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术语学的学术话语体系构建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琪 张春泉 丁欢 《中国科技术语》 2024年第1期63-67,共5页
术语学对学术话语体系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构建都需要以术语为基本载体。术语体系是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术语学理论对学术话语体系的科学构建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术语翻译是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的关... 术语学对学术话语体系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构建都需要以术语为基本载体。术语体系是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术语学理论对学术话语体系的科学构建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术语翻译是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的关键环节之一。从术语学视角来看,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存在规划有待完善、相关知识体系和术语体系不够成熟、术语学助力话语体系构建理论研究不足等问题。可考虑从国家战略层面、工作机构层面、学术研究层面采取一定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语学 学术话语体系 学科建设 术语工作 术语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炙甘草汤加减联合PD-1治疗晚期NSCLC(气阴两虚型)的疗效
2
作者 丁欢 陈卓 +2 位作者 于洪鹏 冯卓 仕丽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61-466,共6页
目的:分析炙甘草汤加减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PD-1)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吉林省肿瘤医院、长... 目的:分析炙甘草汤加减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PD-1)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吉林省肿瘤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晚期NSCLC(气阴两虚型)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PD-1单抗)、治疗组(PD-1单抗联合炙甘草汤加减)。主要观察指标为免疫功能(CD3^(+)、CD3^(+)/CD4^(+)、CD3^(+)/CD8^(+))和生存质量评分(KPS),次要观察指标为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中医症候积分、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片段(CYFRA211)、免疫相关不良反应(胃肠毒性、肺毒性、肝毒性、甲状腺毒性)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在调节免疫功能CD3^(+)、CD3^(+)/CD4^(+)、CD3^(+)/CD8^(+),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在T3时间点、T4时间点、降低肿瘤标志物CEA、CY211、改善中医证候咳嗽、乏力、心悸、腹泻的症状和减少免疫相关性肺炎、腹泻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客观缓解率分别为治疗组36.1%,对照组25.0%,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炙甘草汤加减联合PD-1治疗晚期NSCLC的患者,可以显著增强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NSCLC 气阴两虚型 炙甘草汤 P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肽对小鼠成肌细胞C2C12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3
作者 夏羽菡 丁欢 +3 位作者 孟甘露 赵荣 刘文颖 杜颖鑫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年第10期54-61,共8页
目的:采用小鼠成肌细胞C2C12探究小麦肽对其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明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小麦肽组C2C12和对照组C2C12的增殖和凋亡指数,采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进行差异表达分析,通过STRING分析构建差异基因的蛋白-蛋白相互... 目的:采用小鼠成肌细胞C2C12探究小麦肽对其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明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小麦肽组C2C12和对照组C2C12的增殖和凋亡指数,采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进行差异表达分析,通过STRING分析构建差异基因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经Cytoscape可视化,探究C2C12中受小麦肽影响的潜在靶标基因及其功能。结果:5mg/mL小麦肽组抑制细胞凋亡较对照组差异显著(T>1.67,P<0.05)。相较对照组,小麦肽组C2C12中鉴定出370个差异基因,上调基因表达109个、下调基因表达261个,FC≥3/2or≤2/3。经分析,上调基因表达主要富集于炎症响应、免疫响应、TNF信号通路和IL-17信号通路等相关通路,下调基因表达主要富集于氧化还原过程等相关通路,PPI互作参数interactionscore≥0.7。从PPI的差异基因中得到前10个hub基因,并筛选到趋化因子CXCL1、CCL5、CCL2、CXCL5、CXCR4、Il6、MMP3。经分析,hub基因倾向于在趋化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细胞对趋化因子的反应和趋化因子的反应作为生物学过程方面富集,其中趋化因子CXCL1、CCL2、CCL5基因与C2C12相关。结论:本研究揭示小麦肽可促进C2C12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并且小麦肽通过调节CXCL1、CCL5、CCL2、CXCL5、CXCR4等趋化因子表达,抑制成肌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肽 小鼠骨骼肌成肌细胞C2C12 趋化因子 肌肉减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IL-17联合血清GM试验和BALF-GM试验对ICU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白吉佳 郑磊 +2 位作者 李刚 尹磊 丁欢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750-753,F0003,共5页
