ 38.6 0 % ,单不饱和脂肪酸 (MUFA)占 2 3.5 9%~ 30 .0 7% ,多不饱和脂肪酸 (PUFA)占 33.0 6 %~ 40 .33% ,EPA占2 .35 %~ 3.6 2 % ,DHA占 1 7.95 %~ 2 4.49%。 3FA/ 6FA均大于 2。SFA中 ,C16∶0 、C18∶0 占主要成分 ;MUFA中C18∶1占主要成分 ;PUFA中 ,含量最高的是DHA ,其次为C2 0∶4 、EPA、C2 2∶5等。周年变化表明 :鱼类繁殖期 ,PUFA、DHA含量较高。EPA整年保持较低水平 ,波动不大。随鱼肌脂含量的升高 ,PUFA呈下降趋势。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 :各种脂肪酸的含量及所占的百分比的变化更多地依赖于鱼肌中脂肪含量的变化 ,与季节有一定关系 ,但与体长的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 鱼油 中上层 鱼类 大陆架渔场 季节 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尾胡椒鲷幼鱼的生化组成和比能值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瑁 丘书院 +1 位作者 杨圣云 王文卿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9,共5页
对在不同温度和摄食水平条件下饲养的花尾胡椒鲷 (Plectorhynchuscinctus)幼鱼的鱼体生化组成和比能值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当实验温度为 2 8℃时 ,同一体重组鱼的含水量随摄食量的增加而减小 ,而干物质、脂肪含量和比能值则随摄食量的... 对在不同温度和摄食水平条件下饲养的花尾胡椒鲷 (Plectorhynchuscinctus)幼鱼的鱼体生化组成和比能值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当实验温度为 2 8℃时 ,同一体重组鱼的含水量随摄食量的增加而减小 ,而干物质、脂肪含量和比能值则随摄食量的增加而增大。温度对饱食鱼的生化组分的影响不明显也不呈一定的规律性。鱼体蛋白质、脂肪、灰分含量及比能值与含水量间都存在负线性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尾胡椒鲷 幼鱼 生化组成 比能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南近海尖头斜齿鲨的生殖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明茹 丘书院 杨圣云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92-98,共7页
尖头斜齿鲨 (Scoliodonlaticaudus)是暖水性小型鲨鱼 ,为有胎盘胎生种类 .在闽南近海 ,其雄鱼的性成熟长度为 382~ 448mm ,雌鱼的性成熟长度为 40 5~ 46 7mm ,1 994年 5月至 1 995年 4月的周年随机采样中 ,雌鱼在群体中所占比例为5 3 ... 尖头斜齿鲨 (Scoliodonlaticaudus)是暖水性小型鲨鱼 ,为有胎盘胎生种类 .在闽南近海 ,其雄鱼的性成熟长度为 382~ 448mm ,雌鱼的性成熟长度为 40 5~ 46 7mm ,1 994年 5月至 1 995年 4月的周年随机采样中 ,雌鱼在群体中所占比例为5 3 0 % .雌鱼的妊娠开始于 1~ 4月 ,同年的 6~ 8月分娩 ,妊娠期为 5~ 6个月 .尖头斜齿鲨雌鱼每个子宫一次妊娠怀胚胎 1~ 1 2尾 ,其中 3~ 6尾者占 6 7 8% .雌鱼一次妊娠产仔鱼 2~ 2 4尾 ,平均 9 1尾 ,其中 6~ 1 3尾占 70 % ;5 7%的母体左右子宫内胚胎数相同 .胚胎数量随母体全长的增大而呈线性增加 .雌性尖头斜齿鲨生殖周期约为 2年 ,一生生殖 2~ 3次 ,生殖能力较低 .尖头斜齿鲨胚胎在分娩时全长 1 38~ 1 42mm ,与雌鱼性成熟长度的比为 0 30~ 0 35 ,胚胎的雌雄比为 1 1 7∶1 .同一子宫内及左右两子宫中的胚胎发育情况均基本相同 .另外还讨论了鲨鱼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头斜齿鲨 生殖生物学 性成熟长度 种群性比 胚胎性比 生殖周期 生殖季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尾胡椒鲷幼鱼内、外源性氮和总氮排泄率的研究 被引量:29
6
作者 王瑁 丘书院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7-92,共6页
