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禁忌与文学、法律及其他——万建中访谈录 被引量:4
1
作者 廖明君 万建中 《民族艺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6-42,共7页
关键词 中国 文学研究 文学禁忌 万建中 民俗学
原文传递
文胆为表,诗心为里--万建中访谈录
2
作者 覃奕 万建中 《创作评谭》 2022年第3期20-28,共9页
一、治学之始覃奕(以下简称覃):您曾经提过您本来的理想是当一名作家,那是在怎样的因缘际会之下踏入民俗学门中的呢?万建中(以下简称万):我考大学的时候,文学在社会上非常盛行,当时好像文学作品发行量都非常大,文学爱好非常广泛,在全社... 一、治学之始覃奕(以下简称覃):您曾经提过您本来的理想是当一名作家,那是在怎样的因缘际会之下踏入民俗学门中的呢?万建中(以下简称万):我考大学的时候,文学在社会上非常盛行,当时好像文学作品发行量都非常大,文学爱好非常广泛,在全社会形成了一种风气。所以那个时候就认为最好的或者最能够让自己实现价值的职业,就是当一名作家。因此高考后填志愿,我就报考了北大的文学专业,希望能够当个作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因缘际会 万建中 民俗学 发行量 访谈录 一名
原文传递
万寿宫古庙会的生成基因与传承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万建中 《地方文化研究》 2016年第5期15-21,共7页
西山万寿宫古庙会远近闻名,在中国庙会文化中独树一帜。万寿宫作为江西庙会文化的突出代表,其知识谱系非常完整,前后贯穿数千年。明清以来,形成了以西山万寿宫为中心,以丰城、高安、南昌、新建、清江、进贤、抚州、奉新、临川、安义、... 西山万寿宫古庙会远近闻名,在中国庙会文化中独树一帜。万寿宫作为江西庙会文化的突出代表,其知识谱系非常完整,前后贯穿数千年。明清以来,形成了以西山万寿宫为中心,以丰城、高安、南昌、新建、清江、进贤、抚州、奉新、临川、安义、鄱阳等为腹地的,波及全省的跨地域的祭祀许真君的庙会文化圈。万寿宫庙会之所以能够得到政府和学者们的高度关注和认同,主要在于其拥有鲜明的地缘信仰特征和悠远而又深邃的历史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寿宫 地缘信仰特征 历史内涵 传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乡民俗学”众人谈
4
作者 朝戈金 巴莫曲布嫫 +12 位作者 陈连山 陈岗龙 杨利慧 万建中 林继富 王卫华 江帆 刘晓春 张士闪 郑土有 毛巧晖 张勃 安德明 《民间文化论坛》 CSSCI 2024年第2期19-26,共8页
安德明:“家乡民俗学”最初成形于近二十年前的民间文化青年论坛,那次网络会议形成了许多有创新性的话题和研究方向。我最初的思考,是想概括中国现当代民俗学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学术现象,即大量研究者均以自己家乡的民俗文化为调查研... 安德明:“家乡民俗学”最初成形于近二十年前的民间文化青年论坛,那次网络会议形成了许多有创新性的话题和研究方向。我最初的思考,是想概括中国现当代民俗学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学术现象,即大量研究者均以自己家乡的民俗文化为调查研究对象的情况,并试图从一个新视角来反思和探讨中国民俗学的理论和方法问题。同时,参照国际学界相关研究成果,通过总结中国民俗学史上的家乡研究潮流并结合自己在家乡进行田野研究的经验,探讨民俗学的家乡研究在学术史上的表现及其优劣得失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俗学 民俗学史 青年论坛 学术现象 田野研究 民间文化 学术史 近二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年来民间文艺版权保护的法规依据及其实践
5
作者 万建中 《文化遗产》 CSSCI 2024年第6期1-6,共6页
20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入法制化轨道是一项重大成果。保护有法可依属于基本要求。但非遗特殊的性质又使得法制化进程举步维艰。“非物质”观念的强势输入,纠正了以往过分强调物质文化形态的偏向,也给文化遗产版权的认定工作提出... 20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入法制化轨道是一项重大成果。保护有法可依属于基本要求。但非遗特殊的性质又使得法制化进程举步维艰。“非物质”观念的强势输入,纠正了以往过分强调物质文化形态的偏向,也给文化遗产版权的认定工作提出了挑战。民间文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版权保护遭遇诸多困难,尽管各方面作了很多大努力,但收效甚微。在总结20年非遗保护经验的同时,也需要对这方面的不足加以反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文艺 版权 作品 法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吴官正省长的讲话有感
6
作者 万建中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13-13,共1页