目的通过监测ICU内具有真菌侵袭高风险的肺部感染患者血清IL-17水平、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及肺泡灌洗液(BALF)-GM试验变化,探索联合检测对于早期诊断ICU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价值。方法选择60例肺部感染且具有真菌感染相关危险因... 目的通过监测ICU内具有真菌侵袭高风险的肺部感染患者血清IL-17水平、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及肺泡灌洗液(BALF)-GM试验变化,探索联合检测对于早期诊断ICU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价值。方法选择60例肺部感染且具有真菌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的患者,将其分为2组,试验组为确诊+临床诊断IPA组(30例);对照组为拟诊IPA组(30例)。分别进行年龄、危重度评分、血常规(淋巴细胞绝对值)、血清IL-17水平、血清GM试验、BALF-GM试验、BALF真菌培养鉴定和细胞学检测以及肺部影像学检查,并采集数据。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血清IL-17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GM试验检测。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及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IL-17水平、血清GM试验以及BALF-GM试验诊断IPA的效能;进一步评估3种指标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IPA的效能。两两指标联合为血清GM试验联合BALF-GM试验、血清IL-17联合血清GM试验、血清IL-17联合BALF-GM试验。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清IL-17、血清GM试验以及BALF-GM试验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17联合BALF-GM试验对IPA诊断的灵敏度为86.7%,特异度为80.0%,曲线下面积为0.852,高于血清IL-17联合血清GM及血清GM联合BALF-GM检测。结论IPA患者血清IL-17高表达,且与BALF-GM试验联合检测,能提升IPA的早期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7 血清GM试验 BALF-GM试验 侵袭性肺曲霉病(IPA)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尿液代谢组学数据评价不同刮痧方案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大鼠的效果 被引量:17
5
作者 丁欢 陈丽虹 +3 位作者 陈宇婧 岳容兆 杨敏 徐桂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3654-3659,共6页
背景:刮痧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利用代谢组学等分析技术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目的: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探讨刮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尿液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与其作用机制,并分析不同刮痧方... 背景:刮痧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利用代谢组学等分析技术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目的: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探讨刮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尿液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与其作用机制,并分析不同刮痧方案的疗效差异,以期规范标准化刮痧疗法,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循经出痧组、穴位出痧组、循经不出痧组以及穴位不出痧组,各8只。选用自体髓核移植法复制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模型,从造模第5天始,用不同刮痧方案干预,隔日1次,共9次。实验于2017年1月获得南京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审理批准。结果与结论:①同造模前相比,刮痧组及造模后的模型组机械痛阈值下降(P<0.01);②筛选后共得出15种潜在生物标志物和6条代谢通路。刮痧后3-(3-羟基苯基)丙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酰含量降低,甘氨酸、柠檬酸、环腺苷酸含量上升,通过调节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通路以镇痛,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和三羧酸循环以抗炎;③循经出痧组调节代谢物效果优于其他3组,推测其为治疗最佳刮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液代谢组学 刮痧 循经取穴 腰椎间盘突出 气相色谱-质谱 组织构建 代谢通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及当归改善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6
作者 丁欢 吴承杰 +4 位作者 潘娅岚 徐桂华 杨敏 史旭芹 王庆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5期23-26,共4页
骨髓抑制是化疗后的常见毒副作用,主要与损伤造血干细胞与造血微环境有关。黄芪、当归具有补益气血、扶正补虚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改善骨髓抑制。药理研究发现,二者有效成分可通过促进造血细胞增殖、分化而改善化疗后的骨髓抑制,具体机制... 骨髓抑制是化疗后的常见毒副作用,主要与损伤造血干细胞与造血微环境有关。黄芪、当归具有补益气血、扶正补虚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改善骨髓抑制。药理研究发现,二者有效成分可通过促进造血细胞增殖、分化而改善化疗后的骨髓抑制,具体机制与多条通路有关,但尚未被阐明,影响进一步的临床应用与推广。本文针对黄芪及当归改善骨髓微环境相关分子机制做出归纳总结,以期为补气血中药改善骨髓抑制的分子机制研究拓展思路,为推广黄芪及当归改善骨髓抑制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当归 造血干细胞 骨髓抑制 造血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刮痧疗法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1
7
作者 丁欢 陈宇婧 +1 位作者 李玮彤 徐桂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537-540,共4页