1998年 6-11月对温度、体重和摄食水平对花尾胡椒鲷 Plectorhynchus cinctus Tem-minck幼鱼总氮排泄率的影响及排泄物中内、外源性氮的排泄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饥饿和饱食的花尾胡椒鲷幼鱼来说,排泄率(U)与体重(W)间都存... 1998年 6-11月对温度、体重和摄食水平对花尾胡椒鲷 Plectorhynchus cinctus Tem-minck幼鱼总氮排泄率的影响及排泄物中内、外源性氮的排泄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饥饿和饱食的花尾胡椒鲷幼鱼来说,排泄率(U)与体重(W)间都存在幂函数式的相关关系:U-αWb(U:J·d-1 )。不同体重组饥饿和饱食鱼的排泄率都是在 22℃时最低,在28℃或31.5℃时达到最大。由于排泄物的来源不同,致使温度对饥饿鱼排泄率的影响程度比对饱食鱼的大。排泄率与日粮水平(C) 间呈线性正相关。花尾胡椒鲷幼鱼的排泄率模型为:U=9.462 4W+0.017 2C。饱食鱼排泄物中的外源性与内源性氮的比例介于 0.53—3.1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尾胡椒鲷 幼鱼 内源性氮 外源性氮 排泄率 温度 体重 摄食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南部沿岸水域尖头斜齿鲨的食性 被引量:8
7
作者 王军 丘书院 +3 位作者 贺玉玲 杨圣云 刘晓春 陈明茹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6年第4期400-406,共7页
对福建南部沿岸水域尖头斜齿鲨食性的分析表明:尖头斜齿鲨以硬骨鱼类、头足类、长尾类和口足类为主要食料,其营养级为3.45,年平均饱满指数为9.45‰。,摄食率为76%,其雌鱼在分娩期间仍有摄食,但强度降低,雌、雄个体食物组成无... 对福建南部沿岸水域尖头斜齿鲨食性的分析表明:尖头斜齿鲨以硬骨鱼类、头足类、长尾类和口足类为主要食料,其营养级为3.45,年平均饱满指数为9.45‰。,摄食率为76%,其雌鱼在分娩期间仍有摄食,但强度降低,雌、雄个体食物组成无明显差异,幼鱼摄食强度大于成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头斜齿鲨 食性 鲨鱼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纹斑竹鲨雌性生殖系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陈明茹 丘书院 +2 位作者 杨圣云 苏碧惠 陈丽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2-54,共3页
条纹斑竹鲨为小型体内受精、卵生种类 ,是闽南近海常见鲨类。其雌鱼仅具右侧卵巢 ,呈葡萄状裸露型 ,怀卵量约二三百个 ,卵细胞不同步发育 ,成熟卵径为20~30mm ,卵中含大量卵黄。条纹斑竹鲨卵壳腺的大小随鱼体的生长而增大 ,达到性成熟... 条纹斑竹鲨为小型体内受精、卵生种类 ,是闽南近海常见鲨类。其雌鱼仅具右侧卵巢 ,呈葡萄状裸露型 ,怀卵量约二三百个 ,卵细胞不同步发育 ,成熟卵径为20~30mm ,卵中含大量卵黄。条纹斑竹鲨卵壳腺的大小随鱼体的生长而增大 ,达到性成熟时约80mm×50mm。卵经过卵壳腺时受精 ,受精卵外被一厚而坚韧的卵鞘 ,为黄褐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纹斑竹鲨 雌性 生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北非近海的水产资源及其开发
9
作者 丘书院 《福建水产》 1987年第4期53-59,共7页
西北非近海是指大西洋东中部自直布罗陀海峡至刚果河口的海区。这个海区可分成北分区(36-20°N)和南分区(20°N-6°S)。前者为亚热带海区,包括摩洛哥至西撒哈拉近海,后者为热带海区,包括毛里塔尼亚至几内亚湾各国。总面... 西北非近海是指大西洋东中部自直布罗陀海峡至刚果河口的海区。这个海区可分成北分区(36-20°N)和南分区(20°N-6°S)。前者为亚热带海区,包括摩洛哥至西撒哈拉近海,后者为热带海区,包括毛里塔尼亚至几内亚湾各国。总面积48万平方公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区 近海 亚热带 水产资源 大西洋 几内亚 分区 中部 西北 毛里塔尼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南近海常见鲨鳐类肝脏的脂质组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晓春 丘书院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769-773,共5页