学习吴官正省长的讲话有感万建中(南昌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很久很久以来,总有人在鄙夷江西,美其曰“老区”,实意为贫瘠落后之意。改革开放后,又有人热衷于横向比较,视周边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尤其是南方沿海地区为人间仙境,以... 学习吴官正省长的讲话有感万建中(南昌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很久很久以来,总有人在鄙夷江西,美其曰“老区”,实意为贫瘠落后之意。改革开放后,又有人热衷于横向比较,视周边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尤其是南方沿海地区为人间仙境,以能前去淘金为荣,为有前途。于是一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文化 江西历史名人 南昌大学 万建中 《天工开物》 重要讲话 经济资源 沿海地区 无能之辈 周边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与婚礼
7
作者 万建中 《农业考古》 1996年第2期71-72,共2页
茶与婚礼南昌大学万建中茶与婚礼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对此,古人有确当的解释。明朝许次纾在《茶流考本》中言:“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必以茶为礼,取其不移志之意也。”同时代的郎瑛亦有类似说法:“种茶下籽,不可移植。移... 茶与婚礼南昌大学万建中茶与婚礼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对此,古人有确当的解释。明朝许次纾在《茶流考本》中言:“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必以茶为礼,取其不移志之意也。”同时代的郎瑛亦有类似说法:“种茶下籽,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也。故太子受聘谓之吃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茶 少数民族 新娘 拉祜族 三道茶 万建中 亲戚朋友 茶树 婚嫁习俗 新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情寄意的中国少数民族饮食
8
作者 万建中 《华夏文化》 1995年第3期59-60,共2页
传情寄意的中国少数民族饮食万建中我国少数民族都喜爱赋予食物某种象征意味,以示吃得很有意义。壮族人家过节是一定要吃五色蛋的。他们把鸡蛋(或鸭、鹅蛋)染成五种鲜艳的颜色,然后煮熟,分别放入盛着五色饭的五个碗里,表示对这一... 传情寄意的中国少数民族饮食万建中我国少数民族都喜爱赋予食物某种象征意味,以示吃得很有意义。壮族人家过节是一定要吃五色蛋的。他们把鸡蛋(或鸭、鹅蛋)染成五种鲜艳的颜色,然后煮熟,分别放入盛着五色饭的五个碗里,表示对这一年的祝愿。壮族的青年男女还用"五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 我国少数民族 社交活动 寄意 《松漠纪闻》 万建中 象征 饮食文化 南昌大学 风俗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的关系——以民间传说为例 被引量:28
9
作者 万建中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5-49,共5页
民间传说作为非物质文化的形态之一,其产生和传播明显依附于某些物质形态,缺少“物质”的客观基础,传说便无从生发和建构。因此,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不能绝对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往往很难区分,两者只是侧重点不同... 民间传说作为非物质文化的形态之一,其产生和传播明显依附于某些物质形态,缺少“物质”的客观基础,传说便无从生发和建构。因此,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不能绝对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往往很难区分,两者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调查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忽视其中“物质”的形态。具象、直观的“物质”形态对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促使非物质文化得以流传,使之成为遗产的不可缺少的因素。“物质”和非物质两者之间同构的互动关系,透视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的内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传说 物质 非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忠实记录、立体描写与生活相:三个本土出产的学术概念 被引量:9
10
作者 万建中 廖元新 《民间文化论坛》 2017年第2期5-9,共5页
建设中国民间文艺学研究的话语体系,需要吸纳西方和相邻学科理论,更应该立足于本土出产的概念和范畴。中国民间文艺资源丰硕,民间文艺活动多彩多姿,如何记录和表现民间文艺,一直是民间文艺工作者孜孜以求的命题。从"忠实记录"... 建设中国民间文艺学研究的话语体系,需要吸纳西方和相邻学科理论,更应该立足于本土出产的概念和范畴。中国民间文艺资源丰硕,民间文艺活动多彩多姿,如何记录和表现民间文艺,一直是民间文艺工作者孜孜以求的命题。从"忠实记录"到"立体描写"再到"生活相",形成了相互关联的富有本土特色的话语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忠实记录 立体描写 生活相 本土 学术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话的现代理解与叙述 被引量:19