刮痧疗法作为中医特色非药物外治技术,其临床运用广泛且疗效确切。通过回顾近年相关研究,从刮痧对新陈代谢、免疫抗炎、神经调节、内分泌、皮肤组织血管等的影响来综述刮痧的疗效机制。结果显示刮痧疗法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调节免疫抗... 刮痧疗法作为中医特色非药物外治技术,其临床运用广泛且疗效确切。通过回顾近年相关研究,从刮痧对新陈代谢、免疫抗炎、神经调节、内分泌、皮肤组织血管等的影响来综述刮痧的疗效机制。结果显示刮痧疗法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调节免疫抗炎系统及激素水平,改善经络循行处的血液微循环。认为今后对刮痧疗法应加强其疗法的规范化,着眼于高水平的应用型研究;应采用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等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刮痧的疗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痧疗法 作用机制 新陈代谢 神经调节 综述
原文传递
基于几何参数的植物真实感模拟 被引量:6
8
作者 丁欢 万旺根 +1 位作者 余小清 谭小辉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7-100,共4页
植物是自然场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结构的高度复杂性,给模拟植物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运用分形递归算法,构造了参数可变的三维树木通用模型。通过纹理贴图、Bezier曲面和阴影效果增强了植物的真实感。同时基于OpenGL图形库函数制... 植物是自然场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结构的高度复杂性,给模拟植物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运用分形递归算法,构造了参数可变的三维树木通用模型。通过纹理贴图、Bezier曲面和阴影效果增强了植物的真实感。同时基于OpenGL图形库函数制作出了植物开花结果的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植物 真实感 三维树木 几何参数 通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谵妄非药物干预新进展
9
作者 任航旗 郭燕蓉 +2 位作者 黄艳 马春 丁欢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74-276,共3页
谵妄是指多因素引起、多机制参与、病情进展迅速的脑功能失调状态,在24 h内注意和意识障碍波动性凸显,并伴随有其他多维度认知功能不全的综合征^([1]),发病率为19%~87%,机械通气患者高达70%。因危险因素相异,病程进展、临床征象及严重... 谵妄是指多因素引起、多机制参与、病情进展迅速的脑功能失调状态,在24 h内注意和意识障碍波动性凸显,并伴随有其他多维度认知功能不全的综合征^([1]),发病率为19%~87%,机械通气患者高达70%。因危险因素相异,病程进展、临床征象及严重性存在差异,使得患者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数增加^([2]),医疗成本增高、死亡率增加。谵妄已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怎样恰当地预防ICU谵妄,成为临床工作者的研究热点和重要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谵妄 重症监护病房 危险因素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嵌套L系统及其在植物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丁欢 万旺根 +1 位作者 黄炳 王道臣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07-209,242,共4页
随着分形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虚拟植物已经成为计算机图形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其中,L系统以其定义的简洁性和高度的结构化特点,成为植物形态模拟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简要介绍其表达机制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对植物的形态进行了模拟... 随着分形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虚拟植物已经成为计算机图形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其中,L系统以其定义的简洁性和高度的结构化特点,成为植物形态模拟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简要介绍其表达机制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对植物的形态进行了模拟,提出了一种嵌套L系统,它采用过程化形式控制树木的形态,避开了去寻找L系统生成规则的难点,构造了椰子树的模型,从实验模拟结果看,嵌套L系统可以更逼真地反映植物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图形学 植物模拟 嵌套L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老机构认知症老年人受虐待风险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丁欢 陈宇婧 +1 位作者 李玮彤 刘月仙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15-18,共4页
目的调查养老机构认知症老年人受虐待风险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照顾者虐待老年人评估量表(CASE)、中文版Zarit护理负担量表(ZBI)、神经精神问卷(NPI)对南京市3所民营养老机构213名认知症老年人及其167名照护者进行调查。结果78.4%的... 目的调查养老机构认知症老年人受虐待风险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照顾者虐待老年人评估量表(CASE)、中文版Zarit护理负担量表(ZBI)、神经精神问卷(NPI)对南京市3所民营养老机构213名认知症老年人及其167名照护者进行调查。结果78.4%的认知症老年人存在受虐待风险;认知症老年人的年龄、病情、精神行为症状及照护者护理负担是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认知症老年人受虐待风险较高,需关注认知症老年人的精神行为症状,减轻照顾者护理负担,以降低老年人受虐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认知症 养老机构 照护者 老年痴呆 虐待 护理负担 自理能力 精神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人沙发造型感知意象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丁欢 许柏鸣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45-48,84,共5页
选择宜家单人沙发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家具形态构成法则对沙发造型元素进行分类,通过语意差异法问卷进行受测分析并确定意象语汇,最后根据数量化理论I类分析,得出不同类型沙发造型元素对于消费者在视觉感知意象上的影响,并得到意象语汇与... 选择宜家单人沙发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家具形态构成法则对沙发造型元素进行分类,通过语意差异法问卷进行受测分析并确定意象语汇,最后根据数量化理论I类分析,得出不同类型沙发造型元素对于消费者在视觉感知意象上的影响,并得到意象语汇与造型元素之间的数学关系,为家具设计师提供了基于感知意象的沙发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具 沙发 造型 感知意象 感性工学数 量化理论I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固体推进剂药浆流平性研究