运用薄层层析和硅酸柱层析法,分析了闽南近海17种常见鲨鳐类肝脏的脂质组成特点,结果表明,这些鲨鳐类的肝脂组成非常相似,以甘油三酯为主要成分,在尖头斜齿鲨中约占肝脏总脂的90%.此外,还包括少量的烃类、胆甾醇酯、游离脂... 运用薄层层析和硅酸柱层析法,分析了闽南近海17种常见鲨鳐类肝脏的脂质组成特点,结果表明,这些鲨鳐类的肝脂组成非常相似,以甘油三酯为主要成分,在尖头斜齿鲨中约占肝脏总脂的90%.此外,还包括少量的烃类、胆甾醇酯、游离脂肪酸、甾醇和磷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脂组成 鲨鳐类 肝脏 鱼类学 油脂 胆甾醇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中上层鱼类渔业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志强 丘书院 杨圣云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6-40,共5页
1994一1997年的渔业统计显示:夏、秋汛渔获量高于冬、春汛。本文还探讨了1987—1998年中上层鱼类渔获量的变化与厄尔尼诺现象等的可能关系,提出了保护中上层鱼类资源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渔业 中上层鱼类 闽南 台湾 浅滩渔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六种主要中上层鱼类的生化组成检测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志强 丘书院 杨圣云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28-431,共4页
检测了闽南 -台湾浅滩渔场六种主要中上层鱼类 (蓝圆、金色小沙丁鱼、鲐鱼、颌圆、竹鱼、羽鳃鲐 )鱼肌的生化组成 ,蛋白质含量为 16 .94%~ 18.77% ,脂肪含量为 2 0 .12 %~ 2 5 .15 %。随鱼体体长的增加 ,脂肪含量增长。鱼肌脂... 检测了闽南 -台湾浅滩渔场六种主要中上层鱼类 (蓝圆、金色小沙丁鱼、鲐鱼、颌圆、竹鱼、羽鳃鲐 )鱼肌的生化组成 ,蛋白质含量为 16 .94%~ 18.77% ,脂肪含量为 2 0 .12 %~ 2 5 .15 %。随鱼体体长的增加 ,脂肪含量增长。鱼肌脂肪含量与繁殖活动存在密切相关的季节变动。鱼肌中均含 17种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 45 .2 5 %~ 49.39% ,极性氨基酸占 42 .82 %~ 45 .16 % ,非极性氨基酸占 39.2 4%~ 41.5 9% ,鲜味氨基酸占 42 .5 6 %~ 46 .0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组成 中上层鱼类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 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体重和摄食水平对花尾胡椒鲷幼鱼粪便比能值及吸收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瑁 丘书院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2-147,共6页
关键词 花尾胡椒鲷 幼鱼 粪便比能值 吸收率 温度 体重 摄食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南近海常见鲨鳐类肝油的四种理化常数和角鲨烯含量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晓春 丘书院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7年第4期468-472,共5页