11
作者 万建中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4-79,共6页
中国神话学将考察的对象局限于古代遗留下来的神话文本,并且认定神话只存在于人类的童年时期,从而导致神话学和神话研究的没落。西方学者开启了重新认识神话的学术视野,颠覆了固有的神话樊篱。神话是关于世界和人类本原问题的探询,宣扬... 中国神话学将考察的对象局限于古代遗留下来的神话文本,并且认定神话只存在于人类的童年时期,从而导致神话学和神话研究的没落。西方学者开启了重新认识神话的学术视野,颠覆了固有的神话樊篱。神话是关于世界和人类本原问题的探询,宣扬了立足于信仰的永恒的精神境界。神话叙事意味着我们认知世界的努力。神话从远古一直向我们走来,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世界。传统神话以崭新的形式呈现出来,而现代神话则成为奇迹创造和另类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 神话学 文本 叙述 生活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哭嫁”习俗意蕴的流程 被引量:28
12
作者 万建中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82-85,共4页
“哭嫁”习俗历经各种婚姻形态,其文化意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而有所不同。本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哭嫁”习俗作了详细论述,清晰梳理了其意蕴的发展轨迹,从而揭示了其之所以源远流长的内在动因。
关键词 哭嫁 婚礼 掠夺婚 性爱 性别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说记忆与族群认同——以盘瓠传说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51
13
作者 万建中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9-143,共5页
盘瓠传说在中国畲、瑶、苗等族群中广为流传 ,成为族群的集体记忆。它解释了这些族群的族源 ,为盘瓠即祖先信仰提供了支撑 ,衍生出“缠头和绑腿”、“留长发”和不食狗肉等族群标识。这些标识伴随着传说的不断演述而得到认定和传承。盘... 盘瓠传说在中国畲、瑶、苗等族群中广为流传 ,成为族群的集体记忆。它解释了这些族群的族源 ,为盘瓠即祖先信仰提供了支撑 ,衍生出“缠头和绑腿”、“留长发”和不食狗肉等族群标识。这些标识伴随着传说的不断演述而得到认定和传承。盘瓠传说实际上是这些族群神圣的口述史 ,坚固着这些族群的自我认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瓠传说 记忆 族群认同 口述史 祖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文学本体特征的再认识 被引量:14
14
作者 万建中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1-48,共8页
“什么是民间文学” ,这是似乎早已解决而其实又没有真正解决的问题。以往关注的是民间文学的文学或文化属性 ,而对其生活属性往往视而不见 ,因而对民间文学的口头性、集体性、变异性和传承性四个基本特征的认识并不全面。“表演理论”... “什么是民间文学” ,这是似乎早已解决而其实又没有真正解决的问题。以往关注的是民间文学的文学或文化属性 ,而对其生活属性往往视而不见 ,因而对民间文学的口头性、集体性、变异性和传承性四个基本特征的认识并不全面。“表演理论”和“口头程式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 生活特征 本体特征 表演 传统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民俗学教育与研究的现状及思考——以高校为主要考察对象 被引量:17
15
作者 万建中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13,共7页
近20多年,中国民俗学取得长足发展。但就当前民俗学学科而言,高校民俗学学科点的不足,学界对民俗学学科认识的偏差,严重制约了民俗学学科的发展和兴旺。民俗学课程和毕业生的自产自销,导致了令人悲哀的“自娱自乐”的困境。进行民俗文... 近20多年,中国民俗学取得长足发展。但就当前民俗学学科而言,高校民俗学学科点的不足,学界对民俗学学科认识的偏差,严重制约了民俗学学科的发展和兴旺。民俗学课程和毕业生的自产自销,导致了令人悲哀的“自娱自乐”的困境。进行民俗文化教育,可以让大学生接受民族文化传统的熏陶,是思想政治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经济大潮汹涌的社会环境中,这种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民俗学 教育 学科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俗文化与和谐社会 被引量:19
16