13
作者 王军利 丁欢 +1 位作者 张卓 龚文明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2025年第1期51-57,共7页
为量化复合固体推进剂药浆流平性评判指标,对推进剂药浆进行了流平性实验,通过对流平性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得出浇注方坯表面平整度与药浆在规定时间内流过角度呈正相关性,根据浇注方坯表面平整度与流平性实验数据的对应关系,提出15 mi... 为量化复合固体推进剂药浆流平性评判指标,对推进剂药浆进行了流平性实验,通过对流平性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得出浇注方坯表面平整度与药浆在规定时间内流过角度呈正相关性,根据浇注方坯表面平整度与流平性实验数据的对应关系,提出15 min内药浆流过角度大于100°可作为药浆流动性能好的判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推进剂 药浆 流平性 黏度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分形L系统植物自然现象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丁欢 万旺根 王道臣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00-204,共5页
植物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虚拟植物的研究为探索植物生命的奥秘和生长过程的规律,以及改善人类生存环境质量带来了新的契机,因此它已经成为计算机图形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由于植物经常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论述了L系统的基本... 植物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虚拟植物的研究为探索植物生命的奥秘和生长过程的规律,以及改善人类生存环境质量带来了新的契机,因此它已经成为计算机图形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由于植物经常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论述了L系统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现有的L系统进行改进使之在结合外界环境影响作用下对植物进行模拟,首先提出了植干粗细的两种解决办法,其次对树木受自然环境影响而产生的重要现象如顶端优势,趋光性和屈地性,以及风力因子等因素进行了模拟,最后用IFS算法模拟植物具有纹理的组成部分,模拟实验表明,改进的L系统可以比较逼真地模拟植物在自然环境中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 植物模拟 计算机图形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桡骨头置换在桡骨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丁欢 黎晓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3151-3154,共4页
目的:进一步了解人工桡骨头置换与桡骨头切除术治疗难以复位固定的桡骨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和术后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状况。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ovid数据库1993-01/2003-12和维普数据库2000-01/2006-09期间与桡骨头骨折治疗相关的文... 目的:进一步了解人工桡骨头置换与桡骨头切除术治疗难以复位固定的桡骨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和术后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状况。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ovid数据库1993-01/2003-12和维普数据库2000-01/2006-09期间与桡骨头骨折治疗相关的文章,检索词为“thehead of ther adius”,限定文章语种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相关杂志1988-01/2006-01期间的桡骨头骨折治疗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种为中文,检索词为“桡骨头骨折”。资料选择:对文献摘要进行初审,纳入标准是与Ⅲ型、Ⅳ型桡骨头骨折手术治疗及人工桡骨头置换对比高度相关的文章,以临床研究类文章为主,同时参阅综述性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101篇关于桡骨头骨折分类治疗方面的研究文献,根据纳入标准,排除与人工桡骨头置换治疗桡骨头骨折关系不大的文献71篇,共30篇文章纳入分析。资料综合:桡骨小头在稳定肘关节及上尺桡关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人工桡骨头假体开始出现,人工桡骨头置换成为难以复位的桡骨头粉碎骨折合并肘关节尺侧副韧带及前臂骨间膜损伤的良好选择,也是治疗因桡骨头骨折所致远期肘关节严重不稳、疼痛、功能障碍以及腕关节疼痛的好方法。结论:人工桡骨头置换治疗Ⅲ型、Ⅳ型无法复位固定的桡骨头骨折有较好的疗效,术后大部分患者能够恢复肘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小头骨折 人工桡骨头 切除 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实习护生沟通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丁欢 焦文娟 《齐鲁护理杂志》 2017年第3期36-37,共2页
目的:调查本科实习护生沟通现状,分析影响本科实习护生沟通能力的因素。方法:采用《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量表》及自设影响因素调查表调查实习初和实习后共436名本科护生。结果:本科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总分为(191.04±19.51)分,多元... 目的:调查本科实习护生沟通现状,分析影响本科实习护生沟通能力的因素。方法:采用《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量表》及自设影响因素调查表调查实习初和实习后共436名本科护生。结果:本科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总分为(191.04±19.51)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本科实习护生沟通能力的影响因素有实习阶段、人际关系及沟通对象。结论:本科实习护生自评沟通能力整体较好,高校、医院及护生个人可仍从人际关系、实际阶段和不同沟通对象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高护生沟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 实习护生 人际沟通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颅脑损伤病人凝血功能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7