本文分析测定了闽南近海常见鲨鳐类肝油的理化常数和角鲨烯含量。尖头斜齿鲨肝油的碘值特别高,说明其中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很高;非皂化物含量很低,约占肝油重的38×10-3(m/m);角鲨烯含量极微,在肝油中仅占84×10-5(m... 本文分析测定了闽南近海常见鲨鳐类肝油的理化常数和角鲨烯含量。尖头斜齿鲨肝油的碘值特别高,说明其中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很高;非皂化物含量很低,约占肝油重的38×10-3(m/m);角鲨烯含量极微,在肝油中仅占84×10-5(m/m)。闽南近海常见鲨鳐类肝油的角鲨烯含量均很低,变化在(31~116)×10-5(m/m)之间。在相同的气相色谱条件下,小孔沙条鲨和狭纹虎鲨肝油中没有检测到角鲨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化常数 肝油 鲨鳐类 福建 角鲨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南及闽中近海常见鲨鳐类肝油的脂肪酸组成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晓春 丘书院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0-108,共9页
闽南及闽中近海鲨鳐类肝油的脂肪酸组成相似 ,主要的脂肪酸包括 1 6 :0(1 4 9%~ 2 3 7% ) ,1 8:0 (5 3%~ 1 0 4% ) ,1 8:1ω 9(8 6 %~ 1 6 9% ) ,1 6 :1 (3 4%~ 7 5 % ) ,2 0 :4ω 6 (3 8%~ 1 4 7% )和 2 2 :6ω 3(1 0 7%~ 36... 闽南及闽中近海鲨鳐类肝油的脂肪酸组成相似 ,主要的脂肪酸包括 1 6 :0(1 4 9%~ 2 3 7% ) ,1 8:0 (5 3%~ 1 0 4% ) ,1 8:1ω 9(8 6 %~ 1 6 9% ) ,1 6 :1 (3 4%~ 7 5 % ) ,2 0 :4ω 6 (3 8%~ 1 4 7% )和 2 2 :6ω 3(1 0 7%~ 36 9% ) .2 2 :6ω 3在分析的所有种类 (基齿鲨Hypoprionsp 除外 )均是含量最高的脂肪酸成分 .可见 ,闽南及闽中近海鲨鳐类肝油是 2 2 :6ω 3良好的来源 .底层生活习性种类肝油ω 6PUFA的含量高于中上层种类 ,而中上层生活习性种类肝油 2 2 :6ω 3的含量以及ω 3PUFA与ω 6PUFA的比值则相对地高于底层种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鲨鳐类 肝油 脂肪酸 摄食习性 生活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6种中上层鱼类的生殖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志强 丘书院 杨圣云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5-29,共5页
分析了闽南-台湾浅滩渔场蓝图鲹、金色小沙丁鱼、鲐鱼、颌圆鲹 、竹筴鱼、羽鳃鲐等6种鱼类的生殖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肝指数、脂肪系数、丰满度的周年变化均与生殖过程有一定关系。成熟系数及性腺组织学观察得出6种鱼的生殖期分... 分析了闽南-台湾浅滩渔场蓝图鲹、金色小沙丁鱼、鲐鱼、颌圆鲹 、竹筴鱼、羽鳃鲐等6种鱼类的生殖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肝指数、脂肪系数、丰满度的周年变化均与生殖过程有一定关系。成熟系数及性腺组织学观察得出6种鱼的生殖期分别为:蓝圆鲹 :3~7月;金色小沙丁鱼:3~7月;鲐鱼:1~5月:颌圆鲹4~7月;竹筴鱼:12月至翌年4月;羽鳃鲐:3~8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生物学 中上层鱼类 鱼类 浅难鱼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尾胡椒鲷幼鱼的标准代谢率及总代谢率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瑁 丘书院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30-536,共7页