作者 万建中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9-60,80,共3页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需要完善的法规和制度,还应该利用传统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作为人类文化意识形态结构中最底层的文化,本身就带有稳定及和谐的特质,一直是维持社会和谐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发挥更...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需要完善的法规和制度,还应该利用传统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作为人类文化意识形态结构中最底层的文化,本身就带有稳定及和谐的特质,一直是维持社会和谐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文化 和谐社会 传统 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说建构与村落记忆 被引量:20
17
作者 万建中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4-138,共5页
传说的孕育和出胎是要有生活机遇的,其建构的过程往往伴随其他民俗活动。传说的反复演述,不断坚固着村民的信仰和禁忌。作为村落记忆的传说,是村落的口述史,为村落成员的自我认同提供了基础,满足了村落认同的需求。
关键词 传说 村落 记忆 认同 禁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俗书写的权力与权力实践 被引量:10
18
作者 万建中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9-145,共7页
长期以来,民俗学者一直在从事单向度的民俗书写,忽视了当地人参与民俗书写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且视之为理所当然,对此等状况缺乏应有的反思。正规的学科训练和所拥有的理论素养,给予了民俗学者的话语霸权和独白式书写的合法性,而民间和... 长期以来,民俗学者一直在从事单向度的民俗书写,忽视了当地人参与民俗书写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且视之为理所当然,对此等状况缺乏应有的反思。正规的学科训练和所拥有的理论素养,给予了民俗学者的话语霸权和独白式书写的合法性,而民间和上层两种知识体系的二元对立,成为书写权力结构构筑的基础。民俗之"民"既是俗的主体,也应该是民俗书写的主体。书写权力回归民间,搭建民主、平等、公正的民俗书写平台,出产交流的、对话的、共享的民俗志,是推动民俗学学科步入新时代的革命性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书写 权力 二元对立 民俗学者 民俗之“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中的主体意识——以民间文学为例 被引量:8
19
作者 万建中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7-60,共4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会自己“说话”,其产生,需要调查者和研究者的参与。他们的主体意识在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其生存的田野走向学术的层面,要经过研究者的参与观察和深度描写。研究者应该有...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会自己“说话”,其产生,需要调查者和研究者的参与。他们的主体意识在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其生存的田野走向学术的层面,要经过研究者的参与观察和深度描写。研究者应该有意识的确立主位和客位的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文学 主体意识 主位 客位 参与观察 深度描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钟敬文民间故事研究论析──以二三十年代系列论文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9
20
作者 万建中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4-32,共9页
钟敬文先生对中国民间故事的研究,二三十年代达到一个高峰。这些文章纠正了以往比较研究只注重相似之处,而不顾“差异”的做法,论证了“差异”在故事类型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他文章的“结尾”不是解决问题的总结,而是新的问题的提... 钟敬文先生对中国民间故事的研究,二三十年代达到一个高峰。这些文章纠正了以往比较研究只注重相似之处,而不顾“差异”的做法,论证了“差异”在故事类型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他文章的“结尾”不是解决问题的总结,而是新的问题的提出和进一步的思考,表现了对学术真理不懈追求的治学精神。由于研究对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钟先生研究故事类型的方法也是多样的,并且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研究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故事 类型 异文 差异性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