作者 丁欢 马玉杰 +3 位作者 陈建红 马希刚 曹相原 杨晓军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588-590,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颅脑损伤病人凝血功能异常对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测定64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入住ICU6小时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imer)及血小板。分析比较各研究分组间上述凝... 目的研究急性颅脑损伤病人凝血功能异常对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测定64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入住ICU6小时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imer)及血小板。分析比较各研究分组间上述凝血指标异常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PT、APTT及D-dimer异常在各型急性颅脑损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显著相关性(P<0.01)。而血小板异常与急性颅脑损伤病人病情严重程度无关。死亡组PT、APTT较生存组明显延长(P<0.01),D-dimer较生存组明显增高(P<0.01),两组间血小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APTT及D-dimer异常与急性颅脑损伤病人预后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1)。结论急性颅脑损伤病人凝血功能异常较为常见,其中PT、APTT、D-Dimer异常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的判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颅脑损伤 凝血功能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中的盲均衡技术 被引量:9
18
作者 丁欢 王永刚 《现代电子技术》 2007年第11期84-87,共4页
影响通信质量的码间干扰需要均衡技术来解决,盲均衡优于传统自适应均衡之处在于其不需要用训练序列,并且通信中断后能自动恢复正常工作。着重介绍了盲均衡技术的原理及其算法发展过程,并结合盲均衡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以后的研究... 影响通信质量的码间干扰需要均衡技术来解决,盲均衡优于传统自适应均衡之处在于其不需要用训练序列,并且通信中断后能自动恢复正常工作。着重介绍了盲均衡技术的原理及其算法发展过程,并结合盲均衡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以后的研究方向。盲均衡的实际应用对于提高通信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将新理论应用于盲均衡技术,寻找适合实际系统应用的盲均衡算法是今后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均衡 BUSSGANG 高阶谱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骨远端骨折合并移位型尺骨茎突骨折的手术治疗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丁欢 朱燕辉 +3 位作者 陶海荣 金晨 刘勇章 胡小鹏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2年第6期493-496,共4页
背景:在对桡骨远端骨折合并移位型尺骨茎突骨折患者的处理中,尺骨茎突是否需要手术固定尚存争议。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手术方法固定桡骨远端骨折合并移位型尺骨茎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5至2010年3月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移位... 背景:在对桡骨远端骨折合并移位型尺骨茎突骨折患者的处理中,尺骨茎突是否需要手术固定尚存争议。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手术方法固定桡骨远端骨折合并移位型尺骨茎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5至2010年3月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移位型尺骨茎突骨折(HauckⅡ型,移位>2mm)39例,其中单纯桡骨远端切除复位内固定(单纯桡骨固定组)22例,桡骨远端骨折固定合并尺骨茎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尺桡骨远端固定组)17例,术后指导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26个月,平均19个月。术后3个月两组的腕关节Gartland-Werley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年两组的腕关节Gartland-Werley评分、掌屈及尺偏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尺侧疼痛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桡骨远端骨折合并移位型尺骨茎突骨折患者而言,桡骨远端骨折固定合并尺骨茎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优于单纯桡骨远端切除复位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尺骨茎突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 被引量:3
20
作者 丁欢 胡小鹏 +3 位作者 朱燕辉 马捷 顾剑华 陆雄伟 《实用骨科杂志》 2012年第5期410-412,共3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结果。方法自2006年10月至2010年11月期间,我院共诊治膝关节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患者87例,其中46例采取保守治疗后症状无缓解而接受关节镜下手术切除滑膜皱襞。男24例,女22例;年... 目的探讨膝关节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结果。方法自2006年10月至2010年11月期间,我院共诊治膝关节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患者87例,其中46例采取保守治疗后症状无缓解而接受关节镜下手术切除滑膜皱襞。男24例,女22例;年龄23~72岁,平均年龄为41岁。按Sakakibara法对滑膜皱襞进行分类,在关节镜下行皱襞切除术,并随访记录其疗效。结果 46例经关节镜下皱襞切除的患者,其中A型27例,B型15例,C型3例,D型1例;同时合并9例半月板损伤,5例髌股关节内侧面骨关节炎形成。增生的滑膜皱襞均采用篮钳或刨削器将其切除。43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5个月,无复发病例。膝关节功能根据Lysholm评分进行评定,术后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治疗结果优良率为90.7%。结论膝关节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根据临床症状和MRI表现即可诊断,关节镜下可以确诊,同时镜下行滑膜皱襞切除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皱襞综合征 膝关节 关节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