研究了温度、体重对花尾胡椒鲷(Plectorhynchus cinctus)幼鱼的标准代谢率及温度、体重、摄食水平对总代谢率的影响.标准代谢率随体重的增大而增大,Ms=164.70W0.8860.标准代谢率与体重和温度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M... 研究了温度、体重对花尾胡椒鲷(Plectorhynchus cinctus)幼鱼的标准代谢率及温度、体重、摄食水平对总代谢率的影响.标准代谢率随体重的增大而增大,Ms=164.70W0.8860.标准代谢率与体重和温度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Ms=85.0807W0.8855e0.0246t.饱食鱼的总代谢率与体重亦存在幂函数式的正相关关系,在实验温度为28℃时各体重饱食鱼的总代谢率达到最大.总代谢率与摄食量间呈正线性相关.总代谢率的模型为:M总=0.0009e0.02tW0.1627(InC)6.7936.各实验条件下鱼的总代谢率是相同条件下标准代谢率的2.19~7.76倍,总代谢率并不是标准代谢率的恒定倍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尾胡椒鲷 幼鱼 标准代谢率 总代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南粤东近海金色小沙丁鱼的食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军 丘书院 《台湾海峡》 CAS 1986年第1期86-93,共8页
金色小沙丁鱼的食性研究国外曾有报道,国内未见到周年性的较系统的研究。为此,本文对闽南粤东近海金色小沙丁鱼的胃含物进行了周年的分析,力图探讨其食性问题。一、材料与方法本文所用标本系1979年12月至1980年11月逐月从厦门沙坡尾水... 金色小沙丁鱼的食性研究国外曾有报道,国内未见到周年性的较系统的研究。为此,本文对闽南粤东近海金色小沙丁鱼的胃含物进行了周年的分析,力图探讨其食性问题。一、材料与方法本文所用标本系1979年12月至1980年11月逐月从厦门沙坡尾水产购销站灯光围网和底拖网的渔获物中采集。幼鱼标本分别于1980年5、7月和9月在广东南澳和福建东山搜集。生物学测定按中国农林科学院(1974年9月)颁发的《海洋渔业资源调查的几项技术标准》进行。此外,对部分标本的摄食消化器官也做了观测。胃含物的分析除采用个数法、出现频率等方法外,还采用了“平均体积指数”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色小沙丁鱼 成鱼 大眼幼体 胃含物 饵料生物 闽南渔场 水蚤 食性 挠足类 幼鱼 鱼类饵料 甲壳类 粤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南近海常见鲨鳐类肝油的甾醇组成与含量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晓春 丘书院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90-93,共4页
闽南近海常见鲨鳐类肝油的甾醇组成都极其简单,胆甾醇是唯一的成分.大部分种类肝油的胆甾醇含量变化在0114%~0541%之间.尖头斜齿鲨肝油的胆甾醇含量与个体的发育状况有关.在雄性胚胎、幼鱼和成鱼三者中,胚胎期个体肝油的胆甾醇含量最高... 闽南近海常见鲨鳐类肝油的甾醇组成都极其简单,胆甾醇是唯一的成分.大部分种类肝油的胆甾醇含量变化在0114%~0541%之间.尖头斜齿鲨肝油的胆甾醇含量与个体的发育状况有关.在雄性胚胎、幼鱼和成鱼三者中,胚胎期个体肝油的胆甾醇含量最高;幼鱼胆甾醇含量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成鱼最低.生殖季节,妊娠期雌鱼的肝油胆甾醇含量明显降低;妊娠结束后,肝油胆甾醇含量迅速回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鲨鳐类 肝油 甾醇 海洋 生物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海峡金色小沙丁鱼幼鱼索饵群体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圣云 丘书院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2年第3期244-250,共7页
本文研究了台湾海峡南部和北部的金色小沙丁鱼当年生幼鱼计数性状和量度性状特征差异,并结合其生物学特性、产卵场、洄游及海区环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台湾海峡南部和北部的索饵幼鱼仍属于同一地方种群:闽南-台湾浅滩语地方种... 本文研究了台湾海峡南部和北部的金色小沙丁鱼当年生幼鱼计数性状和量度性状特征差异,并结合其生物学特性、产卵场、洄游及海区环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台湾海峡南部和北部的索饵幼鱼仍属于同一地方种群:闽南-台湾浅滩语地方种群。根据其索饵洄游特点,可分为台湾海峡南部和北部两个索饵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 沙丁鱼 小型 金色 索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